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入宮中後,朱由檢就一直扮演者賭徒的角色,在乾清宮中對著田爾耕說的那些話是賭博,賜給魏忠賢丹書鐵卷是賭博,而此時試探孫承宗的態度也是一場賭博,每次賭博都是決定著整個國家的命運,而一直促使著朱由檢做政治冒險的事情就是他手中無可用之人,說白了,此時的朱由檢就是個空殼皇帝,若是朱由檢掌控了京師所有的兵力,控製了整個朝廷,他便從賭徒變成了莊家,穩操勝券。


    孫承宗看著朱由檢,朱由檢也盯著孫承宗,君臣對視無語。


    孫承宗此時的內心也極度的興奮,若朱由檢真如他自己所說的一般堅決,那麽中興大明有望,自己也將成為於謙那般的中興之臣,在換取大明朝一百年的盛世,想著這些孫承宗感覺到了熱血沸騰。


    孫承宗重新跪下恭恭敬敬的說道:”老臣願輔佐皇上重現洪武永樂之盛世。“洪武永樂是大明朝兵力最強大的時期,孫承宗說了兩個時期便就是認同了朱由檢的觀點。


    朱由檢大笑出聲,扶起孫承宗後,道:”有孫大人輔佐,大明何愁不興。“


    不知不覺中曆史已經發生了改變,孫承宗本來將會在崇禎二年出山,那時候,袁崇煥被殺,他的部下棄京師不顧,趕迴遼東,孫承宗出山便是安撫遼東將士,防止嘩變,可見當時孫承宗在軍中的威望。


    兩人在平台上聊了許多的國家大政,遼東防務,兩人聊了將近三個時辰後,孫承宗才出皇宮。


    至於朱由檢,在接見過孫承宗後,不知從哪裏迸發出了一股豪氣與自信,身上帝王威儀也日益增加。


    平台召對結束後,朱由檢便去了周皇後那裏,又與周皇後聊了許久。


    中途有很多次朱由檢都像個小孩子般放聲大笑,看著朱由檢這副樣子,周玉鳳也覺得十分開心,皇上緊張太久了,此時能夠放鬆一下,對龍體也是有好處的,夜晚的時候,朱由檢沒有留宿,一個人迴了乾清宮,隻因為朱由檢認為女色終會把自己的雄心壯誌慢慢抹平,到了那時候,還是逃脫不了萬歲山自縊的命運。


    三日之後,大明朝將有兩件大事情要宣布。


    在這三日之內,朱由檢也沒有閑著,在全國各地換了六位總兵,分別是天津衛總兵,大同總兵,潼關總兵,成都總兵,鳳陽總兵,與宣府總兵,其中最重要的三個位置便是天津衛總,宣府與鳳陽。


    鳳陽乃是朱元璋的老家,政治意義重大,朱由檢可不想讓李自成在鳳陽隨意進出,故鳳陽絕對不能像上個時空中一樣被造反的人隨意進出。


    天津衛是拱衛北京的一道最重大的軍事力量,若是京中有何變故,那天津衛便成了馳援最快的軍隊。


    宣府,無需多言,乃是九邊重鎮之一,意義可見一般。


    這六個地方的總兵之位,在聖旨下去後,並沒有受到閹黨的反彈,這也是魏忠賢的一種讓步。


    至於這六地的總兵人選,朱由檢也不太清楚他們的為人稟性,能不能行軍打仗,隻是觀看兵部的考核選拔而出,最起碼有一點可以證明的是這六人與閹黨沒有多大的關係,不然憑著資曆戰功也能熬上總兵之位,明朝總兵的職位是有些分別的,邊關一城總兵,便能統轄上萬人,而宣府,大同,天津衛總兵,這三處才是重中之重,這三處拱衛京師,東西唿應,即便總兵沒有私自調兵出擊的權利,可被閹黨之人控製的話,那麽難免會在日後倒閹的政治風波中增加一絲不確定性。


    此時,朱由檢選擇的不是有武力,又能行軍打仗的將軍,隻要有一個條件滿足,朱由檢便會把此人提拔起來,那便不是閹黨。


    魏忠賢的默認,閹黨的退步,讓朱由檢的手掌慢慢伸向了軍隊。


    四日後,大朝會開始。


    太和殿中,朱由檢著龍袍,坐於龍座之上,看著包括魏忠賢孫承宗在列的文武百官跪著,心中有些豪氣,隻待過了今日,自己便能一步步向魏忠賢進逼,而魏忠賢隻能一步步後退,直到看到背後的萬丈深淵。


    “平身。”


    文武大臣聽到皇帝說話,都站起了身。


    朱由檢看著大臣,輕聲說道:”前幾日平台召對,朕與孫承宗孫大人相聊甚歡,自認為孫大人對於邊關之事極為了解,而遼東後金之亂,乃是我大明朝最大的禍患,朕不得不重視,前幾日孫大人答應朕願意出山助朕一臂之力,徹底平定邊患。”


    在列的有許多閹黨成員,聽完朱由檢的話都不由看向了站在前列的魏忠賢,隻不過此時的魏忠賢卻低著頭,魏忠賢不說話,閹黨成員也知道魏公公的心思,竟然沒有一個人出言反對,至於那些文官清流,心中多少有些幸災樂禍,終於有人能在閹黨手中搶奪權利了。


    ”王體乾,你宣旨吧。“朱由檢看著平靜的大殿,滿意的點了點頭,他知道這事情已經定下了,聖旨一旦頒發,眾臣也不得不遵命而行,自己為孫承宗爭取到了道義的至高點,至於到了下麵如何搶權,朱由檢卻幫不了孫承宗了,不過朱由檢認為,孫承宗憑著多年在遼東的資曆,根本不需要自己幫助,而事實也是如此。


    就算袁崇煥見了孫承宗,隻怕也要喊上一聲老師吧。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今邊關後金禍亂,朕每日思量,幸孫承宗故全大義,願附遼東,即日起朕欽命孫承宗為武英殿大學士,遼東經略,總督遼東軍政大事。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遼東將士,若有違抗軍令者,也可先斬後奏。“


    從聖旨看來,孫承宗的職位並不高,若嚴格來說,隻是個從二品官員,可這道聖旨卻賦予了孫承宗極大的權利,因為有五城兵馬司的存在,這從二品的遼東經略比兵部尚書還有實權。


    魏忠賢聽著孫承宗的任命,頭依然沒有抬起,仿佛今日這朝堂之事與他毫無關係,可其餘的閹黨成員卻在也忍不下去了,遼東經略,賜封尚方寶劍,以後整個遼東隻怕就隻有孫承宗一人說話管用了,閹黨便無從下手,這樣一來,閹黨的核心利益便受到了威脅。


    崔呈秀出列道:”皇上,遼東乃重中之重,若是賜封尚方寶劍,賦予便宜行事之權,隻怕會誤了邊防大事。“


    ”崔尚書是覺得朕的這道聖旨有何不對嗎?“


    ”兵部統轄全國軍馬,臣為兵部尚書之職,絕無忤逆陛下之意,隻是職責所在。“


    ”尚書大人真是憂國憂民的國家忠良啊。既然如此,朕也不好獨斷超綱,魏公公,你認為朕的這道聖旨可有不妥之處。”朱由檢把皮球踢給了魏忠賢。


    聽完朱由檢的話,崔呈秀心中大定,他認為是因為新帝登基,魏忠賢不好在像以前一樣那麽總攬政事,故才有些低調,不過在麵對這些危害到自己根本利益的事情麵前,他絕對不會在退讓,不過崔呈秀想錯了,此時魏忠賢的核心利益所在,是朱由檢即將頒發的第二份聖旨。


    “老奴認為邊關之事,關乎社稷安危,理應慎重。”魏忠賢此話一說出口,閹黨的成員無不鬆了一口氣,隻要魏公公出口,他們這些閹黨成員便會拚命的阻止,到時候便能逼迫皇帝收迴聖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明末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道古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道古風並收藏重生明末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