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郡王世子爺水澈迴府後, 去母妃的華堂請安,看著母妃瘦削的身姿, 想起母親受到的那些罪, 難受極了。
他知道弟弟這一去, 魚蛇化龍。
武郡王府將會迎來一個新的高度。
這是多少人夢寐欲求的機會。
可是, 他就是心裏難受。
他責問父親, 母親為何沒有知情權
父親卻說時機不對。
皇孫需要母親的真情實感做掩護。
水澈也知道, 這個時候, 若有半點紕漏,不僅皇孫得不了好。
整個武郡王府也完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母親也會受牽連。
妹妹剛生了外甥, 妻子懷著孩子
水澈隻能沉默。
水澈覺得, 必須做點什麽。
水澈迴去便跟媳婦商議,讓媳婦忙碌的時候,把兒子送去母親房裏看護。
他們要忙碌,讓兒子去跟母親做伴。
水澈知道婆婆放不下四弟。
傅惠是典型的書香女子。
且夫君溫柔體貼。
她懷孕的時候安排的通房,夫君都隻是做個擺設。
她很樂意孝順婆婆“都聽夫君。“
石梅經過這一次參與剿匪, 終於安心不少。
孩子們都成長起來了。
鐵網山的匪徒雖然兇悍, 賈琮賈珠的能力也能夠應付。
且說葉筠從盛宴迴來,已經三日後,冬月初十。
石梅找了葉筠說話。
詢問了葉筠對於弟媳婦有什麽要求。
葉筠知道祖母不會無的放矢。
說道“我們葉家的情況擺著在,既不是大富,又不算大貴。
孫媳的意思,不拘是什麽人家, 隻要姑娘識文斷字,能幹誠實,家世清白就可以。”
石梅一聽這話就笑了。
這個葉筠誤會了。
她以為介紹的賈氏宗族的女兒,才這般說話。
然而,一般大戶人家,娶了哪一個大家族的女兒,再不會嫁同輩份的姑娘過去。
換親的名譽可是不好聽。
當然,若是葉箏做親艱難,石梅不介意在族裏給葉箏找媳婦。
但是,如今有更好的親事,石梅肯定不會往外推。
葉箏的婚事處理好了,葉筠才能一心一意為夫家著想,才不會分神。
葉箏能幹,也可以幫襯葉筠。
這是相輔相成的事情。
若是娶了夏金桂那樣的兒媳婦進門,葉筠還不夠給他們收拾亂攤子。
石梅就讓人請了楊氏過府,讓楊氏親自給葉筠介紹瞿家的姑娘。
葉筠頓時笑顏明媚,給楊氏行禮“多謝大伯娘操心,趕明兒讓箏兒去給大伯母磕頭去。”
這就是願意相看這一門親事。
楊氏十分高興,說道”這是什麽話,不說你們照顧蓉兒,直說蓉兒跟箏兒兩個處的好,這有了好事自然想著他。“
然後,楊氏又把那話說一遍“眼下正值年節,大家都忙,等到正月,許夫人要來我家走親,那時候侄兒媳婦過去幫伯母陪客,順便接觸一下瞿姑娘。
若是看上了,咱們再接著談下麵的事情。”
葉筠問道“未知姑娘今年幾歲
大伯娘別誤會,箏兒今年十七,明年十八歲,準備迴鄉秋闈,大後年參加會試。
這婚事怎麽也要等後年,我是怕姑娘等不了。”
楊氏道“再不會,姑娘這個臘月初五才及笄,再等三年也不過十八歲,隻要婚事說定了,這個歲數並不大。”
葉筠一聽笑了“這個歲數很合適,有勞大伯母操心。”
婚事說成,楊氏心裏美滋滋的。
這事兒在親家麵前有了交代。
蓉兒也有麵子。
轉眼臘八,榮寧二府又開始在城外施粥。
這日,許夫人便跟石梅張氏、楊氏餘氏、胡嫣然水靈葉筠迎春惜春探春,這一行榮寧二府的女眷,在西城門偶遇了。
許夫人也合陳老夫人一起,在城門口搭建了粥棚。
許夫人因為姑娘今年百事順遂,想去廟裏捐香油。
陳老夫人勸說她,與其去廟裏捐香油,不如去城門口搭建個粥棚子。
如今雖說是四海升平,吃不上飯的人還是有許多。
城外天齊廟的乞丐還是成群結隊。
這事兒不可說。
這次相遇也很巧。
陳老夫人她們在東城門施粥,榮寧二府在西城門施粥。
然後,這兩撥人硬是在西街相遇了。
相遇了就找個茶樓吃杯茶,說說話唄。
石梅、陳老夫人、張氏、楊氏、許夫人,這些人就坐在了一桌說話。
胡嫣然、餘氏、水靈、葉筠、則帶著小姑子坐一張大圓桌。
陳家的兩個奶奶,兩位小姐,再有許家的一位奶奶,兩位姑娘坐一張茶桌。
雖然不是一張桌子,大家在一間暖閣裏吃茶,相互之間能夠看得見。
相互說話的聲音都聽得見。
許家帶來兩位姑娘,其中一位是瞿鳳。
胡嫣然水靈,跟陳家的兩位奶奶,兩位姑娘都是表姐妹,幾個人說著話。
迎春、惜春,探春,跟陳家姑娘很熟。
這幾個人從前是一個詩社的成員。
元春與葉筠定親後,迎春惜春被拘管迴家學習庶務,後來又要跟著張氏出門應酬,打知名度,預備說親,相聚的時間少了。
這一下見麵,不知道多麽高興。
很快的,幾位奶奶坐在一起,榮府陳家許家的姑娘們坐在一起。
幾個姑娘很快混熟悉了,嘰裏呱啦就說起話。
迎春惜春,跟陳家的兩位姑娘很熟,關係也好,一起迴憶從前的美好,從前幹過的蠢事。
大家嘻嘻哈哈笑成一團。
張氏在這邊咳嗽好幾聲,迎春們這邊總是刹不住。
這邊許家的奶奶,原本跟榮府的奶奶不認得。
陳家的少奶奶居中介紹,兩下裏也就認得了。
這些都是以後貴婦圈的常客,很自然就說到一起。
葉筠這裏就有意無意,看著許家的兩位姑娘。
雖然不認得瞿鳳。
但是,葉筠認得許姑娘,自然也就認得了瞿鳳。
石梅也在看瞿鳳。
她果然跟石梅猜測的差不離。
瞿鳳雖然相貌秀麗,眼眸清澈,端方大氣。
但是,她有些內斂,不活潑。
迎春幾個都言笑盈盈,貼耳呢喃。
她卻隻是微微一笑。
聽得多,說的少。
石梅注意到,她一直在不動聲色的給幾位姑娘添茶。
然後把茶點放在姑娘們觸手可及的地方。
當迎春幾個說到什麽,征求她意見的時候,她也會給出自己的見解。
很有大姐姐風範。
石梅還從她眉宇間看出,她對於迎春惜春探春三姐妹的感情很羨慕。
她總是在迎春惜春探春三人碰頭商議的時候,發出會心一笑。
葉筠對瞿鳳的第一印象也很不錯。
至於不愛說話,葉筠估摸是她剛遭遇變故,又因為初遇陌生人,故而選擇沉默,保護自己。
且葉箏做事毛躁,小兒心性。
葉家正需要這樣穩重的媳婦,襄助夫君,頂門立戶。
這一次會麵,葉筠對瞿鳳,對這門親事更加滿意。
然後,榮府收到的年禮中多了兩個戶頭。
一個是許家,一個是瞿家。
許家瞿家身在官場,即便沒有兒女親事,他們主動結交榮府,也在情理中。
這一年的除夕,嘉和帝依然住在湯泉。
石梅楊氏張氏水靈葉筠胡嫣然這些誥命,不用進宮挨凍受餓。
唯一的壞處,榮府的賈赦賈政、賈珠賈璉,不能參加祭祖。
榮府這邊參加陪祭的人就變成賈琮。
這日張氏跟石梅商議,賈敏又介紹了兩戶人家。
她卻不敢定下。
迎春惜春身為二品大員之女,婚姻不能自主。
得請皇後娘娘示下。
石梅深以為然。別婚事談妥了,皇帝來搗亂。
臘月二十四。
石梅準備一件百鳥朝鳳的玉山子,帶著與張氏胡嫣然、水靈葉筠,遞牌子。
迎春的事情,石梅一人進宮,就能辦成。
然而,孫媳婦以後掌管中饋,這些事情要學起來。
水靈本來不需要石梅引薦。
但是,全家都去,單不帶她。
石梅怕她有想法,隻有一起帶著了。
皇後如今跟石梅算得上好朋友。
聞聽石梅婆媳拜見,忙著讓人請進去。
石梅帶領媳婦、孫媳婦,行跪拜大禮。
皇後抬手說道“國公夫人免禮。
陛下已發話,榮公夫人你免跪,你偏要堅持,真是拿你沒法子。”
然後,又命給張氏婆媳賜座,嘴裏笑道“哎喲,看看這一個個水蔥一般的小姑娘,本宮真是有些嫉妒。”
石梅笑道“娘娘就愛說笑。”
又道“臣婦給皇後娘娘尋摸一個玩意兒,正查驗,等下您瞧瞧喜歡不喜歡。”
皇後揮手道“怎麽又攔住了本宮不是說了,榮國公府的女眷直接請進來。”
可攔住的是榮府下人。
嬤嬤也不敢分辨,帶著宮女抬進來一個黃銅鎖背的箱子。
皇後奇道“哎喲,這是,怎麽這麽大的箱子”
榮府給皇後娘娘敬獻瓜果,卻是柳條籃子裝著,一目了然。
玉器也是小盒子藏著。
這麽大箱子還是頭一迴。
石梅吩咐擺出百鳥朝鳳的山子。
整個翊坤宮一陣抽氣聲。
整座山子是一株玉樹。
鳥兒的顏色卻是多有分別,有的玉白,有碧翠的。
然而,中間的鳳凰卻有金冠,翅膀上也是金輝點點。
皇後眼裏的驚喜繃不住“這是金粉嗎”
石梅笑道“娘娘摸摸看。”
皇後要動手,卻被身邊的嬤嬤攔住了,自己伸手一摸。
然後,沒有絲毫的凸凹感覺。
她換做指甲劃了劃,然後笑著稟報“娘娘,這是玉石的本色。”
皇後驚喜不已“紅色的牡丹也是本色”
石梅頷首“難得遇見這樣齊全的材料,就是雕工有些費事,得費盡心機利用所有的顏色。
圖紙不知道廢了多少,娘娘今年可要多賞賜榮府一些宣旨才好呢。”
皇後笑道“說別的還真沒有,文房四寶管夠。
禦製的宣紙,你們榮府孫子孫女,人手十刀。趕明兒就讓內造辦給送府上。”
石梅忙著謝恩領賞。
榮府有私塾,有女學,族裏有族學。
這宣紙多多益善。
然後,幾位少奶奶在宮女引導去觀賞皇後娘娘的花房。
石梅這才跟皇後娘娘說了自己的請求“今日來,求皇後娘娘一件事情,我那兩個丫頭今年都十四了”
下麵的話都不用說了,石梅不是頭迴幹這事兒。
皇後頷首“這話本宮明白。
這兩年陛下也沒那個心思了,其餘人等也沒這個權利不是。
安心吧,即便要重新選秀,也要經過本宮,本宮再不會讓她們入選。”
石梅道“這事兒且不能等到哪一步,明年就及笄,今年要議親了。
臣婦之意,勞動娘娘下懿旨,讓內務府給我們家的孩子在花名冊上注上一筆奉懿旨,自行婚配。”
皇後娘娘笑道“夫人也太小心了。
成吧,本宮這就下旨。”
皇後果然給榮府下了懿旨。
石梅幫著皇後娘娘磨墨。
皇後娘娘點了迎春惜春的名字,然後用了鳳印。
石梅心裏歎息,可惜探春隻有十一歲,不然一起求個免選多好呢。
這事兒不能作假,否則就是欺君之罪。
皇後娘娘下旨之後,自然會讓人告訴內務府,有這麽宗事情。
石梅卻不會光指著皇後娘娘。
正月初六,賈赦賈政賈珠賈璉父子們從湯泉迴家過年。
石梅便讓賈赦運作,送了內務府總管一筆厚禮,親眼盯著他把迎春惜春的名字後麵添加了批注。
這般一來,即便是有人忙中出錯,再錯不到迎春惜春名下。
當然,皇後娘娘的懿旨在宮中有檔案登記,就怕有人不把皇後娘娘的懿旨當迴事。
盯著內務府把皇後懿旨的編號都抄錄上了,再不怕有人搗鬼。
如今已經到了禪位倒計時。
皇孫水陽還隻有十歲。
迎春惜春兩人若是選秀,肯定就是四皇子的後宮。
一旦四皇子登基,太子就是水陽。
迎春惜春萬一生了孩子,榮府如何自處
能看著她們在宮裏受磋磨
不忍心,參與進去,又會是什麽結局
石梅要做的事情就是防微杜漸,斬斷一切可能。
正月初六這日,寧府請客。
葉筠跟許夫人達成盟約。
葉家請媒人上門提親,商議小定的日子。
畢竟姑娘已經十五周歲了。
這媒人直接就請了賈敬楊氏。
這事兒是許夫人牽線,女方媒人就是許夫人。
這兩下裏商議起來就十分便宜。
因為磋商葉箏的婚事,兩親家加深了解,越發親密了。
然後,葉箏與瞿鳳的小定禮就定在六月初八。
五月初八是賈蓉與許寧的婚期。
兩家的意思,都是等著他們一這波喜事辦完了,都休息一段時間,再辦葉箏的小定禮。
葉筠請了楊氏做媒人,自然聽從媒人的安排。
葉箏距離二十歲還有三年,時間很充裕。
楊氏跟許夫人往來會麵磋商,因此得知,女方的嫁妝增加到了兩萬。
心裏十分高興,這說明女方看重賈蓉。
這日正月十六。
青玉跟賈璋結伴返鄉,預備參加今年的童生試。
這是林如海的決定。
青玉賈璋今年都是十六歲,也該下場試試水了。
林如海說的試試水,可不是真的就是試水。
這說明兩人的知識儲備,已經可以考秀才。
賈敏這一迴難得沒有憂心。
青玉的一身功夫,十個八個尋常人,不是他的對手。
反而是張氏有些擔心。
賈璋不喜歡練習武功,兄弟中間他的功夫最差。
張氏跑來跟石梅商議,想讓賈琮陪伴賈璋返鄉考試。
反正賈琮八月要參加秋闈,索性早點起身,跟賈璋搭個伴兒。
爹媽疼愛斷腸兒。
賈璋又不愛練武,卻是讓人不安心。
但是,再疼愛小的,也不能耽擱琮兒的前程。
石梅蹙眉看了張氏一會。
張氏有些忐忑“母親覺得不妥當”
石梅一般是麵臨兒孫性命,或是家族存亡,才會緊張,甚至犯蠢降智一迴。
張氏卻是大事小事,隻要涉及兒子,她就會擔驚受怕。
石梅反思,她是不是太寵著張氏了,讓她沒有成長的空間
不過,這事兒也不能一下子急轉彎。
石梅說道“這事兒,我覺得不妥當。
琮兒要秋闈,已經說好。五月參加蓉兒婚禮再動身。
眼下他正處在最後的衝刺階段,你沒看見他天天林府張家兩邊跑
你這打斷了他們的安排,隻怕孩子們心裏有了想法。
至於璋兒,他雖然武功不濟,花拳繡腿還是有幾招,比尋常的讀書人強的多了。
家裏不是八個客卿
派遣賈珪賈瓊他們跟著不就成了
賈珪也是秀才,熟門熟路的,金陵又有賈數賈斑照應,你有什麽可擔心
不過,這隻是我的想法。
畢竟兒子是你的,媳婦也是你的,你想如何,他們估計還是會順著你。
具體如何,你自己思量吧。”
張氏心裏想著,賈珪再是秀才,哪裏比的賈琮文武雙全,一奶同胞
又想,賈琮即將入仕,是該求個功名。這是一輩子的大事,確實不能輕忽。
張氏的臉紅了一下,說道“兒媳婦明白。”
然後,賈璋與青玉結伴去了金陵。
石梅不知道的是,張氏到榮慶堂之前,曾試探過葉筠。
葉筠其實不願意賈琮這個時候出門。
一來是小夫妻新婚。
二來也是不想耽擱賈琮的時間。
這個時候上路,路上寒冷,一路吃不好睡不好,哪有五月上路舒坦
但是,張氏待她真是很不錯。
她也不說不敢,真不好意思拒絕婆婆。
她也不知道賈琮的想法,故而直說聽婆婆安排。
結果,賈璋都走了,婆婆也沒來找他們。
賈琮根本不知道這宗事兒。
賈琮覺得,賈璋一個男兒漢,他十四歲獨自去了林姑父家。
賈璋都十六了,迴老家有什麽問題呢。
根本沒往這方麵想。
葉筠這日請安就觀察婆婆的臉色,很怕賈琮沒主動陪伴賈璋,婆婆生氣。
張氏被她偷看了幾眼,心裏有些不自在,嗔怪道“琮兒媳婦看什麽隻怕我臉上有蜜”
葉筠道“不是那意思,媳婦迴去收拾了包裹,結果,璋兒兄弟已經啟程了。”
張氏頷首“嗯,我後來又想了下,琮兒如今正在緊要的時候,不宜分心。
你好好生照顧他,莫讓他為閑雜之事分心,爭取今年一舉高中。”
葉筠忙著行禮“媳婦記下了。”
張氏道“箏兒是什麽意思
我看他怎麽還是天天跟蓉兒進進出出”
葉筠道“箏兒讀書也不成,估計秀才就到了頂了。
他預備七月再跟蓉哥兒一起會金陵參加武舉。
武功也不是一天半日之功。
這些日子他在寧府幫著搬輕拿重,也是一種訓練。
武舉可是有一項考核,要背著六百斤的包裹,走一圈呢。”
張氏一聽就眼皮子亂跳“這事兒我知道,你公公當初迴來跟我說了,嚇得我一夜沒睡著。
你說這要是背不起,這腿杆子怎麽受得了,這可太嚇人了”
葉筠心裏偷笑。
大伯賈璉還是武狀元呢
婆婆隻記得公公當初多麽可憐。
這卻是葉筠不知道賈璉有神功,張氏卻知道。
這才覺得丈夫考核更嚇人。
也是因此,張氏就不樂意賈琮考武舉,隻準他考科舉。
張氏自己也在修煉,卻隻有養生功效。
她清楚,賈琮至今沒有練成神功。
而今的榮府跟大月朝一般,那是四海升平,欣欣向榮。
府裏大方針有張氏掌舵。
然後,下麵的庶務有水靈主持,葉筠幫襯。
貴婦圈的應酬,一般是張氏帶領兩個媳婦出麵。
石梅如今就是個吃香喝辣的老祖宗。
迎春惜春、探春湘雲幾個住在榮慶堂的翠微軒。
外孫女兒黛玉也經常前來探視。
這些個小姑娘經常起詩社。
石梅就是那出錢出力的老社長。
石梅成日跟著姑娘們玩耍,聽她們吟詩作賦,似乎自己還是那個二十歲的大學生。
祖孫們一起爬山,一起舞劍,練習瑜伽。
未幾,自家翠微山玩膩味了。
這時候,京都地麵春意盎然。
石梅便帶領孫女、外孫女兒們出城踏青。
石梅有個願望,乘著眼下時機,在七十歲之前吧,把京都周邊的風景都瞧一瞧。
然後再把整個京都的美食嚐個遍。
她帶著一群孫女,爬了春日的香山。
預備去曹雪芹的第二故鄉白家村瞧瞧。,,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他知道弟弟這一去, 魚蛇化龍。
武郡王府將會迎來一個新的高度。
這是多少人夢寐欲求的機會。
可是, 他就是心裏難受。
他責問父親, 母親為何沒有知情權
父親卻說時機不對。
皇孫需要母親的真情實感做掩護。
水澈也知道, 這個時候, 若有半點紕漏,不僅皇孫得不了好。
整個武郡王府也完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母親也會受牽連。
妹妹剛生了外甥, 妻子懷著孩子
水澈隻能沉默。
水澈覺得, 必須做點什麽。
水澈迴去便跟媳婦商議,讓媳婦忙碌的時候,把兒子送去母親房裏看護。
他們要忙碌,讓兒子去跟母親做伴。
水澈知道婆婆放不下四弟。
傅惠是典型的書香女子。
且夫君溫柔體貼。
她懷孕的時候安排的通房,夫君都隻是做個擺設。
她很樂意孝順婆婆“都聽夫君。“
石梅經過這一次參與剿匪, 終於安心不少。
孩子們都成長起來了。
鐵網山的匪徒雖然兇悍, 賈琮賈珠的能力也能夠應付。
且說葉筠從盛宴迴來,已經三日後,冬月初十。
石梅找了葉筠說話。
詢問了葉筠對於弟媳婦有什麽要求。
葉筠知道祖母不會無的放矢。
說道“我們葉家的情況擺著在,既不是大富,又不算大貴。
孫媳的意思,不拘是什麽人家, 隻要姑娘識文斷字,能幹誠實,家世清白就可以。”
石梅一聽這話就笑了。
這個葉筠誤會了。
她以為介紹的賈氏宗族的女兒,才這般說話。
然而,一般大戶人家,娶了哪一個大家族的女兒,再不會嫁同輩份的姑娘過去。
換親的名譽可是不好聽。
當然,若是葉箏做親艱難,石梅不介意在族裏給葉箏找媳婦。
但是,如今有更好的親事,石梅肯定不會往外推。
葉箏的婚事處理好了,葉筠才能一心一意為夫家著想,才不會分神。
葉箏能幹,也可以幫襯葉筠。
這是相輔相成的事情。
若是娶了夏金桂那樣的兒媳婦進門,葉筠還不夠給他們收拾亂攤子。
石梅就讓人請了楊氏過府,讓楊氏親自給葉筠介紹瞿家的姑娘。
葉筠頓時笑顏明媚,給楊氏行禮“多謝大伯娘操心,趕明兒讓箏兒去給大伯母磕頭去。”
這就是願意相看這一門親事。
楊氏十分高興,說道”這是什麽話,不說你們照顧蓉兒,直說蓉兒跟箏兒兩個處的好,這有了好事自然想著他。“
然後,楊氏又把那話說一遍“眼下正值年節,大家都忙,等到正月,許夫人要來我家走親,那時候侄兒媳婦過去幫伯母陪客,順便接觸一下瞿姑娘。
若是看上了,咱們再接著談下麵的事情。”
葉筠問道“未知姑娘今年幾歲
大伯娘別誤會,箏兒今年十七,明年十八歲,準備迴鄉秋闈,大後年參加會試。
這婚事怎麽也要等後年,我是怕姑娘等不了。”
楊氏道“再不會,姑娘這個臘月初五才及笄,再等三年也不過十八歲,隻要婚事說定了,這個歲數並不大。”
葉筠一聽笑了“這個歲數很合適,有勞大伯母操心。”
婚事說成,楊氏心裏美滋滋的。
這事兒在親家麵前有了交代。
蓉兒也有麵子。
轉眼臘八,榮寧二府又開始在城外施粥。
這日,許夫人便跟石梅張氏、楊氏餘氏、胡嫣然水靈葉筠迎春惜春探春,這一行榮寧二府的女眷,在西城門偶遇了。
許夫人也合陳老夫人一起,在城門口搭建了粥棚。
許夫人因為姑娘今年百事順遂,想去廟裏捐香油。
陳老夫人勸說她,與其去廟裏捐香油,不如去城門口搭建個粥棚子。
如今雖說是四海升平,吃不上飯的人還是有許多。
城外天齊廟的乞丐還是成群結隊。
這事兒不可說。
這次相遇也很巧。
陳老夫人她們在東城門施粥,榮寧二府在西城門施粥。
然後,這兩撥人硬是在西街相遇了。
相遇了就找個茶樓吃杯茶,說說話唄。
石梅、陳老夫人、張氏、楊氏、許夫人,這些人就坐在了一桌說話。
胡嫣然、餘氏、水靈、葉筠、則帶著小姑子坐一張大圓桌。
陳家的兩個奶奶,兩位小姐,再有許家的一位奶奶,兩位姑娘坐一張茶桌。
雖然不是一張桌子,大家在一間暖閣裏吃茶,相互之間能夠看得見。
相互說話的聲音都聽得見。
許家帶來兩位姑娘,其中一位是瞿鳳。
胡嫣然水靈,跟陳家的兩位奶奶,兩位姑娘都是表姐妹,幾個人說著話。
迎春、惜春,探春,跟陳家姑娘很熟。
這幾個人從前是一個詩社的成員。
元春與葉筠定親後,迎春惜春被拘管迴家學習庶務,後來又要跟著張氏出門應酬,打知名度,預備說親,相聚的時間少了。
這一下見麵,不知道多麽高興。
很快的,幾位奶奶坐在一起,榮府陳家許家的姑娘們坐在一起。
幾個姑娘很快混熟悉了,嘰裏呱啦就說起話。
迎春惜春,跟陳家的兩位姑娘很熟,關係也好,一起迴憶從前的美好,從前幹過的蠢事。
大家嘻嘻哈哈笑成一團。
張氏在這邊咳嗽好幾聲,迎春們這邊總是刹不住。
這邊許家的奶奶,原本跟榮府的奶奶不認得。
陳家的少奶奶居中介紹,兩下裏也就認得了。
這些都是以後貴婦圈的常客,很自然就說到一起。
葉筠這裏就有意無意,看著許家的兩位姑娘。
雖然不認得瞿鳳。
但是,葉筠認得許姑娘,自然也就認得了瞿鳳。
石梅也在看瞿鳳。
她果然跟石梅猜測的差不離。
瞿鳳雖然相貌秀麗,眼眸清澈,端方大氣。
但是,她有些內斂,不活潑。
迎春幾個都言笑盈盈,貼耳呢喃。
她卻隻是微微一笑。
聽得多,說的少。
石梅注意到,她一直在不動聲色的給幾位姑娘添茶。
然後把茶點放在姑娘們觸手可及的地方。
當迎春幾個說到什麽,征求她意見的時候,她也會給出自己的見解。
很有大姐姐風範。
石梅還從她眉宇間看出,她對於迎春惜春探春三姐妹的感情很羨慕。
她總是在迎春惜春探春三人碰頭商議的時候,發出會心一笑。
葉筠對瞿鳳的第一印象也很不錯。
至於不愛說話,葉筠估摸是她剛遭遇變故,又因為初遇陌生人,故而選擇沉默,保護自己。
且葉箏做事毛躁,小兒心性。
葉家正需要這樣穩重的媳婦,襄助夫君,頂門立戶。
這一次會麵,葉筠對瞿鳳,對這門親事更加滿意。
然後,榮府收到的年禮中多了兩個戶頭。
一個是許家,一個是瞿家。
許家瞿家身在官場,即便沒有兒女親事,他們主動結交榮府,也在情理中。
這一年的除夕,嘉和帝依然住在湯泉。
石梅楊氏張氏水靈葉筠胡嫣然這些誥命,不用進宮挨凍受餓。
唯一的壞處,榮府的賈赦賈政、賈珠賈璉,不能參加祭祖。
榮府這邊參加陪祭的人就變成賈琮。
這日張氏跟石梅商議,賈敏又介紹了兩戶人家。
她卻不敢定下。
迎春惜春身為二品大員之女,婚姻不能自主。
得請皇後娘娘示下。
石梅深以為然。別婚事談妥了,皇帝來搗亂。
臘月二十四。
石梅準備一件百鳥朝鳳的玉山子,帶著與張氏胡嫣然、水靈葉筠,遞牌子。
迎春的事情,石梅一人進宮,就能辦成。
然而,孫媳婦以後掌管中饋,這些事情要學起來。
水靈本來不需要石梅引薦。
但是,全家都去,單不帶她。
石梅怕她有想法,隻有一起帶著了。
皇後如今跟石梅算得上好朋友。
聞聽石梅婆媳拜見,忙著讓人請進去。
石梅帶領媳婦、孫媳婦,行跪拜大禮。
皇後抬手說道“國公夫人免禮。
陛下已發話,榮公夫人你免跪,你偏要堅持,真是拿你沒法子。”
然後,又命給張氏婆媳賜座,嘴裏笑道“哎喲,看看這一個個水蔥一般的小姑娘,本宮真是有些嫉妒。”
石梅笑道“娘娘就愛說笑。”
又道“臣婦給皇後娘娘尋摸一個玩意兒,正查驗,等下您瞧瞧喜歡不喜歡。”
皇後揮手道“怎麽又攔住了本宮不是說了,榮國公府的女眷直接請進來。”
可攔住的是榮府下人。
嬤嬤也不敢分辨,帶著宮女抬進來一個黃銅鎖背的箱子。
皇後奇道“哎喲,這是,怎麽這麽大的箱子”
榮府給皇後娘娘敬獻瓜果,卻是柳條籃子裝著,一目了然。
玉器也是小盒子藏著。
這麽大箱子還是頭一迴。
石梅吩咐擺出百鳥朝鳳的山子。
整個翊坤宮一陣抽氣聲。
整座山子是一株玉樹。
鳥兒的顏色卻是多有分別,有的玉白,有碧翠的。
然而,中間的鳳凰卻有金冠,翅膀上也是金輝點點。
皇後眼裏的驚喜繃不住“這是金粉嗎”
石梅笑道“娘娘摸摸看。”
皇後要動手,卻被身邊的嬤嬤攔住了,自己伸手一摸。
然後,沒有絲毫的凸凹感覺。
她換做指甲劃了劃,然後笑著稟報“娘娘,這是玉石的本色。”
皇後驚喜不已“紅色的牡丹也是本色”
石梅頷首“難得遇見這樣齊全的材料,就是雕工有些費事,得費盡心機利用所有的顏色。
圖紙不知道廢了多少,娘娘今年可要多賞賜榮府一些宣旨才好呢。”
皇後笑道“說別的還真沒有,文房四寶管夠。
禦製的宣紙,你們榮府孫子孫女,人手十刀。趕明兒就讓內造辦給送府上。”
石梅忙著謝恩領賞。
榮府有私塾,有女學,族裏有族學。
這宣紙多多益善。
然後,幾位少奶奶在宮女引導去觀賞皇後娘娘的花房。
石梅這才跟皇後娘娘說了自己的請求“今日來,求皇後娘娘一件事情,我那兩個丫頭今年都十四了”
下麵的話都不用說了,石梅不是頭迴幹這事兒。
皇後頷首“這話本宮明白。
這兩年陛下也沒那個心思了,其餘人等也沒這個權利不是。
安心吧,即便要重新選秀,也要經過本宮,本宮再不會讓她們入選。”
石梅道“這事兒且不能等到哪一步,明年就及笄,今年要議親了。
臣婦之意,勞動娘娘下懿旨,讓內務府給我們家的孩子在花名冊上注上一筆奉懿旨,自行婚配。”
皇後娘娘笑道“夫人也太小心了。
成吧,本宮這就下旨。”
皇後果然給榮府下了懿旨。
石梅幫著皇後娘娘磨墨。
皇後娘娘點了迎春惜春的名字,然後用了鳳印。
石梅心裏歎息,可惜探春隻有十一歲,不然一起求個免選多好呢。
這事兒不能作假,否則就是欺君之罪。
皇後娘娘下旨之後,自然會讓人告訴內務府,有這麽宗事情。
石梅卻不會光指著皇後娘娘。
正月初六,賈赦賈政賈珠賈璉父子們從湯泉迴家過年。
石梅便讓賈赦運作,送了內務府總管一筆厚禮,親眼盯著他把迎春惜春的名字後麵添加了批注。
這般一來,即便是有人忙中出錯,再錯不到迎春惜春名下。
當然,皇後娘娘的懿旨在宮中有檔案登記,就怕有人不把皇後娘娘的懿旨當迴事。
盯著內務府把皇後懿旨的編號都抄錄上了,再不怕有人搗鬼。
如今已經到了禪位倒計時。
皇孫水陽還隻有十歲。
迎春惜春兩人若是選秀,肯定就是四皇子的後宮。
一旦四皇子登基,太子就是水陽。
迎春惜春萬一生了孩子,榮府如何自處
能看著她們在宮裏受磋磨
不忍心,參與進去,又會是什麽結局
石梅要做的事情就是防微杜漸,斬斷一切可能。
正月初六這日,寧府請客。
葉筠跟許夫人達成盟約。
葉家請媒人上門提親,商議小定的日子。
畢竟姑娘已經十五周歲了。
這媒人直接就請了賈敬楊氏。
這事兒是許夫人牽線,女方媒人就是許夫人。
這兩下裏商議起來就十分便宜。
因為磋商葉箏的婚事,兩親家加深了解,越發親密了。
然後,葉箏與瞿鳳的小定禮就定在六月初八。
五月初八是賈蓉與許寧的婚期。
兩家的意思,都是等著他們一這波喜事辦完了,都休息一段時間,再辦葉箏的小定禮。
葉筠請了楊氏做媒人,自然聽從媒人的安排。
葉箏距離二十歲還有三年,時間很充裕。
楊氏跟許夫人往來會麵磋商,因此得知,女方的嫁妝增加到了兩萬。
心裏十分高興,這說明女方看重賈蓉。
這日正月十六。
青玉跟賈璋結伴返鄉,預備參加今年的童生試。
這是林如海的決定。
青玉賈璋今年都是十六歲,也該下場試試水了。
林如海說的試試水,可不是真的就是試水。
這說明兩人的知識儲備,已經可以考秀才。
賈敏這一迴難得沒有憂心。
青玉的一身功夫,十個八個尋常人,不是他的對手。
反而是張氏有些擔心。
賈璋不喜歡練習武功,兄弟中間他的功夫最差。
張氏跑來跟石梅商議,想讓賈琮陪伴賈璋返鄉考試。
反正賈琮八月要參加秋闈,索性早點起身,跟賈璋搭個伴兒。
爹媽疼愛斷腸兒。
賈璋又不愛練武,卻是讓人不安心。
但是,再疼愛小的,也不能耽擱琮兒的前程。
石梅蹙眉看了張氏一會。
張氏有些忐忑“母親覺得不妥當”
石梅一般是麵臨兒孫性命,或是家族存亡,才會緊張,甚至犯蠢降智一迴。
張氏卻是大事小事,隻要涉及兒子,她就會擔驚受怕。
石梅反思,她是不是太寵著張氏了,讓她沒有成長的空間
不過,這事兒也不能一下子急轉彎。
石梅說道“這事兒,我覺得不妥當。
琮兒要秋闈,已經說好。五月參加蓉兒婚禮再動身。
眼下他正處在最後的衝刺階段,你沒看見他天天林府張家兩邊跑
你這打斷了他們的安排,隻怕孩子們心裏有了想法。
至於璋兒,他雖然武功不濟,花拳繡腿還是有幾招,比尋常的讀書人強的多了。
家裏不是八個客卿
派遣賈珪賈瓊他們跟著不就成了
賈珪也是秀才,熟門熟路的,金陵又有賈數賈斑照應,你有什麽可擔心
不過,這隻是我的想法。
畢竟兒子是你的,媳婦也是你的,你想如何,他們估計還是會順著你。
具體如何,你自己思量吧。”
張氏心裏想著,賈珪再是秀才,哪裏比的賈琮文武雙全,一奶同胞
又想,賈琮即將入仕,是該求個功名。這是一輩子的大事,確實不能輕忽。
張氏的臉紅了一下,說道“兒媳婦明白。”
然後,賈璋與青玉結伴去了金陵。
石梅不知道的是,張氏到榮慶堂之前,曾試探過葉筠。
葉筠其實不願意賈琮這個時候出門。
一來是小夫妻新婚。
二來也是不想耽擱賈琮的時間。
這個時候上路,路上寒冷,一路吃不好睡不好,哪有五月上路舒坦
但是,張氏待她真是很不錯。
她也不說不敢,真不好意思拒絕婆婆。
她也不知道賈琮的想法,故而直說聽婆婆安排。
結果,賈璋都走了,婆婆也沒來找他們。
賈琮根本不知道這宗事兒。
賈琮覺得,賈璋一個男兒漢,他十四歲獨自去了林姑父家。
賈璋都十六了,迴老家有什麽問題呢。
根本沒往這方麵想。
葉筠這日請安就觀察婆婆的臉色,很怕賈琮沒主動陪伴賈璋,婆婆生氣。
張氏被她偷看了幾眼,心裏有些不自在,嗔怪道“琮兒媳婦看什麽隻怕我臉上有蜜”
葉筠道“不是那意思,媳婦迴去收拾了包裹,結果,璋兒兄弟已經啟程了。”
張氏頷首“嗯,我後來又想了下,琮兒如今正在緊要的時候,不宜分心。
你好好生照顧他,莫讓他為閑雜之事分心,爭取今年一舉高中。”
葉筠忙著行禮“媳婦記下了。”
張氏道“箏兒是什麽意思
我看他怎麽還是天天跟蓉兒進進出出”
葉筠道“箏兒讀書也不成,估計秀才就到了頂了。
他預備七月再跟蓉哥兒一起會金陵參加武舉。
武功也不是一天半日之功。
這些日子他在寧府幫著搬輕拿重,也是一種訓練。
武舉可是有一項考核,要背著六百斤的包裹,走一圈呢。”
張氏一聽就眼皮子亂跳“這事兒我知道,你公公當初迴來跟我說了,嚇得我一夜沒睡著。
你說這要是背不起,這腿杆子怎麽受得了,這可太嚇人了”
葉筠心裏偷笑。
大伯賈璉還是武狀元呢
婆婆隻記得公公當初多麽可憐。
這卻是葉筠不知道賈璉有神功,張氏卻知道。
這才覺得丈夫考核更嚇人。
也是因此,張氏就不樂意賈琮考武舉,隻準他考科舉。
張氏自己也在修煉,卻隻有養生功效。
她清楚,賈琮至今沒有練成神功。
而今的榮府跟大月朝一般,那是四海升平,欣欣向榮。
府裏大方針有張氏掌舵。
然後,下麵的庶務有水靈主持,葉筠幫襯。
貴婦圈的應酬,一般是張氏帶領兩個媳婦出麵。
石梅如今就是個吃香喝辣的老祖宗。
迎春惜春、探春湘雲幾個住在榮慶堂的翠微軒。
外孫女兒黛玉也經常前來探視。
這些個小姑娘經常起詩社。
石梅就是那出錢出力的老社長。
石梅成日跟著姑娘們玩耍,聽她們吟詩作賦,似乎自己還是那個二十歲的大學生。
祖孫們一起爬山,一起舞劍,練習瑜伽。
未幾,自家翠微山玩膩味了。
這時候,京都地麵春意盎然。
石梅便帶領孫女、外孫女兒們出城踏青。
石梅有個願望,乘著眼下時機,在七十歲之前吧,把京都周邊的風景都瞧一瞧。
然後再把整個京都的美食嚐個遍。
她帶著一群孫女,爬了春日的香山。
預備去曹雪芹的第二故鄉白家村瞧瞧。,,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