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淳公主的駙馬謝詔禿頭之名, 就是京中的黃口小兒都知道, 但到底禿成什麽樣,那還真沒多少人見過。
明朝繼承了唐時的衣冠製式, 大部分男子出門都是要戴帽子的,不論是戴方巾還是戴烏紗,規規整整的,帽子一戴,誰知道你禿頭不禿頭, 謝詔禿頭之名遠播,還是因為他駙馬的身份,要擱普通人家,根本沒人關係你帽子底下的頭發狀況如何。
就像當初選駙馬之前, 誰知道謝詔是個禿頭啊。
然而現在,這股妖風莫名將謝詔的帽子吹飛,謝駙馬頭頂光溜溜的大腦門配上比孩童還稀稀拉拉的小揪揪,那顏值瞬間跌停板了。
原本方方正正的帥哥,一下子就剛要下車的朱厚熜難得生出了幾許同情, 覺得自己該為便宜妹夫留點麵子,讓車夫趕著馬離開了永淳公主府。
譚昭突然覺得自己不應該來。
在場的人尷尬,倒是謝詔本人很是豁達, 他接過奴仆撿來的帽子重新戴上, 挽起笑容道“讓你見笑了。”
譚昭扯出一個笑容, 跟了上去。
說是同鄉饗宴, 倒還真都是河南來的舉子或者客居京城的青年男子, 譚昭憑著記憶還認出了幾個,打了一番招唿這才施施然落座。
他這人不愛交際,但要論說膽怯,那是沒有的,反正吟詩作對沒有,臉皮賊厚,這酒過三巡,一名姓李的書生提起了舉子被殺案。
正是此時,所有人的目光若有似無地都落在了譚昭身上,雖說官府沒明說也沒定論高中元是否清白,但外頭的風言風語都傳遍了,有很多人都以為高中元被錦衣衛關進了詔獄,卻沒成想並沒有,還來參加同鄉宴飲。要擱別人,指不定得跳腳了,畢竟舉子要科舉,那名聲可比金子值錢多了,稍微有點兒瑕名,是要被革除考試的。
“小生行的端,坐得直,沒做過便是沒做過,小生相信律法與事實會給小生一個清白。”譚昭說話的時候,眼睛微微一閃,望了一眼屏風後頭,又很快轉頭,這誰在看他啊,這般明目張膽,他一個修道之人,真的挺難忽視的。
算了,被多看一眼,也不會掉層皮,譚昭坦然自若地接受著明裏暗裏所有人的注視。
這頓飯,吃得不好不壞,反正絕大多數的人心思不在酒宴上,很快就有人告辭離開,而譚昭是最後一個走的。
“都尉莫送,莫送”
譚昭再看了一眼公主府,瀟灑轉身離開,他猶帶著半身酒氣,那一副模樣,在旁人眼中,不知如何瀟灑曠達,即便他現在還有點胖。
謝詔有些苦澀地轉身迴府,他對公主自然心存愛慕,隻可惜這四年多以來,公主的心一直不在他身上,他略略嘲諷地摸了摸帽子,都是他這半頭烏發鬧的。如今他幫助公主窺見心中掛念之人,恐怕他在公主心中就更沒位置了。
哎,他又歎了聲氣,最後也沒鼓起勇氣去見公主,先讓他再逃避半日。
沒錯,酒宴上躲在屏風後頭窺探人的,正是嘉靖帝的親妹妹永淳公主。
要說永淳公主選駙馬,那還真是一波三折,其實原先在高中元和謝詔之前,就有過一場選駙馬的比賽,這場比賽的勝者是一位叫做陳釗的少年郎,該少年郎生得那也是一表人才,兼之才華橫溢,朱厚熜很滿意,當即就為妹妹擇定了駙馬。
誰知道佳期將近,卻爆出該少年郎的爹不僅是個小妾生的,他娘還是二嫁,公主的正頭公婆這麽掉價,陳釗少年就此失去了駙馬的位置。可禮部選定的佳期不能改啊,所以底下人跑斷腿,愣是在三日之內湊出了三位合宜的少年郎供人選擇。
高中元和謝詔就是其中之二,永淳公主是知道的,她也遙遙看過一眼,那時候的高中元還是水嫩嫩的青蔥小白楊,當即是一見傾心啊,然而皇太後出麵,指定了謝詔。
原本永淳公主也沒那麽失落的,畢竟始於顏值什麽的,其實不太靠譜來著。怪就怪謝詔的英年早禿,生生地讓公主記住了當年皇宮驚鴻一瞥的少年郎。
這一別經年,原以為從此不想見了,誰知道京中又流傳起了高中元的才名,又說他才華橫溢,又說他得中經魁前途無量,永淳公主看著駙馬的禿頭,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作為公主的枕邊人,謝詔看在眼裏,最後出了個餿主意,說要宴請同鄉,好讓公主一解相思意,如此才有了這場饗宴。
要譚昭知道他努力來的赴宴是這個目的,估計是要死賴在錦衣衛所,都不肯來了。不過好在,他這會兒還不知道。
“高相公,這是主子與你的。”
譚昭恭敬接過錦囊,道了謝,這一看就是宮裏出來的公公,他坐上馬車打開,差點一個趔趄撞在馬車內壁上。
我去,他真的對搞封建迷信沒有任何興趣的啊
然而人在屋簷下,稍微低低頭,譚昭將錦囊裏的信足足看了三遍,終於感受到了來自天子遲來的惡意,他隻是會點別人不會的東西,卻要被逼著寫青詞,可他不會啊,這有錯嗎當然沒有:。
青詞是什麽大概就是道士們做法事時,念的背景音樂,用各種華麗優美的語句吹著上蒼和道家的彩虹屁,就好像誰吹得好,上蒼就會對誰好一樣。
係統2333,你就算吹得天花亂墜,天道也不會高看你一眼的,相反,他會送你幾個天雷嚐嚐鮮
譚昭難得地自閉了。
自閉的譚某人正經當道士跳大神都不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現在卻因為“五鬥米”而可憐巴巴地趴在錦衣衛所“擠牙膏”。
哎,突然覺得當皇帝也挺好,為所欲為啊。
係統哦謔,是嗎
隨便說說,你還當真了不成
係統嗯,當真了:。
譚昭拒絕跟係統再溝通,他又跟自己的頭發戰鬥了兩個時辰,眼前莫名浮現了謝詔的大腦門,他摸了摸自己濃密的頭發,終於摔筆出門。
“高相公,可是寫完了”
“”譚昭再次憋屈地關上了門。
哎,說好的當錦衣衛查案吉祥物呢,譚昭當然明白他在這場案子裏最好什麽都別插手,他在嘉靖帝麵前積極地表現自己的價值,對方絕對不會讓他就這麽輕易死了,甚至可能還會讓他在這案子裏“鍍個金”。
明朝錦衣衛的能力,絕對不是光憑血腥武力得來的,隻不過原主枉送性命,作為後來者,他怎麽說也該替人把兇手找出來。
不是執刀之人,而是這借刀之人,這夜路走多了,總歸是該踢到鐵板的。
而他,並不介意去當這塊鐵板。
想到此,譚昭忽然來了興致,青詞是寫不了的,這輩子都寫不了,但論道,他會啊,並且非常擅長。
譚昭撿起桌上一支大毛筆,沾上飽滿的墨汁,宣旨鋪陳,並筆指劍,比鬥龍蛇,唿吸間,“青詞”二字一氣嗬成,躍然紙上。
藏鋒於心,由心達外,平和中正,譚昭將筆一扔,等到筆墨幹透,隨意一卷裝入畫筒裏,又正兒八經地在上麵用台閣體寫了“親啟”二字,這才交給了看門的公公。
這個畫筒,經過層層檢查,終於完整地到了正在兢兢業業、加班加點批閱公文的嘉靖帝朱厚熜手中。
“這麽快”
朱厚熜顯然並不需要個太監迴答他的問題,他將朱筆擱下,饒有興致地拆開畫筒,這麽大的空間,定是寫了不少,他心想這自嘲無能的小子看來也並不是什麽都不會,倒是可以將之留下來做個翰林小官。
朱厚熜發現自己這主意打得太早了,他一臉木然地看著手中碩大的“青詞”二字,這可真是他見過最簡短的青詞了。
下首的公公已經噗通一聲跪下了,朱厚熜盯著道字,神色莫名,他也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即便是陪伴多年的黃錦黃伴伴,也看不透這位年輕的帝皇在想什麽。
於是一室的人,都靜默地等待帝皇發飆,然而並沒有。
帝皇拿著這副簡陋的“青詞”二字,看了許久,甚至等到入睡,竟讓人舉著這首“青詞”於房內,兩個小太監那個心驚膽戰啊,手都抖了,愣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聽說陛下若是午夜驚醒,是會殺人的。
兩個小太監的手愈發地抖了,心中將諸天神佛都拜了一個遍。
或許是諸天神佛真的起作用了,陛下今天竟然一夜安睡,於是兩個小太監又再度朝著諸天神佛還願。
朱厚熜睜眼醒來,神清氣爽,有多久沒有這麽安然睡下了
他不記得了,他十一歲以世子之稱撐起了整座興王府,十五歲入主乾清宮,這普天之下,他誰也不信,誰也不會真正關心他睡得如何,心情怎樣。
皇太後,後宮嬪妃,朝堂大臣,嗬朱厚熜朝著兩個舉著“青詞”的小太監輕嗤一笑,輕飄飄地開口“不錯,賞”
他抬頭望向門外,日後正好,是個出宮遊玩的好日子。
明朝繼承了唐時的衣冠製式, 大部分男子出門都是要戴帽子的,不論是戴方巾還是戴烏紗,規規整整的,帽子一戴,誰知道你禿頭不禿頭, 謝詔禿頭之名遠播,還是因為他駙馬的身份,要擱普通人家,根本沒人關係你帽子底下的頭發狀況如何。
就像當初選駙馬之前, 誰知道謝詔是個禿頭啊。
然而現在,這股妖風莫名將謝詔的帽子吹飛,謝駙馬頭頂光溜溜的大腦門配上比孩童還稀稀拉拉的小揪揪,那顏值瞬間跌停板了。
原本方方正正的帥哥,一下子就剛要下車的朱厚熜難得生出了幾許同情, 覺得自己該為便宜妹夫留點麵子,讓車夫趕著馬離開了永淳公主府。
譚昭突然覺得自己不應該來。
在場的人尷尬,倒是謝詔本人很是豁達, 他接過奴仆撿來的帽子重新戴上, 挽起笑容道“讓你見笑了。”
譚昭扯出一個笑容, 跟了上去。
說是同鄉饗宴, 倒還真都是河南來的舉子或者客居京城的青年男子, 譚昭憑著記憶還認出了幾個,打了一番招唿這才施施然落座。
他這人不愛交際,但要論說膽怯,那是沒有的,反正吟詩作對沒有,臉皮賊厚,這酒過三巡,一名姓李的書生提起了舉子被殺案。
正是此時,所有人的目光若有似無地都落在了譚昭身上,雖說官府沒明說也沒定論高中元是否清白,但外頭的風言風語都傳遍了,有很多人都以為高中元被錦衣衛關進了詔獄,卻沒成想並沒有,還來參加同鄉宴飲。要擱別人,指不定得跳腳了,畢竟舉子要科舉,那名聲可比金子值錢多了,稍微有點兒瑕名,是要被革除考試的。
“小生行的端,坐得直,沒做過便是沒做過,小生相信律法與事實會給小生一個清白。”譚昭說話的時候,眼睛微微一閃,望了一眼屏風後頭,又很快轉頭,這誰在看他啊,這般明目張膽,他一個修道之人,真的挺難忽視的。
算了,被多看一眼,也不會掉層皮,譚昭坦然自若地接受著明裏暗裏所有人的注視。
這頓飯,吃得不好不壞,反正絕大多數的人心思不在酒宴上,很快就有人告辭離開,而譚昭是最後一個走的。
“都尉莫送,莫送”
譚昭再看了一眼公主府,瀟灑轉身離開,他猶帶著半身酒氣,那一副模樣,在旁人眼中,不知如何瀟灑曠達,即便他現在還有點胖。
謝詔有些苦澀地轉身迴府,他對公主自然心存愛慕,隻可惜這四年多以來,公主的心一直不在他身上,他略略嘲諷地摸了摸帽子,都是他這半頭烏發鬧的。如今他幫助公主窺見心中掛念之人,恐怕他在公主心中就更沒位置了。
哎,他又歎了聲氣,最後也沒鼓起勇氣去見公主,先讓他再逃避半日。
沒錯,酒宴上躲在屏風後頭窺探人的,正是嘉靖帝的親妹妹永淳公主。
要說永淳公主選駙馬,那還真是一波三折,其實原先在高中元和謝詔之前,就有過一場選駙馬的比賽,這場比賽的勝者是一位叫做陳釗的少年郎,該少年郎生得那也是一表人才,兼之才華橫溢,朱厚熜很滿意,當即就為妹妹擇定了駙馬。
誰知道佳期將近,卻爆出該少年郎的爹不僅是個小妾生的,他娘還是二嫁,公主的正頭公婆這麽掉價,陳釗少年就此失去了駙馬的位置。可禮部選定的佳期不能改啊,所以底下人跑斷腿,愣是在三日之內湊出了三位合宜的少年郎供人選擇。
高中元和謝詔就是其中之二,永淳公主是知道的,她也遙遙看過一眼,那時候的高中元還是水嫩嫩的青蔥小白楊,當即是一見傾心啊,然而皇太後出麵,指定了謝詔。
原本永淳公主也沒那麽失落的,畢竟始於顏值什麽的,其實不太靠譜來著。怪就怪謝詔的英年早禿,生生地讓公主記住了當年皇宮驚鴻一瞥的少年郎。
這一別經年,原以為從此不想見了,誰知道京中又流傳起了高中元的才名,又說他才華橫溢,又說他得中經魁前途無量,永淳公主看著駙馬的禿頭,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作為公主的枕邊人,謝詔看在眼裏,最後出了個餿主意,說要宴請同鄉,好讓公主一解相思意,如此才有了這場饗宴。
要譚昭知道他努力來的赴宴是這個目的,估計是要死賴在錦衣衛所,都不肯來了。不過好在,他這會兒還不知道。
“高相公,這是主子與你的。”
譚昭恭敬接過錦囊,道了謝,這一看就是宮裏出來的公公,他坐上馬車打開,差點一個趔趄撞在馬車內壁上。
我去,他真的對搞封建迷信沒有任何興趣的啊
然而人在屋簷下,稍微低低頭,譚昭將錦囊裏的信足足看了三遍,終於感受到了來自天子遲來的惡意,他隻是會點別人不會的東西,卻要被逼著寫青詞,可他不會啊,這有錯嗎當然沒有:。
青詞是什麽大概就是道士們做法事時,念的背景音樂,用各種華麗優美的語句吹著上蒼和道家的彩虹屁,就好像誰吹得好,上蒼就會對誰好一樣。
係統2333,你就算吹得天花亂墜,天道也不會高看你一眼的,相反,他會送你幾個天雷嚐嚐鮮
譚昭難得地自閉了。
自閉的譚某人正經當道士跳大神都不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現在卻因為“五鬥米”而可憐巴巴地趴在錦衣衛所“擠牙膏”。
哎,突然覺得當皇帝也挺好,為所欲為啊。
係統哦謔,是嗎
隨便說說,你還當真了不成
係統嗯,當真了:。
譚昭拒絕跟係統再溝通,他又跟自己的頭發戰鬥了兩個時辰,眼前莫名浮現了謝詔的大腦門,他摸了摸自己濃密的頭發,終於摔筆出門。
“高相公,可是寫完了”
“”譚昭再次憋屈地關上了門。
哎,說好的當錦衣衛查案吉祥物呢,譚昭當然明白他在這場案子裏最好什麽都別插手,他在嘉靖帝麵前積極地表現自己的價值,對方絕對不會讓他就這麽輕易死了,甚至可能還會讓他在這案子裏“鍍個金”。
明朝錦衣衛的能力,絕對不是光憑血腥武力得來的,隻不過原主枉送性命,作為後來者,他怎麽說也該替人把兇手找出來。
不是執刀之人,而是這借刀之人,這夜路走多了,總歸是該踢到鐵板的。
而他,並不介意去當這塊鐵板。
想到此,譚昭忽然來了興致,青詞是寫不了的,這輩子都寫不了,但論道,他會啊,並且非常擅長。
譚昭撿起桌上一支大毛筆,沾上飽滿的墨汁,宣旨鋪陳,並筆指劍,比鬥龍蛇,唿吸間,“青詞”二字一氣嗬成,躍然紙上。
藏鋒於心,由心達外,平和中正,譚昭將筆一扔,等到筆墨幹透,隨意一卷裝入畫筒裏,又正兒八經地在上麵用台閣體寫了“親啟”二字,這才交給了看門的公公。
這個畫筒,經過層層檢查,終於完整地到了正在兢兢業業、加班加點批閱公文的嘉靖帝朱厚熜手中。
“這麽快”
朱厚熜顯然並不需要個太監迴答他的問題,他將朱筆擱下,饒有興致地拆開畫筒,這麽大的空間,定是寫了不少,他心想這自嘲無能的小子看來也並不是什麽都不會,倒是可以將之留下來做個翰林小官。
朱厚熜發現自己這主意打得太早了,他一臉木然地看著手中碩大的“青詞”二字,這可真是他見過最簡短的青詞了。
下首的公公已經噗通一聲跪下了,朱厚熜盯著道字,神色莫名,他也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即便是陪伴多年的黃錦黃伴伴,也看不透這位年輕的帝皇在想什麽。
於是一室的人,都靜默地等待帝皇發飆,然而並沒有。
帝皇拿著這副簡陋的“青詞”二字,看了許久,甚至等到入睡,竟讓人舉著這首“青詞”於房內,兩個小太監那個心驚膽戰啊,手都抖了,愣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聽說陛下若是午夜驚醒,是會殺人的。
兩個小太監的手愈發地抖了,心中將諸天神佛都拜了一個遍。
或許是諸天神佛真的起作用了,陛下今天竟然一夜安睡,於是兩個小太監又再度朝著諸天神佛還願。
朱厚熜睜眼醒來,神清氣爽,有多久沒有這麽安然睡下了
他不記得了,他十一歲以世子之稱撐起了整座興王府,十五歲入主乾清宮,這普天之下,他誰也不信,誰也不會真正關心他睡得如何,心情怎樣。
皇太後,後宮嬪妃,朝堂大臣,嗬朱厚熜朝著兩個舉著“青詞”的小太監輕嗤一笑,輕飄飄地開口“不錯,賞”
他抬頭望向門外,日後正好,是個出宮遊玩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