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頂上的殿宇院落最大, 視野也最佳,從此處甚至能遠遠望見霍山村裏升騰起的嫋嫋炊煙, 偶有農戶在地頭除草, 看起來就像是腳邊草木一般大。
沈庭和襄桐四處看過, 照例把每個房間都查驗了一遭, 發現此處應是山匪頭目們起居的地方, 證據便是, 除了主殿空著,餘下幾間偏殿屋裏的下塌處不再是大通鋪,而是單獨的木床,有的還遮了帳子。
也正因住的人身份不同,這一處似早被人仔細搜刮過, 沒留下半點值錢物什不說, 就連日常起居的東西也遭了打砸。
看過這處,襄桐不禁猶豫,“咱們還要繼續上山嗎?”
沈庭見襄桐問起, 望向正殿後麵的嶙峋山崖,“上頭能看見的似乎都是峭壁,再往上水汽太重,有雲霧繚繞, 卻不知還有些什麽?”
“要不,咱們讓娘子和慶哥兒先上來,也好坐在床板上歇歇腳。我們再走上一兩刻鍾?”
沈庭見襄桐還想繼續,也沒反對, 便叫了沈趙氏和慶哥兒上來。
沈趙氏看往後山勢比下頭陡峭得多,便囑咐他們,“再查看一段就下來,別在上頭耽擱,左右那麽高的地方,便是有什麽出產,也不好搬運。”
“娘放心,我和襄桐去去就迴。”
沈慶見頭頂的山腰一片光禿禿,不似有什麽好玩的,也繼續留下陪著他娘,順道在這三層道觀裏到處瞧瞧。
這迴上山,再沒有人工開砸的山路,也就不像前頭那般省力,到了有些地方,幾乎要手腳並用才能通過。
好在襄桐沿途又發現了不少疑似鐵皮麥斛的植物,因經年無人采摘,均密布在山石崖壁縫隙,也不算白走一趟。
越往上去,也越難走,襄桐一個不防備,腳下一滑,眼看就要折下這處坡地。
沈庭手疾眼快,一把抓住她手腕,自己跟著下滑了一段,終於借著山石上的草木緩了速度。
“你沒事吧?”等停下來,兩個人不約而同關切對方情況。
沈庭滿頭虛汗,“我無事,你怎麽樣?”
襄桐站起身,隻見手肘的衣料已經磨破了,旁的倒還好。“我沒事,咱們還是下山吧,估計上頭更難攀爬。”
於是兩個人不足一刻鍾又不得不迴到了棲仙觀的頂層。
沈趙氏見他們一身狼狽,來不及細問,隻抓了兩人胳膊往正殿裏拖。
“三郎在聖像的供桌下頭發現了一個秘密洞口,你們快來瞧瞧。”
沈庭和襄桐對視一眼,聯係之前精□□和地裏蔗林的事,不由得多想。
這下頭會不會藏了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沈庭見沈慶不在這裏,趕忙問道,“娘,三郎呢?是已經下到洞裏去了嗎?”
沈趙氏搖頭,“那哪能夠?我們連個火折子都沒帶在身上,隻好等你們迴來再說。”
沈庭這才點點頭,進了大殿果然見沈慶兩眼放光地踱來踱去。
“二哥二嫂,你們迴來了。”“你們身上帶火折子了沒?咱是不是發現了寶庫?”
襄桐實在不想潑他冷水,可事關重大,已不是他沈家可以私自決斷的了。
“慶哥兒,這事恐怕要等郎大人帶人過來,咱們才好進去。”
沈慶聽完果然癟了臉,“要是真有金銀財寶,都要充公啊?”
02
沈庭雖然不知洞底下有什麽,但為安全起見,他從外頭尋了一塊巨石搬來,直接壓在出口,並囑咐沈慶不要再將洞口打開。
“我去城裏尋人,你們先在這裏守著,不要透漏消息給旁人。”
沈趙氏曆來膽小,嚇得緊緊抓住沈庭的手腕,“二郎,莫不是,這下頭藏了人?”
沈庭搖頭,“娘別擔心,無論下頭有什麽,交給郎大人處置便是。”
襄桐也忙著下山,讓崔家人帶著楊、薛兩家人先迴去。
“崔大伯,我和二郎在山裏發現了不少長蟲,怕是都醒了冬,你們一時沒個防備,萬一給咬了就不好了,不如今日家去準備些雄黃,明日再上山來。”
崔家人在襄桐身上聞見了雄黃酒的味道,不疑有他,痛快應了,薛老四曆來本分老實,也沒有二話,唯有楊老爹舍不得半日收成,表麵應下,實則沒當迴事,他也是活老了的人,還能怕區區幾隻食草的長蟲?
襄桐傳達到了,複又迴身往南走,打算去和沈趙氏、慶哥兒一同在洞口守著。
將將走了不遠,前麵一棵被山雷劈中倒下的枇杷樹攔在她眼前。
襄桐見整棵樹已無生機,心疼滿樹的果子和枇杷葉,想著一時半會郎大人還到不了,就拿出個隨身帶著的布袋裝些枇杷葉,果子則留在一旁,準備下山時帶下去給楊家人送去。
枇杷葉不值幾個錢,尋常人也用不上,但枇杷果好吃,理應給了佃了地的楊家人留著。
襄桐摘的勤快,卻萬沒成想,楊家人此刻並沒下山,而且就在她身後不遠處看著。
楊老爹眼神不好,還當是有山間小獸在樹旁蹲著吃野菜,忙要上前去趕,他娘子楊老太一把拉住他,並壓低聲音說,“你先慢著些,那是沈二郎他娘子,也不知在弄啥。”
楊老爹理直氣壯,“管她是弄啥,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說著不由分說上前,恰趕上襄桐摘滿了一袋子枇杷葉,用個細繩捆上。
楊老太到近前總算看清楚了,心裏多少有些不快,“二郎媳婦兒也真是的,不就是些枇杷果子,你要是想吃,隻消說一聲我摘上兩筐給你家送去就是,你何苦編排個山裏有長蟲的說口,哄我們下山去?我家雖花錢佃了你家山地,但這些年的街坊交情,難道還能跟你計較幾個果子,鬧出來倒像是我們慳吝……”
襄桐聽見動靜,見是楊家人,先是詫異他們還沒下山,轉又想明白關竅:他們定是怕休工一下午耽誤了挖菜,折損了半日出息。
理解歸理解,但這楊老太說話,屬實不耐人聽,襄桐也不是個任人揉捏的性子,“沒曾想您家還在山上,要是早知,我也就省事告訴你們一聲便好。這樹斷了根,離了土,枝頭的果子也就活不長,我原是好心替你們摘了,準備下山時給你家送去。既你家人還在,我也就不在這兒添亂了。”“哦,對了,我袋子裏裝的是這樹上長的枇杷葉,你們若有用,我也便給你家留下。”
楊老太見樹旁的果子都歸了一堆,而襄桐手裏的袋子顯見十分輕巧且形狀透出來也不像果實,已然信了大半,但她一把年紀,被個孫輩人當場踩了臉麵,雖是東家和佃農的關係,到底低看她是沈家才進門的郎婦,便不肯低頭認錯,又訕訕說了句,“用得上用不上的,也是樹上長的……”
襄桐見她是個糊塗的,且年紀也不小了,便連著袋子一同塞進楊老太懷裏,“既您也有用,那便都收著,我婆母還在山上等我去接,先少陪了。”
楊老爹見襄桐毫不猶豫轉身走了,知道是自家婆娘錯怪了人,趕忙要上前把人追迴來。
楊老太把眉一立,“幹什麽去?”
楊老爹指著她鼻子,“你這事辦得糊塗,怎麽就和二郎媳婦兒紅了眼,你不知道這山是她家二郎得來的封賞?若是下個月人家不把這地佃給咱了,你到時都不知上哪兒哭去。”
楊老太卻不以為然,“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咱楊家和她沈家曆來處得不錯,怎會因她個小輩就同咱家翻臉?況且我方才也沒說錯,她大模大樣摘咱樹上的果葉,我還說不得她了?”
養老爹見說不通,隻得轉身往迴走,“唉,你願意鬧就鬧吧,我不同你在這打口舌官司,我先家去了。”
沈庭和襄桐四處看過, 照例把每個房間都查驗了一遭, 發現此處應是山匪頭目們起居的地方, 證據便是, 除了主殿空著,餘下幾間偏殿屋裏的下塌處不再是大通鋪,而是單獨的木床,有的還遮了帳子。
也正因住的人身份不同,這一處似早被人仔細搜刮過, 沒留下半點值錢物什不說, 就連日常起居的東西也遭了打砸。
看過這處,襄桐不禁猶豫,“咱們還要繼續上山嗎?”
沈庭見襄桐問起, 望向正殿後麵的嶙峋山崖,“上頭能看見的似乎都是峭壁,再往上水汽太重,有雲霧繚繞, 卻不知還有些什麽?”
“要不,咱們讓娘子和慶哥兒先上來,也好坐在床板上歇歇腳。我們再走上一兩刻鍾?”
沈庭見襄桐還想繼續,也沒反對, 便叫了沈趙氏和慶哥兒上來。
沈趙氏看往後山勢比下頭陡峭得多,便囑咐他們,“再查看一段就下來,別在上頭耽擱,左右那麽高的地方,便是有什麽出產,也不好搬運。”
“娘放心,我和襄桐去去就迴。”
沈慶見頭頂的山腰一片光禿禿,不似有什麽好玩的,也繼續留下陪著他娘,順道在這三層道觀裏到處瞧瞧。
這迴上山,再沒有人工開砸的山路,也就不像前頭那般省力,到了有些地方,幾乎要手腳並用才能通過。
好在襄桐沿途又發現了不少疑似鐵皮麥斛的植物,因經年無人采摘,均密布在山石崖壁縫隙,也不算白走一趟。
越往上去,也越難走,襄桐一個不防備,腳下一滑,眼看就要折下這處坡地。
沈庭手疾眼快,一把抓住她手腕,自己跟著下滑了一段,終於借著山石上的草木緩了速度。
“你沒事吧?”等停下來,兩個人不約而同關切對方情況。
沈庭滿頭虛汗,“我無事,你怎麽樣?”
襄桐站起身,隻見手肘的衣料已經磨破了,旁的倒還好。“我沒事,咱們還是下山吧,估計上頭更難攀爬。”
於是兩個人不足一刻鍾又不得不迴到了棲仙觀的頂層。
沈趙氏見他們一身狼狽,來不及細問,隻抓了兩人胳膊往正殿裏拖。
“三郎在聖像的供桌下頭發現了一個秘密洞口,你們快來瞧瞧。”
沈庭和襄桐對視一眼,聯係之前精□□和地裏蔗林的事,不由得多想。
這下頭會不會藏了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沈庭見沈慶不在這裏,趕忙問道,“娘,三郎呢?是已經下到洞裏去了嗎?”
沈趙氏搖頭,“那哪能夠?我們連個火折子都沒帶在身上,隻好等你們迴來再說。”
沈庭這才點點頭,進了大殿果然見沈慶兩眼放光地踱來踱去。
“二哥二嫂,你們迴來了。”“你們身上帶火折子了沒?咱是不是發現了寶庫?”
襄桐實在不想潑他冷水,可事關重大,已不是他沈家可以私自決斷的了。
“慶哥兒,這事恐怕要等郎大人帶人過來,咱們才好進去。”
沈慶聽完果然癟了臉,“要是真有金銀財寶,都要充公啊?”
02
沈庭雖然不知洞底下有什麽,但為安全起見,他從外頭尋了一塊巨石搬來,直接壓在出口,並囑咐沈慶不要再將洞口打開。
“我去城裏尋人,你們先在這裏守著,不要透漏消息給旁人。”
沈趙氏曆來膽小,嚇得緊緊抓住沈庭的手腕,“二郎,莫不是,這下頭藏了人?”
沈庭搖頭,“娘別擔心,無論下頭有什麽,交給郎大人處置便是。”
襄桐也忙著下山,讓崔家人帶著楊、薛兩家人先迴去。
“崔大伯,我和二郎在山裏發現了不少長蟲,怕是都醒了冬,你們一時沒個防備,萬一給咬了就不好了,不如今日家去準備些雄黃,明日再上山來。”
崔家人在襄桐身上聞見了雄黃酒的味道,不疑有他,痛快應了,薛老四曆來本分老實,也沒有二話,唯有楊老爹舍不得半日收成,表麵應下,實則沒當迴事,他也是活老了的人,還能怕區區幾隻食草的長蟲?
襄桐傳達到了,複又迴身往南走,打算去和沈趙氏、慶哥兒一同在洞口守著。
將將走了不遠,前麵一棵被山雷劈中倒下的枇杷樹攔在她眼前。
襄桐見整棵樹已無生機,心疼滿樹的果子和枇杷葉,想著一時半會郎大人還到不了,就拿出個隨身帶著的布袋裝些枇杷葉,果子則留在一旁,準備下山時帶下去給楊家人送去。
枇杷葉不值幾個錢,尋常人也用不上,但枇杷果好吃,理應給了佃了地的楊家人留著。
襄桐摘的勤快,卻萬沒成想,楊家人此刻並沒下山,而且就在她身後不遠處看著。
楊老爹眼神不好,還當是有山間小獸在樹旁蹲著吃野菜,忙要上前去趕,他娘子楊老太一把拉住他,並壓低聲音說,“你先慢著些,那是沈二郎他娘子,也不知在弄啥。”
楊老爹理直氣壯,“管她是弄啥,咱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說著不由分說上前,恰趕上襄桐摘滿了一袋子枇杷葉,用個細繩捆上。
楊老太到近前總算看清楚了,心裏多少有些不快,“二郎媳婦兒也真是的,不就是些枇杷果子,你要是想吃,隻消說一聲我摘上兩筐給你家送去就是,你何苦編排個山裏有長蟲的說口,哄我們下山去?我家雖花錢佃了你家山地,但這些年的街坊交情,難道還能跟你計較幾個果子,鬧出來倒像是我們慳吝……”
襄桐聽見動靜,見是楊家人,先是詫異他們還沒下山,轉又想明白關竅:他們定是怕休工一下午耽誤了挖菜,折損了半日出息。
理解歸理解,但這楊老太說話,屬實不耐人聽,襄桐也不是個任人揉捏的性子,“沒曾想您家還在山上,要是早知,我也就省事告訴你們一聲便好。這樹斷了根,離了土,枝頭的果子也就活不長,我原是好心替你們摘了,準備下山時給你家送去。既你家人還在,我也就不在這兒添亂了。”“哦,對了,我袋子裏裝的是這樹上長的枇杷葉,你們若有用,我也便給你家留下。”
楊老太見樹旁的果子都歸了一堆,而襄桐手裏的袋子顯見十分輕巧且形狀透出來也不像果實,已然信了大半,但她一把年紀,被個孫輩人當場踩了臉麵,雖是東家和佃農的關係,到底低看她是沈家才進門的郎婦,便不肯低頭認錯,又訕訕說了句,“用得上用不上的,也是樹上長的……”
襄桐見她是個糊塗的,且年紀也不小了,便連著袋子一同塞進楊老太懷裏,“既您也有用,那便都收著,我婆母還在山上等我去接,先少陪了。”
楊老爹見襄桐毫不猶豫轉身走了,知道是自家婆娘錯怪了人,趕忙要上前把人追迴來。
楊老太把眉一立,“幹什麽去?”
楊老爹指著她鼻子,“你這事辦得糊塗,怎麽就和二郎媳婦兒紅了眼,你不知道這山是她家二郎得來的封賞?若是下個月人家不把這地佃給咱了,你到時都不知上哪兒哭去。”
楊老太卻不以為然,“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咱楊家和她沈家曆來處得不錯,怎會因她個小輩就同咱家翻臉?況且我方才也沒說錯,她大模大樣摘咱樹上的果葉,我還說不得她了?”
養老爹見說不通,隻得轉身往迴走,“唉,你願意鬧就鬧吧,我不同你在這打口舌官司,我先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