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偶遇奇女
賜錯姻緣嫁對郎(gl) 作者:弄墨騷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日清晨,蘇慕清悠悠轉醒時已天光微亮,擁被坐起揉了揉微微有些脹的太陽穴,才現床中依然是空蕩蕩的,軟榻上也平整如紙。昨夜不知何時才睡去,終是沒等到常安迴來。那一刻蘇慕清有點難以形容自己心裏是何種心情,總之是不太好受。起床洗漱梳妝後,竹兒送來了早膳,蘇慕清雖然沒什麽食欲,還是拿起湯匙用了一小碗清粥。竹兒站在蘇慕清身側,看著她小口的喝著粥,欲言又止,心裏不禁念起了常安的不是。這個花花少爺到底知不知道小姐這般等著他?
“怎麽了?有事就說吧。”蘇慕清沒抬頭,淡淡的問了一句。竹兒跟她這麽多年了,不用多看就知道這丫頭心裏藏著事。
竹兒還沒等開口,常安就自院外進來了,後麵還跟著秦顏夕。常安進屋時,蘇慕清也正好抬起了眉眼,四目相交,兩人均微微岔開視線默然無語。常安徑自在蘇慕清對麵坐下,叫竹兒添了兩碗粥,然後默默的吃了起來。秦顏夕並未注意那麽多,笑眯眯的走到蘇慕清身邊道:“表嫂昨日休息的可好?”
蘇慕清微微垂下眼瞼點頭微笑道:“很好。”
秦顏夕親熱的牽住了蘇慕清手,麵上難掩喜悅之色:“今日是三月初三,爹許了夕兒跟娘去上香,哥哥和表哥也去,待用過了早膳咱們一同做準備去踏春吧。對不對,表哥?”
三月初三乃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在涼國這般禮教森嚴的年代,對女子來說這是難得不受禮教拘束可隨家族踏春遊玩的機會,也難怪秦顏夕這般高興了。
“啊?嗯。”常安聞言點點頭,偷眼瞧了蘇慕清一下,似是詢問她的意見。
蘇慕清雖然大多時間都留在宗門中,但出來遊玩的事卻是很少做過,心生向往便也點了點頭應下。
“爹說今年要去積善宮上香,聽說是近幾年才揚名的一座寺廟,香客甚多,夕兒還從未去過呢。”秦顏夕像出了籠的小鳥一般,興奮的說個不停。
常安聞言心裏卻是一動,瞬間明白了舅舅的意思,原來是想趁著這個機會去探探積善宮的底。常安心想早上迴來時本想跟舅舅說說昨晚的收獲,不想半路被表妹攔下來了沒來得及細談,不過先去探探底也好。想到這便對秦顏夕笑道:“好了,快些用早膳吧,一會我幫你們準備。”
秦顏夕聞言一邊喜滋滋的食著粥,一邊在心裏盤算起想采買的東西來。
用過了早膳,秦顏夕就拉著蘇慕清去做些女兒家的準備,常安叫來比較心細的常二和常五張羅準備,然後去偏房找筠兒。輕輕推開偏房的門,見筠兒正背對著房門不知在桌前做著什麽,常安躡手躡腳的走了進來笑道:“你在做什麽?”
筠兒似是受到了驚嚇,轉頭看到是常安,匆忙把手中的東西藏在身後,這才呐呐道:“少爺,你來啦。”
常安近些日子比較忙,少有時間來看筠兒,倒是有幾分冷落了她。幾日不見,筠兒清減了些許,一向明亮的眸子似乎也少了幾分光彩。
“你偷偷做什麽呢?”常安迴手關上門,看到筠兒躲藏的動作生了幾分好奇,走近了一些探手握住了筠兒的手腕拉到眼前,才見盈盈玉手間竟是一條白綢銀邊的腰帶,腰帶的一角用白線繡著一個篆體的“安”字,雖尚未繡完,卻很精致雋秀。自己近來都沒顧得上她,她卻還一心念著自己,還是像以前一樣待自己極好的,常安心裏一暖,微微笑道:“傻丫頭,這有什麽好藏的?”
筠兒有些窘,微微拉迴了腰帶小聲道:“我還沒繡好呢,你卻硬要搶去看。。。”
常安將腰帶還給她道:“今天我要跟舅舅舅母去上香,你就不要去了。”
筠兒聞言一愣,嗯了一聲後垂下了頭,黯淡下去的眼神中含著藏不住的受傷。常安忽覺自己說的話似乎讓她誤會了忙拉住她解釋道:“我有一些秘密的事想讓你辦,交給別人我不放心,這次就委屈你一下,之後我再找個時間帶你出去逛逛?”
筠兒聞言心理好受了許多,不禁為自己的失態臉紅,垂著頭也不敢看常安,聲細如蚊:“嗯,你有事便交待吧。”
“一會你整理一下我平日的常用之物,最近有些事要辦,可能不太方便住在府裏,你自己也整理一些常用之物吧。”常安停下來想了想又道,“之後裘大哥會安排,你依他行事,注意安全。”
筠兒聞言頗感意外忙問:“要去哪裏?隻你我二人?那少奶奶和竹兒呢?”
“其餘的事你便不要多問了,我自有打算。你早作準備,等裘大哥的消息吧。”常安皺了皺眉,對筠兒的問題隻字不答,隻囑咐完筠兒便出去了。筠兒靜立了一會,才放下手中的活開始準備整理,少爺這麽吩咐自然有他的道理吧?
積善宮坐落在金陵北郊的單峽山,單峽山連綿不絕占地方圓數百裏,所以金陵北上的官道均分雙向繞過單峽山而修造,而積善宮正處在兩向官道分叉之處。此次出行上香,秦正邦叫人準備了一輛寬敞舒適的四騎馬車,因為官道暢達,坐馬車反倒比騎馬更為舒適方便。尤其是這種家族同遊的時機,大家聚在一起更添了幾分樂趣。
寬大的馬車之內,秦正邦與許氏坐在正位,秦氏兄妹和常安蘇慕清分坐兩側。話了許久的家常,秦正邦跟常安聊起了積善宮的事:“這積善宮坐落在單峽山南側的山腳,整個單峽山隻有南側地勢稍低,遠處望去,雙向的官道配合上單峽山的山脈,就像微微展開的鳳尾一般,所以積善宮所在之地又被稱為單鳳峽。這積善宮似乎是在五六年前建起,是座新廟。近幾年傳聞此廟菩薩顯靈,十分靈驗。這積善宮在江南一帶可算是名聲盛傳,凡事經過積善宮的人都會去祈個福,上柱香。”說罷,看著常安笑了笑,笑容中含了幾分深意。
“原來如此,安兒也多少聽過積善宮的名聲。”常安聽了笑應著點點頭,心裏明白了舅舅的意思,積善宮僅短短幾年聲名鵲起,說不好是有人在背後蓄意而為。
許氏的目光在丈夫和常安的身上轉了一圈,憑她的心細如的心思和處事經驗,隱隱感覺這爺倆之間似乎有什麽秘密。但許氏亦是聰明之人,秦正邦未跟她提起她便裝作不知道,旋即把視線放到了蘇慕清身上,細細打量起常安和蘇慕清,心裏想起了那日常安與自己說的話。在自己看來,女兒若是嫁給安兒自是很好的,女兒心裏歡喜安兒,而常秦兩家又門當戶對親上加親,十幾年來走動的也近,女兒能嫁一個知根知底的人家,一輩子不受氣,做母親的自然也就放心了。許氏原本以為常安拒絕這門親事定是心裏愛極蘇慕清,蘇慕清也確實是個十分出色的孩子,無論容貌氣質都是上上之選,又滿腹學識,識得大體,安兒愛慕她也屬常理。可是經自己留心觀察後才現好像別有隱情,雖然蘇慕清這孩子性格清冷了一些,但和安兒兩人畢竟是夫妻,可自她觀察看來兩人還從未有過親密的互動,連肢體接觸也甚少。成親不過一年,正該是如膠似漆的時候,這兩個孩子的互動也著實怪異了點。怎麽說許氏也是過來人,懂得幾分相女之術,她怎麽看都覺得蘇慕清還是未經人事的青澀處子。許氏不禁有些擔心起常安來,畢竟常安對她來說跟親生骨肉無異,該不會安兒有什麽難言之隱?
常安被許氏看得有點毛,問道:“舅母可有吩咐?”
許氏微笑了一下:“沒什麽,隻是覺得歲月如梭,咱們一家人不知有多少年未一起上過香了,待到積善宮,舅母得為你們多祈些福。”
秦睿也笑眯眯道:“是啊,沒想到安表弟竟比我還早成家,搞不好我成家時,小侄子都出世了。”
秦顏夕也忍不住感歎道:“表嫂生的這麽美。。。將來你們的孩兒定是世間最漂亮的孩子。”
常安咧了咧嘴幹笑了兩聲沒做什麽迴答,常安沒說什麽蘇慕清自是更不可能說什麽,隻是微微低下了頭。許氏聞言忍不住在心裏暗責秦睿,岔開了話題:“老爺,是不是快到了?”
“恩,快了,安兒來看,前麵就是積善宮了!”秦正邦挑起了車簾,常安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遠處山腳坐落著一間紅高牆琉璃瓦的寺廟,寺廟的樣子還看不真切,但廟前的滾滾人潮倒是看得十分清楚,連己方的馬車也漸漸慢了下來,官道因來往車馬過多而有了幾分擁擠,看來積善宮還真的名聲在外。
待馬車終於擠進積善宮的山門停下,眾人才自馬車中下來。常安秦睿隨秦正邦走在前麵,許氏則一手拉著蘇慕清一手讓秦顏夕挽著跟在後麵,而服侍許氏的嬤嬤和竹兒提著裝著柱香的籃子與隨行家丁跟在最後。有家丁開道,無疑登積善宮的石階輕鬆了很多,常安邊走邊留意起積善宮的情況。表麵上看起來,積善宮除了寺廟修建的更為宏偉寬闊,其他的似乎與普通寺廟無異。廟中到處都是上香祈福的香客,山門處還有僧人架起大鍋,熬著米粥施舍給附近的乞丐饑民。
秦正邦和秦睿都是習武之人,常安自重新修煉武藝,體力也大幅上升,幾個人不自覺的走的比較快,登到主殿時,許氏等人還未到。常安長舒了一口氣四處打量,隻見主殿外的香爐前排滿了誠心祈福的香客,右側側殿是解簽之所,左側側殿有高僧講經,到處都擠滿了人。縱使主殿內有這麽多人,可有一個背影卻一下子就抓住了常安的目光。
隻見主殿之上有一素色衣群的女子雙掌合十跪在蒲團之上,正閉目祈福。主殿之上明明空著五張蒲團,可等待祈福的人卻都靜靜的排在外麵候著,沒有一人敢去驚擾那名女子。良久,才有一個侍女扶她起身,待她轉身後,常安才看清了那女子的全貌,不由的生出幾分訝然。常安還從未見過這樣的人,明明擁有沉魚落雁之貌,卻能讓人忽視這些外在,為她的氣質所折服。一襲素衣素群未施粉黛,三千青絲僅由一支古樸玉釵束起,就是這樣一個一塵不染、不見過多裝飾的女子,卻散出一種渾然天成的高貴的氣息,那是一種真正自骨子裏的優雅和高貴。她就像一塊絕世溫玉,似乎生來就不需要任何粉飾,因為她本身就是最美的存在,任何金銀裝飾在她麵前都顯得俗不可耐了。她膚若凝脂,宛如二十出頭風華正茂的女子,渾身上下找不出一絲瑕疵,但直覺告訴常安她肯定年紀不輕了,否則不會擁有這種洗盡鉛華的絕俗之姿。
“是她?”秦正邦一怔,眼神中多了一絲尊敬。
那女子從主殿向外走,與秦正邦目光相撞,露出了一抹禮貌得體的微笑,輕移蓮步走近了才落落大方的微微點頭道:“秦先生。”
秦正邦鄭重的抱拳行禮:“秦某見過姬小姐。睿兒,安兒,快快見過姬小姐。”
常安不知此女子是誰,出於禮貌行了一個最尊貴的禮節,那姬姓女子的視線自常安掃過,未作過多停留,再次麵向秦正邦柔聲道:“雅兒還未曾知曉原來秦先生有兩位公子呢。”
原來她叫雅兒,雅這個字如果用在別人身上,常安多少覺得有些俗氣,可是用在麵前這女子身上,常安卻覺得十分貼切,甚至覺得“雅”字因她本人也變得脫俗一般。
秦正邦忙將常安介紹給姬雅:“非也,這是秦某的侄子常安。”
“哦,原來是常公子,雅兒略有耳聞。”這次姬雅的目光在常安的身上停留得久了一些,眼神中多了一絲了然,但神情卻依然平靜,沒有流露出什麽情緒。
常安心裏苦笑,怕是她所指的耳聞都是自己的荒唐事吧?但是,單她得知自己是誰,而未像常人一般眼露輕視這點,就顯示出了她遠常人的教養。常安不禁心生好奇,這等奇女子到底是誰?
姬雅與秦正邦又閑聊了幾句,便帶著侍女緩步離去。擦肩而過後,徒留下一抹沁人心脾的淡香。秦正邦輕歎了一聲,避開秦睿壓低聲音對常安道:“陳家之事,若有她相助,定保萬無一失,隻可惜。。。唉。。。”
作者有話要說:更得晚了,實在是最近工作忙,情非得已,多寫一些奉上,大家不要打我~~
另外,蘇姑娘是女一號毋容置疑,照我看是專一文,元芳,你看呢?</p></div>
<tr>
“怎麽了?有事就說吧。”蘇慕清沒抬頭,淡淡的問了一句。竹兒跟她這麽多年了,不用多看就知道這丫頭心裏藏著事。
竹兒還沒等開口,常安就自院外進來了,後麵還跟著秦顏夕。常安進屋時,蘇慕清也正好抬起了眉眼,四目相交,兩人均微微岔開視線默然無語。常安徑自在蘇慕清對麵坐下,叫竹兒添了兩碗粥,然後默默的吃了起來。秦顏夕並未注意那麽多,笑眯眯的走到蘇慕清身邊道:“表嫂昨日休息的可好?”
蘇慕清微微垂下眼瞼點頭微笑道:“很好。”
秦顏夕親熱的牽住了蘇慕清手,麵上難掩喜悅之色:“今日是三月初三,爹許了夕兒跟娘去上香,哥哥和表哥也去,待用過了早膳咱們一同做準備去踏春吧。對不對,表哥?”
三月初三乃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在涼國這般禮教森嚴的年代,對女子來說這是難得不受禮教拘束可隨家族踏春遊玩的機會,也難怪秦顏夕這般高興了。
“啊?嗯。”常安聞言點點頭,偷眼瞧了蘇慕清一下,似是詢問她的意見。
蘇慕清雖然大多時間都留在宗門中,但出來遊玩的事卻是很少做過,心生向往便也點了點頭應下。
“爹說今年要去積善宮上香,聽說是近幾年才揚名的一座寺廟,香客甚多,夕兒還從未去過呢。”秦顏夕像出了籠的小鳥一般,興奮的說個不停。
常安聞言心裏卻是一動,瞬間明白了舅舅的意思,原來是想趁著這個機會去探探積善宮的底。常安心想早上迴來時本想跟舅舅說說昨晚的收獲,不想半路被表妹攔下來了沒來得及細談,不過先去探探底也好。想到這便對秦顏夕笑道:“好了,快些用早膳吧,一會我幫你們準備。”
秦顏夕聞言一邊喜滋滋的食著粥,一邊在心裏盤算起想采買的東西來。
用過了早膳,秦顏夕就拉著蘇慕清去做些女兒家的準備,常安叫來比較心細的常二和常五張羅準備,然後去偏房找筠兒。輕輕推開偏房的門,見筠兒正背對著房門不知在桌前做著什麽,常安躡手躡腳的走了進來笑道:“你在做什麽?”
筠兒似是受到了驚嚇,轉頭看到是常安,匆忙把手中的東西藏在身後,這才呐呐道:“少爺,你來啦。”
常安近些日子比較忙,少有時間來看筠兒,倒是有幾分冷落了她。幾日不見,筠兒清減了些許,一向明亮的眸子似乎也少了幾分光彩。
“你偷偷做什麽呢?”常安迴手關上門,看到筠兒躲藏的動作生了幾分好奇,走近了一些探手握住了筠兒的手腕拉到眼前,才見盈盈玉手間竟是一條白綢銀邊的腰帶,腰帶的一角用白線繡著一個篆體的“安”字,雖尚未繡完,卻很精致雋秀。自己近來都沒顧得上她,她卻還一心念著自己,還是像以前一樣待自己極好的,常安心裏一暖,微微笑道:“傻丫頭,這有什麽好藏的?”
筠兒有些窘,微微拉迴了腰帶小聲道:“我還沒繡好呢,你卻硬要搶去看。。。”
常安將腰帶還給她道:“今天我要跟舅舅舅母去上香,你就不要去了。”
筠兒聞言一愣,嗯了一聲後垂下了頭,黯淡下去的眼神中含著藏不住的受傷。常安忽覺自己說的話似乎讓她誤會了忙拉住她解釋道:“我有一些秘密的事想讓你辦,交給別人我不放心,這次就委屈你一下,之後我再找個時間帶你出去逛逛?”
筠兒聞言心理好受了許多,不禁為自己的失態臉紅,垂著頭也不敢看常安,聲細如蚊:“嗯,你有事便交待吧。”
“一會你整理一下我平日的常用之物,最近有些事要辦,可能不太方便住在府裏,你自己也整理一些常用之物吧。”常安停下來想了想又道,“之後裘大哥會安排,你依他行事,注意安全。”
筠兒聞言頗感意外忙問:“要去哪裏?隻你我二人?那少奶奶和竹兒呢?”
“其餘的事你便不要多問了,我自有打算。你早作準備,等裘大哥的消息吧。”常安皺了皺眉,對筠兒的問題隻字不答,隻囑咐完筠兒便出去了。筠兒靜立了一會,才放下手中的活開始準備整理,少爺這麽吩咐自然有他的道理吧?
積善宮坐落在金陵北郊的單峽山,單峽山連綿不絕占地方圓數百裏,所以金陵北上的官道均分雙向繞過單峽山而修造,而積善宮正處在兩向官道分叉之處。此次出行上香,秦正邦叫人準備了一輛寬敞舒適的四騎馬車,因為官道暢達,坐馬車反倒比騎馬更為舒適方便。尤其是這種家族同遊的時機,大家聚在一起更添了幾分樂趣。
寬大的馬車之內,秦正邦與許氏坐在正位,秦氏兄妹和常安蘇慕清分坐兩側。話了許久的家常,秦正邦跟常安聊起了積善宮的事:“這積善宮坐落在單峽山南側的山腳,整個單峽山隻有南側地勢稍低,遠處望去,雙向的官道配合上單峽山的山脈,就像微微展開的鳳尾一般,所以積善宮所在之地又被稱為單鳳峽。這積善宮似乎是在五六年前建起,是座新廟。近幾年傳聞此廟菩薩顯靈,十分靈驗。這積善宮在江南一帶可算是名聲盛傳,凡事經過積善宮的人都會去祈個福,上柱香。”說罷,看著常安笑了笑,笑容中含了幾分深意。
“原來如此,安兒也多少聽過積善宮的名聲。”常安聽了笑應著點點頭,心裏明白了舅舅的意思,積善宮僅短短幾年聲名鵲起,說不好是有人在背後蓄意而為。
許氏的目光在丈夫和常安的身上轉了一圈,憑她的心細如的心思和處事經驗,隱隱感覺這爺倆之間似乎有什麽秘密。但許氏亦是聰明之人,秦正邦未跟她提起她便裝作不知道,旋即把視線放到了蘇慕清身上,細細打量起常安和蘇慕清,心裏想起了那日常安與自己說的話。在自己看來,女兒若是嫁給安兒自是很好的,女兒心裏歡喜安兒,而常秦兩家又門當戶對親上加親,十幾年來走動的也近,女兒能嫁一個知根知底的人家,一輩子不受氣,做母親的自然也就放心了。許氏原本以為常安拒絕這門親事定是心裏愛極蘇慕清,蘇慕清也確實是個十分出色的孩子,無論容貌氣質都是上上之選,又滿腹學識,識得大體,安兒愛慕她也屬常理。可是經自己留心觀察後才現好像別有隱情,雖然蘇慕清這孩子性格清冷了一些,但和安兒兩人畢竟是夫妻,可自她觀察看來兩人還從未有過親密的互動,連肢體接觸也甚少。成親不過一年,正該是如膠似漆的時候,這兩個孩子的互動也著實怪異了點。怎麽說許氏也是過來人,懂得幾分相女之術,她怎麽看都覺得蘇慕清還是未經人事的青澀處子。許氏不禁有些擔心起常安來,畢竟常安對她來說跟親生骨肉無異,該不會安兒有什麽難言之隱?
常安被許氏看得有點毛,問道:“舅母可有吩咐?”
許氏微笑了一下:“沒什麽,隻是覺得歲月如梭,咱們一家人不知有多少年未一起上過香了,待到積善宮,舅母得為你們多祈些福。”
秦睿也笑眯眯道:“是啊,沒想到安表弟竟比我還早成家,搞不好我成家時,小侄子都出世了。”
秦顏夕也忍不住感歎道:“表嫂生的這麽美。。。將來你們的孩兒定是世間最漂亮的孩子。”
常安咧了咧嘴幹笑了兩聲沒做什麽迴答,常安沒說什麽蘇慕清自是更不可能說什麽,隻是微微低下了頭。許氏聞言忍不住在心裏暗責秦睿,岔開了話題:“老爺,是不是快到了?”
“恩,快了,安兒來看,前麵就是積善宮了!”秦正邦挑起了車簾,常安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遠處山腳坐落著一間紅高牆琉璃瓦的寺廟,寺廟的樣子還看不真切,但廟前的滾滾人潮倒是看得十分清楚,連己方的馬車也漸漸慢了下來,官道因來往車馬過多而有了幾分擁擠,看來積善宮還真的名聲在外。
待馬車終於擠進積善宮的山門停下,眾人才自馬車中下來。常安秦睿隨秦正邦走在前麵,許氏則一手拉著蘇慕清一手讓秦顏夕挽著跟在後麵,而服侍許氏的嬤嬤和竹兒提著裝著柱香的籃子與隨行家丁跟在最後。有家丁開道,無疑登積善宮的石階輕鬆了很多,常安邊走邊留意起積善宮的情況。表麵上看起來,積善宮除了寺廟修建的更為宏偉寬闊,其他的似乎與普通寺廟無異。廟中到處都是上香祈福的香客,山門處還有僧人架起大鍋,熬著米粥施舍給附近的乞丐饑民。
秦正邦和秦睿都是習武之人,常安自重新修煉武藝,體力也大幅上升,幾個人不自覺的走的比較快,登到主殿時,許氏等人還未到。常安長舒了一口氣四處打量,隻見主殿外的香爐前排滿了誠心祈福的香客,右側側殿是解簽之所,左側側殿有高僧講經,到處都擠滿了人。縱使主殿內有這麽多人,可有一個背影卻一下子就抓住了常安的目光。
隻見主殿之上有一素色衣群的女子雙掌合十跪在蒲團之上,正閉目祈福。主殿之上明明空著五張蒲團,可等待祈福的人卻都靜靜的排在外麵候著,沒有一人敢去驚擾那名女子。良久,才有一個侍女扶她起身,待她轉身後,常安才看清了那女子的全貌,不由的生出幾分訝然。常安還從未見過這樣的人,明明擁有沉魚落雁之貌,卻能讓人忽視這些外在,為她的氣質所折服。一襲素衣素群未施粉黛,三千青絲僅由一支古樸玉釵束起,就是這樣一個一塵不染、不見過多裝飾的女子,卻散出一種渾然天成的高貴的氣息,那是一種真正自骨子裏的優雅和高貴。她就像一塊絕世溫玉,似乎生來就不需要任何粉飾,因為她本身就是最美的存在,任何金銀裝飾在她麵前都顯得俗不可耐了。她膚若凝脂,宛如二十出頭風華正茂的女子,渾身上下找不出一絲瑕疵,但直覺告訴常安她肯定年紀不輕了,否則不會擁有這種洗盡鉛華的絕俗之姿。
“是她?”秦正邦一怔,眼神中多了一絲尊敬。
那女子從主殿向外走,與秦正邦目光相撞,露出了一抹禮貌得體的微笑,輕移蓮步走近了才落落大方的微微點頭道:“秦先生。”
秦正邦鄭重的抱拳行禮:“秦某見過姬小姐。睿兒,安兒,快快見過姬小姐。”
常安不知此女子是誰,出於禮貌行了一個最尊貴的禮節,那姬姓女子的視線自常安掃過,未作過多停留,再次麵向秦正邦柔聲道:“雅兒還未曾知曉原來秦先生有兩位公子呢。”
原來她叫雅兒,雅這個字如果用在別人身上,常安多少覺得有些俗氣,可是用在麵前這女子身上,常安卻覺得十分貼切,甚至覺得“雅”字因她本人也變得脫俗一般。
秦正邦忙將常安介紹給姬雅:“非也,這是秦某的侄子常安。”
“哦,原來是常公子,雅兒略有耳聞。”這次姬雅的目光在常安的身上停留得久了一些,眼神中多了一絲了然,但神情卻依然平靜,沒有流露出什麽情緒。
常安心裏苦笑,怕是她所指的耳聞都是自己的荒唐事吧?但是,單她得知自己是誰,而未像常人一般眼露輕視這點,就顯示出了她遠常人的教養。常安不禁心生好奇,這等奇女子到底是誰?
姬雅與秦正邦又閑聊了幾句,便帶著侍女緩步離去。擦肩而過後,徒留下一抹沁人心脾的淡香。秦正邦輕歎了一聲,避開秦睿壓低聲音對常安道:“陳家之事,若有她相助,定保萬無一失,隻可惜。。。唉。。。”
作者有話要說:更得晚了,實在是最近工作忙,情非得已,多寫一些奉上,大家不要打我~~
另外,蘇姑娘是女一號毋容置疑,照我看是專一文,元芳,你看呢?</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