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玫出嫁後,他們三房是閑下來了,可就是有人看不得他們閑。
周嫻看著笑語盈盈的王夫人,真的是有些頭痛,元春的親事是不錯,定的頌國公家長房嫡次子。可這次子又不是長子,分家之後還不是要搬出來。
“這次我們元春出嫁可要勞煩她三嬸了,我們珠兒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實在是有些忙不過來了。”王夫人的表情可以是有些諂媚了,畢竟如果能請的動郡主給元春主婚,那以後在頌國公府,就算是頌國公也要給元春麵子的。
周嫻哪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麽,雖然她對元春沒什麽惡感,但好感也談不上,不過想到元春不能進宮給賈家省去了一個大麻煩,她到也沒有一口拒絕,“這話怎麽的,元春可是二嫂唯一的女兒,這出嫁這樣的事情哪有母親不出麵讓我這一個三嬸出麵的。”
王夫人自然是知道這些的,其實讓郡主給元春主婚雖然可以提高元春的身份,但是再怎麽樣她也是會感到可惜的,“郡主的極是,可是家裏還有珠兒要照顧”
“哦,對了,昨個聽大嫂,二嫂房裏的鄒姨娘有了生孕,這可真是趕一塊去了,”周嫻一拍手,像是剛想起來似的,“那二嫂這段時間確實有的忙了。”
一聽周嫻提起鄒姨娘,王夫人的臉色一頓時變得很難看,雖然隻有一瞬間,“可不是,都三個月了才查出來。”
道鄒姨娘,她是賈政清客家的女兒,比起趙姨娘這樣的家生子,身份自然高了不止一等,當然到底還是姨娘就是了。要自從上一次流產到現在已經過去七八年了,雖中間賈政守了三年的孝,但是鄒姨娘流產傷了身子,以後再難有孩子了這個觀點已經深入王夫人腦海裏了,所以雖然還是很討厭鄒姨娘,但是比起已經生了一女的趙姨娘來,明顯後者更是王夫人警惕的對象。結果就是這個王夫人心裏不下蛋的母雞盡然懷上了,雖然即使是兒子也是個庶子,但是這孩子如果生下來就是賈府眾人守孝之後第一個新生兒,她到不太好下手了。
周嫻看著王夫人憋屈的樣子,不知怎的就是有一種渾身暢快的感覺,雖然她不斷對自己以前的事要放下,要放下,但是這種能讓王夫人吃癟的事,周嫻看了還是很高興的。
“既然是這樣,那如果我什麽忙都不幫就太不給二嫂麵子了,元春那兒還是二嫂自己出麵會比較好,畢竟我們這房已經分出來了,不過幫點忙還是沒問題的。”周嫻想了想還是覺得可以幫點忙,她前世雖然在賈府裏待著見不到什麽外人,但院子裏最不缺的就是碎嘴的下人,今天茂國公家怎麽怎麽樣,明天吏部尚書家又出了什麽事,雖然都影影綽綽的沒什麽根據,但無風不起浪。而元春嫁的這頌國公家倒是挺老實分的,頌國公家現任的國公爺和賈代善一樣都沒有降一級襲爵,來兩家的門第都一樣不過賈家因為賈代善去世現在已經是一等將軍府,而頌國公家的國公爺還健在,這就是兩家的差距了。不過王夫人能給元春結上這樣的親事靠的也還是將軍府的門第就是了。
王夫人聽見郡主答應幫忙,哪還注意的了什麽大忙忙的,或者應該一開始她就隻是希望周嫻能出麵就行了,至於主婚這樣的事來也不適合她去做,“郡主能答應幫忙就是我們元姐兒的福氣了,哪還能真讓您忙上忙下的。”
“這樣來,怎麽是元姐兒先出嫁的珠哥兒那兒怎麽還沒個動靜,二嫂不會光顧著女兒,結果倒把兒子放一邊了吧”周嫻有些好奇,她是知道的,賈政想給兒子訂下國子監祭酒李家的女兒,也就是前世賈珠的妻子李紈,不過不知怎麽的最後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一聽周嫻提起這件事,王夫人開始大倒苦水,“珠兒最近不是身體不好嘛我倒是想給他把我娘家的侄女訂下來,可是娘家嫂子什麽女兒還,要在看看,就耽擱在這兒了。”
這真是不拿她當外人了,還有這和元春現在就嫁人有什麽關係嗎元春今年也才十五歲吧,“這不是疼女兒想多留女兒兩年嘛二嫂也太心急了。”
王夫人話出口才察覺自己好像多了,不過都了,她性把周嫻當心靈垃圾桶了,“也不知道老爺在想什麽,那國子監祭酒家的女兒怎麽和珠兒配呢”要不是她以珠兒身體不好為借口,要推遲兩年成親,這李家的女兒就真要進她家門了。
周嫻還能什麽,她又不能把人轟出去,隻能靜靜的坐著,結結實實給王夫人當了迴垃圾桶,一邊聽一邊在心裏罵自己,叫你多事問這個幹什麽然後又開始不由自主的想如果一開始她樹立一個潑辣的形象是不是會更好些
王夫人自元春時候就有把她送進宮的打算,自然也就沒有從就給她備嫁妝,不過王夫人自己出嫁的時候嫁妝就不少,而且賈母看元春是嫁進國公府添妝給了不少,其實那些布料首飾,藥材香料,古董字畫什麽的都是很好準備的,關鍵還是家具那塊兒,所以家裏有女兒的一定要從開始準備這些東西啊最後還是周嫻幫王夫人聯係的人,畢竟要湊齊一份黃花梨的家具不是隻要有錢就夠的。
看著王夫人手忙腳亂的給元春理嫁妝,周嫻也沒提什麽,她知道王夫人才不會管什麽低不低調呢,來元春不能進宮就已經讓她的美夢破碎了,現在可著勁的給元春備嫁妝也是一種發泄吧數了數,加上家具,嗯,差不多一百多台。
元春的婚期定在了開春三月份,也就是新年後的一個月,到這周嫻就有些怨念了,不是要外放的嗎玫姐兒的婚期是在十二月,這都快兩個月了,上麵也沒提這事,那玫姐兒的婚事那麽趕是做什麽,從訂婚到成親一共就用了四個月,真是
其實這倒是是周嫻想左了,哪有人會在新年的時候給人下調令的再吏部的人也是知道賈家這段時間一堆婚事趕一塊了,這種不太急的調令他們都是會看人看時間的,所以隻能賈攸和周嫻兩個對這方麵還是不太了解啊
元春出嫁的那天很熱鬧,至少比賈玫的婚禮要熱鬧不少,倒不是賈玫的婚禮冷清什麽的,隻是她的夫家方家的一堆親戚都在山東,婚禮趕上的人不多。可元春這兒就不一樣了,國公府這樣的高門大戶,不算那些堂親表親什麽的,就隻是親兄弟就已經夠多的了,除去嫁出去的女兒,頌國公有三個嫡子,三個庶子,元春嫁的是大房嫡次子,大房也有三個嫡子,一個庶子,叔叔伯伯哥哥弟弟的一堆,這婚禮想不熱鬧都不行。
想到這樣一大家子周嫻就有些頭痛,這要想好好過自己的日子還不知道要熬到什麽時候呢王夫人怎麽給元春挑了這麽一家雖國公府這樣的門第很符合高門嫁女的要求,可是這龐大的家庭關係處理起來也是夠人嗆得了。而且莫現在大房還沒有承爵,就算以後承了爵,那也沒有次子的事情,周嫻實在是不能明白王夫人的意思。
周嫻看著笑語盈盈的王夫人,真的是有些頭痛,元春的親事是不錯,定的頌國公家長房嫡次子。可這次子又不是長子,分家之後還不是要搬出來。
“這次我們元春出嫁可要勞煩她三嬸了,我們珠兒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實在是有些忙不過來了。”王夫人的表情可以是有些諂媚了,畢竟如果能請的動郡主給元春主婚,那以後在頌國公府,就算是頌國公也要給元春麵子的。
周嫻哪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麽,雖然她對元春沒什麽惡感,但好感也談不上,不過想到元春不能進宮給賈家省去了一個大麻煩,她到也沒有一口拒絕,“這話怎麽的,元春可是二嫂唯一的女兒,這出嫁這樣的事情哪有母親不出麵讓我這一個三嬸出麵的。”
王夫人自然是知道這些的,其實讓郡主給元春主婚雖然可以提高元春的身份,但是再怎麽樣她也是會感到可惜的,“郡主的極是,可是家裏還有珠兒要照顧”
“哦,對了,昨個聽大嫂,二嫂房裏的鄒姨娘有了生孕,這可真是趕一塊去了,”周嫻一拍手,像是剛想起來似的,“那二嫂這段時間確實有的忙了。”
一聽周嫻提起鄒姨娘,王夫人的臉色一頓時變得很難看,雖然隻有一瞬間,“可不是,都三個月了才查出來。”
道鄒姨娘,她是賈政清客家的女兒,比起趙姨娘這樣的家生子,身份自然高了不止一等,當然到底還是姨娘就是了。要自從上一次流產到現在已經過去七八年了,雖中間賈政守了三年的孝,但是鄒姨娘流產傷了身子,以後再難有孩子了這個觀點已經深入王夫人腦海裏了,所以雖然還是很討厭鄒姨娘,但是比起已經生了一女的趙姨娘來,明顯後者更是王夫人警惕的對象。結果就是這個王夫人心裏不下蛋的母雞盡然懷上了,雖然即使是兒子也是個庶子,但是這孩子如果生下來就是賈府眾人守孝之後第一個新生兒,她到不太好下手了。
周嫻看著王夫人憋屈的樣子,不知怎的就是有一種渾身暢快的感覺,雖然她不斷對自己以前的事要放下,要放下,但是這種能讓王夫人吃癟的事,周嫻看了還是很高興的。
“既然是這樣,那如果我什麽忙都不幫就太不給二嫂麵子了,元春那兒還是二嫂自己出麵會比較好,畢竟我們這房已經分出來了,不過幫點忙還是沒問題的。”周嫻想了想還是覺得可以幫點忙,她前世雖然在賈府裏待著見不到什麽外人,但院子裏最不缺的就是碎嘴的下人,今天茂國公家怎麽怎麽樣,明天吏部尚書家又出了什麽事,雖然都影影綽綽的沒什麽根據,但無風不起浪。而元春嫁的這頌國公家倒是挺老實分的,頌國公家現任的國公爺和賈代善一樣都沒有降一級襲爵,來兩家的門第都一樣不過賈家因為賈代善去世現在已經是一等將軍府,而頌國公家的國公爺還健在,這就是兩家的差距了。不過王夫人能給元春結上這樣的親事靠的也還是將軍府的門第就是了。
王夫人聽見郡主答應幫忙,哪還注意的了什麽大忙忙的,或者應該一開始她就隻是希望周嫻能出麵就行了,至於主婚這樣的事來也不適合她去做,“郡主能答應幫忙就是我們元姐兒的福氣了,哪還能真讓您忙上忙下的。”
“這樣來,怎麽是元姐兒先出嫁的珠哥兒那兒怎麽還沒個動靜,二嫂不會光顧著女兒,結果倒把兒子放一邊了吧”周嫻有些好奇,她是知道的,賈政想給兒子訂下國子監祭酒李家的女兒,也就是前世賈珠的妻子李紈,不過不知怎麽的最後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一聽周嫻提起這件事,王夫人開始大倒苦水,“珠兒最近不是身體不好嘛我倒是想給他把我娘家的侄女訂下來,可是娘家嫂子什麽女兒還,要在看看,就耽擱在這兒了。”
這真是不拿她當外人了,還有這和元春現在就嫁人有什麽關係嗎元春今年也才十五歲吧,“這不是疼女兒想多留女兒兩年嘛二嫂也太心急了。”
王夫人話出口才察覺自己好像多了,不過都了,她性把周嫻當心靈垃圾桶了,“也不知道老爺在想什麽,那國子監祭酒家的女兒怎麽和珠兒配呢”要不是她以珠兒身體不好為借口,要推遲兩年成親,這李家的女兒就真要進她家門了。
周嫻還能什麽,她又不能把人轟出去,隻能靜靜的坐著,結結實實給王夫人當了迴垃圾桶,一邊聽一邊在心裏罵自己,叫你多事問這個幹什麽然後又開始不由自主的想如果一開始她樹立一個潑辣的形象是不是會更好些
王夫人自元春時候就有把她送進宮的打算,自然也就沒有從就給她備嫁妝,不過王夫人自己出嫁的時候嫁妝就不少,而且賈母看元春是嫁進國公府添妝給了不少,其實那些布料首飾,藥材香料,古董字畫什麽的都是很好準備的,關鍵還是家具那塊兒,所以家裏有女兒的一定要從開始準備這些東西啊最後還是周嫻幫王夫人聯係的人,畢竟要湊齊一份黃花梨的家具不是隻要有錢就夠的。
看著王夫人手忙腳亂的給元春理嫁妝,周嫻也沒提什麽,她知道王夫人才不會管什麽低不低調呢,來元春不能進宮就已經讓她的美夢破碎了,現在可著勁的給元春備嫁妝也是一種發泄吧數了數,加上家具,嗯,差不多一百多台。
元春的婚期定在了開春三月份,也就是新年後的一個月,到這周嫻就有些怨念了,不是要外放的嗎玫姐兒的婚期是在十二月,這都快兩個月了,上麵也沒提這事,那玫姐兒的婚事那麽趕是做什麽,從訂婚到成親一共就用了四個月,真是
其實這倒是是周嫻想左了,哪有人會在新年的時候給人下調令的再吏部的人也是知道賈家這段時間一堆婚事趕一塊了,這種不太急的調令他們都是會看人看時間的,所以隻能賈攸和周嫻兩個對這方麵還是不太了解啊
元春出嫁的那天很熱鬧,至少比賈玫的婚禮要熱鬧不少,倒不是賈玫的婚禮冷清什麽的,隻是她的夫家方家的一堆親戚都在山東,婚禮趕上的人不多。可元春這兒就不一樣了,國公府這樣的高門大戶,不算那些堂親表親什麽的,就隻是親兄弟就已經夠多的了,除去嫁出去的女兒,頌國公有三個嫡子,三個庶子,元春嫁的是大房嫡次子,大房也有三個嫡子,一個庶子,叔叔伯伯哥哥弟弟的一堆,這婚禮想不熱鬧都不行。
想到這樣一大家子周嫻就有些頭痛,這要想好好過自己的日子還不知道要熬到什麽時候呢王夫人怎麽給元春挑了這麽一家雖國公府這樣的門第很符合高門嫁女的要求,可是這龐大的家庭關係處理起來也是夠人嗆得了。而且莫現在大房還沒有承爵,就算以後承了爵,那也沒有次子的事情,周嫻實在是不能明白王夫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