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把婚禮定在附近的一個飯店,準備請親朋好友大吃一頓。被通知來喝喜酒的人都格外高興,不隻是能吃到一頓好飯菜,主要是臉上覺得有麵子。
喝喜酒的人不一定就得隨禮,有的是為了幫忙。這時候隨禮多數是三塊五塊,再多點那就是知己親戚了。
飯店是一戶人家開的,靠街的房間很大,大概有兩百平房左右,是飯店大廳。裏麵裝修極其樸素,白白的牆皮,墨綠色的地磚。門側就是櫃台,櫃台後立著一個櫥櫃,上麵擺著煙酒,都是老牌子。白酒有蘭陵特曲、老白幹、二鍋頭等,香煙有小牡丹、茶花、中華牌、大前門等牌子,還有玻璃瓶的汽水和橘汁。
眾人坐好後,很快服務員就端著傳菜用的木盤上菜,一次就上好幾個菜,不像後世的飯店那樣一盤盤往上傳菜。
這時候的喜酒,菜都是貨真價實,極為實惠,大盤大碗地往桌上端,紅燒獅子頭、西紅柿燉牛肉、香酥鴨、清燉雞等色香味俱佳的菜一道道上桌,引得坐席的孩子食指大動,饞相十足,再也按耐不住,抓起筷子就開吃。
大人動手吃起來也毫不遜色,眼疾手快,好吃的肉先夾到碗裏占下,完了如風卷殘雲一般。很快,先上的幾道菜就給吃光,大盤裏隻剩一點殘羹。
男席上的客人開始喝酒劃拳,吆喝聲此起彼伏,跟吵架似地。
“六六六啊!”
“五魁首!”
……
劃拳也有很多講究,一叫一條龍,二叫哥倆好,三叫三結義,四叫四喜財,五叫五魁首、六叫六六順,七叫巧七個,八叫八仙到,九叫快喝酒,十叫滿堂紅。
方圓這輩人就是聽酒桌上的劃拳聲長大的。
女席桌上上了兩瓶香檳,喝酒的女人都會吃上一兩盅。
顧建華領著葉梅挨桌敬酒,囑咐大家吃好喝足。敬酒後,長輩會囑咐兩人以後好好過日子;同輩會打趣新出爐的小兩口。
喜糖有好幾種,有話梅糖、水果糖,都是用透明玻璃紙包的,還有高粱飴糖、花生酥和奶糖,這三種是花糖紙包的。瓜子也有兩種,一種是葵花子,另一種是黑西瓜子。
席前席後,親朋好友閑著就嗑瓜子聊天,趁機聯絡感情。孩子的兜裏都裝上喜糖和瓜子,鼓鼓的,有的大人特意給孩子穿給兜大的褂子,就是為了多裝點喜糖喜瓜子。
方圓、顧堯跟葉東、葉南、苗玉川,還有大姑家的大姑家的李凱、李揚,加上親戚家的幾個半大孩子擠了一席。
這群孩子裏就屬大姑家的李凱最大,今年都讀大二了。至於他為什麽跟一群毛孩子坐一桌,依方圓看,他是不耐煩跟大人應酬。
李凱是個好青年,還沒沾上抽煙喝酒等壞毛病,他跟大人坐一桌又不能敬酒喝酒,坐在一起顯得傻乎乎地,於是他抽空跑到弟弟這席上擠一桌。
李凱發現,上菜後,除了方圓,所以孩子都埋頭吃。就方圓跟個小大人樣,自己沒吃幾口,忙著給身旁的顧堯夾菜,還不忘給另一邊的表哥倒果汁,桌上的糖吃完了,她就拿著盤子去門口收禮金的那裏再端些來。跟其他孩子相比,方圓顯得懂事多了,她就跟個小主人一樣忙著招唿客人。
李凱看她隻顧別人,顯得他這當大哥的太沒用了,趕緊勸說:“方圓,你趕緊坐下吃菜,別忙活了,不然一會兒菜涼了吃了肚子疼。”
方圓穿得還是過年時那身衣服,上身著粉色毛絨小大衣,腳蹬一雙小皮鞋,看著特洋氣,比城裏人還像城裏人。俏生生的小模樣萌死個人,幾乎是人見人愛,讓李凱這眼光頗高的大學生挑不出一絲毛病。
“李凱哥哥,我飯量小,吃得少。你不用管我,你多吃點。”這桌多數男孩她都得叫哥,為了區分,方圓幹脆帶上名字叫。
方圓有個毛病,在家飯吃得多,一上酒席就不行,吃幾口菜喝點水就感覺飽,沒有再吃下去的胃口。況且她到田奶奶家後,夥食一直很好,沒缺了肉吃,她就不跟一堆毛孩子搶食吃了。
作為幹媽的田玉香也到場了,安排在女方親戚那席。本來方圓想跟奶奶一起,顧堯非拉她坐在孩子席上。這不,她就跟個保姆似的,照顧一桌吃貨來了。
顧建華和葉梅敬酒輪到這桌,囑咐孩子們多吃點。
李凱和拉著弟弟李揚站起來,端著水杯跟一對新人說:“大舅,我以茶代酒,祝你和舅媽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李揚跟著說:“大舅,我也一樣。”
桌上的其他孩子邊吃邊看他們敬酒,顧堯也不例外。
方圓在桌下捅了顧堯一下,示意他站起來說兩句祝福語,無奈顧堯今天沒把默契倆字帶出來,疑惑地盯著方圓看,問她:“圓圓,你想幹嘛?”
方圓看李凱李揚兄弟倆坐下後,她站起來,順便把顧堯帶起來說:“爸爸、媽媽,我跟顧堯哥哥也祝你們恩恩愛愛,甜甜蜜蜜。”
顧堯聽方圓說完,才明白她的意思,好在他人機靈,想起婚禮上聽證婚人說過的兩詞,也張嘴祝福爸媽:“我祝爸媽心心相印,白頭到老。”
其他孩子見狀,都跟著舉杯祝福。
顧建華樂得哈哈大笑,說:“都是好孩子,你們都好好吃,好好玩,不夠吃就找人要。”
方圓知道新爸和媽媽隻顧著敬酒,還沒來得及吃東西,趁機說:“爸爸,媽媽,你們坐下吃點東西吧。”
一直維持笑容的葉梅聽到這話感到欣慰,還是女兒貼心,不愧是當媽的小棉襖。
葉梅跟著顧建華到處敬酒,不知道接下來有什麽安排,於是她的目光轉向丈夫詢問。
顧建華聽到方圓說這麽貼心的話,高興地都要合不攏嘴,他把方圓抱起來,讓她坐到自己腿上,說:“聽圓圓的,正好爸爸餓了,得吃點東西。小梅,酒都敬完了,你也趕緊吃點,早就餓了吧?”
葉梅從旁邊搬來一張椅子坐在顧堯身邊,說:“可不是,早晨起得早,就吃了幾個餃子,早就消化沒了。”她說著先夾了一塊雞肉遞給顧堯。
顧建華揉揉方圓的腦袋說:“都說閨女貼心,這話不假,咱圓圓就記得讓咱們吃東西。”
怎麽大人孩子都愛揉她腦袋,每次頭發都得遭殃。方圓撒嬌似地抗議:“爸爸,你把我頭發弄亂了,罰你明天早上你給我紮辮子。”
方圓覺得,父女倆相處還是有點互動好,不然長時間幹巴巴地,不會表達感情,就會造成隔閡,還容易產生矛盾。為了家庭幸福美滿,方圓打算接下來幾年她仗著年齡小要撒嬌賣萌,讓一家人相處起來更和諧。
“行,行,我給你紮辮子,隻要你不嫌我紮得難看就行。”
方圓貧嘴說道:“一迴生,兩迴熟,多紮機會你就學會了。”
“哈哈,那我給你紮歪了,不許嫌棄啊!”
葉梅笑看丈夫跟女兒笑鬧,生怕顧堯覺得失落,又夾了塊牛肉放到顧堯碗裏,“堯堯,多吃點。”
晚上,顧建華很多朋友都來鬧洞房,折騰了好久才放過他倆。
冬夜清冷,寂靜,一盞盞燈火逐個熄滅,人們邁入甜美的夢鄉。
方圓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睡。媽媽終於再婚,不會像上輩子那樣孤單。方圓高興的同時心裏卻有種莫名的失落感,媽媽不再屬於她一個人。不知道顧堯有沒有這種感覺?
方圓盡量往好處去想,她多了爸爸和哥哥,有了健全的家庭。以後老師同學詢問家庭情況時,她可以大聲告訴別人,她有爸爸媽媽和哥哥,不用再為自己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感到自卑。
早晨,葉梅早早起床做飯。
顧老爺子早起習慣了,等他去廚房看到兒媳婦廚房後,暗想:真是老糊塗了,竟然忘了新媳婦進門,以後不用他這老頭子做飯了。
廚房沒他的事了,幹錯出去溜會兒彎,迴來吃飯正好。顧老爺子慢悠悠地走出家門,準備出去活動一□子。
鄰家張老頭見了他說:“老顧,新媳婦進門,你可算是解脫了,不用見天窩在廚房裏忙活了。”
顧老爺子神色略微得意地說:“可不是,我剛到廚房一看,兒媳婦已經做飯了。我以後有清閑日子過嘍。”
“到了咱這歲數,還是清閑點好,少操心能多活兩天。”老張邁著四方步說:“沒聽人說嗎,過了六十,多活一年算一年,過了八十,多活一月算一月;過了九十,多活一天算一天。”
“就是,到了這把年紀,還是多享享兒孫福。”顧老爺子說:“眼下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孩子都怎傳來著——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耕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像收音機裏說的,現在都奔小康了。”
“是啊,想當年……”
兩個老人說起往事,又開始憶苦思甜,迴想當年。
方圓沒好意思睡懶覺,聽到外麵有了叮叮當當動靜,知道媽媽起來做飯了。她在被窩裏賴了一會兒,就從床上爬起來。
方圓洗漱完後,看顧堯還沒起床,決定把賴床的哥哥叫起來。
恰好今天是周末,顧堯又在家歇了一天。
方圓把凍得冰冰涼的小手放到顧堯臉上取暖,說:“哥哥,起床了,太陽曬著屁股了!”
作者有話要說:smalltien扔了一顆地雷
謝謝支持!
還差一萬多字,頭大。
喝喜酒的人不一定就得隨禮,有的是為了幫忙。這時候隨禮多數是三塊五塊,再多點那就是知己親戚了。
飯店是一戶人家開的,靠街的房間很大,大概有兩百平房左右,是飯店大廳。裏麵裝修極其樸素,白白的牆皮,墨綠色的地磚。門側就是櫃台,櫃台後立著一個櫥櫃,上麵擺著煙酒,都是老牌子。白酒有蘭陵特曲、老白幹、二鍋頭等,香煙有小牡丹、茶花、中華牌、大前門等牌子,還有玻璃瓶的汽水和橘汁。
眾人坐好後,很快服務員就端著傳菜用的木盤上菜,一次就上好幾個菜,不像後世的飯店那樣一盤盤往上傳菜。
這時候的喜酒,菜都是貨真價實,極為實惠,大盤大碗地往桌上端,紅燒獅子頭、西紅柿燉牛肉、香酥鴨、清燉雞等色香味俱佳的菜一道道上桌,引得坐席的孩子食指大動,饞相十足,再也按耐不住,抓起筷子就開吃。
大人動手吃起來也毫不遜色,眼疾手快,好吃的肉先夾到碗裏占下,完了如風卷殘雲一般。很快,先上的幾道菜就給吃光,大盤裏隻剩一點殘羹。
男席上的客人開始喝酒劃拳,吆喝聲此起彼伏,跟吵架似地。
“六六六啊!”
“五魁首!”
……
劃拳也有很多講究,一叫一條龍,二叫哥倆好,三叫三結義,四叫四喜財,五叫五魁首、六叫六六順,七叫巧七個,八叫八仙到,九叫快喝酒,十叫滿堂紅。
方圓這輩人就是聽酒桌上的劃拳聲長大的。
女席桌上上了兩瓶香檳,喝酒的女人都會吃上一兩盅。
顧建華領著葉梅挨桌敬酒,囑咐大家吃好喝足。敬酒後,長輩會囑咐兩人以後好好過日子;同輩會打趣新出爐的小兩口。
喜糖有好幾種,有話梅糖、水果糖,都是用透明玻璃紙包的,還有高粱飴糖、花生酥和奶糖,這三種是花糖紙包的。瓜子也有兩種,一種是葵花子,另一種是黑西瓜子。
席前席後,親朋好友閑著就嗑瓜子聊天,趁機聯絡感情。孩子的兜裏都裝上喜糖和瓜子,鼓鼓的,有的大人特意給孩子穿給兜大的褂子,就是為了多裝點喜糖喜瓜子。
方圓、顧堯跟葉東、葉南、苗玉川,還有大姑家的大姑家的李凱、李揚,加上親戚家的幾個半大孩子擠了一席。
這群孩子裏就屬大姑家的李凱最大,今年都讀大二了。至於他為什麽跟一群毛孩子坐一桌,依方圓看,他是不耐煩跟大人應酬。
李凱是個好青年,還沒沾上抽煙喝酒等壞毛病,他跟大人坐一桌又不能敬酒喝酒,坐在一起顯得傻乎乎地,於是他抽空跑到弟弟這席上擠一桌。
李凱發現,上菜後,除了方圓,所以孩子都埋頭吃。就方圓跟個小大人樣,自己沒吃幾口,忙著給身旁的顧堯夾菜,還不忘給另一邊的表哥倒果汁,桌上的糖吃完了,她就拿著盤子去門口收禮金的那裏再端些來。跟其他孩子相比,方圓顯得懂事多了,她就跟個小主人一樣忙著招唿客人。
李凱看她隻顧別人,顯得他這當大哥的太沒用了,趕緊勸說:“方圓,你趕緊坐下吃菜,別忙活了,不然一會兒菜涼了吃了肚子疼。”
方圓穿得還是過年時那身衣服,上身著粉色毛絨小大衣,腳蹬一雙小皮鞋,看著特洋氣,比城裏人還像城裏人。俏生生的小模樣萌死個人,幾乎是人見人愛,讓李凱這眼光頗高的大學生挑不出一絲毛病。
“李凱哥哥,我飯量小,吃得少。你不用管我,你多吃點。”這桌多數男孩她都得叫哥,為了區分,方圓幹脆帶上名字叫。
方圓有個毛病,在家飯吃得多,一上酒席就不行,吃幾口菜喝點水就感覺飽,沒有再吃下去的胃口。況且她到田奶奶家後,夥食一直很好,沒缺了肉吃,她就不跟一堆毛孩子搶食吃了。
作為幹媽的田玉香也到場了,安排在女方親戚那席。本來方圓想跟奶奶一起,顧堯非拉她坐在孩子席上。這不,她就跟個保姆似的,照顧一桌吃貨來了。
顧建華和葉梅敬酒輪到這桌,囑咐孩子們多吃點。
李凱和拉著弟弟李揚站起來,端著水杯跟一對新人說:“大舅,我以茶代酒,祝你和舅媽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李揚跟著說:“大舅,我也一樣。”
桌上的其他孩子邊吃邊看他們敬酒,顧堯也不例外。
方圓在桌下捅了顧堯一下,示意他站起來說兩句祝福語,無奈顧堯今天沒把默契倆字帶出來,疑惑地盯著方圓看,問她:“圓圓,你想幹嘛?”
方圓看李凱李揚兄弟倆坐下後,她站起來,順便把顧堯帶起來說:“爸爸、媽媽,我跟顧堯哥哥也祝你們恩恩愛愛,甜甜蜜蜜。”
顧堯聽方圓說完,才明白她的意思,好在他人機靈,想起婚禮上聽證婚人說過的兩詞,也張嘴祝福爸媽:“我祝爸媽心心相印,白頭到老。”
其他孩子見狀,都跟著舉杯祝福。
顧建華樂得哈哈大笑,說:“都是好孩子,你們都好好吃,好好玩,不夠吃就找人要。”
方圓知道新爸和媽媽隻顧著敬酒,還沒來得及吃東西,趁機說:“爸爸,媽媽,你們坐下吃點東西吧。”
一直維持笑容的葉梅聽到這話感到欣慰,還是女兒貼心,不愧是當媽的小棉襖。
葉梅跟著顧建華到處敬酒,不知道接下來有什麽安排,於是她的目光轉向丈夫詢問。
顧建華聽到方圓說這麽貼心的話,高興地都要合不攏嘴,他把方圓抱起來,讓她坐到自己腿上,說:“聽圓圓的,正好爸爸餓了,得吃點東西。小梅,酒都敬完了,你也趕緊吃點,早就餓了吧?”
葉梅從旁邊搬來一張椅子坐在顧堯身邊,說:“可不是,早晨起得早,就吃了幾個餃子,早就消化沒了。”她說著先夾了一塊雞肉遞給顧堯。
顧建華揉揉方圓的腦袋說:“都說閨女貼心,這話不假,咱圓圓就記得讓咱們吃東西。”
怎麽大人孩子都愛揉她腦袋,每次頭發都得遭殃。方圓撒嬌似地抗議:“爸爸,你把我頭發弄亂了,罰你明天早上你給我紮辮子。”
方圓覺得,父女倆相處還是有點互動好,不然長時間幹巴巴地,不會表達感情,就會造成隔閡,還容易產生矛盾。為了家庭幸福美滿,方圓打算接下來幾年她仗著年齡小要撒嬌賣萌,讓一家人相處起來更和諧。
“行,行,我給你紮辮子,隻要你不嫌我紮得難看就行。”
方圓貧嘴說道:“一迴生,兩迴熟,多紮機會你就學會了。”
“哈哈,那我給你紮歪了,不許嫌棄啊!”
葉梅笑看丈夫跟女兒笑鬧,生怕顧堯覺得失落,又夾了塊牛肉放到顧堯碗裏,“堯堯,多吃點。”
晚上,顧建華很多朋友都來鬧洞房,折騰了好久才放過他倆。
冬夜清冷,寂靜,一盞盞燈火逐個熄滅,人們邁入甜美的夢鄉。
方圓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睡。媽媽終於再婚,不會像上輩子那樣孤單。方圓高興的同時心裏卻有種莫名的失落感,媽媽不再屬於她一個人。不知道顧堯有沒有這種感覺?
方圓盡量往好處去想,她多了爸爸和哥哥,有了健全的家庭。以後老師同學詢問家庭情況時,她可以大聲告訴別人,她有爸爸媽媽和哥哥,不用再為自己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感到自卑。
早晨,葉梅早早起床做飯。
顧老爺子早起習慣了,等他去廚房看到兒媳婦廚房後,暗想:真是老糊塗了,竟然忘了新媳婦進門,以後不用他這老頭子做飯了。
廚房沒他的事了,幹錯出去溜會兒彎,迴來吃飯正好。顧老爺子慢悠悠地走出家門,準備出去活動一□子。
鄰家張老頭見了他說:“老顧,新媳婦進門,你可算是解脫了,不用見天窩在廚房裏忙活了。”
顧老爺子神色略微得意地說:“可不是,我剛到廚房一看,兒媳婦已經做飯了。我以後有清閑日子過嘍。”
“到了咱這歲數,還是清閑點好,少操心能多活兩天。”老張邁著四方步說:“沒聽人說嗎,過了六十,多活一年算一年,過了八十,多活一月算一月;過了九十,多活一天算一天。”
“就是,到了這把年紀,還是多享享兒孫福。”顧老爺子說:“眼下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孩子都怎傳來著——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耕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像收音機裏說的,現在都奔小康了。”
“是啊,想當年……”
兩個老人說起往事,又開始憶苦思甜,迴想當年。
方圓沒好意思睡懶覺,聽到外麵有了叮叮當當動靜,知道媽媽起來做飯了。她在被窩裏賴了一會兒,就從床上爬起來。
方圓洗漱完後,看顧堯還沒起床,決定把賴床的哥哥叫起來。
恰好今天是周末,顧堯又在家歇了一天。
方圓把凍得冰冰涼的小手放到顧堯臉上取暖,說:“哥哥,起床了,太陽曬著屁股了!”
作者有話要說:smalltien扔了一顆地雷
謝謝支持!
還差一萬多字,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