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莘莘迴帳篷後, 謝栩派人來傳了個話。
說是她一路千裏迢迢奔波而來, 這幾天就好好在帳營裏歇歇。
顧莘莘“哦”了一聲, 表示知道了。
夜裏, 顧莘莘果然留在營地,她的確累了, 一頭紮進營帳便會了周公。
倒是某人, 雖然進了自己的帳子, 對於心上人的到來,表麵上故作正經, 實際激動得大半晚都未睡,時不時就出帳子,看看心上人帳營的方向。
翌日,顧莘莘起得很早, 她不是主動起的, 是被吵醒的, 天不亮就聽到軍隊裏的號聲,督促士兵們晨起操練。
顧莘莘練聲擾醒, 帶著阿翠一起, 遙看軍營。
按照規定, 女眷不允許在軍營裏晃蕩,是以顧莘莘的帳子紮在軍營外,而軍隊的練武場, 亦有一大圈柵欄圍著, 顧莘莘以不打擾軍營的方式, 隔著一段距離觀看。
這是她第一次來到軍營,感受新奇,那一頂頂望不到頭的帳營,宛若荒灘上拱起的巨大菌菇,後麵便是碩大的練武場,一隊隊、一列列士兵或拿刀槍劍棍,或赤膊雙拳上陣,嘴裏喊著“唿哈嘿吼”操練口號,蔚為壯觀
而待謝栩天亮後找到小女子時,就見這一幕,顧家主仆趴在柵欄上看著漢子們的操練。
軍營裏每一天的規律是,每日天不亮軍號口令便會響起,士兵們晨起操練,謝栩是參議,無需操練,但他向來律己,每日會找個無人之地,操練一陣子,一則強身健體,順帶鍛煉下剛剛恢複的手臂,二則精進拳腳功夫,自顧莘莘追隨他來了如此荒袤又危險的境地後,他的危機與責任感愈發強烈,小女子千裏迢迢奔赴他,他自得護她周全。是以他今日淩晨就起,遠比士兵操練更早,操練兩個時辰後,待天光大亮,小女子也該起了,他才脫下汗濕的衣物,換了身幹淨的,準備喊小女子起床,帶她去吃早飯。
不想,小女子的帳營是空的,找了一圈發現人在這。
那練武場裏不少男人脫了衣物,健碩的胸肌在晨光中撒著汗滴,阿翠羞得不敢看,可她的主子顧莘莘卻趴在柵欄上,看得津津有味,隻恨不能點評幾句,讓前來尋她的謝栩驚愕了半晌,這小女子永遠不同常人。謝參議當然是不喜心上人瞧其他男人的,便拉著顧莘莘哄勸道“去吃飯吧,再不吃冷了。”
吃早飯的時間到了,大部隊停止操練,奔向食舍的帳篷,打了早飯兩兩三三隨地而坐,露天而食。
普通士兵都是大鍋飯,大多是麵疙瘩湯之類,謝栩是參議,夥食比尋常士兵好一些,但也沒好到哪去,隻是疙瘩湯裏多了幾片肉。
想起顧莘莘過去在京裏的精致夥食,再看看這大碗裏粗糙的疙瘩湯,謝栩過意不去,囑咐小書童日後打飯,就將自己碗裏的肉全挑給顧莘莘。
吃過早飯,謝栩帶著顧莘莘去四周轉轉。
也是到了這時,顧莘莘才頓悟卜鏡過去的內容
謝栩帶她離開軍營,往北的方向走遠不少,一直走到北部的一個小山丘,眼前畫麵畫風一變
在營地時,有軍營的駐紮,放眼望去,視野大多是深綠色帳篷,以及邊關百姓為了防風沙種的一些樹木,雖然三三兩兩,稀稀拉拉,但連著軍營看起來,荒漠上多少有些斑駁的綠色。
而走到北邊山丘往下看,放眼全是黃沙,沒有任何綠色,風一吹起來,黃沙如妖魔般在空中肆虐,若不是謝栩叮囑顧莘莘圍著麵紗,怕是要吃一嘴的沙。
她在現代看過電視上關於北方的沙塵暴,那會她覺得很是可怖,而此刻的漠北,比電視上的沙塵暴更為嚴重,整個畫麵全是黃的,砂礫砸得人生疼,沙塵的厚重甚至讓人看不到遠方的事物,遠比大霧的模糊更可怕。
而這個畫麵,便是當初卜鏡一次次顯示的畫麵,那會她每次卜問謝栩,卜鏡便顯示發黃朦朧不清的場景,她以為卜鏡出了問題,然則不是,卜鏡的意思是指,謝栩在漠北,風沙巨大,但人沒有什麽意外
可惜那會她對漠北沒有切身體會,故而看不懂畫麵內容。
如今,兩人並肩站在沙漠上,這是顧莘莘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望沙漠,風塵漸漸停下來後,終於能看清眼前的景象,頭頂是烈日與蒼穹,眼前的金色沙地綿延到視線的極致,一望無際,而沙是流動的,但凡有風刮過,便像一隻無形的手,推動著沙礫一層層往前滾動,構成一幅巨大的不斷變幻的,壯觀的沙畫。
顧莘莘遙望往遠方,忽然問“那邊,是不少柔然人的地盤”
謝栩頷首。
這片大漠背後,柔然大軍的城池便駐紮在那,虎視眈眈。
一瞬有如臨戰場的悲壯感,這片沙漠,是土地,亦是戰場。它是黃沙,日後亦可能被鮮血染就。
兩人不禁心緒凝重,直到風沙再次唿嘯而來,吹得臉皮生疼,謝栩擔心吹傷了顧莘莘,帶她迴大營。
叫顧莘莘詫異的在後麵,中午迴去吃飯,依舊是麵疙瘩湯。
夜裏,仍舊麵疙瘩湯。
顧莘莘望向謝栩,沒有說話,眼神的意思很明顯,“你們每頓都吃這個”
謝栩默然,這裏條件艱苦,水源稀少,平日吃穿用度都不夠,更別提什麽蔬菜水果,食物多是麵製品,能喝上一口麵疙瘩湯就算不錯了。
顧莘莘不敢想象子弟兵們怎麽過來的,難怪他們一個個表情怠倦可不,顧莘莘看子弟兵們操練了一天,大多人臉上,千篇一律的疲憊與麻木,沒有尋常軍營裏的精神奮勇謝栩瞧出顧莘莘的意思,亦是默然。
軍隊的麵貌他早就發覺,作為參議,他不能決定軍隊的大方向,隻能以參謀的方式勸誡主將,且勸誡進言的不止他一個,但主將程峰愛聽不聽,他們這些協助的副將跟參議很是無奈。
而說曹操曹操到,幾人圍著帳營吃麵疙瘩時,軍營守衛處一匹快馬過來,品相一看便知是匹良駒,上頭坐得不是別人,正是主將程峰,程峰個頭魁梧,頗有些武將的氣魄,可他並未將這種氣魄運用在刀劍與軍隊上。傍晚打馬歸來,不知去了何處,懷裏摟著個美人,看模樣是個少數民族的美人,美人在馬上眸光流轉吃吃笑,他跳下馬,將美人打倒橫抱,徑直走進帳裏,老遠,帳子傳來兩人的嬉戲聲。程峰還隔著帳子對親衛喊“去,給我切兩斤牛肉,燙一壺好酒”
顧莘莘看呆了,部隊裏允許冠冕堂皇的帶女人入帳過夜嗎何況,他還是頭領,這麽當著下屬跟軍隊的麵,天未黑便縱情聲色,會不會過分了還有,他的夥食比起普通的麵疙瘩,異常的奢侈啊
再看謝栩跟小書童的表情都很淡然,仿佛司空見慣。
末了謝栩道“快吃吧,吃完就休息,不然夜裏冷。”
顧莘莘來到這,發現除了氣候、吃食的惡劣外,早晚溫差亦是個嚴峻的問題,顧莘莘在現代讀書時,聽過異域邊疆的一句俗語“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這裏環境類似,除了沒有西瓜。早晚,尤其是半夜裏分外冷,零下十來度,風很大,空氣幹燥,雖不是中原的濕冷,但寒風吹進人身體,能將皮膚吹幹裂出血裹著軍大衣也沒什麽用,士兵們穿著厚大衣瑟瑟發抖比比皆是。
所幸顧莘莘帶了羽絨服與羊毛衫,勉強挨過夜裏的寒凍。可白天又是另一番景象,尤其是午時,烈日當空,黃沙飛舞,溫度可以漲到三十度,早晚溫差相隔四十度,天氣十分極端。
一到夜裏,軍隊不會操練,早早讓士兵們進帳休息,避免人員戶外凍傷。
是以,一吃過晚飯,謝栩便催促顧莘莘進帳,不止如此,她的帳子裏,謝栩還命人多送了幾床厚厚的氈毯。
顧莘莘自是怕冷的,很快去了帳裏。
厚厚的帳篷隔開了寒風,顧莘莘滾在軟綿綿的榻上,暖和而舒坦。
迷迷糊糊正要睡,一旁阿翠突然說了個話題,“主子,我怎麽覺得謝大人對你”
阿翠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謝大人是不是對你有意思
阿翠這話憋了兩天,原本她不敢這般想,可昨天小姐來軍營時,謝栩直接將她抱起來,抱得緊緊的,邊關風俗她不懂,擱中原可是肌膚之親,畢竟男女授受不親
顧莘莘聽到這話想了會,她是個現代人,倒不會把一個擁抱等同於肌膚之親,但謝栩昨天的舉動的確有些出格。
彼時顧莘莘也是詫異的,她又不是個木頭,對阿翠的想法,她有在心底懷疑過,可今日一整天,他又對自己規規矩矩的,他帶著她熟悉環境,去了不少地方,始終以禮相待,並未逾越半分。
而且因為她的到來,謝栩對外說是自己的遠方表妹,軍營裏知道她是謝參議的小表妹,皆對她客客氣氣。
她私下聽到有人好奇自己的身份,偷偷八卦,說這位小表妹莫非是謝大人的情妹妹甚至越傳越離奇,說兩人在家鄉已親上加親,定了親雲雲若說謝栩真對她有點什麽,態度便會比較曖昧,不想謝栩沒有,還禁止軍隊裏如此謠傳。
再加上謝栩昨夜的舉動,曾有一瞬他抬起手,像是想搭上她,但最後他又將手收迴去了這讓顧莘莘更加琢磨不透謝栩的態度,莫非是自己多想了,謝栩初見她來時,太過激動才將她抱了下朋友之間太久沒見,激動之餘擁個抱不是不可以。
顧莘莘不是喜歡庸人自擾的人,思來想去,想不明白,被子一蒙,睡去了。
帳外冷風瀟瀟,吹得牛皮帳篷唿唿作響,巧得很,同一時間,謝家主仆也在說這件事。
入夜,照說謝栩該迴營休息,但自顧莘莘來了後,他夜裏總要起來幾次,圍著顧莘莘的帳子轉幾圈,確認沒什麽意外情況,才能踏實。
小書童跟在後麵,主子的一腔心意沒人比他更清楚,再看看主子及自己身上的穿戴,亦是心緒翻湧。
顧莘莘此次來邊疆,馬車上載了不少家當,來之前,她並未料到邊關如此寒冷,饒是如此,她仍帶了許多冬季的衣服,卻大多是給主子的。謝栩從京城來,乃是罪臣的身份,隨身沒帶什麽物品,衣物大多是部隊分配的,而顧莘莘一來,不僅給他帶了不少生活用具,還帶了好些衣物,有禦寒的皮裘、羊絨衣,還帶了不少她自製的羽絨服,小書童跟著受惠,除了笨重死沉的軍中棉襖外,總算有了輕薄又保暖的衣物。
除此外,顧莘莘還帶了書籍、筆墨紙硯等文墨用品,堪稱貧瘠邊關的稀罕物,就是怕謝栩在邊疆缺乏精神食量,難熬時光。
別說謝栩,便連作壁上觀的小書童,內心暖如春。
他幹脆建議“主子,加油君對您真沒話說,要不,在這就把事定下來吧”
難得遇到如此情深義重的女子,趕緊把握,將事挑明了,禮辦了,對雙方都好,且能讓顧莘莘名正言順留在邊疆。
謝栩遲遲不語。
小書童忍不住催道“少爺”
謝栩歎氣,“你以為我不想嗎”他指向這茫茫的大營,除了主將的大營裏尋歡作樂的聲音,其他營帳死氣沉沉,透出輾轉反側的哀歎。
其實,從昨日相見以後,他在歡喜之下擁抱了她,後來漸漸地,理智又占了上風。
這是一支被貶出城的隊伍,放逐此處,是為了牽製大陳朝的主戰場,往前看,麵對著柔然人的十萬大軍,往後退,京城山高水遠,當權者從未打算他們能活著迴去,甚至早就計劃好了犧牲他們。
這裏局勢過太危險,每個人都無法對自己的未來做出保證。他連自己的性命都無法保證,又怎敢拉著她進這莫測深淵
況且,這邊關的情況惡劣如斯,他又怎舍得她陪著他一起受苦。
謝栩這一刻的心理,如此矛盾。
“罷了,先這樣吧。”謝栩道“往前走走再看。”
正如謝栩所擔憂的,顧莘莘的確不適合邊關的氣候。
這並非矯情,初從中原來的人,尤其是南方人,乍來這種荒漠,水土不服,身體不適,是本能的反應,便連軍隊的糙爺們都得好久才能適應。
而顧莘莘在努力適應了幾天後,一個沒忍住,再次流了鼻血,比路上那迴更嚴重,好久沒有止下來,流得衣裙上血跡斑斑,謝栩忍著心疼給她用了偏方才止住,還找了軍醫來。
白胡子的老軍醫也沒什麽辦法,這屬於氣候問題,並非疾病,在現代可以放個加濕器,擱古代完全沒辦法,末了老軍醫說“多喝水,多吃蔬菜瓜果,看能不能有所緩解。”便走了。
老軍醫走後,顧莘莘憂傷的想,這荒漠上水都是珍寶,哪裏來的蔬菜瓜果啊
不想幾日後的早上,謝栩來她帳子,將她裹嚴實點,跟自己出去一趟,還命阿翠一起隨身服侍。
出去顧莘莘想,去哪啊。
謝栩什麽都沒說,隻將她帶著往軍營外走,一直走到前幾天他帶她去的那片荒漠沙丘,滿天滿地沙漠黃沙的地方。
接著忽聽黃沙漫天傳來悠悠鈴聲響,來了一隊駱駝,謝栩往駱駝一指“上去吧”
“啊”顧莘莘一愣。
謝栩道“這大漠不好走,連馬匹也跑不動,隻有駱駝最靠譜,上去吧,去我們要去的地方。”
片刻後,顧莘莘坐在了高高的駱駝上。
她騎馬的次數不少,騎駱駝卻是生平頭一次,與騎馬截然不同,駱駝是緩慢而高大的,比騎馬更穩定,視野更為開闊,尤其是悠悠的駝鈴聲響,頭頂是驕陽與藍天,一步步踩過黃土沙漠,別有一番異域風味。
不過顧莘莘更好奇的是,謝栩要帶他去哪,問他,他也不說,隻神秘的笑笑,騎著最前的駱駝領路。
這般走了半小時,直到遠遠看見一片朦朧的綠色,謝栩往前方一指,“看。”
“那是什麽呀”顧莘莘納悶,又在黃沙漫天裏走了一段距離,眼前景物越發開闊,終於能看清,顧莘莘“哇”出了聲。
原來這大漠裏除了大陳與柔然,還有別的國度。
穿越黃沙飛揚而酷熱的沙漠,眼前竟是一大片綠植與水源,像是傳說中的綠洲,還蓋有各式各樣的房屋,不斷有穿著異域特色服侍的男女老少進進出出。
顧莘莘看呆了,謝栩笑著道“這是月城,不屬於我們大陳朝,也不屬於柔然,它像一個世外桃源,獨立於兩國之間。”
從地理位置上講,這片大漠之中,柔然人在北邊,大陳在南邊,中間極小塊的麵積便是月城。
荒漠裏竟有如此避世之地,顧莘莘很驚訝。
隨後謝栩便領著她進城,月城雖好,但入城不易,月城人是少數民族,長相頗類似現代的維吾爾族,金發藍眸,肌膚如雪,對比顧莘莘幾人的墨發黑眼,區別明顯。
如今大陳與柔然關係緊張,夾在中間的月城兩頭吃緊,要知道,月族人能保留自己的這塊祖地,本就是夾縫中得來的。
當年,大陳朝也曾與柔然爆發過一場戰爭,月城地理位置特殊,剛好處於兩者的連接點,誰得到它,等同得到遏製對方咽喉的要塞,雙方都在拉攏月城,但月城誰都不想投靠,為了自保,便向雙方發出承諾,它永遠保持獨立,不傾向、不投靠任何一方。
這性質頗像現代社會二戰時期的瑞士,在國際上保持永久中立。
眼下,大陳與柔然的關係再次緊張起來,月城的地理位置再次陷入微妙,為了維護祖地,或是預防邊疆兩國的細作借月城刺軍情,月城實行嚴格的通行政策,外鄉人進入得有通行令。這物什很難弄到,謝栩顧念著顧莘莘的身體,找人費了大工夫才弄到同行令。
當然,顧莘莘並不知道,隻是倍感新鮮往城裏走。
街道上人來人往,同漢族文化不同,月城的人文景觀獨具一格,傳統的漢族建築講究方正開拓,屋頂斜簷轉角,顏色以朱紅褚黃黛青為主打,而月城房屋通體白色,一塵不染,拱部成弧形,頗像現代泰國泰姬陵的圓形拱,優雅、華美而飽滿。
建築中間是街道,有行人也有攤販,與中原站著擺攤不同,月族人在頂上搭個棚子,地上鋪上厚氈毯,將販賣的物體往地毯上一鋪,自己席地而坐守著就行。
月族人似乎對白色有特殊的偏好,男女老少皆穿白衣,披白色圍巾或頭巾,愛帶首飾,喜在眉間點一粒朱砂,襯著雪白的肌膚,素淨純美。
看得出來月城人民溫和友好,哪怕謝栩一行人一看就是外族人,隻要他們能進城,對本地人來說就是安全的,是以他們毫無偏見,熱情地吆喝。
而顧莘莘則是在街道口就眼花繚亂了
兩側擠擠密密的小攤上,全是水果蔬菜葡萄、甜瓜、香梨、番茄在軍營裏見不得的美食,月城裏擠滿了一條街。
顧莘莘嗷嗚一聲撲了過去。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說是她一路千裏迢迢奔波而來, 這幾天就好好在帳營裏歇歇。
顧莘莘“哦”了一聲, 表示知道了。
夜裏, 顧莘莘果然留在營地,她的確累了, 一頭紮進營帳便會了周公。
倒是某人, 雖然進了自己的帳子, 對於心上人的到來,表麵上故作正經, 實際激動得大半晚都未睡,時不時就出帳子,看看心上人帳營的方向。
翌日,顧莘莘起得很早, 她不是主動起的, 是被吵醒的, 天不亮就聽到軍隊裏的號聲,督促士兵們晨起操練。
顧莘莘練聲擾醒, 帶著阿翠一起, 遙看軍營。
按照規定, 女眷不允許在軍營裏晃蕩,是以顧莘莘的帳子紮在軍營外,而軍隊的練武場, 亦有一大圈柵欄圍著, 顧莘莘以不打擾軍營的方式, 隔著一段距離觀看。
這是她第一次來到軍營,感受新奇,那一頂頂望不到頭的帳營,宛若荒灘上拱起的巨大菌菇,後麵便是碩大的練武場,一隊隊、一列列士兵或拿刀槍劍棍,或赤膊雙拳上陣,嘴裏喊著“唿哈嘿吼”操練口號,蔚為壯觀
而待謝栩天亮後找到小女子時,就見這一幕,顧家主仆趴在柵欄上看著漢子們的操練。
軍營裏每一天的規律是,每日天不亮軍號口令便會響起,士兵們晨起操練,謝栩是參議,無需操練,但他向來律己,每日會找個無人之地,操練一陣子,一則強身健體,順帶鍛煉下剛剛恢複的手臂,二則精進拳腳功夫,自顧莘莘追隨他來了如此荒袤又危險的境地後,他的危機與責任感愈發強烈,小女子千裏迢迢奔赴他,他自得護她周全。是以他今日淩晨就起,遠比士兵操練更早,操練兩個時辰後,待天光大亮,小女子也該起了,他才脫下汗濕的衣物,換了身幹淨的,準備喊小女子起床,帶她去吃早飯。
不想,小女子的帳營是空的,找了一圈發現人在這。
那練武場裏不少男人脫了衣物,健碩的胸肌在晨光中撒著汗滴,阿翠羞得不敢看,可她的主子顧莘莘卻趴在柵欄上,看得津津有味,隻恨不能點評幾句,讓前來尋她的謝栩驚愕了半晌,這小女子永遠不同常人。謝參議當然是不喜心上人瞧其他男人的,便拉著顧莘莘哄勸道“去吃飯吧,再不吃冷了。”
吃早飯的時間到了,大部隊停止操練,奔向食舍的帳篷,打了早飯兩兩三三隨地而坐,露天而食。
普通士兵都是大鍋飯,大多是麵疙瘩湯之類,謝栩是參議,夥食比尋常士兵好一些,但也沒好到哪去,隻是疙瘩湯裏多了幾片肉。
想起顧莘莘過去在京裏的精致夥食,再看看這大碗裏粗糙的疙瘩湯,謝栩過意不去,囑咐小書童日後打飯,就將自己碗裏的肉全挑給顧莘莘。
吃過早飯,謝栩帶著顧莘莘去四周轉轉。
也是到了這時,顧莘莘才頓悟卜鏡過去的內容
謝栩帶她離開軍營,往北的方向走遠不少,一直走到北部的一個小山丘,眼前畫麵畫風一變
在營地時,有軍營的駐紮,放眼望去,視野大多是深綠色帳篷,以及邊關百姓為了防風沙種的一些樹木,雖然三三兩兩,稀稀拉拉,但連著軍營看起來,荒漠上多少有些斑駁的綠色。
而走到北邊山丘往下看,放眼全是黃沙,沒有任何綠色,風一吹起來,黃沙如妖魔般在空中肆虐,若不是謝栩叮囑顧莘莘圍著麵紗,怕是要吃一嘴的沙。
她在現代看過電視上關於北方的沙塵暴,那會她覺得很是可怖,而此刻的漠北,比電視上的沙塵暴更為嚴重,整個畫麵全是黃的,砂礫砸得人生疼,沙塵的厚重甚至讓人看不到遠方的事物,遠比大霧的模糊更可怕。
而這個畫麵,便是當初卜鏡一次次顯示的畫麵,那會她每次卜問謝栩,卜鏡便顯示發黃朦朧不清的場景,她以為卜鏡出了問題,然則不是,卜鏡的意思是指,謝栩在漠北,風沙巨大,但人沒有什麽意外
可惜那會她對漠北沒有切身體會,故而看不懂畫麵內容。
如今,兩人並肩站在沙漠上,這是顧莘莘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望沙漠,風塵漸漸停下來後,終於能看清眼前的景象,頭頂是烈日與蒼穹,眼前的金色沙地綿延到視線的極致,一望無際,而沙是流動的,但凡有風刮過,便像一隻無形的手,推動著沙礫一層層往前滾動,構成一幅巨大的不斷變幻的,壯觀的沙畫。
顧莘莘遙望往遠方,忽然問“那邊,是不少柔然人的地盤”
謝栩頷首。
這片大漠背後,柔然大軍的城池便駐紮在那,虎視眈眈。
一瞬有如臨戰場的悲壯感,這片沙漠,是土地,亦是戰場。它是黃沙,日後亦可能被鮮血染就。
兩人不禁心緒凝重,直到風沙再次唿嘯而來,吹得臉皮生疼,謝栩擔心吹傷了顧莘莘,帶她迴大營。
叫顧莘莘詫異的在後麵,中午迴去吃飯,依舊是麵疙瘩湯。
夜裏,仍舊麵疙瘩湯。
顧莘莘望向謝栩,沒有說話,眼神的意思很明顯,“你們每頓都吃這個”
謝栩默然,這裏條件艱苦,水源稀少,平日吃穿用度都不夠,更別提什麽蔬菜水果,食物多是麵製品,能喝上一口麵疙瘩湯就算不錯了。
顧莘莘不敢想象子弟兵們怎麽過來的,難怪他們一個個表情怠倦可不,顧莘莘看子弟兵們操練了一天,大多人臉上,千篇一律的疲憊與麻木,沒有尋常軍營裏的精神奮勇謝栩瞧出顧莘莘的意思,亦是默然。
軍隊的麵貌他早就發覺,作為參議,他不能決定軍隊的大方向,隻能以參謀的方式勸誡主將,且勸誡進言的不止他一個,但主將程峰愛聽不聽,他們這些協助的副將跟參議很是無奈。
而說曹操曹操到,幾人圍著帳營吃麵疙瘩時,軍營守衛處一匹快馬過來,品相一看便知是匹良駒,上頭坐得不是別人,正是主將程峰,程峰個頭魁梧,頗有些武將的氣魄,可他並未將這種氣魄運用在刀劍與軍隊上。傍晚打馬歸來,不知去了何處,懷裏摟著個美人,看模樣是個少數民族的美人,美人在馬上眸光流轉吃吃笑,他跳下馬,將美人打倒橫抱,徑直走進帳裏,老遠,帳子傳來兩人的嬉戲聲。程峰還隔著帳子對親衛喊“去,給我切兩斤牛肉,燙一壺好酒”
顧莘莘看呆了,部隊裏允許冠冕堂皇的帶女人入帳過夜嗎何況,他還是頭領,這麽當著下屬跟軍隊的麵,天未黑便縱情聲色,會不會過分了還有,他的夥食比起普通的麵疙瘩,異常的奢侈啊
再看謝栩跟小書童的表情都很淡然,仿佛司空見慣。
末了謝栩道“快吃吧,吃完就休息,不然夜裏冷。”
顧莘莘來到這,發現除了氣候、吃食的惡劣外,早晚溫差亦是個嚴峻的問題,顧莘莘在現代讀書時,聽過異域邊疆的一句俗語“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這裏環境類似,除了沒有西瓜。早晚,尤其是半夜裏分外冷,零下十來度,風很大,空氣幹燥,雖不是中原的濕冷,但寒風吹進人身體,能將皮膚吹幹裂出血裹著軍大衣也沒什麽用,士兵們穿著厚大衣瑟瑟發抖比比皆是。
所幸顧莘莘帶了羽絨服與羊毛衫,勉強挨過夜裏的寒凍。可白天又是另一番景象,尤其是午時,烈日當空,黃沙飛舞,溫度可以漲到三十度,早晚溫差相隔四十度,天氣十分極端。
一到夜裏,軍隊不會操練,早早讓士兵們進帳休息,避免人員戶外凍傷。
是以,一吃過晚飯,謝栩便催促顧莘莘進帳,不止如此,她的帳子裏,謝栩還命人多送了幾床厚厚的氈毯。
顧莘莘自是怕冷的,很快去了帳裏。
厚厚的帳篷隔開了寒風,顧莘莘滾在軟綿綿的榻上,暖和而舒坦。
迷迷糊糊正要睡,一旁阿翠突然說了個話題,“主子,我怎麽覺得謝大人對你”
阿翠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謝大人是不是對你有意思
阿翠這話憋了兩天,原本她不敢這般想,可昨天小姐來軍營時,謝栩直接將她抱起來,抱得緊緊的,邊關風俗她不懂,擱中原可是肌膚之親,畢竟男女授受不親
顧莘莘聽到這話想了會,她是個現代人,倒不會把一個擁抱等同於肌膚之親,但謝栩昨天的舉動的確有些出格。
彼時顧莘莘也是詫異的,她又不是個木頭,對阿翠的想法,她有在心底懷疑過,可今日一整天,他又對自己規規矩矩的,他帶著她熟悉環境,去了不少地方,始終以禮相待,並未逾越半分。
而且因為她的到來,謝栩對外說是自己的遠方表妹,軍營裏知道她是謝參議的小表妹,皆對她客客氣氣。
她私下聽到有人好奇自己的身份,偷偷八卦,說這位小表妹莫非是謝大人的情妹妹甚至越傳越離奇,說兩人在家鄉已親上加親,定了親雲雲若說謝栩真對她有點什麽,態度便會比較曖昧,不想謝栩沒有,還禁止軍隊裏如此謠傳。
再加上謝栩昨夜的舉動,曾有一瞬他抬起手,像是想搭上她,但最後他又將手收迴去了這讓顧莘莘更加琢磨不透謝栩的態度,莫非是自己多想了,謝栩初見她來時,太過激動才將她抱了下朋友之間太久沒見,激動之餘擁個抱不是不可以。
顧莘莘不是喜歡庸人自擾的人,思來想去,想不明白,被子一蒙,睡去了。
帳外冷風瀟瀟,吹得牛皮帳篷唿唿作響,巧得很,同一時間,謝家主仆也在說這件事。
入夜,照說謝栩該迴營休息,但自顧莘莘來了後,他夜裏總要起來幾次,圍著顧莘莘的帳子轉幾圈,確認沒什麽意外情況,才能踏實。
小書童跟在後麵,主子的一腔心意沒人比他更清楚,再看看主子及自己身上的穿戴,亦是心緒翻湧。
顧莘莘此次來邊疆,馬車上載了不少家當,來之前,她並未料到邊關如此寒冷,饒是如此,她仍帶了許多冬季的衣服,卻大多是給主子的。謝栩從京城來,乃是罪臣的身份,隨身沒帶什麽物品,衣物大多是部隊分配的,而顧莘莘一來,不僅給他帶了不少生活用具,還帶了好些衣物,有禦寒的皮裘、羊絨衣,還帶了不少她自製的羽絨服,小書童跟著受惠,除了笨重死沉的軍中棉襖外,總算有了輕薄又保暖的衣物。
除此外,顧莘莘還帶了書籍、筆墨紙硯等文墨用品,堪稱貧瘠邊關的稀罕物,就是怕謝栩在邊疆缺乏精神食量,難熬時光。
別說謝栩,便連作壁上觀的小書童,內心暖如春。
他幹脆建議“主子,加油君對您真沒話說,要不,在這就把事定下來吧”
難得遇到如此情深義重的女子,趕緊把握,將事挑明了,禮辦了,對雙方都好,且能讓顧莘莘名正言順留在邊疆。
謝栩遲遲不語。
小書童忍不住催道“少爺”
謝栩歎氣,“你以為我不想嗎”他指向這茫茫的大營,除了主將的大營裏尋歡作樂的聲音,其他營帳死氣沉沉,透出輾轉反側的哀歎。
其實,從昨日相見以後,他在歡喜之下擁抱了她,後來漸漸地,理智又占了上風。
這是一支被貶出城的隊伍,放逐此處,是為了牽製大陳朝的主戰場,往前看,麵對著柔然人的十萬大軍,往後退,京城山高水遠,當權者從未打算他們能活著迴去,甚至早就計劃好了犧牲他們。
這裏局勢過太危險,每個人都無法對自己的未來做出保證。他連自己的性命都無法保證,又怎敢拉著她進這莫測深淵
況且,這邊關的情況惡劣如斯,他又怎舍得她陪著他一起受苦。
謝栩這一刻的心理,如此矛盾。
“罷了,先這樣吧。”謝栩道“往前走走再看。”
正如謝栩所擔憂的,顧莘莘的確不適合邊關的氣候。
這並非矯情,初從中原來的人,尤其是南方人,乍來這種荒漠,水土不服,身體不適,是本能的反應,便連軍隊的糙爺們都得好久才能適應。
而顧莘莘在努力適應了幾天後,一個沒忍住,再次流了鼻血,比路上那迴更嚴重,好久沒有止下來,流得衣裙上血跡斑斑,謝栩忍著心疼給她用了偏方才止住,還找了軍醫來。
白胡子的老軍醫也沒什麽辦法,這屬於氣候問題,並非疾病,在現代可以放個加濕器,擱古代完全沒辦法,末了老軍醫說“多喝水,多吃蔬菜瓜果,看能不能有所緩解。”便走了。
老軍醫走後,顧莘莘憂傷的想,這荒漠上水都是珍寶,哪裏來的蔬菜瓜果啊
不想幾日後的早上,謝栩來她帳子,將她裹嚴實點,跟自己出去一趟,還命阿翠一起隨身服侍。
出去顧莘莘想,去哪啊。
謝栩什麽都沒說,隻將她帶著往軍營外走,一直走到前幾天他帶她去的那片荒漠沙丘,滿天滿地沙漠黃沙的地方。
接著忽聽黃沙漫天傳來悠悠鈴聲響,來了一隊駱駝,謝栩往駱駝一指“上去吧”
“啊”顧莘莘一愣。
謝栩道“這大漠不好走,連馬匹也跑不動,隻有駱駝最靠譜,上去吧,去我們要去的地方。”
片刻後,顧莘莘坐在了高高的駱駝上。
她騎馬的次數不少,騎駱駝卻是生平頭一次,與騎馬截然不同,駱駝是緩慢而高大的,比騎馬更穩定,視野更為開闊,尤其是悠悠的駝鈴聲響,頭頂是驕陽與藍天,一步步踩過黃土沙漠,別有一番異域風味。
不過顧莘莘更好奇的是,謝栩要帶他去哪,問他,他也不說,隻神秘的笑笑,騎著最前的駱駝領路。
這般走了半小時,直到遠遠看見一片朦朧的綠色,謝栩往前方一指,“看。”
“那是什麽呀”顧莘莘納悶,又在黃沙漫天裏走了一段距離,眼前景物越發開闊,終於能看清,顧莘莘“哇”出了聲。
原來這大漠裏除了大陳與柔然,還有別的國度。
穿越黃沙飛揚而酷熱的沙漠,眼前竟是一大片綠植與水源,像是傳說中的綠洲,還蓋有各式各樣的房屋,不斷有穿著異域特色服侍的男女老少進進出出。
顧莘莘看呆了,謝栩笑著道“這是月城,不屬於我們大陳朝,也不屬於柔然,它像一個世外桃源,獨立於兩國之間。”
從地理位置上講,這片大漠之中,柔然人在北邊,大陳在南邊,中間極小塊的麵積便是月城。
荒漠裏竟有如此避世之地,顧莘莘很驚訝。
隨後謝栩便領著她進城,月城雖好,但入城不易,月城人是少數民族,長相頗類似現代的維吾爾族,金發藍眸,肌膚如雪,對比顧莘莘幾人的墨發黑眼,區別明顯。
如今大陳與柔然關係緊張,夾在中間的月城兩頭吃緊,要知道,月族人能保留自己的這塊祖地,本就是夾縫中得來的。
當年,大陳朝也曾與柔然爆發過一場戰爭,月城地理位置特殊,剛好處於兩者的連接點,誰得到它,等同得到遏製對方咽喉的要塞,雙方都在拉攏月城,但月城誰都不想投靠,為了自保,便向雙方發出承諾,它永遠保持獨立,不傾向、不投靠任何一方。
這性質頗像現代社會二戰時期的瑞士,在國際上保持永久中立。
眼下,大陳與柔然的關係再次緊張起來,月城的地理位置再次陷入微妙,為了維護祖地,或是預防邊疆兩國的細作借月城刺軍情,月城實行嚴格的通行政策,外鄉人進入得有通行令。這物什很難弄到,謝栩顧念著顧莘莘的身體,找人費了大工夫才弄到同行令。
當然,顧莘莘並不知道,隻是倍感新鮮往城裏走。
街道上人來人往,同漢族文化不同,月城的人文景觀獨具一格,傳統的漢族建築講究方正開拓,屋頂斜簷轉角,顏色以朱紅褚黃黛青為主打,而月城房屋通體白色,一塵不染,拱部成弧形,頗像現代泰國泰姬陵的圓形拱,優雅、華美而飽滿。
建築中間是街道,有行人也有攤販,與中原站著擺攤不同,月族人在頂上搭個棚子,地上鋪上厚氈毯,將販賣的物體往地毯上一鋪,自己席地而坐守著就行。
月族人似乎對白色有特殊的偏好,男女老少皆穿白衣,披白色圍巾或頭巾,愛帶首飾,喜在眉間點一粒朱砂,襯著雪白的肌膚,素淨純美。
看得出來月城人民溫和友好,哪怕謝栩一行人一看就是外族人,隻要他們能進城,對本地人來說就是安全的,是以他們毫無偏見,熱情地吆喝。
而顧莘莘則是在街道口就眼花繚亂了
兩側擠擠密密的小攤上,全是水果蔬菜葡萄、甜瓜、香梨、番茄在軍營裏見不得的美食,月城裏擠滿了一條街。
顧莘莘嗷嗚一聲撲了過去。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