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可信命令下發後,數千名兵士與衙役在官吏的帶領下,衝擊鄉紳的府邸,入了府邸後,二話不說直接抓人,在開封府內掀起了一場大風波。


    沒有同意交納糧食的富商鄉紳盡皆關入了府衙大牢,一時之間,開封府風雲變化,被抓的鄉紳家人坐在一起和議,後做出個決定,罷市,後帶領著仆人將近兩千人堵在知府衙門門口,而他們還在策劃著一場更大的風波,便是把城外的傭農全部喚進城來,這細細算來便超過了六萬人。


    若是過萬人擁堵在知府衙門門口,這對於吳可信的傷害可是致命的。


    故吳可信在收到被抓的鄉紳家人率領著仆人堵在知府衙門門口的時候,便意識到,這些人不怕事情鬧大,趕忙派發命令,各地縣衙,嚴禁轄區內的農民出境,後又給河南衛所指揮使寫信,讓他加派兵丁協同知府衙門渡過這次難關,因為他與衛所指揮關係極好,故也不怕他不派兵幫助自己,信發出去後,吳可信又做了一個部署,關閉開封府城門,一千士兵立即上城牆,刀劍擦得鋥亮,更甚者,城牆之上還有數十門火炮。


    開封府所有的官員對待這件事情都十分慎重,事情若是鬧大,朝廷怪罪誰都擔當不下來,故縣丞得到命令後,不敢大意,立即派人通知各鎮歲數大威望高的長者讓他們阻止傭農入城,更在各村鎮發出公告,公告上說:“軍需司購糧乃是聖旨,鄉紳聚眾鬧事,已是有謀反之嫌,爾等萬萬不能做那從逆之事,安生在家,事後若鄉紳為難爾等,官府為你們做主。”


    實際上這些傭農誰也幫著財主做事呢,隻不過財主有了許諾,若這次事成,租子會減少三成,這才讓老實的百姓心中有些活躍,看到官府的公告與長者的勸告,便有一部分人打消了念頭,可還有一大部分人心中惦記著這個便宜,越過官府在大道上麵設立的關卡,奔向開封城。


    吳可信在數百名衙役的保護下出了府衙大門,看著在外站立著的兩千餘人,心中卻毫無懼意。


    “你們想造反嗎?”吳可信大聲喊道。


    “皇上下旨購糧,聖旨上麵說的是願買願賣,你違抗聖旨,逼迫我們強征糧食,誰才是真的想造反?”人群中一個書生模樣的開口說道。


    吳可信指著說話的書生,怒道:“來人,把這個大言不慚的人給本官抓起來。”


    吳可信在開封府的威望很高,縱使前麵站著數千人,聽到吳可信的命令後,衙役也不遲疑,上前兩人便要拿下這名書生。


    衙役上前,如同在火藥桶中丟入一顆火星,人群瞬間激動起來,有數十名仆人自覺站在書生的身前,阻礙衙役拿人,兩名衙役推不開人群,隻能停住手腳,看向吳可信。


    吳可信看著這幅景象,冷笑一聲道:“本官看,你們真的要抗旨不尊,至朝廷法度與一紙空文,既然如此,本官也不能手下留情了。”吳可信深知,對待這種局麵,官府不能退步,不然以後開封官府的命令誰還聽從,甚至會鬧到舉國皆知,讓人效仿,這個後果吳可信承擔不了。


    書生也好不退步,大聲喊道:“吳大人好大的官威,這事鬧到禦前,不知皇上會認為誰至朝廷法度與一紙空文呢?為求政績,與民爭利,強買強賣,敲詐勒索,這都是吳大人今日所做之事,誰對誰錯,朝堂之上自有定論,皇上心中也有聖裁。”


    吳可信被這書生的巧嘴給氣的不輕,正當這時,一對兵士被調動過來,人數有一千三百多人,這也是開封府能夠調動的最多人馬了。


    這些兵士手持大刀,長槍,從四麵八方包圍過來,把兩千人給圍住了。


    鬧事的人看到兵丁來了,心中的膽氣也就軟了一分,人的本性便是這樣,誰也不想真的與官府對抗,這搞不好,可是要出人命的,即便搞倒了吳可信,把自己的性命丟了,那這買賣可就賠到了外婆家了,故在看到兵丁後,人群也不像之前那麽張狂,有許多仆人左右觀望,已有退意。


    吳可信又道:“現在本官在給你們一個機會,若是現在散去,本官可以不予追究,可若是還執迷不悟,本官便要拿人了。”


    吳可信的最後通牒以下,其中有許多鄉紳家人看吳可信的樣子,心中害怕,這吳可信可不是一般人啊,鬧不好真把自己丟盡大牢呢,當時便有鄉紳退出,帶領著他們的仆人出了兵士的包圍圈。


    不一會兒,便隻剩下不過八九百人。


    吳可信大聲道:“你們還不醒悟嗎?”


    書生道:“我們這些普通百姓,當然鬥不過官府,你便把我們全部人抓進大牢吧,吳可信,實話告訴你,我已經寫信給城外的傭農,讓他們入城,我家可有八千的傭農,我要看看你的知府大牢能不能放下那麽多的人,我還要看看禦史來了後,你又如何交代。”


    這名書生打錯了算盤,這吳可信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主,書生越逼他,他就越把事情做絕,故聽完書生的話後。


    吳可信指著書生道:“你們可知道,這是謀反大罪,聽令,給我把這些人先給毆打一頓,讓他們長長記性,打醒他們。”


    兵士得令後,可不管你們是不是有身份的人,上前便打,頓時哀嚎聲四起,有人反抗,也隻是被打得更重一些。


    衙役早就看那名書生不順眼,趁著大亂的時候,四名衙役上前拽著書生便打,為他們的知府大人出氣,不一會兒的功夫,書生便被打得遍體鱗傷,躺在地上,痛苦呻吟,已無剛剛的威風。


    實際上這些留下來的鄉紳家人根本不會想到吳可信會下這樣的命令,不然早就退出了,可此時後悔卻以來不及了。


    毆打一會兒,吳可信才讓其住手,下令把這些人全部關入大牢,通報其家人,要定案問罪。


    當然開封城中許多普通百姓目睹了這一切的發生嗎,摻雜其中的還有來自京師的錦衣衛李世超。


    李世超看著這一切的發生,心中不由想到:“這吳可信有些膽量,也算是一能臣,我一定稟奏駱指揮,讓他如實奏請皇上,為他請功。”李世超跟隨田爾耕許久,也是個聰明之人,雖然沒有見過朱由檢,但卻從田爾耕的口中得知皇帝的為人,對待這些敢作敢當的臣子,朱由檢是打心眼裏喜歡,故這件事情朱由檢知道後,定不會生氣,反而有些高興。


    從開封府各地一湧而來的傭農共計三萬人趕到開封府城牆下後,再也不敢向前一步,因為站在他們麵前的是五千餘名士兵,這些人都是衛所指揮使急令從附近調集的軍馬,為的便是阻止傭農入城。


    一名千戶騎在高頭大馬上,看著來自各縣的傭農大聲喊道:“若誰敢再向前一步,格殺勿論。”


    兵士聽到千戶的話後,齊聲喊道:“退。”並往前走了一步。


    傭農心生懼意,不由得往後退了一步。


    兩方人對峙一會兒後,最後這些傭農選擇了退步,即便能減少租子,但拿著性命去拚,也太不值了。


    實然這些傭農不清楚,即便他們一擁而上,這些兵士也不敢動刀劍,在來的時候,帶隊的千戶便囑咐過,若是動了刀劍,傷了百姓,性質就已經變了。


    不好意思,今天兩更不了了,今天準備簽約的事,寫著大綱呢,還望書友們多多見諒,也望書友能夠支持一下,給我的簽約錦上添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