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的齊齊在心中暗自問了聲,皇上這是想幹嘛?
群臣嘩然,誰也想不到李智宸正值盛年,雖然宮中妃嬪尚無皇嗣,但也犯不著收一位“義女”吧。再說了,您老人家不是一直對安大人存了別的念頭麽。這好端端的,又改主意了?
您心血來潮,想起一出是一出,這也不打緊。封號多著呢,什麽安寧,康泰,再不行,您要是想不出新鮮的,翰林院的那幫老臣們可都會爭著幫您想的呢。非得叫昭寧做什麽?簡直就是故意要找麻煩一般。
舒大人臉一黑,正準備說些什麽,卻看見列在前麵的幾位大員都悶聲不響,這才想起來,事情肯定不是那麽簡單,畢竟昭寧公主和昭寧長公主雖說隻差了一個字,但含義卻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他緩緩的收迴了已經邁出去半步的腳,不動聲色的縮了迴去。
大家心中不滿,卻又覺得此事來的突然,透著一股子蹊蹺,一時間左右謙讓,竟是誰也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
李智宸看著階梯下的這些大臣們,心裏別提多不是滋味了,“你們這些人平常不是總愛和朕對著幹的麽,今天朕給你們這個機會了,反倒一句話也不說了。這怎麽能行?”
他咳嗽了兩聲,坐直了身子,在龍椅上挪了兩寸,高聲問道:“你們難道都沒什麽要說的嗎?”說著,還衝下麵微微的揚了揚頭,眼睛朝安雅的方向瞥了一眼。
老奸巨猾的舒大人一見此景,心中便有了計較,搶在幾人的前頭,第一個上前說道:“臣以為不妥,皇上不過比安大人大了區區五歲,如此收為‘義女’,立為公主,真是不合常理,有悖倫常。”
“那可如何是好?”李智宸故作慌張的問道。
安雅瞥了他一眼,心裏清楚的很啊,瞧他那樣,八成是反悔了,但是聖旨讀都讀了,到手的鴨子總不能讓它飛了吧。
當即向前跨了一步,沉聲說道:“舒大人怎麽還是這麽不通世故,朝代在更迭,時代在進步。大魏不僅需要嶄新的技術,更需要新鮮的血液。我於大魏有大功,封個沒實權的公主,怎麽了?又不是搶了大人您的營生,至於這麽不依不饒麽?”她厚著臉皮,裝作理直氣壯的說道。
話雖如此,可她心裏沒底極了,要說上迴清議的時候,她說的那般的義正言辭,大體是因為所作所為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又沒存什麽私心,說話的時候順溜極了。如今可是為自己謀私利,饒是她臉皮再厚,這個時候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嚴老將軍花白的胡子隨著殿中透出的微風清蕩著,老眼眯著,就像是睡著了一般。副使王將軍往側後方一掃眼,小嚴將軍也緊緊的閉著嘴巴,一句話也不說,心中盤算了一會,也決定不參合此事了。
他不得不承認,雖然他不是很喜歡這個安大人陰損、狂妄的性子,但她說的話,卻是極直白的。
昭寧公主的身份雖然尊貴,可最終能不能加上那個“長”字,還要看他們軍方的意思。如今整個樞密院牢固的和鐵桶一般,哪裏有她分權的縫隙,於是心下一橫,將手籠在袖中,打定主意是再也不吭聲了。
李智宸眼看著剛剛有些動靜的勤政殿,才冒出個聲,就又沉寂下去,不由有些鬱悶,指尖在龍椅上劃著,發出嗤嗤的聲音。
他低頭望下去,這些老臣們大多一聲不吭,不知在盤算什麽,他朗聲說道:“胡禦史,你的意見呢?”
這個胡禦史乃是禦史台的“首席”諫官,死諫、哭跪的事情不知道幹了多少迴了,大有你不聽我的,我就跟你沒完的架勢。
被點到名的胡大人,鬱悶的不知所措,有些焦躁的拿官靴在地上磨了磨,吭哧半天,才憋出一句話來:“臣沒有意見,安大人為國為民,智勇雙全,足以當此大任。”
這話一出,不光是李智宸,就連安雅也深感驚奇,這幫朝臣們,今天都是怎麽了,一起吃錯藥了不成?
“那眾卿家呢,都沒有意見?”他恨不得一口將滿嘴的牙咬的粉碎,幾乎是聲嘶力竭的吼出這句話來。
迴答他的是滿大殿齊齊的聲音:“臣等謹遵聖諭。”
“好,很好。”李智宸一拍龍案,嘩的一聲將案上的東西掃到地上,發出兵乓作響的碎裂聲。他深深的看了安雅一眼,一甩袖子,就那麽走了。
她鬱悶的撓了撓頭,知道他是記恨上她了,不免有些惴惴。這樣的輕鬆容易,異口同聲,要說沒人做手腳,就是她也不會相信的。
可是,天知道是誰這麽好心,多管閑事來著,她捂著鼻子,打了一個噴嚏,暗道:“被人記恨著本就不好了,更何況那個恨著你的人還是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豈不是完蛋了。”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要發生數之不盡的新事件,老事件,或是從老事件中延伸出的新事件。
打個比方,你昨天和隔壁的漂亮小媳婦好上了,自以為幹的隱蔽,無人知曉,卻不想你身上掛著的一根細細的頭發絲出賣了你。於是,小媳婦的相公知道了,今天便來找你理論,一不小心失手將你打死了,他一個人小心翼翼的埋了,不料被一隻狗在刨坑放骨頭的時候,將屍體的一角挖了出來,於是……
這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因為不同的原因而來,沒有預謀,更沒有什麽所謂的計劃,隻是碰巧湊到了一起,於是便發生了一係列的事件。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就是這個道理。
安雅想了法子,半逼迫的讓李智宸寫了聖旨,冊封她為公主,這的確是一個局,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很精巧的局。
隻是她忘記了她倚在欄上自言自語的時候,是在紀阿四的宅子裏。或者是她覺得在他的宅子,她能放心,不必遮掩小聲,所以紀阿四就知道了這件事。
對於這件事情,他是一萬個讚同的,若是她成了李智宸那個家夥的“義女”,他們倆就算是全沒機會了,這對他來說,自然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好事了。
然後一番上下動作,鼓動了他能鼓動的大臣,也不必他們做些什麽,隻要到時候不要說話。這樣簡單,卻有大筆銀子收的好事,不願意做的畢竟是少數。
嚴將軍在朝中經營多年,官場中的小道消息,哪裏能瞞得過他去。更何況紀阿四本就是有意為之,故意露了點風聲,任由它傳進了將軍府。不過是天一擦黑,嚴老將軍便也知道了此事。
群臣嘩然,誰也想不到李智宸正值盛年,雖然宮中妃嬪尚無皇嗣,但也犯不著收一位“義女”吧。再說了,您老人家不是一直對安大人存了別的念頭麽。這好端端的,又改主意了?
您心血來潮,想起一出是一出,這也不打緊。封號多著呢,什麽安寧,康泰,再不行,您要是想不出新鮮的,翰林院的那幫老臣們可都會爭著幫您想的呢。非得叫昭寧做什麽?簡直就是故意要找麻煩一般。
舒大人臉一黑,正準備說些什麽,卻看見列在前麵的幾位大員都悶聲不響,這才想起來,事情肯定不是那麽簡單,畢竟昭寧公主和昭寧長公主雖說隻差了一個字,但含義卻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他緩緩的收迴了已經邁出去半步的腳,不動聲色的縮了迴去。
大家心中不滿,卻又覺得此事來的突然,透著一股子蹊蹺,一時間左右謙讓,竟是誰也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
李智宸看著階梯下的這些大臣們,心裏別提多不是滋味了,“你們這些人平常不是總愛和朕對著幹的麽,今天朕給你們這個機會了,反倒一句話也不說了。這怎麽能行?”
他咳嗽了兩聲,坐直了身子,在龍椅上挪了兩寸,高聲問道:“你們難道都沒什麽要說的嗎?”說著,還衝下麵微微的揚了揚頭,眼睛朝安雅的方向瞥了一眼。
老奸巨猾的舒大人一見此景,心中便有了計較,搶在幾人的前頭,第一個上前說道:“臣以為不妥,皇上不過比安大人大了區區五歲,如此收為‘義女’,立為公主,真是不合常理,有悖倫常。”
“那可如何是好?”李智宸故作慌張的問道。
安雅瞥了他一眼,心裏清楚的很啊,瞧他那樣,八成是反悔了,但是聖旨讀都讀了,到手的鴨子總不能讓它飛了吧。
當即向前跨了一步,沉聲說道:“舒大人怎麽還是這麽不通世故,朝代在更迭,時代在進步。大魏不僅需要嶄新的技術,更需要新鮮的血液。我於大魏有大功,封個沒實權的公主,怎麽了?又不是搶了大人您的營生,至於這麽不依不饒麽?”她厚著臉皮,裝作理直氣壯的說道。
話雖如此,可她心裏沒底極了,要說上迴清議的時候,她說的那般的義正言辭,大體是因為所作所為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又沒存什麽私心,說話的時候順溜極了。如今可是為自己謀私利,饒是她臉皮再厚,這個時候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嚴老將軍花白的胡子隨著殿中透出的微風清蕩著,老眼眯著,就像是睡著了一般。副使王將軍往側後方一掃眼,小嚴將軍也緊緊的閉著嘴巴,一句話也不說,心中盤算了一會,也決定不參合此事了。
他不得不承認,雖然他不是很喜歡這個安大人陰損、狂妄的性子,但她說的話,卻是極直白的。
昭寧公主的身份雖然尊貴,可最終能不能加上那個“長”字,還要看他們軍方的意思。如今整個樞密院牢固的和鐵桶一般,哪裏有她分權的縫隙,於是心下一橫,將手籠在袖中,打定主意是再也不吭聲了。
李智宸眼看著剛剛有些動靜的勤政殿,才冒出個聲,就又沉寂下去,不由有些鬱悶,指尖在龍椅上劃著,發出嗤嗤的聲音。
他低頭望下去,這些老臣們大多一聲不吭,不知在盤算什麽,他朗聲說道:“胡禦史,你的意見呢?”
這個胡禦史乃是禦史台的“首席”諫官,死諫、哭跪的事情不知道幹了多少迴了,大有你不聽我的,我就跟你沒完的架勢。
被點到名的胡大人,鬱悶的不知所措,有些焦躁的拿官靴在地上磨了磨,吭哧半天,才憋出一句話來:“臣沒有意見,安大人為國為民,智勇雙全,足以當此大任。”
這話一出,不光是李智宸,就連安雅也深感驚奇,這幫朝臣們,今天都是怎麽了,一起吃錯藥了不成?
“那眾卿家呢,都沒有意見?”他恨不得一口將滿嘴的牙咬的粉碎,幾乎是聲嘶力竭的吼出這句話來。
迴答他的是滿大殿齊齊的聲音:“臣等謹遵聖諭。”
“好,很好。”李智宸一拍龍案,嘩的一聲將案上的東西掃到地上,發出兵乓作響的碎裂聲。他深深的看了安雅一眼,一甩袖子,就那麽走了。
她鬱悶的撓了撓頭,知道他是記恨上她了,不免有些惴惴。這樣的輕鬆容易,異口同聲,要說沒人做手腳,就是她也不會相信的。
可是,天知道是誰這麽好心,多管閑事來著,她捂著鼻子,打了一個噴嚏,暗道:“被人記恨著本就不好了,更何況那個恨著你的人還是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豈不是完蛋了。”
這個世界上,每天都要發生數之不盡的新事件,老事件,或是從老事件中延伸出的新事件。
打個比方,你昨天和隔壁的漂亮小媳婦好上了,自以為幹的隱蔽,無人知曉,卻不想你身上掛著的一根細細的頭發絲出賣了你。於是,小媳婦的相公知道了,今天便來找你理論,一不小心失手將你打死了,他一個人小心翼翼的埋了,不料被一隻狗在刨坑放骨頭的時候,將屍體的一角挖了出來,於是……
這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因為不同的原因而來,沒有預謀,更沒有什麽所謂的計劃,隻是碰巧湊到了一起,於是便發生了一係列的事件。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就是這個道理。
安雅想了法子,半逼迫的讓李智宸寫了聖旨,冊封她為公主,這的確是一個局,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很精巧的局。
隻是她忘記了她倚在欄上自言自語的時候,是在紀阿四的宅子裏。或者是她覺得在他的宅子,她能放心,不必遮掩小聲,所以紀阿四就知道了這件事。
對於這件事情,他是一萬個讚同的,若是她成了李智宸那個家夥的“義女”,他們倆就算是全沒機會了,這對他來說,自然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好事了。
然後一番上下動作,鼓動了他能鼓動的大臣,也不必他們做些什麽,隻要到時候不要說話。這樣簡單,卻有大筆銀子收的好事,不願意做的畢竟是少數。
嚴將軍在朝中經營多年,官場中的小道消息,哪裏能瞞得過他去。更何況紀阿四本就是有意為之,故意露了點風聲,任由它傳進了將軍府。不過是天一擦黑,嚴老將軍便也知道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