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艘大船緩緩駛進江華港。


    曹植和涼茂從船上慢慢走了下來,一邊走,一邊向案上的人揮手致意。


    劉封、蘇飛、徐舞蝶、方伯居、陳大狗、公孫楚、周青等人在最前麵迎接,後麵的五百名士兵,整齊地排成五排,就像一個儀仗隊一樣。


    曹植是帶著儀仗隊的,有節鉞,還有一杆大旗,上麵寫著幾個大字:宣慰使曹。


    涼茂已經卸任,所以現在沒有儀仗,甚至連官服都沒穿。


    周紫此時正在官廨那裏維持秩序,至於雲光,他還是俘虜身份,不便於出麵。


    雲光在劉封的軍營裏麵,遼東的很多人,包括公孫康、公孫恭、王倫都知道,但他隻是個在高句麗都不受待見的王子,以至於人們根本就無視他的存在,就像沒有他這個人似的。


    “恭迎宣慰使,恭迎涼太守。”


    “太白不必多禮,前來打擾,多有麻煩。”


    曹植倒是說的挺客氣。


    他其實到這裏也沒什麽正經事兒,就是聽說劉封到了這裏,帶方郡又是新設立的一個郡,覺得應該過來看看,免得迴去之後,父親問起來,自己一問三不知。


    正好順路,就心血來潮想來看看。


    “太白不必客氣,都是老朋友了,擺這麽大排場做什麽?快快撤了,天這麽冷,就別叫他們在這裏受罪。”


    涼茂體貼地說道。


    “對對對,叫他們走吧,看著怪別扭的。咱們也不是外人,不用那麽多講究。”


    曹植也揮揮手。


    劉封也不願意講究這些東西,但該有的排場,還是要擺的,目的隻是想給人留下個恭順的印象。


    現在見兩夥人都這麽說,也就就坡下驢。


    “宣慰使和涼太守體諒你們,就撤了吧。”


    “謝謝宣慰使,謝謝太守。”


    士兵們喊了一聲,亂糟糟撤走了。


    “太白,我已經不是太守,以後就別叫官職,叫我伯萬就行。”


    “好,太守。”


    劉封還是叫了太守。


    雖然涼茂這樣說,但是要當真不叫太守,劉封就傻了。


    涼茂迴過頭來,看著海麵。


    “唉,當年這裏船帆雲集,絡繹不絕,想不到如今竟然衰敗到如此地步,想來叫人感慨萬千。”


    “伯萬又何必如此傷感,如今太白來了,用不了多久,一定會重振當年威風。”


    曹植捧了劉封一下。


    “不敢說重振威風,但一定盡心盡力,能夠保一方平安,造福百姓,封就心滿意足。”


    幾個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往官廨走去。在屋裏坐了不到半個時辰,就開始吃飯喝酒。


    中間劉封大概地介紹了本地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曹植聽得心不在焉,倒是涼茂問的比較仔細。


    當然,劉封也隻是挑明麵上不太敏感的事情說,一些核心的東西,自然守口如瓶。


    徐舞蝶和周紫頻頻向曹植勸酒,曹植酒量似乎不小,來著不拒,杯到酒幹。


    看著這兩個美麗的女人,不禁就想起了甄宓。心裏更加鬱悶,越發借酒澆愁,喝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支持不住,被人扶下去歇息。


    涼茂酒量也不小,但是喝的比較節製,這是一個自控能力很強的人。也難怪能在遼東這樣複雜的地方,屹立不倒。


    “有甘寧和魯肅的消息麽?”


    涼茂突然問道。


    “沒有,不是投奔高句麗去了嗎?”


    劉封裝著沒事兒似的。他斷定,涼茂不可能知道自己跟甘寧他們有聯係。


    這一問,或者是隨即問一句,或者是故意詐他一下。


    甘寧他們投奔高句麗,是遼東的公開說法。就連公孫康等人,也是這個口徑。


    當然,這個說法連他們自己都未必相信。但是這有助於抹黑魯肅、甘寧和江東。


    “你以為他們真的會去投奔高句麗?”


    “難道他們到了別處?迴江東了?不大可能吧,他們沒有大船啊。”


    “不管去了哪裏,你不要跟他們有什麽瓜葛,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另外,你這裏的江東人如何?”


    “謝謝太守的提醒。我這裏的江東人還算穩定,給他們分了土地,絕大多數都不想走。百姓不過是想要過上好日子,迴到江東,也沒有這麽多的土地。”


    “你這個路子是對的,不過這裏去往江東要方便得多,還要小心防範。”


    “唉,其實我也不願意要這些江東人,便是給他們分了土地,仍然有人想迴去,叫人頭疼不已。”


    劉封說的這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實情。涼茂是久經官場的人,對這種情況非常了解。


    這樣說才顯得真實。如果劉封口口聲聲說江東人都不願意迴家,一聽就是謊話。反而可能給涼茂留下不好的印象。


    “唉,故土難離,這也是人之常情。總之還是對這些人小心些為好。若是有能力,還是盡量在本地招募一些人為好。”


    “這裏民生凋敝,人口大量逃離。本來人就少,加上招募兵卒需要大量金錢,也隻能這樣看一步走一步。”


    劉封說的這一點兒,也是實情。


    現在帶方郡的七個縣,人口不及高峰時期的一半,連勞動力都缺乏,何況兵員呢。


    “若是有可能,將來可以去中原招募一些人口來。我迴去之後,可能接任魏郡太守,到時會倒是可以幫你一下。”


    “哎呦,如此甚好,感謝太守,來,我敬太守一杯。”


    魏郡屬於冀州,郡治在鄴城,下轄十五個縣,包括河南、河北、山東各一部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那裏人多地少,若是從那裏引進人口,還真有可能。


    最大的好處,是那裏屬於漢地,文化相通,到了這裏,能很快跟劉封的兵馬融合在一起,比本地人融合的還要快。


    以帶方縣為例,這裏純粹的漢地人其實並不多。即使是漢地人,也大多是幾代前,甚至是漢武帝設置遼東四郡時,那些人留下的後代。


    其中很多人是跟周邊的三韓,濊人,東濊互相通婚留下的後代。也有不少人,幹脆就是周邊那些人移居到這裏的。


    不僅帶方縣如此,帶方郡的其他幾個縣,情形也大致相同。


    雖然剿滅了流寇、山匪、海匪,但是讓這些人真正認同自己,產生歸屬感,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天晚上,涼茂跟劉封說了很多,其中不乏肺腑之言,可見他對劉封還是還是寄於了很大期望。


    晚上曹植和涼茂就留宿在官廨,第二天早晨,徐舞蝶給曹植、涼茂和曹操一人準備了一根人參做禮物。


    劉封等將領們把曹植和涼茂送上船,直到看不見人影才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卦帝劉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遍地滄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遍地滄桑並收藏三國之卦帝劉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