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2012年,夏末。


    華夏西南地區。此時,正值雨季開始的季節。


    一支來自不同領域,3人科考小隊整裝待發,匯聚蜀都市一家賓館h121室內,經過激烈討論,後續行程和人員組成需要做出調整。


    根據事前計劃,此次科研考察,還要增加三名本地業內人士一同前往,後續車馬行程也將由地方參與人員事前做好組織安排。


    但是,當地糟糕的雨水天氣增加了此次科考行程的難度,除了需要有人熟悉科考所在地複雜的路況情況和地理環境之外,經考慮還需要增加2名安保人員。


    蜀都市,天府省省會城市。


    天府省,華夏西南地區一個行省,與華夏7個省級區域接壤,轄區內有漢族、藏族、羌族、彝族、**等多個民族居住,被譽為“華夏第二大藏區”。


    天府省資源豐富,為華夏資源、能源大省,因物產豐富而被譽為“天府之國”。


    天府省,多山多深穀溝壑,地理形勢極為險要,有道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又逢多雨季節,因此道路出行比較艱難。


    3人科考小隊都來自外省,不熟悉本地氣候環境,再加上三名本地成員,也是科班出身,出於謹慎,3人科考小隊決定增加兩名安全出行保障人員。


    經過協商,此事由三名地方成員組織安排,同時再增加一名地方行政向導,以提升此次科考活動安全係數,便於出現險情時能夠獲得更多保障。


    出行需要的一切後勤物質,按事先計劃已經做好充分準備,但是此時情況有變,不得不額外增加三名新成員的日常開銷,畢竟考察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


    好在,此次科考由一家私人研究機構出資讚助,與國內數家官方權威科研機構合作,不但資金充沛,還擁有一定的行政資源支持,可以說準備工作不存在任何困難。


    但是,此時已經是夏末時節,天府省正處於雨季開始的時期,再過一個月更是此地雨水旺盛期,如果時間延遲,很可能給此次科考帶來更多困難。


    所以,為了降低風險,科考活動必須保證在今日中午按時出發。


    昨日,天府省剛剛下過一整天的小雨,蜀都市的天空尚未清朗開闊,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霧水,本地科考成員尚未及時到達,3人科考小隊有些焦慮。


    項伏楓,冀省人,1984年生,某省級生物技術研究機構最年輕的成員和病毒生物化學研究領域新晉青年專家,華夏某著名大學在讀高級碩士畢業生。


    項伏楓是此次科考活動的發起人和牽頭人,作為此次科考活動的組織者,他的主要任務是尋找一種當地人稱作“千裏紅”的高原藻類植物,從中提煉一種叫做“血色色素”的物質,用來研究抗寒藥物。


    “千裏紅”是當地人的叫法,實際上根據一些少量的資料影像,這種藻類像極了生長在喜馬拉雅山上的“雪衣藻”。


    喜馬拉雅山素有世界屋脊之稱,“雪衣藻”是喜馬拉雅山獨有的高原藻類物種,在全球任何高原極寒地帶絕無存在。


    喜馬拉雅山經常出現一種神秘的紅雪景象,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天雪地中,燦若彤雲,像玫瑰一樣豔麗,又像血染的紅綢一樣的奇特雪景,令世人驚歎不已,曾已被列為了西藏神秘事件之一。


    曾有一支喜馬拉雅山的科考隊員,在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從一座海拔5000多米的山峰上下來,抬頭望,發現喜馬拉雅山的主峰變成了火一樣的色彩,往日的白雪全披上了紅色的外衣,紅若丹霞,絢麗多彩。


    從此,紅雪之謎的各種版本便傳了開來,甚至有人還挖掘出一些當地流傳已久的古代愛情故事,廣為傳播,牽動人心。


    據科學分析,喜馬拉雅山上的紅雪是由雪衣藻、溪水綠球藻和雪生纖維藻等藻類組成的。藻類是低等植物,它們具有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由於它們所含的色素比例不同,能呈現不同顏色。這些雪藻含有特殊的色素——血色色素。


    當白茫茫的冰雪被這些雪藻染成血紅色後,在陽光的照射下,使瑞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變成了一片玫紅色的紅雪。


    根據相關研究資料表明,含有色素的藻類植物一般都生長在濕潤的地方。


    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上雪燥呈現血紅色,是因為其中有一種叫做雪衣藻的高原藻類,它們不僅耐寒,而且還具有發光的作用。


    由於這種藻類含有特殊的血色色素,能吸收短波長的紫外光和藍色光等,提高光合作用能力,製造大量可溶性糖,降低細胞內含物的冰點,使細胞的肢體結構在低溫下不起劇變或被破壞,從而提高了抗寒能力。


    尤其是在永久性冰雪中,這種雪衣藻分布廣,耐寒性強。零下36c也不至於死亡,但在4c以上卻反而難於生存。這些雪衣藻類生長適宜溫度是0c左右,常常在夏季冰雪融化時生長最好。


    據植物學家們分析得出:雪衣藻周圍的濕氣是它們得以生存的主要源泉。有的雪衣藻還含有較高的脂肪,這也是雪衣藻類在低溫的冰雪中能夠生活的原因之一。


    在漫長的曆史演變中,雪衣藻獲得了種種特性,漸漸成為高山冰雪的征服者。


    在終年積雪的環境中,雪衣藻的白色小球一動不動地躺在雪裏,雖然已經凍僵了,但是“她們”仍舊活著,“她們”就這樣一直沉睡著,當雪的表麵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下微有一點融化時,“她們”才恍然從夢中醒來。


    項伏楓懷疑“千裏紅”是雪衣藻的另外一種生長形態,假如這種設定正確,這將是一個重大發現,對於他的抗寒藥物研究會起到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種藻類剛剛被發現存活在天府省極西之地,這裏是高寒地帶少有的一處麵積不小溫濕原始叢林峽穀,項伏楓偶然在一檔地方電視的探奇節目中發現,甚為震驚。


    根據當地居民描述,當時剛剛是雨後第三日,有獵人站在較遠的山頭,發現這一處山穀像是“流動”著的血河,紅顏無比,甚為驚奇。


    山穀在一無人偏遠區,此處地勢險要,沒有道路可以通行,極少有人來到這裏,突然出現此類情況,以為有什麽古怪,令人擔心,於是就上報給了上級部門。


    為了解除當地人的疑惑,政府組織人員對此事做了一次“粗淺”的考察,並協同省級電視頻道“探奇”欄目製作了稱作“紅河穀,血色岩”的直播節目,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神秘氛圍,引起社會一片關注之聲。


    直播節目中的神奇藻類“千裏紅”引起項伏楓的極大興趣,他總覺得這種藻類對於自己的一項研究成果有著極大的推進作用,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盡快做一次實地考察,以提取這種神秘藻類的基因組織和其中的色素,於是經過充分準備,這次6人科考活動在一個月後方始成行。


    由於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到位,盡管路途之中有些艱難,好在之前有過一次“探奇”考察節目作為前例,所以項伏楓帶領的科考小隊很容易就找到了當地獵戶作為向導,以極短的時間找到了這一神奇的山穀。


    科考活動非常成功,正像項伏楓預料的一樣,“千裏紅”就是喜馬拉雅山上雪衣藻的一個變種,不知何因會出現在此處,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遠古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迪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迪麒並收藏遠古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