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了之後,李國普便跟著章功去了養心殿。
而朱由檢也沒有召見任何官員,即便李爍的奏章已經入了京師,他也要先於李國普商討一二,才能拿到朝堂上麵議論。
李國普手中拿著奏章來到了養心殿,行禮之後,朱由檢便開口詢問道:“李國普,你手中拿著的可是李爍的上書?”
“啟稟皇上,正是陝西巡撫李爍的上奏。”李國普說完後,便雙手舉起遞給了身邊的章功。
章功拿到奏章後,又走到龍案前,遞給了已經迫不及待的朱由檢的手中。
奏章到了朱由檢的手中後,朱由檢卻顯得不再那麽急迫,因為他突然想明白一件事情,這奏章想必早早的就到了京師,這李國普卻壓了下來,意味十分明顯。
“李國普,想必你已經看過了奏章吧。”說著朱由檢把奏章放到了龍案上。
“微臣確實看過。”李國普如實迴答道。
“李爍奏章上都說了些什麽?”朱由檢已經不打算去看奏章了。
李國普看到朱由檢的舉動,便就清楚朱由檢已經看透了自己的把戲,並且心中十分不舒服。
聽完朱由檢讓自己說李爍的奏章時,也沒有耽擱,把李爍的奏章如實說了一遍,讓李國普驚訝的事情,從頭至尾,朱由檢的臉色沒有發生一點變化,依然是那麽鎮定。
稟報完後,朱由檢輕聲道:“李爍再提為張居正平反,朕該如何?”朱由檢以退為進,看樣子是把包袱扔給了李國普,可李國普也不是普通人,他當然知道朱由檢的用意,朱由檢詢問自己該如何辦,有兩個政治目的,一是恐嚇自己,首先在政治場上,有的時候希斯底裏不如保持沉默,如果此時朱由檢怒聲與李國普對話,那麽李國普作為內閣首輔,為了自己的名義,肯定不會退步,可若是皇帝保持沉默,給他一種無形的壓力,那麽李國普便會沉不住氣,事實上,現在已經起到了朱由檢想要的效果,而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如此大事,他對李國普說,朕該如何自處?這表明著朱由檢的政治態度,告訴李國普自己十分信任他,與黃立極不一樣,朱由檢希望,李國普代表的內閣能真正成為大明朝最高決策層,也能激勵李國普。
朱由檢問李國普,倒是讓李國普有些為難,他該怎麽說,又該怎麽做,心中惶恐,停頓一會兒說道:“此事幹係重大,微臣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去辦,不如先把奏章壓中不發,等到朝廷把京營出關的事情完成,騰出手腳,在來處理這件事情。”李國普沒有辦法,隻能這般說道,他知道自己說出這些話,雖然沒有錯誤,但會讓朱由檢心中不喜,可他也沒有辦法,若是自己在這養心殿中表示同意為張居正平反,那自己跟李爍一樣,都會成為百官攻伐的對象,如果一個處理不當,會與前幾日的黃立極一般,諸多罪名,強加於身,當然他也不全是為自己而想,他心中依然惦記著大明朝,新政,真的適合現在的大明朝嗎?
果不其然,朱由檢聽完李國普的話後,心中有些不痛快,當下冷冷的說道:“留中不發,難不成朕的李閣老遇到事情,就知道留中不發嗎?那朕要內閣何用,朕還希望李國普你能輔佐朕重現大明輝煌,現在看來,希望終成夢幻,你畏首畏尾,難成大事?朕又如何放心。”
朱由檢情緒變化雖然不是很大,但這些話卻讓李國普難以接受,這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質疑,或者是失望。
聽完朱由檢的話後,李國普有些沉不住氣,終於開口說道:“皇上,當微臣看到這封奏章的時候,不敢耽擱,立馬找來袁大人共同商議,我們二人雖想為張居正大人平反,但都清楚為張居正平反之後,新政就會成為內閣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微臣覺得,新政雖然能在神宗年間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在此時,卻不適合。”
朱由檢聽完李國普的話後,心中也十分滿意,他當然知道現在與神宗年間是不一樣的,現在這種局勢,隻能快刀斬亂麻,而為張居正平反後,若是照搬張居正擬定的新政實施,那國家絕對會亂,所有人都想錯了朱由檢的想法,他最需要的不是什麽新政,而是為張居正平反,這才是他的政治目的,為張居正平反後,便可名正言順的談變法圖強,新政的實施倒是成了次要。
“那李國普,你可同意為張居正平反?”朱由檢開門見山的說道。
作為帝王,朱由檢已經慣用了自己的威勢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若是過於軟弱,在大明朝這個特殊的政治體係中,絕對什麽事情都做不成。
到這個時候李國普才明白黃立極的苦衷,在黃立極當政的時候,有許多政治意見都與朱由檢不同,最後卻隻能服從帝威,心中定會十分憋屈,好像內閣首輔與永樂時期的一般,隻是個擺設,大事小事都要先要皇上同意,現在李國普正在麵臨著黃立極以前所經曆的局麵,心中自嘲道:“怪不得黃立極走的時候那麽幹脆。”雖然心中這麽想著,但李國普卻沒有一絲請辭的打算,像朱由檢這樣的君主在大明朝十分少見,他的性格強勢,權利心重,當然有些利處,也會有些弊端,利處是這樣的帝王勤政,並且想做的事情一定會做成,弊端便是,這樣的帝王有些狂妄,急功近利,而朱由檢給李國普的感覺便是這樣。
事到如今,李國普已經到了不能不表態的地步。
“微臣同意為張居正大人平反。但微臣希望皇上能為大局著想,緩緩圖之。”李國普無奈的說道。
“即是同意,你可有安排與統籌。”
“微臣才薄,還未做出安排,隻想著先於皇上商議後,在做打算。”李國普與黃立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但在麵對朱由檢的時候,他們的感受都是一樣的,被壓製的喘不上氣,自己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情,好像都是被皇帝逼著說的,逼著做的。
“既然你心中沒有章程,朕便對你說一說,有內閣通知京師各級官員,明日太和殿論政,把李爍的奏章在太和殿上當眾宣布,在太和殿中,李國普你可不要忘了今日在養心殿中你自己對朕說的話。”
“皇上,這,這有不妥之處吧,此時與蒙古聯盟還未落下帷幕,朝廷要在著手安排營軍出關之事,正值多事之秋,現在,在提為張居正大人平反,不是最佳時機吧。”聽到朱由檢明日便要論政,這李國普也忍不住氣勸告道。
希望書友能夠一如既往的支持,推薦收藏來之不拒感激涕零
而朱由檢也沒有召見任何官員,即便李爍的奏章已經入了京師,他也要先於李國普商討一二,才能拿到朝堂上麵議論。
李國普手中拿著奏章來到了養心殿,行禮之後,朱由檢便開口詢問道:“李國普,你手中拿著的可是李爍的上書?”
“啟稟皇上,正是陝西巡撫李爍的上奏。”李國普說完後,便雙手舉起遞給了身邊的章功。
章功拿到奏章後,又走到龍案前,遞給了已經迫不及待的朱由檢的手中。
奏章到了朱由檢的手中後,朱由檢卻顯得不再那麽急迫,因為他突然想明白一件事情,這奏章想必早早的就到了京師,這李國普卻壓了下來,意味十分明顯。
“李國普,想必你已經看過了奏章吧。”說著朱由檢把奏章放到了龍案上。
“微臣確實看過。”李國普如實迴答道。
“李爍奏章上都說了些什麽?”朱由檢已經不打算去看奏章了。
李國普看到朱由檢的舉動,便就清楚朱由檢已經看透了自己的把戲,並且心中十分不舒服。
聽完朱由檢讓自己說李爍的奏章時,也沒有耽擱,把李爍的奏章如實說了一遍,讓李國普驚訝的事情,從頭至尾,朱由檢的臉色沒有發生一點變化,依然是那麽鎮定。
稟報完後,朱由檢輕聲道:“李爍再提為張居正平反,朕該如何?”朱由檢以退為進,看樣子是把包袱扔給了李國普,可李國普也不是普通人,他當然知道朱由檢的用意,朱由檢詢問自己該如何辦,有兩個政治目的,一是恐嚇自己,首先在政治場上,有的時候希斯底裏不如保持沉默,如果此時朱由檢怒聲與李國普對話,那麽李國普作為內閣首輔,為了自己的名義,肯定不會退步,可若是皇帝保持沉默,給他一種無形的壓力,那麽李國普便會沉不住氣,事實上,現在已經起到了朱由檢想要的效果,而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如此大事,他對李國普說,朕該如何自處?這表明著朱由檢的政治態度,告訴李國普自己十分信任他,與黃立極不一樣,朱由檢希望,李國普代表的內閣能真正成為大明朝最高決策層,也能激勵李國普。
朱由檢問李國普,倒是讓李國普有些為難,他該怎麽說,又該怎麽做,心中惶恐,停頓一會兒說道:“此事幹係重大,微臣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去辦,不如先把奏章壓中不發,等到朝廷把京營出關的事情完成,騰出手腳,在來處理這件事情。”李國普沒有辦法,隻能這般說道,他知道自己說出這些話,雖然沒有錯誤,但會讓朱由檢心中不喜,可他也沒有辦法,若是自己在這養心殿中表示同意為張居正平反,那自己跟李爍一樣,都會成為百官攻伐的對象,如果一個處理不當,會與前幾日的黃立極一般,諸多罪名,強加於身,當然他也不全是為自己而想,他心中依然惦記著大明朝,新政,真的適合現在的大明朝嗎?
果不其然,朱由檢聽完李國普的話後,心中有些不痛快,當下冷冷的說道:“留中不發,難不成朕的李閣老遇到事情,就知道留中不發嗎?那朕要內閣何用,朕還希望李國普你能輔佐朕重現大明輝煌,現在看來,希望終成夢幻,你畏首畏尾,難成大事?朕又如何放心。”
朱由檢情緒變化雖然不是很大,但這些話卻讓李國普難以接受,這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質疑,或者是失望。
聽完朱由檢的話後,李國普有些沉不住氣,終於開口說道:“皇上,當微臣看到這封奏章的時候,不敢耽擱,立馬找來袁大人共同商議,我們二人雖想為張居正大人平反,但都清楚為張居正平反之後,新政就會成為內閣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微臣覺得,新政雖然能在神宗年間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在此時,卻不適合。”
朱由檢聽完李國普的話後,心中也十分滿意,他當然知道現在與神宗年間是不一樣的,現在這種局勢,隻能快刀斬亂麻,而為張居正平反後,若是照搬張居正擬定的新政實施,那國家絕對會亂,所有人都想錯了朱由檢的想法,他最需要的不是什麽新政,而是為張居正平反,這才是他的政治目的,為張居正平反後,便可名正言順的談變法圖強,新政的實施倒是成了次要。
“那李國普,你可同意為張居正平反?”朱由檢開門見山的說道。
作為帝王,朱由檢已經慣用了自己的威勢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若是過於軟弱,在大明朝這個特殊的政治體係中,絕對什麽事情都做不成。
到這個時候李國普才明白黃立極的苦衷,在黃立極當政的時候,有許多政治意見都與朱由檢不同,最後卻隻能服從帝威,心中定會十分憋屈,好像內閣首輔與永樂時期的一般,隻是個擺設,大事小事都要先要皇上同意,現在李國普正在麵臨著黃立極以前所經曆的局麵,心中自嘲道:“怪不得黃立極走的時候那麽幹脆。”雖然心中這麽想著,但李國普卻沒有一絲請辭的打算,像朱由檢這樣的君主在大明朝十分少見,他的性格強勢,權利心重,當然有些利處,也會有些弊端,利處是這樣的帝王勤政,並且想做的事情一定會做成,弊端便是,這樣的帝王有些狂妄,急功近利,而朱由檢給李國普的感覺便是這樣。
事到如今,李國普已經到了不能不表態的地步。
“微臣同意為張居正大人平反。但微臣希望皇上能為大局著想,緩緩圖之。”李國普無奈的說道。
“即是同意,你可有安排與統籌。”
“微臣才薄,還未做出安排,隻想著先於皇上商議後,在做打算。”李國普與黃立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但在麵對朱由檢的時候,他們的感受都是一樣的,被壓製的喘不上氣,自己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情,好像都是被皇帝逼著說的,逼著做的。
“既然你心中沒有章程,朕便對你說一說,有內閣通知京師各級官員,明日太和殿論政,把李爍的奏章在太和殿上當眾宣布,在太和殿中,李國普你可不要忘了今日在養心殿中你自己對朕說的話。”
“皇上,這,這有不妥之處吧,此時與蒙古聯盟還未落下帷幕,朝廷要在著手安排營軍出關之事,正值多事之秋,現在,在提為張居正大人平反,不是最佳時機吧。”聽到朱由檢明日便要論政,這李國普也忍不住氣勸告道。
希望書友能夠一如既往的支持,推薦收藏來之不拒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