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也沒有敷衍王承恩的意思,實際上按照政治的發展,內閣製是個超時代的產物,把內閣定為全國政令的發布策劃地,絕對會形成良好的政治環境,不過為了防止內閣首輔對皇權的威脅,軍權必須交由皇帝統轄,朱由檢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夠製定一個既有利與皇室又有利於普天下黎民的政治格局。


    現在最需要的事情是有一個一心為民為國的官員成長起來,而對於李爍,朱由檢有很大的期待。


    王承恩站起身後,朱由檢問道:“李爍出京了嗎?”


    “駱指揮傳進話來,他已經送李大人出京了。”


    “哎,對於這個吳可信,朕該如何處置呢?奏章又該怎麽辦。”


    “皇上,老奴認為奏章必須批示嘉獎一番。”


    朱由檢知道王承恩是為了自己好,自己一旦嘉獎通告,那各地必會祥瑞盡出,不明真理的民眾也會受到蠱惑,認為當今皇帝是個難得一見的明君,此事有利有弊,利處是被蠱惑的民眾會忠於朝廷與皇帝,弊處卻是讓助長官員的這種作風。朱由檢必須做出選擇。


    細想了一會兒後,朱由檢提筆在奏章上麵寫了些嘉獎的話,後說道:“待會你去內閣走一趟,日後這些抱祥瑞的折子不要再遞給朕,讓他們自行處置。”


    王承恩點了點頭道聲遵旨。


    朱由檢從龍案上起身,走到門前,輕聲說道:“李爍,一路走好。”


    朱由檢猛然轉過身來不帶一絲生氣的說:“傳魏忠賢。”


    王承恩看著朱由檢臉色一變,就知道這次傳魏忠賢,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替皇帝去傳魏忠賢了,他的末日終於到了。


    魏忠賢得到皇帝傳召的旨意後,心裏麵也像明鏡一般,整理好行裝後,便跟著傳旨的小太監一同去了養心殿。


    養心殿中除了朱由檢外空無一人。


    魏忠賢進入養心殿後,兩名太監關閉了殿門。


    魏忠賢跪倒在地,說道:“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輕聲說道:“平身。”


    魏忠賢站起身來後道:“不知皇上召見老奴,所謂何事?”


    “魏公公,您年事已老,司禮監公務繁忙,朕不忍讓你過度勞累啊。”朱由檢臉上沒有絲毫的情緒變化。


    魏忠賢也知趣,說了聲:“老奴下去後,便請辭。”


    “魏公公入宮多年,可曾念過家鄉。”


    “老奴願離京迴鄉,此生絕不在踏入京師一步。”魏忠賢死氣沉沉的說道。


    朱由檢站起身,走到魏忠賢身邊道:“先帝所賜的丹書鐵劵,不知魏公公保管可好。”這句話已有殺意,魏忠賢聽的明明白白,這皇帝是想要了自己的性命,但魏忠賢卻不想那麽早死。


    “先帝賜予老奴的丹書鐵劵被老奴供與居所,每日上香,不敢損壞。”魏忠賢知道若是再退,隻能一死。


    朱由檢輕輕一笑道:“魏公公,先帝賜給你的丹書鐵劵你可要好好保管,難免一日會用的上。”


    魏忠賢沒有說話。


    “可丹書鐵劵赦免死罪,但不赦免謀逆之罪啊。”


    “皇上此話何意?”


    “有人說崔呈秀謀逆,便是你指使的。”


    “皇上有何證據?”


    “幾日後將被淩遲處死的楊寰,崔應元等人便是證據。”


    “他們指證老奴謀逆?”


    朱由檢歎口氣道:“朕雖年幼,但心裏麵卻明白的緊,朕登基,這普天之下最不舒坦的便是魏公公你了,若是沒有你的指使,崔呈秀他敢謀逆嗎?”


    “老奴冤枉,老奴從未做出謀逆之事。”魏忠賢爭鋒相對的說道。


    朱由檢道:“魏公公啊,你是先帝最親近的人,朕不想動手拿你,若你還能看破此時的朝局,自縊吧,讓朕給先帝留份薄麵,也讓公公你走的痛快些,留些好名聲。”


    朱由檢不想再與魏忠賢做什麽口舌之爭,直接開門見山,讓魏忠賢自己選擇,若是不自殺,憑著朱由檢此時的權勢,在安排一場嫁禍輕而易舉。


    魏忠賢終於忍不住氣了,他怒聲說道:“皇上就這麽容不下老奴嗎?”


    “不是朕容不下你,是此時的大明朝容不下你,你放心,你死後,朕會厚葬與你,九千歲的稱唿,朕也不會給你拿下,日後你還是大明天啟年間的九千歲。”


    魏忠賢歎口氣道:“老奴懂皇上的意思了,老奴必死無疑,唯一的選擇,是如何去死。”


    朱由檢沒有說話,就這麽看著魏忠賢。


    魏忠賢沒有請安行禮,轉過身去,緩慢的朝殿外走去,背影蕭瑟,朱由檢看著也有些於心不忍,但他明白,想要重造大明盛世,日後的不忍之處還多著呢,魏忠賢是第一個因此送命的人,而日後卻會有千千萬萬個人因為忤逆朝廷的新政被殺抄家,這隻是開始。


    朱由檢閉上眼睛,輕聲說道:“朕隻能如此。”


    傍晚的時候,朱由檢得到太監的稟報,魏忠賢死於住所,死因不明。


    朱由檢當即下旨,魏忠賢對國家有功,理應厚葬,並昭告天下,但私下麵,朱由檢卻找到了駱養性,讓他秘密清查魏忠賢的家產,並充入內庫,不過這種事情上不了台麵,朱由檢下了封口令,參與的錦衣衛不能在外胡說嗎,為了不讓駱養性大肆貪汙,朱由檢又讓王承恩一旁監視,也算是對駱養性的一種無聲警告。


    但是魏忠賢的死對於民間影響極少,隻是有些官僚感到處境堪憂,惶惶度日。


    魏忠賢死後三日,楊寰,崔應元,田吉等人被推上了囚車。


    沿途圍觀百姓極多,數千人錦衣衛押運,各司衙門的衙役站與兩邊,以防有百姓阻攔了囚車。


    百姓們看著囚車上的楊寰等人指指點點。


    有個老者說:“開封府那邊都說,皇上登基那天,金龍盤旋,祥瑞兆國,沒成想,這幾個逆臣串通崔賊,意圖謀反,害了皇上,這樣不忠不義的人,活該有此下場。”


    一個年輕的讀書人輕聲說:“他們為何要謀反呢?”


    這句話剛說,便被一旁的同窗製止住,他小聲對同窗說:“你不要命了,大庭廣眾之下敢如此說話。他們謀反,客氏經過刑部定罪,證據確鑿,萬萬不可問些混賬的話後,不然被衙役下了大獄,悔之晚矣。”


    這名讀書人聽到還要下大獄,嚇了一跳,趕忙閉嘴。


    朱由檢坐於龍案之前,看著奏章,一個小太監進來通報,淩遲之刑已經完成。


    聽完小太監的話後,朱由檢擺擺手讓小太監退下,自己站起身來,歎口氣。


    李爍也在今日到了陝西西安,他在半路之上便聽聞了魏忠賢身死的消息,他忽然有一種感覺,魏忠賢的今日,可能是他明日的下場,但他毫無畏懼,人終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而他選擇的路,便是後者。


    到了西安後,在當地官吏的安排下住進了整治一新的巡撫府衙,百名錦衣衛也住進了府衙,負責保護李爍的安全,而府衙附近又有兩處駐兵所,是專門保護巡撫所用。


    當李爍踏進西安後,他知道屬於他的曆史已然來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