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襄桐答應沈庭一年之期的賭約, 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先頭她一走了之都沒能讓他就此放棄,且該講的道理都已說盡, 可見強行絕斷是行不來的。
尤其是, 沈家在桃葉渡的冰鋪至少要等入秋才會撤走, 而她樊家短期內更是沒有離開杭州城的打算, 如此近邊住著, 便是她不同意打賭, 以沈庭的執拗勁頭,也肯定不會主動言棄。
她隻希望沈庭隻是因著賭一口氣才如此作狠,說不定往後兩人像尋常鄰居那樣相處下去反而會將他執念稍稍改觀,又或是沈庭在城裏盤桓時日久了能遇上更加令他心折的姑娘,他也就能徹底歇了心思。
襄桐的種種預想, 沈庭並沒有發覺, 他和襄桐達成了共識,隻顧著滿心歡喜。
為了防止襄桐狗急跳牆,再跑上一迴, 他也沒做那狗皮膏藥狀立時夾纏上她,反而真的拿霍山裏許多藥材的成熟期作為切入點一一請教起來。
襄桐眼見晌午將過,離上工的時間不遠,不好讓沈庭久久盤桓, 便折中許諾,等她大伯晚上下了工,再同去他的冰鋪細細解答。
沈庭歡歡喜喜的走了,襄桐暫時歇了一口氣。
沈庭沒有強求她嫁娶之事已算難得, 既不能一次斷了他念想,隻能慢慢來。
而同樣打算細水長流、徐徐圖之的人,卻已經開始了表現“誠意”。
襄桐將手頭的活計稍稍清理,方覺腹中空虛。方才同沈庭深談太久,錯過了飯口索性也就不打算吃了,可她早間就隻用了半碗粥,這會兒已經有些耐受不住。
剛想下樓,肇掌櫃卻上樓來,拎著個食盒放到她眼巴前,頗曖昧地擠擠眼睛。
“呐,方才來尋你的那位小郎聽說你還不曾用過午飯,特特從隔壁酒樓給你買的飯菜,還送來了甘蔗給店裏人同享,大家夥均說要讓樊娘子代我們道謝呢。”
襄桐眉頭一皺。
這人怎麽這樣,就這麽大張旗鼓地送東西來,深怕旁人不打聽嗎?
可是他本人都沒露麵,隻托肇掌櫃把飯菜送上來,她就是想婉拒都沒得辦法。
總不能大老遠再拎著食盒去給他送迴去吧?說不定他正等著她上門。
索性大大方方受了,迴頭想法子把銀錢還迴去吧。
肇掌櫃見襄桐神色變了又變,不免好奇,“方才那位小郎,是樊娘子的故交?我看著,他對你的事格外上心。”
襄桐雖對外謊稱她是和離之人,且按理說所謂官人的名頭也該安在沈庭頭上,但她卻不想沈家人被拿去說嘴。
“我從前做過那家下仆,他家仁厚,念著舊情,所以知道我在杭州落腳,才特意來看。”“哦,昨日您遇上的那個打聽我消息的小童,便是方才那人的親弟,兩個人在桃葉渡開了家冰鋪,咱先頭買的冰桶便是他家的。”
肇掌櫃一聽,果然對得上,姑且信了襄桐說辭。
雖然他還是覺得那小郎和襄桐關係不一般,但顧忌襄桐是個和離之人,玩笑不好開得太過,也就不再刨根問底。
到了晚間歸家,襄桐先和家裏人說起了沈家在此地開冰鋪的事,以及沈庭關於霍山藥材的請托。
“他家裏二郎三郎在城裏販冰,鋪子就在陸記左近,恰巧這兩日碰上了。我想著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就和家裏先說上一聲,省得哪日你們從旁人口裏聽說,或猝不及防遇上也怪驚異。還有便是,沈家在霍山有著不少藥材待采,因不知天時和藥性,想尋了我幫忙看看。我想著我一個半路出家的假把式也別誤了人家,所以想請大伯替我走上一趟。”
樊大吉聽說沈家也在城裏,且還有臉和襄桐來往,便不大順意,“他家還好意思尋你幫忙?你如今獨個兒撐起門戶,還不是因他家過河拆橋不肯做親。”
襄桐因兩家隔得遠,從前沒有細說過此中誤會,但既然在城裏又重新遇上,總不好讓沈家背了黑鍋。
“大伯、伯娘,你們聽我說,從前在沈家的舊事,我沒有深談,但並不如你們所想。”“其實,沈家人當初是說過要來咱家提親下聘,迎我做那正頭娘子的,隻是我最終沒答應,且還找借口離了沈家。”
盧氏聽了最先炸了。“你這丫頭,這樣大事怎麽說拒就拒了?你可知道你這是把自己往絕處逼。”
“大伯娘別急,其實我如今過得也不賴,既有家人在側,又有營生糊口,且還不需看人臉色不比在旁家做個內宅婦人更瀟灑痛快?
“那是你如今還年輕,不知沒有依靠的女子在世間的艱難……既然你說沈家沒有背信棄義,那迴頭我豁出這老臉,登門替你再去探探那家口風,總好過你將來鰥寡孤獨。
襄桐知道這事和家裏人再難講通,隻得無賴一迴。
“左右這親事我已拒了,且還誆騙了他家我是離鄉尋親去往南地,使了個金蟬脫殼的計謀,算是徹底把他家得罪狠了。所以往後,你們也勿再怪沈家人心狠,更無須攪擾沈家人,總歸都是我自己求仁得仁。”
大伯和大伯娘已經驚得不知如何是好,“你這是生生要把自己葬送啊,那麽好的人家,你怎麽就如此想不開呢?”
襄桐卻不願意在這件事上糾纏。
“我和沈家的那比糊塗賬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言說,且先不提了。大伯,我還不及問你,今日可曾去百草居見過燕二伯,咱們想入夥他藥鋪分號的事,他可應允了?”
原本義憤填膺的樊大伯頓時泄了氣。
“我趁著午間得便去見過你燕二伯了。他的意思,還是希望我能考慮給他做個掌櫃,還說若是我哪日果真決定要自立門戶,他也定會鼎力相助,幫我引薦這行市裏的行首耆老,不會袖手旁觀的。”
襄桐其實也知道,燕家的藥鋪如今如火如荼、積富不小,確實沒道理再拉著旁人一道入夥,分薄了利錢不說,天長日久下去還容易鬧出嫌隙。
“大伯也勿要覺得可惜,原本就是趁人之便的事,人家不答應也是正常,燕二伯肯允諾往後幫忙已是厚道,這事不急,等咱們攢夠了本錢再籌謀開鋪子的事也不遲。”
樊大伯還是覺得遺憾,“唉,也不知是不是要等到猴年馬月,等到我累折了腰,幹不動的那一日……”
襄桐笑他,“哪就那麽遠?飯是一口一口吃、路是一步一步走,想當初燕二伯也不是一來就有本事買房置地的,你聽他說得仿佛極容易,內裏不知經曆過多少不足為外人道的風吹雨打。”
“嗯,我確是有些心急了,我聽你的,開鋪子的事咱慢慢來。”
過了飯時,襄桐估麽著沈庭也差不多閑下來,便拉了樊大伯出門。
等到了沈家冰鋪門口,她不免又囑咐一句。
“我和沈家的舊事早成過眼雲煙,且沈家二郎也不是背信棄義的小人,算起來都是我任性妄為,才有今日局麵,還請大伯一會兒不要遷怒無辜,隻當沈二郎是尋常晚輩。”
樊大伯心裏多少還是有些不痛快,“你既想和那家斷個徹底,何苦還要管他家閑事?”
襄桐心說,我想徹底斷了,可沈庭不想,我總不能再偷偷搬一迴家吧,隻得找個冠冕理由。
“是我從前許諾了幫他家製糖、炮藥,如今雖關係不複,但該完成的事總是要做的。不過術業有專攻,製藥一事,我才疏學淺,還要煩勞大伯受累,總歸大伯看了我的麵上,不要給沈家難看。”
樊大吉剛想開口反駁說不願同那家有牽扯,卻突地靈光一現生出個念頭:侄女和沈家本就沒有什麽天大的冤仇,若是經此一事能重歸舊好,不是比她如今拋頭露麵支撐門庭要強的多。
於是他連忙改口,“既然你從前答應過人家,善始善終也是正理,我就替你走一趟吧,不過我和沈家人沒打過交道,還須你在場,有什麽為難也好替我圓了。”
02
沈庭自午後從陸記迴來,嘴就沒合攏過。
慶哥兒見他二哥的傻樣,還當他已經勸了二嫂迴心轉意,哪成想隻鬧出個什麽賭約。
“二哥也忒蠢笨了些,若二嫂一年以後還是咬死不肯嫁你,你到時都不知上哪兒去哭。”
沈庭卻敲了慶哥兒已腦殼,“你快給我把話咽了迴去,小心一語成讖。我實話告訴你,我這招叫做破釜沉舟,就是要竭盡全力用這一年時間向桐娘證明我的心意。她嘴上強硬,實則最是心軟,隻要我能讓她感到足夠安穩可靠,她定不會負我所望。”
“嘖嘖嘖,二哥這是要拚個水磨豆腐的功夫啊,二哥隻管說,隻要你有辦法把二嫂給咱家找迴來,無論有什麽我能幫得上的,一定義不容辭。”
沈庭看他那人小鬼大的模樣,頗為不屑,“你啊,別給我添亂就成。”
慶哥氣惱,心想沒有他,二嫂連麵都不願和二哥見。
因和襄桐定好了晚上在冰鋪見麵商量製藥的事,沈庭早早就把晚間要做的活計提前做好,又趕了慶哥把崔進和薛娘子送迴村去,隻一個人守在鋪裏嚴陣以待。
將到戌時,門上終於響起動靜,沈庭迫不及待地開了門,果見襄桐帶了個年長郎君立在眼前。
襄桐先給兩人引薦。“這位是霍山村沈家二郎,沈庭。”“這位是我大伯,你叫一聲樊大伯就是。”
沈庭趕忙執了晚輩禮一揖到底。“樊大伯安好。”
樊大伯見眼前這小郎生得魁偉英武,一雙眼炯炯有神,尤其看向襄桐的時候,一往情深,欲說還休,心裏先頭對沈家人那點怨氣也消了個七七八八。
嗯,看這沈家二郎生得人五人六,是個良才,且對他的侄女依舊很上心,這就好,這就好。
“二郎不須客氣,聽說你要問些製藥的瑣事,我從幼時學徒到如今當炮藥大師傅,在這行當做了三十年,還真沒有被難倒的時候,想來還能為你幫得些許小忙的。”
“您也太過自謙了,早就聽桐娘提起過您製藥的手藝無人能及,如今晚輩能得您相助,實屬三生有幸,這裏先謝過樊大伯您高才厚意。”
幾個人不好一直在門口寒暄,先後進了屋,襄桐見桌上茶還是熱的,順手替兩個人倒了,自己則坐了一旁,做個旁觀的姿態。
沈庭忙起身又給她也倒了一盞。
“桐娘你最喜龍團,我知道你晚間要帶大伯登門,特意預備了兩餅,若是喝得好了,走時也把剩下的一餅帶迴去慢飲。
樊大伯頓時在心裏給沈庭記上一筆:能記住襄桐喜好那是細心、親手斟茶就是體貼,而把團茶作禮,要再加一條慷慨。
“二郎如此美意,我代咱家二丫頭謝過了。”
“原都是應當的。我既有事相求,哪好讓您和桐娘空跑一趟,這隻是些許春茶、聊表謝意,和您接下來要幫的大忙相比,不值一提。”
樊大伯又在心裏加了一條:人還謙遜明理。
襄桐見身旁大伯一邊品茶一邊頷首,總感覺心裏發毛,為了避免沈庭繼續獻殷勤,趕忙引個話頭兒。
“二郎快將霍山裏藥材的舊情說說吧。”
沈庭對霍山上那些藥材,其實也是三分明白,七分糊塗,連都有些什麽品種都不甚清晰,唯一掌握那點,還全賴從前襄桐的言傳身授。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我想問的其實無外乎藥材的天時和采摘的禁忌。這些對您這個行家裏手來說或許隻是不值一提手到擒來,但於我這個門外漢而言,真的是不知者寸步難行。”
“你沒學過醫也沒製過藥,不知道原本正常,能有重頭開始學起的心思就已經難得。你山裏都有哪些藥材待收待製,隻管問來,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沈庭果真也不客氣。
“先時桐娘曾帶我在霍山辨認過數十種藥材,也講解過其中一些的藥理藥性,可惜我蠢鈍,且過於賴於桐娘的本事,一時並未能一一記住。有心再逐一問過,隻是怕天色已晚,不敢耽擱你們太多時間,我隻先揀了山間出產最多的那幾樣詳問吧。”
“這頭一樣,便是霍山北峰那幾株長在枯木下的野靈芝,先頭桐娘說要養些時日,慶哥兒近來去看,說其中兩隻芝體有泛紅的跡象,不知是不是已到了摘取的良時?”
“一般說來,葉靈芝通體泛紅後就會變得長勢緩慢,往後十數年可能隻再增上不多,所以若是急用,采了也無妨。當然,靈芝的大小和藥性也息息相關,價錢也就相去甚遠,這摘與不摘,端看沈郎自己絕斷。”
沈庭不覺把目光投向襄桐,“我不懂行市,眼下賣靈芝,是不是好時候?
襄桐猶豫了一下,“若是你家裏不急用錢財,再養養的好,據我所知,靈芝秋冬最貴,蓋因那時犯秋咳的人多,且秋冬也是進補的好時候。”
“好,我知道了。”“還有便是,霍山南峰上的鐵皮麥斛,是不是已到了出產的佳季?又該如何采摘?”
樊大伯聽了眼睛一亮,“鐵皮麥斛?你山裏竟有鐵皮麥斛!你可知如今無論官藥局還是民間藥坊,均在大量收購此藥,黑市裏如今將價已炒到了兩百三四十文一兩了。就算是受了物價平抑的官藥局,也要賣個兩百文出頭,且還常常撤牌缺貨。”
襄桐從前給沈家的鐵皮麥斛也曾估過價,彼時說了一百文一兩已覺是天價,聽了如今市價也不覺驚異,“怎麽竟如此貴了?”
“還不是因汴京城裏那位‘虛清道長’給官家出的那個‘神仙方’,官家服後覺得脾胃調和、神清氣爽,連白發都漸黑,於是命各地藥局大量進獻,說要賜給有功的朝廷要員們以作恩賞,而民間哪能不跟風吹捧?不過月餘,就將各地鐵皮麥斛的庫存掏空。”
沈庭聽後也吃驚不小,“這鐵皮麥斛成藥如此精貴,不知生藥收價多少?”
“這生藥也分為連根拔起的粗藥和去了生芽胎的淨藥,不知沈郎手裏的藥是哪種品相?”
“這,我的藥還長在山裏,不曾采摘,不知兩種都分別什麽價格。”
“旁家給的價我不知道,我隻說我從前待過的吳記和如今供職的鬆古兩家。去歲吳記進山收取鐵皮麥斛的粗藥和精藥分別是二十文一兩和二十六文一兩;而如今我東家收取鐵皮麥斛的粗藥和精藥分別是五十文一兩和六十文一兩。粗藥略低,是因為藥行還要費些功夫去芽,其實兩者藥性是一樣的。”
沈庭不禁低頭思考起來。“從生藥到熟藥差著這麽多?若我隻賣生藥,豈不是賺得隻是小頭兒?”
襄桐嗔他一眼,“所以我早先說過,這藥材從生到熟,差價幾倍不止,你原來竟不信。若你想賺個大頭兒,隻能自己學製藥了。”
沈庭知道這話也就一聽,尋常人家的學徒,哪個不是從十歲左右就學起,且還得是有些天賦才能成才。他眼看十七了,現學也來不及;而且,整個霍山都壓在他肩上,他就算想學,也沒那些精力。
不過轉念一想,眼前便有製藥的能人,何必舍近求遠。
“沈某突然萌生一個念頭,想說於樊大伯聽,若是唐突了您,還請不要見怪。”
襄桐警惕地看了他一眼,生怕他起什麽幺蛾子。“你先說你的,我大伯自要分辨。”
“咳咳。”“桐娘別誤會,我隻是想求你家大伯和我聯手合作賣藥,到時我霍山的藥材都由樊大伯采摘炮製,我隻取個生藥錢就是。”
樊大伯連連擺手,“不成不成,我如今身上有差事,一月也就三日休沐日,哪裏能兼顧替你製藥?”
襄桐聽完,倒果真動了心思,“大伯,我倒覺得這主意不錯,你在藥行做工本就是為了攢夠本錢另起爐灶,如今大好機會就在眼前,你怎麽反而視而不見?”
“二丫頭你是說,讓我辭工不做,和沈家二郎合夥賣藥?”
襄桐卻比那想得長遠。“我覺得合夥倒不必,他沈家有生藥,可無人會采,我樊家有製藥的手藝,卻沒有貨源。我想,索性沈家什麽都不必做,每兩鐵皮麥斛我樊家出價六十文,全權買斷。……也不隻鐵皮麥斛,霍山上旁的藥材出產,我樊家均高於市價獨家收購,做個長遠生意,不知沈二郎和大伯您意下如何?”
沈庭先是高興能解決了滿山藥草將爛在地裏的危機,且還是和樊家大伯聯手。
但轉念一想,這一買一賣,襄桐到底還是把兩家關係撇得門兒清……
罷了,隻要和樊家有了這層往來,日後還怕她家大伯不替自己說話嗎?
所以別說高於市價,就是少得些銀錢把藥賣了,這買賣也不賠!
作者有話要說:我家團寵大鵝的新文上線了,快去收了它吧!
《後來我帶著他的崽跑了》by arkin2799
文案:
時月穿進一本古早狗血虐文,不小心懷上了反派的孩子。
原著裏孩他爹挾勢弄權,性情悍戾,折騰了男女主整整一百萬字,最後被挖眼剜心,滿門抄斬。
時月就此決定,生下孩子後,就和慕容野來世再當親人吧!
*
慕容野平生最大一件錯事,是酒後幸了丞相老賊家的二小姐。
也怪他身體太好,忽然就升級當了爹。
那李時月生得嬌嬌弱弱、我見猶憐,離開他估計都活不下去,
……那就,勉強愛她一下好了。
下定決心的太子殿下推開寢殿的門,一院子下人哭天搶地:“殿殿、殿下……娘娘不見了!”
小彩蛋:
氣急敗壞的慕容野追至江南,看見穿金戴銀的媳婦牽著穿金戴銀的閨女,糖葫蘆吃一串扔一串,豆漿喝一碗看一碗。
閑人問起:“孩子的爹呢?”
時月美滋滋地歎氣:“他是個沒福的,死得早。”
慕容野陰森森道:“孤死得早?”
襄桐答應沈庭一年之期的賭約, 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先頭她一走了之都沒能讓他就此放棄,且該講的道理都已說盡, 可見強行絕斷是行不來的。
尤其是, 沈家在桃葉渡的冰鋪至少要等入秋才會撤走, 而她樊家短期內更是沒有離開杭州城的打算, 如此近邊住著, 便是她不同意打賭, 以沈庭的執拗勁頭,也肯定不會主動言棄。
她隻希望沈庭隻是因著賭一口氣才如此作狠,說不定往後兩人像尋常鄰居那樣相處下去反而會將他執念稍稍改觀,又或是沈庭在城裏盤桓時日久了能遇上更加令他心折的姑娘,他也就能徹底歇了心思。
襄桐的種種預想, 沈庭並沒有發覺, 他和襄桐達成了共識,隻顧著滿心歡喜。
為了防止襄桐狗急跳牆,再跑上一迴, 他也沒做那狗皮膏藥狀立時夾纏上她,反而真的拿霍山裏許多藥材的成熟期作為切入點一一請教起來。
襄桐眼見晌午將過,離上工的時間不遠,不好讓沈庭久久盤桓, 便折中許諾,等她大伯晚上下了工,再同去他的冰鋪細細解答。
沈庭歡歡喜喜的走了,襄桐暫時歇了一口氣。
沈庭沒有強求她嫁娶之事已算難得, 既不能一次斷了他念想,隻能慢慢來。
而同樣打算細水長流、徐徐圖之的人,卻已經開始了表現“誠意”。
襄桐將手頭的活計稍稍清理,方覺腹中空虛。方才同沈庭深談太久,錯過了飯口索性也就不打算吃了,可她早間就隻用了半碗粥,這會兒已經有些耐受不住。
剛想下樓,肇掌櫃卻上樓來,拎著個食盒放到她眼巴前,頗曖昧地擠擠眼睛。
“呐,方才來尋你的那位小郎聽說你還不曾用過午飯,特特從隔壁酒樓給你買的飯菜,還送來了甘蔗給店裏人同享,大家夥均說要讓樊娘子代我們道謝呢。”
襄桐眉頭一皺。
這人怎麽這樣,就這麽大張旗鼓地送東西來,深怕旁人不打聽嗎?
可是他本人都沒露麵,隻托肇掌櫃把飯菜送上來,她就是想婉拒都沒得辦法。
總不能大老遠再拎著食盒去給他送迴去吧?說不定他正等著她上門。
索性大大方方受了,迴頭想法子把銀錢還迴去吧。
肇掌櫃見襄桐神色變了又變,不免好奇,“方才那位小郎,是樊娘子的故交?我看著,他對你的事格外上心。”
襄桐雖對外謊稱她是和離之人,且按理說所謂官人的名頭也該安在沈庭頭上,但她卻不想沈家人被拿去說嘴。
“我從前做過那家下仆,他家仁厚,念著舊情,所以知道我在杭州落腳,才特意來看。”“哦,昨日您遇上的那個打聽我消息的小童,便是方才那人的親弟,兩個人在桃葉渡開了家冰鋪,咱先頭買的冰桶便是他家的。”
肇掌櫃一聽,果然對得上,姑且信了襄桐說辭。
雖然他還是覺得那小郎和襄桐關係不一般,但顧忌襄桐是個和離之人,玩笑不好開得太過,也就不再刨根問底。
到了晚間歸家,襄桐先和家裏人說起了沈家在此地開冰鋪的事,以及沈庭關於霍山藥材的請托。
“他家裏二郎三郎在城裏販冰,鋪子就在陸記左近,恰巧這兩日碰上了。我想著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就和家裏先說上一聲,省得哪日你們從旁人口裏聽說,或猝不及防遇上也怪驚異。還有便是,沈家在霍山有著不少藥材待采,因不知天時和藥性,想尋了我幫忙看看。我想著我一個半路出家的假把式也別誤了人家,所以想請大伯替我走上一趟。”
樊大吉聽說沈家也在城裏,且還有臉和襄桐來往,便不大順意,“他家還好意思尋你幫忙?你如今獨個兒撐起門戶,還不是因他家過河拆橋不肯做親。”
襄桐因兩家隔得遠,從前沒有細說過此中誤會,但既然在城裏又重新遇上,總不好讓沈家背了黑鍋。
“大伯、伯娘,你們聽我說,從前在沈家的舊事,我沒有深談,但並不如你們所想。”“其實,沈家人當初是說過要來咱家提親下聘,迎我做那正頭娘子的,隻是我最終沒答應,且還找借口離了沈家。”
盧氏聽了最先炸了。“你這丫頭,這樣大事怎麽說拒就拒了?你可知道你這是把自己往絕處逼。”
“大伯娘別急,其實我如今過得也不賴,既有家人在側,又有營生糊口,且還不需看人臉色不比在旁家做個內宅婦人更瀟灑痛快?
“那是你如今還年輕,不知沒有依靠的女子在世間的艱難……既然你說沈家沒有背信棄義,那迴頭我豁出這老臉,登門替你再去探探那家口風,總好過你將來鰥寡孤獨。
襄桐知道這事和家裏人再難講通,隻得無賴一迴。
“左右這親事我已拒了,且還誆騙了他家我是離鄉尋親去往南地,使了個金蟬脫殼的計謀,算是徹底把他家得罪狠了。所以往後,你們也勿再怪沈家人心狠,更無須攪擾沈家人,總歸都是我自己求仁得仁。”
大伯和大伯娘已經驚得不知如何是好,“你這是生生要把自己葬送啊,那麽好的人家,你怎麽就如此想不開呢?”
襄桐卻不願意在這件事上糾纏。
“我和沈家的那比糊塗賬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言說,且先不提了。大伯,我還不及問你,今日可曾去百草居見過燕二伯,咱們想入夥他藥鋪分號的事,他可應允了?”
原本義憤填膺的樊大伯頓時泄了氣。
“我趁著午間得便去見過你燕二伯了。他的意思,還是希望我能考慮給他做個掌櫃,還說若是我哪日果真決定要自立門戶,他也定會鼎力相助,幫我引薦這行市裏的行首耆老,不會袖手旁觀的。”
襄桐其實也知道,燕家的藥鋪如今如火如荼、積富不小,確實沒道理再拉著旁人一道入夥,分薄了利錢不說,天長日久下去還容易鬧出嫌隙。
“大伯也勿要覺得可惜,原本就是趁人之便的事,人家不答應也是正常,燕二伯肯允諾往後幫忙已是厚道,這事不急,等咱們攢夠了本錢再籌謀開鋪子的事也不遲。”
樊大伯還是覺得遺憾,“唉,也不知是不是要等到猴年馬月,等到我累折了腰,幹不動的那一日……”
襄桐笑他,“哪就那麽遠?飯是一口一口吃、路是一步一步走,想當初燕二伯也不是一來就有本事買房置地的,你聽他說得仿佛極容易,內裏不知經曆過多少不足為外人道的風吹雨打。”
“嗯,我確是有些心急了,我聽你的,開鋪子的事咱慢慢來。”
過了飯時,襄桐估麽著沈庭也差不多閑下來,便拉了樊大伯出門。
等到了沈家冰鋪門口,她不免又囑咐一句。
“我和沈家的舊事早成過眼雲煙,且沈家二郎也不是背信棄義的小人,算起來都是我任性妄為,才有今日局麵,還請大伯一會兒不要遷怒無辜,隻當沈二郎是尋常晚輩。”
樊大伯心裏多少還是有些不痛快,“你既想和那家斷個徹底,何苦還要管他家閑事?”
襄桐心說,我想徹底斷了,可沈庭不想,我總不能再偷偷搬一迴家吧,隻得找個冠冕理由。
“是我從前許諾了幫他家製糖、炮藥,如今雖關係不複,但該完成的事總是要做的。不過術業有專攻,製藥一事,我才疏學淺,還要煩勞大伯受累,總歸大伯看了我的麵上,不要給沈家難看。”
樊大吉剛想開口反駁說不願同那家有牽扯,卻突地靈光一現生出個念頭:侄女和沈家本就沒有什麽天大的冤仇,若是經此一事能重歸舊好,不是比她如今拋頭露麵支撐門庭要強的多。
於是他連忙改口,“既然你從前答應過人家,善始善終也是正理,我就替你走一趟吧,不過我和沈家人沒打過交道,還須你在場,有什麽為難也好替我圓了。”
02
沈庭自午後從陸記迴來,嘴就沒合攏過。
慶哥兒見他二哥的傻樣,還當他已經勸了二嫂迴心轉意,哪成想隻鬧出個什麽賭約。
“二哥也忒蠢笨了些,若二嫂一年以後還是咬死不肯嫁你,你到時都不知上哪兒去哭。”
沈庭卻敲了慶哥兒已腦殼,“你快給我把話咽了迴去,小心一語成讖。我實話告訴你,我這招叫做破釜沉舟,就是要竭盡全力用這一年時間向桐娘證明我的心意。她嘴上強硬,實則最是心軟,隻要我能讓她感到足夠安穩可靠,她定不會負我所望。”
“嘖嘖嘖,二哥這是要拚個水磨豆腐的功夫啊,二哥隻管說,隻要你有辦法把二嫂給咱家找迴來,無論有什麽我能幫得上的,一定義不容辭。”
沈庭看他那人小鬼大的模樣,頗為不屑,“你啊,別給我添亂就成。”
慶哥氣惱,心想沒有他,二嫂連麵都不願和二哥見。
因和襄桐定好了晚上在冰鋪見麵商量製藥的事,沈庭早早就把晚間要做的活計提前做好,又趕了慶哥把崔進和薛娘子送迴村去,隻一個人守在鋪裏嚴陣以待。
將到戌時,門上終於響起動靜,沈庭迫不及待地開了門,果見襄桐帶了個年長郎君立在眼前。
襄桐先給兩人引薦。“這位是霍山村沈家二郎,沈庭。”“這位是我大伯,你叫一聲樊大伯就是。”
沈庭趕忙執了晚輩禮一揖到底。“樊大伯安好。”
樊大伯見眼前這小郎生得魁偉英武,一雙眼炯炯有神,尤其看向襄桐的時候,一往情深,欲說還休,心裏先頭對沈家人那點怨氣也消了個七七八八。
嗯,看這沈家二郎生得人五人六,是個良才,且對他的侄女依舊很上心,這就好,這就好。
“二郎不須客氣,聽說你要問些製藥的瑣事,我從幼時學徒到如今當炮藥大師傅,在這行當做了三十年,還真沒有被難倒的時候,想來還能為你幫得些許小忙的。”
“您也太過自謙了,早就聽桐娘提起過您製藥的手藝無人能及,如今晚輩能得您相助,實屬三生有幸,這裏先謝過樊大伯您高才厚意。”
幾個人不好一直在門口寒暄,先後進了屋,襄桐見桌上茶還是熱的,順手替兩個人倒了,自己則坐了一旁,做個旁觀的姿態。
沈庭忙起身又給她也倒了一盞。
“桐娘你最喜龍團,我知道你晚間要帶大伯登門,特意預備了兩餅,若是喝得好了,走時也把剩下的一餅帶迴去慢飲。
樊大伯頓時在心裏給沈庭記上一筆:能記住襄桐喜好那是細心、親手斟茶就是體貼,而把團茶作禮,要再加一條慷慨。
“二郎如此美意,我代咱家二丫頭謝過了。”
“原都是應當的。我既有事相求,哪好讓您和桐娘空跑一趟,這隻是些許春茶、聊表謝意,和您接下來要幫的大忙相比,不值一提。”
樊大伯又在心裏加了一條:人還謙遜明理。
襄桐見身旁大伯一邊品茶一邊頷首,總感覺心裏發毛,為了避免沈庭繼續獻殷勤,趕忙引個話頭兒。
“二郎快將霍山裏藥材的舊情說說吧。”
沈庭對霍山上那些藥材,其實也是三分明白,七分糊塗,連都有些什麽品種都不甚清晰,唯一掌握那點,還全賴從前襄桐的言傳身授。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我想問的其實無外乎藥材的天時和采摘的禁忌。這些對您這個行家裏手來說或許隻是不值一提手到擒來,但於我這個門外漢而言,真的是不知者寸步難行。”
“你沒學過醫也沒製過藥,不知道原本正常,能有重頭開始學起的心思就已經難得。你山裏都有哪些藥材待收待製,隻管問來,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沈庭果真也不客氣。
“先時桐娘曾帶我在霍山辨認過數十種藥材,也講解過其中一些的藥理藥性,可惜我蠢鈍,且過於賴於桐娘的本事,一時並未能一一記住。有心再逐一問過,隻是怕天色已晚,不敢耽擱你們太多時間,我隻先揀了山間出產最多的那幾樣詳問吧。”
“這頭一樣,便是霍山北峰那幾株長在枯木下的野靈芝,先頭桐娘說要養些時日,慶哥兒近來去看,說其中兩隻芝體有泛紅的跡象,不知是不是已到了摘取的良時?”
“一般說來,葉靈芝通體泛紅後就會變得長勢緩慢,往後十數年可能隻再增上不多,所以若是急用,采了也無妨。當然,靈芝的大小和藥性也息息相關,價錢也就相去甚遠,這摘與不摘,端看沈郎自己絕斷。”
沈庭不覺把目光投向襄桐,“我不懂行市,眼下賣靈芝,是不是好時候?
襄桐猶豫了一下,“若是你家裏不急用錢財,再養養的好,據我所知,靈芝秋冬最貴,蓋因那時犯秋咳的人多,且秋冬也是進補的好時候。”
“好,我知道了。”“還有便是,霍山南峰上的鐵皮麥斛,是不是已到了出產的佳季?又該如何采摘?”
樊大伯聽了眼睛一亮,“鐵皮麥斛?你山裏竟有鐵皮麥斛!你可知如今無論官藥局還是民間藥坊,均在大量收購此藥,黑市裏如今將價已炒到了兩百三四十文一兩了。就算是受了物價平抑的官藥局,也要賣個兩百文出頭,且還常常撤牌缺貨。”
襄桐從前給沈家的鐵皮麥斛也曾估過價,彼時說了一百文一兩已覺是天價,聽了如今市價也不覺驚異,“怎麽竟如此貴了?”
“還不是因汴京城裏那位‘虛清道長’給官家出的那個‘神仙方’,官家服後覺得脾胃調和、神清氣爽,連白發都漸黑,於是命各地藥局大量進獻,說要賜給有功的朝廷要員們以作恩賞,而民間哪能不跟風吹捧?不過月餘,就將各地鐵皮麥斛的庫存掏空。”
沈庭聽後也吃驚不小,“這鐵皮麥斛成藥如此精貴,不知生藥收價多少?”
“這生藥也分為連根拔起的粗藥和去了生芽胎的淨藥,不知沈郎手裏的藥是哪種品相?”
“這,我的藥還長在山裏,不曾采摘,不知兩種都分別什麽價格。”
“旁家給的價我不知道,我隻說我從前待過的吳記和如今供職的鬆古兩家。去歲吳記進山收取鐵皮麥斛的粗藥和精藥分別是二十文一兩和二十六文一兩;而如今我東家收取鐵皮麥斛的粗藥和精藥分別是五十文一兩和六十文一兩。粗藥略低,是因為藥行還要費些功夫去芽,其實兩者藥性是一樣的。”
沈庭不禁低頭思考起來。“從生藥到熟藥差著這麽多?若我隻賣生藥,豈不是賺得隻是小頭兒?”
襄桐嗔他一眼,“所以我早先說過,這藥材從生到熟,差價幾倍不止,你原來竟不信。若你想賺個大頭兒,隻能自己學製藥了。”
沈庭知道這話也就一聽,尋常人家的學徒,哪個不是從十歲左右就學起,且還得是有些天賦才能成才。他眼看十七了,現學也來不及;而且,整個霍山都壓在他肩上,他就算想學,也沒那些精力。
不過轉念一想,眼前便有製藥的能人,何必舍近求遠。
“沈某突然萌生一個念頭,想說於樊大伯聽,若是唐突了您,還請不要見怪。”
襄桐警惕地看了他一眼,生怕他起什麽幺蛾子。“你先說你的,我大伯自要分辨。”
“咳咳。”“桐娘別誤會,我隻是想求你家大伯和我聯手合作賣藥,到時我霍山的藥材都由樊大伯采摘炮製,我隻取個生藥錢就是。”
樊大伯連連擺手,“不成不成,我如今身上有差事,一月也就三日休沐日,哪裏能兼顧替你製藥?”
襄桐聽完,倒果真動了心思,“大伯,我倒覺得這主意不錯,你在藥行做工本就是為了攢夠本錢另起爐灶,如今大好機會就在眼前,你怎麽反而視而不見?”
“二丫頭你是說,讓我辭工不做,和沈家二郎合夥賣藥?”
襄桐卻比那想得長遠。“我覺得合夥倒不必,他沈家有生藥,可無人會采,我樊家有製藥的手藝,卻沒有貨源。我想,索性沈家什麽都不必做,每兩鐵皮麥斛我樊家出價六十文,全權買斷。……也不隻鐵皮麥斛,霍山上旁的藥材出產,我樊家均高於市價獨家收購,做個長遠生意,不知沈二郎和大伯您意下如何?”
沈庭先是高興能解決了滿山藥草將爛在地裏的危機,且還是和樊家大伯聯手。
但轉念一想,這一買一賣,襄桐到底還是把兩家關係撇得門兒清……
罷了,隻要和樊家有了這層往來,日後還怕她家大伯不替自己說話嗎?
所以別說高於市價,就是少得些銀錢把藥賣了,這買賣也不賠!
作者有話要說:我家團寵大鵝的新文上線了,快去收了它吧!
《後來我帶著他的崽跑了》by arkin2799
文案:
時月穿進一本古早狗血虐文,不小心懷上了反派的孩子。
原著裏孩他爹挾勢弄權,性情悍戾,折騰了男女主整整一百萬字,最後被挖眼剜心,滿門抄斬。
時月就此決定,生下孩子後,就和慕容野來世再當親人吧!
*
慕容野平生最大一件錯事,是酒後幸了丞相老賊家的二小姐。
也怪他身體太好,忽然就升級當了爹。
那李時月生得嬌嬌弱弱、我見猶憐,離開他估計都活不下去,
……那就,勉強愛她一下好了。
下定決心的太子殿下推開寢殿的門,一院子下人哭天搶地:“殿殿、殿下……娘娘不見了!”
小彩蛋:
氣急敗壞的慕容野追至江南,看見穿金戴銀的媳婦牽著穿金戴銀的閨女,糖葫蘆吃一串扔一串,豆漿喝一碗看一碗。
閑人問起:“孩子的爹呢?”
時月美滋滋地歎氣:“他是個沒福的,死得早。”
慕容野陰森森道:“孤死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