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北毓過來看望三太太,見她容顏黯淡,先還覺著是因喬姨娘生產,讓她費了神的緣故,也不好多問。待說得幾句話,覺得不對,便還是開口道:“三嬸這是怎麽了?說話的聲氣都不對。是不是身上有什麽不妥的地方?若有,可不要撐著不說,您如今可是雙身子,還是要謹慎為好。”
韓氏笑笑,“哪有什麽不好的。不過是身子越發笨重,有些精力不濟罷了。”
適逢童蕊端茶進來,聽見韓氏這樣說,便欲言又止地看了看韓氏,又望了望北毓。
北毓轉過臉來,偏頭問童蕊:“依著童蕊姐姐看呢?三嬸的身子可還無恙?”
童蕊猶豫了一下,張口語言。
韓氏卻先笑罵道:“我的身子,你倒是問她做什麽?你看看你,這才是管了幾天家,就真跟個小管家婆似的,見什麽都要問一問了。”
北毓微微一笑,“旁的不問猶可。三嬸的身子,卻是無論如何都要問上一問的。”她扭頭盯著童蕊,“姐姐?”
雖明白三太太並不欲讓人知道她被三爺氣到腹痛的事情,童蕊卻怕真個有個好歹,將來追悔莫及,不管韓氏暗暗警告的眼神,童蕊快速地說道:“四姑娘可不知道我們太太,真是旁的事情都好說,就是不樂意看病吃藥。要我說,哪怕是小毛病,可如今特殊時期,真是怎麽小心都不為過的。偏偏我們太太,卻是能拖的就拖,也不管是個什麽事情。就像是昨個兒,明明難受得很,也情願硬挨著,都不肯請大夫看看。得虧今天姑娘來了,問上一問,要不,我可真是想勸勸不動,想說沒地說。還望姑娘勸一勸我們太太,好歹以身子為重。”
三太太白了童蕊一眼,“真是哪哪都有你了!”又扭頭衝北毓道:“別聽她胡說。我就是些小毛病,歇歇就好的。哪值當大驚小怪。”
童蕊衝著三太太的方向努了努嘴,向北毓示意:看,我說的沒錯吧。
北毓自然知道三太太不聲張,可不是因為什麽不想看病吃藥的緣故。她也不點破,隻對三太太道:“這我可是要站在童蕊姐姐一邊的。”她卻並不多勸,直接向童蕊道:“麻煩姐姐去跟雁行說一聲,讓她即刻去請大夫,莫耽誤了。”
童蕊沒料到北毓會如此幹脆利落,她原隻指望著請她勸一勸韓氏,說不定能令韓氏改變主意,不想她是直接替韓氏做了決定,連這中間的過程都省略了。一時間,童蕊不由心中暗想:果然是管家的姑娘,到底氣勢上是不同的。
假裝沒有看到三太太製止的眼神,童蕊迅速地應了一聲,出門去叫雁行。
韓氏歎了口氣,對北毓道:“真沒什麽的。不過是略有些不舒服罷了。如今已經好了,實在沒有再請大夫的必要。”
北毓笑道:“有沒有必要不是三嬸嬸說的,還是要請大夫來了,看過了再說。”反正人已經去請了,北毓也不欲再在這個問題上與三太太糾纏,便轉而說起別的事情。
兩人說了會兒話,童蕊便進來通傳說大夫已進了二門。
北毓到底是未婚姑娘,不便見外人,便告辭離去。臨走前,她吩咐了童蕊,請大夫把完脈,直接去老太太那裏迴話。自己便也帶著雁行,去了老太太那裏。
三太太身子不爽,是老太太沒有想到的。本以為喬姨娘生產時,有謝鳳華在三太太身邊周全,也不致令韓氏有什麽閃失。未想第二日就得了這麽一個消息,一邊心裏感歎謝鳳華到底還是不夠仔細,一邊又心焦於韓氏的肚子,甚至隱隱地又怨懟起喬姨娘,怪她保不住一個孩子也就罷了,還徒惹是非。
好容易大夫把完脈過來,卻是帶迴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三太太已隱隱有了早產的征兆,雖如今還能用藥控製,到底是有些危險,日後要萬分小心才行。
老太太早把北毓打發了迴去,如今隻一個人聽到這般消息,登時便有些氣息不穩。銀杏趕忙端了杯溫茶過來,伺候著老太太喝了壓驚。
老太太勉強咽了口茶水,輕推開銀杏,指著梅園的方向道:“你去,把童蕊叫來,我要問問她是怎麽伺候蔓丫頭的。之前都調養得好了,怎麽如今又有了早產的征兆?我倒要問問,她是都幹什麽去了,能把主子伺候成這樣?”老太太心裏自然知道這事兒與喬姨娘生產脫不了幹係,可這個緣故,大家心知肚明即可,若是傳出去,難免要被人說韓氏善妒。既不能令人傳出這樣的話,那三太太突然身子不好,自然隻可能是伺候的人伺候得不好。
因老太太待三太太一向親厚,銀杏同童蕊之間的關係也向來是親近的。如今見老太太發怒,銀杏心中也不禁為童蕊捏了把汗,可她麵上卻是絲毫不顯,隻沉穩地應了聲“是”。
倒是老太太隨即便緩和了下來,像是突然察覺到自己的失禮似的,又把銀杏叫了迴來,“看我,倒是忘了丁太醫。”她向大夫道了個惱,在他的客氣迴敬中,語氣平和地道:“先送丁太醫出去吧。這幾日,還要勞累您,多看顧我那三兒媳婦。”
大夫連道“一定”,然後隨著銀杏出了老太太的屋子。
銀杏先送走了大夫,然後便去將童蕊叫了過來。
童蕊在路上便得了銀杏提醒,早在心裏打好了腹稿。
老太太一問,童蕊便將張姨娘如何在喬姨娘門外挑撥,三老爺又如何與三太太爭吵的事情同老太太學了一通。這都是她早就打探好的。說到底,三老爺如今與韓氏雖早不如少時夫妻繾綣,可也是相敬如賓,等閑三老爺也不會為了妾侍來打三太太的臉麵。哪怕是當初李姨娘最得寵時,三老爺也頂多是自己偏寵著李姨娘,而不會為了李姨娘來與韓氏慪氣。是以,謝懷遠一走,童蕊立刻便去將前因後果打探了個清楚。這些話,她怕韓氏聽了要更加憋悶,隻悄悄地記在了心裏,本是打算等韓氏順利生了產,再來同張姨娘算後賬的,如今倒正好都道給老太太知道。
果然老太太一聽,臉色雖更沉了,卻已沒了要治罪童蕊的意思。她沉吟了片刻,又問:“那當時那喬姨娘是怎麽說的?也是跟張姨娘一個鼻孔通氣嗎?”
童蕊猶豫了下,雖不願說喬姨娘的好話,到底還是如實道:“那倒沒有。聽說,喬姨娘還勸過三爺,說太太慈和來著。”
老太太的臉色微緩,點頭道:“這倒是個懂事的丫頭。”她想了想,對童蕊道:“行了,這件事就交由我來處理。你下去吧,好好伺候蔓丫頭,再不能輕忽了。往後,她的身體若有什麽不是,就算是她自己不願意,你也要趕緊來通報我,不能由著她任性胡來,知道嗎?”
童蕊趕緊低頭應是。
老太太滿意地讓童蕊走了,然後一邊令人叫了謝懷遠過來,一邊又令銀杏將昨天與喬姨娘生產有關之人一一叫過問話。
謝懷遠因失了一子,又與三太太爭執,心中不快,也就沒有出去玩樂。老太太派人來請,他也隻以為母親也是欲寬慰他,並沒有多想,便進了寶慶堂。
母子兩人開始也隻是說些閑話,及到後來,銀杏進來迴話,說已叫了給喬姨娘引產的穩婆等人前來問話,他才隱隱察覺到事有不對。
謝懷遠微微蹙了眉,看向老太太,“母親”
老太太衝他壓了壓手,示意他不要說話。
謝懷遠便聽話地閉上了嘴。
伺候喬姨娘生產的下人們被一個個單獨叫進屋子迴話,雖說不上心中有鬼,可人人都知道,喬姨娘的孩子可是生出來就死了的,誰知道如今老太太叫人問話,是存著怎樣的意思,因此每個進來的人,都十分緊張,恨不得把自己從這件事情裏麵摘個幹淨。
況且,眾人雖沒互相通過氣,可在見老太太之前,她們都是已先被銀杏詢問過一遍的。眾人雖不明就裏,可也有聰明的發現,銀杏詢問的重點卻不在她們自己,而是在張姨娘身上,便自然知道在老太太和三老爺麵前時該怎樣說話;就是有那不機靈的,猜不出老太太問話的目的,被銀杏事先那麽一引導,也開始覺得張姨娘可疑。
可眾人誰也沒有證據說張姨娘究竟在喬姨娘生產這件事情上究竟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好在,老太太要的,本來也就不是什麽確著的證據。
雖說之前對喬姨娘肚子裏的孩子有所期待,可死都死了,一個從丫鬟肚子裏蹦出來的庶孫,還不至於讓老太太牽腸掛肚。
老太太如今在意的,卻是張姨娘借機離間了三子和韓氏。若是別的兒媳婦,她才懶得去關心她能不能鎮住內宅,可蔓丫頭好歹是她的親侄女,她可斷不會讓一個姨娘算計了她去。
張姨娘既存了這樣的心思,那就已經不再能留。更何況,韓氏如今在孕中,三老爺與她起了齟齬,若是真因此而讓韓氏和她肚子裏的孩子有個好歹,老太太可是不允的。
不過謝懷遠是她的親兒子,她雖在乎侄女和她肚子裏的孩子,也萬沒有讓親兒子委屈低頭的道理。既如此,兩全之策自然是解除兒子心裏的疙瘩。而這關鍵,便是在張姨娘。
她既已當了一次係鈴人,如今少不得便要在當一次解鈴人了。
眾人的口供,沒一個明確提到張姨娘究竟做了什麽的,可串起來,卻能明顯感受到張姨娘在喬姨娘生產的過程中是如何喧賓奪主,掌控局麵的。而她所掌控出來的最終結果,卻是一個慘劇,這便不得不讓人懷疑她究竟是存了什麽心思。
一個姨娘生產,另一個姨娘卻寸步不離守在門外,一切人等都是聽從她的調配,一個程序都是按照她的安排,甚至最後,喬姨娘自己都沒能看到孩子一眼,那孩子就被張姨娘送出去埋了。若說這其中,張姨娘沒耍什麽手段,不管別人如何,謝懷遠卻是不信的。
看著謝懷遠麵色鐵青的臉,老太太暗暗滿意地一笑。知子莫若母,她很清楚,謝懷遠既聰明又多疑,如今若是把明晃晃的證據擺在他麵前,他可能還要懷疑那麽一下子,可這種似是而非的口供,卻能讓他自己推倒出她想給他看的答案。
看著謝懷遠陰沉地走出屋子的背影,老太太知道,這個張姨娘,也是不會在謝府呆很久了。
她緩緩地吐出一口氣,明明是得償所願了,卻感覺身體向被掏空了一樣,疲憊得很,“老了啊”老太太喃喃地歎了口氣。
銀杏站在一旁,偷偷地瞥了眼老太太滄桑的神色,她縮了縮肩膀,連句逗趣的話都沒有敢接。
晚間,北毓過來給老太太請安。見她神色疲憊,自然免不了要問上一問。
老太太本就是有意裝病的,如今倒是連裝都不必裝了,“人老啦,這身子和精神頭就都不中用了,也不知道還能挨得幾天。不過”老太太頓了一下,看向北毓,“若是能有個人,能為我在佛祖麵前抄經祈福,說不定佛祖一憐憫,我的身子倒是能好些。就是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她緩緩地說完,便定定地看著北毓。
北毓微微一笑,答得極快,“孫女願往。”
韓氏笑笑,“哪有什麽不好的。不過是身子越發笨重,有些精力不濟罷了。”
適逢童蕊端茶進來,聽見韓氏這樣說,便欲言又止地看了看韓氏,又望了望北毓。
北毓轉過臉來,偏頭問童蕊:“依著童蕊姐姐看呢?三嬸的身子可還無恙?”
童蕊猶豫了一下,張口語言。
韓氏卻先笑罵道:“我的身子,你倒是問她做什麽?你看看你,這才是管了幾天家,就真跟個小管家婆似的,見什麽都要問一問了。”
北毓微微一笑,“旁的不問猶可。三嬸的身子,卻是無論如何都要問上一問的。”她扭頭盯著童蕊,“姐姐?”
雖明白三太太並不欲讓人知道她被三爺氣到腹痛的事情,童蕊卻怕真個有個好歹,將來追悔莫及,不管韓氏暗暗警告的眼神,童蕊快速地說道:“四姑娘可不知道我們太太,真是旁的事情都好說,就是不樂意看病吃藥。要我說,哪怕是小毛病,可如今特殊時期,真是怎麽小心都不為過的。偏偏我們太太,卻是能拖的就拖,也不管是個什麽事情。就像是昨個兒,明明難受得很,也情願硬挨著,都不肯請大夫看看。得虧今天姑娘來了,問上一問,要不,我可真是想勸勸不動,想說沒地說。還望姑娘勸一勸我們太太,好歹以身子為重。”
三太太白了童蕊一眼,“真是哪哪都有你了!”又扭頭衝北毓道:“別聽她胡說。我就是些小毛病,歇歇就好的。哪值當大驚小怪。”
童蕊衝著三太太的方向努了努嘴,向北毓示意:看,我說的沒錯吧。
北毓自然知道三太太不聲張,可不是因為什麽不想看病吃藥的緣故。她也不點破,隻對三太太道:“這我可是要站在童蕊姐姐一邊的。”她卻並不多勸,直接向童蕊道:“麻煩姐姐去跟雁行說一聲,讓她即刻去請大夫,莫耽誤了。”
童蕊沒料到北毓會如此幹脆利落,她原隻指望著請她勸一勸韓氏,說不定能令韓氏改變主意,不想她是直接替韓氏做了決定,連這中間的過程都省略了。一時間,童蕊不由心中暗想:果然是管家的姑娘,到底氣勢上是不同的。
假裝沒有看到三太太製止的眼神,童蕊迅速地應了一聲,出門去叫雁行。
韓氏歎了口氣,對北毓道:“真沒什麽的。不過是略有些不舒服罷了。如今已經好了,實在沒有再請大夫的必要。”
北毓笑道:“有沒有必要不是三嬸嬸說的,還是要請大夫來了,看過了再說。”反正人已經去請了,北毓也不欲再在這個問題上與三太太糾纏,便轉而說起別的事情。
兩人說了會兒話,童蕊便進來通傳說大夫已進了二門。
北毓到底是未婚姑娘,不便見外人,便告辭離去。臨走前,她吩咐了童蕊,請大夫把完脈,直接去老太太那裏迴話。自己便也帶著雁行,去了老太太那裏。
三太太身子不爽,是老太太沒有想到的。本以為喬姨娘生產時,有謝鳳華在三太太身邊周全,也不致令韓氏有什麽閃失。未想第二日就得了這麽一個消息,一邊心裏感歎謝鳳華到底還是不夠仔細,一邊又心焦於韓氏的肚子,甚至隱隱地又怨懟起喬姨娘,怪她保不住一個孩子也就罷了,還徒惹是非。
好容易大夫把完脈過來,卻是帶迴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三太太已隱隱有了早產的征兆,雖如今還能用藥控製,到底是有些危險,日後要萬分小心才行。
老太太早把北毓打發了迴去,如今隻一個人聽到這般消息,登時便有些氣息不穩。銀杏趕忙端了杯溫茶過來,伺候著老太太喝了壓驚。
老太太勉強咽了口茶水,輕推開銀杏,指著梅園的方向道:“你去,把童蕊叫來,我要問問她是怎麽伺候蔓丫頭的。之前都調養得好了,怎麽如今又有了早產的征兆?我倒要問問,她是都幹什麽去了,能把主子伺候成這樣?”老太太心裏自然知道這事兒與喬姨娘生產脫不了幹係,可這個緣故,大家心知肚明即可,若是傳出去,難免要被人說韓氏善妒。既不能令人傳出這樣的話,那三太太突然身子不好,自然隻可能是伺候的人伺候得不好。
因老太太待三太太一向親厚,銀杏同童蕊之間的關係也向來是親近的。如今見老太太發怒,銀杏心中也不禁為童蕊捏了把汗,可她麵上卻是絲毫不顯,隻沉穩地應了聲“是”。
倒是老太太隨即便緩和了下來,像是突然察覺到自己的失禮似的,又把銀杏叫了迴來,“看我,倒是忘了丁太醫。”她向大夫道了個惱,在他的客氣迴敬中,語氣平和地道:“先送丁太醫出去吧。這幾日,還要勞累您,多看顧我那三兒媳婦。”
大夫連道“一定”,然後隨著銀杏出了老太太的屋子。
銀杏先送走了大夫,然後便去將童蕊叫了過來。
童蕊在路上便得了銀杏提醒,早在心裏打好了腹稿。
老太太一問,童蕊便將張姨娘如何在喬姨娘門外挑撥,三老爺又如何與三太太爭吵的事情同老太太學了一通。這都是她早就打探好的。說到底,三老爺如今與韓氏雖早不如少時夫妻繾綣,可也是相敬如賓,等閑三老爺也不會為了妾侍來打三太太的臉麵。哪怕是當初李姨娘最得寵時,三老爺也頂多是自己偏寵著李姨娘,而不會為了李姨娘來與韓氏慪氣。是以,謝懷遠一走,童蕊立刻便去將前因後果打探了個清楚。這些話,她怕韓氏聽了要更加憋悶,隻悄悄地記在了心裏,本是打算等韓氏順利生了產,再來同張姨娘算後賬的,如今倒正好都道給老太太知道。
果然老太太一聽,臉色雖更沉了,卻已沒了要治罪童蕊的意思。她沉吟了片刻,又問:“那當時那喬姨娘是怎麽說的?也是跟張姨娘一個鼻孔通氣嗎?”
童蕊猶豫了下,雖不願說喬姨娘的好話,到底還是如實道:“那倒沒有。聽說,喬姨娘還勸過三爺,說太太慈和來著。”
老太太的臉色微緩,點頭道:“這倒是個懂事的丫頭。”她想了想,對童蕊道:“行了,這件事就交由我來處理。你下去吧,好好伺候蔓丫頭,再不能輕忽了。往後,她的身體若有什麽不是,就算是她自己不願意,你也要趕緊來通報我,不能由著她任性胡來,知道嗎?”
童蕊趕緊低頭應是。
老太太滿意地讓童蕊走了,然後一邊令人叫了謝懷遠過來,一邊又令銀杏將昨天與喬姨娘生產有關之人一一叫過問話。
謝懷遠因失了一子,又與三太太爭執,心中不快,也就沒有出去玩樂。老太太派人來請,他也隻以為母親也是欲寬慰他,並沒有多想,便進了寶慶堂。
母子兩人開始也隻是說些閑話,及到後來,銀杏進來迴話,說已叫了給喬姨娘引產的穩婆等人前來問話,他才隱隱察覺到事有不對。
謝懷遠微微蹙了眉,看向老太太,“母親”
老太太衝他壓了壓手,示意他不要說話。
謝懷遠便聽話地閉上了嘴。
伺候喬姨娘生產的下人們被一個個單獨叫進屋子迴話,雖說不上心中有鬼,可人人都知道,喬姨娘的孩子可是生出來就死了的,誰知道如今老太太叫人問話,是存著怎樣的意思,因此每個進來的人,都十分緊張,恨不得把自己從這件事情裏麵摘個幹淨。
況且,眾人雖沒互相通過氣,可在見老太太之前,她們都是已先被銀杏詢問過一遍的。眾人雖不明就裏,可也有聰明的發現,銀杏詢問的重點卻不在她們自己,而是在張姨娘身上,便自然知道在老太太和三老爺麵前時該怎樣說話;就是有那不機靈的,猜不出老太太問話的目的,被銀杏事先那麽一引導,也開始覺得張姨娘可疑。
可眾人誰也沒有證據說張姨娘究竟在喬姨娘生產這件事情上究竟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好在,老太太要的,本來也就不是什麽確著的證據。
雖說之前對喬姨娘肚子裏的孩子有所期待,可死都死了,一個從丫鬟肚子裏蹦出來的庶孫,還不至於讓老太太牽腸掛肚。
老太太如今在意的,卻是張姨娘借機離間了三子和韓氏。若是別的兒媳婦,她才懶得去關心她能不能鎮住內宅,可蔓丫頭好歹是她的親侄女,她可斷不會讓一個姨娘算計了她去。
張姨娘既存了這樣的心思,那就已經不再能留。更何況,韓氏如今在孕中,三老爺與她起了齟齬,若是真因此而讓韓氏和她肚子裏的孩子有個好歹,老太太可是不允的。
不過謝懷遠是她的親兒子,她雖在乎侄女和她肚子裏的孩子,也萬沒有讓親兒子委屈低頭的道理。既如此,兩全之策自然是解除兒子心裏的疙瘩。而這關鍵,便是在張姨娘。
她既已當了一次係鈴人,如今少不得便要在當一次解鈴人了。
眾人的口供,沒一個明確提到張姨娘究竟做了什麽的,可串起來,卻能明顯感受到張姨娘在喬姨娘生產的過程中是如何喧賓奪主,掌控局麵的。而她所掌控出來的最終結果,卻是一個慘劇,這便不得不讓人懷疑她究竟是存了什麽心思。
一個姨娘生產,另一個姨娘卻寸步不離守在門外,一切人等都是聽從她的調配,一個程序都是按照她的安排,甚至最後,喬姨娘自己都沒能看到孩子一眼,那孩子就被張姨娘送出去埋了。若說這其中,張姨娘沒耍什麽手段,不管別人如何,謝懷遠卻是不信的。
看著謝懷遠麵色鐵青的臉,老太太暗暗滿意地一笑。知子莫若母,她很清楚,謝懷遠既聰明又多疑,如今若是把明晃晃的證據擺在他麵前,他可能還要懷疑那麽一下子,可這種似是而非的口供,卻能讓他自己推倒出她想給他看的答案。
看著謝懷遠陰沉地走出屋子的背影,老太太知道,這個張姨娘,也是不會在謝府呆很久了。
她緩緩地吐出一口氣,明明是得償所願了,卻感覺身體向被掏空了一樣,疲憊得很,“老了啊”老太太喃喃地歎了口氣。
銀杏站在一旁,偷偷地瞥了眼老太太滄桑的神色,她縮了縮肩膀,連句逗趣的話都沒有敢接。
晚間,北毓過來給老太太請安。見她神色疲憊,自然免不了要問上一問。
老太太本就是有意裝病的,如今倒是連裝都不必裝了,“人老啦,這身子和精神頭就都不中用了,也不知道還能挨得幾天。不過”老太太頓了一下,看向北毓,“若是能有個人,能為我在佛祖麵前抄經祈福,說不定佛祖一憐憫,我的身子倒是能好些。就是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她緩緩地說完,便定定地看著北毓。
北毓微微一笑,答得極快,“孫女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