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襲爵的事情賈赦沒提。


    估摸七月中旬返迴金陵。


    一同前來勘驗查證的官員有戶部尚書, 督察院左都禦史,江蘇巡撫,河南巡撫, 甘肅巡撫。


    再有北靜王, 忠靖王。


    叮囑母親做好接待準備。


    石梅高興之餘有些意興闌珊, 前來的多方勢力將會成為番薯的受惠者,榮府拓展了人脈。


    今後,榮府沾染的是非同樣也很多。


    招待這些號稱文人墨客的官僚, 可不容易, 需要既富且貴又雅致。辦這種風雅之事, 非賈政莫屬。


    石梅召迴了賈政,又請了杜宗元,十二房的賈數, 十房的賈敦幾個人給賈政幫手。


    熟料,每到傍晚, 王氏就會派人來請賈政。


    鬧得賈政不敢住在府裏,借口要夜讀功書,每晚歇在墳堂屋裏。


    石梅也是佩服王氏了。


    一張臉整個成了花臉, 她還要打疊精神勾引賈政。


    王氏這般一再騷擾,落在外人眼裏, 隻說是王氏賈政夫妻情深。


    在賈政就是苦不堪言。


    為了榮府的體統, 石梅沒有其餘的好法子,隻能讓賴嬤嬤繼續給王氏下足了癢癢粉,讓她每天自顧不暇 , 苦不堪言,這才解救了賈政。


    賈政解救出來了,結果,王氏見天派遣丫頭婆子尋找賈珠。


    石梅不樂意跟王氏照麵,屢教不改之人,她不想再費口舌。


    又不能放任不管,讓王氏丟榮府的臉。畢竟再過幾日查證番薯的官員就要到了。


    把王氏關進家廟最穩妥,卻又不合適。


    畢竟,石梅也不想家醜外揚。


    那樣,榮府跟王家的仇恨就解不開了。


    故而,石梅讓金大家裏守緊二門,凡是意圖混進前院的丫頭婆子,見一個打一個。


    前後把三個婆子打得皮開肉綻,王氏終於消停了。


    王氏屋裏丫頭是家生子,這些婆子小媳婦都是她的戶下人,折損一個就少一個了。


    她若是硬抗到底,榮府打死個把奴才,不過賠償百十兩銀子。


    若是給奴才安上偷盜的名譽,銀子都不用賠了。


    七月十六,賈赦帶著大隊人馬返迴金陵。


    然後,榮府做的準備都白瞎了。欽差們都住進了金陵的欽差行轅。


    石梅帶著家人等候了半日,隻等到賈赦一人迴家。


    石梅這才得知,這些欽差大人是為了避嫌。


    石梅道“避嫌跟我們都不見麵了”


    賈赦道“這不會,不過公事公辦罷了。明日,欽差大人們會親自前去挖番薯,親自過稱。


    我們家這迴隻負責陪同,您可要有準備,這個莊子隻怕要被陛下收入麾下,變成皇莊了


    可惜那些雇農,我聽河南巡撫與甘肅巡撫的意思,他們都跟陛下討了旨意,要向咱們借人,咱們還能不乖乖把人奉上”


    石梅笑道“無妨,我能培養六十個把式,也能培養出六百個六千個。


    況且,我們把技術交出去了,責任已畢,剩下的事情就有朝廷張羅,我還不樂意插手了。”


    賈赦也有些跟不上母親的思路了“您再不管了”


    石梅道“管什麽啊,榮府就你與你二弟,你是爵爺,你二弟要科舉做官,他也不會種番薯。


    我會,我且不是朝廷命官。


    且推廣農桑,給百姓們找飯轍是戶部的事情,我們再插手,就討人嫌了。”


    賈赦有些意興闌珊“那我們呢”


    石梅笑道“我們不是已經達到了目的了,陛下不是說了,咱們榮國府公忠體國嗎


    這可不是你祖宗掙得,是我們娘兒們自己掙得。


    有了陛下公忠體國的評價,今後隻要你們按部就班,不摻和那些皇子太子啥啥的事情,咱們就能再逍遙富貴百年。”


    賈赦聞言頓時想起他親爹之死,一哼“上一次當還不夠嗎母親您隻管安心”


    石梅微笑“這就好。”


    心裏卻在哂笑。


    這個賈赦說得好聽,若非她弄個番薯種植的功勞,榮府被絳爵,賈赦兄弟不受寵,被王子騰史鼎史鼐踩著腦袋,隻怕又跟忠義郡王蹦躂了。


    之後,賈赦向石梅講述了這次進京的經過詳情。


    他不僅去吏部報名參加今年的襲爵考核,因為跟戶部尚書認識了,順便查了府裏的欠債。


    賈代善先後三次借債,第一次二十萬,第二次三十萬,第三次竟然是五十萬。


    石梅訝異得很“你敬大哥隻說了八十八萬啊”


    賈赦道“敬大哥跟戶部沒那麽大的交情,人家隻給他說了欠債數目,兒子看見了原始借據。”


    石梅道“都是你爹的筆跡嗎”


    賈赦搖頭“兒子正要說這事兒,之前的五十萬都是爹的親筆。


    最後一次,雖然有爹的私章,但是字據卻不是父親的親筆。


    兒子詢問了一個老庫房,他期初不願意透露,兒子給了他五百銀子的開口費,他才說了。


    最後一筆賬,就在四年前的冬天,是當時太子府的長史親自帶人去領取銀錢,我爹沒親自去,他們見到私章付賬。”


    石梅道“那提前還了的十二萬是誰呢”


    賈赦滿臉的背晦“問題就在這裏。


    這錢不是爹借的,但是,這年的年根,父親就拿出了十二萬,點名是還那最後的五十萬欠債。然後,正旦日,太子便起兵逼宮了”


    石梅心肝一陣亂跳,頓時有了猜測“這最後一筆銀子,太子不是為了收買官員,而是給那些參加起事之人的安家銀子。


    你父親隻怕是沒攔住他,隻好自己把銀子退迴去了。


    或者,陛下之所以有所準備,也是你父親的作用。不然,你父親縱然死了,也是無法脫身。”


    賈赦氣得捶案唾罵“這些皇家人真是無恥之極”


    用他爹的名借錢犒賞功臣。太子做人情,卻讓他爹背債


    好不要臉


    石梅道“太子大約以為自己一定能成功吧。或許,他還允諾讓你爹進賢良祠吧都是功利害人”


    又吩咐賈赦“記住我的話,這債我們必須捏著鼻子背了。再有,今後一定要遠離那些皇子皇孫。就是四大郡王,也要保持距離,他們從前可都是太子的臂膀。


    如今,我們要借著這次獻寶之機,變成天子純臣。


    我的意思,我們榮府從此之後不再站隊任何皇子。


    已經站錯一迴隊,我們再不能錯了”


    賈赦鄭重承諾“兒子記下了,再不會摻和皇家的任何事情”


    石梅頷首“你有這個態度,我就放心了。”


    賈赦這時說道“說起這事兒,還有一件事情兒子要跟母親說一聲。


    這一次兒子進宮麵聖,遇到甄妃的娘家侄子甄應嘉了,他說,他姑姑姑甄妃被冊封為貴妃了。他們一家子都是上京參加冊封典禮,還讓兒子代問母親好”


    石梅道“甄貴妃這是三級跳啊。前年你父親倒黴,她倒是借著東風封妃了。這才三年又冊封貴妃了三年前她是救駕有功擋在陛下麵前,這又立了什麽功勳這些日子沒聽說哪裏有動靜啊”


    賈赦有些想笑,哪能年年有人逼宮呢卻是忍住了“聽敬大哥的意思,說是甄妃老蚌生珠,三十八歲高齡終於懷孕了,結果被十九皇子養得一隻細犬給驚嚇跌倒,流產了。


    甄妃血崩,差點沒救迴來。


    陛下在她生死存亡的當口,冊封她為貴妃,以為她活不成了,不想,她又活迴來了。“


    十九皇子


    石梅思忖片刻,問道“成嬪的兒子”


    賈赦道“正是他,今年才五歲了,是陛下的老來子,說來也奇怪,人家小孩都養的小京巴,他偏生喜歡細犬,偏生陛下對這個兒子卻是疼愛的緊。竟然答應了。因此闖了禍”


    老來子


    甄貴妃的孩子雖然掉了,卻證明陛下雄風依然。


    六十歲的人還能讓女人懷孕,怪得這般興頭。


    賈赦這時忽然壓低聲音“我聽敬大哥說,甄家那個在廢太子府做庶妃的女兒暴斃了。甄家人一是上京慶賀,二是陛下開恩,讓他們悄悄安葬那位死在禁所的女兒。”


    石梅心中一動“你敬大哥如何得知”


    賈赦道“甄家上京拜訪過寧府,應該是甄家人自己說的。”


    又道“敬大哥的孫子有名字了,叫蓉哥兒,半歲了,兒子還抱了抱,長得不錯就是敬大哥見不得珍兒,動輒責罵”


    石梅頷首“你敬大哥在禮部當差,兒子卻出了那樣的醜事,他臉上如何掛得住,心氣能好就怪了。”


    賈赦說道“敬大哥已經辭了吏部的官職了,如今在兵部掛個將軍的虛職,隻領俸祿不做事,成天除了去兵部點卯,就是在家合著一般文人墨客吟詩作賦。”


    石梅甚是訝異“怎麽沒聽說呢”


    賈赦道“敬大哥隻說自己沒臉,敬大嫂子三天兩頭生病,珍哥兒的媳婦也不是個能當家主事的,如今寧府的中饋竟然是敬大哥自己在打理。”


    石梅道“這就是媳婦沒娶好的嚴重後果。說到這裏,我倒想起一事,王子騰如今在京都地位如何”


    賈赦道“他如今混得好得很,陛下動腳就有他,視察京畿,巡查倉儲,哪哪兒都有他。成了香餑餑了。


    兒子迴去碰見他好幾迴,他倒是熱情,說要給兒子擺酒接風,我怕吃酒誤事,都推辭了。”


    石梅道“這就有些麻煩了,你二弟呀跟他媳婦過不下去了,要休妻,我好說歹說,這才攔下了。等到迴京,跟王家商議吧。”


    賈赦道驚訝了“二弟一直很忍耐,怎麽忽然就不能忍了”


    石梅遂把王氏出賣榮府消息的事情說了“就在我找你們兄弟商議上京祝壽那一晚的事情,你二弟告訴了王氏,他轉頭就給王子騰寫信,並準備用王家鴿哨,讓王子騰搶在你們前頭獻出番薯。我怕耽擱你們的行程,就壓下了沒告訴你”


    “真是千防萬防家賊難防。這個吃裏扒外的東西,真是留不得了”


    不過,賈赦比賈政靠譜,又道“這個時候可以晾著王氏,卻不能跟王家翻車啊,時機不對。總要等到我們府裏的爵位落定。那時候,隨便二弟如何,休就休吧,再給他找個好的。二弟的人才,十八歲的姑娘還不是隨便找”


    石梅道“你二弟是沒問題了,可珠兒怎麽辦啊,那樣聰敏乖巧的孩子,我實在不忍心珠兒受牽連”


    賈赦道“這有什麽呢,二弟休了她,珠兒照樣是嫡子啊,大不了我輔持他成家立業就是了,算上他媳婦,也不過多擺兩雙筷子罷了。


    兒子這迴迴去將那些個混吃等死的奸滑之徒都放了,母親房裏沒動,祖父祖母手裏投奔的奴婢,這迴走的最多。


    他們手裏的錢攢的足夠了,走的時候都是大包小包。


    而今府裏的奴婢下餘不到百人,後街都空置了一半房舍。”


    石梅訝異“還有這麽多”


    賈赦道“主要是孩子多了,真正能當差的人,大約五十幾人吧。


    您安心,留下的都是年輕力壯的人。那麽大的府邸,沒有人氣也不成啊”


    石梅一想這話也對,房子太空,人氣不足,容易招惹非人類


    石梅又道“我讓你上折子請求修整府門的事情禮部怎麽答複”


    賈赦道“折子被陛下留中了,兒子臨走也沒有結果。”


    石梅道“這也好,等迴京襲爵之後,你再上折子請旨吧”


    賈赦道“父親雖然不在了,您可還是超品誥命,國公夫人,這門樓不修也說得過去。”


    石梅道“高門也好矮門也好,我攏共也不過需要八尺見方一張床,我擺在哪兒都是睡,幹什麽不堂堂正正,卻要腆著臉


    家中的頂梁柱走了,我們脊梁卻不能彎了。該我們的東西,我們自己努力爭取,不該我們的東西,你就是卑躬屈膝,人家也不一定會給”


    賈赦一見母親臉色凝重,瞞著作揖“兒子領教了。”


    石梅道“明日的時辰可定好了”


    賈赦道“定了巳時開挖,我們估計卯正就要起床,前往周家村等候”


    石梅道“你明兒帶著政兒珠兒璉兒幾個去欽差行轅等候,與欽差們一路,我與你媳婦你四妹妹先去周家村。”


    賈赦忙問“周家村的一切都妥當嗎”


    石梅道“沒問題,自從進了六月,賈玫就加強了夜間巡邏,就怕有人偷盜。


    今年的流民實在太多了,我們在城外的粥棚,一天兩千斤的大米,隻能維持半日。


    虧得後來史家、楊家、王家、薛家,周家,羅家這些大戶人家都參加進來。


    不然,光靠我們一家,早就維持不下去了。


    這還不到兩月,庫房這兩年庫存的糧食都快空了。我已經派人前往東省地籌糧去了。先救急再說。說好的施粥三月,不能半途而廢。”


    賈赦道“府台衙門的臉皮真是太厚了,說什麽災民不屬於金陵府,不能開倉放糧。竟然把救災的事情全部推給百姓,出了政績他領。他除了驅趕災民,除了空口許諾,還做過什麽呢


    一件實事沒有。


    他若是支起了粥棚,我們家的粥棚壓力自然減輕。”


    石梅道“算啦,為人不做官做官是一班,做官的都要政績支撐,咱們要理解,幾萬斤米我們還舍得起,權當是與他結個善緣吧。


    這個知府也還不錯,號召府衙官員捐贈一年的俸祿,維持秩序,不許街上糧商哄抬價格。還有,他自己出資,給我們賑災的人家每家送了一塊樂善好施的牌匾。雞翅木,還不錯”


    賈赦見他娘說的雲淡風輕,似乎不在乎吃虧的事情,也就不再詆毀金陵府了。


    母子們又說了些京都趣聞,石梅就打發賈赦迴去了“迴去早些歇著吧,明兒還要早起,告訴你媳婦,晚上不必過來請安了。”


    傍晚,賈珠賈璉下學,依然迴到榮慶堂。


    石梅準備三套天青色繡竹枝的儒生袍,一個個給孫子們裝扮起來。


    賈珠賈璉賈琮三個一拍,一色的儒生袍,一樣儒生巾。手握一把山水圖案的小折扇。


    石梅一招手“走幾步”


    三人整齊劃一的躬身行禮“謹遵祖母訓教”


    然後,三個人抬頭挺胸,搖搖擺擺的邁著方步,有模有樣。


    三個人一樣的黑眸如玉,唇紅齒白,眉眼如畫。


    石梅愛的不行,笑問賈敏“看我把你侄子們打扮的怎麽樣,好看嗎”


    賈敏看著三個俊俏的侄子,也愛得慌“這是水家這麽有福氣啊,竟然生出這樣一群俊俏的小書生”


    然後,給元春穿戴淑女裙,紮包包頭,元春就不幹了。


    抱著胳膊,扁著嘴,不願意換衣衫。


    石梅不免疑惑“怎麽啦,那日挑選料子,元兒不是說很喜歡玫瑰紅嗎怎麽今日不喜歡了不要緊,還有一套枇杷黃也不錯。”


    元春扁嘴委屈得很“不要”


    賈敏看她盯著賈琮,頓悟“元兒要什麽,告訴姑姑”


    元春手指賈琮“琮兒怎麽就有儒生袍,我比他還大幾個月呢”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新電腦版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老太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溪河畔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溪河畔草並收藏紅樓老太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