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走好。”李裹兒的嘴角掛著一絲狡黠的微笑。
韋氏形單影隻地迴到寢宮,李顯出門議事還未歸來。
她坐在床邊,抬眼卻看見窗外的牡丹花又開了。一年這麽快就過去了麽?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韋氏看著梳妝台上鏡子中的自己,一個逐漸容顏老去的女人。
迴到洛陽之後,韋氏的生活環境改善了許多,她的臉色也日漸紅潤。
但是再多的滋補,也無法補迴這些年在房州留下的身體上的虧空。
韋氏已經人老珠黃了,她的前半生都是為了李顯而活著,李顯的壓力就是她的壓力,李顯的痛苦就是她的痛苦。
迴到洛陽城後,韋氏看到武皇和太平公主,才明白,並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要為另一個男人而活。
武皇尋歡作樂,太平公主任性妄為,和她們一對比,韋氏覺得自己這些年實在是過的太苦了。
李顯是曾經私下對韋氏發誓:“如果以後萬幸,我能重見天日,一定會讓你隨心所欲,不加任何限製。”
但李顯,也曾經無數次地在韋氏麵前誇讚過兒子李重俊。
李重俊的生母不是韋氏,若是李重俊繼位,那麽韋氏和安樂公主就真正遠離了權力。
何況武皇留下的女主專政的典範,宮中早就有婦人想效仿,比如太平公主。
韋氏又想起大明宮中那些如花一般的年輕容顏,李顯登基之後,這些花兒都將會屬於李顯。
不行!
韋氏握緊了寬大的袖子下的拳頭。
房州這麽多年的困苦,一定要用權力來彌補。
韋氏下定決心,晚上定要問一問李顯。
入夜,掌燈之分。
李顯才從外頭迴來。
他脫了衣裳,卻不見韋氏如往常一般上前來脫靴,不禁有些埋怨地問了一句:“這幾日,你怎麽懶懶的?”
韋氏靜默不動,半晌才迴道:“今日臣妾被裹兒聒噪了一日,確實乏累得很。”
李顯自己脫了靴子,淡淡地問道:“還是為了張易之的事情麽?”
韋氏歎了口氣道:“倒也不是。”
“那她鬧什麽?”李顯不解。
“裹兒說——”韋氏頓了頓,然後傲然道,“希望你封她做皇太女。”
“這就是在說笑了。”李顯並沒有看出韋氏的異常,她知道李裹兒自從迴到洛陽之後就胡鬧慣了,這些荒謬的話,他不必往心裏去。
韋氏見李顯不以為意,複又開口說道:“顯,你還記得在房州的時候,那次你擔心武皇來追殺你要懸梁自盡,我是如何勸你的麽?”
李顯溫暖地笑了笑,接道:“你說,禍福無常,最多不過是一死,何必這麽著急呢!”
韋氏搖了搖頭,“人最多不過一死,是沒有什麽可畏懼的。但是現在迴到了洛陽,咱們若是有什麽不測,我們的子女又該怎麽辦呢?”
“這……”李顯問。
“顯,如果你當了皇帝,你會立誰當太子?”韋氏繼續問道。
“當然是重潤。你今天是怎麽了?盡說這些怪怪的話。”李顯一頭霧水地望向韋氏,她究竟在擔心什麽.
聽到“當然是重潤”幾個字從李顯嘴裏脫口而出,韋氏心頭一暖,對李顯的芥蒂也放了下來。
他還是疼愛自己的。
韋氏的眼中閃出了淚光。
“好了,別多想了。”李顯邊說邊握了握韋氏的手,“等我登基了,就封你為皇後,重潤為太子。”
“哈哈哈哈哈哈!”
韋氏的心剛稍稍放鬆,卻聽見房頂又傳來一陣雷霆般的笑聲。
這裏是廬陵王府,誰敢偷聽他們說話,還笑得這麽放肆?
“哈哈哈哈,自己的屁股還沒在太子的寶座上坐熱,就想著再立自己的兒子當太子。真是好大的笑話啊!”
李顯舉頭駭然道:“是上次那個人。”
梁上的笑聲更加豁達直白了:“廬陵王的記性倒是不錯。”
“你要幹什麽?”李顯緊張地將韋氏攔在自己身後,赤著腳便站起來去拿床頭掛著的寶劍。
李顯手按劍柄,在迷茫的月色下,寶相莊嚴,冷冷問道:“有本事你下來,裝神弄鬼地算什麽好漢?”
在韋氏和李顯都認為對方不會下來的時候,突然人影一閃,一個八尺高的壯碩大漢從天而降。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蒙浪。
李顯身軀一震,這麽魁梧的身軀竟然能在梁上藏得身影不露,可見此人的輕功有多高深。
皎潔的月光下,李顯也看清了他手上的那一把驚雷刀。
“廬陵王府守衛森嚴,好漢竟能來去自如?”李顯故意和蒙浪搭話,暗地裏示意韋氏快走。
蒙浪一眼便察明了李顯的目的,笑道:“未來太子李重潤的母親,我會這麽輕易地放她走麽?”
“你到底想幹什麽?”李顯沒有耐性繼續和他逗悶子。
這裏可是廬陵王府,蒙浪能夠來去自如並不代表他可以為所欲為。
“最近洛陽城中都在風傳,說廬陵王並不是如表麵看上去的那般懦弱,實則武藝高強,今日蒙浪有幸,想與廬陵王殿下一決高下。”
蒙浪懷抱著驚雷刀,言語輕鬆地說道,仿佛他來這裏,真的隻是為了和廬陵王比武。
“這有何難!”說著,李顯“哐當”一聲丟下劍鞘,體格軒昂,準備和蒙浪大戰一場。
“嗬嗬。”蒙浪並不急著出招,而是眯起眼,嘴角泛起一絲不羈的笑容,“王爺,難道要赤著龍足與小人比試嗎?穿靴子的功夫,小人可以等。”
李顯原本已進入了戰鬥狀態,被蒙浪一打岔,看了看自己赤著的雙腳,尷尬地悶哼道,“好,就依你!待本王穿上靴子。”
李顯彎腰穿上靴子,剛係好靴帶,睫毛上便略過一縷寒光,“嘶啦”一聲,是蒙浪的驚雷刀出鞘。
李顯慌忙抽迴腳邊的劍,凝聚全身的功力,用劍背一擋,刀劍相逢,瞬間電光火石,令人唿吸頓止。
隻這一劍,李顯和蒙浪短刃相接,接下來的十步,皆是李顯在驚雷刀的刀光下炫閃。
刀光如電,明晃晃地直逼得李顯睜不開眼,他全憑直覺做出反應。
韋氏形單影隻地迴到寢宮,李顯出門議事還未歸來。
她坐在床邊,抬眼卻看見窗外的牡丹花又開了。一年這麽快就過去了麽?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韋氏看著梳妝台上鏡子中的自己,一個逐漸容顏老去的女人。
迴到洛陽之後,韋氏的生活環境改善了許多,她的臉色也日漸紅潤。
但是再多的滋補,也無法補迴這些年在房州留下的身體上的虧空。
韋氏已經人老珠黃了,她的前半生都是為了李顯而活著,李顯的壓力就是她的壓力,李顯的痛苦就是她的痛苦。
迴到洛陽城後,韋氏看到武皇和太平公主,才明白,並不是每一個女人都要為另一個男人而活。
武皇尋歡作樂,太平公主任性妄為,和她們一對比,韋氏覺得自己這些年實在是過的太苦了。
李顯是曾經私下對韋氏發誓:“如果以後萬幸,我能重見天日,一定會讓你隨心所欲,不加任何限製。”
但李顯,也曾經無數次地在韋氏麵前誇讚過兒子李重俊。
李重俊的生母不是韋氏,若是李重俊繼位,那麽韋氏和安樂公主就真正遠離了權力。
何況武皇留下的女主專政的典範,宮中早就有婦人想效仿,比如太平公主。
韋氏又想起大明宮中那些如花一般的年輕容顏,李顯登基之後,這些花兒都將會屬於李顯。
不行!
韋氏握緊了寬大的袖子下的拳頭。
房州這麽多年的困苦,一定要用權力來彌補。
韋氏下定決心,晚上定要問一問李顯。
入夜,掌燈之分。
李顯才從外頭迴來。
他脫了衣裳,卻不見韋氏如往常一般上前來脫靴,不禁有些埋怨地問了一句:“這幾日,你怎麽懶懶的?”
韋氏靜默不動,半晌才迴道:“今日臣妾被裹兒聒噪了一日,確實乏累得很。”
李顯自己脫了靴子,淡淡地問道:“還是為了張易之的事情麽?”
韋氏歎了口氣道:“倒也不是。”
“那她鬧什麽?”李顯不解。
“裹兒說——”韋氏頓了頓,然後傲然道,“希望你封她做皇太女。”
“這就是在說笑了。”李顯並沒有看出韋氏的異常,她知道李裹兒自從迴到洛陽之後就胡鬧慣了,這些荒謬的話,他不必往心裏去。
韋氏見李顯不以為意,複又開口說道:“顯,你還記得在房州的時候,那次你擔心武皇來追殺你要懸梁自盡,我是如何勸你的麽?”
李顯溫暖地笑了笑,接道:“你說,禍福無常,最多不過是一死,何必這麽著急呢!”
韋氏搖了搖頭,“人最多不過一死,是沒有什麽可畏懼的。但是現在迴到了洛陽,咱們若是有什麽不測,我們的子女又該怎麽辦呢?”
“這……”李顯問。
“顯,如果你當了皇帝,你會立誰當太子?”韋氏繼續問道。
“當然是重潤。你今天是怎麽了?盡說這些怪怪的話。”李顯一頭霧水地望向韋氏,她究竟在擔心什麽.
聽到“當然是重潤”幾個字從李顯嘴裏脫口而出,韋氏心頭一暖,對李顯的芥蒂也放了下來。
他還是疼愛自己的。
韋氏的眼中閃出了淚光。
“好了,別多想了。”李顯邊說邊握了握韋氏的手,“等我登基了,就封你為皇後,重潤為太子。”
“哈哈哈哈哈哈!”
韋氏的心剛稍稍放鬆,卻聽見房頂又傳來一陣雷霆般的笑聲。
這裏是廬陵王府,誰敢偷聽他們說話,還笑得這麽放肆?
“哈哈哈哈,自己的屁股還沒在太子的寶座上坐熱,就想著再立自己的兒子當太子。真是好大的笑話啊!”
李顯舉頭駭然道:“是上次那個人。”
梁上的笑聲更加豁達直白了:“廬陵王的記性倒是不錯。”
“你要幹什麽?”李顯緊張地將韋氏攔在自己身後,赤著腳便站起來去拿床頭掛著的寶劍。
李顯手按劍柄,在迷茫的月色下,寶相莊嚴,冷冷問道:“有本事你下來,裝神弄鬼地算什麽好漢?”
在韋氏和李顯都認為對方不會下來的時候,突然人影一閃,一個八尺高的壯碩大漢從天而降。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蒙浪。
李顯身軀一震,這麽魁梧的身軀竟然能在梁上藏得身影不露,可見此人的輕功有多高深。
皎潔的月光下,李顯也看清了他手上的那一把驚雷刀。
“廬陵王府守衛森嚴,好漢竟能來去自如?”李顯故意和蒙浪搭話,暗地裏示意韋氏快走。
蒙浪一眼便察明了李顯的目的,笑道:“未來太子李重潤的母親,我會這麽輕易地放她走麽?”
“你到底想幹什麽?”李顯沒有耐性繼續和他逗悶子。
這裏可是廬陵王府,蒙浪能夠來去自如並不代表他可以為所欲為。
“最近洛陽城中都在風傳,說廬陵王並不是如表麵看上去的那般懦弱,實則武藝高強,今日蒙浪有幸,想與廬陵王殿下一決高下。”
蒙浪懷抱著驚雷刀,言語輕鬆地說道,仿佛他來這裏,真的隻是為了和廬陵王比武。
“這有何難!”說著,李顯“哐當”一聲丟下劍鞘,體格軒昂,準備和蒙浪大戰一場。
“嗬嗬。”蒙浪並不急著出招,而是眯起眼,嘴角泛起一絲不羈的笑容,“王爺,難道要赤著龍足與小人比試嗎?穿靴子的功夫,小人可以等。”
李顯原本已進入了戰鬥狀態,被蒙浪一打岔,看了看自己赤著的雙腳,尷尬地悶哼道,“好,就依你!待本王穿上靴子。”
李顯彎腰穿上靴子,剛係好靴帶,睫毛上便略過一縷寒光,“嘶啦”一聲,是蒙浪的驚雷刀出鞘。
李顯慌忙抽迴腳邊的劍,凝聚全身的功力,用劍背一擋,刀劍相逢,瞬間電光火石,令人唿吸頓止。
隻這一劍,李顯和蒙浪短刃相接,接下來的十步,皆是李顯在驚雷刀的刀光下炫閃。
刀光如電,明晃晃地直逼得李顯睜不開眼,他全憑直覺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