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謝栩一早就去了廷尉。


    王大人看了新的物證, 麵色凝重, 將證詞交給下屬,尋找線索, 然後按照謝栩的提議, 派人追查去半月山莊的人。


    另一方麵,去戶部搜查有沒有叫“昌華”的人。


    古代也有戶籍管理製度, 隻要登記在案,找一個人並不難。難就難在,寫信之人很可能用的名字是“表字”,戶籍登入的, 一般都是正名,表字並不錄入。


    問題難在這。


    一連查了幾日,半月山莊那邊沒有什麽結果,許是高太尉做了手腳,他親自帶進去的人,定然不好查。至於“昌華”這一表字,亦無甚進展。謝栩將戶部文籍翻了個遍, 忙到深夜還未歇息。


    驀地, 窗戶上“啪”一響, 被誰淘氣地扔了個小石子進來, 謝栩不消看也知道是誰。


    果然, 窗外“嘻嘻”一聲笑, 一張小臉托著腮, 趴在窗台上。


    謝栩擱下筆看她,“什麽事”這大晚上的。


    顧莘莘笑“你忘了,明天的事。我是來提醒你的。”


    明天謝栩微怔,想起來了。


    自從顧莘莘加入商會後,難免有些人情往來,同行應酬。那天在半月山莊,顧莘莘請了幾個商會成員,一桌美酒佳肴豪擲千金,幾位同行見顧副會長如此誠意,決意禮尚往來,擇日迴請顧莘莘。彼時顧莘莘一門心思在找線索上,場麵的話皆是敷衍點頭。不想,這幾位大佬說到做到,迴來後便在另一家知名酒樓定下酒席,候著顧莘莘。因著那天謝栩同在席上,所以一同受邀,而謝栩那會為了查案,也曾敷衍應下。


    酒席的日期在明日傍晚,顧莘莘前來提醒謝栩。


    有個人陪她去也好,不然她一個女子對著一桌男客,雖說她身為商賈女不怕拋頭露麵,但出於安全考慮,帶個男伴比較好。


    謝栩最近忙著公務,險些忘了這事,眼見顧莘莘大眼睛眨巴看自己,如果他強行拒絕,不是不可以,但看到顧莘莘眼裏的期待,最終他說“好。”


    反正最近公務也累了,換個消遣,散散心。


    赴宴之地在城南的一家酒樓,名曰“如意酒樓”。名氣不如半月山莊,但也開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奢侈華貴。


    對方極有誠意的將三樓包場,隆重接待,而此次聚餐,不僅一眾大佬全到,還有個大腕重量登場。


    正是商會的正會長,商會老大,顧莘莘“捐官”過程,可是他一手主持他姓程名永,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上次半月山莊之宴,顧莘莘本打算請他一道,可他有急事未赴,如今商會幾人迴請顧莘莘,他便跟著一起來了。


    宴席上,幾位東道主十分熱情,不僅對顧莘莘,同樣對謝栩,那天在半月山莊眾人見過謝栩,這少年看著官職不高,但據說很得陛下的青眼,在座的商人,哪個不是心思活絡的,若是拉攏好關係,日後有利無弊,是以一口一個“謝大人”,殷勤的很。


    而對於顧莘莘,眾人也有自己的打算,別看一頓尋常宴席,大家想得長遠,自顧莘莘加入商會後,不少店鋪想與她合作,畢竟她的布料十分暢銷,這些人便借著禮尚往來的借口打好關係,談買賣。


    顧莘莘心知肚明,正好,她除了分店外,也想開拓更多的渠道,有合適的合作方式,她並不排斥。


    於是宴席上酒酣眾樂,珍饈美味流水般端上來,還請了專門的樂伶,素手纖纖,琵琶輕撫,樂聲悠揚。


    酒過三旬,氣氛越發活絡,席上除了談合作,還有天南海北的暢聊,聊到一半,顧莘莘注意到房間不遠處的某個擺設,隨口說:“誒,那花瓶頗為別致。”


    一群人笑起來,道“顧會長才發現不止那花瓶,你腳下之地,可是我們商會的福祉呢”


    顧莘莘這才知道,原來如意酒樓,竟是商會的“根據地”。


    如同每個團體都有固定的活動地盤一般,布行商會喜歡在如意酒樓聚餐、談判、招待等商務活動,甚至如意酒樓有商會的股份。


    而這三樓就被商會包下來,除了接待重要賓客,裏頭更有個被稱為百寶的福閣,除了供奉保佑商會經營紅火的財神外,還存放了曆代商會收藏的珍稀。


    說到這,大佬們笑道“顧會長既然來了,咱們就帶你參觀參觀,畢竟你已是會中骨幹”


    幾人說說笑笑,引著顧莘莘去了。


    隻是參觀一番,顧莘莘沒有拒絕,誠如眾人所言,她已是會中一份子,況且她也好奇福閣放了什麽珍稀,當下便朝謝栩眨眨眼,邀他一起去。


    福閣在宴席包廂的後麵,拉開一道雕花紅木門就是。


    乍看更像一條長走廊,最前方一排實木案幾,供奉著財神與火神祝融,據說諸神之中,除了財神,火神亦是保佑財運的。


    長廊兩壁,一側放著長博古架,有百年的珊瑚枝,削薄透光的骨瓷,稀罕的文房四寶,品象不一的玉擺件比不得王公貴族的珍稀,放在民間卻算得上品。顧莘莘一邊聽介紹,一邊參觀。


    牆壁另一側,則掛了不少名家真跡,有山水畫,書法墨寶顧莘莘對古代知識了解不深,並不太懂文物鑒賞,隻是客氣看看,迴頭瞅瞅謝栩,他應該是內行,一幅幅端詳著,表情專注。


    這時,顧莘莘發現了一幅與眾不同的畫,與或寫意或風流的山水畫卷不同,那畫上隻有一棵枝椏料峭的樹,枝丫上幾隻鳥,簡單逗趣,別具一格。


    顧莘莘便問“這是哪個名家畫的別樹一幟啊”


    商會同僚笑,“顧會長真是眼尖,一眼就看出了最特別的那幅。這啊,不僅是個名家,還是我們的前輩”


    “哦”顧莘莘道“怎麽說。”


    商會道“這是我們前會長的手筆。”


    “啊”顧莘莘看向現會長。


    現會長程永道“此話不假,在我當上會長之前,我們商會的會長姓何名卓,是個老爺子。說起來,老爺子也是個業界傳奇,在他之前,我們商會遠沒有今日的昌盛,他加入以後,頭腦活絡,極具慧眼,加之他在朝中還有人脈,據說是個高官,他一麵借勢,一麵營生,硬是將我們布行從不起眼的商會,做到大陳朝無人不知。而除了善於營生外,他愛好文墨,有閑情就作詩繪畫,別看他一介業餘,功底非同小可,拿去跟大家文豪有得一比,所以這福閣裏便留了他幾幅墨寶,哪,你看,除了那棵樹,還有別的。”


    顧莘莘順著眾人的眼光再度看去,前會長留下別的幾幅迥異不同的畫,要麽簡單的一葉扁舟,要麽幾支的蘭花,要麽一尾魚,俱是簡單利落的景物,但筆力勁道,格局開闊,用墨灑脫,作者功底展示的淋漓盡致,顧莘莘瞅瞅身邊的謝栩,他看得專注,神情頗為欣賞。


    顧莘莘笑,“倒是個妙人,那老爺子還在嗎”


    “在。”


    “那怎麽”後頭的話沒說,商會會長的職位油水不少,一般人坐下,難輕易讓出,老爺子倒是灑脫,經營大半生,直接讓了一個三十歲的後生。


    對此程永道“老爺子年紀不大,五十歲出頭,據說是賺夠了錢想安逸養老吧,一年前激流勇退,當時我們不同意來著,畢竟這商會他管理了半輩子,可老爺子硬是要退,將位置給了我,說實話,程某愧不敢當,但老爺自稱操勞了一輩子,該好好享受了,我們留不住他,隻好作罷,畢竟人各有誌,遊山玩水或是在家作詩繪畫,也是人生妙事啊”


    原是這樣,顧莘莘表示理解。


    她繼續去看牆上的畫,道“老爺子性子真是與眾不同,連名鑒也不留。”


    尋常文墨或者丹青,作者不僅在墨寶完成後,題詩題字,還會簽上自己的名字,或是蓋個專屬印章。


    奇怪的是,老爺子都沒有,隻在墨寶後題了兩句詩。


    “日複一日長永久,歲歲花葉各一半。”


    顧莘莘一時不懂其中之意,再一看,老爺子每幅畫皆是留這兩句詩,商會眾人也不能明白,笑笑說“老爺子與眾不同,可能這就是他的特色吧,隻提詩,不留名。”


    古來高人自有怪異,顧莘莘沒再追問,笑著去看其它珍稀。


    這一番流連欣賞,等宴席結束,夜色已晚。


    出了酒樓,商會有馬車,殷勤地要送顧莘莘與謝栩,顧莘莘婉拒了。方才在酒樓裏酒氣濃重,有些憋悶,她想透口氣,再加上夜裏吃得多,走走路消消食。


    她沒有坐馬車,謝栩便也沒坐,兩人便沿著長街往迴走,所幸城南與城西並無太遠,走一炷香就到了。


    長街漫漫,天上的月光鋪下來,地上一片銀輝,若有風來,吹起衣袂飄逸,人仿佛自月輝上飄過。


    顧莘莘很喜歡這種感覺,碩大的京城,褪去白日喧囂,攜一兩個好友,自無人小道踱步,周身靜謐,晚風吹來花香。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主要是顧莘莘說,謝栩聽。


    顧莘莘先是說今晚吃的菜,味道不錯,她打算過段時間帶徐清來,總得要他知道,人生除了八寶鴨之外,還得有別的偉大追求。


    比如,今晚那盤果木雞。


    換了往日,謝栩怕是又要沉下臉,畢竟他跟徐清天生氣場不和。


    但今晚的謝栩,若有所思,一路話語極少。


    顧莘莘便問“想什麽呢那些珍稀哎,我覺得不算什麽,你以後會看到比這多百倍的珍稀”


    畢竟你日後是太尉大人,沒準你還要做攝政王


    這般一想,顧莘莘露出了沉幻中的微笑。若真有哪一日,他能分自己一杯羹就好了。


    傻笑一陣無人理,顧莘莘見謝栩仍低頭不語,問“怎麽不說話,還想著公務麽”


    謝栩這才迴神,道“沒什麽,在想那些畫。”


    “畫什麽畫”今晚福閣裏,有不少名家畫作。


    謝栩卻道“前會長何老爺子的畫。”


    “為什麽因為他獨具一格”


    謝栩搖頭,“非也。”


    顧莘莘問“你是覺得它怪嗎”其實她也有同感,“是有些,畫風就算了,尤其是不留名,那些傳世的畫家生怕自己被忘記,什麽都會忘,明鑒絕對不會,不然後世怎麽記住自己老爺子倒好,題句詩就跑,真真是淡泊名利。”


    “對了,那詩叫什麽來著”顧莘莘想了會,沒想起來。


    謝栩道“日複一日長永久,歲歲花葉各一半。”


    “這有什麽不對嗎自己作的畫,想提什麽都可以啊。”


    她想了想,頓悟道“哦畫境不符”


    謝栩頷首,“一般人提詩提詞,多是跟畫景相符,但他沒有,而且不管每幅畫什麽內容,他都隻留這一句。”


    顧莘莘凝神迴想,確實如此,老爺子的畫在牆上掛了好幾幅,但落款永遠是那句詩“莫非,它有什麽玄機”


    這概率微乎其微,但顧莘莘相信謝栩的直覺,他不會平白無故發出質疑。


    顧莘莘試探道“這是不是映射了某種事物或在暗示什麽”顧莘莘便將那句詩反複念叨,“日複一日長永久,歲歲花葉各一半”


    好奇怪,並不算押韻,語句也有些莫名,不知詩意究竟講述何物。


    再追思何老爺子的傳說,顧莘莘慢慢覺出不對,名流、巨賈、與高官相識,一年前卻急流勇退一年前,不正是販鹽案發的時間嗎


    一直深思的謝栩突然抬起頭,眼中蹦出光。


    “我懂了。”謝栩說“這就是他的留名,每一幅畫上,他的名鑒。”


    “留名”顧莘莘道“哪有人名字這麽長長成了詩”


    謝栩道“所有人都誤解了,它不是詩,而是兩句看似像詩的字謎。”


    “字謎”


    “是。”謝栩用沉緩,且篤定的語氣道“日複一日長永久,歲歲花葉各一半謎底就是”


    “昌華。”


    顧莘莘一瞬瞪大眼。


    那兩字入耳時,顧莘莘是驚詫的。


    可的確如此,那兩句詩拆開來看,謎底千真萬確就是“昌華”。


    她不敢置信“會不會是巧合啊而且世上表字昌華的人,肯定不止一個。”


    謝栩道“是不是,一查就知了。”


    再無多話,他直奔官署。


    官署裏,王大人正在為新案件頭痛。


    販鹽案還沒破,又來了新案子,邊關那邊傳來消息,說是有大批不明軍火武器悄悄入了關,對方手段隱蔽,目前不知這批武器流向哪裏,背後黑手又是誰。


    多事之春啊,王大人扶額。


    好在,謝栩的到來給了他一個好消息,販鹽案有進展了


    那個字“昌華”的嫌疑人,他暫時鎖定了一個。


    王大人同樣雷厲風行,既有嫌疑,便立刻派人去查。


    這一查,真不得了。


    這個姓何名卓,前商會會長的人,的確表字昌華。


    從這可以推斷,謝栩推斷的字謎,是正確的。


    接著查,發現宴席上關於他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正確的,商人,年過五旬,去年因不明原因退出商會。


    在會時,人脈廣泛,官、商兩道皆有密切來往,手握大筆資產,在行業內,擁有唿風喚雨的能力。


    這樣的人,如果想通過走私獲取更大的暴利,人脈跟金錢,皆是允許的。


    隨著進一步調查,廷尉發現了他近半年的行動,他用隱秘的方式,將自己名下住宅、商鋪等不動產逐一出售,擱現代,頗有些跑路的意味。


    最後兩條消息,則是最關鍵的。


    一封是信,官府查出了何卓的兩封私人信箋,拿出來與謝栩看過真匣子裏的信,字體一模一樣,如出一轍。


    而更關鍵的是廷尉查出了何卓與走私案“畏罪縱火自殺”的孟雲義乃是舊識他們過去就是忘年交及結義兄弟


    所以,那封書信上以兄弟相稱,拜托對方放行的關係邏輯,完全吻合


    追查到此,何卓的嫌疑越發濃重,整個廷尉越發警惕。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們派人緊盯著何家老宅。


    這時又傳來一個消息,何卓在某天深夜,竟然帶著一屋老小跟部分貴重物品,用特殊的方法,出逃了如果說,前麵都隻是懷疑,但最後的出逃,便真正坐實了他的犯罪事實。


    不是心虛為何逃竄。


    廷尉再不能等,直接派人追攔,可到了城門口才發現,為了躲避追查,何家人用的法子相當巧妙,借何卓母親過大壽的名義,請了一大幫子戲班子與雜耍團來,而後借戲班子與雜耍團為幌子,易容假扮,混入戲班子或雜耍團裏,整個悄悄出城


    為了出城,他們甚至買通了城門守衛,出了城後,便一路往外狂奔。


    等廷尉司反應過來時,他們已逃了大半夜,快的話,隻怕已到了附近都城。


    顧莘莘雖沒能跟謝栩一道,但能猜到這場追捕的激烈,狡兔三窟,夜長夢多,他們逃得越遠,便越難抓捕。何卓財大氣粗,縱橫商界幾十年,也許在每個城都有自己的落腳點與聯絡點,叫人防不勝防,尤其是,他們一旦逃出邊關,逃到鄰國,那就難了。


    事已至此,廷尉再無選擇,王大人親自帶隊,謝栩陪在左右,一群人狂命追趕。日夜不休,馬兒嘶鳴著,近乎風馳電掣。


    經過兩天兩夜,在對方即將抵達某座都城時,廷尉卿的人馬,在城外的樹林將何家老小團團包圍。


    官兵高舉的火把映亮了夜色,一派肅穆中,何家最前麵的馬車中,緩緩走出一個老者。


    對著搖曳的火光,他說“我知道早晚會被抓,沒想到,這麽快。”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奸臣改造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仙並收藏奸臣改造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