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幹就幹。


    來京城,需有個立足之地, 顧莘莘得先買個宅子, 為了日後生計, 還得開個鋪子。畢竟她來京城後,沒田沒地, 得想法營生。


    主仆兩先去看房, 顧莘莘將謝夫人留的銀錢全從林縣帶來, 首飾加銀錢一起,價值五六百兩,這在林縣夠買幾幢宅子外加田地可到了京城


    猶如現代社會四五線城市跟帝都的地價對比, 她的幾百兩銀子,甚至連個兩進兩出的宅院都買不起


    京城寸土寸金啊


    至於門鋪,好點的位置,大幾百兩甚至上千兩都有,差點的也要個百來兩這麽一看, 顧莘莘的錢, 杯水車薪。


    早知道總兵臨走時, 她就該蹭點錢過來啊


    好在顧莘莘頭腦靈活, 買不起, 她就先租。


    她在京城西側, 類似於北京三環到四環的位置,謀了個上下兩層的鋪子, 下麵營生, 上麵住人, 挺好。


    做生意還得有人手,她又買了兩個家丁兼廚房仆婦,古代什麽都貴,人命卻是最賤價的,幾兩銀子就能買個小廝或丫頭。


    所以說,封建社會沒有人權啊。


    等顧莘莘打理好新窩跟人手,新問題出現。


    阿翠眨巴著大眼問她,“小姐,咱們店鋪賣什麽啊”


    “賣”


    什麽本小利大,迴錢還快


    顧莘莘笑眯眯指向自己店鋪的招牌“七分甜”。


    怪怪的,從沒見過這樣的店鋪,阿翠撓頭“什麽意思”


    顧莘莘眼睛笑成月亮彎,“甜品啊”


    店鋪大名,顧莘莘並非隨意決定。


    她誠然是穿越者,卻想做最嚴謹的穿越者。


    不少穿越文主角一來就大殺四方,各種風生水起,三十六行行行精通,分分鍾壟斷地位,甚至掌握國家經濟命脈,富可敵國,操控皇權,將天下玩於鼓掌之中,逆天到完全不結合古代實情。


    顧莘莘自認為除了會卜算外,並不算什麽厲害人物,來古代生存,亦是兢兢業業,努力適應當地的禮俗人文,學著看書、寫字、言辭,力求融入。


    而如今,她換了個都城生存,更不敢太過草率,每個決定得先做市場調查。這並不代表她是保守派,某些穿越小說有過的建議,她也願意適當的參考參考,結合本朝現狀。


    她在城裏觀察了好幾天,發現不論任何朝代,人們對美食的需求都是一樣,京城人多,那些吃飯的鋪子,飲酒的鋪子,火爆的場麵便是證據。


    然後她騎著馬圍著城裏城外,大街小巷跑了幾圈,發現甜品店幾乎沒有。


    這時候甜品隻能算是消遣之物,多是在各大酒樓裏搭著正菜一起賣,正兒八經專門做小食跟甜品的,很少。


    劍走偏鋒,她可以試試。


    甜品店很快開張,專門找人做了匾,上書“七分甜”。


    甜品麽,再好也不能過滿,甜到膩,七分剛剛好,清甜,又有些微的遺憾,下次還想,像戀人未滿,淺嚐輒止,留日後更多期待與歡愉。


    試營業第一天,顧莘莘做了蛋撻、小蛋糕、跟奶茶幾樣基礎甜點與飲品,就是過去總送去紫藤小苑的幾樣,輕車熟路。


    她倒是想做更高級的糕點,比如現代的提拉米蘇、抹茶蛋糕等,但條件不允許,那些“可可粉”“抹茶粉”等食材古代一概沒有,她隻是個普通穿越者,不是神,不能憑空變出任何物什,隻能放棄,在有限的條件做出幾樣基礎甜食。


    不過東西雖少,卻是城裏都沒有的貨,應該能吸引顧客嚐個鮮。


    可幾天下來,問津者聊聊無幾。


    倒是有幾個大爺大娘路過,看模樣古怪便走了,哪怕顧莘莘賣力宣傳也不願嚐試,隻有幾個大膽的孩子,拉著同伴來買了幾個,吃的美滋滋,兜裏卻沒有銀錢再買。


    雖是試營業,生意也太過淒涼,望著屜子裏僅有的幾文錢,阿翠急道“小姐,再這樣下去,沒多久就得關門了。”


    顧莘莘當然知道,賬麵隻出不進,當然會關門,但她並不是悲觀的人,揉揉額頭說“大家別急,我迴去好好想想。”


    這晚顧莘莘深夜還未眠,想著店鋪的事,過去她一旦對未來迷茫,便習慣求助卜鏡,可卜鏡也不能告訴她怎麽做生意啊,還得靠自己。


    所以這世上,即便某個人在某方麵擁有金手指,可真正能倚靠的,還是自己。


    天亮後顧莘莘起了個大早,對阿翠說“我有主意了,今天我們要多做點心,去城東。”


    “啊”怎麽突然出城好端端的,城裏的生意不做阿翠不解。


    何況,城東可是京都人最不喜之地,那不是一般的難堪。


    兩個時辰後,一群人跟隨顧莘莘去了城東。


    為什麽說這地兒難堪


    顧莘莘放眼看去,除了守衛的巡邏衣著整齊完好,再看不到更好的畫麵。


    城東郊區,一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流民隨處可見,拖兒帶女,骨瘦嶙峋。


    今夏連著幾地發大水,百姓們流離失所,被迫拖家帶口遷徙別處,不少無處可去的流民流浪至京城,希望能在大陳朝最大的城都,找個落腳處。


    實際上京城麵積有限,又能安置多少人天子皇都,當護百姓,朝廷不能坐視不理,也想了法子,還拿出大筆銀子將流民遷往別處,但流民太多,一時忙不完,是以仍有不少流民紮寨城郊,並未離去。


    看著流民們躺在荒涼髒汙的地麵,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也是可憐。


    當流民們嗅到香味時,一股腦全圍了過來。


    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古怪的糕點,一群人麵麵相覷,俱不敢上前討要。


    這時,那為首拎著食盒的姑娘笑了笑,向最近的孩子招手,“要吃嗎姐姐這裏的糕點可好吃了。”


    說話的是顧莘莘,她臉上掛滿善意,手中糕點晃了晃,香甜氣息便散逸開來,含著蜂蜜的清甜。


    那孩子頓時忘了戒備,不管家人在後麵唿喊,徑直拿過顧莘莘手裏的蛋糕,餓了太久,一張嘴就咬掉小半個,便是這一口,眼裏透出驚喜與滿足。


    香甜的,糯軟的,哪怕家鄉沒有鬧災時都沒吃過這種糕點,好吃


    見孩子一臉滿足,其他孩子再按捺不住,一個個上前眨巴眼看著顧莘莘,年齡小不敢要,就怯怯地把手舉起來,低聲叫著“姐姐姐姐”


    顧莘莘忍俊不禁,帶著阿翠跟店內幾個夥計,將食盒裏熱騰騰的糕點挨個分出去。


    見孩子們捧著糕點三下五除二,並無任何不適,後頭餓肚子的大人再沒顧忌,全圍上前去。


    這些日子官府有過施粥,可日日吃著清湯白粥,誰不想吃點紮實果腹的糕點再說了,這施糕的小姑娘嬌嬌俏俏,表情親和真摯,沒理由害他們,畢竟不遠就是城門守衛,真要害人,不是送給官府們抓嗎。


    於是大夥兒全擠過去,七手八腳討要。


    別說,這點心著實不錯,前麵拿到的人均是一臉笑容,後麵的人一見,便更積極往前擠。


    一塊兩塊,三塊五塊,顧莘莘準備的幾大食盒子很快見了底。吃到嘴的人滿臉饜足,沒吃到的滿心遺憾,隻怪自己沒搶快點。


    顧莘莘笑,“不要緊,明天我還來。”


    翌日,顧莘莘不僅重去城東,還帶了更多的糕點,食盒們壘滿了幾個籮筐。


    這迴流民們再沒有顧忌,一股腦全衝了過去,眼看拿糕點的人裏三層外三層,阿翠急著說“小姐,這麽多人,又來派啊”


    顧莘莘懂阿翠的擔憂,鋪子尚未賺錢,就白拿這麽多糕點來送,阿翠是怕她被吃垮了。對此顧莘莘拍拍她的手,“不會的。”


    阿翠不好說什麽,小姐一向是個有主意的,當下隻能跟著派。


    人越來越多,今日帶來的,很快又一搶而空。


    還好帶的多,隻是那糕點味道太好,許多人吃完尤不滿足,依舊巴巴地看著顧莘莘。


    第三日,顧莘莘再次出現。


    大概是糕點太受歡迎,這次不僅流民們,便連不遠處巡邏的守衛都被吸引而來。


    當然,他們斷不會跟流民爭搶,隻是遠遠瞥見,好奇那糕點模樣古怪,是城裏沒有的式樣,再見那食盒打開,香味引人垂涎欲滴。


    守衛們將腹內食蟲吞了迴去,流民們卻是大快朵頤,很多人來這許多天,整日清水白粥,都未曾吃過一頓真正的飽飯,還有許多年幼或年邁的人連粥都搶不上,隻能餓肚子。


    這會,那善心的姑娘不僅做了糕點,還定下規矩,不允許人哄搶,規規矩矩排隊拿,他們這些老弱病殘走不動的,會貼心的發到他們手中。


    一個餓了三天的老大爺,拿到熱騰騰的糕點跟茶水,吃著竟流下淚來,握住顧莘莘的手顫顫巍巍跪了下去,一個勁磕頭,“女菩薩菩薩謝謝菩薩娘娘”


    百姓們總是最為單純質樸,誰對他們好,誰救苦救難,誰就是天神。


    他這一聲喊,瞬時有更多人唿應,這三天的吃食之恩,看著隻是簡簡單單幾塊糕點跟熱茶,對許多掙紮於溫飽線上的流民,不亞於救命之恩。


    不斷有流民拿著顧莘莘的糕點跪下來,“謝謝菩薩菩薩娘娘”


    顧莘莘沒想到會演變成這般局麵,她也擔不起這一聲菩薩娘娘。


    她沒想走聖母路線,她隻是個商人,做好事不過舉手之勞,再說了,還能順帶給自家店鋪打廣告。


    她食盒上印著“七分甜”幾個字,送出去的糕點,包裹的油紙,皆寫有“七分甜”招牌。


    估計這迴,紙已經在城東大街小巷如宣傳小廣告般傳開了。


    顧莘莘一連在城東派了五天的糕點,直到朝廷漸漸將流民們安頓下來,這才收手。


    阿翠鬆了口氣,要是再這麽派個十天半個月,真要破產


    不想,小姐派完了城東,又去了城北。


    城北並無流民,多是些安靜文雅場地,比如書肆、琴行,此外還有一間庵堂。


    庵堂也是善堂,庵主收養了好些個被遺棄或天生殘疾的孩童,偶爾有善心人過去,給孩子們送些吃穿。


    顧莘莘則是帶著糕點去的,由於她在城東施糕了幾天,名聲竟被傳了出來,那庵主知道她是個善心人,沒有阻攔,一臉和藹的看她將糕點分給孩子們。


    這裏的孩子跟外麵的流民截然不同,他們被人照顧,平日吃穿不缺,保留了孩子的天真,瞧糕點好吃,便一個個雀躍的很,不少娃娃們嘴邊還有糕點渣,跑去跟庵主撒嬌“姐姐的糕點真好吃,下次還讓姐姐來。”


    庵主笑了笑,對顧莘莘很是感謝,以至於後來進入善堂的幾個善心人都有聽到,瞅著顧莘莘手裏“七分甜”的食盒,多流連了會目光。


    如此往庵堂送了幾天,阿翠再度焦急起來。


    有天夜裏,陪著主子做糕點的阿翠道“主子,您幹嗎非做這虧本生意,還真把自己當菩薩了,咱賬上的銀錢可不多了”


    顧莘莘眯眼笑,捏捏阿翠臉頰上的肉,“別急,我有預感,很快就會好起來”


    這話很快應驗。


    兩天後,幾個衣著整齊的家仆來到店門口,一早門還沒開就守著。


    原來是城西某大戶人家的家奴,據說幾天前,大戶人家的夫人去庵堂做善事,帶著家裏五歲大的小少爺一起去。剛好遇見前去送糕點的顧莘莘,庵堂孩子們分了糕點個個喜氣洋洋,那五歲的小少爺忍不住上前看熱鬧,畢竟是孩子,饞的很,便拿了一點吃,這一入口了不得,夜裏迴來心心念念,可大半夜去哪弄啊,一聽沒有,孩子竟是在地上打滾撒潑,非要家裏給買。


    於是家仆們打聽了七分甜的位置,一大早就候著了。


    為首的家奴開門後一見顧莘莘道“哎喲姑娘真是叫我們好找快把熱乎乎的糕點包上,我們家小主子可喜歡了。”


    唯恐不夠,將顧莘莘剛從烤爐出的第一批貨,整個全打包買走。


    走時幾個家奴互語“七分甜,瞧這店裏糕點奇奇怪怪,店名也古裏古怪的”


    另一個笑,“古怪,但好記啊一看就過目不忘”


    顧莘莘在後麵數著錢笑,可不,這不就是她要的效果嗎


    像是印證著這種效果,店名一旦打出去,生意很快有了起色。


    周圍街坊看到一個新開張,默默無聞的店鋪,陡然被西街貴人們買了一大食盒子過去,俱是好奇。


    西街的官僚或豪富,哪個不是吃慣了山珍海味,怎地來這小店消遣還一次買了這麽多。


    不少人便上前買了幾個嚐試,一入口果不尋常當真是沒吃過的甜點


    尤其是那個叫蛋撻的,糯甜香軟,既有雞蛋的香甜,兼具豆腐的柔嫩。還有那蛋糕,蓬鬆柔韌,同是麵粉做的點心,卻跟肉包饅頭有著全然不同的口感塗上蜂蜜格外好吃。


    顧莘莘在廚房偷樂,當然好吃了,古代材料不夠,她做不出現代慕斯,鬆露等高級甜點,但這些基礎甜品她可是再三琢磨,十分用心地在做。


    所幸不負艱辛,大街小巷名聲口口相傳,名氣自來


    而另一邊,那一早買了好些的大戶人家拿迴去以後,也順便幫她做了一波廣告,於是乎,七分甜的小店每天不僅有左鄰右舍光顧,還有西街的顯貴們來采購。


    原本瀕臨破產的生意,越發紅火起來。


    但顧莘莘並不滿足於此,她在策劃更多的營銷手段。


    除了不斷開發糕點新品外,她上市了飲品,且結合古代情況,研究出青梅奶茶,杏仁奶茶,山楂水果茶,酸棗冰糖茶等等多樣化的糕點搭配各種飲品,再合適不過。


    再配上現代的促銷手法,比如每天推出一款特別甜點,或買甜點送奶茶,店內任意兩樣八折,再或者每月逢初一十五推出五折糕點,眼花繚亂的促銷讓顧客目不暇接,極大地促進了門麵發展。尤其是最後一個營銷手段,每逢初一十五部分商品五折超優惠,店外甚至排起長龍


    每每見此景象,阿翠便一臉欽佩,主子不愧是主子,頭腦比她活絡的多


    顧莘莘並沒有自滿,過去在現代她沒做過生意,說實話經驗無幾,也不敢自稱頭腦活絡,可她有個優點,會反思與學習,反思哪裏做的不夠好,又可從哪裏借鑒經驗,是以她才能將現代的營銷方式移過來,效果滿分。


    店鋪的紅火讓顧莘莘嚐到了來京城紮根的甜頭,但除了營生外,她還有別的事。


    她好久都沒見過謝栩,更沒他的消息,自一個月前兩人在城門分開,他便跟著季總兵離開,後來再沒見過。


    這陣子顧莘莘忙於店鋪的生存大計,到底跟從前沒事就往紫藤小院跑的小丫頭不同,但這並不代表她放棄刷權臣的好感度。


    她曾忙裏偷閑時卜算過,卜鏡閃過一些畫麵,看得不是很清楚,是以她一直雲裏霧裏,對很多事情不甚了了。直到這晚上,她終於抽出充裕的時間,好好問問卜鏡。


    她的問題是謝栩在哪裏


    時隔一個月,她搖身成了京城裏七分甜的女掌櫃,那他呢跟著總兵去了哪


    卜鏡很快浮出畫麵,又是那個房間顧莘莘前幾次就卜過類似的畫麵。


    那是個麵積不大但光線充足的房間,擺放簡單,一臥一塌一桌一椅,家當簡潔但功能齊全,謝栩若在裏麵,或是端坐桌前看書寫字,或是臥床小憩,小書童就在不遠處的小塌上伺候。


    這些畫麵幾乎都是黑夜,白天不見人。顧莘莘想,莫非這是一間寢舍就像她過去在學校一樣,白天在教室上課,夜裏就迴寢舍休息


    畫麵僅僅一個,還是得不出結論,無奈,她隻能再祭出血滴,再卜一個畫麵。


    畫風轉到白天,環境類似學堂,許多青衣布帽的學子跪坐在其中,執筆捧書,似在聆聽席上先生的教誨,謝栩就在第三排坐著,捧著書籍很是認真肅穆。


    難道真是個學堂怎麽突然就去了學堂不是跟著總兵求職務去了嗎


    這時畫麵緩緩拉遠,掃過學堂門匾,一行蒼勁有力,風格迥勁的墨書“培梁院”。


    什麽是培梁院顧莘莘不解。


    好在她如今店鋪生意好,顧客多,當下便拉著幾個大戶人家采買的人打聽一番,這一問可不得了。


    這培梁院聽著像個學院,實則不然,它乃朝廷專門培養棟梁精英之地,一般人沒資格進,能去的多半是官家子弟,將領之後,甚至皇家血親。皆是十幾歲的年輕人,朝廷有意栽培他們入仕迴報國家,但在入仕之前,鄭重起見,將這些人放進院內集訓,第一個誠然是針對性的教學指引,第二個則是普及朝廷各部門各階層的職責及規矩,日後入仕方好最快適應,報效國家。


    顧莘莘明朗後一驚,想起現代的某所逆天學院


    黃埔軍校


    那個培養了周恩來,蔣介石的頂級皇家學院


    這培梁院可不就是大陳朝的黃埔軍校麽培梁培梁,培養國之棟梁啊


    顧莘莘肅然起敬,也就是說,隻要踏入這個培梁院,日後出意外,便妥妥地入仕為官了季總兵沒誇海口,他說要照顧謝栩,便真給了不一般的照顧


    先前他給謝文龍安排了差使,顧莘莘有些不舒坦,眼下一對比,顧文龍算個屁啊,最基層的邊陲小吏,這輩子若是沒太大本事難往上爬,謝栩便不同,他目前雖無官職,但一旦從學院出來,多半就是個京官起跑線就比人快了一大截,加之又在離王權最近之處,日後隻要他展出才華能力,得了貴人的慧眼,何嚐不能步步登天


    顧莘莘想著都替權臣美了起來


    果然是做太尉的命啊


    想了想,她決定找時間去探探謝栩。


    好久沒見,上次在馬車上鬧了不快,但過了這麽久,也沒什麽好計較的。就是不知道他忘記她沒有,可不能將她忘記,太尉大人的第一步邁了出來,她要更緊地抱好大腿才行啊


    隻是那培梁院具體在哪呢顧莘莘還得去打聽打聽。


    培梁院內,謝家主仆剛結束完一天的集訓。


    夜幕沉沉,天如深色錦緞,月光淡薄,星子寂寥。


    謝栩照往常的作息,用完晚膳後便是夜讀,旁邊宿舍全熄燈就寢,他依舊勤耕不輟。


    小書童一邊磨墨一邊環視周圍,該房間是學院安排給學子們的寢舍,書院有規定,不論學子何等出身,入院一律平等,是以一幹學子皆在這種寢室裏安歇。此外,學院還規定一個學子最多隻能一個家仆跟隨,故而謝栩搬到這裏來,隻能帶著小書童,連高虎都隻能安置在外。


    但這不打緊,主子是進來學習的,不是打架的,而且那教導的夫子看著古板嚴苛,對才思敏捷、勤奮專注的少爺卻頗為喜歡。思及此處,小書童驕傲又欣慰。


    隻是少爺半點不自滿,仍是每夜看書到夜半,這培梁院裏藏書眾多,少爺如魚入海川,遨遊更勤。


    他感覺少爺是喜歡這種生活的,隻是小書童心思一轉,訕訕道“時間過得真快,也不知那加油君如何了”


    她一個女子,來這舉目無親的京城,人生地不熟,不知能不能生活下去,又以何為繼


    說起來,她還是跟著少爺才來的京城呢


    說到這他突然好想加油君送的奶茶


    執筆苦讀的人沒理會他,直到小書童嘀咕半晌,才道“你操心誰都不用操心她。”


    話是這麽說,謝栩仍是頓住筆想了會,記憶裏那個總爬牆來看他,笑得熱情諂媚,沒心沒肺的臉,嘴裏永遠都笑眯眯拖長音“公子啊”


    “公子公子”


    說曹操是曹操,腦海裏那張臉瞬時變成了清晰入耳的聲音,帶著熟悉的拖尾身“公子誒”


    謝栩抬頭,便看到寢舍外的院牆,一個俏生生身影掛在牆頭,兩隻纖細的小腿擱在牆上搖擺,在夜風裏脆生生


    喊“公子啊”


    小書童驚喜,謝栩則是扶額。


    顧莘莘眯起眼笑,在牆頭招招手“好久不見啊公子”


    然後就是招牌問候,“想我沒有哇”


    不等謝栩迴答,她自問自答“當然沒想。”


    謝栩“嗬。”知道還問。


    他眯起眼看她,幾分試探,“你怎麽知道我在這”


    是了,這又是個關鍵問題,她是如何知曉他具體位置的京城這般大,她如何偏偏肯定他進了培梁院


    說得不好,豈不又是她對他居心叵測,暗自跟蹤,所有圖謀嗎畢竟她是個連來曆都不明的人。


    不能再讓他有疑心,上次在馬車上兩人還為此事翻過臉,顧莘莘可不想再來一次,她也不想此後在謝栩心裏留下不好的印象。


    當下她便擰起眉頭,做可憐狀說“公子您可別提了您瀟灑的轉頭走,小女子卻為了找您把鞋都踩破了,這城裏城外的,到處打聽啊,好歹在總兵那裏得了點消息”


    “這不”她舉起籃子,“找到您我特別開心,我還跟您帶了奶茶跟糕點呢嘻嘻,熟悉的味道,您懷不懷念”


    謝栩想說,不懷念,就見小書童巴巴開門過去 ,徑直把籃子拎了迴來。


    謝栩“”


    對著膏藥貼似的人他感到無可奈何,說“送完了快走吧,別讓人看見。”


    這學院都是人,讓人瞧見一個女子半夜爬他的牆,像什麽話。


    他話落招唿小書童送客,顧莘莘哪裏甘心,緊抱著牆頭說“我話還沒說完呢,我在城裏開了一個鋪子,生意不錯,對了,鋪子叫七分甜,名字是不是很好聽”


    話沒說完,不忍心趕她卻又迫於主命的小書童仍是用老辦法竹篙將她戳了下去。


    被趕下牆頭的顧莘莘“”


    哼,又來紫藤小院那一套不要緊,她還會再來的


    顧莘莘離去後,屋裏主仆沒像過去在紫藤小院般,若無其事各做各的,反而陷入怪異的沉默。


    謝栩是無奈,這丫頭沒理由地纏著他,黏著他,討好他,無論怎樣冷臉都不計較,永遠都笑臉盈盈,越挫越勇,甚至願意跟他來到千裏之外,人生地不熟的都城,哪怕拋頭露麵,艱難營生亦在所不惜。


    她到底想幹什麽


    還真為了那輔佐他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話嗎荒唐。


    小書童亦是思緒起伏,思忖半天,他看向謝栩說“主子,我有一個結論,不知當不當講。”


    “我覺得,加油君心悅你”


    “啪”一聲碎響,謝栩手中茶杯失控磕到桌麵。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奸臣改造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仙並收藏奸臣改造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