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而一絲半縷,從容恬淡,端似閑庭信步;繼之三堆幾垛,湧動卷舒,渾如雪浪拍天。


    其質輕,風翻柳絮;其色素,日曬銀棉。奇哉,怪也!不見畫師,俄時多彩多色;並無織女,刹那展緞鋪紈。


    千變萬化,六色七顏,竟不知造化之魔術師究有幾多道具,幾多顏料,幾多絕技,幾多設計焉,忽驚虎豹顯形,熊羆露影,驅散羊群迷汗漫;又白雪亂飛,玉霜紛灑,凋零閬苑隱嬌嫣。


    “奇哉!怪哉!月餘之前,紫氣浩蕩,繾綣氤氳,綿延千裏,何等驚世駭俗,如今,不過月餘,便如此景色。


    各位道友,我等是否尋錯了方向,不應為東北方向,而應西南方向,與那寶物南轅北轍,被古族擺了一道,如今月餘過去,寶物已盡入古族囊中。”


    聖唐一族南方之地,與北方一馬平川,一望無際不同,抬頭便是山,高山,矮山,大山,山包,山脈,山係,山嶺,入目之景,除了那翠綠入畫的花草樹木,便是山了。


    一個來月的時間,縱橫馳騁,北方所走之路程,至少是南方三倍不止,太考驗人的方向辨識度了。


    “哈哈哈!道友,此言差矣,若我們的方向出現重大錯誤,古族必不好過,不但因為他們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導致我們出現重大錯誤,從而與寶物無緣,而古族同樣如此,他們如我們一般,也循這一方向而來,道友,並非他們一支小隊而來,而是大部隊,主隊。道友,道聽途說之言,可以休矣!”


    剛剛至其它區域拐過來,沒想到聽到了對古族不利的信息,作為古族的附屬勢力,豈敢任由此信息肆意傳播,放棄了隻是路過的意圖,放緩腳步,與這個圈子人員同步。


    “這位道友所言極是,本道聽聞除了古族之外,三千獄、巫族、不老城、蠻族等,同樣也尋此方向而來,隻是聖唐一族南方領地山高林密,一旦進入其間,除非雙方距離並不遠,否則,難以發現對方的蹤影,因此,放眼望去,除了蒼天巨木,還是蒼天巨木。”


    必須堅定自己的信念,方向沒有問題,因為所有人所尋找的方向,存在一致性,因此,必定為此方向。


    “各位前輩大人,路的方向,沒問題,為何會出現此等異象,與之前所見的異象完全不同?”一位小輩氣喘籲籲,勉強跟上圈子的步伐,不需要抬頭,天邊那變幻莫測的雲彩,隨時可見。


    “此事,老朽之前聽聞一位來自於天機穀的大人提到此事,言與距離有關,不同的距離,此次異象所產生的效果不同,越是距離那異象源頭處越近,越接近現實。


    因此,此次所現世的異寶,具體情況如何,還需要進一步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才能知曉。”


    不愧是老者,雖然其所言之語,依然是道聽途說,但聲音一出,信任度大幅度上升,又有天機穀這等神機妙算勢力的言論,一行人心中大定,更加仔細的尋找,隻希望能找到寶物的源頭,先一步進入藏寶洞之中,獲得驚世之寶。


    “前輩,現實之說,何意?難道為在那寶物百米千米範圍之內,虛空成像,映射出寶物之影?”不懂就問,而不是不懂裝懂,如此才能解決問題,讓自己少走彎路。


    “哈哈哈!具體情況,那一位天機穀的大人,並未說明,但聽其之意,應該為這位小輩所言一般,虛空成像。”


    老者原來也是一位普通人,原本還以為對方能與天機穀攀上關係,如今一說,眾人大失所望,問題依然無法解決,但似乎又有了一個答案。


    “各位道友,看,那一個方向,越來越多的人員往那一個方向而去,說明附近區域並無寶物蹤跡,我們也沒有必要仔細尋找了,隨意看一眼,離開吧!”


    極目四望,前方,發現有幾十上百道身影快速向一個方向移動,那速度,沒有任何找尋之意,應該是了解了一些情況,附近並無寶物蹤跡。


    “道友之言在理,如此多強者快速離開這一片區域,隻能說明一件事情,此區域並無寶物。”


    順著提醒者所指引的方向看去,確實見到越來越多的身影,向著一個方向聚集,中途沒有停頓,並且速度不斷增加,他們應該得到了某種信息,才敢如此行動,沒有任何停留以及觀察之意。


    “走,各位道友,老朽剛剛見到了一位熟人,來自於天機穀,對方應該算到了什麽,才敢如此行事,各位道友,此區域沒有必要再次尋找了,放棄吧!”


    那一位與天機穀相識的老者,順著指引看去,正在思考如此多強者,向一個方聚集目的之時,偶然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眼睛一亮,已經有了目標。


    老者提醒身邊的隊伍人員之時,速度加快,三兩步之間消失在密林,其所前進的方向,與前方密林所見的那些身影方向一致。


    “走!”


    “看來此區域是沒有寶物了,觀那些大人之意,至少目光所及處,都不需要關注,我們與寶物的距離,還很遠啊!”


    “奇怪了,本道為這噬狩山嶺區域附近人員,他們所前進的方向,似乎是海邊,我們的位置已經離海邊不遠,若是繼續前進,那便是海了,難道此次現世的寶物,為海族之寶,而非我聖唐大陸之寶?”


    一位中年人一邊隨著隊伍人員,改變方向,向前方對伍方向前進,一邊自懷中拿出一樣物品,如江湖術士的占卜盤一般,但那一件寶物指針不再旋轉,心中的猜測頓時成了真,讓中年人一時糊塗了,驚唿而出。


    “海?確實如此,之前本道在附近區域活動,此區域靠近海域,本道之前的注意力,全部關注於那天降異象之中,未曾想過此區域的具體情況,如今想來,那個方向,應該是通往海域方向。”


    “各位道友,莫要著急,也許此次所出之寶,正好位於海陸交界區域,對於我們來說,隻要不是深海,完全沒有問題。”


    “深海,又能如何?海族常年居住於深海之下,少有來海麵上行動者,而此等天地異象,隻顯現於天上,那些海族怎麽可能知曉?


    寶物必是我聖唐大陸所有,海族。哼!靠邊站。”


    對於海域,聖唐大陸陸地上生存的種族,確實聽聞海族,那是一個霸道的種族,其實力不弱於死域亡者一族,傳聞同樣不受天地規則限製,能無限製誕生神靈強者級別。


    海族作為大陸生魂最神秘的存在,也是大陸生魂少有接觸的一個群體,對於他們的認知有限,均為傳說,以及航海人的傳聞,無人知曉這些傳聞以及傳說是否為真。


    但所有陸地生魂均有一個共同點,海族一般隻在遠海及深海活動,少有來到近海者,雙方之間沒有利益的衝突之處。


    因此,海族對於生魂一族來說,那是遙不可及的一個種族,沒有關注的必要。


    如今,即將現世的那一件寶物,有可能出現在海域,按照正常理解,應該是近海及沿海區域,若不是有人特意提及海,並且將話題延伸至海族,否則,沒有人會往海族方麵著想。


    而即使是如今的情況,話題中涉及到了海族,對於海族參與此次的寶物爭奪戰之事,也不會有人在意,即使是提及者在內,均隻是將海族當做一個詞匯,僅此而已。


    “海域?若是不在陸地,而是在近海,本道聽聞聖唐一族有幾大仙山之說,難道此次出現的異寶,與那些仙山有關?”


    出聲者來自異族,四星境界,看起來像是一個中年人,精神矍鑠,但真實的年齡,應該不低。


    “仙山?張道友,你們聖唐一族有仙山,海域之中,有仙山傳說?”


    正好身邊認識一位來自於聖唐一族的人員,對方自稱來自於儒家聖地孔府,孔府,那可是出飽讀詩書者,對於仙山這種小事,肯定知道不少。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嚐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裏,其頂平處九千裏。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裏,以為鄰居焉。其上台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於是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


    “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此三山上廣、中狹、下方,皆如工製,猶華山之似削成。。。”


    沒有讓那一位異族強者失望,張姓儒家強者引經據典,解釋了聖唐一族仙山傳說。


    “張道友,我等隻想知曉你們聖唐一族那什麽仙山是否有在此區域,至於你們聖唐一族存在多少仙山,仙山情況如何,那是你們聖唐一族之事,不需要在我等麵前炫耀。”


    “嗬嗬嗬!聖唐一族仙山不少啊!但似乎你們聖唐一族對於仙山所知最甚者,為蓬萊、方丈與瀛洲,難道此區域存在此三山?”


    “張道友,仙山?何為仙山,難道是矗立於海中的大山?那非什麽仙山,而是島嶼,聖唐大陸之中,為山,聖唐大陸之外,為島嶼,一島嶼一世界,而這些島嶼,也就那樣了,本少在我魔族,可是探索了不少島嶼,均是荒山野嶺,沒有什麽探尋價值。”


    張姓儒家強者的答案,對於異族強者來說,並不是他們所需要的答案,對於傳說及典籍沒有興趣的他們,更大的興趣,為仙山內部情況,尤其是附近區域是否存在仙山。


    “各位大人,小子聽聞一傳聞,也許能解各位大人之疑惑,傳聞方丈者,昆侖山也,此山位於如今的川蜀之國區域,蓬萊仙山地處北域,我聖唐一族聖地孔府所在區域海域之中,此二仙山均與我等如今所在區域相差甚遠,以那異象所指區域,完全不符合。


    而那瀛洲。唯有瀛洲最有可能,我聖唐一族傳聞,瀛洲所在區域,正好處於此區域,而對於瀛洲,有詩曰: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各位大人,此道友說言之詩詞,並非說瀛洲,而是以瀛洲作比,言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對於瀛洲之景的精彩描述,本道正好知曉一聖人言,此言來自於風都領地,此詩為君不見碣石高懸海上台,九河之水昆侖來。一入淮陽五百載,地靈猶向瀛州開。瀛州雲氣何超忽,北拱漁陽連漢闕。赤畿總號帝王州,瑤堂別有神仙窟。仙人碧發更方瞳,天姥霓衣出閬風。。。”


    “各位道友,對於瀛洲。本道曾居於風都領地不短時間,自那裏聽聞一些傳聞,其中一詩,也許能解各位道友之惑:瀛者為海,瀛洲聚仙,以瀛名湖,碧海仙苑。


    金州捧金甌,盛西北最大之淡水湖泊;紫陽生紫煙,蓄南水北調之中線水源。融三秦深情,清水潤澤首善之都;匯長江洪波,乳汁哺育萬裏山川。。。


    水,大美仙境,煙波浩渺,一色水天。滿湖瓊漿玉液,珍貴資源,一派澤國水鄉,丹青畫卷,風起漣漪,雨牽柔絲,朝陽出浴,水光瀲灩。湖中映山影,洗秦巴群峰鮮綠如染,水麵浮雲嵐,托畫舫漁舟飄行在天。水世界錦鱗遨遊,大自然液態詩篇。。。


    島,靈秀仙苑,三橋飛架,長虹相牽。金螺蓬島,雲塔浮浪,宛若神針定海;翠屏夢島,飛閣流霞,猶如孔雀屏展。南國園林,北地詩聯,玲瓏儒雅,宜遊宜觀。登高望遠,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臨水品茗,紅塵凡世遠在彼岸。不盡珠島棋布,星星點點;萬家燈火輝映,隱隱顯顯。。。”


    “哈哈哈!原來瀛洲如此之神。。。”


    “那是。神靈大人,不錯,這股氣息。神靈大人無異。哈哈哈!神靈大人也前往那一方向,必然正確無疑,各位道友,本道先行一步,有緣寶地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將之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媱與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媱與雅並收藏靈將之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