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海伍德·弗洛伊德來說,在列奧諾夫號船橋突然變得陌生——因為不再失重——的環境下,整個進程似乎更象一場經典的慢動作夢魘。之前,他隻經曆過一次類似的情況,那時,他坐在一輛刹車失靈的車後座上,他感到同樣徹底的絕望——並不停地想著:這不是真的——這不是實實在在發生在我身上。


    現在點火程序已啟動,他的心情變了,一切似乎再次真實起來。進程完全按計劃進行,哈爾正引領著他們安全返迴地球。每過一分鍾,他們的未來就變得越有把握,弗洛伊德開始慢慢放下心,雖然他仍對周圍發生的一切保持警覺。


    最後的一次——人類什麽時候會再來這裏?——他正在飛越可容納一千個地球的行星至尊的暗麵。飛船的滾移令裏昂列夫號處於發現號和木星之間,使他們能不受阻礙地觀察閃爍著微光的神秘雲景。即便是現在,幾十台儀器也還在忙碌地進行探測並記錄,當他們離去時,哈爾仍會繼續這項工作。


    緊迫的危機結束了,弗洛伊德小心翼翼地走“下”船橋——再次迴到重力環境是多麽陌生啊,雖然他隻有十公斤的重量!——來到了望台與冉尼婭和卡特琳娜呆在一起。除了紅色警報燈極其微弱的光線,艙裏一片黑暗,這樣他們便可欣賞到完美無缺的夜景。他很惋惜,馬克斯·布雷羅夫斯基和薩沙·科瓦列夫此時正穿戴整齊坐在過渡艙裏,看不到這絕妙的奇景。他們得做好出發的準備,一接到命令就切斷捆住兩艘飛船的帶子——如果某塊炸藥沒有生效的話。


    木星蓋住了整個天空,現在距離它僅有五百公裏,因此他們隻能看見其表麵的一小塊區域——和人們在地球上從五十公裏高度向下看去的效果一樣。由於弗洛伊德的眼睛已習於昏暗的光線——大多是從遙遠的木衛二冰殼上反射迴來的——能辨認出驚人豐富的細節。在這麽暗淡的微光中看不到顏色——除了星星點點的黝暗紅點——但雲層的帶狀結構卻很清晰,而且他能看到整個的小氣旋,猶如白雪皚皚的橢圓型小島。“大黑斑”已遠遠落後,等他們踏上歸家的旅途時才能再看到它。


    雲層下麵,時而閃現暴散的強光,很多顯然是由木星上的雷暴引起的。但其他光影或是光爆延續的時間頗久,來源也更不確切。有時光環從中心象震波一樣擴散開來,偶爾還有旋轉的光束和扇形出現。不需太多想象,很容易就會把它們當成是雲層下技術文明的例證——城市的燈火、機場的航道燈光。但雷達和氣球探測器早已證明了,在數千公裏的下方,直至不可能到達的木星內核,不存在固體物質。


    木星的午夜!這最後的親密一瞥將作為神奇的插曲永留他心中。他愈發感到享受這一刻,確確實實地,這隻因為現在一切不會再出差錯,就算出了差錯,他也沒有理由責備他自己。他已盡心竭力地確保成功。


    艙裏非常安靜,當雲層象地毯一樣迅速在他們腳下鋪開時,沒人想開口。每隔幾分鍾,坦婭或瓦西裏就通告一次即時狀況,在發現號點火即將結束時,情緒又再次緊繃起來。這是最關鍵的一刻——沒人確知它將於何時到來。有人懷疑燃料表的精確度,認為點火會一直持續到燃料徹底耗盡。


    “預估十秒後斷流,”坦婭說道,“沃爾特、錢德拉——準備返迴。馬克斯、薩沙(此處原文為瓦西裏,疑誤,據前後文改正。——重校者注)——隨時待命。五……四……三……二……一……零!”


    沒有一點動靜,他們仍可聽見發現號引擎的低沉尖嘯透過兩艘飛船厚厚的外殼傳進來,而推力帶來的重力仍然束縛著他們的四肢。我們真走運,弗洛伊德想,不管怎樣,儀表的讀數一定很低了。每秒額外的點火都是一次獎賞,那甚至可能意味著生和死的差別。聽到順計時而非倒計時,又是多麽古怪啊!


    “五秒……十秒……十三秒。就是它——幸運十三!”


    失重和寂靜又迴來了,兩艘飛船上迸發出一陣簡短的歡唿。但聲音很快就消逝了,因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必須趕快去做。


    弗洛伊德想到過渡艙去,好等錢德拉和科諾一迴到飛船就向他們道賀,但這樣做隻會妨礙工作。過渡艙現在是個繁忙的地方,馬克斯和薩沙正為可能進行的艙外作業做準備,兩船間的連結管道也正被切斷。他隻能在了望台這兒等著迎接凱旋的英雄。


    而他現在可以更放鬆一點了——按他平常的尺度,也許從八級到七級。幾周來,他第一次能忘掉無線斷路器。再也不需要那東西了,哈爾表現得非常完美。而就算他現在想要,隨著發現號最後一滴燃料的耗盡,他也不能做出任何影響計劃的事了。


    “全體登船,”薩沙宣布,“艙口密封。我準備引爆了。”


    炸藥引爆時聲音極微,令弗洛伊德大吃一驚,他曾以為會有相當的喧吵聲傳進耳朵——通過連接兩船的、鋼條般結實的帶子。但毫無疑問他們已按計劃分離開來,列奧諾夫號微微顫動了一陣,就象有人在敲打它的船殼。一分鍾過後,瓦西裏操縱著飛船姿態發動機進行了一次短暫的點火。


    “我們自由了!”他叫道,“薩沙,馬克斯——警報解除了!所有人都迴吊床上去——一百秒後點火!”


    現在木星已漸漸遠去,一個陌生的新東西出現在窗外——發現號骨瘦如柴的長架子,當它飄離他們、融入曆史的時刻,航燈仍在明暗閃爍。沒時間進行傷感的告別了,不到一分鍾後列奧諾夫號的引擎就會起動。


    弗洛伊德從沒聽過這台引擎全力開動的聲音,現在他非常希望能使他的耳朵不受聲徹宇宙的咆哮的刺激。列奧諾夫號的設計者們不打算把有效載荷浪費在飛船隔音層上,對那的需要畢竟隻占幾年航程中的幾個小時。而他的體重似乎龐大得嚇人——然而這僅僅是他一生中正常體重的四分之一。


    幾分鍾內,發現號已消失在船尾後,雖然在它掉到視野以下之前,人們仍能看見它上麵警報航燈的閃光。弗洛伊德告訴自己,我又一次在環繞木星飛行——這次是為了加速,而不是減速。他瞥了冉尼婭一眼,黑暗中隻看見她的鼻子緊緊貼著觀察窗。她是否也迴憶起上次,他們分享著吊床時的情景?現在沒有火葬的危險了,至少她不必再為如此悲慘的命運擔驚受怕。無論如何,她現在看起來更加愉快而自信,這毫無疑問多虧了馬克斯——也許還有沃爾特。


    她一定意識到他的審視了,轉過頭來微笑著,向著腳下舒卷的雲景打著手勢。


    “看!”她朝他的耳朵大叫,“木星多了個新月亮!”


    她想表達什麽?弗洛伊德自問。她的英語雖然還是不太好,但也不可能會在如此簡單的一句話上出錯吧。我確信我沒聽錯——然而她在往下指,而不是往上指……


    然後他意識到他們腳下飛逝的景色變得更加明亮起來,他可以看見之前無法分辨的黃色和綠色。某種比木衛二燦爛得多的光線正照耀著木星的雲層。


    列奧諾夫號自身,比木星正午的太陽還要亮上許多倍,為它將一去不複返的世界帶來了一個虛幻的黎明。船尾拖著一條數百公裏長的白熾等離子體尾跡,那是薩哈羅夫引擎在真空空間消耗能量的餘燼。


    瓦西裏正在宣告著什麽,但內容完全無法分辨。弗洛伊德瞟了一眼手表,嗯,現在正是時候。他們已經達到了木星逃逸速度,這個龐然大物決不可能再抓住他們。


    然後,前方數千公裏處,浮現了一條燦爛的巨大光弧——這是木星真正黎明的第一瞥,猶如地球上的彩虹一般光豔奪目。幾秒後,初升的太陽向他們致意——燦爛輝煌的太陽,從現在起每天都會變得更明亮、更接近。


    再經過幾分鍾穩定的加速,列奧諾夫號就會義無反顧地投入歸家的漫漫旅程中。弗洛伊德感到無法抑製的強烈寬慰和放鬆,引力天文學永恆不變的定律將引領他穿過內太陽係,經過小行星帶,掠過火星——什麽也阻擋不了他迴到地球。


    在這歡欣雀躍的時刻,他早把木星表麵不斷擴展的神秘黑斑忘得一幹二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2010太空漫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亞瑟·查理斯·克拉克並收藏2010太空漫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