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稟陛下,廬陵王已經到了神都。”
“顯兒迴來了?”聽到兒子迴來,武皇很高興,迫切地追問,“到哪兒了,進宮了嗎?”
“還沒有,王爺剛到神都沒多久就遇到殺手截殺,此時恐怕還在街上與殺手大戰。”
說到這裏,張柬之故意瞥了一眼身旁的張易之。
仿佛是在向他宣戰,老子就是來告狀的!
“什麽?!”武皇一聽,身子直了起來。
“誰給他們的膽子,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殺朕的兒子!”武皇暴怒。
“他們是不是覺得朕老了,就不把朕放在眼裏了?”
“張柬之!”
張柬之見武皇叫自己,連忙躬身向前道:“臣在。”
“傳朕的口諭,調集禁軍趕往廬陵王處,誅殺殺手,一個不留!”
武皇真的怒了,要全部殺了那些殺手,一個不留。
“臣遵旨。”
張易之見情況不妙,馬上派人通知武承嗣。
消息傳遞出去之後,張易之又像沒事兒人一樣迴來,服侍武皇起床。
聽說李顯已到神都,武皇哪裏還有睡意。
“你說是誰要殺顯兒?”武皇坐在梳妝台前平靜了下來。
張易之站在武皇身後替她篦頭,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鏡子裏武皇慍怒的表情,裝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無所謂地迴了一句,“臣猜不出來。”
“通共就那麽幾個人,有什麽難猜的?”武皇迴頭看了張易之一眼,臉上滿是不悅。
張易之低了頭,他感覺到武皇的不悅不光是對那些殺手,似乎也是衝他來的。
宮門外。
血煞婆的武功確實高強,血滴子飛出去一次,即使打不中李顯也必定會帶起一顆人頭。
李顯和她才交手了十多招,下麵就躺了一排無頭屍,這些無頭屍裏有些是韋家的侍衛,有些則是從房州和他一路殺過來的死士。
至於那些頭顱,就像燈籠一樣散落了一地,看得人陣陣想嘔。
這些好漢,他們沒有死在房州,沒有死在軍營,卻倒在了洛陽。
李顯看著一地的鮮血,五髒六肺都快被氣得爆裂了。
李顯劍尖對準血煞婆,劍刃寒光閃爍,一如他此時的眼神。
“眼神不錯,很有殺氣,我喜歡。割下你的頭後,我一定會把它們剜下來好好保存,放在枕邊日日欣賞。”
這血煞婆真是個變態,居然還要把李顯的眼睛剜下來,放在枕邊欣賞,她就不怕半夜醒來被嚇到嗎?
狠話誰都會說,比起說狠話李顯更喜歡用行動來表達內心的想法。
血煞婆和眾人一樣,原本以為李顯隻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家夥,最開始甚至還存了戲耍他的想法,可是交手後才發現他根本和傳聞中的不一樣。
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冷靜沉著,不管她如何諷刺挖苦用語言和行動來激他,他始終保持冷靜。
那雙眼睛如海一般深沉,哪怕對她動了殺心,也不見任何憤怒的火光。
別人是越打越急躁,而他是越打越穩。
血煞婆感覺自己的麵對的不是人,而是巍峨的泰山,無法撼動。
不知不覺,一滴汗從她額頭上滴了下來。
李顯劍尖向下一挑,屋頂上的瓦片被掀飛,飛起的瓦片遮擋了血煞婆的視線,她連忙用血滴子的鏈條擊打瓦片。
“砰砰砰!”空中傳來陣陣巨響,瓦片接連炸裂開,化為青灰色的粉塵從空中灑落。
“咳咳。”粉塵被吸入口中,不少人咳嗽起來。
瓦片像是青灰色的巨浪衝向血煞婆,一浪高過一浪,一浪快過一浪,血煞婆感覺自己就像是巨浪前飄搖的小舟,隨時會被淹沒。
這種感覺非常不好,她很不喜歡。
血煞婆發出一聲怒吼!血滴子擊在瓦片形成的巨浪上,劇烈的衝擊讓所有的瓦片全部化為齏粉。
巨浪消失。
還來不及得意,就見李顯的劍已經到了她麵前。
瓦片隻不過是障眼法,為的就是掩蓋他那一劍。
血煞婆被劍刺中,劇烈的疼痛讓她張原本可愛的臉變得猙獰扭曲。
“你竟然敢傷我,我要殺了你!”血煞婆雙眼血紅。
李顯冷笑,說的好像他不傷她,她就不會殺自己一樣。
“沒想到十多年不見,李顯的本事漸長啊。”武三思有些意外,十多年李顯被廢黜時還沒有這麽厲害。
不!應該說十多年前被廢除的李顯和眼前這個李顯根本就判若兩人!
“此人心思深沉,忍辱負重這麽多年,豈會沒有長進,比他弟弟李旦難對付多了。正因如此武承嗣才千方百計不讓他迴來。”武三思心裏默念道。
這是一條潛龍,隻要給他機會就能一飛衝天。
他的騰飛便意味著武承嗣跌落,意味著武家的絕滅,作為對手絕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
武承嗣摸著腰間的武器,關鍵時刻他會親自動手結果李顯。
這時,一個下人走到武承嗣麵前在他耳邊說了幾句,武承嗣一聽臉上大變。
武三思連忙問他怎麽了。
“張柬之那個老東西去了長生殿,姑母已經知道了此事,派了禁軍過來。”
“什麽?!”武三思驚的站了起來,“你不是說給張易之打好了招唿,不讓任何人進去嗎?”
“姑母自己醒的。”武承嗣歎了口氣,千算萬算沒有算到這個,“也不排除張易之那個狗東西想吃裏扒外。”
“現在如何是好?”
“發信號所有人圍攻李顯,必須在禁軍趕來之前殺死他。”武承嗣咬著牙,陰狠地說道。
“不行,我要親自動手。”武承嗣拿出武器準備衝到對麵去殺李顯,武三思趕緊把他攔住。
“不可。咱們一直在暗中行動,即使姑母懷疑也沒有證據。你現在衝出去不是擺明了告訴世人皇子遇刺是你幹的嗎?你想明日一大早,就有無數奏折參你嗎?”
“咱們雖然是侄子,可論起來總歸是兒子親一些。皇帝的侄子公然在大街上殺皇帝的兒子,影響有多惡劣不用我說你也清楚。聽哥哥一句話,我們趕緊離開這裏,免得落下口舌。”武三思苦口相勸。
“顯兒迴來了?”聽到兒子迴來,武皇很高興,迫切地追問,“到哪兒了,進宮了嗎?”
“還沒有,王爺剛到神都沒多久就遇到殺手截殺,此時恐怕還在街上與殺手大戰。”
說到這裏,張柬之故意瞥了一眼身旁的張易之。
仿佛是在向他宣戰,老子就是來告狀的!
“什麽?!”武皇一聽,身子直了起來。
“誰給他們的膽子,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殺朕的兒子!”武皇暴怒。
“他們是不是覺得朕老了,就不把朕放在眼裏了?”
“張柬之!”
張柬之見武皇叫自己,連忙躬身向前道:“臣在。”
“傳朕的口諭,調集禁軍趕往廬陵王處,誅殺殺手,一個不留!”
武皇真的怒了,要全部殺了那些殺手,一個不留。
“臣遵旨。”
張易之見情況不妙,馬上派人通知武承嗣。
消息傳遞出去之後,張易之又像沒事兒人一樣迴來,服侍武皇起床。
聽說李顯已到神都,武皇哪裏還有睡意。
“你說是誰要殺顯兒?”武皇坐在梳妝台前平靜了下來。
張易之站在武皇身後替她篦頭,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鏡子裏武皇慍怒的表情,裝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無所謂地迴了一句,“臣猜不出來。”
“通共就那麽幾個人,有什麽難猜的?”武皇迴頭看了張易之一眼,臉上滿是不悅。
張易之低了頭,他感覺到武皇的不悅不光是對那些殺手,似乎也是衝他來的。
宮門外。
血煞婆的武功確實高強,血滴子飛出去一次,即使打不中李顯也必定會帶起一顆人頭。
李顯和她才交手了十多招,下麵就躺了一排無頭屍,這些無頭屍裏有些是韋家的侍衛,有些則是從房州和他一路殺過來的死士。
至於那些頭顱,就像燈籠一樣散落了一地,看得人陣陣想嘔。
這些好漢,他們沒有死在房州,沒有死在軍營,卻倒在了洛陽。
李顯看著一地的鮮血,五髒六肺都快被氣得爆裂了。
李顯劍尖對準血煞婆,劍刃寒光閃爍,一如他此時的眼神。
“眼神不錯,很有殺氣,我喜歡。割下你的頭後,我一定會把它們剜下來好好保存,放在枕邊日日欣賞。”
這血煞婆真是個變態,居然還要把李顯的眼睛剜下來,放在枕邊欣賞,她就不怕半夜醒來被嚇到嗎?
狠話誰都會說,比起說狠話李顯更喜歡用行動來表達內心的想法。
血煞婆和眾人一樣,原本以為李顯隻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家夥,最開始甚至還存了戲耍他的想法,可是交手後才發現他根本和傳聞中的不一樣。
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冷靜沉著,不管她如何諷刺挖苦用語言和行動來激他,他始終保持冷靜。
那雙眼睛如海一般深沉,哪怕對她動了殺心,也不見任何憤怒的火光。
別人是越打越急躁,而他是越打越穩。
血煞婆感覺自己的麵對的不是人,而是巍峨的泰山,無法撼動。
不知不覺,一滴汗從她額頭上滴了下來。
李顯劍尖向下一挑,屋頂上的瓦片被掀飛,飛起的瓦片遮擋了血煞婆的視線,她連忙用血滴子的鏈條擊打瓦片。
“砰砰砰!”空中傳來陣陣巨響,瓦片接連炸裂開,化為青灰色的粉塵從空中灑落。
“咳咳。”粉塵被吸入口中,不少人咳嗽起來。
瓦片像是青灰色的巨浪衝向血煞婆,一浪高過一浪,一浪快過一浪,血煞婆感覺自己就像是巨浪前飄搖的小舟,隨時會被淹沒。
這種感覺非常不好,她很不喜歡。
血煞婆發出一聲怒吼!血滴子擊在瓦片形成的巨浪上,劇烈的衝擊讓所有的瓦片全部化為齏粉。
巨浪消失。
還來不及得意,就見李顯的劍已經到了她麵前。
瓦片隻不過是障眼法,為的就是掩蓋他那一劍。
血煞婆被劍刺中,劇烈的疼痛讓她張原本可愛的臉變得猙獰扭曲。
“你竟然敢傷我,我要殺了你!”血煞婆雙眼血紅。
李顯冷笑,說的好像他不傷她,她就不會殺自己一樣。
“沒想到十多年不見,李顯的本事漸長啊。”武三思有些意外,十多年李顯被廢黜時還沒有這麽厲害。
不!應該說十多年前被廢除的李顯和眼前這個李顯根本就判若兩人!
“此人心思深沉,忍辱負重這麽多年,豈會沒有長進,比他弟弟李旦難對付多了。正因如此武承嗣才千方百計不讓他迴來。”武三思心裏默念道。
這是一條潛龍,隻要給他機會就能一飛衝天。
他的騰飛便意味著武承嗣跌落,意味著武家的絕滅,作為對手絕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
武承嗣摸著腰間的武器,關鍵時刻他會親自動手結果李顯。
這時,一個下人走到武承嗣麵前在他耳邊說了幾句,武承嗣一聽臉上大變。
武三思連忙問他怎麽了。
“張柬之那個老東西去了長生殿,姑母已經知道了此事,派了禁軍過來。”
“什麽?!”武三思驚的站了起來,“你不是說給張易之打好了招唿,不讓任何人進去嗎?”
“姑母自己醒的。”武承嗣歎了口氣,千算萬算沒有算到這個,“也不排除張易之那個狗東西想吃裏扒外。”
“現在如何是好?”
“發信號所有人圍攻李顯,必須在禁軍趕來之前殺死他。”武承嗣咬著牙,陰狠地說道。
“不行,我要親自動手。”武承嗣拿出武器準備衝到對麵去殺李顯,武三思趕緊把他攔住。
“不可。咱們一直在暗中行動,即使姑母懷疑也沒有證據。你現在衝出去不是擺明了告訴世人皇子遇刺是你幹的嗎?你想明日一大早,就有無數奏折參你嗎?”
“咱們雖然是侄子,可論起來總歸是兒子親一些。皇帝的侄子公然在大街上殺皇帝的兒子,影響有多惡劣不用我說你也清楚。聽哥哥一句話,我們趕緊離開這裏,免得落下口舌。”武三思苦口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