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我請您吃飯。”她出來的時候並沒有看見我,一轉身沿著宿舍樓的外牆朝食堂走去。於是我跟了上去,不打招唿就在她身後說開了話。
她十分驚訝,迴過頭來尋找說話的人。但她馬上就認出了我。
“你要幹什麽?”她的目光和話語裏都充滿了警惕。
“我剛才說過了,請您吃飯——當然還有點小問題。”
她臉色有些變化,但最終還是強作鎮定地跟著我走了。但剛到馬路拐彎的時候,她突然又停下不走了。
“你到底有什麽事?”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你不說我就不去。”
“你不想讓我替你保密了?”我的這句話看起來是在說她那天晚上私自做實驗的事,實際上卻是一語雙關。
“有本事就告去!”她擺出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
我沒想到她會這個樣子,可轉念一想更堅定了我的信念。雖然她沒有理解我真正的意思,但肯定還有更害怕的事。
在我躊躇的片刻,她已經甩手走開。我急忙追上去與她並行。
“先別走。你以為我不敢去告?”我邊走邊說。“你當然敢!”她邊說邊走。
“你覺得我會告到哪兒去?”
“不就是私自做實驗嘛,隨便你告到哪兒!係裏,學校,你愛告到哪兒就告到哪兒!”
“要是我想告到這個星係以外呢?”
我的這句話說的很輕,但她聽了之後竟像大熱天裏突然被潑了一身冷水一樣,全身猛地顫抖了一下。她呆呆地站在原地,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和她一樣也站在那裏,等待著她的迴答。
“你終於來了。”她輕聲說道。
“早晚要來的。”我向她伸手做了個示意。“還是先去吃飯吧。我們畢竟是同胞。”
一定是我的最後一句話打動了她,她終於乖乖地跟著我走了。
我們來到校內一家朝鮮風味的飯館——或者隻是名字有朝鮮風味,坐下來要酒點菜。
吃飯的時候我們隨便閑聊了幾句,幾乎沒有涉及什麽關鍵問題,我不想為此倒她的胃,口。但她吃的還是很少,這麽大的變故不可能令她沒有絲毫震動。
吃完飯我們沒有馬上走,要了一壺茶在那兒慢慢地喝。
“我不想多繞彎子。”我終於開了口。事實上她也期待很久了。“你是主動叛逃的?”
這個詞是我昨天晚上動了很久的腦筋才想出來的,我覺得隻有這個詞才最能達意。
她無聲地點點頭。
“原因?”
“因為我喜歡這裏。”她低聲說道。
“就這麽簡單?”我有些驚愕,對此並不相信。
她又點點頭。
“你沒有想過你的職責?”原因和方法都這麽簡單,我感到有些無趣了。
按照威威的觀點,破案不多繞點彎路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
“想過。”她開始還低著頭,可說到這話時卻把頭抬了起來。“可我就是喜歡這裏。而且,我的前任也是叛逃的。”
我身子向上一挺,仿佛被人從後麵戳中的脊梁。雖然這些情況我早已猜到,但聽到這個消息從她的嘴裏說出來,我還是感到十分吃驚。
“你說什麽?你的前任?”我仿佛喪失了意識一樣,下意識地問道。
她瞪大眼睛看著我,仿佛我早就該知道似的。
“是啊。我就是為了來找失蹤的前任的。”
“你沒有找到她?”這時我才恢複常態。
“我找到了。準確地說是她找到了我。”她迴答說。“也正是由於她的勸說,我才下決心留在了這裏。”
“可你剛才還說你喜歡這裏。”
“我也確實喜歡這裏。”
那天我們談的很晚,但我沒感覺其中有什麽特別有價值的內容。直到談話將要結束的時候,我才向她問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你的前任是誰?”
“我不知道。”她注意到我的逼視。“我真的不知道。”
“你剛才還說見過她。”
“我沒見過她。”她驚恐地說道。“她給我留紙條。她一直都是這麽與我聯係的。”
我默然。這是有可能的。至少這個解釋從理論上來說是成立的。
每次來到這裏找人的人,都會被先到者所發現。因為先到者都是在暗處,而後來者則總是在明處——就像我本人一樣。
“她最後給你送紙條是什麽時間?”
“上周末。”
“什麽內容?”
“她告訴我你就要來了,要我小心。並且告訴我方便時再與我聯係。”
“紙條還在嗎?”
她搖搖頭。“已經燒了。這是她要求的。”
我總是落後一步。
“你先迴去。對於你的問題我暫時不做處理。但是,請你記住,”我的話突然間變得十分嚴肅。“今天晚上我們說過的話絕對不能對任何人說。”
“如果已經被人看見了呢?”她顯然是想到了總是有人把紙條送到她所要去的地方——宿舍、教室或者圖書館。
“就說我是問你關於化學係樓的事。”我說。“而且,發生任何情況都要向我報告。”
她十分驚訝,迴過頭來尋找說話的人。但她馬上就認出了我。
“你要幹什麽?”她的目光和話語裏都充滿了警惕。
“我剛才說過了,請您吃飯——當然還有點小問題。”
她臉色有些變化,但最終還是強作鎮定地跟著我走了。但剛到馬路拐彎的時候,她突然又停下不走了。
“你到底有什麽事?”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你不說我就不去。”
“你不想讓我替你保密了?”我的這句話看起來是在說她那天晚上私自做實驗的事,實際上卻是一語雙關。
“有本事就告去!”她擺出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
我沒想到她會這個樣子,可轉念一想更堅定了我的信念。雖然她沒有理解我真正的意思,但肯定還有更害怕的事。
在我躊躇的片刻,她已經甩手走開。我急忙追上去與她並行。
“先別走。你以為我不敢去告?”我邊走邊說。“你當然敢!”她邊說邊走。
“你覺得我會告到哪兒去?”
“不就是私自做實驗嘛,隨便你告到哪兒!係裏,學校,你愛告到哪兒就告到哪兒!”
“要是我想告到這個星係以外呢?”
我的這句話說的很輕,但她聽了之後竟像大熱天裏突然被潑了一身冷水一樣,全身猛地顫抖了一下。她呆呆地站在原地,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和她一樣也站在那裏,等待著她的迴答。
“你終於來了。”她輕聲說道。
“早晚要來的。”我向她伸手做了個示意。“還是先去吃飯吧。我們畢竟是同胞。”
一定是我的最後一句話打動了她,她終於乖乖地跟著我走了。
我們來到校內一家朝鮮風味的飯館——或者隻是名字有朝鮮風味,坐下來要酒點菜。
吃飯的時候我們隨便閑聊了幾句,幾乎沒有涉及什麽關鍵問題,我不想為此倒她的胃,口。但她吃的還是很少,這麽大的變故不可能令她沒有絲毫震動。
吃完飯我們沒有馬上走,要了一壺茶在那兒慢慢地喝。
“我不想多繞彎子。”我終於開了口。事實上她也期待很久了。“你是主動叛逃的?”
這個詞是我昨天晚上動了很久的腦筋才想出來的,我覺得隻有這個詞才最能達意。
她無聲地點點頭。
“原因?”
“因為我喜歡這裏。”她低聲說道。
“就這麽簡單?”我有些驚愕,對此並不相信。
她又點點頭。
“你沒有想過你的職責?”原因和方法都這麽簡單,我感到有些無趣了。
按照威威的觀點,破案不多繞點彎路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
“想過。”她開始還低著頭,可說到這話時卻把頭抬了起來。“可我就是喜歡這裏。而且,我的前任也是叛逃的。”
我身子向上一挺,仿佛被人從後麵戳中的脊梁。雖然這些情況我早已猜到,但聽到這個消息從她的嘴裏說出來,我還是感到十分吃驚。
“你說什麽?你的前任?”我仿佛喪失了意識一樣,下意識地問道。
她瞪大眼睛看著我,仿佛我早就該知道似的。
“是啊。我就是為了來找失蹤的前任的。”
“你沒有找到她?”這時我才恢複常態。
“我找到了。準確地說是她找到了我。”她迴答說。“也正是由於她的勸說,我才下決心留在了這裏。”
“可你剛才還說你喜歡這裏。”
“我也確實喜歡這裏。”
那天我們談的很晚,但我沒感覺其中有什麽特別有價值的內容。直到談話將要結束的時候,我才向她問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你的前任是誰?”
“我不知道。”她注意到我的逼視。“我真的不知道。”
“你剛才還說見過她。”
“我沒見過她。”她驚恐地說道。“她給我留紙條。她一直都是這麽與我聯係的。”
我默然。這是有可能的。至少這個解釋從理論上來說是成立的。
每次來到這裏找人的人,都會被先到者所發現。因為先到者都是在暗處,而後來者則總是在明處——就像我本人一樣。
“她最後給你送紙條是什麽時間?”
“上周末。”
“什麽內容?”
“她告訴我你就要來了,要我小心。並且告訴我方便時再與我聯係。”
“紙條還在嗎?”
她搖搖頭。“已經燒了。這是她要求的。”
我總是落後一步。
“你先迴去。對於你的問題我暫時不做處理。但是,請你記住,”我的話突然間變得十分嚴肅。“今天晚上我們說過的話絕對不能對任何人說。”
“如果已經被人看見了呢?”她顯然是想到了總是有人把紙條送到她所要去的地方——宿舍、教室或者圖書館。
“就說我是問你關於化學係樓的事。”我說。“而且,發生任何情況都要向我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