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態特點


    新生兒神經係統發育尚不完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泛化的,缺乏定位性。


    媽媽會發現,新生兒的身體某個部位受到刺激時,全身都會抖動。清醒狀態下,新生兒總是雙拳緊握,四肢屈曲,顯出警覺的樣子;受到聲響刺激,四肢會突然由屈變直,出現抖動。媽媽會認為新生兒受了驚嚇,其實這是新生兒對刺激的泛化反應,不必緊張。


    新生兒頸、肩、胸、背部肌肉尚不發達,不能支撐脊柱和頭部,所以新手爸爸媽媽不能豎著抱新生兒,必須用手把新生兒的頭、背、臀部幾點固定好,否則會造成脊柱損傷。這也是減少新生兒溢乳的有效方法。


    頭部


    新生兒頭部一般都相對較大,由於受產道擠壓可能會有些變形,看著不是很順眼。頭部一般呈橢圓形,像腫起來一樣。


    這是由於胎兒在產道裏受到壓迫引起的。頭胎胎兒或年齡大的母親所生的胎兒,頭部呈現橢圓形更為明顯。由於以後他能自然地長好,所以不必特別擔心。


    身體和四肢


    正常新生兒的體重一般在2.5~4千克,身長在46~52厘米,頭圍34厘米,胸圍比頭圍略小1~2厘米。


    囟門


    一般在這個時期新生兒以不睡枕頭為好。撫摸新生兒頭頂時,會發現頭頂上有一塊沒有骨頭軟乎乎的地方,這就是新生兒的囟門。囟門是頭骨在通過產道時為了能變形而留下的空隙。這是因人而異的。頭頂囟門呈菱形,大小為1.5~2厘米,可以看到皮下軟組織明顯的跳動,是頭骨尚未完全封閉形成的,要防止孩子的囟門被碰撞到,可以用手輕輕地撫摸。


    眼睛


    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有的孩子雄心勃勃,非常急迫。有的孩子則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


    很多媽媽都注意到,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通常都會隻睜開一隻眼睛“掃視”周圍,你千萬別感到奇怪,這是孩子最獨特的方式。有些新生兒的一隻或兩隻眼睛的眼白部位會有血點,麵部會有些腫脹,做媽媽的也不要著急,這些很可能是分娩時由產道擠壓造成的,幾天後就會慢慢消退。一般來說,剖宮產的孩子就不會出現這些現象。


    小臉


    新生兒的小臉看上去有些腫,眼皮厚厚的,鼻梁扁扁的,每個寶寶都好像是一樣的,這是因為新生兒體液量高達體重的80%所致。


    新生兒頸、肩、胸、背部肌肉尚不發達,不能支撐脊柱和頭部,所以新手爸爸媽媽不能豎著抱新生兒,必須用手把新生兒的頭、背、臀部幾點固定好,否則會造成脊柱損傷。這也是減少新生兒溢乳的有效方法。


    新生兒主要指標測量方法


    體重


    給寶寶脫去外衣、鞋、襪、帽子及尿布,待寶寶正好排完大小便後測量較準。冬季需注意室內溫暖。


    胸圍測量法


    軟皮尺經過寶寶兩**,平行繞胸一周,數值即胸圍。


    身長測量法


    測量新生兒的身長,需要由兩個人進行。讓寶寶平臥在稍硬一點的床上,將頭扶正,一人用手固定好寶寶的膝關節、髖關節和頭部,另一人用皮尺測量,從寶寶頭頂部的最高點,至足跟部的最高點。測量出的數值,即為寶寶身高。


    頭圍測量法


    讓寶寶平臥,用左手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於寶寶頭部右側眉弓上緣處,經枕骨粗隆及左側眉弓上緣迴至零點,使軟尺緊貼頭皮,周長數值即寶寶頭圍。


    前囟測量法


    新生兒前囟呈菱形,測量時,要分別測出菱形兩對邊中點連線的長度。比如一邊連線長為2.0厘米,另一邊連線長為1.5厘米,那麽寶寶的前囟數值就是2.0厘米x1.5厘米。


    新生兒生長發育規律


    體重發育規律


    新生兒體重的發育,不是孤立的,與許多因素有關。新生兒出生1個月內,一般來說體重增加1千克是正常的。這與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密切相關。出生體重越大,滿月後體重相對越大;出生體重越小,滿月後體重相對越小。


    請家長們注意


    新生兒在出生後2~4天會出現生理體重下降的現象,一般下降不超過出生體重的7%~10%。隨著吃奶量的增加,其體重從4~5天開始迴升,7~10天的時候即可恢複到出生時的體重。


    新生兒體重,平均每天可增加30~40克,平均每周可增加200~300克。這種按正態分布計算出來的平均值,代表的是新生兒整體普遍情況,每個個體隻要在正態數值範圍內。或接近這個範圍,就都應算是正常的。體重指標是這樣,其他指標也是這樣,新手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為這些微小的差異而著急。


    嬰兒體重標準值的計算公式是:出生體重(千克)+月齡x70%。但這僅是一個平均值,實際上出生體重較大的嬰兒,滿月時的體重,往往超過平均值很多。有的新生兒,出生後的前幾天裏,體重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


    身高發育規律


    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身高是50厘米,個體差異的平均值在0.3~0.5厘米,男、女新生兒平均有0.5厘米的差異。新生兒滿月前後,身高增加3~5厘米為正常。


    新生兒出生時的身高與遺傳關係不大,但進入嬰幼兒期,身高增長的個體差異性就表現出來了。


    頭圍發育規律


    新生兒頭圍的平均值是34厘米。頭圍的增長速度,在出生後頭半年比較快,但總的變量還是比較小的,從新生兒到成人,頭圍相差也就是從十幾厘米到20厘米。頭圍增長是否正常,反映著大腦發育是否正常。


    滿月前後,寶寶的頭圍比剛出生時增長兩三厘米。如果測量方法不對,數值不準確,誤以為寶寶頭圍過大或過小,會給新手爸爸媽媽帶來不小的麻煩。


    囟門發育規律


    新生兒前囟門的斜徑平均是2.5厘米左右,但個體差異較大,須讓兒保醫師結合其他情況綜合作出判斷。如果寶寶前囟門小於1厘米,或大於3厘米,就應引起重視,因為前囟門過小常見於媽媽孕期補鈣過多、小頭畸形,前囟門過大常見於腦積水、佝僂病、呆小病等。


    家長把頭圍、囟門視為腦部發育的象征,非常重視,這固然是件好事,但麵對體檢數值,往往會因為一點點的差異引起焦急,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本來寶寶並沒有什麽病,卻因為一次測量結果而擔心,為寶寶做沒有必要的檢查和治療,這就過度了。


    新生兒特有生理現象


    溢乳


    什麽是新生兒溢乳


    溢乳即漾奶,是新生兒常見的現象,就好像寶寶吃多了,有時順著嘴角往外流奶,或有時一打嗝就吐奶,這些一般都屬生理性的反映。


    這與新生兒的消化係統尚未發育成熟及其解剖特點有關。


    正常成人的胃都是斜立著的,並且賁門肌肉與幽門肌肉一樣發達。而新生兒的胃容積小,胃呈水平位,幽門肌肉發達,關閉緊,賁門肌肉不發達,關閉鬆,這樣,當新生兒吃得過飽或吞咽的空氣較多時就容易發生溢乳,它對新生兒的成長並無影響。


    新生兒溢乳的處理方法


    每次喂完奶後,豎抱起新生兒輕拍後背,即可把咽下的空氣排出來,且睡覺時應盡量采取頭稍高右側臥位,便會克服溢乳的發生。側臥位可預防奶汁誤吸入唿吸道並由此引起的窒息。為了防止寶寶頭臉睡歪,應采取這次奶後右側臥位,下次奶後左側臥位。若發生嗆奶,應立即采取頭俯側身位,並輕拍背,將吸入的奶汁拍出。


    新生兒剛吃過奶後,不一會兒就似乎全吐出來了,這時有些家長可能怕新生兒挨餓,馬上就再喂。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麽辦?


    遇到這種情況時要根據新生兒當時的狀況而定:有些新生兒吐奶後一切正常,也很活潑,則可以試喂,如新生兒願吃,那就讓新生兒吃好;而有些新生兒在吐奶後胃部不舒服,如馬上再喂奶,新生兒可能不願吃,這時最好不要勉強,應讓新生兒胃部充分休息一下。


    一般情況下,吐出的奶遠遠少於吃進的奶,家長不必擔心,隻要新生兒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偶爾吐一次奶也無關緊要。若每次吃奶後必吐,那麽就要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疾病而致的吐奶。


    胎記


    新生兒出生後可在皮膚或黏膜部位出現一些與皮膚本身顏色不同的斑點或丘疹,稱為胎記。


    新生兒的胎記發生率約為10%,大部分胎記隻是影響美觀,不需要特別處理,但是有些胎記會合並身體器官的異常,必須積極治療。


    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兒黃疸一般在出生後的3~5天出現,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會超過3周。大部分的新生兒黃疸都會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發現寶寶出現比較明顯的黃疸,這個時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時區分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對寶寶治療大有益處。


    生理性體重降低


    新生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天,睡眠時間長,吸吮力弱,吃奶時間和次數少,肺和皮膚蒸發大量水分,大小便排泄量也相對多,再加上媽媽乳汁分泌量少,所以新生兒在出生後的頭幾天,體重不增加,甚至下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俗稱“塌水膘”,新手媽媽不必著急。在隨後的日子裏,新生兒體重會迅速增長。


    鵝口瘡


    出現鵝口瘡後,要更加注意奶具消毒,媽媽在喂奶前後也要注意清潔**,避免與寶寶反複交叉感染。可以適當使用抗真菌藥物,如用製黴菌素混懸液塗擦口腔。


    鵝口瘡是由於新生兒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所致,多發生於早產兒、低體重兒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主要表現為舌麵上像蓋了厚厚的一層奶凝塊,不易擦掉,如強行剝離,可有淺表出血。有時上顎、牙齦處也有,重者可累及咽喉部,有些嬰兒出現吞咽困難和吸吮後哭啼。


    鼻尖上的小丘疹


    新生兒出生後,在鼻尖及兩個鼻翼上可以見到針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黃白色小結節,略高於皮膚表麵,醫學上稱粟粒疹。這主要是由於新生兒皮脂腺瀦留所引起的。


    幾乎每個新生兒都可能出現,一般在出生後1周就會消退,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任何處理。


    皮膚紅斑


    新生兒出生頭幾天,可能出現皮膚紅斑。紅斑的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顏色鮮紅,分布全身,以頭麵部和軀幹為主。新生兒有不適感,但一般幾天後即可消失,很少超過1周。有的新生兒出現紅斑時,還伴有脫皮的現象。


    四肢屈曲


    細心的家長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從一出生到滿月,總是四肢屈曲,有的家長害怕,寶寶日後會是“o”型腿,幹脆將寶寶的四肢捆綁起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正常新生兒的姿勢都是呈英文字母“w”和“m”狀,即雙上肢屈曲呈“w”狀,雙下肢屈曲呈“m”狀,這是健康新生兒肌張力正常的表現。隨著月齡的增長,四肢逐漸伸展。而羅圈腿即“o”型腿,是由於佝僂病所致的骨骼變形引起的,與新生兒四肢屈曲毫無關係。


    先鋒頭


    胎兒在分娩過程中隨著陣陣宮縮,頭部受到產道的擠壓,使顱骨發生順應性變形而被擠長。同時,頭皮也由於擠壓而發生先露部分頭皮水腫,用手指壓上去呈可凹陷性鼓包,臨床稱產瘤。一般寶寶出生後1~2天自然消退。對新生兒健康無影響,不需要處理。


    頭顱血腫


    有時可以看到部分新生兒的一側頭部或雙側頭頂有一個鼓包,其大小從棗子到蘋果大小不等。摸上去有波動感,寶寶不痛,鼓包不跨過骨縫。這是由於在娩出產道過程中,顱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之故。


    淤血一般在40天左右鈣化,形成硬殼,3~4個月才能漸漸被吸收。但需注意的是:頭顱血腫存在期間,要注意頭部清潔,洗頭洗澡時,勿用手揉搓,更不能用空針穿刺抽血,以免引起細菌侵襲,形成膿腫。


    假月經和白帶


    有些女嬰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剛出生的女嬰就出現了**流血,有時還有白色分泌物自**口流出。這是由於胎兒在母體內受到雌激素的影響,使新生兒的**上皮增生,**分泌物增多,甚至使子宮內膜增生。


    胎兒娩出後,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內膜脫落,**就會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一般發生在寶寶出生後3~7天,持續1周左右。無論是假月經還是白帶,都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家長不必驚慌失措,也不需任何治療。


    出汗


    新生兒手心、腳心極易出汗,睡覺時頭部也微微出汗。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係統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當周圍環境溫度較高時,嬰兒會通過皮膚蒸發水分和出汗來散熱。所以,媽媽要注意居室的溫度和空氣的流通,要給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


    掙勁


    新手媽媽常常問醫生,寶寶總是掙勁,尤其是快睡醒時,有時憋得滿臉通紅,是不是寶寶哪裏不舒服呀?寶寶沒有不舒服,相反,他很舒服。新生兒憋紅臉,那是在伸懶腰,是活動筋骨的一種運動,媽媽不要大驚小怪。把寶寶緊緊抱住,不讓寶寶掙勁,或帶著寶寶到醫院,都是沒有必要的。


    打嗝


    新生兒吃得急或吃得不舒服時,或者有時是毫無原因的,就會持續地打嗝。有效的解決辦法是,把寶寶放在床上,媽媽用中指彈擊寶寶足底,令其啼哭數聲,哭聲停止後,打嗝也就停止了。或者給寶寶喂幾口溫熱的水或奶,或者幹脆讓寶寶翻身過來在床上趴1~2分鍾,打嗝也會停止。彈擊足底抑製打嗝的辦法,在操作中常常失敗,原因往往是媽媽心疼寶寶,不舍得用力,寶寶哭的程度和時間都不夠。寶寶哭上幾聲,比寶寶持續打嗝要好受得多。


    新生兒的哭,有利於鍛煉身體,想想看,如果助產士不拍打新生兒的足底,不刺激新生兒大聲地哭,新生兒的肺髒就不可能完全張開,就不會有充分的氣體交換,就可能出現濕肺的病變。所以說,當寶寶打嗝時,彈擊寶寶足底,使小家夥放聲大哭,不僅抑製了打嗝,還鍛煉了身體,有百利而無一害,媽媽放心去做吧。


    腸絞痛


    雖然名為“腸絞痛”,實際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問題存在。嚴格來說,它並不是一個病名,而是一種“綜合征”,往往由於寶寶腸道內積氣太多、腸蠕動不協調所致。


    常發生在3個月齡以內的新生兒,不過約有10%的小新生兒發病期會延長至4~5個月齡以上。新生兒長大之後,隨著神經生理發育的逐漸成熟,腸絞痛的情形自然就會逐漸改善。


    發病症狀


    腸絞痛常見的症狀是突發性劇烈哭鬧,甚至哭到臉紅脖子粗;有些新生兒還會有頭部搖晃、全身拱直、唿吸略顯急促的現象;同時腹部往往會有些鼓脹、兩手會握拳、兩腳則會伸直或彎曲,四肢末端則常會呈現冰冷。


    上述這些表現可以持續數十分鍾至數小時之久,無論如何搖、抱、哄,往往都不太有用,直到寶寶精疲力竭方才罷休。有時在排便或放屁後會稍有改善。此病發生原因仍然不明,可能與便秘、脹氣、腹瀉或牛奶過敏等有關。


    新生兒肚子太餓或太飽,也常會引起新生兒哭鬧,此時,因為吸入更多的空氣,更容易造成腹脹。此症也和個人體質有關,一樣是脹氣或絞痛,有些新生兒反應就比較激烈。


    緩解方法


    當新生兒因腸絞痛發作而哭鬧不安時,可將新生兒抱直,或讓其俯臥在熱水袋上,以緩解疼痛的症狀。給予通便灌腸,有時也會有效。若是仍無法改善,或連續幾個晚上都會發作,就必須找醫生做詳細檢查。預防方麵,可以改善喂奶技巧,每次喂奶後要注意輕拍排氣,並給予新生兒穩定的情緒環境,這些都可以減少發作的頻率。若嚐試了各種方法均無效的話,可以改喂防過敏的新生兒奶粉,有時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在診斷新生兒腸絞痛前,必須先排除腸胃道其他病態性的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幽門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症等。如果確定沒有任何病理性因素存在,那麽父母就需耐心對待自己的寶寶,度過3個月的“陣痛期”。


    新生兒的先天反射


    所有健康新生兒都具有一些本能的反射活動,它幫助新生兒度過離開母親子宮的最初幾周。比如你觸摸他的眼瞼,他就會閉上眼睛,如果你用大拇指和示指輕輕夾住他的鼻子,他就會用雙手做出掙紮的狀態。


    在新生兒生理和智力水平逐漸發育成熟,能夠進行更自覺的、有意識的活動後,這種先天反射就會消失。兒科醫生會測試新生兒的反射反應,它可以總體反應新生兒的機體是否健全,神經係統是否正常。


    覓食、吮吸和吞咽反射


    當你用**或奶嘴輕觸新生兒的臉頰時,他就會自動把頭轉向被觸的一側,並張嘴尋找。這種動作就是覓食反射。每個新生兒出生時都具有吮吸反射,這是最基本的反射行為,這種反射使新生兒能夠進食。


    將奶嘴放進新生兒口中,他就開始吸吮。吸吮運動極其強烈,甚至在**的吸吮刺激移開之後仍會繼續很長時間。吸吮的同時,新生兒天生會吞咽,這也是一種反射。吞咽行為可以幫助新生兒清理唿吸道。


    握持反射


    兒科醫生都會檢查新生兒的握持反射。測試方式是把手指放在新生兒的手心,看看他的手指會不會自動握住醫生的手指。很多新生兒的反應都很強烈,緊緊攥住別人的手指,甚至你可以這樣把他們提起來(但是建議你不要做這個嚐試)。


    這種反射一般在3~5個月消失。當你輕觸他的腳底時,你會發現他的腳趾也蜷起來,好像要抓住什麽東西似的,這樣的反射將持續一年。


    緊抱反射


    也被稱為“驚嚇”反射或莫羅氏反射。將新生兒的衣服脫去,兒科醫生會用一隻手托著新生兒的臀部,另一隻手托著他的頭,然後突然使新生兒的頭及頸部稍向後傾,正常的寶寶會四肢外展、伸直,手指張開,好像在試圖尋找可以附著的東西,然後新生兒會緩緩地收迴雙臂,握緊拳頭,膝蓋蜷曲縮向小腹。新生兒身體的兩側應當同時做出同樣的反應。如果寶寶突然聽到巨大的聲響,也會是這種反射。


    緊抱反射消失的時間是在寶寶2個月的時候。


    行走反射


    用雙手托在新生兒腋下豎直抱起,使他的腳觸及結實的表麵,他會移動他的雙腿做出走路或跨步動作。如果他的雙腿輕觸到硬物,他就會自動抬起一隻腳做出向前跨步運動。


    這種反射會在1個月消失,與孩子學走路沒有關係。


    請家長們注意


    在出生10~12個小時後新生兒就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排便,即胎便,新生兒的胎糞呈墨綠色、黏稠的糊狀,會有很多次。如果出生後24小時仍未排便或排出的胎便呈咖啡色或柏油樣,那就要請醫生檢查新生兒是否患有先天性肛門閉鎖等疾病。


    爬行反射


    當寶寶趴著的時候,會很自然地做出爬行姿勢,撅起屁股,膝蓋蜷在小腹下。這是因為他的雙腿就像在子宮裏麵一樣仍然朝向他的軀體蜷曲。當觸碰他的雙腿時,他或許能夠以不明確的爬行姿勢慢慢挪動,實際上隻是在小床上作輕微的向上移動。


    一旦寶寶的雙腿不再屈曲且能躺平,這種反射即行消失,通常為2個月。


    新生兒的喂養方法


    堅持母乳喂養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最理想的營養來源莫過於母乳了。因為母乳的營養價值高,且其所含的各種營養素的比例搭配適宜。母乳中還含有多種特殊的營養成分,如乳鐵蛋白、牛磺酸、鈣、磷等,母乳中所含的這些物質及比例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以及增強抵抗力等都有益。


    母乳近乎無菌,而且衛生、方便、經濟,所以對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它的營養價值遠遠高於任何其他代乳品。


    母乳的主要營養成分


    蛋白質


    大部分是易於消化的乳清蛋白,以及抵抗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素。


    脂肪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由於母乳中的脂肪球較小,易於寶寶吸收。


    糖


    主要是乳糖,有利於鈣、鐵、鋅等營養素的吸收,還能增強寶寶消化道抗感染能力。


    牛磺酸


    母乳中含量適中,牛磺酸和膽汁酸結合,可促進寶寶消化鈣、磷雖然含量不多,但比例適宜,易吸收。


    母乳與配方奶的對比


    等量的母乳和配方奶,兩者熱量和營養成分相差無幾,但進入寶寶體內,兩者並不相同。


    母乳中的蛋白質比配方奶中的蛋白質易於消化(寶寶3個月後才能很好地利用配方奶中的蛋白質),母乳中的鐵60%可被吸收,而配方奶中的鐵的吸收率不到50%。此外,母乳方便、安全,經濟,而且還含有從母體中帶來的免疫抗體。


    母乳的幾個階段初乳


    量少,每次喂哺量僅15~45毫升,每天250~500毫升。質略稠而帶黃色,含脂肪較少而蛋白質較多(主要為免疫球蛋白),維生素a、牛磺酸和礦物質的含量頗豐富,並含有更多的抗體和白細胞。初乳中還含有生長因子,可以刺激小兒未成熟腸道的發育,為腸道消化吸收成熟乳作了準備,並能防止過敏物質的吸收。初乳雖然量少,但對正常寶寶來說已經足夠了。


    過渡乳


    總量有所增多,含脂肪最高,蛋白質與礦物質逐漸減少。


    成熟乳


    蛋白質含量更低,每日泌乳總量多達700~1000毫升。由於成熟乳看上去比配方奶稀,有些母親便認為自己的奶太稀薄。其實,這種水樣的奶是正常的。


    晚乳


    總量和營養成分都較少。


    前奶


    外觀比較清淡的水樣液體,內含豐富的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後奶


    因為含有較多的脂肪,故外觀較前奶白,脂肪使後奶能量充足,它提供的能量占乳汁總能量的50%以上。


    不宜母乳喂養的情況


    這些情況不宜母乳喂養


    乙型肝炎患者


    乙肝表麵抗原陽性的母親哺乳,並不增加嬰兒感染乙肝的危險性。因此,隻要新生兒在生後12小時內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母乳喂養。但如果媽媽**有損傷、寶寶發生口腔潰瘍時應暫停哺乳。


    **疾病患者


    乳母患**疾病時,如乳腺炎等,應暫緩母乳喂養。解決的方法是:一定要在得到治療後,再進行母乳喂養,在此期間可將乳汁擠出或用吸奶器吸出,經消毒後喂給寶寶。


    心髒病、腎髒患者


    乳母患有嚴重的心髒病、腎髒疾病等,不宜進行母乳喂養。但若心功能、腎功能尚好,可以適當進行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不容易患感冒,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母乳裏富含各種免疫物質,如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低聚糖、益生菌等,因此,母乳喂養的嬰兒消化係統感染、唿吸道感染、過敏的發生率都比人工喂養嬰兒要低。


    禁止母乳喂養的情況


    這些情況禁止母乳喂養


    白血病病原體攜帶者


    乳母為白血病病原體攜帶者時,不要進行母乳喂養,以免淋巴細胞內的病毒隨母乳進入寶寶體內。


    艾滋病患者


    乳母為艾滋病患者,提倡人工喂養,避免母乳喂養,杜絕混合喂養。


    寶寶患有苯丙酮尿症


    若寶寶患有苯丙酮尿症等特殊遺傳代謝疾病,不宜進行母乳喂養,而要使用專門的奶粉喂養。


    母乳喂養的正確方法


    寶寶出生後多長時間開始喂奶


    寶寶出生後,應盡早進行哺乳,這樣可以促進母親乳汁分泌。初乳含有豐富的抗體,應該及時讓寶寶吃上母親的初乳。一般情況下,若分娩的母親、寶寶一切正常,0.5~1小時就可以開奶。


    q寶寶剛出生,第一次喂奶在什麽時間比較好?


    寶寶出生半個小時之內,就應讓寶寶吸吮母親的**。因為寶寶出生後20~30分鍾內的吸吮反射最強,所以即便此時母親沒有乳汁也可讓寶寶吸一吸,這樣不但可盡早建立媽媽的催乳反射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還利於母親子宮收縮,減少**流血。寶寶出生後接觸母親越早,持續時間越長,對寶寶的心理發育越好。


    哺乳次數、時間與喂奶量


    1~3天的寶寶,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鍾(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4~14天的寶寶,每2~3小時喂奶一次,每次喂20~30分鍾,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15~30天的寶寶,每隔2~3小時喂奶一次,每次約30分鍾。


    喂奶時間可安排在上午6、9、12時;下午3、6、9時及夜間12時、後半夜3時,每次喂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則,根據個體差異而定),每天哺乳不少於8次。


    q怎樣能讓新生兒不吐奶?


    盡量不要讓寶寶平躺著吃奶,每次喂奶之後,將寶寶的頭豎起來,用手輕拍寶寶的後背,直到寶寶打嗝為止。


    母乳喂養的姿勢


    乳母可以坐在床上或椅子上給寶寶喂奶。寶寶3個月之前不宜采用臥位哺乳的方式,以免乳母睡著了,**堵住了寶寶的鼻子,造成窒息。母乳喂養時不要隻將**塞進寶寶嘴裏,應該連**下麵的乳暈部分也塞入寶寶嘴裏,因為寶寶不是用舌頭吸吮,而是用兩頰吸吮,用上下唇擠壓乳竇。


    無論選擇哪種姿勢,請確定寶寶的腹部是正對自己的腹部,這有助於寶寶正確地吮吸。


    不要僅用雙手抱著寶寶,應將寶寶擱在自己的大腿上。


    請家長們注意


    剛開始喂母乳時,應該讓寶寶兩側**換著吃,沒有受過刺激的**,如果寶寶連續吸15分鍾,就很容易發生皴裂。


    側抱法


    側向抱著寶寶,用媽媽的手腕支撐著寶寶的頸部,頸部的來迴扭動不利於寶寶的吸吮。側抱便能讓寶寶的嘴正好對著**。


    直立抱法


    讓寶寶坐在媽媽的大腿上,媽媽的手支撐著寶寶的身體和頸部。適合**扁平或短小的媽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鄭東旖育兒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東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東旖並收藏鄭東旖育兒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