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從我記事起我家就隻有三個人:媽媽、姥姥和我。媽媽姓文,叫文琴雅,她總說“聞琴聲而知雅意”,那時的我還不懂是何意,隻覺得很好聽。姥姥姓黃,和這個黃家村裏絕大部分的村民一樣。她不會寫字,隻說自己叫黃大娥,和鄰裏的黃月娥黃大花並沒有什麽不同。而我,我是最不同的。我姓聞人,單名一個語字,媽媽說這是杜牧的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那時的我並不明白王維是誰,也不知道詩詞是什麽,隻知道比媽媽那句名字的解釋還長,特別有意思。我自然也沒有猜到,那裏麵含了另一個人的名字——宇仁。這個噩夢般的字眼,毀了文琴雅的一生,也造就出了我,真是個諷刺。不過那也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我現在不過一個村裏人口中的野孩子而已。
村裏的孩子不喜歡我,他們不和我玩,大人不在的時候還欺負我。但媽媽在的時候他們都不敢。他們,以及村裏麵的大人,似乎都有些害怕我媽媽,既厭惡顧忌,又不得不有求於她。因為我媽媽是村裏唯一的文化人。
她真的和村裏所有的人都不一樣。她很美,比村裏麵所有的人加起來還要美。盡管同樣要下地插秧,挑水施肥,但媽媽總是不一樣的。她的衣服雖舊洗得褪了色,甚至還洗破了,但她也會打上整齊的補丁,衣服總散發著好聞的肥皂味。她的手心雖然也像別的人一樣長了層繭子,但她的指甲永遠是幹淨的,而且修剪出一個個好看的弧度。她也從不參與村裏人最喜愛的消遣——打牌與吃酒,她幹完農活後,最喜歡做的,就是獨自一人待在裏屋,在昏黃的燈光下,靜靜的翻書。她的床上有好多好多的書,上麵全是密密麻麻的字。她很喜歡它們,從來不讓任何人靠近,包括我。可我仍然喜歡躲在門側偷偷看她翻書的樣子。那一刻的她好美。神情專注而溫柔,嘴角浮起淡淡的笑意,優雅而又恬靜。
然而這樣與大家都不同的媽媽卻是不喜歡我的。印象中她從不抱我。就是我主動靠過去,她也會蹙著眉心小心的避開。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麽?所以我加倍努力的聽話。媽媽說要食不言寢不語,我就端端正正的坐好吃飯,夜裏乖乖地躺在床上,不需要姥姥哄就自己睡著。媽媽總是吃得很少,從來不多盛一碗飯,菜也吃得極少極慢,跟村頭小賣部裏電視機上的演員一樣,高貴斯文,好看極了。我也喜歡偷偷地模仿她,一口一口細嚼慢咽。每當這時候媽媽就會目光柔柔的看著我,獎勵般地摸摸我的頭,還替我夾上一筷子的菜。我想,媽媽還是喜歡我的吧。隻是我做得還不夠好而已。
我於是又央她教我識字,教我背書,媽媽果然很高興。也隻有在這時候,她會陪在我身邊。她念書的聲音很好聽,雖然平時也好聽,但念書的時候總覺得多了一點什麽。連臉上的神色也好看許多,眉毛微揚,眼睛明亮,嘴角輕勾,就是書上說的神采奕奕的樣子。她會顯得特別有耐心,盡管我為了多留在她身邊而故意寫錯別字,她都一遍遍耐心的糾正我。偶爾還會俯下身來,握著我的手,一筆一劃的教我寫字。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她溫暖的唿吸會拂過我的臉頰,她身上好聞的氣味會包圍著我,就好像她正抱了我在懷裏一般。應該是很溫暖的吧?我悄悄地猜想,身子卻不受控製的偷偷往後蹭,那獨屬於媽媽的香氣就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真實。然而最終我總是忍不住得意忘形,放任自己輕輕靠入媽媽的懷裏,隻是盡管我動作再輕,媽媽的身子還是會明顯一僵,然後會停止了手上的動作,緩緩地鬆開握著的我的手,扶上我的肩膀,輕輕拍了兩下,留下一句“好好練字”,就從我的身後離開了。那股驀然一空的感覺,會讓我覺得好冷,好冷。也許媽媽也並不是特別喜歡我的吧。我也隻是在替她疊衣服的時候,才能放肆地將臉蹭到染了她味道的衣服上,貪婪地汲取那記憶中的溫暖。我這麽做的時候,有好幾次被姥姥看到。姥姥沒有說什麽,隻是背過身去,似乎在悄悄的抹淚。
媽媽也不喜歡姥姥,比起對我,幾乎是討厭姥姥了。姥姥也比這村裏任何人都要害怕媽媽。因為媽媽看她的眼神總是冷冰冰的,帶著毫不掩飾的憎恨?姥姥不應該是媽媽的媽媽麽?我不明白一貫冷情的媽媽為什麽會有那麽可怕的目光,更不明白為什麽獨獨對姥姥如此。
姥姥明明是個很和善很親切的人啊。她陪在我身邊的時間,比媽媽還要多得多,我幾乎是她一手帶大的。她喜歡叫我丫頭,一遍又一遍,眼裏是藏不住的慈愛。她總會偷偷摸摸的給我留一些好吃的。像是快化開的糖片,半塊餅幹,還有電視裏廣告上的那種泡泡糖,雖然幹硬得一咬就碎,那也是我小時候能吃上的最新奇的零嘴。我不知道這些東西是怎麽來的,隻是歡喜得配合她偷偷的吃。因為媽媽會討厭,討厭姥姥給我的零食,以及姥姥給我的一切,包括那句丫頭。姥姥在媽媽的麵前,隻能堆著拘謹的笑臉拗口的喚我小語,或者語語,聲音和人都仿佛打著哆嗦。可即便她的態度再卑微,媽媽的眼神始終沒有軟下來,一絲都沒有。我害怕那犀利如鋒的目光會波及到我,所以,每每三人在場的時候,我會安靜的躲到不起眼的牆角,默默的看著冷酷的媽媽如何殘忍地對待隻會唯唯諾諾的姥姥。
而村裏人的態度卻恰恰相反,對姥姥要比對我們母女要親善得多。“造孽啊,可憐的人啊。”我不止一次聽到他們對姥姥的感慨。而我,聽來聽去也隻配一個“野孩子”。
小小的我想不明白那些人為什麽要用惡毒的目光與不屑的嘲諷對著我,難道是我不夠乖麽?可姥姥說我,比起其他的孩子,要乖巧懂事得多。比起那些拖著鼻涕賴在父母身邊的孩子,我早早就隨著媽媽一起下地幹活了。隻是,路過那些人的時候,媽媽的背脊挺得異常的筆直,而我則會學著她,盡量挺直自己的脊背,堅定的跟在她的身後,盡管她給我的,也許永遠是個背影。
直到我7歲那年的一天,媽媽破天荒的收到了一封信。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好久好久,連午飯、晚飯都沒吃,卻在我實在扛不住困,被姥姥牽上她的小床時,媽媽披頭散發的出來了,臉上毫無一分血色,蒼白的臉浮起飄渺的笑意。那是她第一次對我笑,笑得非常非常的美,就好像一朵妖冶豔麗的花肆意綻放。莫名其妙的,我居然想到了彼岸花,那種傳說中開在黃泉路上的不祥之花。
那晚,我是和媽媽一起睡的。我終於從記事起第一次能和她睡在一起,那晚特別的冷,也特別的暖。媽媽身上的氣息好舒服,她一直在低聲喚我的名字,很柔和,很親切,一如她的手,一遍一遍撫摸著我的臉那般的輕柔。“媽媽”,我低低的叫她,一遍又一遍,從來沒有在她麵前流過的淚成串成串的落下,打在她起著薄繭的手心。我在淚水模糊的視線中,似乎也看到她紅了眼眶。她含著淚,帶著笑,瞬也不瞬得望著我連連點頭,顫抖的手小心翼翼的摸上了我的眼角,卻像是被燙到般縮了迴去,最終還是低歎一聲,有些局促有些僵硬的摟了我在懷裏,下巴抵在我腦後,“睡吧。”
我緊緊的摟著她的腰,將自己蜷成一團埋進她馨香溫暖的懷裏,生怕她會趁我睡著的時候離開。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害怕,以指為梳,一遍遍提我梳理著頭發,貼著耳畔柔柔的唱起了兒歌,那是膾炙人口的《魯冰花》,“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那是媽媽第一次唱歌,歌聲婉轉輕柔,徐徐冉冉,落入耳朵流入心底卻是疼得發慌,我用盡力氣抱緊了她,卻還是扛不住那沉沉睡意,漸漸的沉入了黑甜鄉。在意識消失之前,依稀有冰涼的唇淺淺印在眉心,“對不起,語兒,媽媽對不起你。”有冰涼的液體滴落在她的眼瞼,破碎開去,再尋不見。
頭好痛,身子好冷,我撐開沉重的眼皮,就對上姥姥憂心忡忡的臉。“媽媽呢?媽媽!媽媽!”不知怎的,甫一睜眼,莫名的恐懼就將心裏占得滿滿當當,我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猛然坐起,剛欲起身,一陣鋪天蓋地的眩暈感襲來,隻覺得眼前一黑,身體便失去了重心。
再次睜開眼,眼前依舊是姥姥憂心忡忡的臉,連眼角都哭紅了。額頭上一片冰涼,喉嚨裏像被火烤了一般,這是發燒了。我這次學乖了,不再試圖坐起,隻用近乎嘶啞的連自己都認不出的聲音一個勁的追問,“姥姥,我媽媽呢?我媽媽呢?”姥姥一直關注的眼神卻意料中的躲閃,她盡力擺出個超級難看的笑,用厚重粗糙的手貼上我的臉,“丫頭乖,丫頭發燒了。姥姥給你熬了香噴噴的碎肉粥,姥姥喂你好不好。吃了粥喝了藥,這病就好了,不難受了,不難受了啊。”她一直在耳邊絮絮叨叨,明明輕柔得不像話,卻第一次讓我厭煩無比,我努力轉頭看了看四周,確信了這房子裏再沒有了第三個人的存在。我的頭轟的一聲,再次失去了知覺。
那天,那個人沒有迴來,那天過後,那個人依舊不會迴來。
我終於成了徹頭徹尾的野丫頭。
從我記事起我家就隻有三個人:媽媽、姥姥和我。媽媽姓文,叫文琴雅,她總說“聞琴聲而知雅意”,那時的我還不懂是何意,隻覺得很好聽。姥姥姓黃,和這個黃家村裏絕大部分的村民一樣。她不會寫字,隻說自己叫黃大娥,和鄰裏的黃月娥黃大花並沒有什麽不同。而我,我是最不同的。我姓聞人,單名一個語字,媽媽說這是杜牧的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那時的我並不明白王維是誰,也不知道詩詞是什麽,隻知道比媽媽那句名字的解釋還長,特別有意思。我自然也沒有猜到,那裏麵含了另一個人的名字——宇仁。這個噩夢般的字眼,毀了文琴雅的一生,也造就出了我,真是個諷刺。不過那也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我現在不過一個村裏人口中的野孩子而已。
村裏的孩子不喜歡我,他們不和我玩,大人不在的時候還欺負我。但媽媽在的時候他們都不敢。他們,以及村裏麵的大人,似乎都有些害怕我媽媽,既厭惡顧忌,又不得不有求於她。因為我媽媽是村裏唯一的文化人。
她真的和村裏所有的人都不一樣。她很美,比村裏麵所有的人加起來還要美。盡管同樣要下地插秧,挑水施肥,但媽媽總是不一樣的。她的衣服雖舊洗得褪了色,甚至還洗破了,但她也會打上整齊的補丁,衣服總散發著好聞的肥皂味。她的手心雖然也像別的人一樣長了層繭子,但她的指甲永遠是幹淨的,而且修剪出一個個好看的弧度。她也從不參與村裏人最喜愛的消遣——打牌與吃酒,她幹完農活後,最喜歡做的,就是獨自一人待在裏屋,在昏黃的燈光下,靜靜的翻書。她的床上有好多好多的書,上麵全是密密麻麻的字。她很喜歡它們,從來不讓任何人靠近,包括我。可我仍然喜歡躲在門側偷偷看她翻書的樣子。那一刻的她好美。神情專注而溫柔,嘴角浮起淡淡的笑意,優雅而又恬靜。
然而這樣與大家都不同的媽媽卻是不喜歡我的。印象中她從不抱我。就是我主動靠過去,她也會蹙著眉心小心的避開。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麽?所以我加倍努力的聽話。媽媽說要食不言寢不語,我就端端正正的坐好吃飯,夜裏乖乖地躺在床上,不需要姥姥哄就自己睡著。媽媽總是吃得很少,從來不多盛一碗飯,菜也吃得極少極慢,跟村頭小賣部裏電視機上的演員一樣,高貴斯文,好看極了。我也喜歡偷偷地模仿她,一口一口細嚼慢咽。每當這時候媽媽就會目光柔柔的看著我,獎勵般地摸摸我的頭,還替我夾上一筷子的菜。我想,媽媽還是喜歡我的吧。隻是我做得還不夠好而已。
我於是又央她教我識字,教我背書,媽媽果然很高興。也隻有在這時候,她會陪在我身邊。她念書的聲音很好聽,雖然平時也好聽,但念書的時候總覺得多了一點什麽。連臉上的神色也好看許多,眉毛微揚,眼睛明亮,嘴角輕勾,就是書上說的神采奕奕的樣子。她會顯得特別有耐心,盡管我為了多留在她身邊而故意寫錯別字,她都一遍遍耐心的糾正我。偶爾還會俯下身來,握著我的手,一筆一劃的教我寫字。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她溫暖的唿吸會拂過我的臉頰,她身上好聞的氣味會包圍著我,就好像她正抱了我在懷裏一般。應該是很溫暖的吧?我悄悄地猜想,身子卻不受控製的偷偷往後蹭,那獨屬於媽媽的香氣就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真實。然而最終我總是忍不住得意忘形,放任自己輕輕靠入媽媽的懷裏,隻是盡管我動作再輕,媽媽的身子還是會明顯一僵,然後會停止了手上的動作,緩緩地鬆開握著的我的手,扶上我的肩膀,輕輕拍了兩下,留下一句“好好練字”,就從我的身後離開了。那股驀然一空的感覺,會讓我覺得好冷,好冷。也許媽媽也並不是特別喜歡我的吧。我也隻是在替她疊衣服的時候,才能放肆地將臉蹭到染了她味道的衣服上,貪婪地汲取那記憶中的溫暖。我這麽做的時候,有好幾次被姥姥看到。姥姥沒有說什麽,隻是背過身去,似乎在悄悄的抹淚。
媽媽也不喜歡姥姥,比起對我,幾乎是討厭姥姥了。姥姥也比這村裏任何人都要害怕媽媽。因為媽媽看她的眼神總是冷冰冰的,帶著毫不掩飾的憎恨?姥姥不應該是媽媽的媽媽麽?我不明白一貫冷情的媽媽為什麽會有那麽可怕的目光,更不明白為什麽獨獨對姥姥如此。
姥姥明明是個很和善很親切的人啊。她陪在我身邊的時間,比媽媽還要多得多,我幾乎是她一手帶大的。她喜歡叫我丫頭,一遍又一遍,眼裏是藏不住的慈愛。她總會偷偷摸摸的給我留一些好吃的。像是快化開的糖片,半塊餅幹,還有電視裏廣告上的那種泡泡糖,雖然幹硬得一咬就碎,那也是我小時候能吃上的最新奇的零嘴。我不知道這些東西是怎麽來的,隻是歡喜得配合她偷偷的吃。因為媽媽會討厭,討厭姥姥給我的零食,以及姥姥給我的一切,包括那句丫頭。姥姥在媽媽的麵前,隻能堆著拘謹的笑臉拗口的喚我小語,或者語語,聲音和人都仿佛打著哆嗦。可即便她的態度再卑微,媽媽的眼神始終沒有軟下來,一絲都沒有。我害怕那犀利如鋒的目光會波及到我,所以,每每三人在場的時候,我會安靜的躲到不起眼的牆角,默默的看著冷酷的媽媽如何殘忍地對待隻會唯唯諾諾的姥姥。
而村裏人的態度卻恰恰相反,對姥姥要比對我們母女要親善得多。“造孽啊,可憐的人啊。”我不止一次聽到他們對姥姥的感慨。而我,聽來聽去也隻配一個“野孩子”。
小小的我想不明白那些人為什麽要用惡毒的目光與不屑的嘲諷對著我,難道是我不夠乖麽?可姥姥說我,比起其他的孩子,要乖巧懂事得多。比起那些拖著鼻涕賴在父母身邊的孩子,我早早就隨著媽媽一起下地幹活了。隻是,路過那些人的時候,媽媽的背脊挺得異常的筆直,而我則會學著她,盡量挺直自己的脊背,堅定的跟在她的身後,盡管她給我的,也許永遠是個背影。
直到我7歲那年的一天,媽媽破天荒的收到了一封信。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好久好久,連午飯、晚飯都沒吃,卻在我實在扛不住困,被姥姥牽上她的小床時,媽媽披頭散發的出來了,臉上毫無一分血色,蒼白的臉浮起飄渺的笑意。那是她第一次對我笑,笑得非常非常的美,就好像一朵妖冶豔麗的花肆意綻放。莫名其妙的,我居然想到了彼岸花,那種傳說中開在黃泉路上的不祥之花。
那晚,我是和媽媽一起睡的。我終於從記事起第一次能和她睡在一起,那晚特別的冷,也特別的暖。媽媽身上的氣息好舒服,她一直在低聲喚我的名字,很柔和,很親切,一如她的手,一遍一遍撫摸著我的臉那般的輕柔。“媽媽”,我低低的叫她,一遍又一遍,從來沒有在她麵前流過的淚成串成串的落下,打在她起著薄繭的手心。我在淚水模糊的視線中,似乎也看到她紅了眼眶。她含著淚,帶著笑,瞬也不瞬得望著我連連點頭,顫抖的手小心翼翼的摸上了我的眼角,卻像是被燙到般縮了迴去,最終還是低歎一聲,有些局促有些僵硬的摟了我在懷裏,下巴抵在我腦後,“睡吧。”
我緊緊的摟著她的腰,將自己蜷成一團埋進她馨香溫暖的懷裏,生怕她會趁我睡著的時候離開。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害怕,以指為梳,一遍遍提我梳理著頭發,貼著耳畔柔柔的唱起了兒歌,那是膾炙人口的《魯冰花》,“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那是媽媽第一次唱歌,歌聲婉轉輕柔,徐徐冉冉,落入耳朵流入心底卻是疼得發慌,我用盡力氣抱緊了她,卻還是扛不住那沉沉睡意,漸漸的沉入了黑甜鄉。在意識消失之前,依稀有冰涼的唇淺淺印在眉心,“對不起,語兒,媽媽對不起你。”有冰涼的液體滴落在她的眼瞼,破碎開去,再尋不見。
頭好痛,身子好冷,我撐開沉重的眼皮,就對上姥姥憂心忡忡的臉。“媽媽呢?媽媽!媽媽!”不知怎的,甫一睜眼,莫名的恐懼就將心裏占得滿滿當當,我不知道哪裏來的力氣,猛然坐起,剛欲起身,一陣鋪天蓋地的眩暈感襲來,隻覺得眼前一黑,身體便失去了重心。
再次睜開眼,眼前依舊是姥姥憂心忡忡的臉,連眼角都哭紅了。額頭上一片冰涼,喉嚨裏像被火烤了一般,這是發燒了。我這次學乖了,不再試圖坐起,隻用近乎嘶啞的連自己都認不出的聲音一個勁的追問,“姥姥,我媽媽呢?我媽媽呢?”姥姥一直關注的眼神卻意料中的躲閃,她盡力擺出個超級難看的笑,用厚重粗糙的手貼上我的臉,“丫頭乖,丫頭發燒了。姥姥給你熬了香噴噴的碎肉粥,姥姥喂你好不好。吃了粥喝了藥,這病就好了,不難受了,不難受了啊。”她一直在耳邊絮絮叨叨,明明輕柔得不像話,卻第一次讓我厭煩無比,我努力轉頭看了看四周,確信了這房子裏再沒有了第三個人的存在。我的頭轟的一聲,再次失去了知覺。
那天,那個人沒有迴來,那天過後,那個人依舊不會迴來。
我終於成了徹頭徹尾的野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