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君長寧這邊想著是不是要把那件事戳穿,但轉念一想便覺得不好,如果這位趙明德大人是個心胸開闊還好,說不得惦記著他一份救命之恩,但如果是個小肚雞腸,誰知道會不會反過來覺得丟了麵子,心裏頭記恨。
此次前往秦關,君長寧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他雖然也看過一些風土人情小誌,但到底隻是紙上談兵,再說人家書上也大部分樂意講一些江南美景,誰無聊到那窮苦潦倒邊疆去。所以到時候少不得依靠本地人出生趙明德。
估計皇帝也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並沒有用失職之罪將趙明德下了大牢。但他一個外來著,還是年輕嘴上無毛小子,誰知道趙明德心中服氣不服氣。再想遠一些,他一個同知沒事,倒是知州直接殉職了,裏頭有沒有貓膩也不知道。不是君長寧以己度人,而是將一切都要考慮清楚。
所以眼下看來,不管趙明德是不是個心懷叵測,首先還是要交好,不然除非他直接把人宰了,不然到了地方人家一個地頭蛇想要給他下絆子那機會可多得是。再有一個,張大虎現看起來對他似乎挺有好感,但好感可不能當飯吃,真出事時候誰知道會如何,張大虎難道一定就會站他這邊。
君長寧一番心思倒是也有必要,畢竟張大虎如果真是個憨實老實人,真不能坐到指揮使位置。雖然一開始他是用性命拚出來軍功,但後來坐得穩穩當當也是事實,就是前後左右給他下絆子,愣是沒有抓住他什麽把柄。這其中一來是張大虎確實沒有什麽不好愛好,第二點也正是因為他雖然老實,卻是個謹慎性子。
卻不料君長寧這邊還沒有打算過去套近乎,那邊趙明德卻帶著幾分笑意走了過來,首先就是深深一鞠躬,君長寧連忙伸手要扶住,這位趙大人臉上閃過一絲笑意,卻還是紮紮實實行了禮:“大人不必為難,屬下這一禮卻是為了當日救命之恩,如果沒有大人好心救助,恐怕來不及趕到京城報告秦關之事,屬下便要客死異鄉了。”
君長寧心中微微一動,再看那趙明德眼神,倒是坦坦蕩蕩,看起來貌似謙謙君子,君長寧微微一笑,扶起那人說道:“趙大人客氣了,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倒是不知那時候趙大人身負重任,若是知曉話,少不得害得送上一程。”
趙明德聽見這話卻哈哈大笑起來,再看君長寧時候就帶著幾分興味,他也是沒想到自己當初救命小恩人,會是科狀元郎,是因緣巧合成了自己頂頭上司,不過瞧著這個少年郎倒是沒有那些書生意氣,加願意放□段跟那位指揮使交好,雖然年紀是太年輕了一些,也不知道對秦關老百姓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
“此時對君大人是舉手之勞,對我而言卻是雪中送炭。”趙明德又指了指身下馬屁,倒是有幾分不好意思說道,“當時我卻是過分了,後來到了京城便病了大半個月,再想去找恩人時候倒是不得法,誰知道倒是機緣巧合,這裏遇到了大人。”
君長寧微微帶著幾分笑意,心中也明白他這話肯定帶著幾分水分,如果真有心找自己話,怎麽可能一直找不到。但這個人說話時候倒是落落大方,就像是原本就該是這樣樣子,君長寧心中有幾分忌憚,這樣人要是朋友自然好,要是敵人話可是大麻煩,嘴上卻隻是笑道:“我瞧著這駿馬大人身邊倒是加精神,可見確實是寶劍配英雄。不如就送予大人,也算是一樁美談。”
君長寧卻不知道,趙明德話倒是真,當初他踏進京城就找門路麵聖,其中遇到困難不足為外人道,等終於做完了這些事情立刻就大病了一場。偏偏他一來沒錢,二來也沒權沒勢,哪個願意幫他做事情,一來二去就把事情耽擱了。等他終於康複時候,科舉也已經塵埃落定,君長寧騎馬遊街事情自然也就沒趕上。
趙明德倒是不知道君長寧已經將他看錯了幾分,心中還想著這個小少爺看起來嬌嬌嫩嫩,為人處世倒是有幾分老練,至少知道籠絡人心,他心中還記得之前恩德,想著到時候自己少不了相幫,也期盼這個君長寧是有幾分真本事,給秦關老百姓有幾分生機。
兩個人各有各心思,但至少表麵上看起來倒是其樂融融,旁邊張大虎聽不太懂他們官司,但也知道這兩位沒有鬧起來,這對大家自然都有好處。雖然出發之前皇帝意思,那就是全部聽君長寧,但狀元郎畢竟年紀小,誰知道會不會想不通抽風,到時候他也得攔著不是。
現這兩位關係好,至少不會到了那邊鬧分裂不是,他們三個人其實就是一條繩上螞蚱,要是秦關不好話,誰都別想得了好處去。趙明德還好,他老家就秦關,那邊待上一輩子也無所謂,但君長寧肯定不行,真要是那樣話君家可不得哭死。再有一個張大虎,他還想著迴來娶媳婦照顧老娘呢。
君長寧左思右想平衡相互關係,一路上事事親力親為,跟一群士兵倒是慢慢拉攏了關係,讓他們見識到這位有文化狀元郎似乎也挺好親近,重要是這位從來不會看不起他們,對軍中事情也不會貿貿然發表意見。而齊家這時候倒是發揮了作用,這位比他家少爺加容易融入這個大環境,很就跟下麵人打成一團。
君長寧到底是上麵官員,不得不有些忌諱,如果真對待他們跟朋友一般無二話,反倒是會被看低。齊家出現倒是讓他鬆了口氣,既讓他跟軍隊關係緊密了一些,又不會過於親密反倒是礙手礙腳,從而讓他以後施展不開。
這邊君長寧一切順利,那頭君家卻差點沒鬧了一個底朝天。原來收到自家小少爺如今是個狀元郎消息時候,那君家上上下下那叫一個高興,君老爺愣是沒有守住辦了幾天流流水宴,全寧邑人都知道了君家小玉郎如今加出息了,上門提親人能把門檻都踏斷了。
張氏心中得意,生活裏頭是沒有半點不滿意了,雖然還是覺得那顧家丫頭有些配不上自家十郎,但到底君長寧走之前給她透了氣,就是君老爺也說為人斷然不能背信棄義,所以還是將那分不滿壓了下去,隻等著過些日子就去下聘。
不說君老爺張氏,就是那九個已經出嫁姑娘都覺得麵上有光,君家就是再富貴畢竟也是商戶,平日裏出去交際時候,那些個官太太管小姐什麽,總是對她們有幾分不屑。這會兒君長寧卻是給他大大爭了氣,她們現可是狀元郎姐姐了,還有誰敢看不起,還有誰敢誰君家是暴發戶沒學問。
誰知道順堂日子沒過幾天,君長寧第二封信就如同晴天霹靂,直接把君家給炸了。原本滿臉笑容君老爺張氏看了信齊齊喘不過氣來,張氏直接撅了過去,如果不是齊嬤嬤機靈,可得摔一個跟頭,齊嬤嬤心中暗道不妙,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但肯定跟小少爺有關。
張氏一個不好,君老爺倒是沒辦法隻能硬撐著,等請來大夫一看隻說是受驚過度,肝火旺之類話,張氏悠悠醒了過來,想到之前看到內容頓時悲從中來,大聲哭道:“我可憐十郎,怎麽就遇上了這樣事情,誰家狀元郎不是進翰林院,怎麽偏偏讓他去了秦關,這一去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啊……”
君老爺雖然也心中悲痛,但好歹還有一些理智,一把捂住張氏嘴,讓齊嬤嬤將人都趕了出去,才歎了口氣說道:“別說這話,聖上命令,難道十郎還能抗旨不成,就是抱怨也是不能,被別人聽了去還以為我們對聖上心懷怨恨,反倒是給十郎惹禍。”
君老爺知道張氏平生疼愛重視就是兒子,一聽這話果然停止了哀嚎,隻是一雙眼睛帶著說不出悲意,秦關是什麽地方,就是她一個足不出戶婦人也是知道,十郎去了那邊一來一迴都得大半年,其中是要吃足了苦頭,想到自己嬌養了這麽多年兒子現處境,張氏真是恨不得自己也跟了去。
君老爺早些年走南闖北,倒是知道不少事情,對這件事看法雖然跟張氏大同小異,卻比她多了幾分踏實:“你先放下心來,十郎是皇帝派去知州,還有一萬名官兵,秦關雖然貧苦,難道還能委屈了他。”
話雖如此,君老爺心中也是擔心,兒子小時候身體差得很,幾乎是養不大,後來雖然身體漸漸調養好了,但畢竟底子虛,這些年都是精心調養著。現倒是好,去了秦關這地方別說是藥材什麽,就是吃都跟不上,兒子少不得要吃一些苦頭。君老爺咬了咬牙卻說道:“早些年我有往秦關那邊走過商,等過些天收拾一番,我再去走一次,也能看看十郎好不好。”
張氏聽了這話是大驚,連忙拉住他說道:“你以為自己還是小夥子嗎,哪裏能吃得了當年苦,你也不是說十郎如今好好,有官兵保護著他,但你不同,誰知道會遇到什麽事情,若你因為十郎出了事情,等將來他迴來可不得自責,打消了這個念頭。”
君老爺也知道以自己身體恐怕是走不了遠路,兩人商量了一番,隻準備派了家裏頭可靠管家去走一趟,一來是可以走邊疆皮革生意,二來自然是為了家裏頭寶貝兒子。等兩人商量定了,張氏又露出幾分苦澀來:“十郎信中隻說不知歸期,怕耽誤了顧家閨女,讓她自行婚假,我家十郎這般好,她就是等幾年也是應該。”
張氏這話卻是犯了執拗,君老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事情,就是他們家願意顧家也不能夠讓女兒等一個不知道多少年吧。再說兩家壓根就沒有定親呢,不過是口頭上約定罷了。他倒是覺得十郎說有道理,又勸了張氏一迴。
張氏到底是通透太太,等迴過神來就知道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雖然心中還有些別扭,到底是拿著東西去了顧家。顧家那邊卻還沒有接到消息,見她臉色不對心中暗道莫非看錯了人,君長寧京城另有了苗頭。
等張氏將當初信物拿出來,兩個顧氏夫人都是麵色大變,大顧氏一拍桌子就要發怒,卻見張氏倒是先哭開了,等聽明白了事情,心中也是一聲咯噔,她對君長寧向來也是看好,即使不做女婿也是丈夫學生不是,誰知道現卻被派往秦關。
張氏顧家又是哭了一場,再看顧氏表情就知道,她肯定是不能讓女兒等著十郎迴來,心中又有些怨恨,她家十郎當初高中狀元時候,可也從未想過退婚,現倒好,不過是去秦關幾年,顧家就不想讓閨女等著了。又一想十郎這一去不知道多少年,顧家倒是情有可原,但心中到底是有些不忿,如果不是十郎來信提了,自家老爺又是堅持,張氏自己肯定是不會先主動來說。
顧氏心中歎了口氣,看張氏表情便知道她肯定不是自願來退信物,少不得是十郎主意,心中對那無緣分女婿是多了幾分好感。但君長寧這一去到底不知道多少年,若是一兩年自家閨女自然是能等得,但若是七八年話,玉荷還不成了老姑娘,以後十郎就算是迴來了,玉荷那都等成昨日黃花了。
再說顧氏心中,男人哪有不貪鮮,就是自家老爺也就是那麽迴事兒。君長寧畢竟是血氣方剛少年郎,現好歹也是個知州,秦關也是一手遮天大官了,難道還能一直守身如玉不成。那邊又沒有長輩管著,到迴來說不定已經有了庶子庶女了,那自家閨女嫁過去可就是現成娘了。
顧氏心中考慮再多,卻不知道顧玉荷一心傾慕君長寧,之前又知道兩家暗地裏已經訂了親,甚至上次知道君長寧高中狀元時候,張氏可是滿臉笑容說過,隻等挑一個好日子就過來下定。她心中早就把自己當成了君長寧未過門媳婦兒,這次見張氏上門,心中便知道肯定是長寧有事,便偷偷藏了後頭偷聽。顧氏知道女兒心思,對她這樣行為倒是沒有阻止。
如果君長寧是背信棄義,被京城花花世界迷花了眼睛,另找了一個高門高戶媳婦,顧玉荷固然會傷心欲絕,但後肯定也就妥協了,畢竟她還能讓君長寧迴頭不成。但這會兒聽見了事情始末,知道那人並不是嫌棄自己,隻因為被派往秦關怕耽誤了自己才有退親一事,心中頓時又甜又澀。
顧玉荷聽著自家母親有答應意思,再也忍不住從後頭走了出來,兩眼含淚跪倒下來,隻朝著顧氏和張氏磕了頭,開口說道:“母親,君夫人,玉荷雖然不是讀書人,卻也知道信義二字,父親已經為我跟十郎定下了親事,那我這輩子生就是君家人,死也是君家鬼,絕不會因為十郎一時困境而退親另嫁,還請母親答應。”
顧玉荷一番話下來,差點沒讓顧氏也厥過去,她也知道玉荷對那君長寧一直心生愛慕,原本兩人有婚約自然是好,但現卻成了大麻煩。一看張氏有意動臉色,連忙上前一步將顧玉荷拉懷中說道:“傻姑娘,你君家大哥也是怕耽誤了你花期,才好心好意讓人退親,你若是如此話,豈不是辜負了他一片好心。再則夫妻之間也得講究一個緣分。”
顧玉荷哪裏聽得進去,隻咬緊牙關認死理,後直接說道,顧氏要是想讓她二嫁話,她寧願自己絞了頭發去當姑子,也絕對不肯對不起君家。一番話下來,顧氏毫無辦法,隻恨自己讓這傻丫頭聽了這段話去,不然話她肯定能找到借口讓她答應下來。現倒好,這張氏也不再說退親話,直接摟著顧玉荷大哭,倒像是她們才是母女倆。
有顧玉荷決絕,張氏原本心中就有幾分不願,後這親事自然就沒有退成。卻說故事拿自己女兒沒辦法,自從發生了這件事,顧玉荷隻把自己鎖房中,似乎君長寧一輩子不迴來,她也是要守住活寡樣子。
顧氏無法,苦口婆心話勸了一大簍子,顧玉荷隻聽不鬆口,要是來硬,她直接就拿了剪子絞頭發,弄得顧氏一點辦法都沒有。後隻好去找了顧庭興,將這件事情一說,誰知道顧庭興聽了女兒誌願不但不心疼,反倒是讚揚了一番,隻說女兒要是不願意話不要去逼迫,竟像是要讓她一直等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於是,狗血誤會從此開始~~~
此次前往秦關,君長寧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他雖然也看過一些風土人情小誌,但到底隻是紙上談兵,再說人家書上也大部分樂意講一些江南美景,誰無聊到那窮苦潦倒邊疆去。所以到時候少不得依靠本地人出生趙明德。
估計皇帝也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並沒有用失職之罪將趙明德下了大牢。但他一個外來著,還是年輕嘴上無毛小子,誰知道趙明德心中服氣不服氣。再想遠一些,他一個同知沒事,倒是知州直接殉職了,裏頭有沒有貓膩也不知道。不是君長寧以己度人,而是將一切都要考慮清楚。
所以眼下看來,不管趙明德是不是個心懷叵測,首先還是要交好,不然除非他直接把人宰了,不然到了地方人家一個地頭蛇想要給他下絆子那機會可多得是。再有一個,張大虎現看起來對他似乎挺有好感,但好感可不能當飯吃,真出事時候誰知道會如何,張大虎難道一定就會站他這邊。
君長寧一番心思倒是也有必要,畢竟張大虎如果真是個憨實老實人,真不能坐到指揮使位置。雖然一開始他是用性命拚出來軍功,但後來坐得穩穩當當也是事實,就是前後左右給他下絆子,愣是沒有抓住他什麽把柄。這其中一來是張大虎確實沒有什麽不好愛好,第二點也正是因為他雖然老實,卻是個謹慎性子。
卻不料君長寧這邊還沒有打算過去套近乎,那邊趙明德卻帶著幾分笑意走了過來,首先就是深深一鞠躬,君長寧連忙伸手要扶住,這位趙大人臉上閃過一絲笑意,卻還是紮紮實實行了禮:“大人不必為難,屬下這一禮卻是為了當日救命之恩,如果沒有大人好心救助,恐怕來不及趕到京城報告秦關之事,屬下便要客死異鄉了。”
君長寧心中微微一動,再看那趙明德眼神,倒是坦坦蕩蕩,看起來貌似謙謙君子,君長寧微微一笑,扶起那人說道:“趙大人客氣了,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倒是不知那時候趙大人身負重任,若是知曉話,少不得害得送上一程。”
趙明德聽見這話卻哈哈大笑起來,再看君長寧時候就帶著幾分興味,他也是沒想到自己當初救命小恩人,會是科狀元郎,是因緣巧合成了自己頂頭上司,不過瞧著這個少年郎倒是沒有那些書生意氣,加願意放□段跟那位指揮使交好,雖然年紀是太年輕了一些,也不知道對秦關老百姓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
“此時對君大人是舉手之勞,對我而言卻是雪中送炭。”趙明德又指了指身下馬屁,倒是有幾分不好意思說道,“當時我卻是過分了,後來到了京城便病了大半個月,再想去找恩人時候倒是不得法,誰知道倒是機緣巧合,這裏遇到了大人。”
君長寧微微帶著幾分笑意,心中也明白他這話肯定帶著幾分水分,如果真有心找自己話,怎麽可能一直找不到。但這個人說話時候倒是落落大方,就像是原本就該是這樣樣子,君長寧心中有幾分忌憚,這樣人要是朋友自然好,要是敵人話可是大麻煩,嘴上卻隻是笑道:“我瞧著這駿馬大人身邊倒是加精神,可見確實是寶劍配英雄。不如就送予大人,也算是一樁美談。”
君長寧卻不知道,趙明德話倒是真,當初他踏進京城就找門路麵聖,其中遇到困難不足為外人道,等終於做完了這些事情立刻就大病了一場。偏偏他一來沒錢,二來也沒權沒勢,哪個願意幫他做事情,一來二去就把事情耽擱了。等他終於康複時候,科舉也已經塵埃落定,君長寧騎馬遊街事情自然也就沒趕上。
趙明德倒是不知道君長寧已經將他看錯了幾分,心中還想著這個小少爺看起來嬌嬌嫩嫩,為人處世倒是有幾分老練,至少知道籠絡人心,他心中還記得之前恩德,想著到時候自己少不了相幫,也期盼這個君長寧是有幾分真本事,給秦關老百姓有幾分生機。
兩個人各有各心思,但至少表麵上看起來倒是其樂融融,旁邊張大虎聽不太懂他們官司,但也知道這兩位沒有鬧起來,這對大家自然都有好處。雖然出發之前皇帝意思,那就是全部聽君長寧,但狀元郎畢竟年紀小,誰知道會不會想不通抽風,到時候他也得攔著不是。
現這兩位關係好,至少不會到了那邊鬧分裂不是,他們三個人其實就是一條繩上螞蚱,要是秦關不好話,誰都別想得了好處去。趙明德還好,他老家就秦關,那邊待上一輩子也無所謂,但君長寧肯定不行,真要是那樣話君家可不得哭死。再有一個張大虎,他還想著迴來娶媳婦照顧老娘呢。
君長寧左思右想平衡相互關係,一路上事事親力親為,跟一群士兵倒是慢慢拉攏了關係,讓他們見識到這位有文化狀元郎似乎也挺好親近,重要是這位從來不會看不起他們,對軍中事情也不會貿貿然發表意見。而齊家這時候倒是發揮了作用,這位比他家少爺加容易融入這個大環境,很就跟下麵人打成一團。
君長寧到底是上麵官員,不得不有些忌諱,如果真對待他們跟朋友一般無二話,反倒是會被看低。齊家出現倒是讓他鬆了口氣,既讓他跟軍隊關係緊密了一些,又不會過於親密反倒是礙手礙腳,從而讓他以後施展不開。
這邊君長寧一切順利,那頭君家卻差點沒鬧了一個底朝天。原來收到自家小少爺如今是個狀元郎消息時候,那君家上上下下那叫一個高興,君老爺愣是沒有守住辦了幾天流流水宴,全寧邑人都知道了君家小玉郎如今加出息了,上門提親人能把門檻都踏斷了。
張氏心中得意,生活裏頭是沒有半點不滿意了,雖然還是覺得那顧家丫頭有些配不上自家十郎,但到底君長寧走之前給她透了氣,就是君老爺也說為人斷然不能背信棄義,所以還是將那分不滿壓了下去,隻等著過些日子就去下聘。
不說君老爺張氏,就是那九個已經出嫁姑娘都覺得麵上有光,君家就是再富貴畢竟也是商戶,平日裏出去交際時候,那些個官太太管小姐什麽,總是對她們有幾分不屑。這會兒君長寧卻是給他大大爭了氣,她們現可是狀元郎姐姐了,還有誰敢看不起,還有誰敢誰君家是暴發戶沒學問。
誰知道順堂日子沒過幾天,君長寧第二封信就如同晴天霹靂,直接把君家給炸了。原本滿臉笑容君老爺張氏看了信齊齊喘不過氣來,張氏直接撅了過去,如果不是齊嬤嬤機靈,可得摔一個跟頭,齊嬤嬤心中暗道不妙,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但肯定跟小少爺有關。
張氏一個不好,君老爺倒是沒辦法隻能硬撐著,等請來大夫一看隻說是受驚過度,肝火旺之類話,張氏悠悠醒了過來,想到之前看到內容頓時悲從中來,大聲哭道:“我可憐十郎,怎麽就遇上了這樣事情,誰家狀元郎不是進翰林院,怎麽偏偏讓他去了秦關,這一去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啊……”
君老爺雖然也心中悲痛,但好歹還有一些理智,一把捂住張氏嘴,讓齊嬤嬤將人都趕了出去,才歎了口氣說道:“別說這話,聖上命令,難道十郎還能抗旨不成,就是抱怨也是不能,被別人聽了去還以為我們對聖上心懷怨恨,反倒是給十郎惹禍。”
君老爺知道張氏平生疼愛重視就是兒子,一聽這話果然停止了哀嚎,隻是一雙眼睛帶著說不出悲意,秦關是什麽地方,就是她一個足不出戶婦人也是知道,十郎去了那邊一來一迴都得大半年,其中是要吃足了苦頭,想到自己嬌養了這麽多年兒子現處境,張氏真是恨不得自己也跟了去。
君老爺早些年走南闖北,倒是知道不少事情,對這件事看法雖然跟張氏大同小異,卻比她多了幾分踏實:“你先放下心來,十郎是皇帝派去知州,還有一萬名官兵,秦關雖然貧苦,難道還能委屈了他。”
話雖如此,君老爺心中也是擔心,兒子小時候身體差得很,幾乎是養不大,後來雖然身體漸漸調養好了,但畢竟底子虛,這些年都是精心調養著。現倒是好,去了秦關這地方別說是藥材什麽,就是吃都跟不上,兒子少不得要吃一些苦頭。君老爺咬了咬牙卻說道:“早些年我有往秦關那邊走過商,等過些天收拾一番,我再去走一次,也能看看十郎好不好。”
張氏聽了這話是大驚,連忙拉住他說道:“你以為自己還是小夥子嗎,哪裏能吃得了當年苦,你也不是說十郎如今好好,有官兵保護著他,但你不同,誰知道會遇到什麽事情,若你因為十郎出了事情,等將來他迴來可不得自責,打消了這個念頭。”
君老爺也知道以自己身體恐怕是走不了遠路,兩人商量了一番,隻準備派了家裏頭可靠管家去走一趟,一來是可以走邊疆皮革生意,二來自然是為了家裏頭寶貝兒子。等兩人商量定了,張氏又露出幾分苦澀來:“十郎信中隻說不知歸期,怕耽誤了顧家閨女,讓她自行婚假,我家十郎這般好,她就是等幾年也是應該。”
張氏這話卻是犯了執拗,君老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事情,就是他們家願意顧家也不能夠讓女兒等一個不知道多少年吧。再說兩家壓根就沒有定親呢,不過是口頭上約定罷了。他倒是覺得十郎說有道理,又勸了張氏一迴。
張氏到底是通透太太,等迴過神來就知道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雖然心中還有些別扭,到底是拿著東西去了顧家。顧家那邊卻還沒有接到消息,見她臉色不對心中暗道莫非看錯了人,君長寧京城另有了苗頭。
等張氏將當初信物拿出來,兩個顧氏夫人都是麵色大變,大顧氏一拍桌子就要發怒,卻見張氏倒是先哭開了,等聽明白了事情,心中也是一聲咯噔,她對君長寧向來也是看好,即使不做女婿也是丈夫學生不是,誰知道現卻被派往秦關。
張氏顧家又是哭了一場,再看顧氏表情就知道,她肯定是不能讓女兒等著十郎迴來,心中又有些怨恨,她家十郎當初高中狀元時候,可也從未想過退婚,現倒好,不過是去秦關幾年,顧家就不想讓閨女等著了。又一想十郎這一去不知道多少年,顧家倒是情有可原,但心中到底是有些不忿,如果不是十郎來信提了,自家老爺又是堅持,張氏自己肯定是不會先主動來說。
顧氏心中歎了口氣,看張氏表情便知道她肯定不是自願來退信物,少不得是十郎主意,心中對那無緣分女婿是多了幾分好感。但君長寧這一去到底不知道多少年,若是一兩年自家閨女自然是能等得,但若是七八年話,玉荷還不成了老姑娘,以後十郎就算是迴來了,玉荷那都等成昨日黃花了。
再說顧氏心中,男人哪有不貪鮮,就是自家老爺也就是那麽迴事兒。君長寧畢竟是血氣方剛少年郎,現好歹也是個知州,秦關也是一手遮天大官了,難道還能一直守身如玉不成。那邊又沒有長輩管著,到迴來說不定已經有了庶子庶女了,那自家閨女嫁過去可就是現成娘了。
顧氏心中考慮再多,卻不知道顧玉荷一心傾慕君長寧,之前又知道兩家暗地裏已經訂了親,甚至上次知道君長寧高中狀元時候,張氏可是滿臉笑容說過,隻等挑一個好日子就過來下定。她心中早就把自己當成了君長寧未過門媳婦兒,這次見張氏上門,心中便知道肯定是長寧有事,便偷偷藏了後頭偷聽。顧氏知道女兒心思,對她這樣行為倒是沒有阻止。
如果君長寧是背信棄義,被京城花花世界迷花了眼睛,另找了一個高門高戶媳婦,顧玉荷固然會傷心欲絕,但後肯定也就妥協了,畢竟她還能讓君長寧迴頭不成。但這會兒聽見了事情始末,知道那人並不是嫌棄自己,隻因為被派往秦關怕耽誤了自己才有退親一事,心中頓時又甜又澀。
顧玉荷聽著自家母親有答應意思,再也忍不住從後頭走了出來,兩眼含淚跪倒下來,隻朝著顧氏和張氏磕了頭,開口說道:“母親,君夫人,玉荷雖然不是讀書人,卻也知道信義二字,父親已經為我跟十郎定下了親事,那我這輩子生就是君家人,死也是君家鬼,絕不會因為十郎一時困境而退親另嫁,還請母親答應。”
顧玉荷一番話下來,差點沒讓顧氏也厥過去,她也知道玉荷對那君長寧一直心生愛慕,原本兩人有婚約自然是好,但現卻成了大麻煩。一看張氏有意動臉色,連忙上前一步將顧玉荷拉懷中說道:“傻姑娘,你君家大哥也是怕耽誤了你花期,才好心好意讓人退親,你若是如此話,豈不是辜負了他一片好心。再則夫妻之間也得講究一個緣分。”
顧玉荷哪裏聽得進去,隻咬緊牙關認死理,後直接說道,顧氏要是想讓她二嫁話,她寧願自己絞了頭發去當姑子,也絕對不肯對不起君家。一番話下來,顧氏毫無辦法,隻恨自己讓這傻丫頭聽了這段話去,不然話她肯定能找到借口讓她答應下來。現倒好,這張氏也不再說退親話,直接摟著顧玉荷大哭,倒像是她們才是母女倆。
有顧玉荷決絕,張氏原本心中就有幾分不願,後這親事自然就沒有退成。卻說故事拿自己女兒沒辦法,自從發生了這件事,顧玉荷隻把自己鎖房中,似乎君長寧一輩子不迴來,她也是要守住活寡樣子。
顧氏無法,苦口婆心話勸了一大簍子,顧玉荷隻聽不鬆口,要是來硬,她直接就拿了剪子絞頭發,弄得顧氏一點辦法都沒有。後隻好去找了顧庭興,將這件事情一說,誰知道顧庭興聽了女兒誌願不但不心疼,反倒是讚揚了一番,隻說女兒要是不願意話不要去逼迫,竟像是要讓她一直等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於是,狗血誤會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