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歎口氣說道:“那就要看李巡撫的本事了,在本官看來,朝廷有點挺不住了。”


    李爍與曹德章二人聽完溫體仁的話後,都默然不語,因為二人心中明白,朝廷並不寬裕,在加上遼東天氣變暖,後金新一輪的進攻就要開始,日後朝廷的重心也會從陝西賑災轉變到遼東防線上,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局麵。


    一頓飯大家各有心思,了然無味。


    次日,李爍陪同從京而來的溫體仁到受災害最嚴重的府衙去巡視,田地裏麵的莊稼半死不活,過往百姓各個麵黃肌瘦,飽受滄桑,李爍心有不忍,但也無計可施,隻能吩咐下級官員,此次從長安府撥下來的糧款要全部用到賑災事宜,各級督查嚴格監督,若是有人動了一錢一米,嚴懲不貸,雖說如此,李爍也比誰都清楚,長安府的錢糧大多數來自朝廷的救濟,而朝廷所撥的錢糧又大多數來自於江南各省,江南各省若是不堪負重,或是遼東發生重大變故,那麽朝廷再也無暇顧及陝西,到時候,真正的考驗才算來臨。


    溫體仁在陝西呆了十天,除了第二天外出以外,都呆在長安府驛站之內,李爍便是心中有些不滿,也不好表露,奏章之中也絕口不提溫體仁失職之事,隻因溫體仁乃是機要司成立以來第一批機要大臣,若自己彈劾他,皇上臉麵無光,還在朝中得罪一個有權勢之人,得不償失。


    溫體仁迴到京師後,朱由檢便召見與他。


    乾清宮中,朱由檢坐在龍榻之上,手中翻弄著一本來自南京的奏章,奏章是南京知府史明瑞所上,奏章之中滿是訴苦之語,隻說南京城的糧食大多數都被朝廷運到了陝西,若是在這樣下去,隻怕會有民怨四起。


    朱由檢輕笑出聲,隨手把奏章仍在龍案上,正在這時,章功推門而入,半拱著腰走上跟前道:“稟奏皇上,溫體仁,溫大人奉命朝聖。”


    “讓他進來。”這幾個月,朱由檢感到由衷的疲憊,雖說此時朝廷上下依然吵得沸沸揚揚,但是新政還是推行下去了,機要司也按照自己的構想成立起來,可是局勢卻沒有像自己想象中的改變,陝西大災,朝廷束手無策。


    溫體仁入了大殿後,走到龍榻前,跪下身去:“微臣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說著朱由檢站起身來走到溫體仁身邊。


    剛站起身的溫體仁看到朱由檢走到自己身邊,莫名的緊張,隻因為陝西條件十分惡劣,自己整日呆在驛站之中,就算李爍邀請自己去府議事,自己也推辭不去,難不成是李爍在皇帝麵前告了自己一狀嗎?


    “溫體仁,此次去陝西,看法如何?”朱由檢根本就不知道溫體仁玩忽職守。


    “皇上,陝西形式嚴峻,微臣以為應做好其他打算。”


    “其他大算,是什麽打算呢?”聽到溫體仁對自己說這些話,朱由檢感到了一絲憤怒。


    “陝西大災,乃是天災,非人力可為,雖說朝廷積極賑災,可若是今年陝西大部顆粒無收,受災人數也過百萬,到時候,朝廷拿什麽賑災,人們都說,富戶家中有餘糧,但大災之年,深明大義的富戶又有多少,若是朝廷此時停止對陝西的賑災事宜,那麽陝西官府隻能撐上兩月之餘,到時流民四起,官府一定難以應付局麵,所以朝廷要多做打算,防止流民流出陝西境內。”此次前來麵見朱由檢,溫體仁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詢問了幕僚,又查了陝西的餘糧情況。他所提出的這個方案,是最合適不過的,這也是所謂的正人君子出不了也不敢出的主意,可就是這樣一席話,讓朱由檢雷霆大怒。


    “愛卿的意思朕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朝廷若是沒有能力賑災,就應該啟用大軍,封鎖整個陝西,斷了百姓的活路嗎?朕的皇宮那麽大,用度也十分大,就算朕每日一餐,也絕不會放棄陝西,溫體仁,朕告訴你,即便朝廷無力賑災,朝廷也絕不會下封鎖陝西全境的命令,朕不能斷了他們的活路,當然朕清楚,會有人造反,但朕不是元順帝,朕的大明也不會跟蠻夷建立的元國一樣不堪一擊。”朱由檢冷聲道。


    溫體仁聽到朱由檢的話後,驚慌失措,趕忙跪下身去,低頭不語。


    朱由檢深唿口氣擺擺手道:“你起來吧,朕有些孟浪了。”


    “微臣有罪,微臣有罪。”溫體仁真的害怕朱由檢對自己的看法由好轉壞。


    朱由檢深知現在在詢問溫體仁,他也沒有半點看法了,便揮手讓他退下。


    溫體仁退出大殿後,深唿口氣,正想抬步離開,便聽到背後有人喊自己,轉頭一看,才知是王承恩。


    溫體仁趕忙迎上前去,拱拱手笑道:“王公公。”


    王承恩滿臉嚴肅,擺擺手道:“溫大人,可否借一步說話。”


    溫體仁看著有些嚴肅的王承恩,心中一緊,點了點頭,跟著王承恩走到一僻靜之所。


    “溫大人,雜家讓你看個東西可好?”王承恩輕聲道。


    “公公,什麽東西?”


    王承恩看看周圍,從袖口中掏出一張書信,遞給了溫體仁。


    溫體仁接過後看了起來,臉色大變,看向王承恩道:“王公公,這信上所言,是誰說的,完全沒有這迴事。”


    “溫大人,有沒有這迴事,你我心中都非常清楚,這是在陝西的錦衣衛遞交上來的,我十分相信,我覺得皇上也會非常相信,作為機要大臣奔赴陝西,皇上對你那麽信任,便是讓你好好的去監督巡視,沒想到你去了十天,有九日呆在驛站之中,你說皇上知道了,會不會龍顏大怒。”王承恩冷笑著說道。


    溫體仁看了看王承恩,知道王承恩定是有什麽事情要讓自己去辦,若不是如此,這封書信自己定是看不到的,頓時沉下氣來,輕聲說道:“還望王公公替下官隱瞞一二,下官不勝感激。”


    “疏忽職守,更何況牽扯到了陝西,若是被皇上知道,定是會誤了前程啊。溫大人,您心懷天下,遲早會入內閣封侯拜相,若是因為這件小事,害了自己,那隻怕太不值當了,雜家也替溫大人不值,故雜家沒有把這封密奏交給皇上看,還有雜家也已經囑咐了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讓他也管住嘴。”


    溫體仁半躬下身道:“多謝王公公大恩。日後王公公若有差遣,下官一定竭盡全力去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