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兩道人影一先一後從順安縣那方飛奔而來,遠遠將其餘人等甩在後方。
張屏半跪在地,掏出布巾,裹住右手,輕觸屍體裸/露在外的後頸。
肌膚冰冷,屍身已僵硬,然未嗅到明顯屍臭。
大約死了超過六個時辰,但不出一日。
不過,馮大人的《沉疑浮症錄》中說,倘若死者生前患有消渴等病症,或是被某些特殊藥物毒殺,屍僵會提前或推後出現,且保持的時辰與尋常不同。
張屏盯著死者頭頂。
花白頭發以木簪結束在頂,死者應已過盛年。
一身半舊的褐色粗布短衣,後襟還打了兩個補丁。但後頸與雙手的肌膚卻十分細膩,掌心無繭,右手的拇指、中指的指腹,及中指上端左側微凹。
這是常寫字的手。
“張大人。”
張屏抬頭,見一張陌生的麵孔,身著縣衙衙役服飾,站到跟隨張屏過來的豐樂縣衙役旁側,恭敬向他一揖。
“小的但憑大人吩咐。大人可要先驗看屍體?”
“先勿動屍身。”張屏轉首向豐樂縣的衙役道,“取紙筆,錄繪屍體及周遭情況。”
“卑職這裏有。”
另一從順安方向奔來的衙役尚未站穩便立即接話,飛速打開斜背的小箱,捧出一套筆墨本冊。
“卑職燕修,竊踞京兆府刑房副職,奉府尹大人之命前來侍奉,因大人另有要務在身,卑職未敢冒昧打擾,本欲到了豐樂縣境再行拜見。不恭之過,請大人責罰。”
張屏站起身,他早就留意到這名一直在順安縣送駕的隊伍裏,帶著京兆府刑房專用小木箱的捕快。猜到應就是馮大人所說跟他到豐樂縣接案子的人。
“那你應更熟悉如何錄記,就勞煩了。”
燕修道:“大人抬愛,折煞卑職。卑職尚未知皮毛,唯竭力不負大人吩咐。”
先到的那名衙役熱情地湊到他身邊:“兄一個人恐忙不過來,我來幫你捧墨。”
張屏道:“由我縣的衙役做即可。請速將案情稟報侍郎大人與府尹大人。”
那先到的衙役再恭敬地一揖:“小人的同僚已迴去稟報了。請大人放心。”
燕修怔了一怔,突然渾身一震,反應過來:“你、你是刑部的探子!”
“那廂究竟出了什麽事?”
車轎窗上的錦簾一挑,何郎中不甚耐煩地看向轎外。
杜知縣正在腹內擬著含蓄的草稿,何郎中隨侍的小童已脆聲迴話:“稟公子,好像是前邊大樹底下有具屍首。”
杜知縣忙跟著道:“稟大人,因在豐樂縣境,下官不知詳細,張知縣已過去了。想來不久便來迴稟。”
何郎中未語,簾子依然挑著。
杜知縣又道:“張知縣至順安縣境迎候大人,一直侍奉在側。屍首出現,原因未明,應非張大人懈怠之故,請大人勿要責罰。”
何郎中一臉淡漠:“屍者,死後之蛻也。凡生於這世間,誰可逃一死,誰不將成屍。不過又一你我前輩之君罷了。且不可唐突,更無需驚亂。”
杜知縣連連哈腰:“必然恭敬,必然恭敬。下官愚癡一徒,碌碌官場,得聆大人垂訓,方才大悟矣。”
何郎中淡淡道:“無妨。我亦如你一般,僅是塵間一螻蟻,又不能沉醉濁世,苦哉,竟不如你毫不明道。”忽地起身,“想你們衙門須依章法行事,我這般徑直過去,也不好,便去一拜這位前輩罷。”
杜知縣一驚,撲到轎前懇切攔阻:“郎中大人,豐樂縣前日便有一樁命案,兇犯正在緝拿,突又出現屍身,恐有他故。若前方死者乃蒙不幸,遺軀恐不便大人觀之。若有唐突大人之況,下官等更萬死難以贖過。下官鬥膽冒犯,求請大人暫屈尊駕,待下官等查明後稟報!”
何郎中卻未理會,一臉淡漠地下轎,隨侍左右列序,將杜知縣擠到一旁。
杜知縣撲上前再勸,何述懶懶一聲輕嗬:“方才前邊的消息剛過來,你這群衙役裏即有一人野兔似的朝著來時的方向跑了,必是王獠安插的眼線。爾等卻渾然不知。若他是個刺客,此刻我也待驗了。還如此做作個甚?”
杜知縣一抖,兢兢匍匐於地,何述徑從他眼前走了過去。
身穿衙役服的刑部捕快咧了咧嘴,露出雪白的門牙,又向張屏恭敬施禮:“小人桂淳,與同僚許丁奉侍郎大人之命秘密保護郎中大人與張大人。侍郎大人覺得那想將蔡府懸案再度翻出的兇徒行事太過詭誕,唯恐其再犯案,故特吩咐卑職二人暗中察看,必要時聽憑張大人差遣。”
燕修冷笑一聲:“兄台冒充縣衙公職,可是觸犯律法了。”
桂淳仍是向著張屏恭敬地道:“請張大人恕卑職未能先行請安之過。依照朝廷律例,刑部官吏查辦案情可於地方依法便宜行事。卑職自己冒犯之罪,則不敢同求大人寬宥。”
燕修冷冷道:“便宜行事,須先得地方衙門許可。難道張大人事先知情?”
桂淳道:“燕副捕頭此話太逾越了,莫非在質問張大人?”
燕修一噎,向張屏抱拳:“大人,卑職絕無此意……”
張屏肅然截斷他的話:“先看案情。”
燕修應喏,立刻翻開冊子,桂淳極其自然地從他手中接過硯台,幫忙研墨,仿佛方才什麽都沒發生過。
燕修僵了僵,冷著臉提筆記錄。
他跟隨馮邰查案數年,記錄現場極其熟稔,轉目若電,運筆如飛,精準快細。張屏緩緩繞坑踱步。
坑中土顏色很新,是剛挖不久。
看痕跡,用具是一把鐵鍁。
張屏在旁邊的土地上刨了兩下,土壤比較鬆軟,但看鏟痕,挖土者每一鍁都挖得不深,用力不算大。
張屏摸了摸屍體的上臂。
這坑是死者自己挖的,還是另有其人?
張屏半跪在坑邊沉思著,桂淳突然開口:“張大人,卑職鬥膽,冒昧稟句拙見。這兇犯每每作案,似都要大人看見。”
張屏皺了皺眉。
燕修道:“張大人尚未驗看屍身,桂捕快這就斷言死者乃被同一兇手謀害,未免太急切。”
桂淳恭敬地道:“卑職是看了這枚瓷片兒就鬥膽揣測了,張大人勿怪罪。若真是同一兇犯所為,此犯極其膽大兇殘。且,如此行事,仿佛還有什麽其他目的一樣。大人恕罪,卑職覺得,好像故意想讓大人看見。”
張屏盯著死者的雙手:“或並非想讓我看見。”
豐樂縣衙的衙役低聲道:“大人,郎中大人朝這裏來了。”
張屏起身,拍了拍衣上的土,向何述迎了過去。
“大人,前方有屍首,請留步。”
何述頓住腳步,視線漠然掠過張屏。
“死者,生者之先也。既道途相逢,本司便來一會。”
“不能會,死者可能是被謀殺。”
旁側隨從喝道:“大膽!”
張屏一禮:“大人請恕下官冒犯之過,前方屍身及身側證物所示線索,疑與一樁正在查的案子有關,捕快正在錄繪屍身及周遭情形。下官等尚未勘查。不便觀看。”
何述眼中掠過一絲不耐,繞過張屏,徑自繼續向前,張屏退步閃身,又攔在他麵前:“大人,此乃案件現場,不便觀看。”
何述的視線落向遠方,幾名侍從湧上,將張屏擋到一旁。
張屏略提高聲音:“何大人,幹涉縣衙刑房公務,非律法所允。”
何述沒聽見一樣,徐步走到樹下,張屏繞開侍衛,又趕了過來:“何大人,請留步。”
燕修、桂淳與幾名衙役齊齊施禮。
何述仍如他們都不存在一樣,垂目看著屍體,抬袖一揖,繼而正要轉身,卻瞥見燕修身邊攤開的冊子。
“這是什麽?”
燕修道:“稟大人,是卑職所繪屍身情形圖。”
何述仍看著冊子:“亡者手中是甚?”
燕修道:“稟大人,是一片碎瓷。”
何述視線一斂,冷然徐步離去。
謝賦率領迎接儀仗在三裏外的亭子裏恭候何郎中在張知縣的陪伴下駕臨,卻久候不至。
突然遠處一匹馬卷著塵煙而來,謝賦的右眼皮猛一抽搐,一股熟悉的不祥感破心田而出。
小衙役滾下馬。
“大人,縣境界碑那裏突然出現一具屍首,知縣大人命小的速速通報給刑房,讓多幾個捕快與閔仵作一起過來!”
謝賦一步跨到小衙役麵前。
“郎中大人轅駕哪裏?”
“郎中大人暫停在界碑那裏哩。”
謝賦聲音一緊:“你說的屍體……在咱們縣這邊,還是順安縣那邊?”
“當,當然是咱們縣這邊……”小衙役瑟瑟,“所以知縣大人才讓小的……”
嗬,嗬嗬……果然啊,上天,你讓謝某苟活於世,是為了更多磨礪。
想是前生做過許多的孽罷。孽未了,則此生不能盡也……
謝賦望著斜陽,淡淡在心中一笑,抓過一匹馬,翻身上鞍。
行轅儀仗遙遙可見時,暮風已更寒涼。
謝賦滾鞍下馬,郝禮書如見了親爹一般向他撲來。
“謝大人——”
“你怎的在此?”
“郎中大人不喜人多氣濁,命卑職等不必侍候,滾一邊待著。卑職就滾來這裏待著了。”
“郎中大人在前方小憩?聽說有具屍體,又在哪?”
“郎中大人在前邊,屍體在那邊。”
“張大人是在郎中大人那邊,還是屍體那邊?”
“屍體那邊。”
謝賦閉了閉眼,又在心中淡淡一笑,取下紗帽,托在手中,朝何郎中的車轎方向行去。
一道身影從側方快步而來,攔住了他。
“謝縣丞。”
謝賦躬身:“張大人,下官疏忽,竟使郎中大人轅駕所經處出現屍首,罪責難逃,這便前去請罪。”
“此非你所能預料。”張屏肅然,“不必自責。但我有件事想要詢問。謝縣丞能否與我去旁邊一敘。”
謝賦抬眼看了看張屏堅定的雙目,隨他走到一旁。
茸茸短草尚不能蔽覆黃褐的土地,於斜陽下散發著獨特的淡香。
張屏在一處空地上站定。
方才燕修錄記完畢後,他已讓衙役們先將屍體抬出。
死者短須花白,看麵容約六十餘歲,雙唇發烏,指甲青黑,是被毒死的。
然渾身卻看不出綁縛、掙紮或其他擊打所造成的傷痕。
仿佛他是自己喝下了毒/藥,跪在了坑中。
可顯然,又不是。
死者嘴角和鼻腔流出的血都被仔細擦拭幹淨了,啟開口,才能看到牙縫與口腔內殘留的血漬。
死者無法自己做到這些。
兇手仔細清理擺放屍體,似也在叮囑查案的人——
不要想錯了,他是我殺的。
張屏背向斜陽,凝望謝賦:“謝縣丞熟悉裘真否?”
謝賦從容地道:“下官之前甚少直接吩咐捕快做事。或他熟悉下官。”
張屏再問:“裘真以前是否企圖對你做過些反常的舉動?”
謝賦道:“下官不記得有。”
張屏繼續問:“謝縣丞再請仔細想一想,當真從未見過被人擺放在菜窖中的死者散某?”
謝賦深吸了一口混著土味兒的絨草氣息:“下官當真不記得見過死者散某。張大人若是懷疑什麽,請直言。”
“據目前證據所示。”張屏聲音與神情都沒有起伏,“本案的疑兇,先陳散某屍體與地窖,再擺放屍首於此地,都是為了讓某人看見。”
謝賦突然又想一聲長笑:“當世青天神斷府尹大人與王侍郎先後駕臨,張大人亦聲名遠播,或那案犯是想引起諸位大人注意,賣弄能耐。”
“或,他另有意圖。”
張屏依然維持著同一神情望著謝賦。
“謝縣丞是南方人?家鄉哪裏?是否曾居於兩江之地?”
謝賦渾身一顫,神色陡然寒厲。他扯了扯嘴角,啞聲一嗬:“張大人,你既已得知,就敞開了明說罷。”
張屏半跪在地,掏出布巾,裹住右手,輕觸屍體裸/露在外的後頸。
肌膚冰冷,屍身已僵硬,然未嗅到明顯屍臭。
大約死了超過六個時辰,但不出一日。
不過,馮大人的《沉疑浮症錄》中說,倘若死者生前患有消渴等病症,或是被某些特殊藥物毒殺,屍僵會提前或推後出現,且保持的時辰與尋常不同。
張屏盯著死者頭頂。
花白頭發以木簪結束在頂,死者應已過盛年。
一身半舊的褐色粗布短衣,後襟還打了兩個補丁。但後頸與雙手的肌膚卻十分細膩,掌心無繭,右手的拇指、中指的指腹,及中指上端左側微凹。
這是常寫字的手。
“張大人。”
張屏抬頭,見一張陌生的麵孔,身著縣衙衙役服飾,站到跟隨張屏過來的豐樂縣衙役旁側,恭敬向他一揖。
“小的但憑大人吩咐。大人可要先驗看屍體?”
“先勿動屍身。”張屏轉首向豐樂縣的衙役道,“取紙筆,錄繪屍體及周遭情況。”
“卑職這裏有。”
另一從順安方向奔來的衙役尚未站穩便立即接話,飛速打開斜背的小箱,捧出一套筆墨本冊。
“卑職燕修,竊踞京兆府刑房副職,奉府尹大人之命前來侍奉,因大人另有要務在身,卑職未敢冒昧打擾,本欲到了豐樂縣境再行拜見。不恭之過,請大人責罰。”
張屏站起身,他早就留意到這名一直在順安縣送駕的隊伍裏,帶著京兆府刑房專用小木箱的捕快。猜到應就是馮大人所說跟他到豐樂縣接案子的人。
“那你應更熟悉如何錄記,就勞煩了。”
燕修道:“大人抬愛,折煞卑職。卑職尚未知皮毛,唯竭力不負大人吩咐。”
先到的那名衙役熱情地湊到他身邊:“兄一個人恐忙不過來,我來幫你捧墨。”
張屏道:“由我縣的衙役做即可。請速將案情稟報侍郎大人與府尹大人。”
那先到的衙役再恭敬地一揖:“小人的同僚已迴去稟報了。請大人放心。”
燕修怔了一怔,突然渾身一震,反應過來:“你、你是刑部的探子!”
“那廂究竟出了什麽事?”
車轎窗上的錦簾一挑,何郎中不甚耐煩地看向轎外。
杜知縣正在腹內擬著含蓄的草稿,何郎中隨侍的小童已脆聲迴話:“稟公子,好像是前邊大樹底下有具屍首。”
杜知縣忙跟著道:“稟大人,因在豐樂縣境,下官不知詳細,張知縣已過去了。想來不久便來迴稟。”
何郎中未語,簾子依然挑著。
杜知縣又道:“張知縣至順安縣境迎候大人,一直侍奉在側。屍首出現,原因未明,應非張大人懈怠之故,請大人勿要責罰。”
何郎中一臉淡漠:“屍者,死後之蛻也。凡生於這世間,誰可逃一死,誰不將成屍。不過又一你我前輩之君罷了。且不可唐突,更無需驚亂。”
杜知縣連連哈腰:“必然恭敬,必然恭敬。下官愚癡一徒,碌碌官場,得聆大人垂訓,方才大悟矣。”
何郎中淡淡道:“無妨。我亦如你一般,僅是塵間一螻蟻,又不能沉醉濁世,苦哉,竟不如你毫不明道。”忽地起身,“想你們衙門須依章法行事,我這般徑直過去,也不好,便去一拜這位前輩罷。”
杜知縣一驚,撲到轎前懇切攔阻:“郎中大人,豐樂縣前日便有一樁命案,兇犯正在緝拿,突又出現屍身,恐有他故。若前方死者乃蒙不幸,遺軀恐不便大人觀之。若有唐突大人之況,下官等更萬死難以贖過。下官鬥膽冒犯,求請大人暫屈尊駕,待下官等查明後稟報!”
何郎中卻未理會,一臉淡漠地下轎,隨侍左右列序,將杜知縣擠到一旁。
杜知縣撲上前再勸,何述懶懶一聲輕嗬:“方才前邊的消息剛過來,你這群衙役裏即有一人野兔似的朝著來時的方向跑了,必是王獠安插的眼線。爾等卻渾然不知。若他是個刺客,此刻我也待驗了。還如此做作個甚?”
杜知縣一抖,兢兢匍匐於地,何述徑從他眼前走了過去。
身穿衙役服的刑部捕快咧了咧嘴,露出雪白的門牙,又向張屏恭敬施禮:“小人桂淳,與同僚許丁奉侍郎大人之命秘密保護郎中大人與張大人。侍郎大人覺得那想將蔡府懸案再度翻出的兇徒行事太過詭誕,唯恐其再犯案,故特吩咐卑職二人暗中察看,必要時聽憑張大人差遣。”
燕修冷笑一聲:“兄台冒充縣衙公職,可是觸犯律法了。”
桂淳仍是向著張屏恭敬地道:“請張大人恕卑職未能先行請安之過。依照朝廷律例,刑部官吏查辦案情可於地方依法便宜行事。卑職自己冒犯之罪,則不敢同求大人寬宥。”
燕修冷冷道:“便宜行事,須先得地方衙門許可。難道張大人事先知情?”
桂淳道:“燕副捕頭此話太逾越了,莫非在質問張大人?”
燕修一噎,向張屏抱拳:“大人,卑職絕無此意……”
張屏肅然截斷他的話:“先看案情。”
燕修應喏,立刻翻開冊子,桂淳極其自然地從他手中接過硯台,幫忙研墨,仿佛方才什麽都沒發生過。
燕修僵了僵,冷著臉提筆記錄。
他跟隨馮邰查案數年,記錄現場極其熟稔,轉目若電,運筆如飛,精準快細。張屏緩緩繞坑踱步。
坑中土顏色很新,是剛挖不久。
看痕跡,用具是一把鐵鍁。
張屏在旁邊的土地上刨了兩下,土壤比較鬆軟,但看鏟痕,挖土者每一鍁都挖得不深,用力不算大。
張屏摸了摸屍體的上臂。
這坑是死者自己挖的,還是另有其人?
張屏半跪在坑邊沉思著,桂淳突然開口:“張大人,卑職鬥膽,冒昧稟句拙見。這兇犯每每作案,似都要大人看見。”
張屏皺了皺眉。
燕修道:“張大人尚未驗看屍身,桂捕快這就斷言死者乃被同一兇手謀害,未免太急切。”
桂淳恭敬地道:“卑職是看了這枚瓷片兒就鬥膽揣測了,張大人勿怪罪。若真是同一兇犯所為,此犯極其膽大兇殘。且,如此行事,仿佛還有什麽其他目的一樣。大人恕罪,卑職覺得,好像故意想讓大人看見。”
張屏盯著死者的雙手:“或並非想讓我看見。”
豐樂縣衙的衙役低聲道:“大人,郎中大人朝這裏來了。”
張屏起身,拍了拍衣上的土,向何述迎了過去。
“大人,前方有屍首,請留步。”
何述頓住腳步,視線漠然掠過張屏。
“死者,生者之先也。既道途相逢,本司便來一會。”
“不能會,死者可能是被謀殺。”
旁側隨從喝道:“大膽!”
張屏一禮:“大人請恕下官冒犯之過,前方屍身及身側證物所示線索,疑與一樁正在查的案子有關,捕快正在錄繪屍身及周遭情形。下官等尚未勘查。不便觀看。”
何述眼中掠過一絲不耐,繞過張屏,徑自繼續向前,張屏退步閃身,又攔在他麵前:“大人,此乃案件現場,不便觀看。”
何述的視線落向遠方,幾名侍從湧上,將張屏擋到一旁。
張屏略提高聲音:“何大人,幹涉縣衙刑房公務,非律法所允。”
何述沒聽見一樣,徐步走到樹下,張屏繞開侍衛,又趕了過來:“何大人,請留步。”
燕修、桂淳與幾名衙役齊齊施禮。
何述仍如他們都不存在一樣,垂目看著屍體,抬袖一揖,繼而正要轉身,卻瞥見燕修身邊攤開的冊子。
“這是什麽?”
燕修道:“稟大人,是卑職所繪屍身情形圖。”
何述仍看著冊子:“亡者手中是甚?”
燕修道:“稟大人,是一片碎瓷。”
何述視線一斂,冷然徐步離去。
謝賦率領迎接儀仗在三裏外的亭子裏恭候何郎中在張知縣的陪伴下駕臨,卻久候不至。
突然遠處一匹馬卷著塵煙而來,謝賦的右眼皮猛一抽搐,一股熟悉的不祥感破心田而出。
小衙役滾下馬。
“大人,縣境界碑那裏突然出現一具屍首,知縣大人命小的速速通報給刑房,讓多幾個捕快與閔仵作一起過來!”
謝賦一步跨到小衙役麵前。
“郎中大人轅駕哪裏?”
“郎中大人暫停在界碑那裏哩。”
謝賦聲音一緊:“你說的屍體……在咱們縣這邊,還是順安縣那邊?”
“當,當然是咱們縣這邊……”小衙役瑟瑟,“所以知縣大人才讓小的……”
嗬,嗬嗬……果然啊,上天,你讓謝某苟活於世,是為了更多磨礪。
想是前生做過許多的孽罷。孽未了,則此生不能盡也……
謝賦望著斜陽,淡淡在心中一笑,抓過一匹馬,翻身上鞍。
行轅儀仗遙遙可見時,暮風已更寒涼。
謝賦滾鞍下馬,郝禮書如見了親爹一般向他撲來。
“謝大人——”
“你怎的在此?”
“郎中大人不喜人多氣濁,命卑職等不必侍候,滾一邊待著。卑職就滾來這裏待著了。”
“郎中大人在前方小憩?聽說有具屍體,又在哪?”
“郎中大人在前邊,屍體在那邊。”
“張大人是在郎中大人那邊,還是屍體那邊?”
“屍體那邊。”
謝賦閉了閉眼,又在心中淡淡一笑,取下紗帽,托在手中,朝何郎中的車轎方向行去。
一道身影從側方快步而來,攔住了他。
“謝縣丞。”
謝賦躬身:“張大人,下官疏忽,竟使郎中大人轅駕所經處出現屍首,罪責難逃,這便前去請罪。”
“此非你所能預料。”張屏肅然,“不必自責。但我有件事想要詢問。謝縣丞能否與我去旁邊一敘。”
謝賦抬眼看了看張屏堅定的雙目,隨他走到一旁。
茸茸短草尚不能蔽覆黃褐的土地,於斜陽下散發著獨特的淡香。
張屏在一處空地上站定。
方才燕修錄記完畢後,他已讓衙役們先將屍體抬出。
死者短須花白,看麵容約六十餘歲,雙唇發烏,指甲青黑,是被毒死的。
然渾身卻看不出綁縛、掙紮或其他擊打所造成的傷痕。
仿佛他是自己喝下了毒/藥,跪在了坑中。
可顯然,又不是。
死者嘴角和鼻腔流出的血都被仔細擦拭幹淨了,啟開口,才能看到牙縫與口腔內殘留的血漬。
死者無法自己做到這些。
兇手仔細清理擺放屍體,似也在叮囑查案的人——
不要想錯了,他是我殺的。
張屏背向斜陽,凝望謝賦:“謝縣丞熟悉裘真否?”
謝賦從容地道:“下官之前甚少直接吩咐捕快做事。或他熟悉下官。”
張屏再問:“裘真以前是否企圖對你做過些反常的舉動?”
謝賦道:“下官不記得有。”
張屏繼續問:“謝縣丞再請仔細想一想,當真從未見過被人擺放在菜窖中的死者散某?”
謝賦深吸了一口混著土味兒的絨草氣息:“下官當真不記得見過死者散某。張大人若是懷疑什麽,請直言。”
“據目前證據所示。”張屏聲音與神情都沒有起伏,“本案的疑兇,先陳散某屍體與地窖,再擺放屍首於此地,都是為了讓某人看見。”
謝賦突然又想一聲長笑:“當世青天神斷府尹大人與王侍郎先後駕臨,張大人亦聲名遠播,或那案犯是想引起諸位大人注意,賣弄能耐。”
“或,他另有意圖。”
張屏依然維持著同一神情望著謝賦。
“謝縣丞是南方人?家鄉哪裏?是否曾居於兩江之地?”
謝賦渾身一顫,神色陡然寒厲。他扯了扯嘴角,啞聲一嗬:“張大人,你既已得知,就敞開了明說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