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皆是黃沙漫漫,放眼望去除了紮營的基地, 另一頭一片都蒼茫寂寥, 蕭索無比。
這裏屬秦上郡, 放在後世屬於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的地域,是秦朝北邊的咽喉之處, 若是上郡失守, 那鹹陽便沒了倚仗, 從古至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公子扶蘇在這裏已經駐守好幾年。邊疆一直都是十分容易攢軍功的地方,更何況始皇還撥給了他三十萬大軍和一半虎符,又是派他坐鎮此地,此舉背後的寓意深長,相當值得推敲。
明明是這麽顯而易見的事情,公子扶蘇卻在看到假聖旨後問也不問,含淚揮劍自刎, 傻的令人心疼。
雖然秦律確實在這一條上有著重規定, 但這皇長子未免也太憨憨了。手握這麽多軍權, 又有賢兵良將作輔, 還不知道快馬加鞭趕迴鹹陽看看, 就宗鶴看,這三十萬大軍完全可以來個逼宮造反,就算秦始皇現在沒死, 造反的成功率都高達五六成。
搞不好嬴政就是看中了自己皇長子這片赤誠衷心呢
因為剛剛一番變故, 營地裏生起的火堆全部熄滅。所有的士兵整裝待命, 肅靜站立。
要是嬴政知道自己著重培養的皇長子居然就這麽死在了奸人的計謀之下,恐怕怎麽也得氣得從棺材裏蹦起來吧。
宗鶴不無所以的想著。
他接過一旁蒙恬遞來的披風,隨手係在身上,熟練的一躍而起,翻身上馬,動作瀟灑至極,賞心悅目。
在馬上坐好後,他開始下達命令,言簡意賅,有條不紊,“二十萬大軍以萬為單位,每隊由一位下轄都尉帶隊,再細分至千,每隊由部都尉負責監管,其餘皆以我大秦部曲製為準。”
“蒙將軍。”
分配好行進秩序後,宗鶴調轉馬頭,居高臨下的俯視著自己身旁那位大秦名將。
“蒙恬在。”
身披寒甲,麵色堅毅的將軍急忙抱拳行禮。
蒙恬和公子扶蘇的關係不錯,算是一起長大的舊友。但畢竟兩人一個皇長子一個將軍,到底身份有別,即使如今因為完整虎符的出現和公子扶蘇的怪異而驚疑不定,卻也不會在如此緊要關頭出聲。
“監管後方行軍的重任,孤就托付於你了。”
明明是如此重任,宗鶴卻愣是說的輕描淡寫,連一句過多的囑咐都沒有,好似在說今日天氣一般稀鬆平常。
蒙恬的忠誠自然不必多言,他深得始皇嬴政君心,最主要的是他在曆史記載中至死也未摻和進趙高之列,將後方托付給他,宗鶴自然是放心的很。
再者說來,蒙恬也是最了解公子扶蘇的人。方才宗鶴拔劍逼問使臣的那一幕太過咄咄逼人,從蒙恬臉上猶豫的表情裏,宗鶴讀出了自己與曆史上公子扶蘇性格和行事作風的大相徑庭。
為了以免節外生枝,他得把這個最大的變數調離開。
但偏偏蒙恬毫不知情,聽聞這等命令後,轉瞬就將所有疑惑拋之腦後,內心激蕩萬分。
所有人對手持虎符的扶蘇自然是言聽計從,無論如何,將二十萬大軍全權交由蒙恬,無疑是對一位將領最高的信任。
士為知己者死
蒙恬立馬單膝跪地,沉聲道“蒙恬領命,必不負公子重托”
宗鶴滿意的頷首,重新將目光放到自己身後泱泱一片烏壓壓的秦軍上,眼神深邃悠遠。
上郡距離鹹陽有數百公裏的距離,這個距離對於古代來說算很長了。
一般軍隊一日的腳程大概在五十到六十公裏左右,即使是在曆史上威名赫赫,隨著秦王征戰六國的秦軍,一日頂多行軍百裏。按這個速度算,少說也得五六日才能到鹹陽。
但現在這個時間線裏始皇已崩殂於沙丘,被李斯趙高和胡亥秘密將遺體運迴鹹陽。沙丘在河北省邢台市廣宗境內,雖說路程比上郡到鹹陽還要多兩百公裏,但宗鶴估計他們至少是行路過半,確保自己萬無一失後才發出的這道假聖旨。
而且使者即使快馬加鞭仍舊需要時間,從沙丘趕到上郡又耽擱了不少時間。
如果是這樣的話,宗鶴必須得趕在趙高等人之前,先一步帶著軍隊迴到鹹陽,這樣才能最好的控製局勢。
始皇去的突然,很多東西都沒來得及安排,要是讓趙高先迴了鹹陽,那這夥子亂臣賊子一定會迅速發布遺詔,以快刀斬亂麻之勢推胡亥上位。到時候帶兵圍城倒還顯得公子扶蘇名不正言不順,讓宗鶴這個事事完美主義的性子完全不能忍。
細細算下來,留給宗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端坐於馬背上,略微思索後再次拔高音量,麵對眾兵士,朗聲道“我大秦鐵甲素來威名赫赫,獎懲分明。如今鹹陽有難,吾等自當日夜兼程,趕迴鹹陽。”
“此乃我大秦生死存亡之際,刻不容緩。扶蘇以虎符為諾,以三日為期,若是能在三日內趕迴鹹陽者,皆按我大秦三等軍功行賞”
秦朝對軍隊的軍功劃分十分細致,細細可分為二十等。隻要在戰場上砍下敵人首級便可憑首級的多少,來換取不同的爵位,大大激勵了將士奮勇殺敵的積極性,造就了這麽一支虎狼之師。
三等軍功名為簪嫋,雖然不算多麽高級的軍功,對於最普通的將士來說已經是遙不可及,需要好幾百個人頭才能換得。而現如今,扶蘇公子竟說隻需在三日內趕迴鹹陽,便可得到封賞,這又如何不讓人激動呢
所有的士兵都克製不住自己內心的興奮,擂起戰鼓的聲音越發慷慨激昂,伴隨急促的鼓點,個個士氣高漲。
“五百精騎兵聽令,隨孤快馬加鞭趕迴鹹陽,即刻動身。”
見此情形,宗鶴勾唇一笑,內心不知為何湧起無數笑意。
這裏再怎麽真實也不過是夢境,他獅子大開口許諾多少軍功都無所謂,反正都是放空炮,把士兵們的士氣調動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曹操追擊劉備尚且能一晚上急行三百裏,宗鶴有充分理由相信,隻要誘惑足夠,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都說了得玩票大的,手上這麽多兵,宗鶴不搞事絕對不可能。
他不僅要在路上截殺趙高等人,還得將軍隊開到鹹陽去,在始皇陛下眼皮子底下來一個就地登基。
雙重刺激,不怕陛下不醒。睡了兩千多年,一醒來刺激大發,豈不美哉。
嘿嘿,造祖龍的反,想想還真的有點小激動。
白發青年隨手拿起士官呈遞在麵前的寶劍,扯動馬韁,這匹鬃毛呈深紅的千裏良駒在地麵上刨了兩下後,如同離弦之箭般率先朝前麵的巍巍荒原疾馳而去。五百精騎兵齊齊響應,緊緊綴在他身後。
秦人尚武,喜玄色。黑色的衣服在當時隻有高身份的人穿戴,就連秦軍的鐵甲也是暗色,在夜間行軍的時候有如一道悄無聲息的幽靈。
在他揚起白發落下的地方,大軍壓境,鐵甲沉沉,似是噩夢降臨。
結果還真就被宗鶴猜對了。
另一頭,親眼目睹了始皇崩殂的趙高等人正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開始往鹹陽趕。
如今正值炎炎夏日,一路上烈日炎炎,曬在人身上隻覺得火燒火燎。
在這樣的天氣人尚且會感到難受,又談何屍首
為了遮掩始皇仙去的事,不讓一路上隨行帝王出行的侍從們生疑,趙高下令再準備了一輛轀涼車,在裏麵放上一車腥臭無比的鮑魚,以混淆耳目。
原本公子胡亥兼愛兄長,尊敬帝王,並無那謀反之心。然而趙高是胡亥的老師,深知胡亥秉性,為人又有狼子野心,便苦口婆心的行勸。
趙高這個人十分可怕,口才出眾,堪稱三寸不爛之舌。他數次勸說胡亥無果,便先斬後奏,讓使者帶著假聖旨先去往上郡,再在行路過程中慢慢和公子胡亥磨。
不管怎麽說,假聖旨已然是發了出去的。隻要競爭皇位的最大威脅者皇長子扶蘇中了趙高的計,那胡亥作為跟隨始皇巡遊的,算是第二個比較受寵的皇子,那個位置自然也是當仁不讓的穩坐。
所以這一路上,趙高那叫一個春風得意。
公子扶蘇的性格他太過了解,那就是一個優柔寡斷,仁愛忠愚的性子。他這個假聖旨的計謀隻要不出差錯,能有分的把握,不費一兵一卒解決掉扶蘇。
“公子,如今前方便是鹹陽,趙高前幾日所言,還請您多多考慮才是。”
也許是勝券在握,如今不過一介中東府令的趙高越發趾高氣揚,頻繁出入公子胡亥的馬車,進行遊走勸說。
“我不過是父皇一位並不受寵的皇子,若是如此不義不孝,如何能夠擔得大任”
聽聞趙高的話,頭戴玉冠,身著白色袍服的胡亥低頭歎氣。
胡亥還很年輕,他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平日裏雖然也會因為兄長扶蘇被父皇器重而心生妒忌,可是到這種大事上還是十分拎得清,這些天也拒絕了趙高很多次。
但到底還是有些意動。不然僅僅是趙高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早就該被拉出去五馬分屍。
趙高太了解胡亥了,在很久以前,他陪侍胡亥身邊,便深知這位皇末子對長子的妒忌。
妒忌是把雙刃劍,隻要用在對的地方,演變成燎原大火也不過是時間問題,主要得看趙高撬不撬得動這個牆角,將人心最深處的惡意引誘出來。
胡亥並沒有多麽得到秦始皇的寵愛,即使他是末子。
那位雄才大略,冷酷無情的帝王似乎沒有心一般,就連對自己的兒子也同樣毫不留情。
也就隻有公子扶蘇例外。扶蘇作為長子出生的時候,那時的嬴政尚且沒有日後這般深沉老練,對第一位長子自然是傾注了許多關愛,甚至親自教導撫養,其中感情自然不必多言。
趙高是看得明白,始皇陛下最屬意的繼承人絕對是公子扶蘇無疑。
先是兵權,又是調出鹹陽,遠離宮中波瀾詭譎的政治泥潭。看似是讓長子遠離權力中心,又何嚐不是一種另類的保護
那可是三十萬秦兵啊這麽多年的駐守上郡,足以讓扶蘇深得武技和領兵作戰的才能,並且完全掌握這支雄武之師。不管日後哪一位公子有了反心,都絕對不可能抵擋扶蘇率領的鐵騎。
至於胡亥
從趙高小心翼翼對始皇的觀察中,卻是越觀察越心驚。
胡亥雖是末子,頂多說一句天真爛漫,毫無心機。
也許正是這點才入了始皇的眼。
可入眼又有何用始皇對胡亥的態度從來都是縱容,並不多加管束。
不多加管束可不是好事,說的難聽點便是左右是個打發時間的玩意兒,和其他那些供帝王消遣娛樂的戲子們沒有任何差別。
胡亥這步棋,趙高必須得拿下。
因為他是對於趙高來說,最好控製的傀儡。
“公子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當然,趙高雖然自己看得明白,但他是絕對不會把這些話告訴胡亥的。
不僅不會告訴,還要把胡亥往溝裏帶,好在胡亥還小,性格又透露著不加掩飾的殘暴和兇厲,讓趙高有無數可乘之機。
於是他再接再厲,長長作揖,愁眉苦臉又苦口婆心的道“這次東巡,多少公子不得隨行近侍陛下,就連長公子不也依然苦苦駐守上郡,多年來不得陛下口令,無法走出邊疆一步而您不過是對陛下一提,陛下便欣然應允您的隨行,這豈不是正好說明了陛下對您的器重”
見胡亥麵上有鬆動之色,趙高大喜過望,接著一作揖,繼續進言,“想必也是因為您年紀過小,還不忍心把您推到朝堂中麵對那些風雲詭譎。不然您說,為什麽這麽多年來,陛下都不曾設立太子。陛下此舉,定是為您好啊”
是啊,父皇為什麽這麽多年來都不設立太子呢
胡亥有一瞬間的鬆怔。
若是兄長扶蘇有太子的賢能,那父皇早就應當將太子之位早早定下,讓兄長去坐那個位置,也免了以後手足殘殺的情景,早早熄了兄弟們的心。
可是父皇一直不立太子,這有太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了。
難不成真的就如趙高所言,太子之位,實際上是為他胡亥而留的
古代皇子三大錯覺之父皇是愛我的。
“這”
胡亥囁嚅著,內心的天平已然有了傾斜。
作為千古一帝的末子,他也曾無數次沾沾自喜自己在帝王麵前得到的寵愛。即使隻有那麽微不足道的一些,比起其他那些連父皇麵都見不到的公子來說,早已算無上榮耀。
隻有扶蘇。
父皇對扶蘇的關注眾人皆知。即使是扶蘇被調遣上郡,每個月的夜晚,帝王依然會挑燈修書,讓使臣快馬加鞭趕去上郡,傳達帝王最新的命令。
胡亥躲在宮牆的牆角,看著燈火通明的章台宮,不甘和嫉妒就如同毒蛇般蠶食著他的心頭。
“商湯和周武王同樣是造反他們的主君,天下人不僅不會說他們不忠,反而還會誇他們賢明。衛君將自己的父親殺害,孔子還在自己的書裏記載並誇耀他。大丈夫不能猶豫,如今陛下已去,我泱泱大秦怎能被那優柔寡斷的長公子執掌依趙高所見,公子您可千萬不要辜負了陛下一片期望,早日迴歸鹹陽,登基加冕,昭告天下才是。”
趙高這一番話引經據典,看似十分有條理,實則偷換概念,不可謂不高明。
不過對於胡亥這種毛都還沒長齊的皇子而言,這番話可謂相當受用。
胡亥自己內心未嚐沒有過意動,從他拒絕趙高的話裏,內外皆是擔憂天下人說他不忠不孝。如今趙高便是找準了這七寸,精準打擊,一下子就把胡亥心中那一點點星星之火給吹起,拱成燎原之勢。
“唉,趙府令說的極是,是胡亥魔怔了。”
白衣公子稍稍一愣,終於被完全說服,再也抑製不住自己滿心激動之情,垂放在馬車書案上的右手止不住的顫抖。
那可是大秦帝國。
胡亥隻要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坐在那張象征至高皇權的那個自己以前連上朝都沒有資格,隻能偷偷摸摸在下朝後遠遠觀望的龍椅上,內心就熾熱萬分。
“胡亥定然不會辜負父皇的期望。”
“隻是”
胡亥麵露猶豫,“長兄扶蘇那邊”
胡亥也不傻,公子扶蘇人在上郡,手下統領著三十萬大兵,若是等他知道了始皇崩殂的事情,在扶蘇手握兵權的情況下,這皇位最後歸屬還真不好說。
雖然公子扶蘇不在朝野已久,但朝廷中支持他成為太子的唿聲依然久經不衰。
秦賦稅徭役重,百姓雖安居樂業,久而久之也苦不堪言。
在一位雷厲果斷、殘暴專仁的暴君開闊疆域,完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首次大一統後,正是需要一位愛民如子、禮賢下士的仁慈君主穩固天下之心的時候。
正因為這點,扶蘇在朝堂上的唿聲相當之高,深得民心。胡亥也是猜測這點惹得他父皇不喜,將其外調至上郡。
“公子不必憂心。”
終於把胡亥拉上了賊船,趙高現在心情好得很,立馬打包票,表示這事包在他身上,“去往上郡的使者已經出發,如果中途不出差錯,臣保證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解決那位長公子。”
這迴胡亥終於定下心來,他麻溜的從馬車的軟座上起身,連忙將趙高從地上拉起,“府令一言,如同醍醐灌頂。等日後迴到鹹陽,胡亥必有重謝。”
“公子言重了,為公子效勞是趙高的榮幸才是。”
事已至此,趙高可謂誌得意滿。胡亥已經被他說動,李斯那邊也是萬無一失。有了這幾個人,想要謀得大秦江山,那還真不在話下。
等胡亥登基後,依此番功績,他趙高一定能成為當之無愧的功臣,君王之下第一人。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趙高深知始皇帝的事情瞞不了多久,早早的假借玉璽下了全軍疾行的聖旨。
他們抄直道,如今距離鹹陽越來越近,也象征著趙高的狂野願景即將實現。
趙高從公子胡亥的馬車中下來後,隨手從隨行的侍從那裏牽來一匹高頭大馬,取下一旁的馬鞭翻身上去,趾高氣揚的坐上去。
長長的車隊在他身後疾行,馬車軲轆軲轆碾過地麵,伴隨著馬蹄揚起的聲音,奏成一連串疾行不停的樂章。這一串浩浩蕩蕩的車隊前天經過武關,如今已到鹹陽近郊。
如今天氣實在太過幹燥,炎炎夏日在空中肆意揮灑這灼熱溫度,蒸得一路車隊上的人滿頭大汗,個個汗流浹背。
行路之際,整條官道上都是黃土飛揚,塵土四起,伴隨著燥熱的溫度,莫名讓人有些內心不安。
趙高將一整個計劃在內心過了一遍。
他一介中書府令,得以遊走到丞相李斯和公子胡亥,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傳國玉璽在他手上保管,同時他也是最先發現始皇已死的那個人。
李斯本也有狼子野心,和趙高算是不謀而合。為了確保假聖旨的真實性,趙高將傳國玉璽給了自己幕僚帶去上郡。
應當不會出錯了。
趙高穩了穩心神,低頭吩咐一旁的侍者,“如今鹹陽已近,隊伍中派幾支騎兵去通告宮中。陛下就要歸來,讓其宮人速速出來接駕。”
“稟告府令。”
那侍者一反常態的沒有抬頭,而是直勾勾的盯著遠方的地平線,聲音頗有些驚異,“鹹陽接駕的隊伍似乎已經來了。”
“什麽怎麽可能”
趙高第一個反應就是不信。
這一路上他聯合李斯將消息封鎖的死死的,就連結束東巡,迴歸鹹陽的時間也比原定要早了近半個月。按理說,除了他們車隊的寥寥幾人外,其他人,更別說鹹陽,是決計不可能知曉始皇車駕歸來具體時間的。
所以他自己迴頭,抬眸去看。
隻一眼,便是嚇得肝膽俱裂。
遠處,披著清一色玄色馬甲的輕騎兵悄無聲息的出現,如同一根破弦之箭,又似收割生命靈魂的死神,直直從地平線盡頭壓了過來。
為首那人身披深沉的黑色披風,金眸肆意灼灼,一手牽動韁繩,一手提著寒光熠熠的寶劍,身上殺氣煞煞,直直冷笑,聲音響徹雲霄。
“罪人趙高,勾結丞相公子,假傳聖旨,意欲謀反,你可知罪”
這裏屬秦上郡, 放在後世屬於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的地域,是秦朝北邊的咽喉之處, 若是上郡失守, 那鹹陽便沒了倚仗, 從古至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公子扶蘇在這裏已經駐守好幾年。邊疆一直都是十分容易攢軍功的地方,更何況始皇還撥給了他三十萬大軍和一半虎符,又是派他坐鎮此地,此舉背後的寓意深長,相當值得推敲。
明明是這麽顯而易見的事情,公子扶蘇卻在看到假聖旨後問也不問,含淚揮劍自刎, 傻的令人心疼。
雖然秦律確實在這一條上有著重規定, 但這皇長子未免也太憨憨了。手握這麽多軍權, 又有賢兵良將作輔, 還不知道快馬加鞭趕迴鹹陽看看, 就宗鶴看,這三十萬大軍完全可以來個逼宮造反,就算秦始皇現在沒死, 造反的成功率都高達五六成。
搞不好嬴政就是看中了自己皇長子這片赤誠衷心呢
因為剛剛一番變故, 營地裏生起的火堆全部熄滅。所有的士兵整裝待命, 肅靜站立。
要是嬴政知道自己著重培養的皇長子居然就這麽死在了奸人的計謀之下,恐怕怎麽也得氣得從棺材裏蹦起來吧。
宗鶴不無所以的想著。
他接過一旁蒙恬遞來的披風,隨手係在身上,熟練的一躍而起,翻身上馬,動作瀟灑至極,賞心悅目。
在馬上坐好後,他開始下達命令,言簡意賅,有條不紊,“二十萬大軍以萬為單位,每隊由一位下轄都尉帶隊,再細分至千,每隊由部都尉負責監管,其餘皆以我大秦部曲製為準。”
“蒙將軍。”
分配好行進秩序後,宗鶴調轉馬頭,居高臨下的俯視著自己身旁那位大秦名將。
“蒙恬在。”
身披寒甲,麵色堅毅的將軍急忙抱拳行禮。
蒙恬和公子扶蘇的關係不錯,算是一起長大的舊友。但畢竟兩人一個皇長子一個將軍,到底身份有別,即使如今因為完整虎符的出現和公子扶蘇的怪異而驚疑不定,卻也不會在如此緊要關頭出聲。
“監管後方行軍的重任,孤就托付於你了。”
明明是如此重任,宗鶴卻愣是說的輕描淡寫,連一句過多的囑咐都沒有,好似在說今日天氣一般稀鬆平常。
蒙恬的忠誠自然不必多言,他深得始皇嬴政君心,最主要的是他在曆史記載中至死也未摻和進趙高之列,將後方托付給他,宗鶴自然是放心的很。
再者說來,蒙恬也是最了解公子扶蘇的人。方才宗鶴拔劍逼問使臣的那一幕太過咄咄逼人,從蒙恬臉上猶豫的表情裏,宗鶴讀出了自己與曆史上公子扶蘇性格和行事作風的大相徑庭。
為了以免節外生枝,他得把這個最大的變數調離開。
但偏偏蒙恬毫不知情,聽聞這等命令後,轉瞬就將所有疑惑拋之腦後,內心激蕩萬分。
所有人對手持虎符的扶蘇自然是言聽計從,無論如何,將二十萬大軍全權交由蒙恬,無疑是對一位將領最高的信任。
士為知己者死
蒙恬立馬單膝跪地,沉聲道“蒙恬領命,必不負公子重托”
宗鶴滿意的頷首,重新將目光放到自己身後泱泱一片烏壓壓的秦軍上,眼神深邃悠遠。
上郡距離鹹陽有數百公裏的距離,這個距離對於古代來說算很長了。
一般軍隊一日的腳程大概在五十到六十公裏左右,即使是在曆史上威名赫赫,隨著秦王征戰六國的秦軍,一日頂多行軍百裏。按這個速度算,少說也得五六日才能到鹹陽。
但現在這個時間線裏始皇已崩殂於沙丘,被李斯趙高和胡亥秘密將遺體運迴鹹陽。沙丘在河北省邢台市廣宗境內,雖說路程比上郡到鹹陽還要多兩百公裏,但宗鶴估計他們至少是行路過半,確保自己萬無一失後才發出的這道假聖旨。
而且使者即使快馬加鞭仍舊需要時間,從沙丘趕到上郡又耽擱了不少時間。
如果是這樣的話,宗鶴必須得趕在趙高等人之前,先一步帶著軍隊迴到鹹陽,這樣才能最好的控製局勢。
始皇去的突然,很多東西都沒來得及安排,要是讓趙高先迴了鹹陽,那這夥子亂臣賊子一定會迅速發布遺詔,以快刀斬亂麻之勢推胡亥上位。到時候帶兵圍城倒還顯得公子扶蘇名不正言不順,讓宗鶴這個事事完美主義的性子完全不能忍。
細細算下來,留給宗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端坐於馬背上,略微思索後再次拔高音量,麵對眾兵士,朗聲道“我大秦鐵甲素來威名赫赫,獎懲分明。如今鹹陽有難,吾等自當日夜兼程,趕迴鹹陽。”
“此乃我大秦生死存亡之際,刻不容緩。扶蘇以虎符為諾,以三日為期,若是能在三日內趕迴鹹陽者,皆按我大秦三等軍功行賞”
秦朝對軍隊的軍功劃分十分細致,細細可分為二十等。隻要在戰場上砍下敵人首級便可憑首級的多少,來換取不同的爵位,大大激勵了將士奮勇殺敵的積極性,造就了這麽一支虎狼之師。
三等軍功名為簪嫋,雖然不算多麽高級的軍功,對於最普通的將士來說已經是遙不可及,需要好幾百個人頭才能換得。而現如今,扶蘇公子竟說隻需在三日內趕迴鹹陽,便可得到封賞,這又如何不讓人激動呢
所有的士兵都克製不住自己內心的興奮,擂起戰鼓的聲音越發慷慨激昂,伴隨急促的鼓點,個個士氣高漲。
“五百精騎兵聽令,隨孤快馬加鞭趕迴鹹陽,即刻動身。”
見此情形,宗鶴勾唇一笑,內心不知為何湧起無數笑意。
這裏再怎麽真實也不過是夢境,他獅子大開口許諾多少軍功都無所謂,反正都是放空炮,把士兵們的士氣調動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曹操追擊劉備尚且能一晚上急行三百裏,宗鶴有充分理由相信,隻要誘惑足夠,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都說了得玩票大的,手上這麽多兵,宗鶴不搞事絕對不可能。
他不僅要在路上截殺趙高等人,還得將軍隊開到鹹陽去,在始皇陛下眼皮子底下來一個就地登基。
雙重刺激,不怕陛下不醒。睡了兩千多年,一醒來刺激大發,豈不美哉。
嘿嘿,造祖龍的反,想想還真的有點小激動。
白發青年隨手拿起士官呈遞在麵前的寶劍,扯動馬韁,這匹鬃毛呈深紅的千裏良駒在地麵上刨了兩下後,如同離弦之箭般率先朝前麵的巍巍荒原疾馳而去。五百精騎兵齊齊響應,緊緊綴在他身後。
秦人尚武,喜玄色。黑色的衣服在當時隻有高身份的人穿戴,就連秦軍的鐵甲也是暗色,在夜間行軍的時候有如一道悄無聲息的幽靈。
在他揚起白發落下的地方,大軍壓境,鐵甲沉沉,似是噩夢降臨。
結果還真就被宗鶴猜對了。
另一頭,親眼目睹了始皇崩殂的趙高等人正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開始往鹹陽趕。
如今正值炎炎夏日,一路上烈日炎炎,曬在人身上隻覺得火燒火燎。
在這樣的天氣人尚且會感到難受,又談何屍首
為了遮掩始皇仙去的事,不讓一路上隨行帝王出行的侍從們生疑,趙高下令再準備了一輛轀涼車,在裏麵放上一車腥臭無比的鮑魚,以混淆耳目。
原本公子胡亥兼愛兄長,尊敬帝王,並無那謀反之心。然而趙高是胡亥的老師,深知胡亥秉性,為人又有狼子野心,便苦口婆心的行勸。
趙高這個人十分可怕,口才出眾,堪稱三寸不爛之舌。他數次勸說胡亥無果,便先斬後奏,讓使者帶著假聖旨先去往上郡,再在行路過程中慢慢和公子胡亥磨。
不管怎麽說,假聖旨已然是發了出去的。隻要競爭皇位的最大威脅者皇長子扶蘇中了趙高的計,那胡亥作為跟隨始皇巡遊的,算是第二個比較受寵的皇子,那個位置自然也是當仁不讓的穩坐。
所以這一路上,趙高那叫一個春風得意。
公子扶蘇的性格他太過了解,那就是一個優柔寡斷,仁愛忠愚的性子。他這個假聖旨的計謀隻要不出差錯,能有分的把握,不費一兵一卒解決掉扶蘇。
“公子,如今前方便是鹹陽,趙高前幾日所言,還請您多多考慮才是。”
也許是勝券在握,如今不過一介中東府令的趙高越發趾高氣揚,頻繁出入公子胡亥的馬車,進行遊走勸說。
“我不過是父皇一位並不受寵的皇子,若是如此不義不孝,如何能夠擔得大任”
聽聞趙高的話,頭戴玉冠,身著白色袍服的胡亥低頭歎氣。
胡亥還很年輕,他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平日裏雖然也會因為兄長扶蘇被父皇器重而心生妒忌,可是到這種大事上還是十分拎得清,這些天也拒絕了趙高很多次。
但到底還是有些意動。不然僅僅是趙高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早就該被拉出去五馬分屍。
趙高太了解胡亥了,在很久以前,他陪侍胡亥身邊,便深知這位皇末子對長子的妒忌。
妒忌是把雙刃劍,隻要用在對的地方,演變成燎原大火也不過是時間問題,主要得看趙高撬不撬得動這個牆角,將人心最深處的惡意引誘出來。
胡亥並沒有多麽得到秦始皇的寵愛,即使他是末子。
那位雄才大略,冷酷無情的帝王似乎沒有心一般,就連對自己的兒子也同樣毫不留情。
也就隻有公子扶蘇例外。扶蘇作為長子出生的時候,那時的嬴政尚且沒有日後這般深沉老練,對第一位長子自然是傾注了許多關愛,甚至親自教導撫養,其中感情自然不必多言。
趙高是看得明白,始皇陛下最屬意的繼承人絕對是公子扶蘇無疑。
先是兵權,又是調出鹹陽,遠離宮中波瀾詭譎的政治泥潭。看似是讓長子遠離權力中心,又何嚐不是一種另類的保護
那可是三十萬秦兵啊這麽多年的駐守上郡,足以讓扶蘇深得武技和領兵作戰的才能,並且完全掌握這支雄武之師。不管日後哪一位公子有了反心,都絕對不可能抵擋扶蘇率領的鐵騎。
至於胡亥
從趙高小心翼翼對始皇的觀察中,卻是越觀察越心驚。
胡亥雖是末子,頂多說一句天真爛漫,毫無心機。
也許正是這點才入了始皇的眼。
可入眼又有何用始皇對胡亥的態度從來都是縱容,並不多加管束。
不多加管束可不是好事,說的難聽點便是左右是個打發時間的玩意兒,和其他那些供帝王消遣娛樂的戲子們沒有任何差別。
胡亥這步棋,趙高必須得拿下。
因為他是對於趙高來說,最好控製的傀儡。
“公子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當然,趙高雖然自己看得明白,但他是絕對不會把這些話告訴胡亥的。
不僅不會告訴,還要把胡亥往溝裏帶,好在胡亥還小,性格又透露著不加掩飾的殘暴和兇厲,讓趙高有無數可乘之機。
於是他再接再厲,長長作揖,愁眉苦臉又苦口婆心的道“這次東巡,多少公子不得隨行近侍陛下,就連長公子不也依然苦苦駐守上郡,多年來不得陛下口令,無法走出邊疆一步而您不過是對陛下一提,陛下便欣然應允您的隨行,這豈不是正好說明了陛下對您的器重”
見胡亥麵上有鬆動之色,趙高大喜過望,接著一作揖,繼續進言,“想必也是因為您年紀過小,還不忍心把您推到朝堂中麵對那些風雲詭譎。不然您說,為什麽這麽多年來,陛下都不曾設立太子。陛下此舉,定是為您好啊”
是啊,父皇為什麽這麽多年來都不設立太子呢
胡亥有一瞬間的鬆怔。
若是兄長扶蘇有太子的賢能,那父皇早就應當將太子之位早早定下,讓兄長去坐那個位置,也免了以後手足殘殺的情景,早早熄了兄弟們的心。
可是父皇一直不立太子,這有太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了。
難不成真的就如趙高所言,太子之位,實際上是為他胡亥而留的
古代皇子三大錯覺之父皇是愛我的。
“這”
胡亥囁嚅著,內心的天平已然有了傾斜。
作為千古一帝的末子,他也曾無數次沾沾自喜自己在帝王麵前得到的寵愛。即使隻有那麽微不足道的一些,比起其他那些連父皇麵都見不到的公子來說,早已算無上榮耀。
隻有扶蘇。
父皇對扶蘇的關注眾人皆知。即使是扶蘇被調遣上郡,每個月的夜晚,帝王依然會挑燈修書,讓使臣快馬加鞭趕去上郡,傳達帝王最新的命令。
胡亥躲在宮牆的牆角,看著燈火通明的章台宮,不甘和嫉妒就如同毒蛇般蠶食著他的心頭。
“商湯和周武王同樣是造反他們的主君,天下人不僅不會說他們不忠,反而還會誇他們賢明。衛君將自己的父親殺害,孔子還在自己的書裏記載並誇耀他。大丈夫不能猶豫,如今陛下已去,我泱泱大秦怎能被那優柔寡斷的長公子執掌依趙高所見,公子您可千萬不要辜負了陛下一片期望,早日迴歸鹹陽,登基加冕,昭告天下才是。”
趙高這一番話引經據典,看似十分有條理,實則偷換概念,不可謂不高明。
不過對於胡亥這種毛都還沒長齊的皇子而言,這番話可謂相當受用。
胡亥自己內心未嚐沒有過意動,從他拒絕趙高的話裏,內外皆是擔憂天下人說他不忠不孝。如今趙高便是找準了這七寸,精準打擊,一下子就把胡亥心中那一點點星星之火給吹起,拱成燎原之勢。
“唉,趙府令說的極是,是胡亥魔怔了。”
白衣公子稍稍一愣,終於被完全說服,再也抑製不住自己滿心激動之情,垂放在馬車書案上的右手止不住的顫抖。
那可是大秦帝國。
胡亥隻要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坐在那張象征至高皇權的那個自己以前連上朝都沒有資格,隻能偷偷摸摸在下朝後遠遠觀望的龍椅上,內心就熾熱萬分。
“胡亥定然不會辜負父皇的期望。”
“隻是”
胡亥麵露猶豫,“長兄扶蘇那邊”
胡亥也不傻,公子扶蘇人在上郡,手下統領著三十萬大兵,若是等他知道了始皇崩殂的事情,在扶蘇手握兵權的情況下,這皇位最後歸屬還真不好說。
雖然公子扶蘇不在朝野已久,但朝廷中支持他成為太子的唿聲依然久經不衰。
秦賦稅徭役重,百姓雖安居樂業,久而久之也苦不堪言。
在一位雷厲果斷、殘暴專仁的暴君開闊疆域,完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首次大一統後,正是需要一位愛民如子、禮賢下士的仁慈君主穩固天下之心的時候。
正因為這點,扶蘇在朝堂上的唿聲相當之高,深得民心。胡亥也是猜測這點惹得他父皇不喜,將其外調至上郡。
“公子不必憂心。”
終於把胡亥拉上了賊船,趙高現在心情好得很,立馬打包票,表示這事包在他身上,“去往上郡的使者已經出發,如果中途不出差錯,臣保證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解決那位長公子。”
這迴胡亥終於定下心來,他麻溜的從馬車的軟座上起身,連忙將趙高從地上拉起,“府令一言,如同醍醐灌頂。等日後迴到鹹陽,胡亥必有重謝。”
“公子言重了,為公子效勞是趙高的榮幸才是。”
事已至此,趙高可謂誌得意滿。胡亥已經被他說動,李斯那邊也是萬無一失。有了這幾個人,想要謀得大秦江山,那還真不在話下。
等胡亥登基後,依此番功績,他趙高一定能成為當之無愧的功臣,君王之下第一人。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趙高深知始皇帝的事情瞞不了多久,早早的假借玉璽下了全軍疾行的聖旨。
他們抄直道,如今距離鹹陽越來越近,也象征著趙高的狂野願景即將實現。
趙高從公子胡亥的馬車中下來後,隨手從隨行的侍從那裏牽來一匹高頭大馬,取下一旁的馬鞭翻身上去,趾高氣揚的坐上去。
長長的車隊在他身後疾行,馬車軲轆軲轆碾過地麵,伴隨著馬蹄揚起的聲音,奏成一連串疾行不停的樂章。這一串浩浩蕩蕩的車隊前天經過武關,如今已到鹹陽近郊。
如今天氣實在太過幹燥,炎炎夏日在空中肆意揮灑這灼熱溫度,蒸得一路車隊上的人滿頭大汗,個個汗流浹背。
行路之際,整條官道上都是黃土飛揚,塵土四起,伴隨著燥熱的溫度,莫名讓人有些內心不安。
趙高將一整個計劃在內心過了一遍。
他一介中書府令,得以遊走到丞相李斯和公子胡亥,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傳國玉璽在他手上保管,同時他也是最先發現始皇已死的那個人。
李斯本也有狼子野心,和趙高算是不謀而合。為了確保假聖旨的真實性,趙高將傳國玉璽給了自己幕僚帶去上郡。
應當不會出錯了。
趙高穩了穩心神,低頭吩咐一旁的侍者,“如今鹹陽已近,隊伍中派幾支騎兵去通告宮中。陛下就要歸來,讓其宮人速速出來接駕。”
“稟告府令。”
那侍者一反常態的沒有抬頭,而是直勾勾的盯著遠方的地平線,聲音頗有些驚異,“鹹陽接駕的隊伍似乎已經來了。”
“什麽怎麽可能”
趙高第一個反應就是不信。
這一路上他聯合李斯將消息封鎖的死死的,就連結束東巡,迴歸鹹陽的時間也比原定要早了近半個月。按理說,除了他們車隊的寥寥幾人外,其他人,更別說鹹陽,是決計不可能知曉始皇車駕歸來具體時間的。
所以他自己迴頭,抬眸去看。
隻一眼,便是嚇得肝膽俱裂。
遠處,披著清一色玄色馬甲的輕騎兵悄無聲息的出現,如同一根破弦之箭,又似收割生命靈魂的死神,直直從地平線盡頭壓了過來。
為首那人身披深沉的黑色披風,金眸肆意灼灼,一手牽動韁繩,一手提著寒光熠熠的寶劍,身上殺氣煞煞,直直冷笑,聲音響徹雲霄。
“罪人趙高,勾結丞相公子,假傳聖旨,意欲謀反,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