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郝誌文走出來,拜道:“啟奏聖上,三日後摩詰大師在原皈依寺開壇說法,慕名而來的僧侶百姓太多,請求京兆府出麵協助維持秩序。”


    摩詰要開壇說法的消息傳得很遠,慕名而來的人很多。


    “準奏,著京兆府協助禮部辦好此次說法!”


    京兆府尹走出來拜道:“微臣領旨。”


    議事完畢,女帝退朝,眾位大臣散朝歸家。


    南梁金陵。


    李承道在禦書房看著王威發來的密報,臉上滿是失望之色。


    鍾貴進來拜道:“皇上,兵部尚書於子明求見。”


    李承道將密報收起來,說道:“不用見了,西夏和東周打不起來。”


    兵部尚書此時求見,肯定是聽到了西夏宣戰的消息。


    李承道從王威那裏得知內情,此事完全是烏龍事件,並非真的要開戰。


    鍾貴拜道:“老奴領旨。”


    鍾貴退出禦書房,到了外麵,見到一個身材高瘦的中年男子,此人就是南梁兵部尚書於子明。


    “於尚書,上位說不必拜見,西夏和東周打不起來。”


    於子明一臉錯愕,問道:“打不起來?西夏當朝宣戰了,怎麽會打不起來?”


    鍾貴低聲說道:“於尚書,上位知道的比我們多,走吧。”


    於子明知道再說可能出錯,隻好出宮迴兵部。


    禦書房裏。


    玄機子走進去,李承道失望地說道:“居然是烏龍事件,可惜啊”


    李承道真心希望西夏和東周開戰,到時候龍家軍就是主力,正好和西夏拚個你死我活。


    玄機子說道:“西夏也希望我們和東周開戰。”


    李承道無奈地笑道:“是啊,都希望別人打頭陣,自己撈好處。”


    “聽說摩詰到了東周,還要開壇說法,龍承恩這是想幹嘛?搶走空寂的得意弟子,分割佛門信徒?”


    他能想到的隻有這些,再往後的事情他也想不明白了。


    玄機子點頭道:“貧道也是這麽以為,搶走一個武皇強者,再將東周的佛門信徒控製,西夏損失很大。”


    “貧道擔心龍承恩會把觸角伸到大梁來,建議皇上在金陵選一個高僧,也開壇說法,和西夏、東周抗衡。”


    李承道點頭讚歎道:“道長這個建議十分好,龍承恩詭計多端,不得不防。”


    “朕立即命禮部物色一個聽話的和尚,也建造一座國寺。”


    李承道很擔心龍辰在南梁發展佛門信徒,把內部搞亂。


    “對了,朕擬定了十二個皇子參加考核,勞煩道長當主考官,選出優秀的皇子培養。”


    李承道從後宮皇子選出了十二個好的,想從中再選資質好的加以培養。


    主考官非常重要,必須不偏不倚,不受後宮妃嬪和外戚左右。


    思來想去,玄機子這個出家人最合適。


    “貧道領旨。”


    玄機子退出禦書房。


    龍辰從大明宮迴到龍帥府,就看到一個小沙彌坐在門口。


    “大柱國。”


    見龍辰散朝歸家,小沙彌高興地跑過來。


    “小玄慧,你怎麽來了?”


    這個小沙彌是摩詰的隨身小跟班,法號:玄慧。


    “方丈來問佛像和佛寺名稱好了沒?”


    皈依寺改造後,以前的救世佛搬走了,山門的寺名也沒有了。


    龍辰答應摩詰,幫他重塑佛像,重新取一個名稱。


    “好了呢,這就一起送過去。”


    “上來吧,帶你騎馬。”


    玄慧小孩子貪玩,當即爬上來,坐在前麵,開心地說道:“大柱國的馬就是好。”


    龍辰吩咐何君桃把定做的佛像和門匾送到佛寺,何君桃立即找人搬運。


    出了京師,到了佛寺前,佛像和門匾剛好送到。


    摩詰從寺內出來,笑道:“將軍來了。”


    龍辰抱著玄慧下馬,笑道:“剛好佛像和門匾完工。”


    何君桃指揮匠人把門匾掛起來,摩詰抬頭看時,隻見三個鎏金大字:真佛寺!


    “真佛寺?為什麽叫真佛寺?”


    玄慧好奇地問龍辰。


    龍辰說道:“摩詰大師在此就是真佛,以後世上所有佛法都從此出,唯有此處有真佛。”


    玄慧似懂非懂,摩詰卻說道:“將軍如此看重貧僧,實在慚愧,貧僧定當不負所望。”


    龍辰笑道:“世上唯有大師能立真佛,唯有大師能弘揚正法。”


    門匾掛上後,一尊巨大的佛像緩緩運進寺內,立在大殿之上。


    玄慧看著佛像,問道:“大柱國,這又是什麽佛?為何我從未見過?”


    天下佛寺,隻拜兩尊佛:救世佛和皈依佛。


    而龍辰所立的佛像不一樣。


    這尊佛麵目慈悲,有千手千麵,手中一個玉淨瓶,一根楊柳枝。


    “這是觀自在菩薩,有千手千麵,發大慈悲心,度一切眾生出苦海。”


    “你可以稱唿為:觀世音菩薩。”


    玄慧問道:“拜觀世音菩薩要怎樣?也要信奉不可違背嗎?如果不敬是不是也會下地獄?”


    龍辰笑道:“不,觀世音菩薩以慈悲降世,信奉者能出苦海,不信奉者也不會下地獄。”


    玄慧不太懂,摩詰卻拜道:“觀自在菩薩,人有千麵,人有千念,觀瞻菩薩,見己心性,此為觀自在。”


    龍辰讚歎道:“大師心性明悟,已見心性。”


    摩詰笑道:“多謝將軍點化,三日後貧僧在此開壇說法,還請將軍前來。”


    龍辰笑道:“一定來!”


    出了真佛寺,迴到龍帥府,龍辰繼續閉門修煉陰風掌。


    三日後。


    龍辰換了一身非常正式的衣服,早早起來洗漱,香凝幫著收拾東西。


    “大人,我也要去看熱鬧。”


    “好,跟我一起去吧,今日真佛寺會很熱鬧。”


    “太好了,我去叫小娥和黛玉。”


    龍辰出門,張茜一幫人都打扮好了。


    摩詰第一次開壇說法,也是真佛寺重開的重要日子,她們當然捧場。


    “大人,聽說今日好多人,防身的兵器不能少。”


    白婷婷袖子裏揣著一把匕首,跟在龍辰身邊。


    “今日聖上親臨,影衛和禁軍都在,不會有問題。”


    “誰說得準,小心無大錯。”


    龍辰出門,一幫女將跟著,府上很多家丁仆役也去湊熱鬧,龍辰都準了他們一天假期。


    出了龍帥府,京師的百姓拿著香燭,紛紛往真佛寺去,真個萬人空巷。


    達官貴人的車馬填塞道路,城門口已經堵住了。


    走了許久,才到真佛寺,外麵已經人山人海。


    “哇,人這麽多啊,有十幾萬吧。”


    “恐怕不止,你看那邊,山上樹上全是人。”


    “摩詰的名聲這麽大嗎?”


    “上次鬥法,大人幫他揚名了,來看熱鬧的也不少。”


    龍辰分開人群,走上看台,這裏是女帝和朝中大臣的位子,身後是富貴人家的位子,再往後是普通百姓的位子。


    那些外地,甚至從南梁、西夏而來的人,就在更外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帝太監最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泡泡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泡泡的貓並收藏女帝太監最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