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卡爾弗特一向喜歡看過去搶銀行的電影,但他萬沒想到,他現在幹的正是那一類搶劫勾當。


    倫敦城街道空蕩荒涼,陰森恐怖,不過,他敢肯定,與其它城鎮一樣,這些建築物實際上都是儲存物資的民房。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擔心,“拉瑪”會有某種形式的報警係統。否則,生機人怎麽會知道,在什麽時間、什麽地方需要他們去服務呢?


    “沒戴防護鏡的人,把臉背過去!”威拉德·瑪倫下命令說。在激光噴燈光束作用之下,空氣本身開始,氮的氧化物的氣味彌散開來。當利劍般的光束迅速切入深藏秘密的地方時,人們耳中隻聽見連續不斷的嘶嘶聲。


    沒有任何物質能抵禦這種功率高度密集的集束力,它以每分鍾切割數米的速度所向披靡地往前推進,隻不過短短一會兒功夫,就劃開了一塊足夠一個人爬進去的截麵。


    瑪倫輕輕地敲了一下然後就用全身力氣撞了上去。伴隨一陣轟隆隆的迴蕩聲,截麵向裏邊倒了進去。


    啊,一個用玻璃製成的希臘聖殿!建築物裏有水晶般的柱子,一行行筆直地排列著。柱子約一米寬,從地麵一直升到天花扳。這裏的柱子成百上千,連綿不斷地延伸到手電筒光照不到的黑暗深處。


    “真漂亮,”持實用主義態度的瑪瑟說:“不過,這說明什麽呢7誰需要這些玻璃柱組成的森林?”


    諾頓在柱子上輕輕敲了敲,聽聲音柱子是實心的。不過,它響起來更象金屬聲音,而不象水晶聲音。


    柱子不是從任何角度或在任何照明條件下都是透明的。當你繞柱子走時,各種物品的形象會突然躍人你眼裏,這些形象有數十種之多,各各相異。


    它們維妙維肖,形同真物。


    “是全息圖象,”卡爾弗特說,“地球上也有這樣的博物館。”


    這種解釋很膚淺,諾頓一邊在看其它柱子,一邊猜想柱子裏裝的是什麽。他的疑團越來越大。


    手動工具(不過,那些都是供很大、很特別的手使用的)、容器、帶有鍵盤的小機器(看來是為多於五個指頭的手設計的)、科學儀器、普通得令人吃驚的家用器皿——包括刀和盤子,這些器皿應有盡有,另外還有成百件不容易辨認的東西,它們往往雜亂無章地堆放在同一根柱子裏。


    他們對幾根水晶柱裏捉摸不定的形象照了相,五花八門、品種齊全的物品打開了諾頓的思路。這些也許不是收藏品,而是分類目錄,他想到了辭典中出現的稀奇古怪的序列。


    “它們作什麽用呢?”


    “你看,你已知道關於生機人的理論,對不過?這一理論認為,那些生機人在不被需要時就不存在,當需要時,就根據藏在某個地方的樣板製造出來——用合成法製造出來。”


    “我明白了,”瑪瑟慢吞吞、若有所思地把話接過去:“如果拉瑪人需要一個非常希罕的東西,隻要向計算機發出了個正確的代號指令,按這裏的樣板就可製造出一個複製品來。”


    他們穿越柱子間的空隙繼續前進。柱子越來越粗,現在其直徑已超過兩米,而柱子裏的形象也相應越來越大。


    當諾頓正在對看來象是一種光學器械的形象拍照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卡爾弗特的一聲大喊,於是他馬上繞過柱子跑了過去。


    “隊長、卡爾、威爾……快看這個!”


    卡爾弗特平常就很容易激動,但這次他的發現實在是很充足的理由。


    在一根直徑為兩米的柱子裏有一套十分講究的“鎧甲”(或製服?),顯是為比人高得多的直立生物製作的。鎧甲中間有一根很窄的金屬箍,看來象是用作圍腰或圍胸。這條金屬箍上立著三根細長的柱子,越往外越細,最外端撐著一個正圓形環帶,其直徑足有一米,環帶上均勻分布有三個小圓圈,這一定是用來套上肢(手臂?)的。


    三個!


    “鎧甲”上有無數小“口袋”,“扣環”,以及“子彈帶”。從其內還伸出各種工具(是武器嗎?)以及管道,“電線”,甚至有一個小盒子。整個裝置如同人類的宇航服那樣複雜,但它顯然隻能遮住裝備者身體的一部分。


    “有三條手臂--可能還有三條腿;輪廓象蜘蛛,但塊頭遠大;這會是一種巧合麽?”


    “大概不是。就如人類依自己的形體設計機器人一樣,拉瑪人或亦如此。”


    當他們依依不舍的觀察著那副鎧甲時,突然從轂形中心傳來了魯索十分不安的聲音。


    “隊長!你們最好從裏麵出來……”


    “出什麽事啦……難道有生機人朝我們走來了麽?”


    “不,比那嚴重得多!現在亮光正在漸漸消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拉瑪相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亞瑟·查理斯·克拉克並收藏與拉瑪相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