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昨天在孫尚香和徐舞蝶那裏喝酒,喝得有些多了。迴來之後就睡覺,一覺就到了天亮。


    早晨起來的時候,劉封一出門,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兒。看見驛館院子裏的樹木搖動,才覺醒過來。


    原來風向變了,東南風起,所謂的孔明借東風,已經成功。


    除了院子,就見一隊隊兵馬正在急急忙忙行軍。


    一匹馬過來,一個人下馬,正是甘寧。


    “太白,寧要去破曹了,待我迴來,一起飲酒慶功”。


    “興霸可是要去烏林”?


    此時周瑜已經開始發兵,準備與曹操決戰,此時甘寧去烏林,就是第一批出發的隊伍。


    “太白果然神機妙算,什麽都瞞不過你”。


    “孔明也逃走了吧?是趙子龍去那裏接應他的,是否如此”?


    “正是如此,適才遇見丁奉,大都督叫他去殺了孔明,可惜叫他先走一步,倒是可惜了”。


    “好了,興霸軍務在身,就先走吧,豐在這裏靜候佳音”。


    看著一隊隊匆忙行動的兵馬,想起在曹營那裏的情形,劉封不禁有些感慨。


    曹操也算是一世英雄,如今在赤壁被周小鬼兒和諸葛神棍暗算,也算是命中注定。


    將來魏王可封,但是稱帝注定輪不到他了。


    今後的走向,不過是就此三分天下,過個十年八年,曹丕、劉備、孫權分別稱帝,再過四五十年,司馬家得了江山。


    然後就是兩晉十六國的數百年混亂,一個個野心家粉墨登場,紛紛稱帝,滿足自己的野心。


    此時此刻,大概沒有人想到,我也會有爭霸之心吧?


    諸葛神棍大概會猜到一些苗頭,不過他現在已經認為我是個死人了,以為周瑜會殺了我。


    他大概做夢也沒想到,江東這邊也會想利用我,我也利用江東,就這樣算計來算計去的,還真有點兒累。


    一隊兵馬過來,有三十來人,包圍了驛館。


    劉封笑笑,知道這是公開限製自己的行動自由,等到那邊打敗了曹操,自己也就該啟程了。


    驛館裏麵供應夥食,陳大狗出來叫劉封吃飯。


    “大狗,一會兒就出去采買一些衣服用具,整理行裝,過兩天,我們就該上船去遼東了。”


    “恩公確定如此”?


    “確定如此,就去準備吧。”


    劉封吃完飯,就起了大六壬課,開始仔細地推算。


    這一次推算的很詳細,用了將近一個時辰。


    然後就一邊喝茶,一邊仔細琢磨。


    對於此次孫尚香前往遼東,結交公孫康,劉封不感到奇怪。


    在此之前,孫權也曾經派使者去過遼東,想跟公孫康結成同盟,共同對付曹操。


    但是那次通使失敗了。


    公孫康懾於曹操的威風,殺了使者,將人頭獻給了曹操,借此表明自己的忠心。


    孫權這一次舊事重提,應該是覺得此次打敗了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局,話語權大大地增強了。


    不過,想憑著這一點,就叫公孫康跟自己結盟,顯得未免簡單了些。曹操雖然敗了迴去,但控製長江以北的地盤,還沒有多大問題。


    要想爭霸天下,軍事力量和軍事戰略固然重要,但歸根結底靠的還是人口和經濟實力。


    從桓帝以來,目前正是曆史上的氣候劇烈變動期,天災、瘟疫不斷,加上閹人、外戚亂政,地方豪強崛起、戰亂不斷等人禍,人口急劇減少。


    從東漢高峰時期的五六千萬人,降低到目前的七八百萬人。


    這個數字,是官方在冊的人數,加上各地豪強隱匿逃稅的人口和逃避戰亂無法統計的人口,數量應該翻倍,有一千幾百萬人口。


    曹魏方麵,在冊人口四百多萬,孫吳方麵二百多萬,玄德老爹那邊,即使到了阿鬥時期,也不過一百來萬人口。


    從兵力上來講,曹操方麵可以動員四五十萬人,孫吳二十幾萬人,蜀漢十多萬人。


    從經濟上來講,北方仍然是經濟中心,生產力水平也比江南和巴蜀要高。


    巴蜀雖然相對富裕,但在總體規模比較小。


    所以,即使孫、劉兩家加到一起,在實力上也比不上曹操。


    從兵力構成方麵來講,現在的騎兵都很少,還沒有形成一個獨立作戰兵種,基本上都是作為輔助手段適應。


    曹操以步兵為主,有少量的騎兵。


    東吳水軍力量強大,但是陸戰和野戰能力,就不敢令人恭維。


    實際上,即使赤壁之戰後的幾十年時間裏,孫權在北上跟曹魏的軍事鬥爭中,基本上是沒有什麽建樹。


    玄德老爹那裏,也沒有什麽像樣的騎兵,即使在後來的巔峰時期,也不過幾千騎兵,他的弓兵雖然比較強,但是數量有限。步軍作戰能力,也不必曹魏強。再加上數量上的劣勢,即使孫劉兩家不內訌,兩家聯手都不是曹操的對手。


    所以,他們想要北上統一天下,注定是個不可能完成的的任務。


    遼東那邊,公孫康現在掌控的平州,下轄遼東、遼西、玄莬、樂浪四郡,有戶十四萬,人口六七十萬,按照軍民比例十比一算,大概能有六七萬軍隊。


    周邊的小國,高句麗有戶三萬,沃沮有戶五千,濊人有戶二萬,扶餘戶八萬,馬韓戶十萬,弁韓和辰韓加一起,戶五萬左右。


    這些家加在一起,戶接近三十萬,加上公孫康的平州,總戶數在四十多萬左右,按照每戶五人,總人口在二百萬左右。


    按照軍民比例一比十算,可以動員二十萬軍隊。


    但這樣一來,幾乎就是動員了全部壯丁。


    這些壯丁又是生產中的主力,抽調打仗了,就勢必要影響經濟生產。


    經濟上不去,軍隊的後勤保障又跟不上。


    即使是二十萬軍隊,也不過才是東吳的水平。


    況且,那些周邊小國還未必會聽話呢。


    倭人倒是還有十五萬戶,但隔著大海,根本指望不上。


    算來算去,即使是統一了整個東北,最樂觀的結果,能夠長期用於作戰的常備軍,也不過就十來萬人。


    要想再增加兵力,就得打那些蠻族的主意,類似鮮卑、烏桓、南匈奴這些部落。


    但這幫家夥們,叛服無常,想叫他們出力,不給好處也不行。如何控製他們,不出亂子,不被他們反噬,也是個麻煩事情。


    想到遼東去,甩開玄德老爹單幹,說說容易,真要幹起來,還是個極其艱難的任務。


    自己光棍兒一個,孫尚香那邊兒還虎視眈眈,說不定什麽時候就下手。


    原本還打算帶點兒兵馬過去,作為起家的老本兒,誰知計劃沒有變化快,諸葛神棍首先就翻臉了,也就難怪他根本就不看好我的遼東之行。


    空手套白狼,真的有可能嗎?


    但是,除了這一條路,我還有什麽選擇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卦帝劉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遍地滄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遍地滄桑並收藏三國之卦帝劉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