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嘿!我是早教書:全麵解讀哈佛大學智能教育 作者:宋璐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玩耍中總會有新發現
高興學來的東西永不會忘。
——a.m.
對於孩子來說,遊戲具有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為他們在生理上發育還是不太成熟,主要表現在他們非常喜歡做遊戲,甚至到了以遊戲為生命的地步,遊戲就是他們生活的方式,也是學習與工作的方法。他們在遊戲中生活,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遊戲是孩子正當的權利。所以,禁止孩子玩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哈佛故事
公元1609年,荷蘭一家眼鏡店的老板發明了望遠鏡,但有趣的是,這項影響了人類天文學、地理學、軍事學、航海學等多種科學的重大發明,靈感僅僅來自於一群不滿6歲的孩子。
1609年的一天,眼鏡店的老板漢斯的兒子拿著幾塊眼鏡片和幾個孩子在一起玩耍。他們模仿大人的動作,有的將鏡片架在自己的眼睛前麵,有的將兩塊鏡片放成一前一後地看著遠方。
忽然,一位孩子萬分驚喜地叫了起來:“哇,大家快來看啊,遠方的教堂尖塔怎麽一下子變得這麽近了?”
聽到他的喊聲,其他小夥伴們也紛紛圍過來看。
果然,在兩塊鏡片的作用下,遠在幾公裏之外的教堂尖塔被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孩子們還能看到在尖塔上歇腳的鴿子。
這時,圍在一起的孩子驚動了站在櫃台中的漢斯老板,他也走過來一看究竟:“乖乖!真的看得很清楚啊!”他失聲大叫。
漢斯迴到家後,把自己關在屋裏整整兩天,他認真仔細地觀察之後發現,孩子手中拿的一片是近視鏡片,即中間薄,邊緣後的凹透鏡,另一片是老花鏡片,即中間厚、邊緣薄的凸透鏡。於是,這個幸運的眼鏡店老板抓住這個偶然發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望遠鏡,為後來人類探索宇宙、觀察星象、揚帆航海立下了不朽的功勞。
可以這麽說,如果沒有孩子們的遊戲玩耍,就不會有漢斯望遠鏡的發明。
愛心課堂
愛玩、會玩其實可以算作是評價孩子一個標準。但在中國,遊戲常常是不被鼓勵的,如果孩子特別喜歡玩,就會被視為淘氣、調皮搗蛋、不愛學習、沒出息。對於大人來說,是否喜歡玩,是否會玩,也許並不重要,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件大事。遊戲是衡量孩子身心健康發展重要的標誌,因為孩子的遊戲水平反映著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所以,會玩的孩子往往是最聰明、最能幹,身體最強壯,最擅長交往與合作的好孩子。
在哈佛大學,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整天用功學習不玩耍,聰明孩子也會變傻。遊戲與學習對立是實施遊戲教育的重要障礙。實際上,遊戲的對立麵並不是學習,而是不玩遊戲。在遊戲中學習,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很大特點。遊戲的過程就是孩子的學習過程。
著名動畫片藝術家——萬籟鳴,從小喜歡與母親玩手影遊戲。他經常被晃動著耳朵的“小兔子”,汪汪直叫的“小狗狗”迷住。手影遊戲的形態十分生動逼真,極大地激發了他對動畫藝術的興趣,長大之後他製作了我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成為了受人矚目的藝術家。
要想很好地發展孩子將來用得著的能力,一定要讓他們進行遊戲,而且一定要適合發展將來能用得著的能力的目的。所以,對於孩子的遊戲也不可以不管不問,家長應該根據需要加以引導。就連動物都常常跟它們的子女一起做遊戲,更何況是人呢?因此,作為家長,應該非常高興地與孩子們一起玩,以便通過遊戲促進孩子身體的發育與智力、品德的發展。
教育小妙招
在玩耍中對孩子進行訓練,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更容易讓孩子掌握知識。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麽做呢?哈佛教育專家的迴答是這樣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
貪玩不僅是孩子的特性,也是成人的本性。人們將吃、喝、玩、樂稱之為生活的四大組成部分,世界上每年都有很多的人在旅遊,各地都在興建著多種多樣的遊樂項目,無一不說明玩是人類的天性。那麽既然大人們都在玩,為什麽不讓孩子也玩呢?
·遊戲是增長智力的重要工具
你看過孩子們玩玩具嗎?他們在充滿新奇、幻想以及奧秘的玩具世界中玩耍的時候,其實,他們小腦袋正在不停地思考,並且努力去擺弄、操作以便獲得答案。為什麽不倒翁不倒?陀螺為什麽會轉?火車為什麽會叫、會冒煙?這些問題不但很好地激發了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與思維力,而且還成為了孩子認識世界的工具,啟發他們智慧的教科書。
·與孩子一起玩遊戲
家長應該注意保護孩子的天性,可以通過經常帶孩子親近大自然,與孩子一起做遊戲等孩子最為喜歡的“休閑方式”,來培養孩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與動手能力。
·為孩子選擇增長智力的玩具
玩具是每個孩子都愛不釋手的東西,都渴望擁有更多的東西。各種各樣的小玩具,不僅可以為孩子帶來很多樂趣,還可能幫助孩子增長智力呢。當然了,這需要家長給孩子選擇一些以增強智力作為前提的玩具,比如現下流行的七巧板,孩子們愛不釋手的積木、魔方,能與孩子自由對話的電子狗、智能貓,甚至是能夠培養女孩子溫柔特性的芭比娃娃等。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家長通過合適的遊戲,讓孩子在玩耍中提升自己的各種能力,不僅可以快速達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孩子的這種能力比依靠其他方式掌握得更加牢固。
斯持娜夫人的音樂訓練法
音樂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純的感情的火焰;它是從口吸入的空氣,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著的血液。
——李斯特
音樂是基礎文化藝術修養的必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開發人的右腦,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的精神狀態與意誌、心智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對於培養人的創新能力,塑造偉大的力量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音樂教育通過其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培養孩子高尚而豐富的情感,幫助孩子建造充實的內心世界,有效地豐富與發展了孩子的想象力與創新精神。
哈佛故事
斯特娜夫任在他女兒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努力培養她的音樂觀念。
在女兒出生後不久,就給她買來了能夠發出do、re、mi、fa、so、ra、ti七個音的小鬧鍾。與此同時,還每天給放她悅耳動聽的古今名曲。不僅如此,喂奶的時候還會唱歌給她聽。
當女兒維尼學會a、b、c的讀法之後,斯特娜夫人就開始教女兒樂譜的讀法,甚至她還教女兒玩遊戲。
具體的玩法是,在屋內將東西藏起來讓女兒找。這是小孩經常玩的遊戲,但斯特娜夫人在遊戲中突發奇想利用了鋼琴,這樣就使得遊戲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比如,每當維尼走近藏東西的地方的時候,媽媽不是說“危險,危險”,而是逐漸地彈出低音。如果走遠了,媽媽就逐漸彈出高音。維尼倘若沒有注意聲音的高低,就很難找到藏起來的東西。斯特娜夫人認為,這個方法對於訓練孩子的聽力十分有效。
在女兒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斯特娜夫人就用拍手的方式打拍子讓她看。後來,又買來了小鼓,教她按照拍子敲打。過了一段時間又買來了木琴,讓她學習,而且又開始做新的彈琴遊戲——斯特娜夫人用手指出牆上的樂譜,女兒按譜按琴鍵。
就這樣,女兒維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鋼琴單音彈出簡單的曲調了。然而在斯特娜夫人眼中,這還遠遠不夠,她會讓自己的女兒在成長中不斷學習更多音樂的知識,做更多音樂的遊戲,這樣才能更快開啟孩子智慧的門。
愛心課堂
詩人歌德曾經說過:“為了不失去神賜予我們對美的感覺,一定要天天聽一點兒音樂,天天朗誦一點兒詩,天天看一點兒畫。”所以,斯特娜夫人也認為,讓孩子接觸音樂是非常重要的,也曾經奉勸所有家長讓孩子學習唱歌。
有人說,與不會唱歌的國民相比,善於唱歌的國民的壽命要長一些,這是因為善唱者的心情總是能夠保持愉快開心。所以我們相信,一旦孩子養成了唱歌的好習慣,他的心情也會跟著快活起來。
我們不能使每個人都成為音樂家,並且也沒有那個必要。但是,即便自己不擅長音樂,最起碼也要學會欣賞,這樣生活中就會增加許多樂趣。所以,家長應該想方設法教給孩子一些音樂。
有人可能絕對,既然不想讓孩子成為音樂家,那麽還教他音樂,這不是純粹浪費時間嗎?事實上,這種認識絕對是錯誤的。沒有任何藝術的生活,就好像荒野一樣。所以不僅是斯特娜夫人,哈佛的教育學家也認為,為了讓孩子可以生活得更加幸福,生活內容豐富而多彩,父母有責任甚至是有義務讓他們具備基本的音樂素養。
教育小妙招
斯特娜夫人的音樂訓練法有著不少講究,作為家長,若想使用這種方法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訓練,具體應該如何實施呢?
·音樂訓練從幼年開始
在孩子的音樂教育上,很多家長一般都會選擇7~8歲之後才開始教。他們認為在此之前,孩子太小,什麽也不懂,教了也白教。可這種想法是多麽愚蠢。很多孩子的聽力因為沒有從小就接受訓練,所以教學效果很差,不但如此,而且音樂還會讓孩子感覺非常苦惱。
·教孩子完整的曲調
一般教授音樂的方法,在剛開始的時候,往往過於注重技巧,導致孩子感到厭惡。雖然訓練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犧牲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斯特娜夫人的一位朋友,曾經為自己的孩子聘請過一名小提琴教師。一年之中他隻教孩子練習技巧。導致這個孩子不但沒有學會音樂反而開始厭惡音樂。所以,斯特娜夫人的朋友為孩子換了一位小提琴老師,這位老師沒有沿用上一個老師的教法,而是教孩子完整的曲調,而且在孩子練習小提琴的時候,總是用鋼琴為他伴奏,這讓孩子非常高興地學習。
·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從小對一些鋼琴、小提琴等樂器非常感興趣,喜歡擺弄它們,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鼓勵他們多多練習。與此同時,隻要孩子取得一點點進步,家長就應該馬上給予鼓掌喝彩。
·和孩子一起享受音樂
音樂是藝術,更是一種生活。每天都與孩子有一個關於音樂的約定,或是一起聽一首歌,或是和孩子合唱一首歌,這在無形中既增加了彼此的情感,又能夠對開發孩子的智力有所助益。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音樂是一種十分美妙的藝術,可以通過人的聽覺,對人的情緒與情感產生影響。音樂屬於聽覺的藝術,通過人的雙耳作用於人的情感,可以引發人們豐富的聯想,刺激人的智能發展。所以,家長應該從小培養與教育孩子的音樂才能,這對於孩子的智力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高興學來的東西永不會忘。
——a.m.
對於孩子來說,遊戲具有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為他們在生理上發育還是不太成熟,主要表現在他們非常喜歡做遊戲,甚至到了以遊戲為生命的地步,遊戲就是他們生活的方式,也是學習與工作的方法。他們在遊戲中生活,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遊戲是孩子正當的權利。所以,禁止孩子玩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哈佛故事
公元1609年,荷蘭一家眼鏡店的老板發明了望遠鏡,但有趣的是,這項影響了人類天文學、地理學、軍事學、航海學等多種科學的重大發明,靈感僅僅來自於一群不滿6歲的孩子。
1609年的一天,眼鏡店的老板漢斯的兒子拿著幾塊眼鏡片和幾個孩子在一起玩耍。他們模仿大人的動作,有的將鏡片架在自己的眼睛前麵,有的將兩塊鏡片放成一前一後地看著遠方。
忽然,一位孩子萬分驚喜地叫了起來:“哇,大家快來看啊,遠方的教堂尖塔怎麽一下子變得這麽近了?”
聽到他的喊聲,其他小夥伴們也紛紛圍過來看。
果然,在兩塊鏡片的作用下,遠在幾公裏之外的教堂尖塔被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孩子們還能看到在尖塔上歇腳的鴿子。
這時,圍在一起的孩子驚動了站在櫃台中的漢斯老板,他也走過來一看究竟:“乖乖!真的看得很清楚啊!”他失聲大叫。
漢斯迴到家後,把自己關在屋裏整整兩天,他認真仔細地觀察之後發現,孩子手中拿的一片是近視鏡片,即中間薄,邊緣後的凹透鏡,另一片是老花鏡片,即中間厚、邊緣薄的凸透鏡。於是,這個幸運的眼鏡店老板抓住這個偶然發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望遠鏡,為後來人類探索宇宙、觀察星象、揚帆航海立下了不朽的功勞。
可以這麽說,如果沒有孩子們的遊戲玩耍,就不會有漢斯望遠鏡的發明。
愛心課堂
愛玩、會玩其實可以算作是評價孩子一個標準。但在中國,遊戲常常是不被鼓勵的,如果孩子特別喜歡玩,就會被視為淘氣、調皮搗蛋、不愛學習、沒出息。對於大人來說,是否喜歡玩,是否會玩,也許並不重要,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件大事。遊戲是衡量孩子身心健康發展重要的標誌,因為孩子的遊戲水平反映著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所以,會玩的孩子往往是最聰明、最能幹,身體最強壯,最擅長交往與合作的好孩子。
在哈佛大學,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整天用功學習不玩耍,聰明孩子也會變傻。遊戲與學習對立是實施遊戲教育的重要障礙。實際上,遊戲的對立麵並不是學習,而是不玩遊戲。在遊戲中學習,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很大特點。遊戲的過程就是孩子的學習過程。
著名動畫片藝術家——萬籟鳴,從小喜歡與母親玩手影遊戲。他經常被晃動著耳朵的“小兔子”,汪汪直叫的“小狗狗”迷住。手影遊戲的形態十分生動逼真,極大地激發了他對動畫藝術的興趣,長大之後他製作了我國第一部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成為了受人矚目的藝術家。
要想很好地發展孩子將來用得著的能力,一定要讓他們進行遊戲,而且一定要適合發展將來能用得著的能力的目的。所以,對於孩子的遊戲也不可以不管不問,家長應該根據需要加以引導。就連動物都常常跟它們的子女一起做遊戲,更何況是人呢?因此,作為家長,應該非常高興地與孩子們一起玩,以便通過遊戲促進孩子身體的發育與智力、品德的發展。
教育小妙招
在玩耍中對孩子進行訓練,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更容易讓孩子掌握知識。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麽做呢?哈佛教育專家的迴答是這樣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
貪玩不僅是孩子的特性,也是成人的本性。人們將吃、喝、玩、樂稱之為生活的四大組成部分,世界上每年都有很多的人在旅遊,各地都在興建著多種多樣的遊樂項目,無一不說明玩是人類的天性。那麽既然大人們都在玩,為什麽不讓孩子也玩呢?
·遊戲是增長智力的重要工具
你看過孩子們玩玩具嗎?他們在充滿新奇、幻想以及奧秘的玩具世界中玩耍的時候,其實,他們小腦袋正在不停地思考,並且努力去擺弄、操作以便獲得答案。為什麽不倒翁不倒?陀螺為什麽會轉?火車為什麽會叫、會冒煙?這些問題不但很好地激發了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與思維力,而且還成為了孩子認識世界的工具,啟發他們智慧的教科書。
·與孩子一起玩遊戲
家長應該注意保護孩子的天性,可以通過經常帶孩子親近大自然,與孩子一起做遊戲等孩子最為喜歡的“休閑方式”,來培養孩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與動手能力。
·為孩子選擇增長智力的玩具
玩具是每個孩子都愛不釋手的東西,都渴望擁有更多的東西。各種各樣的小玩具,不僅可以為孩子帶來很多樂趣,還可能幫助孩子增長智力呢。當然了,這需要家長給孩子選擇一些以增強智力作為前提的玩具,比如現下流行的七巧板,孩子們愛不釋手的積木、魔方,能與孩子自由對話的電子狗、智能貓,甚至是能夠培養女孩子溫柔特性的芭比娃娃等。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家長通過合適的遊戲,讓孩子在玩耍中提升自己的各種能力,不僅可以快速達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孩子的這種能力比依靠其他方式掌握得更加牢固。
斯持娜夫人的音樂訓練法
音樂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純的感情的火焰;它是從口吸入的空氣,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著的血液。
——李斯特
音樂是基礎文化藝術修養的必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開發人的右腦,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的精神狀態與意誌、心智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對於培養人的創新能力,塑造偉大的力量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音樂教育通過其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培養孩子高尚而豐富的情感,幫助孩子建造充實的內心世界,有效地豐富與發展了孩子的想象力與創新精神。
哈佛故事
斯特娜夫任在他女兒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努力培養她的音樂觀念。
在女兒出生後不久,就給她買來了能夠發出do、re、mi、fa、so、ra、ti七個音的小鬧鍾。與此同時,還每天給放她悅耳動聽的古今名曲。不僅如此,喂奶的時候還會唱歌給她聽。
當女兒維尼學會a、b、c的讀法之後,斯特娜夫人就開始教女兒樂譜的讀法,甚至她還教女兒玩遊戲。
具體的玩法是,在屋內將東西藏起來讓女兒找。這是小孩經常玩的遊戲,但斯特娜夫人在遊戲中突發奇想利用了鋼琴,這樣就使得遊戲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比如,每當維尼走近藏東西的地方的時候,媽媽不是說“危險,危險”,而是逐漸地彈出低音。如果走遠了,媽媽就逐漸彈出高音。維尼倘若沒有注意聲音的高低,就很難找到藏起來的東西。斯特娜夫人認為,這個方法對於訓練孩子的聽力十分有效。
在女兒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斯特娜夫人就用拍手的方式打拍子讓她看。後來,又買來了小鼓,教她按照拍子敲打。過了一段時間又買來了木琴,讓她學習,而且又開始做新的彈琴遊戲——斯特娜夫人用手指出牆上的樂譜,女兒按譜按琴鍵。
就這樣,女兒維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鋼琴單音彈出簡單的曲調了。然而在斯特娜夫人眼中,這還遠遠不夠,她會讓自己的女兒在成長中不斷學習更多音樂的知識,做更多音樂的遊戲,這樣才能更快開啟孩子智慧的門。
愛心課堂
詩人歌德曾經說過:“為了不失去神賜予我們對美的感覺,一定要天天聽一點兒音樂,天天朗誦一點兒詩,天天看一點兒畫。”所以,斯特娜夫人也認為,讓孩子接觸音樂是非常重要的,也曾經奉勸所有家長讓孩子學習唱歌。
有人說,與不會唱歌的國民相比,善於唱歌的國民的壽命要長一些,這是因為善唱者的心情總是能夠保持愉快開心。所以我們相信,一旦孩子養成了唱歌的好習慣,他的心情也會跟著快活起來。
我們不能使每個人都成為音樂家,並且也沒有那個必要。但是,即便自己不擅長音樂,最起碼也要學會欣賞,這樣生活中就會增加許多樂趣。所以,家長應該想方設法教給孩子一些音樂。
有人可能絕對,既然不想讓孩子成為音樂家,那麽還教他音樂,這不是純粹浪費時間嗎?事實上,這種認識絕對是錯誤的。沒有任何藝術的生活,就好像荒野一樣。所以不僅是斯特娜夫人,哈佛的教育學家也認為,為了讓孩子可以生活得更加幸福,生活內容豐富而多彩,父母有責任甚至是有義務讓他們具備基本的音樂素養。
教育小妙招
斯特娜夫人的音樂訓練法有著不少講究,作為家長,若想使用這種方法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訓練,具體應該如何實施呢?
·音樂訓練從幼年開始
在孩子的音樂教育上,很多家長一般都會選擇7~8歲之後才開始教。他們認為在此之前,孩子太小,什麽也不懂,教了也白教。可這種想法是多麽愚蠢。很多孩子的聽力因為沒有從小就接受訓練,所以教學效果很差,不但如此,而且音樂還會讓孩子感覺非常苦惱。
·教孩子完整的曲調
一般教授音樂的方法,在剛開始的時候,往往過於注重技巧,導致孩子感到厭惡。雖然訓練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犧牲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斯特娜夫人的一位朋友,曾經為自己的孩子聘請過一名小提琴教師。一年之中他隻教孩子練習技巧。導致這個孩子不但沒有學會音樂反而開始厭惡音樂。所以,斯特娜夫人的朋友為孩子換了一位小提琴老師,這位老師沒有沿用上一個老師的教法,而是教孩子完整的曲調,而且在孩子練習小提琴的時候,總是用鋼琴為他伴奏,這讓孩子非常高興地學習。
·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從小對一些鋼琴、小提琴等樂器非常感興趣,喜歡擺弄它們,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鼓勵他們多多練習。與此同時,隻要孩子取得一點點進步,家長就應該馬上給予鼓掌喝彩。
·和孩子一起享受音樂
音樂是藝術,更是一種生活。每天都與孩子有一個關於音樂的約定,或是一起聽一首歌,或是和孩子合唱一首歌,這在無形中既增加了彼此的情感,又能夠對開發孩子的智力有所助益。
哈佛語錄
哈佛教育專家認為,音樂是一種十分美妙的藝術,可以通過人的聽覺,對人的情緒與情感產生影響。音樂屬於聽覺的藝術,通過人的雙耳作用於人的情感,可以引發人們豐富的聯想,刺激人的智能發展。所以,家長應該從小培養與教育孩子的音樂才能,這對於孩子的智力發展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