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梁乘坐的馬車緩緩到了忘憂亭,此時太陽西沉,林間鳴蟬聒噪,灌木叢裏的蟲鳴聲此起彼伏,池塘中還有青蛙在呱呱亂吵。
廖厚奇擺下瓜果盤子糕點,又上了一壺酒,一個杯子。
擺好了東西,廖厚奇又拿來香爐點了。
夏天水邊蚊蟲多,必須用香爐驅蚊。
“外麵候著去吧。”
李昭梁吩咐一聲,廖厚奇立即讓守衛在外麵戒嚴。
李昭梁吃著瓜果,慢慢等時間過去。
日頭消失,皓月東升,銀白的月色落在池塘上,青蛙的叫聲格外響亮。
樹林中,一個男子走出來,對著李昭梁拜道:“下官拜見王爺。”
時間未到三更,懷仁先一步到了。
懷仁和李昭梁一樣,心裏都很著急,所以提前到了。
“懷大人請坐。”
懷仁坐下來,左右環顧問道:“魚輔國還沒到嗎?”
李昭梁說道:“約定的時間是三更,還早。”
“懷大人不用著急,暫且等候片刻。”
懷仁微微點頭,耐著性子在忘憂亭等待。
忘憂亭外。
守備府捕頭沙無量帶著十幾個人悄悄靠近,王府的守衛正在來迴巡邏。
沙無量仔細觀察後,低聲吩咐道:“你們在外麵看著,我進去看看情況。”
手下有些擔憂,說道:“沙捕頭,他們人多,萬一被發現,可不是鬧著玩的。”
沙無量說道:“不用你說,在外麵守著。”
說完,沙無量慢慢往裏滲透。
忘憂亭裏,李昭梁隻有一個酒杯,懷仁隻能吃些果子糕點打發時間。
過了會兒,兩道影子從樹林中走出來,到了亭子外麵。
借著月色,李昭梁認出魚輔國。
“魚公公。”
李昭梁高興地起身,懷仁跟著起身。
“奴才拜見王爺,懷大人許久不見了。”
魚輔國見過李昭梁,又和懷仁行禮。
見到魚輔國,懷仁心中有股奇怪的感覺。
“魚公公您老真的沒有投敵?”
懷仁還是說出了內心的疑問。
魚輔國尷尬地說道:“此事想必王爺已經說過了,咱家也是奉旨辦差,不得不背負叛徒的罵名啊。”
“咱家若不如此,如何能脫離鬼胎的掌控?又如何能將皇上的密詔帶迴?”
“大梁400年的基業不能毀在我們的手裏呀。”
魚輔國說得言辭懇切,懷仁聽得悲憤不已。
“魚公公甘願擔此惡名,晚輩佩服,請收晚輩一拜。”
懷仁是個熱血男兒,魚輔國一番說辭讓他心血澎湃。
世人眼裏不入流的閹人太監,居然能為大梁做到如此地步,真是令人佩服。
魚輔國立即拜道:“懷大人,咱家隻是一個閹人而已,不敢當不敢當,大梁江山社稷還得靠懷大人啊。”
李昭梁牽著兩人的手,說道:“兩位都是大梁的忠臣,坐下說吧。”
兩人坐下來,龍辰站在魚輔國身後。
李昭梁和懷仁這才注意到龍辰。
李昭梁問道:“公公,這位是?”
魚輔國立即說道:“這位是皇上的貼身侍衛影龍,他本是皇上如影隨形的暗衛,這次為了成就大事,也跟著老奴來了。”
“影龍,見過王爺和懷大人。”
龍辰立即拜道:“屬下見過王爺、懷大人。”
李昭梁有些詫異,問道:“為何上次沒見?”
魚輔國說道:“上次在外圍警戒,這次才帶他見王爺,影龍是皇上的貼身侍衛,武藝高強,王爺欲成大事,必須依靠此人。”
“一旦王爺登基,行刺之人必定不少,身邊若無高手護佑,容易遇險。”
李昭梁深以為然,他的王府沒有高手坐鎮,成天提心吊膽,害怕有人突入王府行刺。
李昭梁心動地問道:“影龍是否可以給本王?”
魚輔國有些為難,他沒想到把龍辰送到李昭梁身邊
懷仁馬上說道:“王爺,影龍跟隨魚公公時間長,在魚公公身邊作用更大,還是不要奪人之美。”
懷仁暗暗踩了李昭梁一腳,示意李昭梁不要收留不清楚底細的人。
魚輔國身上的嫌疑還沒有弄清楚,龍辰才第一次見,如果就帶在身邊當護衛,萬一是刺客,後果不堪設想。
李昭梁也醒悟過來,笑道:“是啊,皇兄給公公,自然有大用,本王豈可奪人所愛。”
龍辰心中暗道:這個懷仁不是呆子,戒備心挺強的。
“好了,說正事吧。”
李昭梁開始說正經事。
“魚公公,您老說說情況如何。”
李昭梁先讓魚輔國說事情。
魚輔國說道:“老奴奉旨來到金陵城,也是慚愧,到現在為止,也就是弄了個童謠。”
“要想成就大事,手裏必須有兵馬才行。”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當年皇上從慶仁郡起兵的時候,手中十萬黑甲軍,王爺現在手裏隻有府兵而已。”
當皇帝不用武力是不行的,李承道當年就是偷偷練出了黑甲軍,然後趁著入京麵聖的機會突襲金陵城,一舉平定天下。
反觀李昭梁,隻有王府內的一百多個府兵,而且都是孱弱之輩。
當初挑選府兵的時候,李昭梁故意選取一些老弱,就是為了讓李承道放心。
現在要用人了,才發現太弱。
懷仁說道:“我聯絡了朝中有識之士,有一百多人了,他們手裏有家兵。”
這些時候,又有新人加入,這些人的家兵湊起來也有三千多人。
魚輔國有些無奈地說道:“懷大人,金陵城內還有一萬禁軍、兩萬守備軍,光靠家兵,恐怕不行。”
懷仁有些無奈,說道:“那該如何?總不可能現在臨時練兵,等到兵馬練成的時候,誰知道局勢如何?”
李昭梁心中也很焦躁,問道:“魚公公這麽說,肯定有打算了。”
魚輔國說道:“哪裏有什麽打算,隻是有個想法而已。”
懷仁立即追問:“公公請說。”
魚輔國說道:“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時才去練兵,肯定是不行的。”
“咱家的意思,就用禁軍和守備軍起事。”
李昭梁和懷仁聽了目瞪口呆,感覺魚輔國在說笑話。
依靠禁軍和守備軍稱帝登基,還不如自首算了。
廖厚奇擺下瓜果盤子糕點,又上了一壺酒,一個杯子。
擺好了東西,廖厚奇又拿來香爐點了。
夏天水邊蚊蟲多,必須用香爐驅蚊。
“外麵候著去吧。”
李昭梁吩咐一聲,廖厚奇立即讓守衛在外麵戒嚴。
李昭梁吃著瓜果,慢慢等時間過去。
日頭消失,皓月東升,銀白的月色落在池塘上,青蛙的叫聲格外響亮。
樹林中,一個男子走出來,對著李昭梁拜道:“下官拜見王爺。”
時間未到三更,懷仁先一步到了。
懷仁和李昭梁一樣,心裏都很著急,所以提前到了。
“懷大人請坐。”
懷仁坐下來,左右環顧問道:“魚輔國還沒到嗎?”
李昭梁說道:“約定的時間是三更,還早。”
“懷大人不用著急,暫且等候片刻。”
懷仁微微點頭,耐著性子在忘憂亭等待。
忘憂亭外。
守備府捕頭沙無量帶著十幾個人悄悄靠近,王府的守衛正在來迴巡邏。
沙無量仔細觀察後,低聲吩咐道:“你們在外麵看著,我進去看看情況。”
手下有些擔憂,說道:“沙捕頭,他們人多,萬一被發現,可不是鬧著玩的。”
沙無量說道:“不用你說,在外麵守著。”
說完,沙無量慢慢往裏滲透。
忘憂亭裏,李昭梁隻有一個酒杯,懷仁隻能吃些果子糕點打發時間。
過了會兒,兩道影子從樹林中走出來,到了亭子外麵。
借著月色,李昭梁認出魚輔國。
“魚公公。”
李昭梁高興地起身,懷仁跟著起身。
“奴才拜見王爺,懷大人許久不見了。”
魚輔國見過李昭梁,又和懷仁行禮。
見到魚輔國,懷仁心中有股奇怪的感覺。
“魚公公您老真的沒有投敵?”
懷仁還是說出了內心的疑問。
魚輔國尷尬地說道:“此事想必王爺已經說過了,咱家也是奉旨辦差,不得不背負叛徒的罵名啊。”
“咱家若不如此,如何能脫離鬼胎的掌控?又如何能將皇上的密詔帶迴?”
“大梁400年的基業不能毀在我們的手裏呀。”
魚輔國說得言辭懇切,懷仁聽得悲憤不已。
“魚公公甘願擔此惡名,晚輩佩服,請收晚輩一拜。”
懷仁是個熱血男兒,魚輔國一番說辭讓他心血澎湃。
世人眼裏不入流的閹人太監,居然能為大梁做到如此地步,真是令人佩服。
魚輔國立即拜道:“懷大人,咱家隻是一個閹人而已,不敢當不敢當,大梁江山社稷還得靠懷大人啊。”
李昭梁牽著兩人的手,說道:“兩位都是大梁的忠臣,坐下說吧。”
兩人坐下來,龍辰站在魚輔國身後。
李昭梁和懷仁這才注意到龍辰。
李昭梁問道:“公公,這位是?”
魚輔國立即說道:“這位是皇上的貼身侍衛影龍,他本是皇上如影隨形的暗衛,這次為了成就大事,也跟著老奴來了。”
“影龍,見過王爺和懷大人。”
龍辰立即拜道:“屬下見過王爺、懷大人。”
李昭梁有些詫異,問道:“為何上次沒見?”
魚輔國說道:“上次在外圍警戒,這次才帶他見王爺,影龍是皇上的貼身侍衛,武藝高強,王爺欲成大事,必須依靠此人。”
“一旦王爺登基,行刺之人必定不少,身邊若無高手護佑,容易遇險。”
李昭梁深以為然,他的王府沒有高手坐鎮,成天提心吊膽,害怕有人突入王府行刺。
李昭梁心動地問道:“影龍是否可以給本王?”
魚輔國有些為難,他沒想到把龍辰送到李昭梁身邊
懷仁馬上說道:“王爺,影龍跟隨魚公公時間長,在魚公公身邊作用更大,還是不要奪人之美。”
懷仁暗暗踩了李昭梁一腳,示意李昭梁不要收留不清楚底細的人。
魚輔國身上的嫌疑還沒有弄清楚,龍辰才第一次見,如果就帶在身邊當護衛,萬一是刺客,後果不堪設想。
李昭梁也醒悟過來,笑道:“是啊,皇兄給公公,自然有大用,本王豈可奪人所愛。”
龍辰心中暗道:這個懷仁不是呆子,戒備心挺強的。
“好了,說正事吧。”
李昭梁開始說正經事。
“魚公公,您老說說情況如何。”
李昭梁先讓魚輔國說事情。
魚輔國說道:“老奴奉旨來到金陵城,也是慚愧,到現在為止,也就是弄了個童謠。”
“要想成就大事,手裏必須有兵馬才行。”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當年皇上從慶仁郡起兵的時候,手中十萬黑甲軍,王爺現在手裏隻有府兵而已。”
當皇帝不用武力是不行的,李承道當年就是偷偷練出了黑甲軍,然後趁著入京麵聖的機會突襲金陵城,一舉平定天下。
反觀李昭梁,隻有王府內的一百多個府兵,而且都是孱弱之輩。
當初挑選府兵的時候,李昭梁故意選取一些老弱,就是為了讓李承道放心。
現在要用人了,才發現太弱。
懷仁說道:“我聯絡了朝中有識之士,有一百多人了,他們手裏有家兵。”
這些時候,又有新人加入,這些人的家兵湊起來也有三千多人。
魚輔國有些無奈地說道:“懷大人,金陵城內還有一萬禁軍、兩萬守備軍,光靠家兵,恐怕不行。”
懷仁有些無奈,說道:“那該如何?總不可能現在臨時練兵,等到兵馬練成的時候,誰知道局勢如何?”
李昭梁心中也很焦躁,問道:“魚公公這麽說,肯定有打算了。”
魚輔國說道:“哪裏有什麽打算,隻是有個想法而已。”
懷仁立即追問:“公公請說。”
魚輔國說道:“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時才去練兵,肯定是不行的。”
“咱家的意思,就用禁軍和守備軍起事。”
李昭梁和懷仁聽了目瞪口呆,感覺魚輔國在說笑話。
依靠禁軍和守備軍稱帝登基,還不如自首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