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珠、賈璋、賈蓉、青玉, 都是葉箏挑戰賈琮的見證人。


    青玉氣喘喘的去給母親報告這個最新消息。


    葉姐姐跟琮表哥定親了


    賈敏毫不驚訝,她已經收到了母親的信件。


    大家都祝賀賈琮。


    賈璋卻不高興,跟賈琮耍脾氣“葉姐姐好好的在咱們家,是我們大家的姐姐, 怎麽就成了你一個人的了


    你跟姐姐玩, 為什麽不帶我們”


    賈璋覺得,肯定是哥哥背著他們幾個, 私下裏討好了葉筠姐姐。


    賈琮很冤枉“我都是跟你們一起, 婚事是父母之命”


    賈琮想說跟他沒關係,卻忍住了。


    其實跟他有關係,母親問過他。


    他說很喜歡


    賈琮改口說“我娶了葉筠姐姐不好嗎


    女孩子總要出門子, 不娶她,她就成了別人家的人了。


    你豈不是看不見葉姐姐了”


    賈璋覺得這話語有些道理。


    然, 一想著葉筠姐姐跟三哥的關係比跟他關係好, 心裏老不舒服。


    撅著嘴巴走了。


    從此不理睬賈琮, 卻跟葉箏好的不得了。


    賈敏聞聽這兩兄弟鬧矛盾的經過, 也不管他們。


    小孩子不懂事, 喜歡的姐姐要嫁人, 鬧個脾氣, 無傷大雅。


    等大幾歲就知道了。


    四月初八, 林家出孝。


    到時候先做一場事, 然後修容祖墳。


    四中旬就要離開家鄉,迴去京都述職。


    林如海之前因為母親仙逝,曾經發誓要釘在鹽道衙門, 把所有貪贓枉法之輩全部繩之以法。


    如今這口氣過去了。


    再一想,一己之力,似乎很難達成。


    從前有燕候頂著,許多事情都能上達天聽,還是不能把所有人一網打盡。


    如今隻剩他單打獨鬥,很難奏效。


    除非是陛下使出鐵腕手段,一刀切,


    不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不說那些大鹽商跟京都權貴有這樣那樣的牽絆。


    害死林母的真正仇人,卻是幕後操縱之人。


    他沒有嫡親的兄弟,也無龐大的人脈。


    他那些同年就更不用提,多數都是牆頭草。


    故而,通過兩年多的深思熟慮。


    林如海覺得,他應該迴京去,學習恩師杜尚書,做一個清流的領袖。


    是故,林如海如今的目標就是國子監祭酒。


    眼下正好有個機會,李守忠老母仙逝,丁憂了。


    林如海已經分別給恩師杜尚書,大舅哥賈赦寫了信。


    希望能夠幫忙運作,進入國子監。


    如今江南言道衙門已經有人坐了,他就是想迴去也迴不去。


    他要起複,隻有另尋門路。


    這邊賈赦收到了信件,不免去跟燕候商議。


    國子監祭酒出缺,陛下肯定會詢問六部尚書,讓推舉人選。


    杜尚書就會提出林如海。


    這事兒就怕有人截胡。


    所以,需要燕候提前跟嘉和帝打個招唿。


    林如海這個人,嘉和帝還是很欣賞。


    錯不該,江南鹽稅牽扯了皇子皇孫。


    他不可能把皇孫斬盡殺絕。


    林如海再做下去,揪住不放,最終,沒有什麽好果子吃。


    看在這人替朝廷,替燕候立下汗馬功勞。


    嘉和帝決定答應林如海去國子監養老。


    林如海才三十五,大有作為的年紀。


    嘉和帝卻在安排林如海養老了。


    林如海卻不這樣想。


    他準備踏踏實實做幾年祭酒,培養一批有氣節的硬骨頭書生。


    或者說,培養一批能夠出相入閣的學生,作為新君的心腹。


    到時候一唿百應,何愁蛀蟲不滅


    青玉如今已經順利引氣入體。


    這一迴迴京,林如海除了教書育人,就是決心親自陪伴長子青玉,克服恐水暈船的毛病。


    林如海迴京之後,就沒有時間再教導孩子們。


    石梅開始張羅私塾的事情。


    賈政請杜尚書給介紹一個江南舉子。


    結果,不知為何走漏了風聲,一下子來個三個應聘者。


    石梅一看就樂了,竟然是當初前來應聘中的三人。


    杜尚書也很無奈。


    他是讓書童去的連升客棧送信,結果這三人租住在一個院子裏。


    石梅沒法子,遂問“你們三位不參加明年的春闈嗎”


    三人都道“我們會做到臘月,衙門休沐為止。”


    石梅一想,明年大比之年,想要聘請一位連任三年的塾師大約是不可能。


    留在京都的舉子,誰不想搏一搏。


    且石梅也不能說您三位不中繼續吧。


    然後,三後塾師隻能留下一人。


    石梅便道“三位的學識不用測試,但是,我們府裏隻需要一人,不如您三位自己想個法子,誰留下吧。”


    這都是人中龍鳳,石梅可不想德祖任何一個。


    從前都是介紹一個人過來,直接上任。無需石梅作難。


    最後,這三人決定同時留下。


    賈璉五月要去金陵參加秋闈,其中一個姓李的書生就說,他可以單獨指點賈璉。


    另外一個姓顧的就說,他願意跟賈珠以文會友,榮府隻需要給他住宿,他不要束脩。


    最後個姓杜的書生,卻是杜尚書的族人。


    他答應教導賈琮賈璋葉箏賈蓉讀書。


    然後還有一件喜事,賈珠賈璉的的八個半讀,中了四個秀才。


    分別是來自金陵的賈璫,賈珞、賈珪。


    京都的族人,竟然隻有賈琛一人得中秀才。


    最令人驚訝的竟是賈珪。


    賈玫根本沒準備讓他中秀才。


    再有賈珞,他是賈數的兒子,賈數原本想讓他接管榮府的田莊大管事。


    如今賈珞中了秀才,肯定要跟著賈珠賈璉做智囊了。


    賈珅、賈瑋、賈珖、賈瓊四人沒有考中,四人都年二十,家裏已經說了親事。


    石梅詢問他們四個,都願意作為榮府的客卿,跟著賈珠賈璉處理一些庶務。


    賈璫,賈珞、賈珪、賈琛今後就是賈璉賈珠的師爺刀筆吏。


    這四人就不必再讀私塾,而是跟著山子野去係統的學習大月朝的律法與法規。還要熟悉各地的習俗,還要背誦各地的名門望族等等等等知識。


    然後,賈赦還讓人去戶部禮部吏部找了許多的出自師爺的信函,尤其是出自浙江師爺的範本,讓這四人臨摹學習。


    賈珠又去王家借閱了有關前朝的所有案例判決,王家都成立成冊。


    比如一個案子判決了,是根據那一條律令而來。


    一個案子如何有理有據做成幾輩子都翻不了的鐵案。


    什麽樣的案子要慎重,如何模糊自己的責任等等都有機巧。


    再有,王家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犯罪案例,偵破記載。


    石梅看了幾頁,比現代的偵破故事還要精彩。


    王子騰十分大房,派遣手下一個叫王城的客卿,親自給賈琛幾個講解身為刀筆師爺應該掌握技巧。


    甚至劃出重點。


    這樣忙叨叨一個月,便道了四月中旬。


    林如海賈敏一家迴京了。


    同時迴來的還有榮府的賈珠賈琮賈璋,寧府的賈蓉,葉家的葉箏都迴到了京都。


    一年多不見,賈琮足足長了一個頭,隻比他哥哥賈璉矮了寸許,已經跟賈珠的身高持平。


    十一歲的賈璋身高也躥高了一頭,竟然比石梅還高些了。


    石梅可是一米六二的身高。


    賈蓉葉箏,也都成了大小夥子。


    一排排的站在石梅麵前,劍眉明眸,唇紅齒白,身姿修長。


    白楊一般俊逸挺拔。


    石梅一個個拍著肩膀“好,一看你們的模子,祖母就知道你們學文習武,並無鬆懈。”


    元春寶玉就在榮慶堂,正在拘管著寶玉讀書。


    聽聞兄弟們迴府,忙著帶了寶玉前來會麵。


    賈琮賈璋行禮叫姐姐,賈蓉行禮叫姑姑。


    元春咋然一見,有些呆愣。


    不僅小她一歲的琮兒高了她一個頭,就是比她小五歲的璋兒也比她高了寸許。


    似乎昨天才教他打影本呢。


    元春頓時笑得眼窩發熱,伸手打一下賈璋“璋兒好討厭,你也超過姐姐了。”


    賈璋嘿嘿笑“我長得再高,還不是弟弟。又不能長得高就變哥哥呢。”


    元春伸手就擰賈璋的耳朵“你要翻天。”


    賈璋就叫賈珠“大哥哥救我,大姐姐不講道理。”


    賈珠這才出麵。


    他永遠一本正經,拱手道“哥哥出門在外,妹妹在家辛苦了。”


    元春迴禮“哥哥好。”


    這才把寶玉往前推“這是大哥哥,寶玉快行禮。”


    寶玉有些害怕,到底上了書齋了,有模有樣的拱手行禮“大哥哥好,給大哥兒請安。”


    賈珠彎腰拉起寶玉“寶玉長高了不少,可還記得大哥哥”


    寶玉跟賈珠很陌生,身子扭啊扭的不習慣賈珠的親近。


    賈珠一鬆手,她就躲到石梅懷裏去了。


    偶爾還抬頭偷瞄賈珠,賈珠一看他,他就嚇得把頭藏起來。


    那申請跟見了賈政的模子一模一樣。


    石梅就安慰他“這是你嫡親的大哥哥,不記得啦學裏見先生也沒得這樣害怕呢,自己的哥哥怕什麽”


    如今學堂裏隻有寶玉個學生,外帶族裏的兩個小子,寧府的直係玄孫賈薔,十一歲,他父母雙亡,如今跟著賈敬過日子。


    再有賈珣的兒子賈芸,今年八歲了。


    寶玉才七歲,塾師對他還不如元春這個姐姐嚴厲。


    賈政卻不大待見寶玉。


    一是因為這個孩子來的有些不可說。


    二是這孩子男生女相,長得太俊俏。


    想個還不如探春爽快。


    賈政見他,雖然不打不罵,卻總是惡聲惡氣,沒有好臉色。


    寶玉十分懼怕賈政。


    恰恰賈珠的相貌跟賈政十分相似。


    寶玉一見哥哥,就如同見到父親。


    賈珠也是沉靜的性子,不會哄孩子。


    寶玉越來越像是父親,心裏特別害怕。


    石梅怎麽哄,寶玉也不跟去跟賈珠親熱。


    最後,似乎覺得祖母懷裏不安全。哧溜一聲躲到姐姐元春身後,死死的抓住姐姐的衣襟,似乎賈珠是老虎。


    石梅隻得揮手讓兄弟們退下“都迴去梳洗梳洗,拜見爹娘,等下姑母姑父要來作客,打扮整齊了出來陪客。”


    一個時辰後,如海才帶著一家到了榮府。


    張氏一大早就開始準備宴席,替林家接風。


    林如海與賈敏迴家來不及安置行李,隻是簡單梳洗一番,就到了榮府拜訪。


    之前賴大已經到了城外迎接,言明了榮府今日擺下了接風宴。


    知道林如海今日迴京。


    賈赦賈政都早早的下衙迴家,陪伴貴客。


    宴席擺在榮慶堂。


    寧府也過府坐席。


    男女之用屏風隔斷。


    石梅是家長,賈敏與黛玉母女是客人。


    張氏楊氏,元春、迎春、惜春、探春、葉筠都是陪客。


    石梅不喜歡窮講究,要媳婦站著布菜。


    故而,張氏與楊氏都有座位。


    席間,張氏楊氏元春葉筠都給賈敏敬酒,感謝賈敏照顧孩子們。


    石梅雖然不窮講究,吃飯的時候也不許多說。


    迎春惜春探春都很喜歡標致靈動的黛玉。雖然不能說話,卻都爭著給黛玉奉菜。


    瞬間,黛玉的麵前的小蝶子就堆成小山了。


    黛玉笑眯眯的衝著姐姐們頷首致意。


    然後,宴席結束。


    石梅張氏楊氏幾個陪著賈敏說知心話。


    迎春惜春探春幾個征得姑母同意,簇擁著元春去了元春的翠微居。


    現如今的迎春可不再蹦格子了,太小兒科了。


    她們姐妹現在喜歡的是,品著香茗,下棋談詩詞。


    迎春得知五歲的黛玉也能作詩,頓時拉著元春撒嬌“大姐姐,林妹妹初次迴京,咱們是不是趕在暮春起一社,為林妹妹介紹一些新朋友呢”


    元春自然樂意,卻道“隻是如今百花不再,咱們詠什麽呢桃花、梨花、百合、水仙、山茶、玉蘭、牡丹、海棠、杜鵑、櫻花、玫瑰、迎春花、紫荊、白玉蘭、都起過社了也”


    迎春楞了下,訕笑一下,跟惜春挨著腦袋碰碰頭。


    然後,眼睛彎成月牙兒“新荷成不成啊”


    元春就笑“成”


    隻要妹妹喜歡,詠歎大石頭也要支持。


    然後,榮府一班小姑娘,日就起社。從詠歎新荷到詠歎荷花,然後月季薔薇君子蘭。


    茉莉花梔子花。


    每次開花都要起社。直到梅花再次綻放,踏雪尋梅。新的一年再次開始循環。


    榮府姑娘的詩社都沒停過。


    石梅張氏心疼姑娘們一輩子的繁重不堪,也不幹涉姑娘們在閨閣的快樂時光。


    這是後話。


    迴頭卻說賈璉。


    六月初,賈璉帶著賈珅賈瑋迴金陵參加鄉試。


    賈赦把賈琛四個人丟去錦衣衛做了臨時書辦。


    專門跟著刑名師爺臨堂聽訊,幫著師爺整理記錄。


    開始幾日,四個人嚇得麵如土色,迴家不能吃肉,吃肉就吐。


    因為錦衣衛過堂,那打起人來,屁股開花是最輕得了。


    骨頭都出來了。


    後來,他們慢慢的適應。


    賈璉凱旋迴京,已經冬月初。


    四個見習的刀筆吏,已麵對渾身血葫蘆犯人,麵不改色,還能指點他們簽字畫押。


    賈璉身為新出爐的文武雙重舉人,被陛下點名參加了冬月初八的冬獵盛宴。


    作為考官,主管招收今年的禦前侍衛。


    這一年的冬獵盛宴,榮府上下都有份參加。


    賈敏這個侯夫人也在名單之上。


    一身銀鎧甲的賈璉,跟在嘉和帝身邊護衛。


    帥氣又挺拔。


    京都多少千金小姐,豪門夫人,盯著賈璉挪不開眼。


    張氏的心情真是倍爽。


    不光是榮府婆媳心情舒暢,燕候府的三個女人心裏也是酸爽酸爽。


    燕國府老夫人,見了石梅張氏拱手說笑“恭喜您二位,教子有方啊。”


    張氏笑著說“都是托了大家的福氣。”


    石梅卻拱手道“恭喜國公夫人,賀喜國公夫人,您家找了好孫女婿呢,文武雙全,好眼力”


    兩人相視大笑,好不暢快。


    周邊四王八公這些老勳貴,心裏酸溜溜,卻是強顏歡笑道恭喜。


    誰讓榮府的孩子爭氣呢


    活該史老婆子嘚瑟


    這些個誥命夫人麵上笑著。


    一個個心裏不服氣。


    從前也沒見榮府的子孫多麽優秀。


    賈赦就是個紈絝子弟。


    怎麽賈代善歿了,榮府的兒孫,一夜之間冒出頭了


    難道榮國府的風水變好了


    有心人就悄悄議論榮府變化好大


    似乎跟賈代善在世也沒什麽變化,財產不過多了一座山


    難道就是那座山給榮府孩子帶了靈氣


    然後,這人的話即刻就被同伴否決。


    “不對呢,榮府兩個兒子在金陵的時候,已經就是舉人了。


    那座山似乎來陛下對他們貢獻了番薯種植園的補償。


    要說轉運,他們應該是早在金陵就轉運了”


    有人說“也不算轉運,賈代善在世,誰人能及


    如今他的兒孫鬧得熱鬧,有誰超過了賈代善”


    有人頷首“是啊,這般算起來,這賈府還真一代不如一代”


    有人冷哼“一代不如一代


    進士跟紈絝的差距,何止千百倍”


    眾人悚然哎喲,這裏有榮府的死黨


    大家看時,並不是。


    卻是鎮國公府的老誥命。


    這個老誥命跟賈母一樣,是二代國公爺的遺孀。


    跟賈代善不同的是,他們家的國公爺不是死在平叛之中,而是在軍中積勞成疾。


    故而,很受朝廷百官的愛戴。


    嘉和帝不敢不善待鎮國公府牛家。


    牛繼宗按照最高級別襲爵,一等伯爵。


    榮府賈赦雖然是侯爵。


    但是,這中間有著發現並推廣番薯的功勳。


    番薯的推廣,活人無數。


    嘉和帝不敢不敢褒獎。


    若非如此,賈赦依然是個三等的威烈偽劣將軍。


    這個老誥命與其說跟榮府親密,不如說跟大家更親密。


    這些年來,榮府因為賈代善死了,返鄉守孝,逐漸淡出四王八公的圈子。


    鎮國公牛家的兒子牛繼宗在兵部做侍郎,庶子在軍中做郎官。


    牛繼宗又是八公府爵位最高者,隱隱成了八公府的龍頭所在。


    當然,賈赦後來居上。


    但是,因為之前六公府的冷落,


    也因為石梅故意疏遠。


    榮府已經跟老八公府格格不入。


    這些人要說羨慕嫉妒,肯定有。


    謀害榮府且不會。


    鎮國公府老誥命,也不過是提醒她們不要言語出格,惹惱了榮府,平白結怨。


    榮府雖然現在跟他們疏遠了。


    但是,老情分還在。


    八公府一旦有事求上門,榮府肯定會搭把手。


    榮府頭上那一片天,可以通天。


    燕國公府比起四大王府,不知道高出多少級別。


    鎮國公府老誥命心裏嗤笑這些見識短頭發長的蠢物。


    隻是因為嫉妒就口無遮攔。


    賈璉作為考官,不說偏幫八公府,至少不會刁難打壓八公府的子嗣。


    今年要從勳貴人家中,挑選四名禦前侍衛。


    賈璉挑中的四位,隻有一位出自宗室,另外三位出自八公府。


    理國公府,世襲一等子柳芳的嫡次子,鎮國公府世襲一等伯牛繼宗的嫡長子。


    修國公府,世襲一等子侯孝康的嫡次子。


    然後,有人提出質疑,賈璉出自八公府,這一次通過考核的人員八公府偏多。


    這中間有沒有偏頗


    賈璉馬上向這一次的主考官忠靖王表示。他有一個辦法,可以證明他一片公心,毫無偏私。


    然後,侍衛考核臨時增加一個環節。


    這個環節,就是通過考核的四人,必須在台上接受落選子弟的挑戰。


    當然,為了防止人員傷亡,這一輪比試拳腳功夫。


    由所有落選的子弟上台攻擂。


    一旦四人敗落,賈璉這個主考官,將會顏麵無存。


    挑戰采取循環賽。


    每一次,隻有一位選手接受挑戰,其餘三位歇息。


    幾十人的車輪戰術,誰也抵不住。


    然後,挑戰開始。


    四人真金不怕火煉,抗住了數十人的挑戰。


    四人取勝之後,在台上舉拳歡唿。


    落榜的心服口服,也跟著一起歡唿。


    嘉和帝眉宇舒展“保留這個環節”。


    石梅自始至終平靜無波。


    賈璉挑選出來的四位。


    不僅根骨好,還修煉出了內勁。


    那幾個小子在對陣出拳的時候,已經有了氣勁波動。


    當然,這隻有賈璉與石梅能夠看得見。


    其餘那些,不過是憑著一把子力氣,再有格鬥的技巧。


    遇到內力深厚的武者,就不夠看了。


    石梅對八公府的底蘊,有了新的認識。


    能煉出內勁外放的秘籍。


    必不是凡品武功。


    這個世界,臥龍藏虎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蝸牛左左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siya 20瓶;鏘鏘隆咚 10瓶;無疆 5瓶;昭昭、難捱、緋羽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老太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溪河畔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溪河畔草並收藏紅樓老太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