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20多年之後,漠hé縣的許多百姓提起當年那場大火,仍然用“天火”兩個字來形容。和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樣,那火根本就不是漫過來的,而是從天上‘飛’過來的。在八至九級大風的叫嘯聲中,一大團一大團的火焰被高高拋向天空,飛越一百多米寬的大林河,狠狠砸向對岸的樹林,原本出現在西山的山火就這樣點燃了漠hé縣城。


    大火繼續以“飛越”的姿態在漠hé縣城中肆虐,距大火10米遠時就已經能夠感覺燙得難受,鋼鐵都會被燒化,溫度遠遠高於240度,擁有4萬多人口的漠hé縣城幾乎在頃刻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5月2日,趙勝海來到漠hé縣之後,用大價錢在縣城的偏僻地帶,租了一個原本是用來放木材的倉庫。接著,在晚上他把之前在現時空訂購的裝在集裝箱裏的三分之一消防器材運了過來。


    他開著一輛帶到這邊的叉車,不斷地把打成包的各種器材從集裝箱裏移到了外麵。先把三分之一放在漠hé縣,其實已經不算少了,因為多了在初期也沒有足夠的人手使用,萬一要是又被沒能及時撲滅的大火燒著了,那就隻能剩下一堆灰了。


    隨後的三天時間裏,趙勝海又向東南一路過去,接連在盤.穀鎮和塔hé縣城又做了差不多的一番準備。——“1987年的春季,大興ān嶺遇到了超常的幹旱,貝加爾湖暖脊東移,形成了一個燥熱的大氣環流,加之風多物燥,增大了林區的火險等級。‘五·六’大火的起火點事後認定有五個,都是人為原因造成的。


    最重要的起火點在漠hé縣城西山的林場,直接肇事者是到林場幹活剛剛13天的一個冀州省農民,他啟動割灌機引燃了地上的汽油,割灌機也著了,當時如果他脫下大衣一捂,火就可能被撲滅,可他卻拖著機器跑了七八米,等叫來其他人時,火已經著大了。”


    “另外四個起火點,都是野外吸煙造成的,而這其中又有三處據說是被稱為‘盲流’的外鄉人所為,都是因違規使用割灌機、油鋸跑火、野外吸煙及大風所致。《關於大興ān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和處理情況的匯報》中,分析火災原因的其中重要一條:‘企業管理混亂,規章製度廢弛,職工紀律鬆懈,違反操作規程,違章作業。’”


    “本來林區應該防火為大,但大興ān嶺林區是林yè部的直屬企業,地方行政歸屬‘北大倉’省,而版圖又屬‘草原大漠’自治區。這樣一仆三主,大家都擁有,大家又都不肯投錢盡心盡力。


    當時通向山裏的各條道路也設有哨卡,但對比今天,巡護人力是遠遠不夠的。大興ān嶺這塊地方,從來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各類人——采藥的、捕獵的、偷伐木材的,以後叫‘流動人口’,此時叫‘盲流’,他們漫山遍野地往林子裏鑽,在裏麵搭上窩棚就住下,管也管不過來。”


    到了5月6日這天,火幾乎於原來的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又著起來的時候,漠hé縣職務最高的三位官員,在前後差不多的時間裏都收到了一封書信。信上的內容都是用噴墨打印機打出來的,而信中所說除了收件人其餘卻是一模一樣的。


    之後,縣委和縣政fu此時在縣城的幾個常委一起聚了下碰過頭後,其中的幾位就趕到了趙勝海信中所寫的地點,從沒有上鎖的大門進去,發現裏麵真的放著堆積如小山的很多包東西,並且從已經拆開的一個大包中分明可以確認是嶄新的全套防火服。


    同時還在幾個大包上看到了與信中提到過的一樣的,6月7日會有八級到九級大風的預報警告,以及倉庫內物品在使用過程中的重點注意事項,和看起來比較規範、合理的滅火、救火方法,還有應該特別緊急的地方。


    雖然他們一個個不是一臉震驚,就是一頭霧水、不明所以,甚至還多疑地想到了陰謀詭計上麵,但當前撲滅燒起來的山火是最要緊的,於是他們就把還沒出發的一批青壯叫過來,向一些缺少趁手裝備的人員分發了這批消防器材。


    而趙勝海這時候則是已經趕往了一百多公裏外的另一個火點,在能夠守住自己秘密的前提下,繼續去通知盤穀鎮那裏的救火組織人員,然後他將會進駐在原本的這場大火中,也能夠得以保存下來的塔hé縣城裏。


    在兩邊緊急地撲火中時間很快來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唉!不曾想還是著了起來!”趙勝海從電話線路上竊聽到最新的消息後,有些無奈地說道。雖然塔hé縣的火因為在急需的時候多了些不少的滅火器材,又投入了比原來更多的人手,在刮起大風前撲滅了明火和殘火、餘火。


    可沒想到漠hé縣那邊,在原本已經基本上撲滅大火的時候,卻因為救火人員在人困馬乏之下操作森林風力滅火機失誤,再次引燃了汽油使大火借著風力像發瘋似地又鋪了開來。最後,他提供的那些物資也隻是不同程度地在火源的四周拖延了些大火擴散的擴散速度,以及之後的滅火過程中派上了些用場而已。


    “五·六”火災的在5月7日之夜依舊闖下“登峰造極”的大禍後,成片的火龍以人力難以抗拒之勢,繼續在大興ān嶺原始森林中肆虐奔騰著。後來參加撲火軍民共5萬多人,其中解fàng軍3萬多人,森林警chá和消防專業撲火人員2000多人,林業工人和群眾2萬多人。在火場外圍開設防火隔離帶總長8jiu1公裏。共出動汽車、裝甲運兵車1600餘輛,鐵路部門開出大量專列運輸撲火人員和轉移災民5萬餘人次。空軍和民航出動各種類型飛機96架,安全飛行1500餘架次,空運2400餘人次。


    配合氣象部門完成.人工降雨18次,降雨麵積達2萬平方公裏,直到6月初火場普降中到大雨後,火災徹底撲滅。其間,經過軍民殊死搏鬥,在塔hé縣城附近成功打出了數十公裏長的隔離帶。然而,大自然一旦被激怒人的力量在它麵前十分渺小,雖然軍民們在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打造出隔離帶控製了一定的火勢,保下了許多重點目標,但僅憑人力要撲滅這樣的森林大火已經是不可能了。


    大火最後熄滅,是天力和人力結合的結果。5月下旬,這個地區的雨季到了,加上人工降雨,趁著大雨把火勢減弱,戰士們趕緊撲上去打火,把火徹底摁住。戰士們非常英勇,為滅火做出了巨dà貢獻,但要是沒有雨,那樣的火誰也靠不上去,烤也得烤化了。


    “天意如此啊!”趙勝海聽說後不禁感歎道。其實這次就算因為他,僥幸的在刮大風之前撲滅了火苗而沒有造成大災,可能以後林場的管理會依然照舊,那下次還是難以避免大型火災發生的。


    1987年5月12日,林yè部撲火領導小組救災辦公室開始接收全國各地向大興ān嶺災區人民捐獻的資金、物資,並立即送往災區。災難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在大興ān嶺蒙難的時刻,世界各地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對災區人民給予了不少幫助。其中不得不說的是聯邦日耳曼(西德),為災區捐贈了3000萬馬克。


    這天他來到燕京在經過簡單地偽裝後,以香江人鄭哲辰的名義捐出了200萬港元,然後就馬上返迴了南方。趙勝海之所以不用真名,是因為不想像關女士那樣受名聲所累。遼沈本溪蔬菜公司女工關女士自1985年始,連續租賃了8家副食品店,兩年間為國家創利100萬元,職工收入亦成倍增長。但有人認為“關廣枚是在搞資產階級自由化,走的不是社會主義道路。”


    對此,關女士投書《經濟日報》,建議對租賃企業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展開討論,《經濟日報》刊登了關廣枚的來信,並作連續報道,提出了“關廣枚現象”的概念,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我可是出名出怕了!名害得我好苦,你們記者可不知道別人拿著白紙黑字挑毛病的滋味啊!人要是一上報紙,上下左右的人就隻看到你的缺點,好像什麽優點都沒了,怪不怪?”1998年改革開放20年她接受華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時空讓你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行者12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行者123並收藏穿越時空讓你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