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除夕,榮府所有的女眷基本都進宮朝賀。
從前隻有一個太後娘娘。
如今多了一個皇後, 就有些麻煩。
朝賀的順序有講究。
中間還有個陛下的生母皇貴太妃。
石梅叮囑張氏“進宮後看情況。大家都去翊坤宮, 自然好。
若都是先去坤寧宮, 那也是沒法子。”
張氏卻道“按禮製, 自然先去翊坤宮, 張菀沒得這樣糊塗。”
張菀實在是十分聰明。
她提前去了翊坤宮, 賜飯的女眷也在翊坤宮設宴。
石梅對張菀的認知, 上了一個新台階。
她如此,一可緩解太上皇的不滿。
二也可以給自己尋找助力。
太後如今沒有任何牽絆。
她說好話或許不起作用。
但是, 她說了誰的壞話, 上皇隻怕會留心。
石梅伸個大拇指“張家的家教十分好。”
張菀這是忍得一時之氣,卻給自己謀得百年錦繡。
她這般敬重太後, 將來太子登基,皇帝皇後難道不這樣恭敬她
太後都六十了。
她卻隻比水陽大十三歲,基本可以跟未來的皇後共同進退一輩子。
水陽若是得到太後皇後的共同維護,
後宮裏的女人想要禍害水陽, 無異老虎吃石滾。
榮府女眷在翊坤宮受到優待,坐席排在國公府這一塊。
翊坤宮的宴席到一半的時候, 太子來了。
太子並未單獨敬酒。
他敬了太後, 敬了皇後。
然後給所有的誥命夫人敬了一杯酒。
這一日, 燕候的夫人也來了。
他之所以來, 是因為太子正在變聲期,一副公鴨嗓子。
兼之太子練武,身材健碩修長, 再不是她記憶中的稚嫩粉嫩的幼子。
燕候夫人遠遠的看著太子,心裏隻是感慨,自己的幼子活著也該這麽大了。
然後,她也感慨,夫君的卻是陛下的親生兒子。
看看太子,竟然跟自家的夫君的眉眼有幾分相似。
燕候夫人有些傷懷,卻沒有多想。
然後又有水靈與水澈的媳婦打岔敬酒,太子很快就告辭了。
他一會兒要陪著太上皇與父皇祭祖呢。
這一日,石梅也看見了元春的小姑子杜籣,二品修媛娘娘。
她幾乎亦步亦趨的跟著皇後張菀,處處以皇後為尊。
席間,她雖然多數時間看著杜家的女眷,卻是抽時間朝著榮府這一桌,笑了一笑。
是個八麵玲瓏的姑娘。
其餘幾位跟著的娘娘,就沒有杜籣的沉靜,眼中盡是厭煩。
這卻有緣故。
新帝冊封的九嬪,多是地方督撫。
這些督撫家眷多不在京都。
三品嬪妃家的女眷,也不在太後留飯的名冊。
她們在家都是萬千寵愛於一身。
一朝飛上枝頭,心裏懷著大誌向。
今日來了四位,有三位沒有懷孕。
有一位是最早流產的那位。
臘月,兩位在九月夭折孩兒的嬪妃,竟然又懷孕了。
實在夠拚命。
對這兩位懷孕的嬪妃,皇後吸取教訓,下懿旨命她們無需到坤寧宮拜賀,也無需到翊坤宮拜賀。
以免她們出了問題,新帝遷怒。
三天的經卷抄下來,皇後心有餘悸。
她再不沾手這些嬪妃的衣食住行,隻讓內務府按照規矩辦事。
皇後也不傳召兩位嬪妃。
即便表示關心,要賞賜褒獎,也直接從內務府走。
她隻動嘴下懿旨,從不讓坤寧宮的人沾手。
張氏這一趟進宮之後,也算是放心了。
婆婆說的對,侄女兒不是小孩子。
她已經迅速成長,能夠在宮中立足。
轉眼就到了正月初六。
榮寧二府開始宴客。
今年皇宮的氣氛壓抑,民間也不敢大肆慶賀。
榮寧二府隻是宴請了姻親。
同僚之間的走動都寫信推辭了。
當然,這隻是表麵的應付,私底下肯定不能斷了往來。
燕候與賈赦是姻親,不可能斷絕往來。
有這兩把長劍杵著,甚安心。
其實跟之前的太皇黨重合大半,被新皇拉去的隻是少數。
當然,大家都在賣命的幹事,隻是聽誰的命令,先幹哪一件,派什麽人去幹,有所區別爾。
然後,今年的會試主考官,上皇跟當今又發生分歧。
陛下想用傅大學士為主考。
他是五皇子的舅舅。
因為傅貴太妃母子投效新皇。
五皇子有兒子,很健康的兒子。
五皇子圈禁的時候,身上的王爵被罷黜了。
她想給五皇子討迴來了。
五皇子自己也有此意。
出了宗人府拜見新皇,三跪九叩那叫一個虔誠。
新皇看著往日齊頭並進的兄弟匍匐腳下,心裏十分舒爽。
大皇子是兄長,有禮讓之恩。
新皇給予君前免跪的權利。
十三皇子是他的親弟,跪拜他沒有什麽成就感。
其餘的兄弟都被忠順王整殘廢了,輕易不到君前。
五皇子的誠服,讓新帝在太上皇的打壓下,找到一點優越感。
傅貴太妃自從除夕之後,幾乎天天去新帝生母皇貴太妃麵前,伺候討好。
皇後這邊翊坤宮的宴席散了,去給親生的婆婆皇貴太妃拜年,福身行晚輩禮。
傅貴太妃卻暗示皇後行國禮,大禮參拜。
皇後不會輕視上皇的嬪妃。
但是,也不會容忍她們挑釁。
皇後笑問“傅貴太妃這是暗示本後,向您三拜九叩”
貴太妃沒想到皇後竟這樣剛性,圓滑應酬都不懂嗎
貴太妃卻忘記了,皇後是後宮之主。
貴太妃嚇著了,忙著向皇後請罪。
皇後讓她蹲了片刻,方才叫起。
皇後隨即告辭“正旦日要祭拜奉先殿,兒媳告辭了。”
德皇貴太妃不封太後,是太上皇之意,意在遏製。
德妃封後,還不聯手打壓太子
皇帝是可以冊封太後。
但是,太上皇可以拒絕有兩個皇後。
太後譏笑都一聲貴太妃醜人怪多。
張菀是個謹慎之人。
為了避免皇貴太妃或者是貴太妃到陛下麵前挑唆。
皇後提前向新帝稟報貴太妃的說辭。
新帝這個時候正是心煩意亂,聞聽他親生母親竟然沒有阻止貴太妃,心裏十分窩火。
這個時候,他內憂外困,親生母親幫不上半點忙,卻要挑釁上皇。
醇正帝不能發作親生母親,卻是遷怒五皇子。
正旦日各種宴會都劃掉了五皇子的名字。
理由也很冠冕堂皇,五皇子圈禁十年,身子不爽,多多休息吧。
然後,新帝試探林如海,看他有無意願主考。
林如海豈能上他的當,當即婉拒“多謝陛下抬愛,無奈下官才疏學淺,且犬子青玉今年要參加會試,下官理應迴避。”
最終,主考官定了杜閣老。
新帝指明金煋做副主考。
金煋再次婉辭。
林青玉是他的準女婿,到時候林青玉中了,容易引起學子的猜忌。
最終,副主考定了禮部尚書顧燮。
顧燮是江南人氏,目前來說沒有派別。硬要說派別,他是上皇的舊人。
主考副考都是上皇的人,新帝添加一個副主考熙郡王。
上皇也添加一個副主考,燕候。
燕候不參與閱卷,不參與欽定名次。
他隻是負責考場監察,監察學子是否舞弊。
當然,也監督監考官,閱卷官是否公正。
其實,按照石梅的想法,這個考場讓賈璉監考最為合適。
三百名考生,但凡誰想作弊,都逃不掉賈璉的眼神。
閱卷也是一樣。
隻可惜,賈璉的資格是有了。
但是,碰見賈璋考試,他也在迴避之列。
張氏這邊準備賈璋的婚禮,索性家具都是現成的。
當初水靈入門之時,看不上的一套紅木家具,都在庫房裏鎖著。
如今搬出來擺在客房與書齋。
臥房裏的家具自有女方準備。
當然,梅家若是要求擺放他們的妝奩,張氏也不反對。
這家具將來給寶玉娶親也是一樣。
二月初九,賈璋進場了。
梅家夫妻親自來了榮府查看新房。
賈璉占了中軸葳蕤軒。
賈琮占了東大院與小東院。
賈璋的新房就放在西邊的花園子裏麵。
蓮園與榴園屬於榮禧堂的跨院。
榴園已經給了賈蘭。
蓮園將來肯定要給賈璉的女兒。
故而,賈璋就去了西苑。
西苑可是個好地方。
院子雖然跟賈琮的東大院差不多。
但是,它出門就是花園子,轉彎就是蓮花湖。
蓮花湖水來自翠微山。
石梅就很喜歡這個地方。
但是呢,榮慶堂是主建築,石梅住過去不要緊,禦史該參奏賈赦不敬了。
石梅一個人占著兩座宅子也不好。
畢竟家裏的孩子多。
梅家是清貴之家,看著這一座宅子。
梅翰林兩夫妻笑得嘴巴合不攏。
這裏空氣清新,四季花開,簡直就是人間的仙境。
梅家沒有燕候府的實力,沒有嫌棄客房與書齋的木頭隻是紅酸枝。
梅夫人挽著張氏胳膊親熱“我們大姑姐日日念叨說,榮府的兩代婆婆如何如何好,看待媳婦跟閨女一般,今日我算是見識了。”
張氏推遲婚期的事情也不計較了。
畢竟,林青玉定了三月十八成親。
賈璋三月二十八的婚期也不算晚。
梅夫人迴家去就叮囑梅馨兒“你婆婆心疼小兒子,把花園子給你們小兩口,要孝順公婆,敬重兩位嫂嫂。
特別是你二嫂子,那個意思我看出來了,你婆婆事事帶著她,畢竟你表姐將來有自己的侯府,估計今後榮府就是你二嫂子當家。
你也別爭,日後跟著姑爺出門做官也方便。”
梅馨兒嘴巴噘得老高“誰願意管家呢,三瓜兩棗的蠅頭小利,累死人了。”
梅翰林雖然說了隻有一萬嫁妝。
但是,榮府還是三萬的聘禮。
到時候,梅家抬迴來三萬以上的嫁妝也就成了。
梅夫人迴去想了想,又給梅馨兒的嫁妝單子上增加了一個五百畝的田莊。
人家婆婆這樣疼愛兒子,難道她們不疼愛姑娘嗎
梅馨兒的嫁妝從一百零八抬增加到一百二十六抬,跟惜春的嫁妝持平。
隨後,張氏越發忙碌,嫁女兒跟娶媳婦的規矩又不同。
兩個多月的時間,非常的緊迫。
這一次不僅楊氏過府來幫忙,就連餘氏也主動過府幫忙。
賈蓉的媳婦許氏,葉箏的媳婦瞿鳳都來搭手。
二月十九。
林青玉,賈璋出場。
青玉默寫了詩作與策論。
林如海自己收起了文章,吩咐林青玉休息好了自由行動。
林青玉便跟朋友打馬郊遊,吟詩作對,不亦樂乎。
三日後,就被母親賈敏逮住,試穿新衣,彩排婚禮。
林青玉沒有通房,還要請人教導人事。
林家族人凋零,這事兒無人傳授。
賈敏也不好自己教導。
把林青玉交給賈璉賈琮。
一個要求,新婚之夜不能出醜。
賈璉哪裏能跟小孩子鬧這個,給林青玉一本禦製的玩偶。
然後把林青玉交給白錦堂賈蓉。
他們兩個在錦衣衛,葷素不忌。
白錦堂的辦法簡單粗暴,與賈蓉假裝去花枝巷公幹,追查逃犯,把林青玉帶去花枝巷旁觀去了。
林青玉看了一半,漲紅臉跑了。
賈璋這裏睡了兩天一夜。
然後起來默寫試卷,送給林如海與賈敬張老爺山子野觀瞧。
這一迴,四位鴻儒都頷首“三鼎甲不能想,但是,前十名跑不掉。”
然後,賈璋也受到白錦堂與賈蓉的教誨,被丟去了花枝巷。
賈璋沒有功夫,被白錦堂點了穴位,動彈不得,躲在暗格裏觀看了全場的春戲圖。
賈璋丟了臉,褲子都打濕了。
他打不過白錦堂,迴去追著賈蓉打,攆了三條街。
最後,還是賈蓉作揖打拱,擺酒認錯,才算完事兒。
二月二十一,貢院出杏榜。
林青玉成了會首。
賈璋第九名貢生。
賈赦先去林家賀喜,放了一車的鞭炮。
林如海又來榮府賀喜,也放了一車的鞭炮。
賈氏的姻親族人兩邊跑著恭喜。
白錦堂與賈蓉則帶人維護秩序,天幹物燥,免得天災。
三月初一,殿試開始。
親友們都推測,林青玉隻怕要成狀元郎。
賈璋反正前十名,庶吉士穩妥。
三月初五。
陛下發放皇榜。
林青玉是探花郎。
狀元是一位三十七歲的北方舉子。
趙昀十四名。
賈璋傳臚。
賈赦這迴又樂成老鼠。
老八公府再次酸成檸檬,還要樂嗬嗬上門來祝賀。
林青玉跨馬遊街,沿途追著看的大姑娘都哭了,這樣俊俏的探花郎
貴婦人們發酸二十四年前被賈敏搶了探花郎。
不然這標致的探花郎說不定就是自己的親兒子呢。
然後一打聽,探花郎又說親了,馬上要小登科。
大家趕緊打聽伯府的嫡次子。
可惜,林紫玉俊俏也俊俏,卻不喜歡讀書。
這真是個悲傷的消息。
長子能夠襲爵,不會讀書也罷了。
嫡次子沒有爵位,還不會讀書
但是,還有有許多心思活絡的人家,覺得林家富可敵國。
侯府的子孫還怕沒有官職嗎
打聽這著想跟林家結親。
隻不過,紫玉才十五歲,賈敏暫時沒有給他說親的打算。
再者,紫玉隻是喜歡舞刀弄槍。
但是,也不妨礙他讀書科舉。
他腦子可是不笨,隻是沒有青玉那麽自律而已。
探花郎估計不成,向賈琮學習還是可以的。
所有的新科進士都有一個月的假期。
林青玉大登科之後,十八日再次小登科。
這一日。
榮寧二府都去錦田伯府吃酒。
賈珠迴京辦差,胡嫣然也跟著迴來省親。
正好趕上林青玉的婚事。
賈萱與賈蘭成了林青玉的壓床童子。
賈敏也做了婆婆了,整天樂嗬,笑得合不攏嘴巴。
金明在家是長女,據說下得廚房上得廳堂,管家理事樣樣精通。
賈敏準備學習母親石梅。
三日後,等媳婦迴門歸來,就把中饋交給兒媳婦,自己迴娘家省親一個月。
首先幫著侄子娶親。
然後,再陪伴母親踏青觀山景。
三日後,賈敏果然把中饋交給兒媳婦金明,然後歸寧,幫著嫂子操辦婚事。
三月二十八。
榮寧街上客似雲來,高朋滿座。
賈璋迎娶梅馨兒。
張氏卻不能歇息。
賈琮散館,放了長寧縣正七品知縣。
長寧縣屬哪個省
石梅沒聽說過。
賈琮就攤開大月朝的版圖,指給祖母看從前叫歸州,長寧縣隸荊州府。
石梅這迴知道了“湖廣行省”
賈琮伸出大拇指“不錯”
一般來說,內宅夫人對什麽行省什麽府縣弄不明白,除非有家人在此地做官。
石梅一聽這個便問“歸州是不是曾經也叫秭歸縣漢明妃”
賈珠道“正是呢,西漢不叫荊州府,叫南郡。”
石梅頭都疼了“嗯嗯,我知道了,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就是了。哎呀,那可是大山區啊”
賈珠道“這是大伯父故意給琮兒謀的,地方越窮,越不會出差錯。”
石梅頷首“這也對。”
賈琮的意思,秭歸山大人稀,不是什麽好地方,不預備帶家眷。
張氏倒是有些意動。
石梅卻力主賈琮帶著葉筠上任。
石梅說道“這怎麽成呢,不僅要把媳婦帶上,賈葳也要帶上。
兒子還是跟著父母教導最好,至於孩子如何啟蒙,咱們家自有一套規矩,你們照著辦就是了。”
葉筠當然希望跟著夫君上任。
但是,賈琮執意讓她留下,她也不會反對。
葉筠比賈琮懂事,是個賢內助,石梅自然要力主葉筠跟著上任,免得賈琮再犯賈璋當初的錯誤。
恰好賈珠迴京,帶迴來賈賈珪與賈瑋。
石梅便跟賈珠商議,讓賈珠給賈琮一個熟手,讓他再從族裏挑一個人出去曆練。
賈珠便把賈珪給了賈琮,跟著去做師爺。
賈琅也跟著賈琮去湖廣做生意,順便幫著賈琮打探民情消息。
賈珠臨行給賈琮傳授經驗“做地方官,除了潔身自愛,還要保證兩條。
第一條,解決所轄百姓的溫飽。
第二條教化鄉民。隻要這兩條做好了,你就是一個青天大老爺。”
賈琮很有慧根,寫了一篇可行性報告給賈珠。
如何解決百姓溫飽
興修水利,重視農桑。
如何教化百姓,興辦學校。
湖廣石梅還有些了解。
但是不了解這個時候的秭歸是什麽情況。
賈珠給賈琮準備好了。
秭歸的確山大人稀。
但是,那個地方很適合種植番薯,蓮藕與柑橘。
石梅一想也對。
山窪地適合種植番薯,估計老百姓吃飯沒有大問題。
但是,縣官老爺要辦學堂,可不是嘴巴一碰就能成。
義倉義田可是沒有那麽多。
山大人稀木材多。
但是,蜀道難,三峽的道路也差不地。
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說的就是進入秭歸的三峽水路。
三峽的風景,石梅看過。
漢明妃的家鄉石梅也去過。
現代的公路四通八達,前往王昭君的故鄉也十分艱難。
山道彎彎,技術不好的司機不敢上路。
賈琮夫妻做著準備。
張氏便找到石梅抹眼淚“老爺這是幹什麽呢
把孩子攆去那樣偏僻的地方,還不如在家裏照顧家族生意呢,考什麽進士呢”
石梅食指在嘴上一貼“噓”
然後,帶著張氏進了密室“琮兒留在京都,就是新帝的鐵杆兒。
新帝若是讓他跟燕候作對,琮兒怎麽辦呢
犯到燕候手裏,燕候怎麽處置
要我說,赦兒這迴做得好。
琮兒出生,榮府已經繁花似錦。
他不如璉兒穩重,留在京都隻怕會陷入奪嫡的圈套裏。
索性往深山裏一躲,過個幾年,塵埃落定,璉兒還不設法把他弄迴來
那時候,他資曆也有了,到六部混個三四品,平平安安不好嗎”
張氏愣怔半日“竟是這樣
那還是去吧。不過,孩子還是留下吧,我帶著,窮山惡水”
賈琮臨行,到底沒有帶上賈葳。
葉箏夫妻也跟著去了秭歸,跟著賈琮做縣尉去了。
石梅便寫了張方子給賈琮。
連藕粉雖然有人做,都是小打小鬧。
如果鼓勵大家做起來可以增加稅收,還可以把藕粉買進京都。
榮府的商鋪就可以幫忙的。
番薯做番薯粉的人多。
但是,做粉絲的人卻沒有。
這兩個方麵做起來,賈琮的三年政績就不難看。
這個法子,不僅賈琮感興趣,賈珠也感興趣。
他三年考績優秀,直接升任知府了。
作者有話要說 後半段來不及捉蟲,會盡快捉蟲。
天使們諒解,,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從前隻有一個太後娘娘。
如今多了一個皇後, 就有些麻煩。
朝賀的順序有講究。
中間還有個陛下的生母皇貴太妃。
石梅叮囑張氏“進宮後看情況。大家都去翊坤宮, 自然好。
若都是先去坤寧宮, 那也是沒法子。”
張氏卻道“按禮製, 自然先去翊坤宮, 張菀沒得這樣糊塗。”
張菀實在是十分聰明。
她提前去了翊坤宮, 賜飯的女眷也在翊坤宮設宴。
石梅對張菀的認知, 上了一個新台階。
她如此,一可緩解太上皇的不滿。
二也可以給自己尋找助力。
太後如今沒有任何牽絆。
她說好話或許不起作用。
但是, 她說了誰的壞話, 上皇隻怕會留心。
石梅伸個大拇指“張家的家教十分好。”
張菀這是忍得一時之氣,卻給自己謀得百年錦繡。
她這般敬重太後, 將來太子登基,皇帝皇後難道不這樣恭敬她
太後都六十了。
她卻隻比水陽大十三歲,基本可以跟未來的皇後共同進退一輩子。
水陽若是得到太後皇後的共同維護,
後宮裏的女人想要禍害水陽, 無異老虎吃石滾。
榮府女眷在翊坤宮受到優待,坐席排在國公府這一塊。
翊坤宮的宴席到一半的時候, 太子來了。
太子並未單獨敬酒。
他敬了太後, 敬了皇後。
然後給所有的誥命夫人敬了一杯酒。
這一日, 燕候的夫人也來了。
他之所以來, 是因為太子正在變聲期,一副公鴨嗓子。
兼之太子練武,身材健碩修長, 再不是她記憶中的稚嫩粉嫩的幼子。
燕候夫人遠遠的看著太子,心裏隻是感慨,自己的幼子活著也該這麽大了。
然後,她也感慨,夫君的卻是陛下的親生兒子。
看看太子,竟然跟自家的夫君的眉眼有幾分相似。
燕候夫人有些傷懷,卻沒有多想。
然後又有水靈與水澈的媳婦打岔敬酒,太子很快就告辭了。
他一會兒要陪著太上皇與父皇祭祖呢。
這一日,石梅也看見了元春的小姑子杜籣,二品修媛娘娘。
她幾乎亦步亦趨的跟著皇後張菀,處處以皇後為尊。
席間,她雖然多數時間看著杜家的女眷,卻是抽時間朝著榮府這一桌,笑了一笑。
是個八麵玲瓏的姑娘。
其餘幾位跟著的娘娘,就沒有杜籣的沉靜,眼中盡是厭煩。
這卻有緣故。
新帝冊封的九嬪,多是地方督撫。
這些督撫家眷多不在京都。
三品嬪妃家的女眷,也不在太後留飯的名冊。
她們在家都是萬千寵愛於一身。
一朝飛上枝頭,心裏懷著大誌向。
今日來了四位,有三位沒有懷孕。
有一位是最早流產的那位。
臘月,兩位在九月夭折孩兒的嬪妃,竟然又懷孕了。
實在夠拚命。
對這兩位懷孕的嬪妃,皇後吸取教訓,下懿旨命她們無需到坤寧宮拜賀,也無需到翊坤宮拜賀。
以免她們出了問題,新帝遷怒。
三天的經卷抄下來,皇後心有餘悸。
她再不沾手這些嬪妃的衣食住行,隻讓內務府按照規矩辦事。
皇後也不傳召兩位嬪妃。
即便表示關心,要賞賜褒獎,也直接從內務府走。
她隻動嘴下懿旨,從不讓坤寧宮的人沾手。
張氏這一趟進宮之後,也算是放心了。
婆婆說的對,侄女兒不是小孩子。
她已經迅速成長,能夠在宮中立足。
轉眼就到了正月初六。
榮寧二府開始宴客。
今年皇宮的氣氛壓抑,民間也不敢大肆慶賀。
榮寧二府隻是宴請了姻親。
同僚之間的走動都寫信推辭了。
當然,這隻是表麵的應付,私底下肯定不能斷了往來。
燕候與賈赦是姻親,不可能斷絕往來。
有這兩把長劍杵著,甚安心。
其實跟之前的太皇黨重合大半,被新皇拉去的隻是少數。
當然,大家都在賣命的幹事,隻是聽誰的命令,先幹哪一件,派什麽人去幹,有所區別爾。
然後,今年的會試主考官,上皇跟當今又發生分歧。
陛下想用傅大學士為主考。
他是五皇子的舅舅。
因為傅貴太妃母子投效新皇。
五皇子有兒子,很健康的兒子。
五皇子圈禁的時候,身上的王爵被罷黜了。
她想給五皇子討迴來了。
五皇子自己也有此意。
出了宗人府拜見新皇,三跪九叩那叫一個虔誠。
新皇看著往日齊頭並進的兄弟匍匐腳下,心裏十分舒爽。
大皇子是兄長,有禮讓之恩。
新皇給予君前免跪的權利。
十三皇子是他的親弟,跪拜他沒有什麽成就感。
其餘的兄弟都被忠順王整殘廢了,輕易不到君前。
五皇子的誠服,讓新帝在太上皇的打壓下,找到一點優越感。
傅貴太妃自從除夕之後,幾乎天天去新帝生母皇貴太妃麵前,伺候討好。
皇後這邊翊坤宮的宴席散了,去給親生的婆婆皇貴太妃拜年,福身行晚輩禮。
傅貴太妃卻暗示皇後行國禮,大禮參拜。
皇後不會輕視上皇的嬪妃。
但是,也不會容忍她們挑釁。
皇後笑問“傅貴太妃這是暗示本後,向您三拜九叩”
貴太妃沒想到皇後竟這樣剛性,圓滑應酬都不懂嗎
貴太妃卻忘記了,皇後是後宮之主。
貴太妃嚇著了,忙著向皇後請罪。
皇後讓她蹲了片刻,方才叫起。
皇後隨即告辭“正旦日要祭拜奉先殿,兒媳告辭了。”
德皇貴太妃不封太後,是太上皇之意,意在遏製。
德妃封後,還不聯手打壓太子
皇帝是可以冊封太後。
但是,太上皇可以拒絕有兩個皇後。
太後譏笑都一聲貴太妃醜人怪多。
張菀是個謹慎之人。
為了避免皇貴太妃或者是貴太妃到陛下麵前挑唆。
皇後提前向新帝稟報貴太妃的說辭。
新帝這個時候正是心煩意亂,聞聽他親生母親竟然沒有阻止貴太妃,心裏十分窩火。
這個時候,他內憂外困,親生母親幫不上半點忙,卻要挑釁上皇。
醇正帝不能發作親生母親,卻是遷怒五皇子。
正旦日各種宴會都劃掉了五皇子的名字。
理由也很冠冕堂皇,五皇子圈禁十年,身子不爽,多多休息吧。
然後,新帝試探林如海,看他有無意願主考。
林如海豈能上他的當,當即婉拒“多謝陛下抬愛,無奈下官才疏學淺,且犬子青玉今年要參加會試,下官理應迴避。”
最終,主考官定了杜閣老。
新帝指明金煋做副主考。
金煋再次婉辭。
林青玉是他的準女婿,到時候林青玉中了,容易引起學子的猜忌。
最終,副主考定了禮部尚書顧燮。
顧燮是江南人氏,目前來說沒有派別。硬要說派別,他是上皇的舊人。
主考副考都是上皇的人,新帝添加一個副主考熙郡王。
上皇也添加一個副主考,燕候。
燕候不參與閱卷,不參與欽定名次。
他隻是負責考場監察,監察學子是否舞弊。
當然,也監督監考官,閱卷官是否公正。
其實,按照石梅的想法,這個考場讓賈璉監考最為合適。
三百名考生,但凡誰想作弊,都逃不掉賈璉的眼神。
閱卷也是一樣。
隻可惜,賈璉的資格是有了。
但是,碰見賈璋考試,他也在迴避之列。
張氏這邊準備賈璋的婚禮,索性家具都是現成的。
當初水靈入門之時,看不上的一套紅木家具,都在庫房裏鎖著。
如今搬出來擺在客房與書齋。
臥房裏的家具自有女方準備。
當然,梅家若是要求擺放他們的妝奩,張氏也不反對。
這家具將來給寶玉娶親也是一樣。
二月初九,賈璋進場了。
梅家夫妻親自來了榮府查看新房。
賈璉占了中軸葳蕤軒。
賈琮占了東大院與小東院。
賈璋的新房就放在西邊的花園子裏麵。
蓮園與榴園屬於榮禧堂的跨院。
榴園已經給了賈蘭。
蓮園將來肯定要給賈璉的女兒。
故而,賈璋就去了西苑。
西苑可是個好地方。
院子雖然跟賈琮的東大院差不多。
但是,它出門就是花園子,轉彎就是蓮花湖。
蓮花湖水來自翠微山。
石梅就很喜歡這個地方。
但是呢,榮慶堂是主建築,石梅住過去不要緊,禦史該參奏賈赦不敬了。
石梅一個人占著兩座宅子也不好。
畢竟家裏的孩子多。
梅家是清貴之家,看著這一座宅子。
梅翰林兩夫妻笑得嘴巴合不攏。
這裏空氣清新,四季花開,簡直就是人間的仙境。
梅家沒有燕候府的實力,沒有嫌棄客房與書齋的木頭隻是紅酸枝。
梅夫人挽著張氏胳膊親熱“我們大姑姐日日念叨說,榮府的兩代婆婆如何如何好,看待媳婦跟閨女一般,今日我算是見識了。”
張氏推遲婚期的事情也不計較了。
畢竟,林青玉定了三月十八成親。
賈璋三月二十八的婚期也不算晚。
梅夫人迴家去就叮囑梅馨兒“你婆婆心疼小兒子,把花園子給你們小兩口,要孝順公婆,敬重兩位嫂嫂。
特別是你二嫂子,那個意思我看出來了,你婆婆事事帶著她,畢竟你表姐將來有自己的侯府,估計今後榮府就是你二嫂子當家。
你也別爭,日後跟著姑爺出門做官也方便。”
梅馨兒嘴巴噘得老高“誰願意管家呢,三瓜兩棗的蠅頭小利,累死人了。”
梅翰林雖然說了隻有一萬嫁妝。
但是,榮府還是三萬的聘禮。
到時候,梅家抬迴來三萬以上的嫁妝也就成了。
梅夫人迴去想了想,又給梅馨兒的嫁妝單子上增加了一個五百畝的田莊。
人家婆婆這樣疼愛兒子,難道她們不疼愛姑娘嗎
梅馨兒的嫁妝從一百零八抬增加到一百二十六抬,跟惜春的嫁妝持平。
隨後,張氏越發忙碌,嫁女兒跟娶媳婦的規矩又不同。
兩個多月的時間,非常的緊迫。
這一次不僅楊氏過府來幫忙,就連餘氏也主動過府幫忙。
賈蓉的媳婦許氏,葉箏的媳婦瞿鳳都來搭手。
二月十九。
林青玉,賈璋出場。
青玉默寫了詩作與策論。
林如海自己收起了文章,吩咐林青玉休息好了自由行動。
林青玉便跟朋友打馬郊遊,吟詩作對,不亦樂乎。
三日後,就被母親賈敏逮住,試穿新衣,彩排婚禮。
林青玉沒有通房,還要請人教導人事。
林家族人凋零,這事兒無人傳授。
賈敏也不好自己教導。
把林青玉交給賈璉賈琮。
一個要求,新婚之夜不能出醜。
賈璉哪裏能跟小孩子鬧這個,給林青玉一本禦製的玩偶。
然後把林青玉交給白錦堂賈蓉。
他們兩個在錦衣衛,葷素不忌。
白錦堂的辦法簡單粗暴,與賈蓉假裝去花枝巷公幹,追查逃犯,把林青玉帶去花枝巷旁觀去了。
林青玉看了一半,漲紅臉跑了。
賈璋這裏睡了兩天一夜。
然後起來默寫試卷,送給林如海與賈敬張老爺山子野觀瞧。
這一迴,四位鴻儒都頷首“三鼎甲不能想,但是,前十名跑不掉。”
然後,賈璋也受到白錦堂與賈蓉的教誨,被丟去了花枝巷。
賈璋沒有功夫,被白錦堂點了穴位,動彈不得,躲在暗格裏觀看了全場的春戲圖。
賈璋丟了臉,褲子都打濕了。
他打不過白錦堂,迴去追著賈蓉打,攆了三條街。
最後,還是賈蓉作揖打拱,擺酒認錯,才算完事兒。
二月二十一,貢院出杏榜。
林青玉成了會首。
賈璋第九名貢生。
賈赦先去林家賀喜,放了一車的鞭炮。
林如海又來榮府賀喜,也放了一車的鞭炮。
賈氏的姻親族人兩邊跑著恭喜。
白錦堂與賈蓉則帶人維護秩序,天幹物燥,免得天災。
三月初一,殿試開始。
親友們都推測,林青玉隻怕要成狀元郎。
賈璋反正前十名,庶吉士穩妥。
三月初五。
陛下發放皇榜。
林青玉是探花郎。
狀元是一位三十七歲的北方舉子。
趙昀十四名。
賈璋傳臚。
賈赦這迴又樂成老鼠。
老八公府再次酸成檸檬,還要樂嗬嗬上門來祝賀。
林青玉跨馬遊街,沿途追著看的大姑娘都哭了,這樣俊俏的探花郎
貴婦人們發酸二十四年前被賈敏搶了探花郎。
不然這標致的探花郎說不定就是自己的親兒子呢。
然後一打聽,探花郎又說親了,馬上要小登科。
大家趕緊打聽伯府的嫡次子。
可惜,林紫玉俊俏也俊俏,卻不喜歡讀書。
這真是個悲傷的消息。
長子能夠襲爵,不會讀書也罷了。
嫡次子沒有爵位,還不會讀書
但是,還有有許多心思活絡的人家,覺得林家富可敵國。
侯府的子孫還怕沒有官職嗎
打聽這著想跟林家結親。
隻不過,紫玉才十五歲,賈敏暫時沒有給他說親的打算。
再者,紫玉隻是喜歡舞刀弄槍。
但是,也不妨礙他讀書科舉。
他腦子可是不笨,隻是沒有青玉那麽自律而已。
探花郎估計不成,向賈琮學習還是可以的。
所有的新科進士都有一個月的假期。
林青玉大登科之後,十八日再次小登科。
這一日。
榮寧二府都去錦田伯府吃酒。
賈珠迴京辦差,胡嫣然也跟著迴來省親。
正好趕上林青玉的婚事。
賈萱與賈蘭成了林青玉的壓床童子。
賈敏也做了婆婆了,整天樂嗬,笑得合不攏嘴巴。
金明在家是長女,據說下得廚房上得廳堂,管家理事樣樣精通。
賈敏準備學習母親石梅。
三日後,等媳婦迴門歸來,就把中饋交給兒媳婦,自己迴娘家省親一個月。
首先幫著侄子娶親。
然後,再陪伴母親踏青觀山景。
三日後,賈敏果然把中饋交給兒媳婦金明,然後歸寧,幫著嫂子操辦婚事。
三月二十八。
榮寧街上客似雲來,高朋滿座。
賈璋迎娶梅馨兒。
張氏卻不能歇息。
賈琮散館,放了長寧縣正七品知縣。
長寧縣屬哪個省
石梅沒聽說過。
賈琮就攤開大月朝的版圖,指給祖母看從前叫歸州,長寧縣隸荊州府。
石梅這迴知道了“湖廣行省”
賈琮伸出大拇指“不錯”
一般來說,內宅夫人對什麽行省什麽府縣弄不明白,除非有家人在此地做官。
石梅一聽這個便問“歸州是不是曾經也叫秭歸縣漢明妃”
賈珠道“正是呢,西漢不叫荊州府,叫南郡。”
石梅頭都疼了“嗯嗯,我知道了,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就是了。哎呀,那可是大山區啊”
賈珠道“這是大伯父故意給琮兒謀的,地方越窮,越不會出差錯。”
石梅頷首“這也對。”
賈琮的意思,秭歸山大人稀,不是什麽好地方,不預備帶家眷。
張氏倒是有些意動。
石梅卻力主賈琮帶著葉筠上任。
石梅說道“這怎麽成呢,不僅要把媳婦帶上,賈葳也要帶上。
兒子還是跟著父母教導最好,至於孩子如何啟蒙,咱們家自有一套規矩,你們照著辦就是了。”
葉筠當然希望跟著夫君上任。
但是,賈琮執意讓她留下,她也不會反對。
葉筠比賈琮懂事,是個賢內助,石梅自然要力主葉筠跟著上任,免得賈琮再犯賈璋當初的錯誤。
恰好賈珠迴京,帶迴來賈賈珪與賈瑋。
石梅便跟賈珠商議,讓賈珠給賈琮一個熟手,讓他再從族裏挑一個人出去曆練。
賈珠便把賈珪給了賈琮,跟著去做師爺。
賈琅也跟著賈琮去湖廣做生意,順便幫著賈琮打探民情消息。
賈珠臨行給賈琮傳授經驗“做地方官,除了潔身自愛,還要保證兩條。
第一條,解決所轄百姓的溫飽。
第二條教化鄉民。隻要這兩條做好了,你就是一個青天大老爺。”
賈琮很有慧根,寫了一篇可行性報告給賈珠。
如何解決百姓溫飽
興修水利,重視農桑。
如何教化百姓,興辦學校。
湖廣石梅還有些了解。
但是不了解這個時候的秭歸是什麽情況。
賈珠給賈琮準備好了。
秭歸的確山大人稀。
但是,那個地方很適合種植番薯,蓮藕與柑橘。
石梅一想也對。
山窪地適合種植番薯,估計老百姓吃飯沒有大問題。
但是,縣官老爺要辦學堂,可不是嘴巴一碰就能成。
義倉義田可是沒有那麽多。
山大人稀木材多。
但是,蜀道難,三峽的道路也差不地。
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說的就是進入秭歸的三峽水路。
三峽的風景,石梅看過。
漢明妃的家鄉石梅也去過。
現代的公路四通八達,前往王昭君的故鄉也十分艱難。
山道彎彎,技術不好的司機不敢上路。
賈琮夫妻做著準備。
張氏便找到石梅抹眼淚“老爺這是幹什麽呢
把孩子攆去那樣偏僻的地方,還不如在家裏照顧家族生意呢,考什麽進士呢”
石梅食指在嘴上一貼“噓”
然後,帶著張氏進了密室“琮兒留在京都,就是新帝的鐵杆兒。
新帝若是讓他跟燕候作對,琮兒怎麽辦呢
犯到燕候手裏,燕候怎麽處置
要我說,赦兒這迴做得好。
琮兒出生,榮府已經繁花似錦。
他不如璉兒穩重,留在京都隻怕會陷入奪嫡的圈套裏。
索性往深山裏一躲,過個幾年,塵埃落定,璉兒還不設法把他弄迴來
那時候,他資曆也有了,到六部混個三四品,平平安安不好嗎”
張氏愣怔半日“竟是這樣
那還是去吧。不過,孩子還是留下吧,我帶著,窮山惡水”
賈琮臨行,到底沒有帶上賈葳。
葉箏夫妻也跟著去了秭歸,跟著賈琮做縣尉去了。
石梅便寫了張方子給賈琮。
連藕粉雖然有人做,都是小打小鬧。
如果鼓勵大家做起來可以增加稅收,還可以把藕粉買進京都。
榮府的商鋪就可以幫忙的。
番薯做番薯粉的人多。
但是,做粉絲的人卻沒有。
這兩個方麵做起來,賈琮的三年政績就不難看。
這個法子,不僅賈琮感興趣,賈珠也感興趣。
他三年考績優秀,直接升任知府了。
作者有話要說 後半段來不及捉蟲,會盡快捉蟲。
天使們諒解,,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