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靈隱寺,靈兒非常高興。全\本/小\說/網
杭州是她來到人間後見過的最大的城市,也是最漂亮的城市。但這個靈兒前所未見的大城市中充滿了令她不快的氣味。靈兒的鼻子非常靈敏,不但能聞到各種美食的香味,還能很清晰地分辨出善意、惡意、虛情假意,還有**的味道。
杭州城中到處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味道。有歡樂,有哀傷,更多的是嫉妒、憤怒、懊悔、恐懼。這些繁雜的氣味,讓靈兒極不適應。
而在這座靈隱寺中,所有負麵的氣味都消失了,靈兒聞到的是一股清新的令人愉悅的氣味。歡快地踏過大門,靈兒一抬頭便看到一座佛龕。佛龕中有個趺坐蒲團的胖大和尚,袒胸露腹,麵朝山門,笑容可掬。
“這個胖和尚是誰啊?”靈兒一邊學著和尚的樣子咧嘴而笑,一邊問陳墨軒。
“這位是彌勒佛,也有人叫他彌勒菩薩。”陳墨軒抬頭看著笑嗬嗬的彌勒佛像說道,“這座塑像是根據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布袋和尚是五代時期的一位奇人,傳說他是彌勒佛下到凡間的一個分身。所以五代之後,他就漸漸取代了以前的彌勒形象。有人根據布袋和尚的相貌寫了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寫得有趣,也著實耐人尋味。”
“他每時每刻都這麽笑,還挺辛苦的。”靈兒才笑了一小會就覺得麵頰發酸,便停下笑容,用手揉了揉臉說道。
“你能和他比麽?人家是佛,要是你也能和他一樣,早就飛升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陳墨軒笑道。
“哼,我才不稀罕去什麽極樂世界呢。”靈兒將小鼻子一翹,說道,“終日無事可做,很煩的!而且那裏也沒有……”她拿眼瞟了陳墨軒一下,臉上一紅,便不再說話了。
轉過彌勒佛像,兩人又在他背後的韋馱像下逗留了片刻,便繼續往寺內走去。
走過古木參天的庭院,陳墨軒和靈兒來到雄偉壯觀的大雄寶殿。走進大殿,看著將近十丈的釋迦牟尼蓮花坐像,靈兒驚歎不已。這尊佛像當真是妙相莊嚴,氣韻生動,仿佛真的在微睜慈眼,俯視芸芸眾生。
此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跪在佛前求簽,簽筒搖得嘩啦啦直響。靈兒大感興趣,便跑過去觀看。
老婆婆搖了一會簽筒,啪的一聲,一支竹簽掉了出來,落在地上。老婆婆彎腰拾起竹簽,定睛一瞧,當下便笑了。
“老人家,上麵寫的是什麽?”靈兒好奇地問道。她模模糊糊見到竹簽上有字,但沒看清。不知道老婆婆為什麽見了這幾個字便會笑得如此開心。
“嗬嗬,我這支可是上上簽,當然高興啦。”老婆婆虔誠地握著竹簽說道,然後她將左手中的簽筒遞給靈兒,“靈隱寺的簽很靈的,你也來抽一支吧。你們在天氣這麽熱的大中午進來,顯然也是心誠之人,必定靈驗。”
靈兒便在老婆婆的指導下搖起了簽筒。“你在求簽之時一定要心誠,想著要問的方向,比如財路、健康。”老婆婆看了一旁的陳墨軒一眼,將嘴靠近靈兒的耳朵,笑著輕聲問道。“你要求的是姻緣吧?”
靈兒沒有答話,臉頰大紅,背過身去,不讓陳墨軒看到自己的臉。
“嗬嗬,沒什麽好害臊的。男歡女愛,天經地義的事情。”老婆婆笑道,“你求完簽後,就到那邊的牆角找到與竹簽上相同號碼的紙條。上麵就寫著你想求事情的結果。”
老婆婆臨走之時,告訴靈兒飛來峰上有塊三生石,建議她和陳墨軒兩人去看看。
老婆婆走後,靈兒學著她的樣子,在佛前虔誠地搖起了簽筒。不一會,一支竹簽便從簽筒中掉了出來。
靈兒趕緊興衝衝地跑到牆角處取了簽詩,直接就看到婚姻一項。隻見簽詩上寫著:“若問婚姻事不和,縱然成後也相刑;不然破敗男同女,久後方知卦有靈。”
此詩非常直白,不用人解簽,靈兒便看懂了其中的意思,分明是說自己想求的姻緣難成。
靈兒氣極,又跑迴佛前繼續求簽。
陳墨軒大奇,問道:“靈兒你有很多事情想知道的嗎?”
“不是。剛才那支簽太差,我要重新抽過。”
陳墨軒滿頭是汗,說道:“靈兒,這簽是不能多次求取的。”
“我不信。”靈兒固執地說道。又一支竹簽從簽筒裏掉了出來,她撿起來就往牆角跑去。
這次簽詩上寫的是:“夫妻相對不相宜,刑克終須是別離,倘或強求成匹配,四時口舌也無疑。”很明顯,又是不好的預兆。
靈兒大怒,再次跑了迴去求簽。這次她拿到的簽詩是:“赤繩係足有情恩,不用求謀事已成;明月夜深絲竹下,靜中琴瑟鳳凰鳴。”
靈兒終於心滿意足。
陳墨軒搖頭苦笑,說道:“哪有你這麽求簽的?”
“我相信隻要努力了,沒有什麽事情辦不到。”靈兒倔強地昂起頭來,“就象求簽。沒求到想要的結果,那就繼續求唄,一直求到自己想要的簽掉出來為止。誰規定了隻許抽一次的?就算真的有人規定了,我也要打破它!”
陳墨軒笑了。常人眼中的金科玉律在靈兒這沒有絲毫的作用。她是千年蛇妖,腦中根本就沒有這些條條框框的束縛。
不過他還是對靈兒求的是什麽簽很感興趣,便開口問道:“你求的是什麽?”
靈兒的臉又紅了,手中死死攥著簽詩,就是不說話,轉身出了大雄寶殿。
陳墨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明白今天靈兒為什麽老是臉紅不說話,跟在靈兒身後走了出去,由始至終都沒有對高高在上的佛祖施禮。
子不語怪力亂神。孔老夫子不談論神鬼之事,而陳墨軒則是不事鬼神,來到靈隱寺也不曾對佛祖菩薩頂禮膜拜。天下的寺廟千千萬,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在禱祝,他可不認為佛祖和菩薩還有閑工夫會注意到自己。
最新全本:、、、、、、、、、、
杭州是她來到人間後見過的最大的城市,也是最漂亮的城市。但這個靈兒前所未見的大城市中充滿了令她不快的氣味。靈兒的鼻子非常靈敏,不但能聞到各種美食的香味,還能很清晰地分辨出善意、惡意、虛情假意,還有**的味道。
杭州城中到處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味道。有歡樂,有哀傷,更多的是嫉妒、憤怒、懊悔、恐懼。這些繁雜的氣味,讓靈兒極不適應。
而在這座靈隱寺中,所有負麵的氣味都消失了,靈兒聞到的是一股清新的令人愉悅的氣味。歡快地踏過大門,靈兒一抬頭便看到一座佛龕。佛龕中有個趺坐蒲團的胖大和尚,袒胸露腹,麵朝山門,笑容可掬。
“這個胖和尚是誰啊?”靈兒一邊學著和尚的樣子咧嘴而笑,一邊問陳墨軒。
“這位是彌勒佛,也有人叫他彌勒菩薩。”陳墨軒抬頭看著笑嗬嗬的彌勒佛像說道,“這座塑像是根據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布袋和尚是五代時期的一位奇人,傳說他是彌勒佛下到凡間的一個分身。所以五代之後,他就漸漸取代了以前的彌勒形象。有人根據布袋和尚的相貌寫了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寫得有趣,也著實耐人尋味。”
“他每時每刻都這麽笑,還挺辛苦的。”靈兒才笑了一小會就覺得麵頰發酸,便停下笑容,用手揉了揉臉說道。
“你能和他比麽?人家是佛,要是你也能和他一樣,早就飛升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陳墨軒笑道。
“哼,我才不稀罕去什麽極樂世界呢。”靈兒將小鼻子一翹,說道,“終日無事可做,很煩的!而且那裏也沒有……”她拿眼瞟了陳墨軒一下,臉上一紅,便不再說話了。
轉過彌勒佛像,兩人又在他背後的韋馱像下逗留了片刻,便繼續往寺內走去。
走過古木參天的庭院,陳墨軒和靈兒來到雄偉壯觀的大雄寶殿。走進大殿,看著將近十丈的釋迦牟尼蓮花坐像,靈兒驚歎不已。這尊佛像當真是妙相莊嚴,氣韻生動,仿佛真的在微睜慈眼,俯視芸芸眾生。
此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跪在佛前求簽,簽筒搖得嘩啦啦直響。靈兒大感興趣,便跑過去觀看。
老婆婆搖了一會簽筒,啪的一聲,一支竹簽掉了出來,落在地上。老婆婆彎腰拾起竹簽,定睛一瞧,當下便笑了。
“老人家,上麵寫的是什麽?”靈兒好奇地問道。她模模糊糊見到竹簽上有字,但沒看清。不知道老婆婆為什麽見了這幾個字便會笑得如此開心。
“嗬嗬,我這支可是上上簽,當然高興啦。”老婆婆虔誠地握著竹簽說道,然後她將左手中的簽筒遞給靈兒,“靈隱寺的簽很靈的,你也來抽一支吧。你們在天氣這麽熱的大中午進來,顯然也是心誠之人,必定靈驗。”
靈兒便在老婆婆的指導下搖起了簽筒。“你在求簽之時一定要心誠,想著要問的方向,比如財路、健康。”老婆婆看了一旁的陳墨軒一眼,將嘴靠近靈兒的耳朵,笑著輕聲問道。“你要求的是姻緣吧?”
靈兒沒有答話,臉頰大紅,背過身去,不讓陳墨軒看到自己的臉。
“嗬嗬,沒什麽好害臊的。男歡女愛,天經地義的事情。”老婆婆笑道,“你求完簽後,就到那邊的牆角找到與竹簽上相同號碼的紙條。上麵就寫著你想求事情的結果。”
老婆婆臨走之時,告訴靈兒飛來峰上有塊三生石,建議她和陳墨軒兩人去看看。
老婆婆走後,靈兒學著她的樣子,在佛前虔誠地搖起了簽筒。不一會,一支竹簽便從簽筒中掉了出來。
靈兒趕緊興衝衝地跑到牆角處取了簽詩,直接就看到婚姻一項。隻見簽詩上寫著:“若問婚姻事不和,縱然成後也相刑;不然破敗男同女,久後方知卦有靈。”
此詩非常直白,不用人解簽,靈兒便看懂了其中的意思,分明是說自己想求的姻緣難成。
靈兒氣極,又跑迴佛前繼續求簽。
陳墨軒大奇,問道:“靈兒你有很多事情想知道的嗎?”
“不是。剛才那支簽太差,我要重新抽過。”
陳墨軒滿頭是汗,說道:“靈兒,這簽是不能多次求取的。”
“我不信。”靈兒固執地說道。又一支竹簽從簽筒裏掉了出來,她撿起來就往牆角跑去。
這次簽詩上寫的是:“夫妻相對不相宜,刑克終須是別離,倘或強求成匹配,四時口舌也無疑。”很明顯,又是不好的預兆。
靈兒大怒,再次跑了迴去求簽。這次她拿到的簽詩是:“赤繩係足有情恩,不用求謀事已成;明月夜深絲竹下,靜中琴瑟鳳凰鳴。”
靈兒終於心滿意足。
陳墨軒搖頭苦笑,說道:“哪有你這麽求簽的?”
“我相信隻要努力了,沒有什麽事情辦不到。”靈兒倔強地昂起頭來,“就象求簽。沒求到想要的結果,那就繼續求唄,一直求到自己想要的簽掉出來為止。誰規定了隻許抽一次的?就算真的有人規定了,我也要打破它!”
陳墨軒笑了。常人眼中的金科玉律在靈兒這沒有絲毫的作用。她是千年蛇妖,腦中根本就沒有這些條條框框的束縛。
不過他還是對靈兒求的是什麽簽很感興趣,便開口問道:“你求的是什麽?”
靈兒的臉又紅了,手中死死攥著簽詩,就是不說話,轉身出了大雄寶殿。
陳墨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明白今天靈兒為什麽老是臉紅不說話,跟在靈兒身後走了出去,由始至終都沒有對高高在上的佛祖施禮。
子不語怪力亂神。孔老夫子不談論神鬼之事,而陳墨軒則是不事鬼神,來到靈隱寺也不曾對佛祖菩薩頂禮膜拜。天下的寺廟千千萬,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在禱祝,他可不認為佛祖和菩薩還有閑工夫會注意到自己。
最新全本:、、、、、、、、、、