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能力,積極培養孩子的財商
嘿!我是早教書:全麵解讀哈佛大學智能教育 作者:宋璐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讓孩子知道怎麽用錢
既會花錢,又會賺錢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享受兩種快樂。
——塞·約翰生
教孩子怎樣用錢,是讓孩子一生都平安無憂的基礎。所以,有理財觀念的孩子,真正知曉付出與收獲之間的比例,不管在什麽時候,他們都不會因為金錢而迷失方向。
哈佛故事
安安從2歲開始一直住在鄉下的奶奶家,5歲時爸爸媽媽把他接迴了城裏,盡管奶奶很用心地照顧安安,但是媽媽很快就發現,安安對於金錢和消費的概念幾乎為零。
這怎麽行呢!於是媽媽決定帶著安安去超市體驗一下購物的樂趣。
剛到超市,安安就好奇的問媽媽,為什麽這裏都沒有人收錢?為什麽東西的下麵都放著彩色的小紙片呢?
於是媽媽就告訴安安,東西要先挑選好了之後拿到收銀台才會有阿姨給你算價錢,而貨品下麵的小紙片就標示著每一種東西的價格和種類。安安聽了以後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對著那些彩色的標簽研究了起來。
“媽媽,這上麵寫著4.9,是什麽意思呢?”安安不解地問。
“就是說要用四元九角換這樣東西!”媽媽迴答。
“這個數字代表了錢嗎?”安安歪著小腦袋,又問道。
“當然啦!這個小標簽不僅標明了錢數,上麵還有這樣東西的重量和生產日期!”媽媽繼續耐心地迴答了安安的問題。
“真有趣啊!下次我要拿著錢自己來買東西!”安安高興地說。
愛心課堂
孩子認識了錢幣,知道錢幣是從哪裏來的,這並不等於他們就理解了錢的價值。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要讓他們真正懂得“錢的價值”顯然還為時過早,不過家長可以先讓孩子了解錢與商品足如何交換的,讓其知道錢是等價物的概念。
讓我們一步一步地來。首先,當孩子的加減運算的能力不能應付“角”甚至“分”這樣的零頭時,標價最好是整數。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即使會數數了,也未必懂得數錢,因為那隻是抽象的聲音或文字,必須讓孩子感受數字的多與少到底有什麽不同,才能建立金錢觀。例如,點心對孩子相當具有吸引力,有個會計師女兒和銀行經理兒子的哈佛大學教授就表示,孩子上學前,每天下午三、四點時,都會為他們安排點心時間,而從孩子三、四歲開始接觸數字後,她便將數字觀念教育,透過點心來執行。大學教授準備孩子喜歡的可愛造型小餅幹,例如飛機、兔子、星星,甚至是數字等造型,以此引起孩子的注意,當發給孩子餅幹後,會先讓孩子算清楚有多少塊餅幹,教授發現很快地,孩子便會清楚地感受到,十個餅幹比五個多,也可以吃得比較久,如此對數字的概念就更具體化。
教育小妙招
美國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開始接受理財教育。父母有意識地教育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用錢,哈佛教授給予了以下幾點意見:
·選擇適當的方式刺激孩子的**
許多家長將零花錢與孩子的學業成績緊密掛鉤,在金錢刺激下而產生的學習動力,要比在興趣和責任下所產生的學習動力,意誌薄弱得多。將零花錢與孩子的學習成績掛鉤,隻不過是增加了孩子的投機欲,有些孩子用謊報成績的方式得到“獎金”,甚至會讓孩子以作弊的方式來達到父母的要求。這種促進學習的方式,短期內有效,但是並不利於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責任心,因此,不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選取。
零花錢並非越多越好,愛一個孩子的方式並非體現在零花錢的多少。零花錢與愛無關,愛是用多少錢都買不來的。聰明的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同時還會給孩子一個存錢罐,並且教給孩子怎樣使用這個存錢罐。透明的存錢罐可以更加直接、立竿見影地看到存錢。此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在存錢罐旁邊貼上他真正想要買的東西的圖片。
·教孩子換算錢幣
當孩子的加減運算能力有所提高以後,家長就可以教孩子進行元、角、分之間的換算。對於成年人來說,0.5元當然就是5角錢,這毫無疑問。但許多孩子卻未必知道這種常識,他們可能以為標簽上的0.5指的是5元錢。因此家長可以通過多次練習,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元、角、分的概念,並了解錢在日常使用中的一些常識。
·教育孩子熟悉掌握金融知識與工具運用
小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動取款機是怎麽一迴事,這時候家長可以趁機在使用自動取款機的時候,結合存錢罐一起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家長可以這樣解釋:“這個機器就好像一個巨大的小豬儲蓄罐。爸爸媽媽一旦發了工資就會將錢放進這個儲蓄罐裏。當需要用錢的時候,我們就從裏麵取一點。但是,我們要盡量保證儲蓄罐一直有錢,這也就要求我們在用錢的時候要學會計劃。”
同樣,家長在孩子麵前使用信用卡時,也要對孩子解釋信用卡的概念:“我現在可以用這個卡代替金錢買東西,但是我必須在幾個星期內用現金來付清,不然就會有很多利息。”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讓孩子一生富足的辦法,並非父母給孩子留下百萬、千萬的家產,而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家庭理財,孩子也要參與
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錢,那它將是一個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金錢,那它就變成你的主人。
——馬克·吐溫
美國父母將理財教育稱作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美國的家長們會讓孩子幹家務來換取零花錢,這樣孩子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即便是出生在富有的家庭中,也要有工作的**與社會責任感。
哈佛故事
雖然艾迪今年剛5歲,但他已經是家裏財政大權的決策者之一了。艾迪的父母認為教會孩子理財就是教會孩子如何過日子。讓那個孩子參與到家庭的重大財務決策中,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在家庭中很受父母重視,有“小主人”的感覺。
艾迪參與的家庭重大財務決策項目包括:買家具、買汽車、買大型家用電器以及買一些奢侈品等。艾迪的家裏如果需要買東西就要進行一次家庭投票,父母和艾迪各有一票。
有一次媽媽想要買一個手包,可是爸爸認為樣式不太好看,但是媽媽很喜歡,就去詢問兒子的意見,兒子說:“我覺得很適合媽媽。”於是二比一,媽媽就高興地買下了那個手包。
還有一次,父親因為業務很忙需要再買一輛汽車,但是媽媽覺得不劃算,就不讓買。隨後進行了家庭投票,艾迪把讚成票投給了爸爸,理由是:爸爸方便了,才能賺更多的錢。
除了讓艾迪參與家庭理財,艾迪的父母每次去銀行存錢也都會帶上這個小家夥,告訴他怎麽把錢放入銀行,怎麽把錢取出來,什麽是定期存款,怎麽才算是流動自己。
就這樣,艾迪在家庭理財中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位置,也漸漸明白了爸爸媽媽賺錢得不易。
愛心課堂
家長要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活動,應該讓孩子明白:雖然洗碗、拾玩具、擦桌子等家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應盡的義務,但是隻要你做了也應該獲得額外的獎勵。
學習管理金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作為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金錢會不斷地流動,會減少也會增加。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金錢本身並不具備力量,自身的價值並不由金錢定義。當你是一個一貧如洗的窮光蛋時,也不應該把自己的人生定為無知和失敗;同樣,哪怕是你是一個全球首富,也不應該把自己當成偉人,沉醉在財富中沾沾自喜。
生活中你需要麵對很多的誘惑,但是在這種誘惑之上,你要掌控自己的金錢,讓其成為實現自己**的手段。參加家庭理財,讓這些法則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許,將來孩子得到的金錢永遠不會比他需要的多,但是隻要讓他在家庭理財中掌控了運用金錢法則的能力,也就能夠織補他的經濟命運。
另外,家庭理財可以培養孩子的消費觀,甚至可以教會孩子支配自己的金錢。在孩子支配這些零花錢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支配,這樣的教育顯得更加直觀,收獲也比較大。當孩子3~5歲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他們一些零花錢。至於給孩子多少才算是最合適?哈佛相關專家曾經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結果表明:以“周薪”來計算孩子的零花錢比較合適,即每周給孩子的零花錢等於0.5~1元乘以孩子的年齡。例如,一個5歲的孩子,通過周薪計算法計算,家長給孩子最合適的零花錢為2.5~5元。
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他可以馬上把錢花掉,也可以把錢一點點積攢下來買一些自己期待已久的東西。這樣孩子就可以自己做主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和適合的消費方式。
教育小妙招
在德國,一個6歲的男孩,可以把攢起來的零錢都存到銀行去,他在銀行有自己的賬戶。家長為年幼的孩子在銀行開賬戶在西方已經屢見不鮮。所以哈佛教育專家建議,3歲的孩子應當每周給3美元,6歲的孩子每周給6美元。也就是說,每長一歲就增加一美元的津貼。
·讓孩子認識每件東西的價值
家長要讓孩子認識每件東西的價值,從而愛惜它、保護它,可以從一雙襪子開始教育孩子,需要勤儉樸素,愛護財物。
·管理孩子的玩具和物品
孩子所需要的玩具也是家庭理財計劃之一,父母要嚴格控製孩子玩具的數量,不可經常給孩子更換玩具,將一些孩子的玩具存放一段時間,以便再給他們的時候可以激起他們的“新鮮”感。
·定期給孩子零用錢與關注金錢的流向
孩子應當像家長定期拿到工資一樣定期得到零花錢。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計劃和核算。不應當拿零花錢來獎勵或懲罰。孩子買的雜誌或書在家長看來是否有益,這並不重要。孩子應當用零花錢滿足他個人的願望。拿零花錢買學習用品或衣服是不夠的。對許多孩子來說,要他們安排好較多的錢,把錢用在有益的地方,這就要求太高了。
·對零花錢擁有建議權,但把支配權交給孩子
多數家長會讓孩子擁有存款,卻完全不給他們支配權,往往孩子要買什麽,家長認為不必要,便極力阻止,徒然留下不好的溝通經驗,倒不如給意見由孩子自行評估。如果兒子想換新型腳踏車,爸爸媽媽應該做到不讚同但也不阻止,隻是分析原本的腳踏車是否還能用、是否有功能上的殘缺,而想購新腳踏車除外型炫之外,並沒有特別好用的功能,但價格高出很多,可能花掉他所有的存款,分析後決定權還是在孩子。
·製定相關的家庭製度
在家中製定一些使用他人物品的規章製度,以此教育孩子學會珍惜別人的物品;幫助孩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孩子因為濫用或者疏忽大意而讓物品損壞或者折斷,就讓孩子用自己的勞動所得費用賠償修理費用,加深孩子對金錢使用的觀念。這樣的教育會讓孩子知道,要想得到一件東西都是需要付出辛苦勞動的,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在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過程中,全家人都要珍惜財物,不要貪圖財物,讓孩子真正明白,雖然金錢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也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而是要做金錢的主宰者。
培養孩子的財商
人從生到死的每一步生活,都應是一種隔著櫃台的現錢買賣關係,如果我不是這樣的話,那麽天堂也就不是政治經濟學所支配的地方,那兒也就沒有我們的事了。
——狄更新
財商則是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中的生存能力,是一個人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略的能力。家長需要加強對下一代人的理財教育。財商就是理財能力,如果孩子沒有理財的本領,那麽不管你留給他多少財產,總會有花光的那一天。
哈佛故事
托德已經5歲了,他的父母經過商量後,決定讓兒子用做家務的方式賺取零花錢。托德一聽有零花錢可賺,馬上來了精神。父母對每項家務活的工錢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洗一桶衣服3美元,擦玻璃、修剪草坪以及清理汽車的報酬分別為2美元、3美元、4美元。
很快,托德便學會了使用洗衣機、修剪草坪和清洗汽車。一個月下來,托德一共靠自己的勞動賺了80美元,他花20美元買了一雙輪滑鞋,很開心也很自豪。
托德賺的零花錢越來越多,父親給兒子在銀行開了一個賬戶。此後,托德對自己賬戶上的存款餘額很是關心,為了確保存款餘額每月遞增,托德開始精打細算,量入為出。有時候為了買必需品會跑好幾家超市,精挑細選之後,買下性價比較高的產品。
托德上中學之後,因為活動增加,父親就給兒子辦了一張信用卡。這張信用卡讓托德瞬間有了變成大人的感覺,他從不隨意超支消費,每月底都會保證信用卡收支平衡。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親開始鼓勵孩子做生意。托德的第一筆投資生意是到文具批發市場購買了一批日本進口的水性筆,隨後將這批筆以低於商店0.3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學校同學。這次投資讓他賺了40美元。
沒過多久,托德的學校組織了一次校慶,很多已經成為政界、商界名人的學長們會來學校進行演講。托德看準了這次商機,用攝像機錄製了很多素材,隨後製成了光盤進行出售。這種具有珍藏價值的光盤很快就銷售一空,托德也賺得不少錢。
不過有投資就有風險。有一次托德去旅遊,在一個博物館看到了一種製作精美的飛機模型,托德認為這種工藝品一定銷路不錯,於是就用信用卡買了500件,一次投入了900美元。
不想,迴到家鄉之後,托德才發現這種模型在當地的工藝品商店到處都是。眼看900美元的投資泡了湯,托德開始寢食難安。
父親知道這種情況之後,嚴肅地對他說:“投資一定會有失誤,要學會承擔失敗,並想辦法把投資的損失降到最低。”
接下來,托德跑了幾家規模較小的工藝品商店與店主商量批發事宜,最後把這些工藝品都轉手出去了,撈迴了700美元的本金。
得到了父親的指導,托德對自己的投資更加有信心,並立誌到了30歲的時候要成為百萬富翁。
愛心課堂
理財是一種生存本能,讓孩子學習理財是十分現實和必要的。理財教育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在此過程中,必須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之後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與生活。
理財智商的培養,可以提高孩子的辨別能力、權衡能力與分析能力,當孩子麵對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時,有理財智商的孩子懂得從自身的情況出發,做出最好的判斷,權衡之後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實用商品。
理財智商的培養,可以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掌握理財方法與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會讓孩子珍惜勞動成果,在理財的過程中也可以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格。
理財智商的培養,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管理能力。從一元錢開始,讓孩子慢慢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錢,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再到管理經濟事務,讓孩子慢慢適應未來經濟發展的需要。
對於孩子進行理財智商的,不僅要指導孩子如何做好預算、學會讓錢生錢,更要指導孩子如何聰明的花錢。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購物的時候,不慎買來沒有在預算裏的東西,一定要給孩子解釋清楚,讓孩子明白自己消費的決策過程,學會靈活地用錢,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抉擇。
教育小妙招
很多父母早就認識到了教會孩子理財的重要性,但是一直不知道要如何教孩子理財。3歲是孩子學習理財觀念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教會孩子理財。
·不要在金錢上對孩子撒謊
孩子從3歲開始,就要開始學習如何支配金錢了。在這個關鍵時期,家長千萬不要在金錢的問題上對孩子撒謊,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是人在掌控金錢,而並非金錢在掌控人們,用這種方式樹立起孩子對待金錢的健康態度。比如,如果你不想給孩子買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可以說“這件東西沒有在計劃裏”,或者直接告訴他“我不準備買”,但是千萬不要用“我們買不起”這樣的理由哄騙孩子。
·在孩子麵前算賬
家長可以在孩子麵前算算經濟賬,告訴孩子自己掙了多少錢,這些錢都準備如何分配。然後告訴孩子,買衣服以及日用品要花費多少錢。但是千萬不要談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錢,比如“在你校服上的花銷超過了預算”。
·給孩子買個存錢罐
對3歲的孩子來說,存錢罐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可以讓孩子在存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儲蓄的觀點。通過存錢,孩子自然就會明白硬幣可以換取一些他們想要的東西。每當孩子存入1元錢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存入1元,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明白存錢的好處。
·讓孩子花自己的錢
孩子開始有零花錢之後,就要讓他學習如何花自己的錢,這樣才會懂得珍惜金錢。可以和孩子協商,如果是學費、教材費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費,就由家長出錢,但如果是自己想買的玩具、出遊時的紀念品、朋友的生日禮物等,則要讓他們自己付錢,因為人性都是一樣,一旦是別人付賬,就容易流於濫花、浪費的情況。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每個人在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花錢了。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金錢教育,要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麵包樹上長出來的,是通過勞動獲得的。
教會孩子如何取舍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的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它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本身素質的體現。
——哈佛教子箴言
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裏,並不存在取舍的概念,這時父母就要對孩子進行取舍教育,遭遇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對孩子的要求置若罔聞,也不可以毫無節製地完全滿足,家長需要做的是耐心地幫助孩子正確地判斷哪些東西是值得擁有,哪些東西是必須要取舍的。
哈佛故事
商人帶著孩子出海遠行,他們隨身攜帶著滿箱的珠寶。這一天,水手發現了他們的珠寶箱子,並且開始秘密策劃搶奪珠寶的辦法。
商人在船艙內踱來踱去,想著能夠找出一條躲避危險的方法。商人將這件事告訴了兒子。兒子一聽很是氣憤,說要和他們拚了。商人說,我們絕對不可以用拳頭解決這件事情,一定要想辦法製服水手。兒子說把珠寶交出來給他們,那水手一定會殺人滅口的。
還沒等兒子反應過來,商人突然怒氣衝衝地奔上甲板:“一直以來,你都不聽從我的忠告!你這個混蛋!”兒子顯得不知所措,他對於父親的做法十分不理解,於是也上前憤怒地指責父親到底是怎麽迴事。就這樣,爭執聲越來越大,父子二人相互謾罵著,當水手好奇地圍過來看笑話時,商人氣衝衝地衝進船艙,拖出了珠寶箱,繼續叫囂著:“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家夥!我寧願死於貧窮,也不會讓你繼承我的財產!”他叫嚷著,一個健步跨向欄杆,打開了珠寶箱,在大家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將滿箱子的珠寶全部倒入海中。水手們見到珠寶消失的那一瞬間,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氣。
一場爭執在父子的抱頭痛哭與水手們的惋惜勸慰聲中告一段落。父子二人迴到船艙中的時候,父親告訴兒子這是最好的辦法,如果生命與金錢隻可以二選一,魚與熊掌不能夠兼得,再也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救自己。兒子恍然間也明白了一切。
愛心課堂
有得必有失,在很多事情麵前,我們必須學會有所取舍。“舍得”是一門藝術,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它需要人們的勇氣和智慧。
世界上不存在隻得不舍的事情,父母必須教導孩子,要想得到一些事物,就必須付出一些代價。應該教導孩子如何權衡事物利弊,從中做出最好的取舍辦法。
有舍才有得。這是一種美麗的品質,其中包含了萬千的道理。父母應該讓孩子名字舍得二字,讓他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取舍得當。哈佛大學中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那就是當你在雨夜開車的途中,遇到了三個人,一個是救過你的醫生,一個是病重垂危的老人,還有一個是你朝思暮想的異性。這個時候你該怎麽做?
其實,最為準確的辦法就是,你把車鑰匙給醫生,讓醫生帶著病重的老人離開,自己則是和心愛的異性一起等下一班車。或許人們會認為這個人舍棄了最豪華的轎車,但是換一個角度說,這個人不僅還了醫生的恩情,還救了老人一條命,甚至還會因此而收獲一段愛情。他所選擇的取舍方式可謂是最為聰明的。
有時候,隻要我們選擇舍棄一些東西,世界馬上就變得明朗開闊了,人生的格局立刻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
教育小妙招
家長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買了一件玩具,兩隻眼睛卻一直盯著另一個玩具,甚至手中還緊緊抓著另一個玩具,若是強行放迴去,就會引得孩子大哭大鬧。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為了避免狼狽與尷尬的場麵,就會答應孩子的要求,被迫買迴一些異議不大的東西。麵對孩子的執拗,父母若僅僅是一味地遷就隻會引來孩子更多次的大哭大鬧、得寸進尺。
·別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
家長必須明白,如果孩子在大哭大鬧之後就能夠得到他想要的事物,那麽他就會經常使用這種方法來迫使家長同意自己的要求。所以,一旦你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就要堅持立場。
而對於執拗、嬌慣的孩子來說,家長不要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可以采取緩解的方式處理,例如孩子非要買這個東西,家長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可以給他買第二件他喜歡的玩具,但是今天肯定不可以,可以等到下個月你發薪水的時候再買。孩子學會了取舍,就可以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和必要的東西了。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他所得到的東西是經過前期預算與慎重考慮的。
·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如此取舍
父母要以身作則,讓孩子明白與觀察你是怎麽做出買或者不買的決定的。當你不希望在某件東西上浪費金錢的時候,你可以在孩子麵前說:“我很喜歡它,但是我並不需要它。”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在消費的時候理智地說“不”。
·讓孩子明白有得就有失
在現實生活中,要想得到一些東西就必須舍棄一些事物。同樣,父母需要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如果你要想得到或者留住一些東西,你就要放棄相應的一些東西。取舍的意義就在於,分清楚哪些東西是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而哪些東西僅僅是自己想要的。
比如,孩子想買一個新玩具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他,讓他用勞動換取報酬,然後再用自己的錢去買玩具。這樣孩子在付出勞動之後就能得到自己買來的玩具,明白得失的意義。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有時需要一點拒絕的勇氣,不過分溺愛,進而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學會與孩子講道理,明確地讓他知道取舍的重要性,久而久之,節儉不奢華的觀念在孩子的思想裏紮根,孩子自己也要懂得必要的選擇與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
既會花錢,又會賺錢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享受兩種快樂。
——塞·約翰生
教孩子怎樣用錢,是讓孩子一生都平安無憂的基礎。所以,有理財觀念的孩子,真正知曉付出與收獲之間的比例,不管在什麽時候,他們都不會因為金錢而迷失方向。
哈佛故事
安安從2歲開始一直住在鄉下的奶奶家,5歲時爸爸媽媽把他接迴了城裏,盡管奶奶很用心地照顧安安,但是媽媽很快就發現,安安對於金錢和消費的概念幾乎為零。
這怎麽行呢!於是媽媽決定帶著安安去超市體驗一下購物的樂趣。
剛到超市,安安就好奇的問媽媽,為什麽這裏都沒有人收錢?為什麽東西的下麵都放著彩色的小紙片呢?
於是媽媽就告訴安安,東西要先挑選好了之後拿到收銀台才會有阿姨給你算價錢,而貨品下麵的小紙片就標示著每一種東西的價格和種類。安安聽了以後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對著那些彩色的標簽研究了起來。
“媽媽,這上麵寫著4.9,是什麽意思呢?”安安不解地問。
“就是說要用四元九角換這樣東西!”媽媽迴答。
“這個數字代表了錢嗎?”安安歪著小腦袋,又問道。
“當然啦!這個小標簽不僅標明了錢數,上麵還有這樣東西的重量和生產日期!”媽媽繼續耐心地迴答了安安的問題。
“真有趣啊!下次我要拿著錢自己來買東西!”安安高興地說。
愛心課堂
孩子認識了錢幣,知道錢幣是從哪裏來的,這並不等於他們就理解了錢的價值。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要讓他們真正懂得“錢的價值”顯然還為時過早,不過家長可以先讓孩子了解錢與商品足如何交換的,讓其知道錢是等價物的概念。
讓我們一步一步地來。首先,當孩子的加減運算的能力不能應付“角”甚至“分”這樣的零頭時,標價最好是整數。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即使會數數了,也未必懂得數錢,因為那隻是抽象的聲音或文字,必須讓孩子感受數字的多與少到底有什麽不同,才能建立金錢觀。例如,點心對孩子相當具有吸引力,有個會計師女兒和銀行經理兒子的哈佛大學教授就表示,孩子上學前,每天下午三、四點時,都會為他們安排點心時間,而從孩子三、四歲開始接觸數字後,她便將數字觀念教育,透過點心來執行。大學教授準備孩子喜歡的可愛造型小餅幹,例如飛機、兔子、星星,甚至是數字等造型,以此引起孩子的注意,當發給孩子餅幹後,會先讓孩子算清楚有多少塊餅幹,教授發現很快地,孩子便會清楚地感受到,十個餅幹比五個多,也可以吃得比較久,如此對數字的概念就更具體化。
教育小妙招
美國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開始接受理財教育。父母有意識地教育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用錢,哈佛教授給予了以下幾點意見:
·選擇適當的方式刺激孩子的**
許多家長將零花錢與孩子的學業成績緊密掛鉤,在金錢刺激下而產生的學習動力,要比在興趣和責任下所產生的學習動力,意誌薄弱得多。將零花錢與孩子的學習成績掛鉤,隻不過是增加了孩子的投機欲,有些孩子用謊報成績的方式得到“獎金”,甚至會讓孩子以作弊的方式來達到父母的要求。這種促進學習的方式,短期內有效,但是並不利於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責任心,因此,不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選取。
零花錢並非越多越好,愛一個孩子的方式並非體現在零花錢的多少。零花錢與愛無關,愛是用多少錢都買不來的。聰明的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同時還會給孩子一個存錢罐,並且教給孩子怎樣使用這個存錢罐。透明的存錢罐可以更加直接、立竿見影地看到存錢。此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在存錢罐旁邊貼上他真正想要買的東西的圖片。
·教孩子換算錢幣
當孩子的加減運算能力有所提高以後,家長就可以教孩子進行元、角、分之間的換算。對於成年人來說,0.5元當然就是5角錢,這毫無疑問。但許多孩子卻未必知道這種常識,他們可能以為標簽上的0.5指的是5元錢。因此家長可以通過多次練習,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元、角、分的概念,並了解錢在日常使用中的一些常識。
·教育孩子熟悉掌握金融知識與工具運用
小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動取款機是怎麽一迴事,這時候家長可以趁機在使用自動取款機的時候,結合存錢罐一起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家長可以這樣解釋:“這個機器就好像一個巨大的小豬儲蓄罐。爸爸媽媽一旦發了工資就會將錢放進這個儲蓄罐裏。當需要用錢的時候,我們就從裏麵取一點。但是,我們要盡量保證儲蓄罐一直有錢,這也就要求我們在用錢的時候要學會計劃。”
同樣,家長在孩子麵前使用信用卡時,也要對孩子解釋信用卡的概念:“我現在可以用這個卡代替金錢買東西,但是我必須在幾個星期內用現金來付清,不然就會有很多利息。”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讓孩子一生富足的辦法,並非父母給孩子留下百萬、千萬的家產,而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家庭理財,孩子也要參與
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錢,那它將是一個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金錢,那它就變成你的主人。
——馬克·吐溫
美國父母將理財教育稱作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美國的家長們會讓孩子幹家務來換取零花錢,這樣孩子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即便是出生在富有的家庭中,也要有工作的**與社會責任感。
哈佛故事
雖然艾迪今年剛5歲,但他已經是家裏財政大權的決策者之一了。艾迪的父母認為教會孩子理財就是教會孩子如何過日子。讓那個孩子參與到家庭的重大財務決策中,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在家庭中很受父母重視,有“小主人”的感覺。
艾迪參與的家庭重大財務決策項目包括:買家具、買汽車、買大型家用電器以及買一些奢侈品等。艾迪的家裏如果需要買東西就要進行一次家庭投票,父母和艾迪各有一票。
有一次媽媽想要買一個手包,可是爸爸認為樣式不太好看,但是媽媽很喜歡,就去詢問兒子的意見,兒子說:“我覺得很適合媽媽。”於是二比一,媽媽就高興地買下了那個手包。
還有一次,父親因為業務很忙需要再買一輛汽車,但是媽媽覺得不劃算,就不讓買。隨後進行了家庭投票,艾迪把讚成票投給了爸爸,理由是:爸爸方便了,才能賺更多的錢。
除了讓艾迪參與家庭理財,艾迪的父母每次去銀行存錢也都會帶上這個小家夥,告訴他怎麽把錢放入銀行,怎麽把錢取出來,什麽是定期存款,怎麽才算是流動自己。
就這樣,艾迪在家庭理財中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位置,也漸漸明白了爸爸媽媽賺錢得不易。
愛心課堂
家長要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活動,應該讓孩子明白:雖然洗碗、拾玩具、擦桌子等家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應盡的義務,但是隻要你做了也應該獲得額外的獎勵。
學習管理金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作為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金錢會不斷地流動,會減少也會增加。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金錢本身並不具備力量,自身的價值並不由金錢定義。當你是一個一貧如洗的窮光蛋時,也不應該把自己的人生定為無知和失敗;同樣,哪怕是你是一個全球首富,也不應該把自己當成偉人,沉醉在財富中沾沾自喜。
生活中你需要麵對很多的誘惑,但是在這種誘惑之上,你要掌控自己的金錢,讓其成為實現自己**的手段。參加家庭理財,讓這些法則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許,將來孩子得到的金錢永遠不會比他需要的多,但是隻要讓他在家庭理財中掌控了運用金錢法則的能力,也就能夠織補他的經濟命運。
另外,家庭理財可以培養孩子的消費觀,甚至可以教會孩子支配自己的金錢。在孩子支配這些零花錢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支配,這樣的教育顯得更加直觀,收獲也比較大。當孩子3~5歲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他們一些零花錢。至於給孩子多少才算是最合適?哈佛相關專家曾經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結果表明:以“周薪”來計算孩子的零花錢比較合適,即每周給孩子的零花錢等於0.5~1元乘以孩子的年齡。例如,一個5歲的孩子,通過周薪計算法計算,家長給孩子最合適的零花錢為2.5~5元。
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他可以馬上把錢花掉,也可以把錢一點點積攢下來買一些自己期待已久的東西。這樣孩子就可以自己做主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和適合的消費方式。
教育小妙招
在德國,一個6歲的男孩,可以把攢起來的零錢都存到銀行去,他在銀行有自己的賬戶。家長為年幼的孩子在銀行開賬戶在西方已經屢見不鮮。所以哈佛教育專家建議,3歲的孩子應當每周給3美元,6歲的孩子每周給6美元。也就是說,每長一歲就增加一美元的津貼。
·讓孩子認識每件東西的價值
家長要讓孩子認識每件東西的價值,從而愛惜它、保護它,可以從一雙襪子開始教育孩子,需要勤儉樸素,愛護財物。
·管理孩子的玩具和物品
孩子所需要的玩具也是家庭理財計劃之一,父母要嚴格控製孩子玩具的數量,不可經常給孩子更換玩具,將一些孩子的玩具存放一段時間,以便再給他們的時候可以激起他們的“新鮮”感。
·定期給孩子零用錢與關注金錢的流向
孩子應當像家長定期拿到工資一樣定期得到零花錢。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計劃和核算。不應當拿零花錢來獎勵或懲罰。孩子買的雜誌或書在家長看來是否有益,這並不重要。孩子應當用零花錢滿足他個人的願望。拿零花錢買學習用品或衣服是不夠的。對許多孩子來說,要他們安排好較多的錢,把錢用在有益的地方,這就要求太高了。
·對零花錢擁有建議權,但把支配權交給孩子
多數家長會讓孩子擁有存款,卻完全不給他們支配權,往往孩子要買什麽,家長認為不必要,便極力阻止,徒然留下不好的溝通經驗,倒不如給意見由孩子自行評估。如果兒子想換新型腳踏車,爸爸媽媽應該做到不讚同但也不阻止,隻是分析原本的腳踏車是否還能用、是否有功能上的殘缺,而想購新腳踏車除外型炫之外,並沒有特別好用的功能,但價格高出很多,可能花掉他所有的存款,分析後決定權還是在孩子。
·製定相關的家庭製度
在家中製定一些使用他人物品的規章製度,以此教育孩子學會珍惜別人的物品;幫助孩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孩子因為濫用或者疏忽大意而讓物品損壞或者折斷,就讓孩子用自己的勞動所得費用賠償修理費用,加深孩子對金錢使用的觀念。這樣的教育會讓孩子知道,要想得到一件東西都是需要付出辛苦勞動的,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更加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在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過程中,全家人都要珍惜財物,不要貪圖財物,讓孩子真正明白,雖然金錢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也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而是要做金錢的主宰者。
培養孩子的財商
人從生到死的每一步生活,都應是一種隔著櫃台的現錢買賣關係,如果我不是這樣的話,那麽天堂也就不是政治經濟學所支配的地方,那兒也就沒有我們的事了。
——狄更新
財商則是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中的生存能力,是一個人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略的能力。家長需要加強對下一代人的理財教育。財商就是理財能力,如果孩子沒有理財的本領,那麽不管你留給他多少財產,總會有花光的那一天。
哈佛故事
托德已經5歲了,他的父母經過商量後,決定讓兒子用做家務的方式賺取零花錢。托德一聽有零花錢可賺,馬上來了精神。父母對每項家務活的工錢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洗一桶衣服3美元,擦玻璃、修剪草坪以及清理汽車的報酬分別為2美元、3美元、4美元。
很快,托德便學會了使用洗衣機、修剪草坪和清洗汽車。一個月下來,托德一共靠自己的勞動賺了80美元,他花20美元買了一雙輪滑鞋,很開心也很自豪。
托德賺的零花錢越來越多,父親給兒子在銀行開了一個賬戶。此後,托德對自己賬戶上的存款餘額很是關心,為了確保存款餘額每月遞增,托德開始精打細算,量入為出。有時候為了買必需品會跑好幾家超市,精挑細選之後,買下性價比較高的產品。
托德上中學之後,因為活動增加,父親就給兒子辦了一張信用卡。這張信用卡讓托德瞬間有了變成大人的感覺,他從不隨意超支消費,每月底都會保證信用卡收支平衡。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親開始鼓勵孩子做生意。托德的第一筆投資生意是到文具批發市場購買了一批日本進口的水性筆,隨後將這批筆以低於商店0.3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學校同學。這次投資讓他賺了40美元。
沒過多久,托德的學校組織了一次校慶,很多已經成為政界、商界名人的學長們會來學校進行演講。托德看準了這次商機,用攝像機錄製了很多素材,隨後製成了光盤進行出售。這種具有珍藏價值的光盤很快就銷售一空,托德也賺得不少錢。
不過有投資就有風險。有一次托德去旅遊,在一個博物館看到了一種製作精美的飛機模型,托德認為這種工藝品一定銷路不錯,於是就用信用卡買了500件,一次投入了900美元。
不想,迴到家鄉之後,托德才發現這種模型在當地的工藝品商店到處都是。眼看900美元的投資泡了湯,托德開始寢食難安。
父親知道這種情況之後,嚴肅地對他說:“投資一定會有失誤,要學會承擔失敗,並想辦法把投資的損失降到最低。”
接下來,托德跑了幾家規模較小的工藝品商店與店主商量批發事宜,最後把這些工藝品都轉手出去了,撈迴了700美元的本金。
得到了父親的指導,托德對自己的投資更加有信心,並立誌到了30歲的時候要成為百萬富翁。
愛心課堂
理財是一種生存本能,讓孩子學習理財是十分現實和必要的。理財教育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在此過程中,必須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之後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與生活。
理財智商的培養,可以提高孩子的辨別能力、權衡能力與分析能力,當孩子麵對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時,有理財智商的孩子懂得從自身的情況出發,做出最好的判斷,權衡之後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實用商品。
理財智商的培養,可以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掌握理財方法與形成良好的理財習慣會讓孩子珍惜勞動成果,在理財的過程中也可以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格。
理財智商的培養,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管理能力。從一元錢開始,讓孩子慢慢管理好自己的零花錢,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再到管理經濟事務,讓孩子慢慢適應未來經濟發展的需要。
對於孩子進行理財智商的,不僅要指導孩子如何做好預算、學會讓錢生錢,更要指導孩子如何聰明的花錢。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購物的時候,不慎買來沒有在預算裏的東西,一定要給孩子解釋清楚,讓孩子明白自己消費的決策過程,學會靈活地用錢,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抉擇。
教育小妙招
很多父母早就認識到了教會孩子理財的重要性,但是一直不知道要如何教孩子理財。3歲是孩子學習理財觀念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教會孩子理財。
·不要在金錢上對孩子撒謊
孩子從3歲開始,就要開始學習如何支配金錢了。在這個關鍵時期,家長千萬不要在金錢的問題上對孩子撒謊,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是人在掌控金錢,而並非金錢在掌控人們,用這種方式樹立起孩子對待金錢的健康態度。比如,如果你不想給孩子買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可以說“這件東西沒有在計劃裏”,或者直接告訴他“我不準備買”,但是千萬不要用“我們買不起”這樣的理由哄騙孩子。
·在孩子麵前算賬
家長可以在孩子麵前算算經濟賬,告訴孩子自己掙了多少錢,這些錢都準備如何分配。然後告訴孩子,買衣服以及日用品要花費多少錢。但是千萬不要談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錢,比如“在你校服上的花銷超過了預算”。
·給孩子買個存錢罐
對3歲的孩子來說,存錢罐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可以讓孩子在存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儲蓄的觀點。通過存錢,孩子自然就會明白硬幣可以換取一些他們想要的東西。每當孩子存入1元錢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存入1元,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明白存錢的好處。
·讓孩子花自己的錢
孩子開始有零花錢之後,就要讓他學習如何花自己的錢,這樣才會懂得珍惜金錢。可以和孩子協商,如果是學費、教材費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費,就由家長出錢,但如果是自己想買的玩具、出遊時的紀念品、朋友的生日禮物等,則要讓他們自己付錢,因為人性都是一樣,一旦是別人付賬,就容易流於濫花、浪費的情況。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每個人在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花錢了。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金錢教育,要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麵包樹上長出來的,是通過勞動獲得的。
教會孩子如何取舍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的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它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本身素質的體現。
——哈佛教子箴言
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裏,並不存在取舍的概念,這時父母就要對孩子進行取舍教育,遭遇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對孩子的要求置若罔聞,也不可以毫無節製地完全滿足,家長需要做的是耐心地幫助孩子正確地判斷哪些東西是值得擁有,哪些東西是必須要取舍的。
哈佛故事
商人帶著孩子出海遠行,他們隨身攜帶著滿箱的珠寶。這一天,水手發現了他們的珠寶箱子,並且開始秘密策劃搶奪珠寶的辦法。
商人在船艙內踱來踱去,想著能夠找出一條躲避危險的方法。商人將這件事告訴了兒子。兒子一聽很是氣憤,說要和他們拚了。商人說,我們絕對不可以用拳頭解決這件事情,一定要想辦法製服水手。兒子說把珠寶交出來給他們,那水手一定會殺人滅口的。
還沒等兒子反應過來,商人突然怒氣衝衝地奔上甲板:“一直以來,你都不聽從我的忠告!你這個混蛋!”兒子顯得不知所措,他對於父親的做法十分不理解,於是也上前憤怒地指責父親到底是怎麽迴事。就這樣,爭執聲越來越大,父子二人相互謾罵著,當水手好奇地圍過來看笑話時,商人氣衝衝地衝進船艙,拖出了珠寶箱,繼續叫囂著:“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家夥!我寧願死於貧窮,也不會讓你繼承我的財產!”他叫嚷著,一個健步跨向欄杆,打開了珠寶箱,在大家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將滿箱子的珠寶全部倒入海中。水手們見到珠寶消失的那一瞬間,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氣。
一場爭執在父子的抱頭痛哭與水手們的惋惜勸慰聲中告一段落。父子二人迴到船艙中的時候,父親告訴兒子這是最好的辦法,如果生命與金錢隻可以二選一,魚與熊掌不能夠兼得,再也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救自己。兒子恍然間也明白了一切。
愛心課堂
有得必有失,在很多事情麵前,我們必須學會有所取舍。“舍得”是一門藝術,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它需要人們的勇氣和智慧。
世界上不存在隻得不舍的事情,父母必須教導孩子,要想得到一些事物,就必須付出一些代價。應該教導孩子如何權衡事物利弊,從中做出最好的取舍辦法。
有舍才有得。這是一種美麗的品質,其中包含了萬千的道理。父母應該讓孩子名字舍得二字,讓他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取舍得當。哈佛大學中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那就是當你在雨夜開車的途中,遇到了三個人,一個是救過你的醫生,一個是病重垂危的老人,還有一個是你朝思暮想的異性。這個時候你該怎麽做?
其實,最為準確的辦法就是,你把車鑰匙給醫生,讓醫生帶著病重的老人離開,自己則是和心愛的異性一起等下一班車。或許人們會認為這個人舍棄了最豪華的轎車,但是換一個角度說,這個人不僅還了醫生的恩情,還救了老人一條命,甚至還會因此而收獲一段愛情。他所選擇的取舍方式可謂是最為聰明的。
有時候,隻要我們選擇舍棄一些東西,世界馬上就變得明朗開闊了,人生的格局立刻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
教育小妙招
家長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買了一件玩具,兩隻眼睛卻一直盯著另一個玩具,甚至手中還緊緊抓著另一個玩具,若是強行放迴去,就會引得孩子大哭大鬧。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為了避免狼狽與尷尬的場麵,就會答應孩子的要求,被迫買迴一些異議不大的東西。麵對孩子的執拗,父母若僅僅是一味地遷就隻會引來孩子更多次的大哭大鬧、得寸進尺。
·別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
家長必須明白,如果孩子在大哭大鬧之後就能夠得到他想要的事物,那麽他就會經常使用這種方法來迫使家長同意自己的要求。所以,一旦你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就要堅持立場。
而對於執拗、嬌慣的孩子來說,家長不要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可以采取緩解的方式處理,例如孩子非要買這個東西,家長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可以給他買第二件他喜歡的玩具,但是今天肯定不可以,可以等到下個月你發薪水的時候再買。孩子學會了取舍,就可以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和必要的東西了。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他所得到的東西是經過前期預算與慎重考慮的。
·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如此取舍
父母要以身作則,讓孩子明白與觀察你是怎麽做出買或者不買的決定的。當你不希望在某件東西上浪費金錢的時候,你可以在孩子麵前說:“我很喜歡它,但是我並不需要它。”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在消費的時候理智地說“不”。
·讓孩子明白有得就有失
在現實生活中,要想得到一些東西就必須舍棄一些事物。同樣,父母需要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如果你要想得到或者留住一些東西,你就要放棄相應的一些東西。取舍的意義就在於,分清楚哪些東西是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而哪些東西僅僅是自己想要的。
比如,孩子想買一個新玩具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他,讓他用勞動換取報酬,然後再用自己的錢去買玩具。這樣孩子在付出勞動之後就能得到自己買來的玩具,明白得失的意義。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有時需要一點拒絕的勇氣,不過分溺愛,進而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學會與孩子講道理,明確地讓他知道取舍的重要性,久而久之,節儉不奢華的觀念在孩子的思想裏紮根,孩子自己也要懂得必要的選擇與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