京城外的官道上,薛家一眾正在趕路。
薛寶釵傍在薛姨媽身邊,看起來又溫順又安靜。薛姨媽拉著她的手說:“我的兒,如今聖上登基,下旨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的陪侍。”
她看了看女兒的花容月貌,言語中就有了幾分得意:“誰見了我兒不說大有造化,這般品貌誰又能比得上。隻可惜了咱們薛家是商戶出身,若是生在王家或者賈家,如今隻怕早就進宮做娘娘了。”
薛姨媽這話說的直白透徹——若是旁的十三歲少女,聽著論及終身,早就羞得躲開了——而薛寶釵與別個不同,雪白嬌豔的麵孔上竟全是不動聲色的沉靜:“出身算不得什麽,如今生了二皇子的貴妃娘娘,入宮時也隻是小小的縣令之女,比之咱們家亦是差遠了。”
說完她麵龐上略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影:“照母親的說法,出生在官宦世家就是好的,那怎麽榮國府裏的元春姐姐,如今還是個宮女呢。”
薛姨媽從來知道這個女兒頗有能為,先夫臨終前也反複叮囑了,凡事多與女兒商討,於是聽女兒反駁她,不但不惱,反而笑道:“是媽糊塗了。”
薛寶釵聽著車馬之聲,靜了一會子才說道:“明日大約就到京了,母親準備的各色表禮可都有了?”
薛姨媽點頭:“都有了。少爺們中寶玉自然不同,姑娘裏隻林家姑娘是格外多了套釵環。”
寶釵想了想:“母親必是覺得,榮國府二姑娘三姑娘都是庶出,四姑娘又是從寧國府抱過去養的,出身都不能與林姑娘相提比論,才格外給她加厚了?”
見薛姨媽點頭,寶釵笑道:“很是不必,媽隻管給她們四人一樣的便是。”
“媽糊塗了不成?林姑娘到賈家幾年來,姨媽哪次來信不全是抱怨?自然是老太太想林姑娘做孫媳婦,姨媽不肯的緣故了。”
“既如此,咱們踩著她些,姨媽也隻有高興的。便退一萬步講,咱們也不必這樣捧著她。她沒娘沒兄弟,日後林老爺一旦有個萬一,她便是個無依無靠的了。”
薛姨媽見女兒洞察世事,條理分明,便覺安慰,更是無所不依。
“依你便是。隻是那林姑娘聽說很得史太君的歡心,咱們薄待了她,隻怕史太君心裏不滿。”
薛寶釵搖了搖頭:“姨媽信中不是抱怨過,史太君曾當著幾位王妃的麵親口將林姑娘稱作她家的人。”她唇角露出笑意:“既然都是賈家的人,那麽四份相同的表禮又往哪兒挑理去?”
王夫人久不忿賈母撮合寶玉黛玉,煩悶在賈家無處可說,便隻得寫信都傾吐給妹妹。薛姨媽萬事都不肯瞞著寶釵,故而薛寶釵深知王夫人的心意,對這位素未謀麵的林姑娘,心裏便不大看得起。
薛姨媽歎了口氣:“說起賈家,若不是橫刺裏出來個宮中選陪侍,從前你姨媽說的那金玉良緣……”
薛寶釵打斷道:“媽,如今我以能進宮為要,這些閑話最好一點不落下才是。若真是進宮無望,那麽賈家也罷了。”
“都怪你哥哥不安分,偏要打死人!這才得添上許多錢去部裏描補。不然家中有人犯事者,必不能入宮的。”
薛寶釵皺眉:“能讓哥哥這麽著,那個香菱隻怕也是個狐媚魘道的。雖如今看著倒是懵懂安分,日後說不得就露出來了。媽隻管叫人多盯著她些吧,別在榮國府鬧出什麽亂子來。”
母女兩越發將入京後的籌謀一一說起,直到了晚間落腳才歇下。
而此時的商嬋嬋,正叫丫鬟拿了好幾套衣衫在鏡前比量,雪白的鼻尖都滲出了細細的汗珠。
白露在旁笑道:“原本姑娘在蘇州,可是從不愛見外人的,如今果然身子健旺了,興致也有了。”
商嬋嬋心道:這是見外人嗎?這是她朝思暮想的林黛玉好不好。
太後發了話,保寧侯夫人又疼愛女兒,不過四五天功夫,這小宴便諸項齊備了。
保寧侯是當今聖上親舅,如今在京城炙手可熱。
所以凡接了帖子的勳貴官宦人家兒,便都應承了明日當家夫人親帶了女兒前來參宴。
商嬋嬋從江氏那裏要來了單子,直看到榮國府時才放下一半心。然後纏著母親道:“聽說榮國府內有位姑蘇來的林姑娘,阿娘,咱們可一定要請她。”
保寧侯夫人笑道:“本就是為了她才請了榮國府——你還是嬰兒的時候,林夫人還抱過你呢。她家姑娘就比你大兩歲,生的也弱。當時全蘇州的菩薩可都讓我們拜過了。”
江氏的臉上出現了幾分傷感:“可憐林夫人的幼子沒留住,自己也跟著去了。如今隻剩下這麽一個女兒,隻聽說也是三災八難的。單想一想就好叫人心疼。從前相隔的遠,日後能照料的自然要照料一番。”
商嬋嬋歡喜的險些破了人設:“對,很對!”
見母親詫異的看過來,才嬌弱的低下頭:“那位林姐姐同我一般體弱,卻沒有爹爹阿娘和哥哥們照料,當真是好生可憐。”
江氏憐愛之心大起,將她摟在懷裏:“女子在世本就艱難,若無家人護持自然更是如履薄冰。待你明兒見了那孩子,可要待她和氣些。”
商嬋嬋:娘您隻管放心,明天我就給你表演一個一見如故,義結金蘭!
王夫人轉動著手裏的佛珠。
今兒是薛家入京的日子,卻也是保寧侯府小宴之日。
她思慮再三,仍然是去賈母跟前迴了,命鳳姐兒帶著三春及黛玉前往保寧侯府。
當然這不是她特別重視薛姨媽這個親妹妹。而是她心裏還有別的打算。
如今她的嫡長女心頭肉賈元春可就在商太後跟前當差呢。保寧侯府是哪個,正是商太後的娘家。
她當然想跟保寧侯搞好關係,好惠及元春。
隻是四大家族是武將出身,與詩書禮儀出身的保寧侯府向來不是一路人。如今她這樣貿然就去了,反而不好說話。
不如鳳姐這樣的小輩兒先帶著姑娘們打個前站。若是能跟保寧侯夫人和大姑娘結個善緣,日後就有了來往的由頭。
賈母聽了她的話,沉吟半晌也便應了,又道:“也罷,老大家的見不得人,你又是元春親娘不好張口。鳳哥兒倒是慣會討人喜歡的,況且保寧侯夫人又與我那可憐的敏兒有些淵源,此次也特意在帖子裏提了玉兒,叫她們先去瞧瞧也罷了。”
“太太,薛姨媽帶著薛大姑娘進二門了!”
金釧兒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沉思。
王夫人薛姨媽姊妹兩個也有十數年未見了,如今相見,隻覺得悲喜交集。泣笑闊敘一番,這才帶了薛姨媽去見賈母。
薛姨媽因奇道:“早聽說你家裏幾個極好的女孩,今兒怎麽一個不見?”
王夫人也有意在薛姨媽麵前彰顯榮國府的地位,便淡然笑道:“聖母皇太後娘娘給保寧侯府大姑娘賜了宴席,單請京中貴女彼此相熟一番,鳳哥兒帶了她們姊妹去了。”
薛姨媽神色便是一凝,薛家是皇商,皇親國戚都熟悉的很,如今這位保寧侯可是新貴中的新貴。
皇子的舅舅跟皇帝的舅舅,雖然就差一個字,但身份卻是天差地別。
況且此番是為公主郡主擇陪侍,那麽自然便不是皇上擇選。而是兩宮太後以及皇後娘娘拿主意。
薛姨媽不禁懊惱起來,若是沒有香菱那檔子事,她們早早入京,豈不是今兒也能跟著往保寧侯府去。
以寶釵的姿容性情,必然能得了保寧侯夫人的親眼。隻需她往商太後跟前說一句好,寶釵的大事就有了指望!
偏生如今錯了過去,可見香菱那個丫頭是個災星。
寶釵倒是神色還安穩,隻是笑道:“果然榮國府的體麵,與旁的人家不同。”頓了頓又道:“不但自家姑娘有體麵,連著客居的林姑娘也能跟著前去,這才是保寧侯府給姨媽家麵子呢。”
王夫人雖知道黛玉是受邀的,但她素來不喜黛玉,所以也就隨口應了過去。
寶釵見王夫人點頭應了,心思便轉動如輪。今次錯過自然是極為可惜的,但來日方長,黛玉都去得,自己自然也能去。
想到這兒,她唇邊又露出一如往日般嫻靜溫和的笑意。
薛寶釵傍在薛姨媽身邊,看起來又溫順又安靜。薛姨媽拉著她的手說:“我的兒,如今聖上登基,下旨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的陪侍。”
她看了看女兒的花容月貌,言語中就有了幾分得意:“誰見了我兒不說大有造化,這般品貌誰又能比得上。隻可惜了咱們薛家是商戶出身,若是生在王家或者賈家,如今隻怕早就進宮做娘娘了。”
薛姨媽這話說的直白透徹——若是旁的十三歲少女,聽著論及終身,早就羞得躲開了——而薛寶釵與別個不同,雪白嬌豔的麵孔上竟全是不動聲色的沉靜:“出身算不得什麽,如今生了二皇子的貴妃娘娘,入宮時也隻是小小的縣令之女,比之咱們家亦是差遠了。”
說完她麵龐上略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影:“照母親的說法,出生在官宦世家就是好的,那怎麽榮國府裏的元春姐姐,如今還是個宮女呢。”
薛姨媽從來知道這個女兒頗有能為,先夫臨終前也反複叮囑了,凡事多與女兒商討,於是聽女兒反駁她,不但不惱,反而笑道:“是媽糊塗了。”
薛寶釵聽著車馬之聲,靜了一會子才說道:“明日大約就到京了,母親準備的各色表禮可都有了?”
薛姨媽點頭:“都有了。少爺們中寶玉自然不同,姑娘裏隻林家姑娘是格外多了套釵環。”
寶釵想了想:“母親必是覺得,榮國府二姑娘三姑娘都是庶出,四姑娘又是從寧國府抱過去養的,出身都不能與林姑娘相提比論,才格外給她加厚了?”
見薛姨媽點頭,寶釵笑道:“很是不必,媽隻管給她們四人一樣的便是。”
“媽糊塗了不成?林姑娘到賈家幾年來,姨媽哪次來信不全是抱怨?自然是老太太想林姑娘做孫媳婦,姨媽不肯的緣故了。”
“既如此,咱們踩著她些,姨媽也隻有高興的。便退一萬步講,咱們也不必這樣捧著她。她沒娘沒兄弟,日後林老爺一旦有個萬一,她便是個無依無靠的了。”
薛姨媽見女兒洞察世事,條理分明,便覺安慰,更是無所不依。
“依你便是。隻是那林姑娘聽說很得史太君的歡心,咱們薄待了她,隻怕史太君心裏不滿。”
薛寶釵搖了搖頭:“姨媽信中不是抱怨過,史太君曾當著幾位王妃的麵親口將林姑娘稱作她家的人。”她唇角露出笑意:“既然都是賈家的人,那麽四份相同的表禮又往哪兒挑理去?”
王夫人久不忿賈母撮合寶玉黛玉,煩悶在賈家無處可說,便隻得寫信都傾吐給妹妹。薛姨媽萬事都不肯瞞著寶釵,故而薛寶釵深知王夫人的心意,對這位素未謀麵的林姑娘,心裏便不大看得起。
薛姨媽歎了口氣:“說起賈家,若不是橫刺裏出來個宮中選陪侍,從前你姨媽說的那金玉良緣……”
薛寶釵打斷道:“媽,如今我以能進宮為要,這些閑話最好一點不落下才是。若真是進宮無望,那麽賈家也罷了。”
“都怪你哥哥不安分,偏要打死人!這才得添上許多錢去部裏描補。不然家中有人犯事者,必不能入宮的。”
薛寶釵皺眉:“能讓哥哥這麽著,那個香菱隻怕也是個狐媚魘道的。雖如今看著倒是懵懂安分,日後說不得就露出來了。媽隻管叫人多盯著她些吧,別在榮國府鬧出什麽亂子來。”
母女兩越發將入京後的籌謀一一說起,直到了晚間落腳才歇下。
而此時的商嬋嬋,正叫丫鬟拿了好幾套衣衫在鏡前比量,雪白的鼻尖都滲出了細細的汗珠。
白露在旁笑道:“原本姑娘在蘇州,可是從不愛見外人的,如今果然身子健旺了,興致也有了。”
商嬋嬋心道:這是見外人嗎?這是她朝思暮想的林黛玉好不好。
太後發了話,保寧侯夫人又疼愛女兒,不過四五天功夫,這小宴便諸項齊備了。
保寧侯是當今聖上親舅,如今在京城炙手可熱。
所以凡接了帖子的勳貴官宦人家兒,便都應承了明日當家夫人親帶了女兒前來參宴。
商嬋嬋從江氏那裏要來了單子,直看到榮國府時才放下一半心。然後纏著母親道:“聽說榮國府內有位姑蘇來的林姑娘,阿娘,咱們可一定要請她。”
保寧侯夫人笑道:“本就是為了她才請了榮國府——你還是嬰兒的時候,林夫人還抱過你呢。她家姑娘就比你大兩歲,生的也弱。當時全蘇州的菩薩可都讓我們拜過了。”
江氏的臉上出現了幾分傷感:“可憐林夫人的幼子沒留住,自己也跟著去了。如今隻剩下這麽一個女兒,隻聽說也是三災八難的。單想一想就好叫人心疼。從前相隔的遠,日後能照料的自然要照料一番。”
商嬋嬋歡喜的險些破了人設:“對,很對!”
見母親詫異的看過來,才嬌弱的低下頭:“那位林姐姐同我一般體弱,卻沒有爹爹阿娘和哥哥們照料,當真是好生可憐。”
江氏憐愛之心大起,將她摟在懷裏:“女子在世本就艱難,若無家人護持自然更是如履薄冰。待你明兒見了那孩子,可要待她和氣些。”
商嬋嬋:娘您隻管放心,明天我就給你表演一個一見如故,義結金蘭!
王夫人轉動著手裏的佛珠。
今兒是薛家入京的日子,卻也是保寧侯府小宴之日。
她思慮再三,仍然是去賈母跟前迴了,命鳳姐兒帶著三春及黛玉前往保寧侯府。
當然這不是她特別重視薛姨媽這個親妹妹。而是她心裏還有別的打算。
如今她的嫡長女心頭肉賈元春可就在商太後跟前當差呢。保寧侯府是哪個,正是商太後的娘家。
她當然想跟保寧侯搞好關係,好惠及元春。
隻是四大家族是武將出身,與詩書禮儀出身的保寧侯府向來不是一路人。如今她這樣貿然就去了,反而不好說話。
不如鳳姐這樣的小輩兒先帶著姑娘們打個前站。若是能跟保寧侯夫人和大姑娘結個善緣,日後就有了來往的由頭。
賈母聽了她的話,沉吟半晌也便應了,又道:“也罷,老大家的見不得人,你又是元春親娘不好張口。鳳哥兒倒是慣會討人喜歡的,況且保寧侯夫人又與我那可憐的敏兒有些淵源,此次也特意在帖子裏提了玉兒,叫她們先去瞧瞧也罷了。”
“太太,薛姨媽帶著薛大姑娘進二門了!”
金釧兒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沉思。
王夫人薛姨媽姊妹兩個也有十數年未見了,如今相見,隻覺得悲喜交集。泣笑闊敘一番,這才帶了薛姨媽去見賈母。
薛姨媽因奇道:“早聽說你家裏幾個極好的女孩,今兒怎麽一個不見?”
王夫人也有意在薛姨媽麵前彰顯榮國府的地位,便淡然笑道:“聖母皇太後娘娘給保寧侯府大姑娘賜了宴席,單請京中貴女彼此相熟一番,鳳哥兒帶了她們姊妹去了。”
薛姨媽神色便是一凝,薛家是皇商,皇親國戚都熟悉的很,如今這位保寧侯可是新貴中的新貴。
皇子的舅舅跟皇帝的舅舅,雖然就差一個字,但身份卻是天差地別。
況且此番是為公主郡主擇陪侍,那麽自然便不是皇上擇選。而是兩宮太後以及皇後娘娘拿主意。
薛姨媽不禁懊惱起來,若是沒有香菱那檔子事,她們早早入京,豈不是今兒也能跟著往保寧侯府去。
以寶釵的姿容性情,必然能得了保寧侯夫人的親眼。隻需她往商太後跟前說一句好,寶釵的大事就有了指望!
偏生如今錯了過去,可見香菱那個丫頭是個災星。
寶釵倒是神色還安穩,隻是笑道:“果然榮國府的體麵,與旁的人家不同。”頓了頓又道:“不但自家姑娘有體麵,連著客居的林姑娘也能跟著前去,這才是保寧侯府給姨媽家麵子呢。”
王夫人雖知道黛玉是受邀的,但她素來不喜黛玉,所以也就隨口應了過去。
寶釵見王夫人點頭應了,心思便轉動如輪。今次錯過自然是極為可惜的,但來日方長,黛玉都去得,自己自然也能去。
想到這兒,她唇邊又露出一如往日般嫻靜溫和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