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來,舉國震驚,百官莫不覺得惶恐至極。他們已經習慣了拖拖拉拉的辦事風格,早已做好了要磨嘰個十天半月的準備,不想不過是區區一個上午,便出現了一邊倒的形勢。啪的一聲,紀阿四一腳將凳子踹在了地上,看著裹著一身雪白的狐狸毛,窩在躺椅上躲懶的安雅怒吼道:“你究竟知不知道,你這般鋒芒畢露,朝中有多少人想要殺了你?”
她緩緩的從一堆暖和的,毛茸茸的毯子裏鑽出來,探出頭,輕聲說道:“我又不是傻子,自然是知道的。”
紀阿四嚇了一大跳,條件反射的退後了兩步,心想:“今天竟然承認的這麽痛快?”
“你難道還不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這是盤恆在他腦海裏很久的一個問題:“你如今已經貴為昭寧公主,樞密院三品大員,這偌大的宅子,滔天的權勢,朝中百官,以你最為尊崇。安雅……”他長歎一聲:“你告訴我,你還有什麽不滿足?”
她從毯子中伸出一隻手來,皓腕上套了一串珍珠做成的手鏈,將茶幾上的一碗銀耳羹拿在手上,用勺子舀了一勺,送到嘴裏,滿意的歎息了一聲,這才說道:“我為什麽要滿足?”
“在你們的眼裏,女人就應該呆在家中,過那種相夫教子,枯燥無趣到極致,猶如行屍走肉一般的生活?”她的聲音很冷淡,一如既往的帶著一點點,幾乎覺察不出來的笑容,好像隻是在冷靜的闡述一個事實。
紀阿四一怔,心想,好像確實是這麽迴事。大魏建國百年,女子的地位比前朝高了不知有多少,可是在世人根深蒂固的印象中,還是覺得,結婚生子才是一個女人最終的出路。
可是,她怎麽能一樣?
除了那些因為出身皇族,當上了女皇的人,天下的女人數她最了不起。
武能安邦定國,文能開創盛世。在大魏,還有誰敢看不起她?
“我不同於這世上的任何一位權貴。”她繼續冷冷的說著,隨手將空碗擲在茶幾上,那碗晃了兩圈,才停了下來。
“我沒有靠山,一個也沒有。”她豎起一根手指,在他的眼前晃了晃,接著說道:“我無法操縱自己的生活,我所擁有的這一切,都是構建在李智宸的一念之間。”
紀阿四的心中生起一股子冰涼徹骨的寒意,他有些疑惑的看著她,他不是很明白她的意思。
安雅不緊不慢的穿了靴子,厚重的毛靴在地上發出沉重的聲音:“我的生活不能指望任何人,我沒有母家,沒有可以信賴的親族,我隻能成為我自己的靠山。”
她逼近兩步,口中唿出的熱氣,噴在紀阿四的脖頸間,暖的有些燙人。
她不理會他的情緒,繼續毫無表情的說道:“能保護我自己的,不是陰謀,不是權力,不是其他任何東西,隻是一種能夠讓我屹立在這世間,長盛不衰的力量。我希望,你也要記住這一點。”
她很恭敬的直起身子,向這位一直陪在她身邊,數次救她於危難的人躬身行了一禮。
“我感謝你的心意,卻不能接受你的好意。我想要活著,卻不能隻是活著,我要活的有尊嚴,活的肆意妄為。”
她望著院中,被積雪覆蓋了的草木,輕聲說道:“我別無選擇。”
是夜,禮樂大作,大紅的燈籠高高的掛起,印的宮中廣場上的積雪一片血色的通紅。
安雅抱著暖爐,縮在厚厚的毛氈後麵,透過縫隙,看著場中依舊身著薄衫,翩翩起舞的宮女,不由的打了個寒顫,揉了揉凍得通紅的鼻子,悶聲說道:“李智宸,你這個混蛋,大冬天的讓這些姑娘們在雪地裏跳舞,還有沒有人性?”
被罵的那人不動聲色的夾起碟中,一小片薄如蟬翼的牛肉,放進口中,緩緩的說道:“既然安大人這般痛心疾首,不如與她們同甘共苦如何?”
皇宮中能夠用來作為宴會場地的宮殿不知有多少,可他卻偏偏要選在這荷花池邊,怎能不讓安雅感到討厭。
要說這風景,倒也是極好的,湖中開滿了嬌豔欲滴的荷花,粉色的花瓣,襯著綠色的荷葉,再請了舞娘和琴師在湖中心載歌載舞,何其美不勝收?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在夏天。
李智宸的眼睛有些迷迷糊糊的,不知是喝的有些多了,還是因為搶了遼國的一大片國土,心中正兀自開心不已,修長的手指指著隔間的外麵。
下方冷的瑟瑟發抖,卻不敢揚聲反抗的遼國使臣,不滿的瞪了過來,直直的落入了他的眼中。
他移過視線,輕輕的帶著一絲節奏的敲擊著桌子,似乎剛才的那一點不愉快,根本沒有發生過。
“移殿。”他一把掀起了麵前用來擋風的厚重毛氈,大步向著前方走去。
身後一群宮人忙不迭的端起桌子,盡量保持著平穩,急急地跟在他的身後。
下方一邊看著漂亮的宮女,一邊琢磨著什麽,剛有了點興致的官員們看著皇上離開了,互相看了看,感覺有些惶恐,不知所措的看著傳令的公公。
“皇上真的隻是想要換個地方?”一位老大人惶急的問道。
安雅踏上一步,靴子踩在雪地裏,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皇上體恤我們,不願讓諸位大臣受了風寒,這才換了地方。”
眾人點點頭,安下心來,小跑著火急火燎的追著李智宸,生怕被別人搶了先。
大殿中人山人海,名士雲集,卻鴉雀無聲。
被李智宸鬧了一場,等一眾宮人急急忙忙的把各種皇家宴會器皿都搬到梅園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不少上了年紀的老臣強忍著困意,勉為其難的重新坐好。
大魏這方主賓有許多是安雅從未見過的王公貴族,對麵坐著的是遼國使團。
安雅雖然位卑官低,但由於身為議和正使,所以被安排在中間的案幾下坐著,身旁都是一些頭發花白,一舉一動莫不是循規蹈矩的老學究,不免從骨子裏感到有些不自在。
她壓緊了披風,抱著懷中溫暖的手爐,喃喃自語道:“早知道就不多嘴了,換了位子,不光冷的要命,就連這菜色也差了許多。”她不滿的皺了皺眉頭,斟了一杯溫酒,暖了暖冰涼的身體。
正在此時,卻聽到旁邊老者微笑著說道:“宮中賜宴,規矩一直是多的,不過皇上向來隨和,公主又深受皇恩,不要太過緊張。”
她緩緩的從一堆暖和的,毛茸茸的毯子裏鑽出來,探出頭,輕聲說道:“我又不是傻子,自然是知道的。”
紀阿四嚇了一大跳,條件反射的退後了兩步,心想:“今天竟然承認的這麽痛快?”
“你難道還不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這是盤恆在他腦海裏很久的一個問題:“你如今已經貴為昭寧公主,樞密院三品大員,這偌大的宅子,滔天的權勢,朝中百官,以你最為尊崇。安雅……”他長歎一聲:“你告訴我,你還有什麽不滿足?”
她從毯子中伸出一隻手來,皓腕上套了一串珍珠做成的手鏈,將茶幾上的一碗銀耳羹拿在手上,用勺子舀了一勺,送到嘴裏,滿意的歎息了一聲,這才說道:“我為什麽要滿足?”
“在你們的眼裏,女人就應該呆在家中,過那種相夫教子,枯燥無趣到極致,猶如行屍走肉一般的生活?”她的聲音很冷淡,一如既往的帶著一點點,幾乎覺察不出來的笑容,好像隻是在冷靜的闡述一個事實。
紀阿四一怔,心想,好像確實是這麽迴事。大魏建國百年,女子的地位比前朝高了不知有多少,可是在世人根深蒂固的印象中,還是覺得,結婚生子才是一個女人最終的出路。
可是,她怎麽能一樣?
除了那些因為出身皇族,當上了女皇的人,天下的女人數她最了不起。
武能安邦定國,文能開創盛世。在大魏,還有誰敢看不起她?
“我不同於這世上的任何一位權貴。”她繼續冷冷的說著,隨手將空碗擲在茶幾上,那碗晃了兩圈,才停了下來。
“我沒有靠山,一個也沒有。”她豎起一根手指,在他的眼前晃了晃,接著說道:“我無法操縱自己的生活,我所擁有的這一切,都是構建在李智宸的一念之間。”
紀阿四的心中生起一股子冰涼徹骨的寒意,他有些疑惑的看著她,他不是很明白她的意思。
安雅不緊不慢的穿了靴子,厚重的毛靴在地上發出沉重的聲音:“我的生活不能指望任何人,我沒有母家,沒有可以信賴的親族,我隻能成為我自己的靠山。”
她逼近兩步,口中唿出的熱氣,噴在紀阿四的脖頸間,暖的有些燙人。
她不理會他的情緒,繼續毫無表情的說道:“能保護我自己的,不是陰謀,不是權力,不是其他任何東西,隻是一種能夠讓我屹立在這世間,長盛不衰的力量。我希望,你也要記住這一點。”
她很恭敬的直起身子,向這位一直陪在她身邊,數次救她於危難的人躬身行了一禮。
“我感謝你的心意,卻不能接受你的好意。我想要活著,卻不能隻是活著,我要活的有尊嚴,活的肆意妄為。”
她望著院中,被積雪覆蓋了的草木,輕聲說道:“我別無選擇。”
是夜,禮樂大作,大紅的燈籠高高的掛起,印的宮中廣場上的積雪一片血色的通紅。
安雅抱著暖爐,縮在厚厚的毛氈後麵,透過縫隙,看著場中依舊身著薄衫,翩翩起舞的宮女,不由的打了個寒顫,揉了揉凍得通紅的鼻子,悶聲說道:“李智宸,你這個混蛋,大冬天的讓這些姑娘們在雪地裏跳舞,還有沒有人性?”
被罵的那人不動聲色的夾起碟中,一小片薄如蟬翼的牛肉,放進口中,緩緩的說道:“既然安大人這般痛心疾首,不如與她們同甘共苦如何?”
皇宮中能夠用來作為宴會場地的宮殿不知有多少,可他卻偏偏要選在這荷花池邊,怎能不讓安雅感到討厭。
要說這風景,倒也是極好的,湖中開滿了嬌豔欲滴的荷花,粉色的花瓣,襯著綠色的荷葉,再請了舞娘和琴師在湖中心載歌載舞,何其美不勝收?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在夏天。
李智宸的眼睛有些迷迷糊糊的,不知是喝的有些多了,還是因為搶了遼國的一大片國土,心中正兀自開心不已,修長的手指指著隔間的外麵。
下方冷的瑟瑟發抖,卻不敢揚聲反抗的遼國使臣,不滿的瞪了過來,直直的落入了他的眼中。
他移過視線,輕輕的帶著一絲節奏的敲擊著桌子,似乎剛才的那一點不愉快,根本沒有發生過。
“移殿。”他一把掀起了麵前用來擋風的厚重毛氈,大步向著前方走去。
身後一群宮人忙不迭的端起桌子,盡量保持著平穩,急急地跟在他的身後。
下方一邊看著漂亮的宮女,一邊琢磨著什麽,剛有了點興致的官員們看著皇上離開了,互相看了看,感覺有些惶恐,不知所措的看著傳令的公公。
“皇上真的隻是想要換個地方?”一位老大人惶急的問道。
安雅踏上一步,靴子踩在雪地裏,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皇上體恤我們,不願讓諸位大臣受了風寒,這才換了地方。”
眾人點點頭,安下心來,小跑著火急火燎的追著李智宸,生怕被別人搶了先。
大殿中人山人海,名士雲集,卻鴉雀無聲。
被李智宸鬧了一場,等一眾宮人急急忙忙的把各種皇家宴會器皿都搬到梅園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不少上了年紀的老臣強忍著困意,勉為其難的重新坐好。
大魏這方主賓有許多是安雅從未見過的王公貴族,對麵坐著的是遼國使團。
安雅雖然位卑官低,但由於身為議和正使,所以被安排在中間的案幾下坐著,身旁都是一些頭發花白,一舉一動莫不是循規蹈矩的老學究,不免從骨子裏感到有些不自在。
她壓緊了披風,抱著懷中溫暖的手爐,喃喃自語道:“早知道就不多嘴了,換了位子,不光冷的要命,就連這菜色也差了許多。”她不滿的皺了皺眉頭,斟了一杯溫酒,暖了暖冰涼的身體。
正在此時,卻聽到旁邊老者微笑著說道:“宮中賜宴,規矩一直是多的,不過皇上向來隨和,公主又深受皇恩,不要太過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