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妾循著打鬥聲而來,便見公主與一位女子打得不可開交,因擔憂公主安危,便差如煙前來打探,卻不曾想到,這位女子一出手,便將如煙推進了湖裏,見到如煙被救,竟還欲再行毒手!”
夏妃在亭外跪立,呈情的聲音帶著顫音,還能聽出其間的委屈與心傷。
聽著義正言辭,然而全是臆測。
裝柔弱她也會的,迎上皇帝的視線,喻曉夏擺出可憐兮兮的神色。
她腦中閃過無數說辭,話出口,卻隻憋出一句,“皇上,夏妃誤會了。”
李衍等了半天,卻隻等到這樣一句敷衍的話。
他微怔後,眼裏不由閃過絲無奈的笑意。
夏妃著實被氣到了,這位女子不僅歹毒,還欲推脫罪責,
“如煙是臣妾最倚仗的宮女,臣妾絕不會拿她的性命開玩笑,臣妾所言句句屬實,在場各位都是親眼所見,還請皇上還臣妾一個公道!”
夏妃指責完,氣氛便變得有些緊張。
在場的人都親眼所見?喻曉夏頗為無語。
寧王與七事發後才來,神弩衛成排背立,並無人得見。
倒是公主離得最近,可當時公主正踏上廊橋,她與如煙卻在廊橋底端。
但夏妃如此信誓旦旦,誰敢出聲反駁。
夏妃鐵了心要嚴懲她,其實不打緊。
然而夏妃是皇帝的寵妃,皇帝必定要為夏妃做主,可得罪皇帝的下場,她連想都不敢想。
即便這次確是她整了如煙,但到底不是夏妃所言。
她沒有親手推如煙,那多舌搶救溺水之人的言論,也不是要再下狠手。
皇帝一直看著她,無悲無喜,好似並不為夏妃所動,也不曾有一絲嫌惡她。
喻曉夏卻比誰都知道,這樣的皇帝才最是可怕。
她忽然湧出些難言的酸楚來,還是靠自己牢固,性命最重要。
在皇帝麵前為自己辯白,其實她以前也做的很拿手,“皇上……”
七卻徑直打斷她,“啟稟陛下,夏妃所言有失偏頗,卑職正與十一切磋,便聽見有人落水,此事與十一並無任何關係。”
喻曉夏驚訝地睜大眼,七竟為了她在皇帝麵前作偽證?
這話裏無處不是漏洞,寧王與公主隨便一人,便可輕易推翻。
虧得七還總說她冒失,他比她又好得到哪裏去。
然而這仗義又愚蠢的話,卻令喻曉夏頗為感動,她終於感到自己不是一個人了。
喻曉夏眼含熱意望著七,無聲表達著謝意。
皇帝卻不知哪根弦被觸到,不再管此間黑白,突然下了旨:
以擅自調動神弩衛的罪責,將逐月公主與喻曉夏罰至幽玄樓思過。
喻曉夏被帶離時,夏妃許是不滿皇帝的處置,在與皇帝說些什麽。
她的辯解,皇帝一句未聽,便這樣下旨打發她離開,如今倒一心聽夏妃說話,敢情是嫌她們礙眼了。
皇帝這樣偏私袒護,簡直是以權謀私。
到得幽玄樓時,喻曉夏仍有些憤憤不平。
幽深的甬道盡頭,立著一棟高聳的樓閣,古樸莊嚴,看著很有些年頭。
公主被侍衛簇擁著進入,卻不吵不鬧,走得四平八穩,仿佛習以為常。
然而引著她的侍衛,卻腳步一轉,將她帶入了另一間房。
喻曉夏立時警覺道:“為何將我帶到這裏?公主呢?”
迴答她的,隻有木門沉重闔上的聲音。
樓閣幽深,窗欞高而窄小,日光正盛的時辰,木門閉合後,卻隻餘了些晦暗的光線。
這是間不算寬敞的佛堂,喻曉夏將蒲團拖到光亮處,跪坐上去,不免忐忑不安起來。
皇帝懲罰思過,若是隻關小黑屋還好,可現在隔開公主,將她單獨關押,莫不是為了替夏妃出氣,要對她上宮刑?
夏至後日頭漸辣,寧王將未央宮的事情處理妥當後,雖已近酉時,溫度還是有些灼人。
還未踏進乾吟宮,楊喜來便將他引到了宮宛內。
夕陽將天際染得透紅,皇帝在餘暉裏與自己對弈,一派安然閑適。
寧王瞧了眼自己風塵仆仆的樣子,過去一把搖開折扇,對著滿是棋子卻仍是平局的棋盤,笑道:
“臣許久未與皇兄對弈了,今日再與皇兄討教一番。”
塵土在光下四散,李衍皺了皺眉,卻從善如流拾起了黑子,“不迴府?”
寧王也拾過白子,迴道:
“皇兄莫不是忘了,臣弟奉你的旨,這不剛處理完未央宮的事情呢,連口水都不給喝,便要打發臣弟迴府?”
李衍抬了抬手,楊喜來忙奉上清茶,寧王接過便飲了起來。
李衍繼續拾子道:“朕這兒茶不多,你悠著點喝。”
寧王確實渴了,但他是心中有無數困惑,才特意忍到此時。
開局下了不到兩子,寧王便忍不住道:
“皇兄不問問未央宮的情形麽?你將曦兒與十一關著,臣弟還以為你要特意空出時間來,好仔細寬慰夏妃,卻著實沒想到,皇兄你轉身便離去了。夏妃當時的表情,連臣弟見了都覺得甚是可憐,皇兄就沒有半絲擔憂?”
李衍專注望著棋盤,“為何要擔憂,那宮女落水,夏妃關切便好,朕又不是禦醫,留下有何用。”
不說這個當口,正是女人無助需安慰,對男女關係大有增進的時期;
便是稍稍關心夏妃,令她更迷戀皇兄,對日後的行事,也是很有裨益的。
寧王搖了搖頭,他一時不大確定,皇兄是不屑於後者,所以連周旋也不願。還是真正不解風情,對夏妃全然無意。
失神的時間,已被皇帝又吃了一子。
寧王渾不在意,若無其事點上白子,
“雖然夏妃是皇兄宮妃,但臣弟所見,皇兄似乎對十一更為關注,臣弟倒真想問上一問,皇兄是何如看待十一的?”
這問題他琢磨許久,能得出一些答案,卻總很模糊。
寧王說完便直視皇帝,生怕他皇兄口是心非卻不知自。
李衍卻頭也未抬,不假思索道:“十一?十一很好。”
很好……
尤其那神情與語氣,宛如誇讚自己的事物般自然。
皇兄對十一另眼相待的坦然,令寧王很是詫異。
半響,寧王放下棋子道:“那夏妃與十一比起來……”
“十一是十一,夏曉是夏曉。”李衍準確吃掉一片白子,才續道:“怎能做比。”
夏妃與十一做不得比,那在皇兄心裏,十一究竟占了多少分量?
寧王心中著實驚了一下,“皇兄可是要賜封十一?”
遠處山巒起伏,輪廓在晚霞裏看不真切,李衍的眼神,忽而變得悠遠而複雜起來,
“這個問題,我倒還未想過。江湖中人,習慣了無拘無束,我有時也能感知,她並不喜歡宮中的生活。”
良久後,李衍收迴視線,表情恢複如初,抬手堵住白子一個活眼。
李衍話鋒一轉,“不過重新養成習慣,倒並是多難的事。”
若是朝堂權謀,皇兄如此篤定,自是無妨,但感情一事,不能理所當然,講究個兩情相悅。
寧王斟酌著措辭道:
“恕臣弟直言,十一她似乎對皇兄並無……唔臣弟的意思是,十一的言行舉止,皆可看出對皇兄的懼怕,這個習慣她真能養成麽?”
李衍睨了他一眼,“你眼神不大好,都那樣親近過了,何來懼怕之說。”
那樣親近,是哪樣?
寧王有些摸不著頭腦,忽而想到什麽,訝道:“你們已經——”
也不知是默認,還是避而不答,李衍喉間逸出一聲冷哼,夾著棋子晃了晃,而後放在棋盤上,起身瞧了瞧天色。
李衍道:“母後前天念叨,說為你做了些糕點,你等會去請個安,今晚便歇在宮裏吧。”
哪裏是太後做的糕點,分明是逐月的手筆。
寧王望著麵前勝負已分的棋局苦了臉,再抬頭時,皇兄的身影,已隱在了暮色裏。
木門被打開的嘎吱聲,在靜謐的空間裏,仿佛被放大數倍。
喻曉夏顫了顫,猛然睜開眼,簷下的燈光照進來,地上出現了一雙青素緞雲靴。
雲靴在她身旁停了片刻,又往裏間行去了。
喻曉夏抬頭,便見男人站在佛龕香案旁,正專心致誌燃著佛油燈。
光亮照現的刹那,皇帝如玉的臉龐,似鍍了層佛光,在火光搖曳中,愈加俊美無雙。
喻曉夏盯著看了一會,咬了咬唇,提醒他道:“公主在隔壁那間大些的佛堂。”
李衍卻轉身道:“餓了麽,朕讓人做了雞絲粥,再等會。”
皇帝這是,親自替夏妃處治她來了?
喻曉夏臉色白了一分,哀戚呐呐道:“最後的晚餐麽。”
李衍揚眉,踏近幾步,示意她大點聲。
喻曉夏佯裝鎮定,穩住聲音解釋道:
“皇上,卑職並沒有推如煙,後來教夏妃按壓如煙的法子,也確實是對溺水之人有幫助的。”
李衍端詳了她好一陣,“你在浣衣局待了這麽久,就想出了這麽一個懲處的法子?”
皇帝簡直不按套路來,知道真相便罷了,還這樣直截了當戳穿她。
喻曉夏一時又是羞憤又是驚惶。
見她不迴答,李衍牽了牽唇角,淡聲吐出兩字,“出息。”
那嗓音自唇間溢出,隱約竟是帶了絲寵溺。
然而話畢,李衍感到她身子似顫栗了下,視線下移,便看見了她一直緊握的雙手,許是太過懼怕,手心被指甲嵌入,依稀見有血色。
——臣弟的意思是,十一的言行舉止,皆可看出對皇兄的懼怕。
李衍麵色沉了沉,倏地轉身出了佛堂。
喻曉夏心神陡然一鬆,身體軟成了一攤泥。
夏妃在亭外跪立,呈情的聲音帶著顫音,還能聽出其間的委屈與心傷。
聽著義正言辭,然而全是臆測。
裝柔弱她也會的,迎上皇帝的視線,喻曉夏擺出可憐兮兮的神色。
她腦中閃過無數說辭,話出口,卻隻憋出一句,“皇上,夏妃誤會了。”
李衍等了半天,卻隻等到這樣一句敷衍的話。
他微怔後,眼裏不由閃過絲無奈的笑意。
夏妃著實被氣到了,這位女子不僅歹毒,還欲推脫罪責,
“如煙是臣妾最倚仗的宮女,臣妾絕不會拿她的性命開玩笑,臣妾所言句句屬實,在場各位都是親眼所見,還請皇上還臣妾一個公道!”
夏妃指責完,氣氛便變得有些緊張。
在場的人都親眼所見?喻曉夏頗為無語。
寧王與七事發後才來,神弩衛成排背立,並無人得見。
倒是公主離得最近,可當時公主正踏上廊橋,她與如煙卻在廊橋底端。
但夏妃如此信誓旦旦,誰敢出聲反駁。
夏妃鐵了心要嚴懲她,其實不打緊。
然而夏妃是皇帝的寵妃,皇帝必定要為夏妃做主,可得罪皇帝的下場,她連想都不敢想。
即便這次確是她整了如煙,但到底不是夏妃所言。
她沒有親手推如煙,那多舌搶救溺水之人的言論,也不是要再下狠手。
皇帝一直看著她,無悲無喜,好似並不為夏妃所動,也不曾有一絲嫌惡她。
喻曉夏卻比誰都知道,這樣的皇帝才最是可怕。
她忽然湧出些難言的酸楚來,還是靠自己牢固,性命最重要。
在皇帝麵前為自己辯白,其實她以前也做的很拿手,“皇上……”
七卻徑直打斷她,“啟稟陛下,夏妃所言有失偏頗,卑職正與十一切磋,便聽見有人落水,此事與十一並無任何關係。”
喻曉夏驚訝地睜大眼,七竟為了她在皇帝麵前作偽證?
這話裏無處不是漏洞,寧王與公主隨便一人,便可輕易推翻。
虧得七還總說她冒失,他比她又好得到哪裏去。
然而這仗義又愚蠢的話,卻令喻曉夏頗為感動,她終於感到自己不是一個人了。
喻曉夏眼含熱意望著七,無聲表達著謝意。
皇帝卻不知哪根弦被觸到,不再管此間黑白,突然下了旨:
以擅自調動神弩衛的罪責,將逐月公主與喻曉夏罰至幽玄樓思過。
喻曉夏被帶離時,夏妃許是不滿皇帝的處置,在與皇帝說些什麽。
她的辯解,皇帝一句未聽,便這樣下旨打發她離開,如今倒一心聽夏妃說話,敢情是嫌她們礙眼了。
皇帝這樣偏私袒護,簡直是以權謀私。
到得幽玄樓時,喻曉夏仍有些憤憤不平。
幽深的甬道盡頭,立著一棟高聳的樓閣,古樸莊嚴,看著很有些年頭。
公主被侍衛簇擁著進入,卻不吵不鬧,走得四平八穩,仿佛習以為常。
然而引著她的侍衛,卻腳步一轉,將她帶入了另一間房。
喻曉夏立時警覺道:“為何將我帶到這裏?公主呢?”
迴答她的,隻有木門沉重闔上的聲音。
樓閣幽深,窗欞高而窄小,日光正盛的時辰,木門閉合後,卻隻餘了些晦暗的光線。
這是間不算寬敞的佛堂,喻曉夏將蒲團拖到光亮處,跪坐上去,不免忐忑不安起來。
皇帝懲罰思過,若是隻關小黑屋還好,可現在隔開公主,將她單獨關押,莫不是為了替夏妃出氣,要對她上宮刑?
夏至後日頭漸辣,寧王將未央宮的事情處理妥當後,雖已近酉時,溫度還是有些灼人。
還未踏進乾吟宮,楊喜來便將他引到了宮宛內。
夕陽將天際染得透紅,皇帝在餘暉裏與自己對弈,一派安然閑適。
寧王瞧了眼自己風塵仆仆的樣子,過去一把搖開折扇,對著滿是棋子卻仍是平局的棋盤,笑道:
“臣許久未與皇兄對弈了,今日再與皇兄討教一番。”
塵土在光下四散,李衍皺了皺眉,卻從善如流拾起了黑子,“不迴府?”
寧王也拾過白子,迴道:
“皇兄莫不是忘了,臣弟奉你的旨,這不剛處理完未央宮的事情呢,連口水都不給喝,便要打發臣弟迴府?”
李衍抬了抬手,楊喜來忙奉上清茶,寧王接過便飲了起來。
李衍繼續拾子道:“朕這兒茶不多,你悠著點喝。”
寧王確實渴了,但他是心中有無數困惑,才特意忍到此時。
開局下了不到兩子,寧王便忍不住道:
“皇兄不問問未央宮的情形麽?你將曦兒與十一關著,臣弟還以為你要特意空出時間來,好仔細寬慰夏妃,卻著實沒想到,皇兄你轉身便離去了。夏妃當時的表情,連臣弟見了都覺得甚是可憐,皇兄就沒有半絲擔憂?”
李衍專注望著棋盤,“為何要擔憂,那宮女落水,夏妃關切便好,朕又不是禦醫,留下有何用。”
不說這個當口,正是女人無助需安慰,對男女關係大有增進的時期;
便是稍稍關心夏妃,令她更迷戀皇兄,對日後的行事,也是很有裨益的。
寧王搖了搖頭,他一時不大確定,皇兄是不屑於後者,所以連周旋也不願。還是真正不解風情,對夏妃全然無意。
失神的時間,已被皇帝又吃了一子。
寧王渾不在意,若無其事點上白子,
“雖然夏妃是皇兄宮妃,但臣弟所見,皇兄似乎對十一更為關注,臣弟倒真想問上一問,皇兄是何如看待十一的?”
這問題他琢磨許久,能得出一些答案,卻總很模糊。
寧王說完便直視皇帝,生怕他皇兄口是心非卻不知自。
李衍卻頭也未抬,不假思索道:“十一?十一很好。”
很好……
尤其那神情與語氣,宛如誇讚自己的事物般自然。
皇兄對十一另眼相待的坦然,令寧王很是詫異。
半響,寧王放下棋子道:“那夏妃與十一比起來……”
“十一是十一,夏曉是夏曉。”李衍準確吃掉一片白子,才續道:“怎能做比。”
夏妃與十一做不得比,那在皇兄心裏,十一究竟占了多少分量?
寧王心中著實驚了一下,“皇兄可是要賜封十一?”
遠處山巒起伏,輪廓在晚霞裏看不真切,李衍的眼神,忽而變得悠遠而複雜起來,
“這個問題,我倒還未想過。江湖中人,習慣了無拘無束,我有時也能感知,她並不喜歡宮中的生活。”
良久後,李衍收迴視線,表情恢複如初,抬手堵住白子一個活眼。
李衍話鋒一轉,“不過重新養成習慣,倒並是多難的事。”
若是朝堂權謀,皇兄如此篤定,自是無妨,但感情一事,不能理所當然,講究個兩情相悅。
寧王斟酌著措辭道:
“恕臣弟直言,十一她似乎對皇兄並無……唔臣弟的意思是,十一的言行舉止,皆可看出對皇兄的懼怕,這個習慣她真能養成麽?”
李衍睨了他一眼,“你眼神不大好,都那樣親近過了,何來懼怕之說。”
那樣親近,是哪樣?
寧王有些摸不著頭腦,忽而想到什麽,訝道:“你們已經——”
也不知是默認,還是避而不答,李衍喉間逸出一聲冷哼,夾著棋子晃了晃,而後放在棋盤上,起身瞧了瞧天色。
李衍道:“母後前天念叨,說為你做了些糕點,你等會去請個安,今晚便歇在宮裏吧。”
哪裏是太後做的糕點,分明是逐月的手筆。
寧王望著麵前勝負已分的棋局苦了臉,再抬頭時,皇兄的身影,已隱在了暮色裏。
木門被打開的嘎吱聲,在靜謐的空間裏,仿佛被放大數倍。
喻曉夏顫了顫,猛然睜開眼,簷下的燈光照進來,地上出現了一雙青素緞雲靴。
雲靴在她身旁停了片刻,又往裏間行去了。
喻曉夏抬頭,便見男人站在佛龕香案旁,正專心致誌燃著佛油燈。
光亮照現的刹那,皇帝如玉的臉龐,似鍍了層佛光,在火光搖曳中,愈加俊美無雙。
喻曉夏盯著看了一會,咬了咬唇,提醒他道:“公主在隔壁那間大些的佛堂。”
李衍卻轉身道:“餓了麽,朕讓人做了雞絲粥,再等會。”
皇帝這是,親自替夏妃處治她來了?
喻曉夏臉色白了一分,哀戚呐呐道:“最後的晚餐麽。”
李衍揚眉,踏近幾步,示意她大點聲。
喻曉夏佯裝鎮定,穩住聲音解釋道:
“皇上,卑職並沒有推如煙,後來教夏妃按壓如煙的法子,也確實是對溺水之人有幫助的。”
李衍端詳了她好一陣,“你在浣衣局待了這麽久,就想出了這麽一個懲處的法子?”
皇帝簡直不按套路來,知道真相便罷了,還這樣直截了當戳穿她。
喻曉夏一時又是羞憤又是驚惶。
見她不迴答,李衍牽了牽唇角,淡聲吐出兩字,“出息。”
那嗓音自唇間溢出,隱約竟是帶了絲寵溺。
然而話畢,李衍感到她身子似顫栗了下,視線下移,便看見了她一直緊握的雙手,許是太過懼怕,手心被指甲嵌入,依稀見有血色。
——臣弟的意思是,十一的言行舉止,皆可看出對皇兄的懼怕。
李衍麵色沉了沉,倏地轉身出了佛堂。
喻曉夏心神陡然一鬆,身體軟成了一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