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華這天也迴了娘家,她抽空把顧建華叫到沒人的屋裏問話:“建華,你跟葉梅處得怎麽樣,要是行的話,就抓緊時間結婚。等你成了家,咱爸和我就不整天老掛著你了。”
她弟弟這都離婚都好幾年,再婚成了老大難問題,好不容易他願意了,趕緊給辦了婚禮就省心了。
顧建華聽大姐說起他的婚事,有點羞囧地摸摸自己的腦袋說:“我覺得葉梅人挺好,當媳婦差不了,早點結婚也行。姐,過兩天走完親戚就開始準備吧,我會跟葉梅說清楚的。”
就這樣,兩姐弟定下了結婚的事情。
顧建華家裏住的當地的那種老四合院,家裏的房間大大小小不少,目前隻有顧建華跟老爺子倆人住。他弟弟夫妻倆在製藥廠上班,結婚後正趕上廠裏分房,家裏托關係花錢給他們弄了一套。小年輕喜歡享受自己的空間,在顧文華的媳婦李悅說服下,夫妻二人搬出去住了。
老爺子雖然身體不太好,有這有那的小毛病,卻能照顧好自己,做飯不成問題。家裏洗衣機、冰箱都讓顧建華置辦齊全了,用著很方便。
顧建華想,若是最近結婚,看來隻能在這個老屋辦喜事了。本來他想買樓房住,他爸一直不願意,覺得住樓房憋屈,他才沒把買房子的事放在心上,一直拖到現在沒買到合適的房子。計劃不如變化快,他沒想到這麽快就結婚,買房子的事情隻能慢慢來了。
葉梅怕迴去晚了坐不上出,還是早早迴市裏,因此吃過午飯跟娘家人說了會兒話就帶著方圓迴去了。她還有一個事兒沒辦,心裏一直記掛著,就是去看她原來的好姐妹——方圓的幹媽於麗香。離婚後葉梅一直沒去看她,偏偏於麗香原來一直疼方圓,就這麽不走動了有點說不過去。這不,趁著年節,她想去於麗香那裏一趟,就是不知她走娘家迴來沒有。
不迴來也沒關係,葉梅想著,她買點東西過去看看,心意到了就行。葉梅路過代銷店,買了點心和糖酒,直奔李家窪了。葉梅怕遇到熟人問這問那,就繞人少的小路轉到於麗香家。進門一問,於麗香果然不在家,隻有她婆婆在家守著。葉梅跟嬸子拜個年,聊了一會兒,就要走。
“嬸子,等麗香姐迴來,你跟她說聲,我來過了,有時間我再來看你們。”葉梅說:“我還得坐車去市裏,就不多坐了。”
於麗香的婆婆看葉梅離婚後還記得跟自家兒媳婦往來,覺得葉梅有情有義,說:“閨女,以後路過這裏往家來就行,進門喝口水,別客氣啊。”
“知道了,嬸子,有空我再來,我先走了。”葉梅領著方圓繞路走了。
路上遇見幾個不太熟悉的人,葉梅沒跟他們搭話,領著方圓匆匆走過去了。
顧建華挨家走完親戚,才抽出時間來找葉梅。倆人沒什麽地方可去,還是到公園轉了轉。
顧建華既然決定跟葉梅結婚,就不再拖拉,他思量一下開口道:“小梅,咱們結婚吧。”
這求婚夠簡潔,開門見山。方圓若是看到的話,肯定不會滿意。不過,這也不能怪顧建華,這也算是時代特色。
“怎麽這麽快?”葉梅還以為兩人會再相處個半年仨月的再結婚。
“你看,咱們處了一段時間,彼此的情況都了解了,沒必要再拖拉下去。我大姐盼著我能早點結婚,有一個溫暖的家。再說,早點在一個家裏生活,孩子們也能早一點習慣。”
葉梅想了想說:“太快了點,再說丈母娘還沒相女婿呢,你想直接越過去?”
顧建華想:這意思是讓他跟著迴家一趟,隻要她父母同意,婚事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顧建華喜色外露,說大話:“就我這條件,到你家一定能過關。你說吧,什麽時候去你家,我好準備一下。”
“不用特意準備什麽,帶點過年走親戚的禮品就行,要不你也帶顧堯去認認門?”葉梅又補充說:“你還是先問問他願不願意去,圓圓會跟著一起迴去。”
顧建華說:“我覺得沒啥問題,堯堯肯定會去。”
他瞧著顧堯跟圓圓相處很好,不會欺負她,還處處讓著圓圓,一副好哥哥的模樣,比對文華家的孩子有耐心多了。
“先給你說了,我們農村條件可不如市裏好,去了不準嫌棄這嫌棄那的。”葉梅醜話說在前頭,省得鬧出矛盾來兩邊落埋怨。
顧建華笑嘻嘻地說:“哪能啊,我要是那種人,還能跟你相親嗎。你放心就行,保準不給你掉麵子。”
正好顧堯放假,有時間到處走走。顧堯聽說去葉梅阿姨老家,方圓也去,他二話不說當跟屁蟲了。
兩個大人準備一番,初十這天,葉梅帶著顧建華和兩個孩子迴老家了。
顧堯長這麽大,就在市裏轉悠了,還是第一次坐車出遠門。他神色興奮,一路上跟方圓嘀嘀咕咕說話,問了方圓好多好笑的問題。
可能是過年走親戚的多,車上很擠,好在他們是從始發站坐車,能占上座位,不然就得擠著迴家了。顧建華和葉梅一人抱著一個孩子,讓誰看見都以為是一家人。
進了村後,村裏人看到葉梅領著個男人迴來,都在背後議論。有人甚至當麵問:“葉梅,你這是領著誰迴家,新女婿嗎?”
葉梅紅著臉點點頭,沒多說什麽就趕緊走了。她怕讓這群八卦的大媽嬸子問下去,就脫不開身了。顧建華就跟在葉梅後麵點頭微笑,算是跟大家打招唿。
“葉梅這麽快又找了一個,看那男人穿著像是城裏人。”
“可不是,長得一點都不黑,葉梅要是再嫁個城裏人,可真是有福氣了。兩人提了多少東西啊,老葉家肯定高興死了。”
“葉梅還這麽年輕,不嫁人哪行,要說葉梅長得還真不錯,要不怎麽能讓城裏人相中呢。”
“是啊……”
方圓姥姥高興地把上門新女婿迎迴家,葉梅的家人都出來相看,發現這顧建華不說是一表人才,也很撐門麵,說話爽快,笑聲清朗。再加上顧建華第一次上門,略帶客氣討好的話讓人聽了很舒服,大家對他印象不錯。
顧堯長相俊秀,穿著連帽棉服和運動鞋,站到街上特顯眼,一看就不像農村孩子。他第一次來村裏,懷著滿滿的好奇心。原來他聽方圓說農村能套鳥,上山摘柿子山楂,一直挺羨慕。這不,他問方圓:“圓圓,要不咱套鳥玩玩?”
方圓覺得不就是套鳥嗎,小意思,馬上點頭答應了。
葉東在一旁嘿嘿傻笑兩聲說:“咱們還是玩別的,最近沒法套鳥了。”
方圓和顧堯不解地看著他,等著他解釋原因。
葉南迫不及待地迴答:“現在老有人放鞭炮,早把鳥嚇跑了,沒鳥了套啥。”
方圓這才恍然大悟。是啊,過年鞭炮聲一響,麻雀早嚇飛了。最近鞭炮聲一直不斷,村裏肯定沒幾隻鳥,估計都嚇到野外去了。
顧堯說:“要不咱出去轉轉。”
方圓知道他第一次來好奇心強,四個孩子就出門轉悠著玩去了。
有人問葉東葉南顧堯的事:“這孩子是誰啊,長得真俊。”
葉東葉南統一迴答是親戚,讓好事的那人問不下去,方圓在心裏偷笑。
顧建華在葉家人七嘴八舌的盤問下,把自個的老底交出。
方圓姥姥聽完後才去準備午飯款待未來女婿。她是個實在人,把家裏的好飯菜都準備出來了,蘑菇燉雞、清燉排骨、糖醋魚、醬豬頭肉、薑汁鬆花蛋等,弄了八個菜,讓葉老頭和兩個兒子跟顧建華喝酒。
都說酒桌上看人品,新上門的女婿基本都免不了被未來老丈人和大小舅子灌酒。好在顧建華酒量練出來了,陪老丈人喝了不少,卻沒醉得不成樣子,更沒說讓人聽了堵心的話,給葉老爺子留下了好印象。
這女婿不錯,比上個強多了,敬酒斟酒有眼色,喝起酒來還爽快,不扭捏,正合他眼緣。
也是,顧建華怎麽說都在外麵跑了幾年,見多識廣,聊起天來天南海北什麽都能扯兩句,況且他還是城裏人,本來就比農村人有眼色,有見識。方向東那樣長在一直老娘陰影下的男人根本沒法跟顧建華相比。
顧堯作為小客人,方圓姥姥特意給他擺了一小桌菜,讓幾個孩子陪他吃飯。顧堯平時就不缺肉吃,過年更是吃膩了,肉沒吃多少,倒是甜飯和炒年糕吃了不少。葉東葉南跟著沾光了,骨頭啃了一小堆,吃得滿嘴是油。
顧建華跟未來嶽父嶽父提了盡快結婚的事,兩老見了顧建華一麵也放了心,就同意兩人早點辦婚事。出了正月份,大家都得收心,該上班上班,該下地下地,就沒那些閑時間浪費,正好趁這個空把婚事辦了。
顧建華覺得離得有點遠,來迴不太方便,直接把送聘禮的日子定了,結婚的日子迴家商量一下再定。
顧建華說:“叔,嬸,我家裏什麽都不缺,不用給小梅準備嫁妝了,直接讓人過去就行。”
他說得可是實在話,看老丈人家一家人擠在一個院子住,日子怕是不太好過,不如讓老丈人省下錢過日子,反正他不缺那點錢。
葉梅跟顧建華談過,兩人的婚事不用大辦,把家裏稍微收拾一下,選個好日子,請親戚朋友吃一頓就行。
方圓姥爺不同意,說:“那不成,姑娘家哪有不陪送嫁妝地,多多少少得陪送,那是娘家的心意。”
嫁妝是媳婦生活在婆家的底氣,少了本來就不好看,不陪送點那他以後沒臉到閨女門上去了。
顧建華沒再堅持,他想過了,迴頭讓葉梅再勸勸嶽父嶽母就行。家裏啥都不缺,買重了不是浪費嗎。
隔了兩天,葉梅領著方圓跟著顧建華到顧家一趟,正式見了未來公公。葉梅和方圓還收到了見麵禮錢,是顧老爺子掏地。
顧家找人看了看日子,婚禮定在正月二十八。顧建華挑了個好日子去葉家送了聘禮禮金一千塊。
在八六年,一千塊的聘禮的放到農村來說不是小數目。男方送禮金條件,家裏條件差點是六百,條件好點就拿八百。反正都一樣,男方禮金少,女方嫁妝少;男方禮金多,女方嫁妝多。除非遇到不說理的親家,把男方禮金留下,跟賣閨女差不多。
方圓姥姥跟老頭商量好了,給閨女陪送六鋪六蓋,兩床羊毛毯等床上用品,再讓葉梅自己看著買塊手表,給她再買輛二八女式自行車。葉梅原來那輛舊了,留在家裏騎。
剩下的錢就讓葉梅帶走。老兩口老實實在,雖說重男輕女,不想讓閨女拖累兒子,卻從沒想過摳麽閨女的東西。結婚前閨女賺多少錢都歸家裏,他們是覺得把閨女養大了,給家裏賺錢應當應分。可這彩禮錢,老兩口沒有厚臉皮悶下來,花了剩下的都讓閨女出嫁時帶著,省得到了男方家裏被人瞧不起,矮半截。
兩家開始忙活婚事。被麵是葉梅娘家準備,方圓姥姥請全福人人做被子。顧建華忙活好幾天,請人把家裏的牆重新粉刷一遍,又陪葉梅去買了手表和自行車。
顧麗華這做大姐的沒閑著,買婚禮用的喜糖、瓜子等東西,還讓弟弟領著葉梅每人買了一身婚禮穿的衣服。
作者有話要說:那啥,昨晚碼字碼到一半,實在是困了,今天補上吧,嘻嘻,不好意思了。
她弟弟這都離婚都好幾年,再婚成了老大難問題,好不容易他願意了,趕緊給辦了婚禮就省心了。
顧建華聽大姐說起他的婚事,有點羞囧地摸摸自己的腦袋說:“我覺得葉梅人挺好,當媳婦差不了,早點結婚也行。姐,過兩天走完親戚就開始準備吧,我會跟葉梅說清楚的。”
就這樣,兩姐弟定下了結婚的事情。
顧建華家裏住的當地的那種老四合院,家裏的房間大大小小不少,目前隻有顧建華跟老爺子倆人住。他弟弟夫妻倆在製藥廠上班,結婚後正趕上廠裏分房,家裏托關係花錢給他們弄了一套。小年輕喜歡享受自己的空間,在顧文華的媳婦李悅說服下,夫妻二人搬出去住了。
老爺子雖然身體不太好,有這有那的小毛病,卻能照顧好自己,做飯不成問題。家裏洗衣機、冰箱都讓顧建華置辦齊全了,用著很方便。
顧建華想,若是最近結婚,看來隻能在這個老屋辦喜事了。本來他想買樓房住,他爸一直不願意,覺得住樓房憋屈,他才沒把買房子的事放在心上,一直拖到現在沒買到合適的房子。計劃不如變化快,他沒想到這麽快就結婚,買房子的事情隻能慢慢來了。
葉梅怕迴去晚了坐不上出,還是早早迴市裏,因此吃過午飯跟娘家人說了會兒話就帶著方圓迴去了。她還有一個事兒沒辦,心裏一直記掛著,就是去看她原來的好姐妹——方圓的幹媽於麗香。離婚後葉梅一直沒去看她,偏偏於麗香原來一直疼方圓,就這麽不走動了有點說不過去。這不,趁著年節,她想去於麗香那裏一趟,就是不知她走娘家迴來沒有。
不迴來也沒關係,葉梅想著,她買點東西過去看看,心意到了就行。葉梅路過代銷店,買了點心和糖酒,直奔李家窪了。葉梅怕遇到熟人問這問那,就繞人少的小路轉到於麗香家。進門一問,於麗香果然不在家,隻有她婆婆在家守著。葉梅跟嬸子拜個年,聊了一會兒,就要走。
“嬸子,等麗香姐迴來,你跟她說聲,我來過了,有時間我再來看你們。”葉梅說:“我還得坐車去市裏,就不多坐了。”
於麗香的婆婆看葉梅離婚後還記得跟自家兒媳婦往來,覺得葉梅有情有義,說:“閨女,以後路過這裏往家來就行,進門喝口水,別客氣啊。”
“知道了,嬸子,有空我再來,我先走了。”葉梅領著方圓繞路走了。
路上遇見幾個不太熟悉的人,葉梅沒跟他們搭話,領著方圓匆匆走過去了。
顧建華挨家走完親戚,才抽出時間來找葉梅。倆人沒什麽地方可去,還是到公園轉了轉。
顧建華既然決定跟葉梅結婚,就不再拖拉,他思量一下開口道:“小梅,咱們結婚吧。”
這求婚夠簡潔,開門見山。方圓若是看到的話,肯定不會滿意。不過,這也不能怪顧建華,這也算是時代特色。
“怎麽這麽快?”葉梅還以為兩人會再相處個半年仨月的再結婚。
“你看,咱們處了一段時間,彼此的情況都了解了,沒必要再拖拉下去。我大姐盼著我能早點結婚,有一個溫暖的家。再說,早點在一個家裏生活,孩子們也能早一點習慣。”
葉梅想了想說:“太快了點,再說丈母娘還沒相女婿呢,你想直接越過去?”
顧建華想:這意思是讓他跟著迴家一趟,隻要她父母同意,婚事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顧建華喜色外露,說大話:“就我這條件,到你家一定能過關。你說吧,什麽時候去你家,我好準備一下。”
“不用特意準備什麽,帶點過年走親戚的禮品就行,要不你也帶顧堯去認認門?”葉梅又補充說:“你還是先問問他願不願意去,圓圓會跟著一起迴去。”
顧建華說:“我覺得沒啥問題,堯堯肯定會去。”
他瞧著顧堯跟圓圓相處很好,不會欺負她,還處處讓著圓圓,一副好哥哥的模樣,比對文華家的孩子有耐心多了。
“先給你說了,我們農村條件可不如市裏好,去了不準嫌棄這嫌棄那的。”葉梅醜話說在前頭,省得鬧出矛盾來兩邊落埋怨。
顧建華笑嘻嘻地說:“哪能啊,我要是那種人,還能跟你相親嗎。你放心就行,保準不給你掉麵子。”
正好顧堯放假,有時間到處走走。顧堯聽說去葉梅阿姨老家,方圓也去,他二話不說當跟屁蟲了。
兩個大人準備一番,初十這天,葉梅帶著顧建華和兩個孩子迴老家了。
顧堯長這麽大,就在市裏轉悠了,還是第一次坐車出遠門。他神色興奮,一路上跟方圓嘀嘀咕咕說話,問了方圓好多好笑的問題。
可能是過年走親戚的多,車上很擠,好在他們是從始發站坐車,能占上座位,不然就得擠著迴家了。顧建華和葉梅一人抱著一個孩子,讓誰看見都以為是一家人。
進了村後,村裏人看到葉梅領著個男人迴來,都在背後議論。有人甚至當麵問:“葉梅,你這是領著誰迴家,新女婿嗎?”
葉梅紅著臉點點頭,沒多說什麽就趕緊走了。她怕讓這群八卦的大媽嬸子問下去,就脫不開身了。顧建華就跟在葉梅後麵點頭微笑,算是跟大家打招唿。
“葉梅這麽快又找了一個,看那男人穿著像是城裏人。”
“可不是,長得一點都不黑,葉梅要是再嫁個城裏人,可真是有福氣了。兩人提了多少東西啊,老葉家肯定高興死了。”
“葉梅還這麽年輕,不嫁人哪行,要說葉梅長得還真不錯,要不怎麽能讓城裏人相中呢。”
“是啊……”
方圓姥姥高興地把上門新女婿迎迴家,葉梅的家人都出來相看,發現這顧建華不說是一表人才,也很撐門麵,說話爽快,笑聲清朗。再加上顧建華第一次上門,略帶客氣討好的話讓人聽了很舒服,大家對他印象不錯。
顧堯長相俊秀,穿著連帽棉服和運動鞋,站到街上特顯眼,一看就不像農村孩子。他第一次來村裏,懷著滿滿的好奇心。原來他聽方圓說農村能套鳥,上山摘柿子山楂,一直挺羨慕。這不,他問方圓:“圓圓,要不咱套鳥玩玩?”
方圓覺得不就是套鳥嗎,小意思,馬上點頭答應了。
葉東在一旁嘿嘿傻笑兩聲說:“咱們還是玩別的,最近沒法套鳥了。”
方圓和顧堯不解地看著他,等著他解釋原因。
葉南迫不及待地迴答:“現在老有人放鞭炮,早把鳥嚇跑了,沒鳥了套啥。”
方圓這才恍然大悟。是啊,過年鞭炮聲一響,麻雀早嚇飛了。最近鞭炮聲一直不斷,村裏肯定沒幾隻鳥,估計都嚇到野外去了。
顧堯說:“要不咱出去轉轉。”
方圓知道他第一次來好奇心強,四個孩子就出門轉悠著玩去了。
有人問葉東葉南顧堯的事:“這孩子是誰啊,長得真俊。”
葉東葉南統一迴答是親戚,讓好事的那人問不下去,方圓在心裏偷笑。
顧建華在葉家人七嘴八舌的盤問下,把自個的老底交出。
方圓姥姥聽完後才去準備午飯款待未來女婿。她是個實在人,把家裏的好飯菜都準備出來了,蘑菇燉雞、清燉排骨、糖醋魚、醬豬頭肉、薑汁鬆花蛋等,弄了八個菜,讓葉老頭和兩個兒子跟顧建華喝酒。
都說酒桌上看人品,新上門的女婿基本都免不了被未來老丈人和大小舅子灌酒。好在顧建華酒量練出來了,陪老丈人喝了不少,卻沒醉得不成樣子,更沒說讓人聽了堵心的話,給葉老爺子留下了好印象。
這女婿不錯,比上個強多了,敬酒斟酒有眼色,喝起酒來還爽快,不扭捏,正合他眼緣。
也是,顧建華怎麽說都在外麵跑了幾年,見多識廣,聊起天來天南海北什麽都能扯兩句,況且他還是城裏人,本來就比農村人有眼色,有見識。方向東那樣長在一直老娘陰影下的男人根本沒法跟顧建華相比。
顧堯作為小客人,方圓姥姥特意給他擺了一小桌菜,讓幾個孩子陪他吃飯。顧堯平時就不缺肉吃,過年更是吃膩了,肉沒吃多少,倒是甜飯和炒年糕吃了不少。葉東葉南跟著沾光了,骨頭啃了一小堆,吃得滿嘴是油。
顧建華跟未來嶽父嶽父提了盡快結婚的事,兩老見了顧建華一麵也放了心,就同意兩人早點辦婚事。出了正月份,大家都得收心,該上班上班,該下地下地,就沒那些閑時間浪費,正好趁這個空把婚事辦了。
顧建華覺得離得有點遠,來迴不太方便,直接把送聘禮的日子定了,結婚的日子迴家商量一下再定。
顧建華說:“叔,嬸,我家裏什麽都不缺,不用給小梅準備嫁妝了,直接讓人過去就行。”
他說得可是實在話,看老丈人家一家人擠在一個院子住,日子怕是不太好過,不如讓老丈人省下錢過日子,反正他不缺那點錢。
葉梅跟顧建華談過,兩人的婚事不用大辦,把家裏稍微收拾一下,選個好日子,請親戚朋友吃一頓就行。
方圓姥爺不同意,說:“那不成,姑娘家哪有不陪送嫁妝地,多多少少得陪送,那是娘家的心意。”
嫁妝是媳婦生活在婆家的底氣,少了本來就不好看,不陪送點那他以後沒臉到閨女門上去了。
顧建華沒再堅持,他想過了,迴頭讓葉梅再勸勸嶽父嶽母就行。家裏啥都不缺,買重了不是浪費嗎。
隔了兩天,葉梅領著方圓跟著顧建華到顧家一趟,正式見了未來公公。葉梅和方圓還收到了見麵禮錢,是顧老爺子掏地。
顧家找人看了看日子,婚禮定在正月二十八。顧建華挑了個好日子去葉家送了聘禮禮金一千塊。
在八六年,一千塊的聘禮的放到農村來說不是小數目。男方送禮金條件,家裏條件差點是六百,條件好點就拿八百。反正都一樣,男方禮金少,女方嫁妝少;男方禮金多,女方嫁妝多。除非遇到不說理的親家,把男方禮金留下,跟賣閨女差不多。
方圓姥姥跟老頭商量好了,給閨女陪送六鋪六蓋,兩床羊毛毯等床上用品,再讓葉梅自己看著買塊手表,給她再買輛二八女式自行車。葉梅原來那輛舊了,留在家裏騎。
剩下的錢就讓葉梅帶走。老兩口老實實在,雖說重男輕女,不想讓閨女拖累兒子,卻從沒想過摳麽閨女的東西。結婚前閨女賺多少錢都歸家裏,他們是覺得把閨女養大了,給家裏賺錢應當應分。可這彩禮錢,老兩口沒有厚臉皮悶下來,花了剩下的都讓閨女出嫁時帶著,省得到了男方家裏被人瞧不起,矮半截。
兩家開始忙活婚事。被麵是葉梅娘家準備,方圓姥姥請全福人人做被子。顧建華忙活好幾天,請人把家裏的牆重新粉刷一遍,又陪葉梅去買了手表和自行車。
顧麗華這做大姐的沒閑著,買婚禮用的喜糖、瓜子等東西,還讓弟弟領著葉梅每人買了一身婚禮穿的衣服。
作者有話要說:那啥,昨晚碼字碼到一半,實在是困了,今天補上吧,嘻嘻,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