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殺三士
隻不知道白錦堂到底是要算計誰去死
石梅也不好責怪白錦堂。
怪隻怪白婆子自身不正,為老不尊。
隻是白錦堂小小年紀,如此心機,讓石梅甚是擔憂
賈珠賈璉賈琮幾個與他太近乎,到底好不好
然後,石梅很快就不用擔憂了。
白婆子十分厲害,在公堂上咬死瘦馬與奶娘聯手搶劫她的棉衣。
她才不得不反手還擊,不承認自己謀殺。
大雪紛飛,搶劫棉衣白婆子拚死反抗合情合理
一般來說鬥毆殺人不用償命。
捕快勘察,奶娘白婆子瘦馬身上都有傷痕。
白婆子與瘦馬受傷很重,喉都嚨掐破了。
確屬鬥毆。
白婆子咬定瘦馬也打了對奶娘。
正值黑夜,三人混戰。
誰打了誰根本無法區分。
恰好白婆子那件棉衣就在瘦馬孩子身上。
也佐證了三人毆鬥。
白錦堂這個時候又出麵了。
他上堂作證,指證瘦馬居心不良,當初就假冒身份,混進白家,挑唆白父毆打他的母親,最終害得白家家破人亡。
白錦堂證言之下,瘦馬就是一個潘金蓮。
白婆子成了受蒙蔽者。
當然,白婆子必定毆鬥致人死亡,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白婆子與瘦馬最終被判定誤殺的罪名。
至於發配哪裏,還沒最終決定。
白錦堂便到榮慶堂向石梅辭行,他要護送白婆子去漠北。
石梅便道“你年紀還小,可以出一筆銀子,請衙役照應,無需親自走這一趟。”
白錦堂聞言,沉吟片刻,忽然就跪下了,道“外祖母好意外孫心領了。
外孫還是決定親自去送他們一程。
畢竟祖父還在漠北,外孫也該去瞧一瞧。
好在托外祖母的福,母親已經康複,妹妹也已經好轉。外孫出去了,也沒什麽掛礙。“
石梅一聽這話,知道這孩子又起了行走江湖的心思。
人各有誌,不能勉強。
再者這孩子心思太過深沉,石梅覺得放他出去走一走走,開闊眼界,或許更有好處。
隧道“這事兒還得跟你母親好好商議。”
白錦堂道“這是自然。
外孫此來一是來跟外祖母辭別,二是求外祖母庇護母親。家母耳根軟子,鮑家實在不是好去處。
外孫想求外祖母提點我母親一二,免得被鮑家拖累。”
這事兒石梅知道,如今鮑家經常跑去田莊打秋風。
毓秀私下裏似乎也跟鮑家認了表親。
人家母女的事情,石梅也不好幹涉。
隻是沒想到白錦堂如此排斥鮑家。
石梅沉吟,不知道如何承諾。
白錦堂卻道“外孫不是捧高踩低,實在是那鮑家人不成體統。
母親這人心軟,擱不住三句好話,就怕將來鮑家惹了大禍“
石梅頷首“我知道了”
白錦堂磕頭之後方才去了榴園。
結果,毓秀哭兮兮不答應,跑來向石梅求救。
可是,石梅能如何呢
畢竟夫妻離婚,血脈卻沒斬斷。
但是,白錦堂將來要立足社會,還真是不管不成。
石梅其實也有點懷疑,不知道白錦堂為何一定要去漠北。
毓秀哭得沒法子,石梅心軟,找了賈敬賈政勸說白錦堂。
然後,賈敬賈政反頭勸說毓秀,誇讚白錦堂有擔待,是個好苗子,讓她不要誤了孩子的前程。
卻原來,白錦堂想去漠北從軍。
因為白家的根基在漠北。
白家的人脈也在漠北。
毓秀失聲痛哭“白家什麽人脈根基一個雲騎尉的爵位早就革除了,你還惦記什麽
咱們在京都好好讀書,不照樣出息
跟著舅舅們還沒有飯吃嗎”
然而,白錦堂決心已定。
毓秀與白錦堂母子兩下裏執拗著,誰也不低頭。
毓秀傷心不已。
白錦堂幾乎不著家,天天在衙門跑官司。
石梅不理解這孩子怎麽個想法。
然後,賈敬向石梅解釋,白錦堂坦白了。
他並非真心孝敬白婆子,有心讓瘦馬與白婆子兩敗俱傷。
這一次去漠北,是為了立起白家門戶。
他知道祖父父親都靠不住了,必須自己從頭做起,晚做不如早做,乘著他祖父還在,能夠在漠北軍中站穩腳跟。
石梅道“這個孩子,讀書也可以光耀門楣,並非隻有行伍”
賈敬道“錦堂說他不愛讀書,一讀書就頭疼。因此,我才跟二弟商議了,同意他去。
石梅再無話說。
順天府也怕久耽之下多生事端。
白婆子的案子審訊很快,她又屬於遣返原籍的人員。
正月底,白婆子就判定發配漠北。
白婆子雖然狠毒。
但是,她若發配去了別的地方,白錦堂跟著受累。
索性讓他們一家人去漠北團聚。
賈敬出銀子替他打點衙役,鋪排路上的行程。
石梅四人給白錦堂二百兩銀子,張氏在公賬上出了二百兩銀子。
毓秀憎恨白婆子,卻心疼兒子,知道這一去隻怕年不能迴來,也給兒子一包銀子。
白錦堂的早熟,讓石梅很是詫異了一陣子,也對古代人的家族觀念有了新的認識。
榮府縱然榮華富貴,白錦堂完全可以依附。
然而,他一個十歲的孩子,就是想要自立門戶,豎起白家的招牌。
白錦堂的事情,對於賈珠賈璉刺激很大,這兩人之後忽然一夜之間長大了,讀書習武更加勤奮。
二月,賈琮正式入學,拜了孔夫子。
石梅按照約定從族人中挑選伴讀。
賈代祿因此還上門找了石梅理論,卻是私塾裏的孩子都想進府。
賈代儒開玩笑說“二嫂子再這樣一大群一群的招收伴讀,兄弟我這學堂辦不下去,隻有撂挑子了。”
石梅其實也很作難,索性趁機找了賈敬說話。
“並非是嬌慣孩子,實在是族人上門求情,一筆難寫,無法拒絕。
如今六太爺責怪,你得幫嬸子。”
賈敬因此去族裏商議,最終達成協議。
賈琮的伴讀從原有的伴讀中挑選。
族裏的子弟一律到族學讀書。
然而 ,榮府女學,得每年招收族裏的適齡女娃上學讀書。
並且,條件跟男娃一樣。
每個女學生有二兩銀子的月例,私塾供應一頓午餐。
費用兩府分攤。
三月份,榮府女學正式擴招。
女學擴招不光收學生,涉及到女學堂的先生。
這一次族裏有八位六歲的女童進入女學。
舒毓一個先生無法兼顧。
石梅遂聘請了一位三十歲的退役女官為師。
宮女名叫柳倩娘,江南人氏。
她為何不返鄉,石梅沒打聽。
內務府擔保她的人品,就足夠了。
族裏的小姑娘請不起教養嬤嬤。
元春的教養嬤嬤舒嬤嬤,隻是拿了一份工錢。
石梅有心也不好意思開口。
如今有了柳情娘正好。
石梅答應給她雙倍的供奉,月例二十兩。
柳倩娘出來做事是為了掙錢養老,隻要有錢,自然不怕辛苦,高興的應了。
如此,女孩兒既能讀書認字,又能學習簡單的禮儀。
雖然她們不用選秀。
但是,多懂得一些東西,總歸有好處。
別看是宮女退役出身不高,在宮中磨煉十年,各種本事爐火純青。
這一次的女官是從娘娘們宮裏退役,那泡茶插花刺繡的本事,一般的大家閨秀也有不及。
族人得知石梅花費雙倍的月錢,替姑娘們聘請女師,十分感動。
幾位老太太親自帶著媳婦孫女兒到榮慶堂來磕頭。
當麵教育媳婦孫女說“二祖母為你們操心勞力,你們可要好好學,將來不能忘記二祖母的恩情。”
石梅道怪不好意思,隻有越發大方,出錢出力。
當然,之後,石梅再有事情交代,族人也是鞍馬勞頓,絕不二話。
張玨的養父母果然擅長培植花草。
他們並未年前進京,而是正月底方才進京。
這兩人可是有備而來,不僅帶來了各色的花木修剪栽培工具,還帶來了一大車的花木種子。
石梅看著整袋整袋的種子,瞠目結舌。
張玨的養母親自到榮慶堂向石梅致謝,贈送給石梅一張老虎皮,十幾張狐狸皮。再有一陶罐野生的蜂蜜。
石梅很是喜歡“這就是東省地鼎鼎有名的百草蜜,包治百病”
張玨母親笑的羞澀“頭疼腳癢傷風咳歐沒有問題的,別的可不成,不然醫館豈不是要關門。”
石梅看得出來,若非要落葉歸根,他們很喜歡東省地的日子。
因為家廟那邊的土地還沒有完全買過手,賈政正在跟衙門磋商。
故而,張玨的父親暫時替榮府打理後山果木。
二月中旬開始,家廟周邊三百裏的荒山,二百裏的沙地都收歸榮府所有。
能夠賣出四兩一畝的價錢,整個村子都是舉手讚成。
張玨的養父母正式入住家廟,開始整修林場。
三月春暖花開,石梅每日除了帶領孫女元春幾個打點的學子攀爬翠微山晨練,偶爾會前往家廟探查一番,順便
雖然白婆子不是東西。 踏青。
石梅興趣來了,跑去春暉軒女學兼任文體先生
隔日一堂課,半個時辰。
原本女學就有舞劍課程。
這也是石梅要求開設。
柳倩娘會一種太極劍舞。
女學卻是以扇為劍練習。
如今,石梅增加少兒瑜伽課程。
單日學習舞劍,雙日學瑜伽。
無論劍術還是瑜伽,都是為了鍛煉孩子們的體能與姿態。
石梅以為,無論容貌好壞,姿態輕盈,可提升氣質,增加容貌分值。
小姑娘們學得很開心,石梅跟孩子們一起,似乎迴到年輕的歲月。
這年三月,石梅正式教導元春吐納練氣。
望氣術這門雞肋功夫,能不能練成無所謂。
主要能夠讓元春你的身體能夠吸納靈氣。
隻要能夠吸納一絲絲,將來成婚生產,命運就能握在自己手裏。
賈琮幾年整整六歲,正是拜師讀書。
榮慶堂剩下賈蓉璋兒,還有楊氏幫著看護。
石梅全身心享受生活。
清晨帶著孫子孫女晨練。
早膳後,一邊跟楊氏品茶,一便看著賈蓉璋兒嬉戲。
晚膳後散步,迴來打坐幾個時辰,能夠醒來就上床睡覺,不能醒來就打坐一夜。
除此之外,石梅每隔一日,去一次女學教導瑜伽。
不去女學則去家廟監督一下園林規劃的情況。
偷懶也可不去。
賈政每日晚飯前迴來匯報進程。
各種種子正在蓬勃生長,桃李梅杏,竹蘭鬆柏,石榴枇杷,應有盡有。
隻不過要形成園林,不是一兩年的事情,光是苗圃也要一二年才能長成移栽。
索性石梅不急,還有二十年的時間呢。
石梅這是緩緩的辦,慢工出細活。
總之,石梅每日都有新鮮事情要做,馬不停蹄的各處奔波。
三月中旬。
石梅想到每年夏季沐浴的不痛快,想要把翠微山的泉水引進榮慶堂,做成自來水。
翠微山的高度不成問題。
石梅先是想打黃銅的罐子,放在一定的高度,用管道把陽光加熱的洗澡水引進房裏沐浴。
然後有否決了。
這個時代,你可以偷偷改革,藏在家裏搞事,且不能露了行跡。
不然,被人覺得異端,捉去燒掉就倒黴了。
一番研究,石梅覺得燒鍋爐比較保險些。
原本各家都有暖閣。
這個暖閣就是利用燃料加熱。
能夠加熱牆壁地麵,為何我不能加熱水呢
這個很容易聯想,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這個世界的鐵管密封不大好,也沒有橡膠管子。
石梅準備管道用竹子。
石梅詳細琢磨一番,覺得鍋爐這個方案可行。
決定定製一套簡易的鍋爐。
鍋爐置身夾牆之中,與浴室聯通。
留下冷熱水開關。
當然,沐浴的時候還得自己調配水溫。
比那種等著奴才抬水是方便多了。
然後,一個浴室 涉及到一係列的問題,不光得有進水,還得排水。
這個水往哪裏排,得重新設計暗道。
老房子沒有這個設置。
石梅每日在家畫圖紙,雖然很忙碌,也會很麻煩。
日子過得充實忙碌,興致昂揚。
石梅的愜意日子在三月底被終結了。
張氏這日來請安,驀然嘔吐。
盯著張氏羞紅的臉,石梅腦子有瞬間的停頓。
難道又生了根兒
果然,張氏麵色扭捏的說道“已經半個月了,心口總是酸唿唿的。”
這也太兒包了,璋兒才剛滿歲呢。
怎麽的也得隔著年一個吧。
讓她多輕鬆幾年
石梅心裏納悶,隻怕是自己在翠微山上的石榴樹栽種的太多了
石梅卻不能潑冷水,還要高興的吩咐人去請太醫入府請脈。
然後,安太醫來了,請脈之後,就給石梅作揖“恭喜老太君,大奶奶乃是喜脈,恭喜您,您家又要添人進口了。”
石梅心裏掐著暗算,這肚子裏是誰呢
迎春嗎
然後,開始笨拙的推算,迎春比寶玉大兩歲,比元春小八歲。
元春今年幾歲
元春才六歲。
不是迎春啊
石梅盯著張氏的肚子發愣,不是迎春是誰啊
石梅心裏感歎不已。
她累點,重新當家,都無所謂。
可是,這生育的太密集可不是好事。
張氏的身子,原本就薄。
石梅擔心她操勞太過了。
可是,她能提醒說讓兒媳婦避孕嗎
石梅能做的隻能是接過管家權。
石梅好鬱悶。
賈珣媳婦懷孕了,張氏又懷孕了。
兩個好幫手都占住了。
隻好我老人家親自上陣了。
這般時候,石梅心裏又覺得,兒媳婦太少,遇到生孩子就不夠用。
王淑華得知消息,再次到了榮慶堂求見石梅,表示願意分擔部分家務。
石梅就盯了王淑華幾眼。
這丫頭進門也兩年了,沒得半點消息也不著急,倒是每迴在恰當的時候冒出來。
她做的也不錯,一旦有人接手,麻溜又縮迴去了。
石梅就猜測,這個王淑華每次來請命,到底是希望自己重用她,還是拒絕她
遂道“其他也罷了,自有專人負責。我這兒有兩宗事情。
第一宗就是每月給奴婢們發放月錢這件事情,有些絮叨,還需要特別仔細。
你若有時間,先管著這一樁。
再一宗就是家廟在修整,時不時會有人上門支取東西。
這兩宗事情既繁瑣,又花費精神,還沒有油水。
張氏懷孕,吃喝拉撒都要仔細。
故而大小廚房采買,布匹衣衫,包括蠟燭燈油。
這些隻要能夠到得了孕婦麵前的事物,都不能輕忽。
稍有不慎,就怕被人所趁。
一旦出事,石 梅臉上無光不說。
賈赦賈政兄弟必定反目。
那麽她之前操心勞力,好不容易開創的局麵就會毀於一旦。
奴婢的月錢,外頭工程材料的領取,則跟內務沒關係,有心使壞也夠不著。
石梅不是懷疑王淑華,而是怕她沒經驗,被人利用。
石梅寧願自己辛苦,或者讓毓秀幫襯家務。
毓秀是姑奶奶,不好隨意插手娘家中饋,打個下手沒問題。
王淑華麵色有些不自然,大約沒想到會給她安排這等事情。
石梅這種安排事露了痕跡的防備。
雖然很抱歉,石梅不得不如此。
王氏給石梅的感覺實,在是太惡劣了。
不但算計妯娌的肚子,還敢算計家族的榮耀。
還有什麽不敢算計
王淑華卻是跟王氏朝夕相處,石梅不得不防。
石梅以為王淑華不會答應,結果她卻是應了。
石梅覺得王淑華大約是真心想要幫忙,讓元春立了王淑華的戶頭。
每月一如賈珣媳婦當初一般,每月五兩銀子的月錢。
石梅吩咐王淑華無需天天在榮府坐鎮,隻許告知家下人,今後這宗事情由誰負責就成了。
以後辦事,都不用進榮府。直接找王淑華領了對牌去庫房領東西即可。
石梅這邊安排王淑華的事情,張氏很快得到了消息。
張氏的陪房趙嬤嬤卻道“太太您就是麵情太軟了,當初就差點誤
讓奴婢說,太太您還要多向老太太學著點兒。
老太太私心那樣疼愛二老爺。
但是,正事上頭卻是公私分明,一切都按照規矩辦事。
老太太肯用她管月例發放,已經是開恩了。”
張氏心裏當然對婆婆十分信服。
沒有婆婆,他那個夫君,就是無龍頭的野馬。
不知道會如何尥蹶子
同樣,沒有婆婆的精明能幹,就沒有榮府眼下的局麵
婆婆的高瞻遠矚,可是得到了她身為太子太保父親的誇讚
張氏這些陪房都覺得石梅如何公正嚴明,殺伐決斷,高瞻遠矚。
其實,石梅沒有那麽高大上。
她就是膽子小,怕出事,也怕麻煩。
她鞭策兒子,培養孫子孫女,努力讓兒孫賢肖能幹,不過是為了讓她自己背靠大樹好乘涼。
優哉遊哉的混吃等死,壽終正寢。
石梅這邊接手忙碌了好一陣子,基本又把家務捋順溜了,方才想起詢問張氏“可曾給老大去信”
張氏掩嘴笑道“夫君沒有來信”
夫君沒有來信詢問,所以,你懷孕也沒有寫信報告
懷孕的事情也不好自找賈璉代筆。
石梅隻得親自給賈赦報喜兒子啊,你又得了兒子了
然,賈赦卻久久沒有迴信。
半月後賈敏來了家書。
這封信再沒抱怨江南濕冷。
字字句句都是誇讚蘇州鍾靈毓秀,如詩如畫。
然,賈敏卻沒有隻字提到孩子。
更沒有道恭喜。
這不正常
"
隻不知道白錦堂到底是要算計誰去死
石梅也不好責怪白錦堂。
怪隻怪白婆子自身不正,為老不尊。
隻是白錦堂小小年紀,如此心機,讓石梅甚是擔憂
賈珠賈璉賈琮幾個與他太近乎,到底好不好
然後,石梅很快就不用擔憂了。
白婆子十分厲害,在公堂上咬死瘦馬與奶娘聯手搶劫她的棉衣。
她才不得不反手還擊,不承認自己謀殺。
大雪紛飛,搶劫棉衣白婆子拚死反抗合情合理
一般來說鬥毆殺人不用償命。
捕快勘察,奶娘白婆子瘦馬身上都有傷痕。
白婆子與瘦馬受傷很重,喉都嚨掐破了。
確屬鬥毆。
白婆子咬定瘦馬也打了對奶娘。
正值黑夜,三人混戰。
誰打了誰根本無法區分。
恰好白婆子那件棉衣就在瘦馬孩子身上。
也佐證了三人毆鬥。
白錦堂這個時候又出麵了。
他上堂作證,指證瘦馬居心不良,當初就假冒身份,混進白家,挑唆白父毆打他的母親,最終害得白家家破人亡。
白錦堂證言之下,瘦馬就是一個潘金蓮。
白婆子成了受蒙蔽者。
當然,白婆子必定毆鬥致人死亡,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白婆子與瘦馬最終被判定誤殺的罪名。
至於發配哪裏,還沒最終決定。
白錦堂便到榮慶堂向石梅辭行,他要護送白婆子去漠北。
石梅便道“你年紀還小,可以出一筆銀子,請衙役照應,無需親自走這一趟。”
白錦堂聞言,沉吟片刻,忽然就跪下了,道“外祖母好意外孫心領了。
外孫還是決定親自去送他們一程。
畢竟祖父還在漠北,外孫也該去瞧一瞧。
好在托外祖母的福,母親已經康複,妹妹也已經好轉。外孫出去了,也沒什麽掛礙。“
石梅一聽這話,知道這孩子又起了行走江湖的心思。
人各有誌,不能勉強。
再者這孩子心思太過深沉,石梅覺得放他出去走一走走,開闊眼界,或許更有好處。
隧道“這事兒還得跟你母親好好商議。”
白錦堂道“這是自然。
外孫此來一是來跟外祖母辭別,二是求外祖母庇護母親。家母耳根軟子,鮑家實在不是好去處。
外孫想求外祖母提點我母親一二,免得被鮑家拖累。”
這事兒石梅知道,如今鮑家經常跑去田莊打秋風。
毓秀私下裏似乎也跟鮑家認了表親。
人家母女的事情,石梅也不好幹涉。
隻是沒想到白錦堂如此排斥鮑家。
石梅沉吟,不知道如何承諾。
白錦堂卻道“外孫不是捧高踩低,實在是那鮑家人不成體統。
母親這人心軟,擱不住三句好話,就怕將來鮑家惹了大禍“
石梅頷首“我知道了”
白錦堂磕頭之後方才去了榴園。
結果,毓秀哭兮兮不答應,跑來向石梅求救。
可是,石梅能如何呢
畢竟夫妻離婚,血脈卻沒斬斷。
但是,白錦堂將來要立足社會,還真是不管不成。
石梅其實也有點懷疑,不知道白錦堂為何一定要去漠北。
毓秀哭得沒法子,石梅心軟,找了賈敬賈政勸說白錦堂。
然後,賈敬賈政反頭勸說毓秀,誇讚白錦堂有擔待,是個好苗子,讓她不要誤了孩子的前程。
卻原來,白錦堂想去漠北從軍。
因為白家的根基在漠北。
白家的人脈也在漠北。
毓秀失聲痛哭“白家什麽人脈根基一個雲騎尉的爵位早就革除了,你還惦記什麽
咱們在京都好好讀書,不照樣出息
跟著舅舅們還沒有飯吃嗎”
然而,白錦堂決心已定。
毓秀與白錦堂母子兩下裏執拗著,誰也不低頭。
毓秀傷心不已。
白錦堂幾乎不著家,天天在衙門跑官司。
石梅不理解這孩子怎麽個想法。
然後,賈敬向石梅解釋,白錦堂坦白了。
他並非真心孝敬白婆子,有心讓瘦馬與白婆子兩敗俱傷。
這一次去漠北,是為了立起白家門戶。
他知道祖父父親都靠不住了,必須自己從頭做起,晚做不如早做,乘著他祖父還在,能夠在漠北軍中站穩腳跟。
石梅道“這個孩子,讀書也可以光耀門楣,並非隻有行伍”
賈敬道“錦堂說他不愛讀書,一讀書就頭疼。因此,我才跟二弟商議了,同意他去。
石梅再無話說。
順天府也怕久耽之下多生事端。
白婆子的案子審訊很快,她又屬於遣返原籍的人員。
正月底,白婆子就判定發配漠北。
白婆子雖然狠毒。
但是,她若發配去了別的地方,白錦堂跟著受累。
索性讓他們一家人去漠北團聚。
賈敬出銀子替他打點衙役,鋪排路上的行程。
石梅四人給白錦堂二百兩銀子,張氏在公賬上出了二百兩銀子。
毓秀憎恨白婆子,卻心疼兒子,知道這一去隻怕年不能迴來,也給兒子一包銀子。
白錦堂的早熟,讓石梅很是詫異了一陣子,也對古代人的家族觀念有了新的認識。
榮府縱然榮華富貴,白錦堂完全可以依附。
然而,他一個十歲的孩子,就是想要自立門戶,豎起白家的招牌。
白錦堂的事情,對於賈珠賈璉刺激很大,這兩人之後忽然一夜之間長大了,讀書習武更加勤奮。
二月,賈琮正式入學,拜了孔夫子。
石梅按照約定從族人中挑選伴讀。
賈代祿因此還上門找了石梅理論,卻是私塾裏的孩子都想進府。
賈代儒開玩笑說“二嫂子再這樣一大群一群的招收伴讀,兄弟我這學堂辦不下去,隻有撂挑子了。”
石梅其實也很作難,索性趁機找了賈敬說話。
“並非是嬌慣孩子,實在是族人上門求情,一筆難寫,無法拒絕。
如今六太爺責怪,你得幫嬸子。”
賈敬因此去族裏商議,最終達成協議。
賈琮的伴讀從原有的伴讀中挑選。
族裏的子弟一律到族學讀書。
然而 ,榮府女學,得每年招收族裏的適齡女娃上學讀書。
並且,條件跟男娃一樣。
每個女學生有二兩銀子的月例,私塾供應一頓午餐。
費用兩府分攤。
三月份,榮府女學正式擴招。
女學擴招不光收學生,涉及到女學堂的先生。
這一次族裏有八位六歲的女童進入女學。
舒毓一個先生無法兼顧。
石梅遂聘請了一位三十歲的退役女官為師。
宮女名叫柳倩娘,江南人氏。
她為何不返鄉,石梅沒打聽。
內務府擔保她的人品,就足夠了。
族裏的小姑娘請不起教養嬤嬤。
元春的教養嬤嬤舒嬤嬤,隻是拿了一份工錢。
石梅有心也不好意思開口。
如今有了柳情娘正好。
石梅答應給她雙倍的供奉,月例二十兩。
柳倩娘出來做事是為了掙錢養老,隻要有錢,自然不怕辛苦,高興的應了。
如此,女孩兒既能讀書認字,又能學習簡單的禮儀。
雖然她們不用選秀。
但是,多懂得一些東西,總歸有好處。
別看是宮女退役出身不高,在宮中磨煉十年,各種本事爐火純青。
這一次的女官是從娘娘們宮裏退役,那泡茶插花刺繡的本事,一般的大家閨秀也有不及。
族人得知石梅花費雙倍的月錢,替姑娘們聘請女師,十分感動。
幾位老太太親自帶著媳婦孫女兒到榮慶堂來磕頭。
當麵教育媳婦孫女說“二祖母為你們操心勞力,你們可要好好學,將來不能忘記二祖母的恩情。”
石梅道怪不好意思,隻有越發大方,出錢出力。
當然,之後,石梅再有事情交代,族人也是鞍馬勞頓,絕不二話。
張玨的養父母果然擅長培植花草。
他們並未年前進京,而是正月底方才進京。
這兩人可是有備而來,不僅帶來了各色的花木修剪栽培工具,還帶來了一大車的花木種子。
石梅看著整袋整袋的種子,瞠目結舌。
張玨的養母親自到榮慶堂向石梅致謝,贈送給石梅一張老虎皮,十幾張狐狸皮。再有一陶罐野生的蜂蜜。
石梅很是喜歡“這就是東省地鼎鼎有名的百草蜜,包治百病”
張玨母親笑的羞澀“頭疼腳癢傷風咳歐沒有問題的,別的可不成,不然醫館豈不是要關門。”
石梅看得出來,若非要落葉歸根,他們很喜歡東省地的日子。
因為家廟那邊的土地還沒有完全買過手,賈政正在跟衙門磋商。
故而,張玨的父親暫時替榮府打理後山果木。
二月中旬開始,家廟周邊三百裏的荒山,二百裏的沙地都收歸榮府所有。
能夠賣出四兩一畝的價錢,整個村子都是舉手讚成。
張玨的養父母正式入住家廟,開始整修林場。
三月春暖花開,石梅每日除了帶領孫女元春幾個打點的學子攀爬翠微山晨練,偶爾會前往家廟探查一番,順便
雖然白婆子不是東西。 踏青。
石梅興趣來了,跑去春暉軒女學兼任文體先生
隔日一堂課,半個時辰。
原本女學就有舞劍課程。
這也是石梅要求開設。
柳倩娘會一種太極劍舞。
女學卻是以扇為劍練習。
如今,石梅增加少兒瑜伽課程。
單日學習舞劍,雙日學瑜伽。
無論劍術還是瑜伽,都是為了鍛煉孩子們的體能與姿態。
石梅以為,無論容貌好壞,姿態輕盈,可提升氣質,增加容貌分值。
小姑娘們學得很開心,石梅跟孩子們一起,似乎迴到年輕的歲月。
這年三月,石梅正式教導元春吐納練氣。
望氣術這門雞肋功夫,能不能練成無所謂。
主要能夠讓元春你的身體能夠吸納靈氣。
隻要能夠吸納一絲絲,將來成婚生產,命運就能握在自己手裏。
賈琮幾年整整六歲,正是拜師讀書。
榮慶堂剩下賈蓉璋兒,還有楊氏幫著看護。
石梅全身心享受生活。
清晨帶著孫子孫女晨練。
早膳後,一邊跟楊氏品茶,一便看著賈蓉璋兒嬉戲。
晚膳後散步,迴來打坐幾個時辰,能夠醒來就上床睡覺,不能醒來就打坐一夜。
除此之外,石梅每隔一日,去一次女學教導瑜伽。
不去女學則去家廟監督一下園林規劃的情況。
偷懶也可不去。
賈政每日晚飯前迴來匯報進程。
各種種子正在蓬勃生長,桃李梅杏,竹蘭鬆柏,石榴枇杷,應有盡有。
隻不過要形成園林,不是一兩年的事情,光是苗圃也要一二年才能長成移栽。
索性石梅不急,還有二十年的時間呢。
石梅這是緩緩的辦,慢工出細活。
總之,石梅每日都有新鮮事情要做,馬不停蹄的各處奔波。
三月中旬。
石梅想到每年夏季沐浴的不痛快,想要把翠微山的泉水引進榮慶堂,做成自來水。
翠微山的高度不成問題。
石梅先是想打黃銅的罐子,放在一定的高度,用管道把陽光加熱的洗澡水引進房裏沐浴。
然後有否決了。
這個時代,你可以偷偷改革,藏在家裏搞事,且不能露了行跡。
不然,被人覺得異端,捉去燒掉就倒黴了。
一番研究,石梅覺得燒鍋爐比較保險些。
原本各家都有暖閣。
這個暖閣就是利用燃料加熱。
能夠加熱牆壁地麵,為何我不能加熱水呢
這個很容易聯想,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這個世界的鐵管密封不大好,也沒有橡膠管子。
石梅準備管道用竹子。
石梅詳細琢磨一番,覺得鍋爐這個方案可行。
決定定製一套簡易的鍋爐。
鍋爐置身夾牆之中,與浴室聯通。
留下冷熱水開關。
當然,沐浴的時候還得自己調配水溫。
比那種等著奴才抬水是方便多了。
然後,一個浴室 涉及到一係列的問題,不光得有進水,還得排水。
這個水往哪裏排,得重新設計暗道。
老房子沒有這個設置。
石梅每日在家畫圖紙,雖然很忙碌,也會很麻煩。
日子過得充實忙碌,興致昂揚。
石梅的愜意日子在三月底被終結了。
張氏這日來請安,驀然嘔吐。
盯著張氏羞紅的臉,石梅腦子有瞬間的停頓。
難道又生了根兒
果然,張氏麵色扭捏的說道“已經半個月了,心口總是酸唿唿的。”
這也太兒包了,璋兒才剛滿歲呢。
怎麽的也得隔著年一個吧。
讓她多輕鬆幾年
石梅心裏納悶,隻怕是自己在翠微山上的石榴樹栽種的太多了
石梅卻不能潑冷水,還要高興的吩咐人去請太醫入府請脈。
然後,安太醫來了,請脈之後,就給石梅作揖“恭喜老太君,大奶奶乃是喜脈,恭喜您,您家又要添人進口了。”
石梅心裏掐著暗算,這肚子裏是誰呢
迎春嗎
然後,開始笨拙的推算,迎春比寶玉大兩歲,比元春小八歲。
元春今年幾歲
元春才六歲。
不是迎春啊
石梅盯著張氏的肚子發愣,不是迎春是誰啊
石梅心裏感歎不已。
她累點,重新當家,都無所謂。
可是,這生育的太密集可不是好事。
張氏的身子,原本就薄。
石梅擔心她操勞太過了。
可是,她能提醒說讓兒媳婦避孕嗎
石梅能做的隻能是接過管家權。
石梅好鬱悶。
賈珣媳婦懷孕了,張氏又懷孕了。
兩個好幫手都占住了。
隻好我老人家親自上陣了。
這般時候,石梅心裏又覺得,兒媳婦太少,遇到生孩子就不夠用。
王淑華得知消息,再次到了榮慶堂求見石梅,表示願意分擔部分家務。
石梅就盯了王淑華幾眼。
這丫頭進門也兩年了,沒得半點消息也不著急,倒是每迴在恰當的時候冒出來。
她做的也不錯,一旦有人接手,麻溜又縮迴去了。
石梅就猜測,這個王淑華每次來請命,到底是希望自己重用她,還是拒絕她
遂道“其他也罷了,自有專人負責。我這兒有兩宗事情。
第一宗就是每月給奴婢們發放月錢這件事情,有些絮叨,還需要特別仔細。
你若有時間,先管著這一樁。
再一宗就是家廟在修整,時不時會有人上門支取東西。
這兩宗事情既繁瑣,又花費精神,還沒有油水。
張氏懷孕,吃喝拉撒都要仔細。
故而大小廚房采買,布匹衣衫,包括蠟燭燈油。
這些隻要能夠到得了孕婦麵前的事物,都不能輕忽。
稍有不慎,就怕被人所趁。
一旦出事,石 梅臉上無光不說。
賈赦賈政兄弟必定反目。
那麽她之前操心勞力,好不容易開創的局麵就會毀於一旦。
奴婢的月錢,外頭工程材料的領取,則跟內務沒關係,有心使壞也夠不著。
石梅不是懷疑王淑華,而是怕她沒經驗,被人利用。
石梅寧願自己辛苦,或者讓毓秀幫襯家務。
毓秀是姑奶奶,不好隨意插手娘家中饋,打個下手沒問題。
王淑華麵色有些不自然,大約沒想到會給她安排這等事情。
石梅這種安排事露了痕跡的防備。
雖然很抱歉,石梅不得不如此。
王氏給石梅的感覺實,在是太惡劣了。
不但算計妯娌的肚子,還敢算計家族的榮耀。
還有什麽不敢算計
王淑華卻是跟王氏朝夕相處,石梅不得不防。
石梅以為王淑華不會答應,結果她卻是應了。
石梅覺得王淑華大約是真心想要幫忙,讓元春立了王淑華的戶頭。
每月一如賈珣媳婦當初一般,每月五兩銀子的月錢。
石梅吩咐王淑華無需天天在榮府坐鎮,隻許告知家下人,今後這宗事情由誰負責就成了。
以後辦事,都不用進榮府。直接找王淑華領了對牌去庫房領東西即可。
石梅這邊安排王淑華的事情,張氏很快得到了消息。
張氏的陪房趙嬤嬤卻道“太太您就是麵情太軟了,當初就差點誤
讓奴婢說,太太您還要多向老太太學著點兒。
老太太私心那樣疼愛二老爺。
但是,正事上頭卻是公私分明,一切都按照規矩辦事。
老太太肯用她管月例發放,已經是開恩了。”
張氏心裏當然對婆婆十分信服。
沒有婆婆,他那個夫君,就是無龍頭的野馬。
不知道會如何尥蹶子
同樣,沒有婆婆的精明能幹,就沒有榮府眼下的局麵
婆婆的高瞻遠矚,可是得到了她身為太子太保父親的誇讚
張氏這些陪房都覺得石梅如何公正嚴明,殺伐決斷,高瞻遠矚。
其實,石梅沒有那麽高大上。
她就是膽子小,怕出事,也怕麻煩。
她鞭策兒子,培養孫子孫女,努力讓兒孫賢肖能幹,不過是為了讓她自己背靠大樹好乘涼。
優哉遊哉的混吃等死,壽終正寢。
石梅這邊接手忙碌了好一陣子,基本又把家務捋順溜了,方才想起詢問張氏“可曾給老大去信”
張氏掩嘴笑道“夫君沒有來信”
夫君沒有來信詢問,所以,你懷孕也沒有寫信報告
懷孕的事情也不好自找賈璉代筆。
石梅隻得親自給賈赦報喜兒子啊,你又得了兒子了
然,賈赦卻久久沒有迴信。
半月後賈敏來了家書。
這封信再沒抱怨江南濕冷。
字字句句都是誇讚蘇州鍾靈毓秀,如詩如畫。
然,賈敏卻沒有隻字提到孩子。
更沒有道恭喜。
這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