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保寧知府乃是劉國棟的胞弟,名劉國梁,當他得知有叛軍攻打保寧城的時候,也十分震驚,忙書信一封送往成都孫傳庭。


    孫傳庭得知有人造反,沒有慌亂,立即召集成都府的左布政使劉國棟,衛所指揮使高明義,四川總兵錢軍書,衛所指揮同知王讚過入府議事。


    五個人在孫傳庭的府中商議半天,做出了四條部署,第一條便是調集成都衛所六千餘士兵入保寧府,第二條便是下令讓保寧府各州縣提高警惕,第三條,嚴令保寧周圍府縣,實施戒嚴,嚴防叛賊流竄出保寧府,第四條,下令保寧府弄清楚民眾造反的起因,不過原因也在晚上的時候到了成都,那是因為官府下令捉拿王士性走漏消息。


    抓捕王士性的命令是孫傳庭親自下的,本是一個把柄,但劉國棟卻沒有想過用這條罪責去搞孫傳庭,相反還對於平叛,盡心盡力,前文說過,閹黨成員多是些務實派,劉國棟明白,孫傳庭的到來,就是來搶他的權,但事有輕重緩急,此時此刻,平叛才是最主要的事情。


    在保寧府發生造反的第二天黎明,成都府,錢軍書便已經整軍完畢,與午時出軍保寧府。


    而現在的保寧府局勢不容樂觀,王士性在保寧府的威望很高,舉旗造反,有眾多的百姓響應,叛軍從最初的兩千餘人,變成了將近五千人,當然最讓保寧府官府難以接受的事情是,這些烏合之眾竟然攻下了通江縣,並殺了縣令,首級懸掛於城牆之上,保寧府知府劉國梁得知消息後大怒不已,在知府衙門中招集兩名衛所千戶,與保寧守備胡均。


    三人來到知府衙門的時候,劉國梁便對著三人怒道:“叛賊攻下通江,斬了縣令,盡喪國威,你們三人立即領兵出征,把賊首王士性給本官抓來,本官要將他碎屍萬段。”


    “大人萬萬不可。”守備胡均忙開口勸阻。


    “有何不可。”劉國梁現在被怒火衝昏了頭腦,他沒有想到問題的關鍵。


    “大人,現在賊首王士性麾下有五千人,通江附近的州縣各地守軍不足五百人,就算加上衙役,衛所軍戶,也不過千人,王士性現在想拿下那一座縣城都十分簡單,我們保寧府守軍不足三千,若是想要拿下通江,隻能全部出動,在調集其他州縣的兵馬,即便拿下城池,也不能全殲叛賊,更會誤了現在的大好局麵。”


    “大好局麵,通江被叛賊拿下,你竟然說大好局麵?”


    “大人有所不知,若是這些叛賊四處流竄,擾民不說,勢力便會越來越大,我們官府想要剿滅他們,難度也會大大增加,若是他們攻下通江,我們官府沒有什麽表示的話,賊首王士性與從犯便會認為官府軟弱無力,掉以輕心,等到成都府的援軍到了以後,我們兵強馬壯,便可以在通江編織一個大網,一局破賊。”胡均苦口婆心的說道。


    胡均說完這些話後,劉國梁也冷靜了下來,雖然他是個讀書人,對於兵事不太了解,但他去熟悉四川的地形,若是這些叛賊被趕出了通江城,定會四處流竄,破壞秩序,在破壞與流竄的過程中,更會壯大自己,可若是他們死死圍在通江城,一舉破敵,便沒有了後顧之憂,也可以給朝廷一個交代。


    冷靜下來的劉國梁擺擺手詢問胡均道:“那你認為我們現在該做什麽,難不成什麽都不做,就等著成都的援軍到來。”


    “大人,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便是把王士性等人留在通江。”


    “如何把叛賊留在通江呢?”劉國梁疑惑的說道。


    “大人應該立即下令各州縣,讓他們整修軍備,緊閉城門,我們保寧城也要實行禁言,保寧府全府上下都要有一種如臨大敵的假象來迷惑叛軍。”胡均開口說道。


    “難不成叛賊王士性不是因為官府要抓他而造反,而是很早之前便準備造反了嗎,若不如此,即便我們製造假象,王士性也不會知道啊,。”劉國梁在這個問題上怎麽也想不明白,官府已經抓到了為王士性通風報信的衙役,據他透露,便是王士性得知消息後,才產生的反意,保寧府中各級官員都一致認為,王士性是被逼造反,根本就不存在事先謀反的可能。


    “大人您多慮了,王士性不可能事先造反,在我們保寧城也絕對不會有賊軍的細作,但大人您在想一想,王士性是神教的教首,在我們保寧府的信徒不下萬人,他在通江造反,一定還會有信徒去投奔他,這樣一來,我們還怕王士性不知道保寧府的情形嗎?”


    劉國梁采納了胡均的建議,如胡均所料,王士性由信徒嘴中得知了保寧府的情景。


    通江城縣衙大堂,五人正在大聲爭吵著。


    他們都是神教各個香壇的香主,他們現在爭論的焦點是留在通江,還是走出通江,向南繼續推進,三個人覺得應該留在通江,其他兩個香主卻覺得不宜久留,他們勢單力薄,若是留在通江的話,朝廷的援軍源源不斷,而自己手中的兵力隻有那麽大,遲早有一日,會被朝廷剿滅,不如趁著朝廷準備不足之際,繼續攻城,招收新的信徒來進入他們的造反大軍中,壯大自己,當然隻要是聰明人都會覺得通江不能留,可這群叛賊中大都數都看不透這些,而這股反叛勢力的底層信徒大都數都是通江的貧苦百姓,他們可不想背井離鄉,這也是為何王士性攻下通江後,對與是去是留的問題搖擺不定。


    正當五人爭吵的不可開交之際,王士性來到了大堂。


    五個香主立即安靜下來,對著王士性鞠了一躬,齊聲喊道:“救世主菩薩降臨世間,救贖萬民。”


    王士性身穿著一件說是道袍不是道袍,說是袈裟又不是袈裟的服飾,頭戴著一頂高高的帽子,在帽子中間繡有佛陀的圖案,他臉色有點發白,看起來還有那幾分仙氣,但隻要是個郎中,一眼便能看出這王士性臉色發白的原因是因為被酒色掏空了身體所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