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被大老爺氣得厥了過去,眾人忙了一頭午,又是延醫,又是問藥,到了晌午,老太太才平穩下來。
動靜鬧得太大,連老太爺都被驚動了,把大老爺和三老爺叫了過去,一著狠狠地申斥了一通。
小姑娘們連著謝朔一起,早飯也沒吃,課也沒上,一同在西廂等了一上午,待老太太穩定下來,睡著了,才各迴各院。
北毓帶著謝朔迴到靜園,先吃了飯,然後才聚在一起說話。
謝朔道:“大伯真壞,竟還想著要謀爹爹留下來的家產。還把祖母氣病了!”
北毓笑笑,“人之常情,大伯說的也有道理,我們又沒分家單過,本就不得蓄私產的。”
謝朔鼓起臉來,眼神詭異地看北毓,“姐,你怎麽……”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北毓。從前還沒發現,如今漸漸才覺察到的,同北毓說什麽事情,她總好先從個道理或情理來講本該怎樣怎樣做的,可事實上自己又未必那樣去做。這若是旁人,謝朔就能很幹脆地將之判定為虛偽,可因著這是自己的姐姐,謝朔就不好將之歸類,隻是心中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他心裏略微地覺得不舒服起來,便隻好撇嘴道:“什麽不得蓄私產,不過是明麵上說說的罷了。實際上哪家各房沒有私產?不說別個,就是在朔北,董叔叔家裏,他家也沒分呢,可他家全都是靠著董叔叔支撐。沒分之前能拿自家的產業養旁的兄弟,就很夠義氣了,真分了家,還不得是各過各的,看有哪個兄弟敢讓他把自己的家產也分了的?”
北毓知道謝朔的心裏不痛快了,她靜默了一下,卻沒有辦法把自己為何要如此教導謝朔的緣故講給他聽。甚至連她自己都不清楚,她對謝朔的教導會不會有所偏差。
在這一點上,她甚至比站在朔北城裏上調度千軍萬馬還要茫然。至少那時候,她還有謝懷安曾經的教導作為依托,還有手下諸將的意見可做參考。然而對於教導謝朔一事,卻從不曾有人,也再不可能有人,能給她任何指引。
旁的小孩子,都是三、四歲時,從“人之初,性本善”開始學起,先知道做人的道理,再從一時一事的經曆中領悟情理,其間的變通甚或權謀,良善或齷齪,都是在成長中一點一滴領悟積累的。
可謝朔卻未必有這個時間。哪怕她能拖到十八歲才嫁人,到時謝朔也不過十一歲而已,在這之前,他必須通曉這世間最基本的法則。
所以但凡遇到一事一理,北毓便總是要從好的、壞的,正的、反的,各方麵都要講給他才是。可謝朔卻正是最直來直去的年紀,遇到什麽事情,總要求一個“唯一的正解”,可世界上又哪裏真有哪種東西。
她笑道:“你說的那是情理,是人便有私心,雖說都是兄弟姊妹,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便定會想著要自己花用了才是。便想不到父母養育子女時,也是拿了自己的錢財來養育的,倒隻想著把自己的錢財交上去,是供養了其他不事生產的兄弟了。”
謝朔很是讚同此點,還點頭同意,“難道不是?”
北毓不理他,隻自顧道:“我說的卻是道理規矩,規矩本就說了,未分家時,子女不得蓄私產。律法上都有這一條的。大伯說得對,若是告到今上麵前,我們也是沒理的。”
謝朔張了張嘴,覺得不服。他其實也不在乎什麽財產,他們從朔北究竟帶迴來些什麽,他根本一點概念都沒有,若不是大老爺今日提出來了,他都不知道什麽私產一事。他隻是覺得,既然這是自己爹爹留下來的,那就該是他們姐弟倆的,誰也不能拿走。
北毓道:“其實打從迴來那一天,我就知道是必會有今日一事的。正是想看誰會來提,才沒有自己說。”
謝朔瞪大眼,“姐姐知道?那……姐姐可是也想好了該怎麽辦?”
北毓笑笑,“這有什麽怎麽辦的?看今日情形,你還不明白,祖母是必不會要我們把東西交出來的。”
謝朔想想,安心地笑了,“也對,祖母才不會讓大伯得逞呢,她是向著我們的!”
北毓搖搖頭,“你覺得這是好事?”
謝朔不解,“難道不是?”
北毓道:“我剛剛也說了,不交私產,是我們不占理。雖各家其實都是這樣的,但各家本就誰也不會把私產明晃晃地亮出來,這才能心照不宣。可如今我們已經把私產亮出來了,卻還是不交,那理就虧得大了。可這樣,老太太卻還是要站在我們一邊,你就沒有想想,這是為什麽?”
謝朔撓頭,這還是因為疼他們呀,還能為什麽?“姐,你就直說好了,你最近總繞得我頭疼。”
北毓氣得推了謝朔的腦門一把,“很簡單,因為就算經過了昨日,祖母也還是下定了決心,要把這府裏的爵位送到三叔手上。”
謝朔瞪大眼,“姐姐怎麽知道?”
北毓道:“若祖母想要讓你繼承爵位,這家就早晚是你的,就算我們把父親留下的財產交到公中,最後也還是要迴到你手上。既這樣,祖母又何必頂著理虧,也要跟大伯一強到底?如今正是因為祖母不想你繼承爵位,她才想著要把父親的財產留給你呢。”
謝朔低下頭,沉思了半晌,他覺得自從父親去後,一切就都變得非常複雜了,複雜到他多少有些不能理解的程度。
從前,他總淘氣,父親又舍不得責罵他,就總是對他說,“你日後是要當侯爺的人呢,”或“你日後是要當大將軍的人呢,怎能總是這樣不懂事情。”那時候,他雖還是淘氣,卻知道,自己日後是要做大事的人。他從小就知道,這些東西,自他生來就是他的。可他不明白,怎麽父親一去,就所有的一切都變了。
他抬起頭來,“姐,那你說,這爵位,是不是該由我來繼承?”
北毓失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天底下,哪有什麽東西,就該是誰的?不過是誰得到了,就是誰的罷了。”
謝朔被這一句話弄得好像更迷茫了。即是如此說,那為什麽他從出生開始,就被教導了“要當侯爺”,“要當將軍”呢,難道他是被教導錯了?
動靜鬧得太大,連老太爺都被驚動了,把大老爺和三老爺叫了過去,一著狠狠地申斥了一通。
小姑娘們連著謝朔一起,早飯也沒吃,課也沒上,一同在西廂等了一上午,待老太太穩定下來,睡著了,才各迴各院。
北毓帶著謝朔迴到靜園,先吃了飯,然後才聚在一起說話。
謝朔道:“大伯真壞,竟還想著要謀爹爹留下來的家產。還把祖母氣病了!”
北毓笑笑,“人之常情,大伯說的也有道理,我們又沒分家單過,本就不得蓄私產的。”
謝朔鼓起臉來,眼神詭異地看北毓,“姐,你怎麽……”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北毓。從前還沒發現,如今漸漸才覺察到的,同北毓說什麽事情,她總好先從個道理或情理來講本該怎樣怎樣做的,可事實上自己又未必那樣去做。這若是旁人,謝朔就能很幹脆地將之判定為虛偽,可因著這是自己的姐姐,謝朔就不好將之歸類,隻是心中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他心裏略微地覺得不舒服起來,便隻好撇嘴道:“什麽不得蓄私產,不過是明麵上說說的罷了。實際上哪家各房沒有私產?不說別個,就是在朔北,董叔叔家裏,他家也沒分呢,可他家全都是靠著董叔叔支撐。沒分之前能拿自家的產業養旁的兄弟,就很夠義氣了,真分了家,還不得是各過各的,看有哪個兄弟敢讓他把自己的家產也分了的?”
北毓知道謝朔的心裏不痛快了,她靜默了一下,卻沒有辦法把自己為何要如此教導謝朔的緣故講給他聽。甚至連她自己都不清楚,她對謝朔的教導會不會有所偏差。
在這一點上,她甚至比站在朔北城裏上調度千軍萬馬還要茫然。至少那時候,她還有謝懷安曾經的教導作為依托,還有手下諸將的意見可做參考。然而對於教導謝朔一事,卻從不曾有人,也再不可能有人,能給她任何指引。
旁的小孩子,都是三、四歲時,從“人之初,性本善”開始學起,先知道做人的道理,再從一時一事的經曆中領悟情理,其間的變通甚或權謀,良善或齷齪,都是在成長中一點一滴領悟積累的。
可謝朔卻未必有這個時間。哪怕她能拖到十八歲才嫁人,到時謝朔也不過十一歲而已,在這之前,他必須通曉這世間最基本的法則。
所以但凡遇到一事一理,北毓便總是要從好的、壞的,正的、反的,各方麵都要講給他才是。可謝朔卻正是最直來直去的年紀,遇到什麽事情,總要求一個“唯一的正解”,可世界上又哪裏真有哪種東西。
她笑道:“你說的那是情理,是人便有私心,雖說都是兄弟姊妹,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便定會想著要自己花用了才是。便想不到父母養育子女時,也是拿了自己的錢財來養育的,倒隻想著把自己的錢財交上去,是供養了其他不事生產的兄弟了。”
謝朔很是讚同此點,還點頭同意,“難道不是?”
北毓不理他,隻自顧道:“我說的卻是道理規矩,規矩本就說了,未分家時,子女不得蓄私產。律法上都有這一條的。大伯說得對,若是告到今上麵前,我們也是沒理的。”
謝朔張了張嘴,覺得不服。他其實也不在乎什麽財產,他們從朔北究竟帶迴來些什麽,他根本一點概念都沒有,若不是大老爺今日提出來了,他都不知道什麽私產一事。他隻是覺得,既然這是自己爹爹留下來的,那就該是他們姐弟倆的,誰也不能拿走。
北毓道:“其實打從迴來那一天,我就知道是必會有今日一事的。正是想看誰會來提,才沒有自己說。”
謝朔瞪大眼,“姐姐知道?那……姐姐可是也想好了該怎麽辦?”
北毓笑笑,“這有什麽怎麽辦的?看今日情形,你還不明白,祖母是必不會要我們把東西交出來的。”
謝朔想想,安心地笑了,“也對,祖母才不會讓大伯得逞呢,她是向著我們的!”
北毓搖搖頭,“你覺得這是好事?”
謝朔不解,“難道不是?”
北毓道:“我剛剛也說了,不交私產,是我們不占理。雖各家其實都是這樣的,但各家本就誰也不會把私產明晃晃地亮出來,這才能心照不宣。可如今我們已經把私產亮出來了,卻還是不交,那理就虧得大了。可這樣,老太太卻還是要站在我們一邊,你就沒有想想,這是為什麽?”
謝朔撓頭,這還是因為疼他們呀,還能為什麽?“姐,你就直說好了,你最近總繞得我頭疼。”
北毓氣得推了謝朔的腦門一把,“很簡單,因為就算經過了昨日,祖母也還是下定了決心,要把這府裏的爵位送到三叔手上。”
謝朔瞪大眼,“姐姐怎麽知道?”
北毓道:“若祖母想要讓你繼承爵位,這家就早晚是你的,就算我們把父親留下的財產交到公中,最後也還是要迴到你手上。既這樣,祖母又何必頂著理虧,也要跟大伯一強到底?如今正是因為祖母不想你繼承爵位,她才想著要把父親的財產留給你呢。”
謝朔低下頭,沉思了半晌,他覺得自從父親去後,一切就都變得非常複雜了,複雜到他多少有些不能理解的程度。
從前,他總淘氣,父親又舍不得責罵他,就總是對他說,“你日後是要當侯爺的人呢,”或“你日後是要當大將軍的人呢,怎能總是這樣不懂事情。”那時候,他雖還是淘氣,卻知道,自己日後是要做大事的人。他從小就知道,這些東西,自他生來就是他的。可他不明白,怎麽父親一去,就所有的一切都變了。
他抬起頭來,“姐,那你說,這爵位,是不是該由我來繼承?”
北毓失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天底下,哪有什麽東西,就該是誰的?不過是誰得到了,就是誰的罷了。”
謝朔被這一句話弄得好像更迷茫了。即是如此說,那為什麽他從出生開始,就被教導了“要當侯爺”,“要當將軍”呢,難道他是被教導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