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嘉和帝下旨,八月十五中秋節,宮中大擺宴席,邀請王公大臣一起共度佳節。


    榮國府超品誥命石梅,侯夫人張氏,威烈將軍夫人楊氏,再有賈敏,都在宮宴的名單之中。


    皇帝不擺宴,大家則可以含含糊糊過節,不送禮也可。


    如今,陛下點名請臣子參加盛典,臣子不送禮,就有些說不過去。


    雖然不會跟現代有些人講笑話那樣,趕著豬樣進宮赴宴。


    但是,皇帝請客從來不會虧本。


    萬壽節,榮國府送的禮物,是賈赦從烏冬采買迴來一座美人望月的極品玉山子。


    誰知才過了一個月,皇帝又要請客。


    這個禮物不好送。


    說起萬壽節,這一年陛下萬壽,賈赦林如海都沒迴京。


    迴來的是燕候與杜宗元。


    杜宗元就是賈珠賈璉的第一人塾師。


    比林如海晚三年的進士。


    全國第四,二甲頭名。


    石梅當時便覺得有些違和感。


    官場升遷,曆來都要論資排輩。


    一般得規矩,應該是林如海優先,杜宗元靠後。


    這一次杜宗元越過了賈赦林如海。


    且賈赦林如海得家眷在京,若無特殊原因,應該是賈赦林如海進京。


    忽然變動,其中必有緣由。


    八月初,就有了消息,湖廣巡撫丁憂出缺。


    原江南學政杜宗元,調任湖廣巡撫。


    正四品一越而成為從二品,可謂是連升三級。


    許多人都在暗中揣測。


    石梅也有點懵。


    忙著推斷杜宗元升官的根源。


    杜宗元是傅賢妃的侄女婿。


    忽然提拔,越級升遷,難道跟傅賢妃的兒子有關係


    自從皇後嘲諷賈政呆傻之後。


    石梅便把為傅賢妃摸了一下。


    傅賢妃還真是有一定的根基。


    他是五皇子的母親。


    但是,五皇子籍籍無名,並不出彩,就是尋常的皇子。


    不像大皇子會帶兵,也不像三皇皇子文采出眾。


    四皇子允文允武。


    他的優勢,就是舅舅是大學士。有希望入閣。


    按照石梅的認知,嘉和帝最不喜歡皇子外家做大。


    這事賈赦沒有信件。


    王子騰也沒有消息。


    四王八公,石梅已經有意識跟他們疏遠了。


    賈敏有些意興闌珊“朝中有人好做官。”


    石梅道“別看他升官光鮮,湖光也不是太平之地,鄂西山高林密。盜匪湖匪兼而有之。


    省府的長官不好做。


    女婿身子羸弱,我倒是覺得,他能迴京做個祭酒亦或是進入六部,更為穩妥。“


    賈敏麵上一紅“夫君升遷足夠快了,而今已經是從三品,有些人一輩子也就是個五品。我就是感慨一句。隻要夫君能夠迴京任職,哪怕做迴四品學政,我也不嫌。”


    然後,賈敏提起一件事情“元姐兒這個歲數有些不上不下”


    石梅有些不明所以“怎麽個不上不下”


    賈敏道“元春今年十二歲,翻年就十三,其實隻有十二歲。二哥如今管居四品,元兒要參加大選,再不是小選喲”


    石梅一拍腦瓜兒“我一直在想,似乎有什麽事情。虧得你提起,我怎麽把這事兒忘記了。我的迴去好好給皇後準備一份禮物,元兒最好能夠在複選的時候撂牌子。“


    賈敏道“複選就撂牌子,怕是不好說人家”


    石梅道“這不一樣,我們求恩典,初選不落選,咱們嫁給書香門第的資格就有了。”


    賈敏微愣“我以為母親這樣精心培養元姐兒,縱然不進宮,也要嫁給王公大臣之家。”


    石梅道“我們家已經足夠風光了,不需要再把元姐兒陷進去,我隻是希望她在父兄的庇護下,能夠過得順順當當。”


    賈敏頷首“元姐兒真是有福氣。”


    石梅笑道“們當初也是這麽為你打算,原本想著林家人口簡單”


    然後,石梅就沒再說了。


    雖然林母一再搞事,如今卻是有些改邪歸正,也不好揪住人家不放。


    有錯改之,善莫大焉。


    這個話題不在繼續,石梅跟賈敏商議給皇後送禮的事情。


    皇後無子,養子圈禁。


    什麽玉石觀音送給她隻會適得其反。


    送銀子皇後倒是需要,她的家人多在漠北嶺南,都是遇赦不赦,落地生根了。


    嘉和帝可是先後給榮府見麵了二十萬的債務。


    如今榮府庫存四十萬,其中三十萬可說是嘉和帝賞賜。


    拿著嘉和帝賞賜的銀子給嘉和帝不喜歡的女人,這就是找抽。


    石梅最終決定,贈送皇後一顆來自烏冬的木係靈玉。


    核桃大的靈玉鐫刻了牡丹花紋。


    整個掛件就似一朵含苞待放的綠牡丹。


    皇後做了多年的皇後,雖然是個傀儡皇後,見識眼光確實有。


    一眼看出這個掛件的不凡之處。


    準確說,是她從表姐元後手裏看過,


    這是烏冬的貢品,極品玉石掛件。


    皇後眼睛頓時亮了“好漂亮”


    石梅道“這是我家老大從烏冬淘換迴來,不值得什麽銀錢。


    貴在雕刻精美,大小也適中。最適合女子隨手把玩。”


    皇後很想說幾句場麵話,推辭一二。


    可是,她實在很喜歡這塊玉石掛件。


    她沒有娘家,孤身陷在皇宮。


    如今,她也不肯接受義忠郡王的孝敬。


    皇帝有了好東西,也不會先給她。


    最多落些人家剩下的殘羹剩飯。


    人們都說買玉講究緣分。


    皇後覺得,這玉雕跟她有緣分。


    似乎這東西出現,就是為了落在她手裏。


    皇後心裏十分喜歡,麵上卻壓抑著喜悅,說道“本宮的處境,國公夫人也知道,本宮就是個招牌。


    若是夫人什麽事情指望本宮,估計是失望。


    無功不受祿。


    這東西本宮怕受不起“


    然後,皇後嘴裏說受不起,卻沒把東西放下。


    卻在翻來覆去的把玩不住。


    石梅就笑道“瞧娘娘說的什麽話,什麽有功功無功,臣婦聽不懂。


    今兒中秋夜,臣妾來陪娘娘說說話。


    臣妾空手來的,心裏很不自在,還要娘娘您別見怪才是。”


    皇後愣了下,隨即笑了。


    雖沒再看那掛件,已經被皇後緊緊的握在手心裏了。


    極品靈玉對於女人的吸引力真是無法阻擋。


    然後,兩人就說起閑話。


    皇後就說榮府人才俊秀,誇讚石梅有福氣,賈赦賈政,都是朝廷棟梁,孫子輩也是人中龍鳳雲雲。


    石梅心裏誇讚皇後上道,笑道“說起這事兒,臣婦還真是有事麻煩娘娘。


    就是我們老二家裏那個丫頭,明年就十三了。


    她母親常年臥病,不大出來走動。


    家裏的事情都是她嫡親的姨娘鋪排,。


    我家的老二皇後娘娘您也知道,就是個埋頭做事不管閑事的人,也隻有我這個老婆子,替她操心一二。”


    這樣自貶,聽著到不像是求姻緣。


    皇後挑眉“榮公夫人的意思是”


    若是想要把孫女塞進幾位皇子府,她或許有辦法。


    但是,四品官兒的女兒不說正妃,側妃估計都難。


    穩妥一個寶林,最多一個才人。


    能不能承寵,但看個人的造化。


    弄不好一輩子的丫頭命。


    國公府的孫女肯定不樂意一輩子做丫頭。


    皇後對石梅的了解,隻怕是想嫁入王公之家。


    這個忙,皇後還真是幫不上。


    王公人家指婚,皇後得寵一點問題都沒有,關鍵是,她如今空有其名。


    後宮就沒人能做主,就是陛下一句話。


    石梅笑道“她娘身子不好,父親也是迂腐之人,自家的丫頭自家知道,不堪為貴人驅馳。


    故而,臣府怕她福小命薄,進步得宮廷。還請皇後娘娘周全。”


    一聽這話,皇後娘娘安心了。


    榮府想要選上,她是沒辦法,若是落選,那就太容易了。


    陛下肯定不好意思納聘賈代善的孫女。


    皇帝不插手,那些個皇子眼高手低,誰也不會注意一個四品官的女兒。


    皇後笑著道“公夫人太謙辭了,夫人的孫女哪有笨的呢,侄女肖姑,隻看林夫人,這京都幾個比得上。”


    皇後最終答應了“夫人的事情,本宮記下了。”


    這就是答應了。


    石梅便起身行禮“如此多謝皇後娘娘成全,臣婦全家沒齒難忘。”


    兩人又客氣幾句,石梅這才告辭出宮。


    翊坤宮的管事嬤嬤祝嬤嬤甚是奇怪,問道“娘娘不喜歡嗎那就退迴去便是,何必這麽為難”


    皇後搖頭道“國公夫人有心了,這東西很難得。


    她是講規矩,才肯來跟本宮求情。


    如今的榮國府去求甄貴妃或者傅賢妃,她們必定搶著兜攬。這禮物也拿的出手”


    祝嬤嬤道“娘娘這是”


    “我隻是感慨罷了。


    榮國公夫人這樣替子孫謀劃,才是真心疼愛兒女吧。


    不像我們家


    算了


    罷了”


    祝嬤嬤是皇後的貼身大丫頭,當初進宮,皇後就坐了冷宮。


    靠著太子勉強支撐,皇帝也顧著麵子情分。


    誰知太子走了背字。


    當初甄貴妃多麽巴結,後來又是多麽猖獗


    也虧得甄貴妃沒福氣,沒得生養。


    不然還不知道怎的作興


    祝嬤嬤心疼主子,卻無法勸說。


    皇後娘娘整個就是沒有盼頭。


    無論是宮裏的皇帝,還是外麵的娘家。


    也隻有走一步看一步。


    皇後似乎看出嬤嬤的心思,又道“你也不用替我擔心,隻要我活一日,隻要皇帝沒被除我。


    無論誰坐天下,我都有一口飯吃。


    所以如今就好好活著唄。


    哦,你幫我記一筆,到時候提醒我,榮府的孫女進宮之後,照應一二,讓她好好出宮迴家。


    榮公夫人看得起本宮,本宮也要言而有信。”


    管事嬤嬤這才安心“奴婢記下了,娘娘安心。”


    石梅這裏迴去之後,就找了元春說話。


    如今皇帝七十了,她當然不想進宮。


    那個女子不愛少年郎。


    石梅便道“如今朝廷局勢波雲詭秘。


    我的意思咱們不能卷進去。


    元春頷首“孫女明白,姑姑的日子就很讓人羨慕。“


    這是真的聽懂了。


    石梅握住元春的手“好孩子,我真怕你不理解。”


    元春臉一紅“父親曾經說,祖父愛惜敏姑姑,這才去皇上麵前請旨賜婚,祖母這樣也是愛惜孫女,孫女省得。”


    石梅笑道“安心吧,祖母一定替你挑個好的,不說狀元探花,進士是必須的。”


    元春低頭一福身,掩麵跑了。


    “這孩子”


    不過提一提就害羞成這樣子


    石梅也是心裏高興,忘形了,忘記了這是古代,女孩子談婚論嫁,自然害羞。


    然而,九月初九重陽節,皇後忽然招了石梅說話,話語之間透著惱怒“國公夫人是耍人玩兒呢,我這裏在整理名單,你家的孫姑娘卻是甄貴妃特別關注的對象,我還聽說,她正在說服陛下,想要把貴府孫小姐弄進四皇子府裏去做寶林。”


    石梅大吃一驚“沒有的事情,皇後娘娘可是聽岔了我們府裏已經達成協議,一致同意姑娘撂牌子,娘娘也知道,我們公爺臨終可是留下遺言”


    皇後頓時來興致“公爺臨終留下遺言,這可是從未聽說過呢”


    石梅道“我們公爺說了,榮國府從龍興家,子子孫孫鐵血報國,若有違拗祖宗遺訓,行鑽營奸佞小人之事,者視為忤逆,驅逐除族。”


    皇後頷首“我信榮公能夠說出此話,不然,當初也不會”


    石梅秒懂“我們榮府子子孫孫隻知道效忠陛下,絕對不會行奸佞之事,請皇後娘娘相信臣婦,臣婦這就家去,查問根源,若是家裏出了忤逆之人,必定家法處置。總之,臣婦乃是榮府大家長,臣婦的意願就是榮府大家族的意願,還請皇後娘娘明查。”


    石梅迴家之後,便招了賈政問話“你在宮裏可是見過甄貴妃”


    賈政搖頭“兒子隻在養心殿後罩樓辦公室,養心殿前殿後殿兒子從不涉足,也從不跟宮中女眷言談,哪怕隻是宮女嬤嬤,兒子也是避而遠之。”


    石梅道“那就奇怪了,八月中秋我托付皇後娘娘替元丫頭求了恩典,皇後答應複選的時候撂牌子,那隻今日忽然生了好大的氣性,說我們一事托付二主,甄貴妃也插手元丫頭選秀了。家裏就這麽幾個人,你沒有,我沒有,你說蹊蹺不蹊蹺”


    石梅說道“之前王氏因為賈珠分發年貨的事情胡咧咧,王子騰已經向我投誠。


    說是拒絕了王氏替賈珠兄妹說親的要求。


    且他也隻說是相看,並未提及進宮的事情。


    或者王氏賊心不死,還在妄想憑借女兒翻身”


    他已經跟杜尚書提出聯姻得請求,杜尚書對他不願意送女兒入宮得氣節,大為讚賞。


    得知石梅已經像皇後求得恩典免選,已經特特找了賈政,人選已經挑好。


    杜尚書的人選,還不是杜家的族親,就是杜尚書的孫子杜璟。


    杜璟十五歲,跟賈珠一樣,已經是秀才。


    賈政得意之極,正想要跟母親表功。誰知竟然有人越過他插手元春的婚事。


    這人很有可能是王氏這蠢婦,


    賈政頓時大怒。


    賈政給石梅行禮“母親安心,若是王氏膽敢如此,這一迴我絕不輕饒。”


    然後,賈政迴家審問了王淑華。


    賈政不相信王氏的行蹤王淑華不知道。


    因為王氏沒有車馬,想要出行必須經過王淑華的同意,才能借用二房車馬轎子。


    王氏出門燒香拜佛,最喜歡排場。她喜歡裝作四品夫人,沒有漂亮的車轎,不會出門。


    王淑華大唿冤枉。


    賈政就發了了個狠“這一次,大姑娘的婚事若是被耽擱,無論是寶玉還是探春,都會送去榮禧堂,過繼給大嫂。


    你們這輩子就別想再見一麵。”


    王淑華嚇著了。


    探春成了大房的女兒固然好,可是讓她一輩子不見女兒,她寧願女兒吃糠咽菜。


    “你最好想想清楚”


    最終,王淑華說道“我也不知道這事對不對,姐姐最近常常去城外慈雲寺進香,聽說捐香油錢都是幾千幾千的捐贈。


    錢是姐姐的嫁妝,我也無權幹涉。


    哥哥是說了讓我規勸姐姐,有事向哥哥稟報。


    賈政聞言,麵色越發陰沉“慈雲寺是屬於皇家寺院,王氏如何能夠去進香”


    王淑華道“這個我也不知道,我是沒去過,姐姐卻是常常去,我是問了車把式賈六家裏,二爺可以問賈六。看看妾身可曾撒謊。”


    賈政冷哼“自然要問”


    賈六來了,說的話跟王淑華嚴絲合縫。


    並且交代了,王氏跟一個靜安師太很熟悉。


    至於為何認得靜安師太,賈六不知。


    賈政在問不出什麽,隻得去跟母親商議。


    然後石梅聽到靜安二字頓悟。


    靜安是宮裏一個與甄貴妃同屆的小選秀女,承寵之後封為寶林。


    後來卷入宮廷爭鬥,甄貴妃利用恩寵救她一命,發去出家為尼姑。


    她的道號靜安。


    靜安從此成了甄貴妃的爪牙。


    當初毓婉死在甄家,一屍兩命。


    賈代善要跟甄家打官司。


    甄貴妃就是派遣靜安前來榮府說和。


    當初,賈母不耐煩摻合庶女的事情,覺得毓婉母女自作自受,撒手不管。


    張氏也不屑跟道姑為伍。


    賈代善不得已,讓王氏出麵斡旋。


    後來榮府被迫忍氣吞聲,這事就此翻篇。


    估計正是因此,甄貴妃才賣王氏一個麵子。


    王氏也是因此,跟靜安師太搭上了關係。


    石梅想起當初甄家欠賈府的銀子這筆糊塗賬。


    王氏讓人幫忙,沒有銀子肯定不成。


    眼下看來,王氏來沒有付費。


    王氏那個人錢財看得眼珠子一樣,不到最後不會舍財。


    如此,我們隻要斬斷王氏跟外界的聯係就好。


    我就不相信,甄貴妃沒有好處會為了一點點香火情跟皇後硬抗。


    選秀這種事情,原本就是皇後的職責,她沒有讓人做皇妃的本事,讓人落選的本事還有。”


    石梅這邊害怕王氏孤注一擲,讓金大派人全麵監督王氏。


    王氏身邊人出入都要嚴格搜查。


    同時,石梅跟賈珠通氣,告知王氏買通甄貴妃要送元春入宮之事。


    要求賈珠配合監督王氏,保護元春。


    元春得知母親送她入宮,當即哭了。


    皇帝七十了


    他也不想進皇子府熬歲月。


    王淑華頭上沒人,隻因為不是原配,就受到諸多屈辱。


    討好父親,討好祖母,甚至討好他們兄妹


    這樣日子,元春一日也不想過


    賈珠也是大怒。


    石梅安撫他們兄妹“現在”事情還在可以控製的範圍。


    但是,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能讓她再跟甄貴妃通消息。


    如此,我這邊抓緊跟皇後溝通,不讓甄貴妃有機可乘。”


    賈珠衝著石梅長身作揖“祖母安心,孫兒絕對不會讓妹妹進宮。”


    然後,石梅隔三差五收到王氏吵鬧的消息。


    就是鬧著要出門。


    到了冬月,王氏忽然不鬧了。


    石梅得知,是一個叫馬道婆的道姑進了王氏的院子。


    王氏就是打那以後忽然不鬧了。


    石梅得知,馬道婆是王氏給寶玉拜祭的幹娘


    看來靜安跟馬道婆是一夥子。


    石梅命令金大“調查馬道婆的跟腳”,,,,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老太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溪河畔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溪河畔草並收藏紅樓老太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