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傅說這一脈的入境之法,姬考觀完之後,並沒有過多深究,便將心神退了出來。


    而後,他再朝著旁邊的金色大字“玄”探了過去。


    玄即感玄,裏麵是傅說這一脈修行的感玄引氣養氣之法,以及一些感玄之時可用的神通。


    裏麵的內容,可是要比“境”字那裏要多了不少。


    姬考這一探,源源不斷的煉氣信息往他腦海之中傳去,或以文字,或以聲音,或以圖畫,或是直接引導他身體的氣機變化。


    他坐在書案後麵的坐墊之上,一坐便是一日一夜,直到次日之時,才終於迴過神來。


    仿佛經曆了一場大夢,即便是醒了過來,姬考仍然有點恍惚,心神還沉浸在玉簡裏麵的內容之中。


    不知過了許久,姬考才緩緩迴過神,看了一眼旁邊的薑蘭,見她還是閉目冥思,旁邊氣機鋒芒畢露。


    姬考也不過去打擾,準備再觀一觀玉簡之中,“真”字所蘊含的內容,他才將心神歎了過去,就被一種柔和但是強大的力量給擋了迴來。


    除下這個字之外,他竟是一無所見。


    隨後,他又轉而探向旁邊的“神”字。


    同樣,除下這個字以外,他一無所獲。


    姬考微微一歎,看來修行境界不到,是無法探究裏麵的東西了。


    不過他沒有任何失落,從“玄”字那裏,得到的眾多法門神通,就足夠他參悟練習了。


    而且,他還要想辦法,將傅說的法門,融入到自身的導引煉氣之法裏麵。


    傅說放在“玄”字之中的引氣養氣煉氣之法,共有三種。


    第一種,為版築煉氣之法,也就是傅說當初在說岩開路築城的時候,得到的引氣養氣之法;


    又是這種法門,姬考甚至暗自嘀咕,先民果然都是勞動者啊,大家都想方設法將修行融入勞動之中。


    不得不說,勞動者創造一切。


    第二種,為案牘煉氣之法,這是當初傅說忙於政務,為了不影響修行而開創的法門;


    這是由體力勞動變成了腦力勞動,由勞力變成了勞心。


    最後一種,則是純粹的定坐煉氣,與列星相合,接引天地氣機。


    到了這一步,乃是感玄大成,氣已養足,乃是自身法力內氣開始演化洞真的關口。


    此時修行,重在內氣演變,諸般演變,盡不外求,也無所謂引氣養氣之法如何了。


    這個時候的煉氣士,多半都是盤膝靜坐,默默推演氣機之變,等到與天地之間的本源外氣契合,便可一舉洞真。


    最後一種法門,離姬考尚遠,他也不再多想,而是開始閉目試驗第一種版築之法。


    先是仔細體悟其中內氣運轉的種種變化,等到熟悉之後,姬考便在這樓閣之中,開始運使起來了。


    手上雖然沒有工具,但是動作卻不需要依靠工具而行。


    從開始之時,手上動作生疏,隨後,慢慢熟練,姬考漸漸沉浸在這版築煉氣法門之中。


    “撲哧。”


    不知道過了多久,姬考忽然聽到傳來一聲輕笑,他才從定境之中出來,看向了旁邊,卻見薑蘭饒有興致地看著他,臉上笑意盈盈。


    “蘭姐姐,你劍法已經練好了嗎?”


    姬考見到薑蘭,不慌不忙將自己的動作收迴,然後正了正衣冠,對薑蘭問道。


    薑蘭點了點頭:“嗯,這一劍已經練好,到時候肯定會給那家夥一個驚喜。”


    想到那廝的手段,薑蘭對於這一劍,其實並沒有絕對把握。但是同樣,她自有利於不敗之地的手段。


    “你這是在試驗傅說大人修行之初的版築煉氣之法嗎?”


    她一睜開雙目,便見到姬考那古怪的動作,時而像是敲石,時而像是堆土,手中又無工具,看起來古怪而可笑。


    “嗯,是的,我新創了一種適合我的煉氣之法,不過卻隻是初創,想要依靠傅說大人的煉氣之法,將我那法門完善。”


    “哦,你竟然就創出自己的修行法門了嗎?”


    聽到姬考之言,薑蘭眼中一亮,想起當初臨別之時,彭祖對姬考的殷切期待,自創煉氣法門。,沒有想到,這才三個月未見,姬考竟已經創了出來。


    “趕緊和姐姐說一下,是什麽法門?是怎麽創出來的?”


    既然聽到姬考已然創法,薑蘭可是迫不及待要知道,這位被傅說稱為未來聖賢,被彭祖譽為難見天才的弟弟,到底創出了一種什麽樣的法門。


    姬考也不藏拙,將自己所創的導引之法,講給薑蘭聽,並且還試演了幾個導引動作。


    “純粹以動作導引,作為引氣養氣的法門,你是怎麽想到的,這似乎沒有什麽大用啊?”


    薑蘭頓時疑惑了,先賢之法,無論是坐臥行走,還是取火結繩等等,都是有緣由的。或者是因為外敵在側,需要防備,或者是因為事務繁忙,不可因為煉氣而放下。


    否則的話,如她一般,都定坐修行,五心向天好了,何必這麽麻煩。


    要知道,修行之時,還是純粹的定坐靜室,諸事不理,心境一塵不染之時更快。天底下八九成的修行法門,都是以定坐為根基的。


    這些法門之間的區別,無非就是在行氣路線,以及養氣之法上麵。


    似乎知道薑蘭會有此一問,姬考從袖中取出來一張絹帛,交給薑蘭,口中笑道:“武道草創,稍有成果,還請蘭姐姐品鑒。”


    這是姬考這段時間,依據典藏室之中的典籍,又以素問一卷以及在岐山所學的醫學人體構造為根基,重新完善了的武道樁功以及導引之術。


    樁功取地支之數,共有十二種,對應十二時辰。


    導引之術則取一甲子之數,共計六十種。


    說起天幹地支,姬考前些日子在典藏室之中,終於知道它們的來曆了。


    女媧氏之時,有屬臣十人,皆是媧皇心腹,時人稱之為女媧之腸,此十人之名,便以天幹為號。


    伏羲氏之時,有妖類十二族,散居各方,如鼠居北方,虎踞東北,龍盤東南等等,其或為青帝驅使,或為青帝驅逐,雖無文字,卻有象形符號存世,便是十二支之來。


    再然後,神靈之中,又有日子十人,月女十二。


    黃帝軒轅氏之時,有賢者大橈(nao),黃帝命其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之本。


    大橈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枝與支同)。


    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


    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


    薑蘭很是疑惑接過姬考手中的絹帛,才第一眼看上去,眼神就不由嚴肅起來了。


    她細細品悟這張絹帛,從第一個樁功圖開始,一個一個看了過去,一直到最後一個導引動作結束。


    又閉目思考許久,才悠悠說道:“武道啊,真是了不得。難過傅說大人稱弟弟你為未來之聖賢,有這一法出世,當可利於百代萬民。”


    起初之時,傅說請他們一家去共抗入侵驪山之妖,無意間稱姬考將是未來的聖賢,薑蘭還不以為意;後來彭祖言姬考修行天資,亙古罕見,薑蘭也並不服氣。


    即便到了後來,她與姬考因為經曆種種事情,交情愈篤,可是未來聖賢,亙古天才之名,她還是不認為姬考完全相配。


    但是到了此時,薑蘭卻不得不服了,看向姬考的眼神,幾乎是崇拜的神色,雙目似乎大放光芒。


    十一二歲之人,能夠有這等大作問世,還需要什麽來證明。


    “姐姐千萬不要誇我,我這人可經不起誇的,這些東西先人早有傳承,考在先人肩膀之上,不過做了一些歸納總結之事。”


    姬考看著薑蘭的眼神,都感覺有些害怕,這是什麽眼神,把他當做寶物了嗎?


    薑蘭捂嘴一笑,定了定神,指著那張絹帛說道:“這法門,應該就是傅說大人送你來沬邑額的目的吧?我猜該是商帝武乙的要求,這位陛下智謀深遠,見識卓絕,是要你做什麽呢?”


    她自幼跟隨父母,遊走過諸夏各地,對於商帝武乙,她了解得更為直觀,加上從父親嬴胥軒那裏聽來的,也清楚這位陛下的雄才大略。


    “陛下擬讓萬方台諸多通神真人,一起探究完善武道法門,命我創出可供探討的樁功與導引之術。如今我也大致創了出來,在此之時,也順便將屬於我自己的煉氣之法,同時嚐試了一番。”


    “就這般以武道導引之術為雛形,可以錘煉全身內外的引氣養氣之法,我覺得挺適合我的。”


    薑蘭又是一歎:“好啊,姬考弟弟大才,姐姐遠遠不如。”


    姬考苦著臉道:“姐姐真不要再誇我了,創造一種煉氣之法,哪有這麽容易啊。我如今不過初創,還不知道何時能得以完善,哪裏比得了姐姐,早就是洞真境界的煉氣士,說不得什麽時候,就一步通神了呢?”


    “這話可不要亂說,姐姐離通神可遠著呢。”


    薑蘭可是很清楚,自己的修行境界,離通神還不知道要多久。


    “好了,等姐姐去戰敗那位大敵,就來列星台之中,與你一起完善你這煉氣之法。”


    薑蘭忽然立起眉頭,看向了西邊。


    在那個地方,忽然有一絲極為狂暴的氣機擾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夏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說忘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說忘言並收藏諸夏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