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五除二,根本就沒費上多大一會兒功夫,五個刺客就被北毓、雁行及趕上來的淩雲衛眾將收拾了個幹淨。
趙晏的小廝都還在那兒繼續嗚嗚地抹眼淚兒呢,一抬眼的功夫,所有挾持他們的刺客就都倒到地上去了。他做夢似地瞪了下眼,然後抬頭,不經意地對上雁行的目光,然後就“嗷——”地一嗓子,一蹦三尺高地竄到趙晏身後去了,一邊扯著趙晏的袖子往他身後躲,一邊咧開嘴大叫,“娘啊……女土匪啦!”
雁行原本沒把他放在眼裏,不過是當個學習的參照物而已,剛剛也隻是隨意地瞥了他一眼,沒什麽特別的意思,這時聽見他這樣喊,卻實在不太高興。她故意兇狠地瞪了下眼睛,抬了拳頭衝小廝比劃一下。
那小廝由此就叫得更大聲了,使得淩雲衛眾將都往他這邊看了過來。
趙晏原是最混不吝的,什麽鄙視、嫌惡的目光沒有看過,然而這時也不由感到了一絲丟臉。捏著小廝的衣領,把他從自己身後拽出來,趙晏吩咐,“弄墨,你可以閉嘴了。”
那叫弄墨的小廝竟果然聽話地瞬間消無聲息,隻臉上驚魂未定的神色,和身上扭捏的姿態才能看出一點剛剛的狼狽來。
這時金棕也已將五名刺客悉數壓到一起,他走過來,先是下意識地向北毓施了一禮,叫道:“少——”目光瞥到趙晏和弄墨,後麵的將軍兩字又被他硬生生地吞了下去,代之以“姑娘”。
北毓點了下頭,沒有什麽顧忌地問道:“這些刺客是怎麽迴事?”
金棕迴答得也理所當然,就好像他向北毓匯報本就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一樣,“迴稟姑娘,這些人是德遠侯秦牧派來刺殺二皇子的。秦家二老爺身亡,大老爺被帶至大理寺後,嚴加拷問,已於昨晚承認,是他故意引了二老爺秦朝啟去與二皇子爭歌妓,又在秦朝啟被打後,買通了大夫,毒殺於他。皇上其實早在拘捕秦家大老爺的時候,就已經令人監視了秦府。今早得到消息,秦牧已知大兒子也出獄無望,便買通了殺手,欲置二皇子於死地。皇上便令我等,前來接應、保護二皇子。隻我等來遲,另姑娘和少爺受驚,還請姑娘恕罪。”說著抱拳深深一禮。
北毓淡淡一笑,“金叔不必在意。隻是我不希望事後由這些人口中傳出什麽不必要的傳聞。”
金棕知道,北毓不欲惹人注目,自然也不希望京中流傳些什麽侯門閨秀勇鬥刺客的閑話,他當即保證,“姑娘請放心,這些人屬下會直接交呈給皇上,不會過大理寺之手。”不過大理寺,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口供。看來皇上也根本就無意把這件刺殺事件的真相宣之於眾。
北毓滿意地點點頭,示意讓金棕稍待,她還有些話要與趙晏說道。
金棕會意,退到一邊,又令其餘的淩雲衛也向四周散開,一來給北毓和趙晏說話的空間,二來也是防護,既不讓人擅闖進來,也防止再有什麽危險出現。
北毓領著雁行走到趙晏身前,趙晏倒是沒有什麽反應,卻是他身邊的弄墨又露出一臉驚恐的表情,一副想逃又不太敢逃的樣子。
此時看見北毓和雁行,他腦子裏根本想不起別的,就隻能看見明晃晃的十個大字,書為“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北毓卻沒管他,隻向趙晏道:“見過世兄,世兄安好。小妹在此先謝過世兄贈物之義了。”
趙晏知道北毓指的是那木雕。他從前就一直在想,一個以十三歲的稚齡統領起朔北十萬軍馬的小姑娘,究竟會是個什麽樣子。當然,排在第一位的想象總是不脫“膀大腰圓”幾個字的,實在是戰場所給人的印象就是如此。可趙晏一邊想象,一邊就又覺得,不該是那個樣子。本能地,他就覺得北毓應該是更嬌小,更瘦弱的,可又沉穩大氣。
當真地見到北毓之後,趙晏反而說不清楚真實的北毓跟他想象中的究竟有幾分相似,又有幾分不同。可看著北毓,他就覺得,這個小姑娘的確就該是這個樣子的。身材比同齡的小姑娘稍高些,卻也沒有高出很多,有些偏瘦,長得很漂亮,臉上卻沒什麽表情,少了一絲生動,多了一分沉穩。氣質比起容貌來還要更顯眼一些,讓人一看,就覺得是個穩妥的小姑娘,卻往往忽略了她的漂亮。不是那種會讓人一眼驚豔的類型,但很耐看,非常耐看。
趙晏一開始還隻是在研判著北毓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也還記得她提起那木雕來其實是為了探他的底兒,可看著看著,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到她的五官上去了。嗯……她的眉毛很柔和,是典型的柳葉眉,這是一種很溫順的眉形,有這種眉形的人一般性子也都溫和……哦,這不太對呀,一個統軍的將領,骨子裏該是堅毅勇敢的,這眉形對她來說有些過於柔順了。不過她的眼睛屬於杏眼……這個不注意還真是看不出來,大概是杏眼給人的印象一般都很活潑,可北毓實在太沉穩了,就容易讓人忽略她其實有一雙非常漂亮有神的雙目……
眼見著趙晏的目光和表情由一開始的高深莫測在內、不羈隨性在外,一點點漸變到如今的神遊天外、不靠譜,北毓難得地感覺到自己的耐性正在一點點流失。
雁行已經先忍耐不住,她一個側身,叉腰閃到北毓身前,攔住麵前這個道貌岸然的公子哥兒流氓似的目光,“喂,說話就說話,你這麽看著我們家姑娘幹嘛?”
連弄墨也趕忙扯了扯趙晏的袖子。我的大爺欸,您怎麽敢這麽看這位煞星姑奶奶啊,沒見到那膀大腰圓的刺客都被她兩下打地上去了?您這小身板經得住她幾下啊?
趙晏迴過神來,臉上一點尷尬的表情都沒有,就好像他剛剛兀自出神的這一段根本不存在似的,直接重新擺出一副世家公子的風度來,接上北毓的問題,“世妹客氣了,小小木雕,不過是份心意。比起世妹剛剛的救命之恩來,簡直不足掛齒。”
趙晏沒有順著她的話提起朔北,反而倒要承她一份恩情,讓北毓更是搞不懂這個人究竟是個什麽意思了。她若是接著趙晏的話來說,倒是能讓他欠她一個人情,可人家特意送到眼前的人情,拿來也沒什麽意思。
北毓低頭一笑,不欲再糾纏,隻道:“雖於世兄不過是份心意,小妹卻也感念在心,原就是想要找機會謝過的,未想今日就遇見了。”隻是遇得太巧了。
這一次趙晏倒是沒有再胡亂攀扯,他很直白地露齒一笑,“不是偶然遇見,是我慫恿著二皇子特意追來的。因實在好奇,這麽個時候,貴府老太太究竟是欲往慈恩寺做什麽呢?”
的確,老太太是為什麽要前往慈恩寺呢。北毓知道,趙晏這是在提醒她,這個答案可能對她很重要。
趙晏卻沒有再就這個話題多說下去。他解下自己身上的大鬥篷,遞到雁行麵前,目光卻還是看著北毓,“世妹若不嫌疑,就委屈一下,暫且以鬥篷遮掩如何?”
對於京中女子來說,不論是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在眾外男麵前,還是穿著陌生男人的鬥篷,其實都是一件於閨名有損的事情,不過是程度輕重的問題。
隻如今事出意外,北毓又正好在一個比較微妙的年紀,往大了說縱然是可議親的大姑娘了,往小了說也勉強能當成孩子來看待,論關係趙晏也真能當一當北毓的世兄,披了他的鬥篷暫且遮擋,也算是擇其輕者而從之了。
雖北毓、趙晏還有淩雲衛都心知肚明,於北毓來說拋頭露麵根本不算個什麽,可到底外麵還有兩位皇子及侍衛,以及謝家眾人。就算是掩耳盜鈴,好歹這樣子,也還是要裝一裝的。
北毓點頭示意,雁行便把趙晏的鬥篷接過來,給北毓披上。
金棕也已看出兩人這是說過話,打算離開此地了,立即聚攏人馬,護著北毓和趙晏走出林子。
外麵,不獨二皇子和三皇子被侍衛們守著,站在原處等待,老太太都已經從馬車上下了來,由大太太和謝沛扶著,跟兩位皇子站在一處。
見到趙晏和北毓迴來,二皇子李毅最為激動,他一把拉過趙晏,左右看了又看,“怎麽樣?你沒受傷吧?真是嚇死我了!”
老太太也趕緊把北毓納入到懷裏,看麵上沒有大礙,便對大太太使了個眼色,讓她趕緊將北毓送到車上。
雁行也裝模作樣地一副驚魂未定樣子,扶著北毓就跟著大太太過去。她們邊走,還能聽到後麵李毅在問:“你們是怎麽脫險的?我還在擔心,怕他們救不下你呢。”
場麵靜了一下,隨即就聽弄墨得意洋洋地宣稱:“都是我們家少爺勇猛,趁著那刺客不備,假作摔倒,然後一拐子撞在一個刺客腹上,把他打翻在地……”
雁行僵著臉迴眸一望,深深地為弄墨這比城牆都厚的臉皮感到折服了……
****
發生了這麽嚴重的事情,慈恩寺自然是再去不得了。這一次二皇子和三皇子雖然沒有受傷,侍衛那邊卻損失嚴重,甚至就連謝家的下人都死了兩個,傷了十餘,連謝淵都因為靠著戰圈太近,受到波及,背上開了一道長長的口子。
老太太當即下令,返程迴府。
之後處理後事,安撫下人,便都與北毓無關。
對於謝府來說,碰上這樣的事情,縱然算得上流年不利,至少主子裏真正受傷的隻有謝淵一個,其餘人等不過或多或少受到些驚嚇罷了。老太太下了令,讓諸位姑娘暫停閨學,好好休養一陣。
真正經受了風暴的,卻是德遠侯秦家。
在二皇子遇刺當日的晚上,秦家便傳出消息,德遠侯秦牧老爺子急症而亡。第二日,大理寺禦前迴奏,不僅申明了秦家大老爺毒殺親弟一事,更是曆數秦府數條罪狀,其中包括收受賄賂,仗勢奪財,包庇罪犯等十數項罪名,所涉不僅有秦牧本人、秦家大老爺、秦家三老爺以及秦家一脈的幾支旁親和門中下人,更是連已死了的二老爺秦朝啟都沒有逃脫。
皇上當即下令,對秦家奪爵抄家,一幹涉案人犯,除婦孺外,全部流放。
雖皇上並未將秦牧派人刺殺二皇子一事宣布出來,可隻要稍微有些想象力的,就不難猜出事情原委。畢竟秦二老爺死了,大老爺前腳入了大理寺,後腳就有人刺殺二皇子,要說其中沒有一點聯係,誰信?就是真沒聯係,在這個檔口,也沒人敢隨便發話。
刺殺皇子,這可是等同於謀反的大罪。就是原本與秦家交好的,此時也都做了無聲鵪鶉,不敢為秦家求情。
京裏一時風聲鶴唳,好歹也是一門侯府呢,說抄家如今也就抄家了。
這其間感觸最深的卻不是別人,而是寧遠侯謝老爺子。他對於秦牧,既是兔死狐悲,又是物傷其類。
當年,眾公侯府第中,屬他和秦牧最是出息。他們兩人,幾乎是平分了整個大魏的軍權。差別隻在,他急流勇退,早早就借口身體不好,在先帝末年交了兵權。可秦牧卻放不下手中的權力,一直到今上即位,都還緊緊地握著手中的權力不肯撒手。
直到天啟九年,也就是今上登基的第九個年頭,秦牧才從權力的最中心退了下來。看似主動放手,其實何嚐不是被今上逼到了不得不退的境地。
那時,謝老爺子還稍有感慨,覺得秦牧雖退得狼狽,可他的命,和他的一大家子好歹算是保住了。甚至他還慶幸,他不至於最後真個落到要犧牲掉女兒,來向皇帝表忠心的地步。
未想,該來的還是來了。這麽多年來,皇帝不動聲色,可一出手,就是雷霆之擊。看著是因為二皇子這個引子,可秦家這麽多年的罪狀,哪是一朝一夕收集得全的。聖上一下子就全給抖落了出來,這是按了多少年啊。
也是秦家自己種下的禍根。
秦牧自失勢後,性子便漸漸偏執、頑固,不說好好教育幾個兒子,卻隻一心記恨著皇上。而秦家老太太一味偏愛幼子,卻置長子於不顧,早在兄弟間種下矛盾。
謝老爺子自省,甚至這裏也有他謝家的一筆。當年他為防止秦家真個跟皇上翻臉,不惜把女兒嫁入秦家,就是為了拉攏、迷惑秦牧。可隨後秦牧放權,皇上卻重用謝懷安,使得兩家地位顛倒。他又為了彌補嫁女時不純的初衷,而對謝鳳華在秦家收攬家權一事不聞不問,使得秦家兩子,矛盾加劇。
謝懷安在時,秦家兩位老爺都忌憚著他。一個不敢輕易對弟弟動手,另一個則收斂自身,小心討好謝鳳華,極少沾花惹草。可謝懷安一去,被壓抑著的矛盾雙雙爆發,最後釀成了慘劇。
最可悲者,是秦牧竟偏執至此,糊塗至此,竟明明知道秦朝啟的死非二皇子所為,還要買通刺客,置二皇子於死地。他這哪裏是衝著二皇子去的,這分明就是還在記恨皇上啊。
皇上又怎麽會再給他生路!
謝老爺子幾乎已經是癱坐在椅子上,不勝唏噓。
秦家下場如此,他謝家將來又會如何呢?
他把還在世的兩個兒子的形象在心中過了一遍,搖搖頭。終於下定了決心。
幾乎是顫抖著手,謝老爺子拿起筆,小心翼翼地寫下了一封請封謝朔為世子的奏折。
寫閉,他又呆呆地看了一遍。他知道,這封奏折一旦呈上去,畢竟會在家裏挑起腥風血雨。可再不呈上去,說不定卻要迎來更大的禍事。
他把奏折按下,閉了眼。等過了年吧,再讓他過個清靜年,等年一過完,就把它呈上去。
****
內宅裏的眾位女眷還不知因秦家的事情,老爺子已下了最後的決心。
諸位小姑娘如今正聚在三太太韓氏的屋子裏,把酒迎歡。
隻老太太自己清楚,她去慈恩寺究竟是為個什麽。對外,她說的可一向都是為三太太和她肚裏的孩兒祈福。
如今慈恩寺沒有去上,卻碰上了刺客,雖說沒人受傷,可到底都受了一番驚嚇,尤其是北毓和西毓,都跟刺客打上了照麵,甚至北毓還被人擄去當了人質。諸位小姑娘受了這樣一番罪,三太太怎能不有所表示。
正好大夫也說她最近脈象祥和平穩,不必再如之前般小心翼翼,動不得一點了。
韓氏便邀了所有的小姑娘一起,說是到梅園賞梅,其實卻是給眾人壓驚。
既是為壓驚,眾人也就沒有講什麽主次,反正在的長輩隻得三太太一個,就不必那般多講究。不僅是幾位姑娘,就是姑娘們的諸位隨行了的大丫頭,也都被邀到了梅園。酒席甚至都沒分在兩處地方,便在三太太側屋的炕上置了一桌,主子們坐了,底下又擺上一桌,令丫鬟們來坐。
幾位姑娘來時,心裏其實都是帶了煩憂的。
大姑娘東毓一直覺得愧對西毓,卻又不好明著表示;二姑娘南毓憂心秦瀾,也不知他現下如何了;三姑娘西毓原本想順勢嫁入秦家,可秦家如今都垮了,她又不知該如何是好;五姑娘淑毓覺得自己處境憋屈;六姑娘賢毓擔心自家娘親的身體,就連北毓都一直在想著老太太要到慈恩寺的理由。
酒宴氣氛一開始並不熱烈,可桌上是上了酒的,三太太又下了解酒令,讓眾人今日隨便暢飲。小姑娘們剛開席的時候,還各各矜持,等到幾杯下肚,便一個個放開了心緒,真個兒開心起來了。
氣氛還是從丫鬟們一席炒起來的。
也不知道是哪個,聽了外頭傳了些威遠侯公子勇猛無敵,勇鬥刺客的話,便拿來問雁行,“那趙家大公子可真如傳說般那樣厲害?”
雁行聞言便撇撇嘴,先想起弄墨先是哭哭啼啼,後又得意洋洋的嘴臉來了,她一揮手,十分不屑地道:“嗨!聽他們瞎說。我跟你們說啊,那趙公子和他那小廝真是沒用極了。當時我和姑娘雖然害怕,可也還想著不能丟了咱們侯府的臉麵,因此麵上一直努力鎮定。可反觀那公子和小廝呢,卻是一路哭哭啼啼,不停討饒,吵得那刺客都覺得煩了。走到林子裏的時候啊,那小廝就已經哭得暈頭轉向,竟然連路也看不清了,腳下一絆,他就絆在樹上滑到了。他自己倒了還不算,還把他家的公子跟著一起拉倒了,兩個人是登時就滾成了一團。這在這個時候,一直跟在我們身後的侍衛大哥見機衝了上來,左邊一踹,右邊一推,有來搶救我和姑娘的,有來保護那滾成一團的兩個的,也有上來抓刺客的,幾下功夫,就把他們全都擺平啦!”雁行好容易說完一段,立時喝了杯酒,補充了口水。因對外淩雲衛並未表明身份,她此時說起來,便稱之為侍衛。
眾丫頭,甚至就連坐在炕上的三太太和姑娘們都聽住了。
一個小丫頭接著問:“那怎麽外麵都傳是趙家大公子抓到了刺客呢?”
雁行聳了下肩,“誰讓人家會說!一出來就忘了自己的丟臉樣子,把功勞都往身上攬呢。那些真正出力的侍衛,哪裏敢跟他一個主子搶功勞呀。”她頓了一下,話一轉,“不過要說滾成一團,吸引了刺客的注意是功勞的話,那趙家公子和他小廝就確實居功至偉了。”
眾人聞言立時笑成一團。三太太伸手點著她,道:“這丫頭太促狹了!哎呦,笑得我!”
又有人議論說“難怪早先聽聞說趙家公子不是個好的,就覺得他如今又被傳成英雄有些怪呢。”
氣氛正熱鬧的時候,大太太領著錢媽媽進來,身後還跟著幾個拎著食盒的丫頭。
大太太一進來就笑道:“三弟妹這裏真熱鬧。怪不得老太太還特意讓我和錢媽媽來湊個趣兒呢。”
她一進來,眾人就要趕緊起來迎她。
大太太趕緊示意,“都坐,都坐。莫因我來了,氣氛倒壞了。我呀,是奉了老太太的命,來給你們加菜的。知道你們今天都喝了酒,放心,今天酒管夠,絕不限製,就是喝醉了出去耍酒瘋,都沒有問題。不過也要把肚子吃飽了,才好有力氣去鬧呢!”
大太太一說,眾人又笑起來。下丫頭們也趕緊把新送上來的菜色端上桌子。
三太太拉過大太太的手,“原是隻想請幾位姑娘小聚一下的,未想驚動了老太太和嫂子。不過大嫂來得正好,既來了,就不讓走了!今天非把你灌醉了,讓人抬迴去不可。”
大太太一向是穩重的樣子,今日裏卻也十分配合,故意做出一臉驚慌,“呀,我來錯了!快快放手,我得趕緊走才好。”
三太太不幹,“那可不行。快,姑娘們,給她斟了酒,灌也要給她灌進去才好。”
大太太立時討饒,“快別別!我自己喝就是了!”
立時有人給大太太滿上酒,大太太也不囉嗦,接了酒杯便一幹而淨。
氣氛又一次熱烈起來。
不止主子們這邊,就是丫鬟們一桌,也是拉住了錢媽媽狠狠灌了幾杯。
吃完了酒,再到有丫鬟讓座於錢媽媽時,她卻不坐了,“諸位坐就好,老婆子能貪幾杯酒喝,就滿足啦。還要迴去給老太太複命,就不能多陪了。諸位勿怪。”
大太太此時已經在上席上坐下,聞言衝錢媽媽道:“媽媽代我向老太太告個罪,就說我也在這裏陪她們吃酒,偷個懶兒,不迴去啦。”
錢媽媽立時道:“大太太放心吃酒,老太太那邊有我。”說著,告退而出。
自年前謝懷安的死訊傳迴來,謝家已很久沒有這般歡快的時候了。錢媽媽雖隻呆了少許,卻也被染上了歡樂的情緒。
她一路輕快地走迴寶慶堂,到正屋給老太太匯報了情況。
然而老太太的情緒卻不是很高。
錢媽媽有些疑惑,“老太太……”
老太太沒有說話,她在想謝朔。雖沒去成慈恩寺,可老太太心底對謝朔卻已經有了一個評斷。這是個什麽樣的孩子啊,老太太活了一輩子,都沒碰上過刺客。可就這一次,還是正好要去慈恩寺的路上,就偏偏地遇到了。他究竟是有多硬的命啊,似乎隻要跟他在一起,就不會得好。
她閉了閉眼睛,輕聲下令,“你去把青桃丫頭給我叫迴來,我有事要她去做。”
作者有話要說:兩章放在一章裏更啦!於是三章圓滿!
順說,還有人記得青桃妹子嗎?隔了好多好多章啦!
趙晏的小廝都還在那兒繼續嗚嗚地抹眼淚兒呢,一抬眼的功夫,所有挾持他們的刺客就都倒到地上去了。他做夢似地瞪了下眼,然後抬頭,不經意地對上雁行的目光,然後就“嗷——”地一嗓子,一蹦三尺高地竄到趙晏身後去了,一邊扯著趙晏的袖子往他身後躲,一邊咧開嘴大叫,“娘啊……女土匪啦!”
雁行原本沒把他放在眼裏,不過是當個學習的參照物而已,剛剛也隻是隨意地瞥了他一眼,沒什麽特別的意思,這時聽見他這樣喊,卻實在不太高興。她故意兇狠地瞪了下眼睛,抬了拳頭衝小廝比劃一下。
那小廝由此就叫得更大聲了,使得淩雲衛眾將都往他這邊看了過來。
趙晏原是最混不吝的,什麽鄙視、嫌惡的目光沒有看過,然而這時也不由感到了一絲丟臉。捏著小廝的衣領,把他從自己身後拽出來,趙晏吩咐,“弄墨,你可以閉嘴了。”
那叫弄墨的小廝竟果然聽話地瞬間消無聲息,隻臉上驚魂未定的神色,和身上扭捏的姿態才能看出一點剛剛的狼狽來。
這時金棕也已將五名刺客悉數壓到一起,他走過來,先是下意識地向北毓施了一禮,叫道:“少——”目光瞥到趙晏和弄墨,後麵的將軍兩字又被他硬生生地吞了下去,代之以“姑娘”。
北毓點了下頭,沒有什麽顧忌地問道:“這些刺客是怎麽迴事?”
金棕迴答得也理所當然,就好像他向北毓匯報本就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一樣,“迴稟姑娘,這些人是德遠侯秦牧派來刺殺二皇子的。秦家二老爺身亡,大老爺被帶至大理寺後,嚴加拷問,已於昨晚承認,是他故意引了二老爺秦朝啟去與二皇子爭歌妓,又在秦朝啟被打後,買通了大夫,毒殺於他。皇上其實早在拘捕秦家大老爺的時候,就已經令人監視了秦府。今早得到消息,秦牧已知大兒子也出獄無望,便買通了殺手,欲置二皇子於死地。皇上便令我等,前來接應、保護二皇子。隻我等來遲,另姑娘和少爺受驚,還請姑娘恕罪。”說著抱拳深深一禮。
北毓淡淡一笑,“金叔不必在意。隻是我不希望事後由這些人口中傳出什麽不必要的傳聞。”
金棕知道,北毓不欲惹人注目,自然也不希望京中流傳些什麽侯門閨秀勇鬥刺客的閑話,他當即保證,“姑娘請放心,這些人屬下會直接交呈給皇上,不會過大理寺之手。”不過大理寺,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口供。看來皇上也根本就無意把這件刺殺事件的真相宣之於眾。
北毓滿意地點點頭,示意讓金棕稍待,她還有些話要與趙晏說道。
金棕會意,退到一邊,又令其餘的淩雲衛也向四周散開,一來給北毓和趙晏說話的空間,二來也是防護,既不讓人擅闖進來,也防止再有什麽危險出現。
北毓領著雁行走到趙晏身前,趙晏倒是沒有什麽反應,卻是他身邊的弄墨又露出一臉驚恐的表情,一副想逃又不太敢逃的樣子。
此時看見北毓和雁行,他腦子裏根本想不起別的,就隻能看見明晃晃的十個大字,書為“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北毓卻沒管他,隻向趙晏道:“見過世兄,世兄安好。小妹在此先謝過世兄贈物之義了。”
趙晏知道北毓指的是那木雕。他從前就一直在想,一個以十三歲的稚齡統領起朔北十萬軍馬的小姑娘,究竟會是個什麽樣子。當然,排在第一位的想象總是不脫“膀大腰圓”幾個字的,實在是戰場所給人的印象就是如此。可趙晏一邊想象,一邊就又覺得,不該是那個樣子。本能地,他就覺得北毓應該是更嬌小,更瘦弱的,可又沉穩大氣。
當真地見到北毓之後,趙晏反而說不清楚真實的北毓跟他想象中的究竟有幾分相似,又有幾分不同。可看著北毓,他就覺得,這個小姑娘的確就該是這個樣子的。身材比同齡的小姑娘稍高些,卻也沒有高出很多,有些偏瘦,長得很漂亮,臉上卻沒什麽表情,少了一絲生動,多了一分沉穩。氣質比起容貌來還要更顯眼一些,讓人一看,就覺得是個穩妥的小姑娘,卻往往忽略了她的漂亮。不是那種會讓人一眼驚豔的類型,但很耐看,非常耐看。
趙晏一開始還隻是在研判著北毓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也還記得她提起那木雕來其實是為了探他的底兒,可看著看著,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到她的五官上去了。嗯……她的眉毛很柔和,是典型的柳葉眉,這是一種很溫順的眉形,有這種眉形的人一般性子也都溫和……哦,這不太對呀,一個統軍的將領,骨子裏該是堅毅勇敢的,這眉形對她來說有些過於柔順了。不過她的眼睛屬於杏眼……這個不注意還真是看不出來,大概是杏眼給人的印象一般都很活潑,可北毓實在太沉穩了,就容易讓人忽略她其實有一雙非常漂亮有神的雙目……
眼見著趙晏的目光和表情由一開始的高深莫測在內、不羈隨性在外,一點點漸變到如今的神遊天外、不靠譜,北毓難得地感覺到自己的耐性正在一點點流失。
雁行已經先忍耐不住,她一個側身,叉腰閃到北毓身前,攔住麵前這個道貌岸然的公子哥兒流氓似的目光,“喂,說話就說話,你這麽看著我們家姑娘幹嘛?”
連弄墨也趕忙扯了扯趙晏的袖子。我的大爺欸,您怎麽敢這麽看這位煞星姑奶奶啊,沒見到那膀大腰圓的刺客都被她兩下打地上去了?您這小身板經得住她幾下啊?
趙晏迴過神來,臉上一點尷尬的表情都沒有,就好像他剛剛兀自出神的這一段根本不存在似的,直接重新擺出一副世家公子的風度來,接上北毓的問題,“世妹客氣了,小小木雕,不過是份心意。比起世妹剛剛的救命之恩來,簡直不足掛齒。”
趙晏沒有順著她的話提起朔北,反而倒要承她一份恩情,讓北毓更是搞不懂這個人究竟是個什麽意思了。她若是接著趙晏的話來說,倒是能讓他欠她一個人情,可人家特意送到眼前的人情,拿來也沒什麽意思。
北毓低頭一笑,不欲再糾纏,隻道:“雖於世兄不過是份心意,小妹卻也感念在心,原就是想要找機會謝過的,未想今日就遇見了。”隻是遇得太巧了。
這一次趙晏倒是沒有再胡亂攀扯,他很直白地露齒一笑,“不是偶然遇見,是我慫恿著二皇子特意追來的。因實在好奇,這麽個時候,貴府老太太究竟是欲往慈恩寺做什麽呢?”
的確,老太太是為什麽要前往慈恩寺呢。北毓知道,趙晏這是在提醒她,這個答案可能對她很重要。
趙晏卻沒有再就這個話題多說下去。他解下自己身上的大鬥篷,遞到雁行麵前,目光卻還是看著北毓,“世妹若不嫌疑,就委屈一下,暫且以鬥篷遮掩如何?”
對於京中女子來說,不論是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在眾外男麵前,還是穿著陌生男人的鬥篷,其實都是一件於閨名有損的事情,不過是程度輕重的問題。
隻如今事出意外,北毓又正好在一個比較微妙的年紀,往大了說縱然是可議親的大姑娘了,往小了說也勉強能當成孩子來看待,論關係趙晏也真能當一當北毓的世兄,披了他的鬥篷暫且遮擋,也算是擇其輕者而從之了。
雖北毓、趙晏還有淩雲衛都心知肚明,於北毓來說拋頭露麵根本不算個什麽,可到底外麵還有兩位皇子及侍衛,以及謝家眾人。就算是掩耳盜鈴,好歹這樣子,也還是要裝一裝的。
北毓點頭示意,雁行便把趙晏的鬥篷接過來,給北毓披上。
金棕也已看出兩人這是說過話,打算離開此地了,立即聚攏人馬,護著北毓和趙晏走出林子。
外麵,不獨二皇子和三皇子被侍衛們守著,站在原處等待,老太太都已經從馬車上下了來,由大太太和謝沛扶著,跟兩位皇子站在一處。
見到趙晏和北毓迴來,二皇子李毅最為激動,他一把拉過趙晏,左右看了又看,“怎麽樣?你沒受傷吧?真是嚇死我了!”
老太太也趕緊把北毓納入到懷裏,看麵上沒有大礙,便對大太太使了個眼色,讓她趕緊將北毓送到車上。
雁行也裝模作樣地一副驚魂未定樣子,扶著北毓就跟著大太太過去。她們邊走,還能聽到後麵李毅在問:“你們是怎麽脫險的?我還在擔心,怕他們救不下你呢。”
場麵靜了一下,隨即就聽弄墨得意洋洋地宣稱:“都是我們家少爺勇猛,趁著那刺客不備,假作摔倒,然後一拐子撞在一個刺客腹上,把他打翻在地……”
雁行僵著臉迴眸一望,深深地為弄墨這比城牆都厚的臉皮感到折服了……
****
發生了這麽嚴重的事情,慈恩寺自然是再去不得了。這一次二皇子和三皇子雖然沒有受傷,侍衛那邊卻損失嚴重,甚至就連謝家的下人都死了兩個,傷了十餘,連謝淵都因為靠著戰圈太近,受到波及,背上開了一道長長的口子。
老太太當即下令,返程迴府。
之後處理後事,安撫下人,便都與北毓無關。
對於謝府來說,碰上這樣的事情,縱然算得上流年不利,至少主子裏真正受傷的隻有謝淵一個,其餘人等不過或多或少受到些驚嚇罷了。老太太下了令,讓諸位姑娘暫停閨學,好好休養一陣。
真正經受了風暴的,卻是德遠侯秦家。
在二皇子遇刺當日的晚上,秦家便傳出消息,德遠侯秦牧老爺子急症而亡。第二日,大理寺禦前迴奏,不僅申明了秦家大老爺毒殺親弟一事,更是曆數秦府數條罪狀,其中包括收受賄賂,仗勢奪財,包庇罪犯等十數項罪名,所涉不僅有秦牧本人、秦家大老爺、秦家三老爺以及秦家一脈的幾支旁親和門中下人,更是連已死了的二老爺秦朝啟都沒有逃脫。
皇上當即下令,對秦家奪爵抄家,一幹涉案人犯,除婦孺外,全部流放。
雖皇上並未將秦牧派人刺殺二皇子一事宣布出來,可隻要稍微有些想象力的,就不難猜出事情原委。畢竟秦二老爺死了,大老爺前腳入了大理寺,後腳就有人刺殺二皇子,要說其中沒有一點聯係,誰信?就是真沒聯係,在這個檔口,也沒人敢隨便發話。
刺殺皇子,這可是等同於謀反的大罪。就是原本與秦家交好的,此時也都做了無聲鵪鶉,不敢為秦家求情。
京裏一時風聲鶴唳,好歹也是一門侯府呢,說抄家如今也就抄家了。
這其間感觸最深的卻不是別人,而是寧遠侯謝老爺子。他對於秦牧,既是兔死狐悲,又是物傷其類。
當年,眾公侯府第中,屬他和秦牧最是出息。他們兩人,幾乎是平分了整個大魏的軍權。差別隻在,他急流勇退,早早就借口身體不好,在先帝末年交了兵權。可秦牧卻放不下手中的權力,一直到今上即位,都還緊緊地握著手中的權力不肯撒手。
直到天啟九年,也就是今上登基的第九個年頭,秦牧才從權力的最中心退了下來。看似主動放手,其實何嚐不是被今上逼到了不得不退的境地。
那時,謝老爺子還稍有感慨,覺得秦牧雖退得狼狽,可他的命,和他的一大家子好歹算是保住了。甚至他還慶幸,他不至於最後真個落到要犧牲掉女兒,來向皇帝表忠心的地步。
未想,該來的還是來了。這麽多年來,皇帝不動聲色,可一出手,就是雷霆之擊。看著是因為二皇子這個引子,可秦家這麽多年的罪狀,哪是一朝一夕收集得全的。聖上一下子就全給抖落了出來,這是按了多少年啊。
也是秦家自己種下的禍根。
秦牧自失勢後,性子便漸漸偏執、頑固,不說好好教育幾個兒子,卻隻一心記恨著皇上。而秦家老太太一味偏愛幼子,卻置長子於不顧,早在兄弟間種下矛盾。
謝老爺子自省,甚至這裏也有他謝家的一筆。當年他為防止秦家真個跟皇上翻臉,不惜把女兒嫁入秦家,就是為了拉攏、迷惑秦牧。可隨後秦牧放權,皇上卻重用謝懷安,使得兩家地位顛倒。他又為了彌補嫁女時不純的初衷,而對謝鳳華在秦家收攬家權一事不聞不問,使得秦家兩子,矛盾加劇。
謝懷安在時,秦家兩位老爺都忌憚著他。一個不敢輕易對弟弟動手,另一個則收斂自身,小心討好謝鳳華,極少沾花惹草。可謝懷安一去,被壓抑著的矛盾雙雙爆發,最後釀成了慘劇。
最可悲者,是秦牧竟偏執至此,糊塗至此,竟明明知道秦朝啟的死非二皇子所為,還要買通刺客,置二皇子於死地。他這哪裏是衝著二皇子去的,這分明就是還在記恨皇上啊。
皇上又怎麽會再給他生路!
謝老爺子幾乎已經是癱坐在椅子上,不勝唏噓。
秦家下場如此,他謝家將來又會如何呢?
他把還在世的兩個兒子的形象在心中過了一遍,搖搖頭。終於下定了決心。
幾乎是顫抖著手,謝老爺子拿起筆,小心翼翼地寫下了一封請封謝朔為世子的奏折。
寫閉,他又呆呆地看了一遍。他知道,這封奏折一旦呈上去,畢竟會在家裏挑起腥風血雨。可再不呈上去,說不定卻要迎來更大的禍事。
他把奏折按下,閉了眼。等過了年吧,再讓他過個清靜年,等年一過完,就把它呈上去。
****
內宅裏的眾位女眷還不知因秦家的事情,老爺子已下了最後的決心。
諸位小姑娘如今正聚在三太太韓氏的屋子裏,把酒迎歡。
隻老太太自己清楚,她去慈恩寺究竟是為個什麽。對外,她說的可一向都是為三太太和她肚裏的孩兒祈福。
如今慈恩寺沒有去上,卻碰上了刺客,雖說沒人受傷,可到底都受了一番驚嚇,尤其是北毓和西毓,都跟刺客打上了照麵,甚至北毓還被人擄去當了人質。諸位小姑娘受了這樣一番罪,三太太怎能不有所表示。
正好大夫也說她最近脈象祥和平穩,不必再如之前般小心翼翼,動不得一點了。
韓氏便邀了所有的小姑娘一起,說是到梅園賞梅,其實卻是給眾人壓驚。
既是為壓驚,眾人也就沒有講什麽主次,反正在的長輩隻得三太太一個,就不必那般多講究。不僅是幾位姑娘,就是姑娘們的諸位隨行了的大丫頭,也都被邀到了梅園。酒席甚至都沒分在兩處地方,便在三太太側屋的炕上置了一桌,主子們坐了,底下又擺上一桌,令丫鬟們來坐。
幾位姑娘來時,心裏其實都是帶了煩憂的。
大姑娘東毓一直覺得愧對西毓,卻又不好明著表示;二姑娘南毓憂心秦瀾,也不知他現下如何了;三姑娘西毓原本想順勢嫁入秦家,可秦家如今都垮了,她又不知該如何是好;五姑娘淑毓覺得自己處境憋屈;六姑娘賢毓擔心自家娘親的身體,就連北毓都一直在想著老太太要到慈恩寺的理由。
酒宴氣氛一開始並不熱烈,可桌上是上了酒的,三太太又下了解酒令,讓眾人今日隨便暢飲。小姑娘們剛開席的時候,還各各矜持,等到幾杯下肚,便一個個放開了心緒,真個兒開心起來了。
氣氛還是從丫鬟們一席炒起來的。
也不知道是哪個,聽了外頭傳了些威遠侯公子勇猛無敵,勇鬥刺客的話,便拿來問雁行,“那趙家大公子可真如傳說般那樣厲害?”
雁行聞言便撇撇嘴,先想起弄墨先是哭哭啼啼,後又得意洋洋的嘴臉來了,她一揮手,十分不屑地道:“嗨!聽他們瞎說。我跟你們說啊,那趙公子和他那小廝真是沒用極了。當時我和姑娘雖然害怕,可也還想著不能丟了咱們侯府的臉麵,因此麵上一直努力鎮定。可反觀那公子和小廝呢,卻是一路哭哭啼啼,不停討饒,吵得那刺客都覺得煩了。走到林子裏的時候啊,那小廝就已經哭得暈頭轉向,竟然連路也看不清了,腳下一絆,他就絆在樹上滑到了。他自己倒了還不算,還把他家的公子跟著一起拉倒了,兩個人是登時就滾成了一團。這在這個時候,一直跟在我們身後的侍衛大哥見機衝了上來,左邊一踹,右邊一推,有來搶救我和姑娘的,有來保護那滾成一團的兩個的,也有上來抓刺客的,幾下功夫,就把他們全都擺平啦!”雁行好容易說完一段,立時喝了杯酒,補充了口水。因對外淩雲衛並未表明身份,她此時說起來,便稱之為侍衛。
眾丫頭,甚至就連坐在炕上的三太太和姑娘們都聽住了。
一個小丫頭接著問:“那怎麽外麵都傳是趙家大公子抓到了刺客呢?”
雁行聳了下肩,“誰讓人家會說!一出來就忘了自己的丟臉樣子,把功勞都往身上攬呢。那些真正出力的侍衛,哪裏敢跟他一個主子搶功勞呀。”她頓了一下,話一轉,“不過要說滾成一團,吸引了刺客的注意是功勞的話,那趙家公子和他小廝就確實居功至偉了。”
眾人聞言立時笑成一團。三太太伸手點著她,道:“這丫頭太促狹了!哎呦,笑得我!”
又有人議論說“難怪早先聽聞說趙家公子不是個好的,就覺得他如今又被傳成英雄有些怪呢。”
氣氛正熱鬧的時候,大太太領著錢媽媽進來,身後還跟著幾個拎著食盒的丫頭。
大太太一進來就笑道:“三弟妹這裏真熱鬧。怪不得老太太還特意讓我和錢媽媽來湊個趣兒呢。”
她一進來,眾人就要趕緊起來迎她。
大太太趕緊示意,“都坐,都坐。莫因我來了,氣氛倒壞了。我呀,是奉了老太太的命,來給你們加菜的。知道你們今天都喝了酒,放心,今天酒管夠,絕不限製,就是喝醉了出去耍酒瘋,都沒有問題。不過也要把肚子吃飽了,才好有力氣去鬧呢!”
大太太一說,眾人又笑起來。下丫頭們也趕緊把新送上來的菜色端上桌子。
三太太拉過大太太的手,“原是隻想請幾位姑娘小聚一下的,未想驚動了老太太和嫂子。不過大嫂來得正好,既來了,就不讓走了!今天非把你灌醉了,讓人抬迴去不可。”
大太太一向是穩重的樣子,今日裏卻也十分配合,故意做出一臉驚慌,“呀,我來錯了!快快放手,我得趕緊走才好。”
三太太不幹,“那可不行。快,姑娘們,給她斟了酒,灌也要給她灌進去才好。”
大太太立時討饒,“快別別!我自己喝就是了!”
立時有人給大太太滿上酒,大太太也不囉嗦,接了酒杯便一幹而淨。
氣氛又一次熱烈起來。
不止主子們這邊,就是丫鬟們一桌,也是拉住了錢媽媽狠狠灌了幾杯。
吃完了酒,再到有丫鬟讓座於錢媽媽時,她卻不坐了,“諸位坐就好,老婆子能貪幾杯酒喝,就滿足啦。還要迴去給老太太複命,就不能多陪了。諸位勿怪。”
大太太此時已經在上席上坐下,聞言衝錢媽媽道:“媽媽代我向老太太告個罪,就說我也在這裏陪她們吃酒,偷個懶兒,不迴去啦。”
錢媽媽立時道:“大太太放心吃酒,老太太那邊有我。”說著,告退而出。
自年前謝懷安的死訊傳迴來,謝家已很久沒有這般歡快的時候了。錢媽媽雖隻呆了少許,卻也被染上了歡樂的情緒。
她一路輕快地走迴寶慶堂,到正屋給老太太匯報了情況。
然而老太太的情緒卻不是很高。
錢媽媽有些疑惑,“老太太……”
老太太沒有說話,她在想謝朔。雖沒去成慈恩寺,可老太太心底對謝朔卻已經有了一個評斷。這是個什麽樣的孩子啊,老太太活了一輩子,都沒碰上過刺客。可就這一次,還是正好要去慈恩寺的路上,就偏偏地遇到了。他究竟是有多硬的命啊,似乎隻要跟他在一起,就不會得好。
她閉了閉眼睛,輕聲下令,“你去把青桃丫頭給我叫迴來,我有事要她去做。”
作者有話要說:兩章放在一章裏更啦!於是三章圓滿!
順說,還有人記得青桃妹子嗎?隔了好多好多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